黑骏马

HD中字

主演:腾格尔,娜仁花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其它年份:199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骏马 剧照 NO.1黑骏马 剧照 NO.2黑骏马 剧照 NO.3黑骏马 剧照 NO.4黑骏马 剧照 NO.5黑骏马 剧照 NO.6黑骏马 剧照 NO.13黑骏马 剧照 NO.14黑骏马 剧照 NO.15黑骏马 剧照 NO.16黑骏马 剧照 NO.17黑骏马 剧照 NO.18黑骏马 剧照 NO.19黑骏马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骏马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草原上流传了多年的《黑骏马》的旋律中,离家十二年的白音宝力格(腾格尔 饰)重返草原,他要找到当年抚养自己的奶奶和青梅竹马的索米娅(娜仁花 饰)……幼年丧母的白音宝力格被父亲送给善心的奶奶收养,他和一般年纪的奶奶亲孙女索米娅自此开始了四季迁徙的牧民生活。在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时,一匹小马驹偶然跑到了他们的蒙古包外,这匹被名为钢嗄哈啦——黑骏马的小马陪伴着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来信,要求白音宝力格去城里的学校上学,在分别的前夕,不忍孙子离去的奶奶做主,让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订婚。三年后,学成乐器的白音宝力格归来,却发现索尼娅已怀有别人的孩子,无可奈何的白音宝力格再度离开了草原……  本片根据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改编。和平卫士死神有约第一季9号秘事 第三季斗气老顽童2男人女人和孩子口袋里的拳头奴里煤气灯下江湖菜馆 第二季女人的本钱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后篇痞子大逃亡野兽之瞳国语版轮到你了番外篇房门之内等待达利皇太子秘史你好 再见天地玄黄阴羚烈火疑云罪网新秩序2020鞭子与肉体喋血风云云的耳语北极光1987惜己~记录我另一面的生活抗癌的我另一些邦德夜空红色地毯黑色梦我想要爱豆浆的味道麻辣隔壁第四季疯狂愚蠢的爱性奴养成记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七季过境电车男前世今生一枝梅僵尸逃生船新活死人之夜劈腿困境三泉溪暖女系家族SP鳄鱼波鞋走天涯

 长篇影评

 1 ) 月似当时,人是当时否

春去秋来,时间不在任何人身边停留。当雄鹰划过天空,当男儿重返草原,人同景同心却不同。 个人认为小说《黑骏马》改编最成功的地方是民族性的音画表达。三次响起的蒙歌与文章的章节划分相呼应,也暗示了主题的三次回归,但比晦涩的蒙古古歌相比,影片带来了魅力更深的视听刺激。从影片一开始,无尽的绿色草原上,主人公骑着马出现在画面中,蒙歌的配乐将观众一下子拉进草原的环境,民族特色的画面代入感极强;再到影片中段,影片采用民族性极强的男猎女浣场景,通过草原上的日常生活表现逐渐长大的男女主人公的性别差异,民族特色风情充满影片;最后在影片结尾,索米娅依然用淳朴的民族思想对白音宝力格说:“如果你有了孩子,就给我养吧。”虽然一定意义上,白音宝力格伤害了索米娅,但索米娅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价值选择,用草原上特有的包容心去保护一个伤害自己的人。民族性思想通过民族性的音画得到升华。 其次,适当的内容添加,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让影片故事更加的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后段,索米娅向白音宝力格回忆起奶奶,影片增加了奶奶在雪地里拿着白音宝力格曾经送的望远镜去眺望和自言自语的场景,补充了小说中,索米娅一句话带过的奶奶对白音宝力格的思念,深入表现了奶奶对白音宝力格的思念和失落,也同影片中白音宝力格的愧疚心理相呼应,同时塑造了两个不同人物的人物形象。并且,影片对安葬奶奶时,黑骏马的死的场景的增加也对影片的讲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许是黑骏马的死,让索米娅彻底摆脱了对白音宝力格的思想寄托,让索米娅认为白音宝力格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在影片后来,所有人对于白音宝力格的回归感到吃惊。合适的内容增加,让影片《黑骏马》的叙述更加饱满丰富。 但作为民族性的电影,汉语言的配音和年龄不符合的音色配音是本部影片的瑕疵,容易让观众产生跳脱感,减少代入感,这使得改编后的影片没有做到一个完美的民族电影。 其次,画外音代替小说主人公的阐述过于简单淳朴,感情不够饱满,无法代替文字的美感。例如,在干草垛的车上,幼年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的短短几句简单对话,去表达了小说中大量的文字描写。无法让原著观众接受这是原文中描写的白音宝力格心中最美的一个夜晚。 以及影片中文化矛盾的淡化,(索米娅被强奸的具体情节)在我心中是最值得去探究的,很多观众对于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去看待的。因为一方面,这样的改编更容易让观众去接受两种文化的融合,更容易接受白音宝力格的回归,看上去更容易表达小说主题;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改编似乎在隐瞒着蒙古族文化中的落后,两种文化的对比不再强烈,不符合小说的内容。也许,换个角度思考,影片这样的改编矛盾也在吸引着人们去深入思考,去细细品味电影情节,倒也不算是坏事。 整观整部影片,感动还是多于抱怨的。毕竟导演真的完美演绎出了回归的主题,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赤红的太阳笼罩整个草原,一个人骑着黑骏马慢慢爬上缓坡,他渐渐被红色融合,就如同他被索米娅的宽慰所包容一样,更如同两种文化的融合一样。蒙古歌曲的再次奏响,与影片开头相互照应,画面停止了,歌声仍在继续,仿佛要传向远方…… 或许是白驹过隙,当时间随着草原上的牛羊渐渐消失在尽头,一首传唱千年的古歌,在白音宝力格的记忆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月似当时,人是当时否?是也不是……

 2 ) 谢飞导演回顾展随记

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在第三届(也就是今年)邀请了谢飞导演作为名誉主席,也同时举办了谢飞导演回顾展的活动,于是有幸在大银幕上看谢飞导演的经典作品。作为谢飞老师的影迷,银幕重温《黑骏马》和《香魂女》是很棒的观影体验。无论是香魂淀上随风摇曳的荷花,还是悠扬的蒙古长调,都给人视听上的享受。银幕上演的悲情故事和对生命的思考生发的些许沉重感倒是很应和观影日当天细雨纷纷的天气。

改编自张承志同名小说的《黑骏马》,是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影片,它讲诉的是个体矛盾和选择的故事。与《本命年》不同,在《黑骏马》里,城市处于缺席的状态,故事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人物性格淳朴,关系亲密。影片戏剧性并不强,推动叙事的主要因素是白音宝力格几次的“离去”与“归来”带来的内心变化。内在的冲突赋予了影片细腻的质感,片中导演大量运用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将他们纠结的心理毫不隐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者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与角色获得认同。
影片后半段出现的索米娅回忆白音宝力格离去之后的闪回镜头是该片最触动人心的段落:寒风中思念白音宝力格的奶奶念叨着他的名字,索米娅在雪地里面对死去的黑骏马泣不成声。时空复现交织的策略使影片情感的表达更富有感染力,足以触到观众的泪点。
如果说《本命年》体现的是谢飞导演的纪实美学,那么在《黑骏马》里,这种美学诉求便变成了对诗意的探寻。影片中,大全景下是茫茫草原,人物和谐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内蒙古长调的多次出现更是加强了这种诗意。影片最后,白音宝力格骑着马再一次离开草原离开曾经的爱情,镜头定格在白音宝力格在夕阳下的剪影,将影片的诗情画意和崇高意境推向高潮。
凄美的爱情故事源于不同时期的白音宝力格对于爱的理解和选择,纵然结局是令人遗憾和叹息的,但是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让人遗憾未尝不比让人满足来得更为深切,遗憾构筑了另一种美。

《香魂女》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观看《香魂女》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张艺谋的《菊豆》,比如它们都有对民俗的展现,对偷情之类场景的刻画。但不同于《菊豆》里那呼天抢地的压抑和对封建糟粕的肆意控诉,尽管都有社会批判性,《香魂女》却“柔软”很多。《香魂女》在空间的表现上和片头片尾出现的船歌同样是充满诗意的,结尾处香二嫂对环环的理解和释怀甚至能让人感到些许暖意,谢飞导演从女性的悲剧引发人们对于时代的反思。
较之批判性,影片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谢飞导演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关怀很直接地体现在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上。影片中的环环如同香二嫂的“镜像”,是女性悲剧的循环和延伸。香二嫂这一女性角色性格的塑造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她是个复杂的人,她能干勤劳,打点操持家庭,事业上的成功并未带给她社会地位的提升;为了儿子能娶到环环不惜采取手段,曾经的受害者也再施害于另一人;同时她也是个女人,她渴望爱。当爱情离她而去时,处于痛苦和煎熬中的她明白了环环的苦衷,这样的剧情设计便自然削减了影片的批判性,给了观众一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并相互拯救的希望。
2012年谢飞监制电影《万箭穿心》,片中的李宝莉的遭遇就像是香二嫂命运的轮回,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女性悲剧仍在上演。这不是巧合,影片之下,是谢老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ps.第一次见到为人谦和的谢飞老师,现场关于电影的交流让人收获不少,也很敬佩谢老对青年电影人的支持鼓励和对电影艺术教育的无私付出 :)

 3 ) 平遥电影展 | 说说《黑骏马》

在平遥电影节的大屏上看完了《黑骏马》。听的是原汁原味的蒙古语,看的是2K修复版。谢飞导演的镜头每一帧都是一幅画,恰好第一场看的是《气球》,谢飞导演和万玛才旦对于草原完全是不同的诠释。

谢飞导演镜头下的草原有一种田园牧歌之美。电影就像是一首长长的抒情散文诗,有一种哀愁的美感。

先说说景别吧。谢飞导演给的景别都很到位。电影中有不少大全景,得以让观众窥见草原金色的日落,如同置身其中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感到天高地阔中风吹草地现牛羊。而人物的镜头以中景、近景居多,对眼神与神态的捕捉多过言语的明示。全景镜头中多有人物调度,影像缓而美。

关于情感的表达除过蒙古姑娘最后的那句“你有孩子的话,一定把你的孩子抱给我,不然我活不下去了”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可克制在隐忍,所有的情感冲突基本都淡化了,以至于最后蒙古姑娘喊出那句的时候,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经年累月的埋积在心里的阵痛。为他们不断错过的无法救赎的爱情而感到深深的难过和同情。

谢飞导演在映后说道事实上很多导演包括咔位很高的大导演们,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完成剧本的能力,并告诫青年导演,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只听自己的想法,而要去请专业的编剧来打磨剧本。

谢飞导演亦说,几十年过去了,他仍记得第一次读《黑骏马》的震撼与感动,他建议年轻人找来原作品读,毕竟电影和文学有很大的出入,有很多文字他是没有办法用影像表达出来的,而他依旧认为原作比电影要好。

在大屏上看到上世纪末的影像,仍然被画面的美深深震撼到了。那种美带着历史和岁月的温度,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的胶片的记忆,最最简单的设备,却呈现出了最有生命温度和自然生命力的作品。

 4 ) 糟蹋了史诗般的原著

      张承志的原小说本是通过一对汉族小伙和蒙古女孩的两小无猜的爱情,反应由于民族差异而造成的价值观上的冲突最终导致爱情悲剧。故事主要是表现蒙古人的淳朴和对婚前性行为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包容,这是汉族人所无法理解而斥之为愚昧陋习的,如此的价值冲突造成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悲剧。
    而电影虽然编剧是张承志,但影片作为大众电影明显淡化了民族之间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差异而造成的冲突,而主要表现爱情中男女主人公个人性格差异,这可以说是一个避免宏大叙事的好视角,但是人物刻画上略显单薄而造成汉族小伙给人以心胸狭隘之感,而不是价值冲突之惑。此片没有了原著荡气回肠之感,反让人如鲠在喉郁闷憋屈不吐不快。
    影片选角有种错位之感,主演腾格尔和娜仁花都是蒙古族,尤其是腾格尔形象怎么也不像一个汉族小伙,而娜仁花演此片时已三十四岁,演少女怎么看都不像,而其表演的中规中矩反没显出蒙古姑娘的朴质,单薄的面容与蒙古姑娘典型的敦厚长相不相符,她本人汉化严重的气质,给人一种人物关系错位的感觉,让我以为是一个蒙古小伙(腾格尔)与一汉族姑娘的爱情,故事讲的是在汉族姑娘受伤害时,蒙古小伙却心胸狭隘弃之而去。或许这种关于文化价值冲突题材的电影,不好找到汉族演员来演,但至少找个有标准汉族长相和气质的演员来演。
    影片汉语配音实在让人感觉到一种装腔作势舞台剧的味道。
影片失败之处很多,演员演得流于表面,汉族小伙白音宝力格这个角色充满了情感和价值上的矛盾,但腾格尔的表演太粗糙。
    片中本色出演的蒙古族老婆婆给我的印象倒是最深刻。
    导演注意到了该影片是个好题材,里面有很多诗情画意的元素,异域风光风俗,跨种族爱情等,但影片中各元素之间衔接融合不畅,尽管有亮点却没有成为杰作,糟蹋了史诗般的原著。

 5 ) 文明。

文化更像是空间上的,而文明更像是时间的。

我们对文明的理解是有前有后的。

老奶奶,索米亚,齐齐格,由女儿而妻子,由妻子而母亲。

白音宝力格,只是一个讲述者。

男孩子去读书了,女孩不能去,由此分开。

男孩彻底地逃离,告别原始的自然的生命循环。在学堂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飞翔是男人的,奔跑的马是男人的。流淌的河水,挤奶和做针线是女人的。

拜佛时的女人的长跪和男人的鞠躬。

黑骏马是一个象征的喻体,连接着草原和外面的世界。

电影叙事之“过失论”。无非给自己离开草原找借口。让小琪琪格上学,逃离循环链。但主题还是讴歌母亲。

一首关于恋母的儿子的颂歌。很从容的背叛。只不过是个优美的姿势而已。

对性的不同文化的理解。

对生命的敬重。

 6 ) 青梅竹马的女友遭性侵,怀孕产子,腾格尔这部电影故事凄美又深沉

1994年,34岁的腾格尔坐在蒙古乌兰巴托的一处片场休息室里,内心疑惑、纠结。

他始终想不明白,导演谢飞为何会找自己拍电影,还担任男一号。

当时谢飞已经是圈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导演,此前带着年轻演员姜文新拍的作品《本命年》在柏林拿了银熊奖,另一部作品《香魂女》更是和李安的《喜宴》共同斩获金熊奖,不管是实力还是地位都是国内标杆级别。

相比之下,被谢飞选中的自己简直就是“无名小卒”。

没演过电影不说,就是作为歌手,此前他也只是参加了几个歌唱比赛,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只有自己创作的《蒙古人》和《父亲和我》。

这样一个不够自信的魁梧大汉戳在剧组里,在一众同事有条不紊的忙碌中,第一次体会到了大姑娘上花轿一般的茫然和娇羞。

手足无措的他,一会儿揪揪衣角,一会儿悄咪咪地偷瞄同事,被抓包后还假装镇定地抬头望天,手却紧张地立马伸进裤兜。

“你稍微放松一点,太紧张的话,你和对手演员都很容易跑戏,”谢导出言提醒,“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站着,注意对方的眼神,就像你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一样。”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指导后,腾格尔慢慢适应了台词和镜头,也逐渐进入了角色状态。

一场戏结束,腾格尔觉得自己腿都软了,心里却产生了一种新奇又充实的感觉。

不过要演完整部电影,依旧不容易,因为影片故事横跨数十年,腾格尔饰演的主人公更是历经人生多重变数——

离家20年的蒙古汉子重返草原,却发现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遭受恶徒强暴生下孩子,面对这一切,他陷入了迷惘。

时隔27年,我们重新回望这部如今“鲜有人知”的电影,除了惊叹于腾格尔粗犷豪放外表下藏着的细腻柔情外,影片故事中因“强暴”引发的一系列变故及人性纠缠,仍旧值得我们深思。

《黑骏马》

01

《黑骏马》是蒙古草原上流传已久的一首牧歌。

孩提时期的白音宝力格(腾格尔饰演角色的幼年时期)并不太懂歌里蕴含的意思,他不是传统的草原上的孩子,幼年的时候,他在公社长大,仗着父亲公社社长的位置“无法无天”。

父亲愁极了,妻子去世,自己又那么忙碌,这个孩子就像野马一样无人管束。最皮的时候,他竟然悄悄偷来武装部的枪玩,把天花板打了一个大洞。

草原的儿郎不在草原里奔跑着长大,又怎么能长成牛犊般的男子汉呢?

在这样的思索之下,父亲将他送到伯勒根的白发额吉家,让他能像爷爷和父亲一样,在无边的牧野里茁壮成长。

白发奶奶家没有男子汉,只有一个和白音同岁的小姑娘索米娅。

在索米娅的陪伴下,白音学会了哄羊羔、赶牛犊、骑着犍牛去芨芨草丛里拖水、用自制的小马杆套奔跑着的羊和小马驹……

草原那么大,大得将天地都变成了青色,它欢迎他,拥抱他,像慈母一样将他融化在怀抱里。白音从来没有奔跑得这么畅快,玩得这么痛快过。在这样的快乐里,父母的缺席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白音神气活现地在犍牛背上摇晃,不再留恋父亲骑着铁青马离去的背影。

不过,奶奶虽然能给他充足的爱,却无法给他草原儿郎都有的小马。也对,额吉家只有索米娅,怎么会预备陪伴男子汉长大的小马呢。

白音有些沮丧。幸运的是,这份沮丧并没有持续多久。

两个孩子本命年的时候,草原上刮起了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这样的天气足以冻死怀驹的骒马,但神奇的是,一头小马驹却躲过冰冷的风雪,藏在了他们的包门前。

两个孩子兴奋地将马驹又牵又抱地拖进了包。奶奶像当初搂着白音那样把小马驹搂进了自己的怀里,用自己的被子温暖它僵冷的身躯。

她说,这是神打发来的小马,白音宝力格也是神赐给她的男孩,现在,神知道他长大了,知道白音宝力格是个好孩子,就送了他一匹这样好的马。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伯勒根的白发额吉家有了新成员。

当两个孩子在草原上纵情奔跑的时候,那匹叫做钢嘎哈拉的漆黑小马就静静地卧在一旁,偶尔轻轻跃起,久久地凝望天边的流云。

很快,钢嘎哈拉就长成了威风凛凛的三岁马,白音也到了十五岁,正式踏入由少年转变成青年的奇妙分界。

他逐渐成熟,不再整日奔跑在青青的原野上,有时安静地在包里读书,有时候研究他很喜欢的音乐。

索米娅也长大了,她变得曼妙而美丽,几乎是顷刻之间就完成了从胖乎乎的小丫头,到大放异彩的颀长姑娘的蜕变。

白音觉得自己的心绪乱了。索米娅朝他奔跑,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完成了对一个男人神圣的启蒙。

那天深夜,祖孙三人看望公社里的父亲回来,停在了那条叫做伯勒根的小河边。

“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

奶奶说,这是出嫁的姑娘告别家人的地方。她已经跨过这条小河,和家人分别五十年了。索米娅,她的索米娅,她是多么不舍得这个孩子,不舍得她跨过这条河水,流淌到遥远的地方。

她急急地说:“我看,我看,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这样,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

两个孩子害羞地逃掉,那晚过后,他们突然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疏远之中。他们不再一起到草地上翻滚玩耍,自觉分担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工作,一起静候着那个明媚幸福的未来。

进入人生的新阶段需要一个契机,对于白音来说,公社突然安排的外出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等八个月的培训结束,他长成铁块一样的男子汉,就可以正式和索米娅结婚,组建一个令人羡慕的家。

白音坐在大车上摇晃着远去,索米娅流着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白音很容易就融入了崭新的文明之中,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知识。他的能力也得到了赏识,培训他的老师亲手写了封介绍信,将他送入大学校园修习音乐。

八个月变成了三年。三年过后,白音婉拒了老师继续留在城里的邀请,他归心似箭,想回到伯勒根的那个包里,去迎娶他心爱的新娘。

他就像一匹饥饿已久的小马,迫切地想回到草原里,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满足。

结婚的时间一定要定到秋天,那时候,所有忙碌的事情都歇了下来,父亲还能在伯勒根待一段时间,好好痛饮奶奶准备的奶子酒……

只是,索米娅似乎有些紧张,最近,她总是用古怪的眼神望着自己,有时候甚至有几分恐惧和戒备。难道对于女孩子来讲,结婚这件事会让她们非常不安吗?白音有些迟钝地想着。

直到一次聚会,草原上恶名远扬的黄毛希拉出口羞辱,他才明白在那个女孩儿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希拉是一个恶棍,他总是用自己的肮脏染指美丽的草原姑娘。白音走后,额吉家没有男人,他就一直纠缠欺负索米娅,趁她打水的时候强迫了她。

他冲白音露出恶毒的笑,索米娅的肚子里,已经留下了他肮脏的种子。

白音几乎疯了,他拿着刀,一遍一遍在心中模拟杀死希拉的场景。

可是,奶奶却不赞同他的做法。她阻止他复仇,更对他的疯狂和执拗表示不解,她不明白,肚子里有了孩子,不正能证明索米娅能生养吗?

索米娅虽然也很痛苦,但面对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她有着和奶奶如出一辙的喜悦。

白音看着她偷偷准备给孩子的衣服,看着她面对自己时高高提起的戒备心,突然觉得有一些痛苦。大概是他从骨子里就不是草原上的牧人,大概是他学习了太多别的东西,他无法容忍这边土地上那些令人绝望的习性和自然法则。

在不远之外的地方,明明有更加纯粹、更加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还有他在草原上永远也无法得到的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

抱着某种隐秘的心思,白音最终选择了逃避。

他硬起心肠离开。不去想失去心爱之人的索米娅会多么痛苦,不去想失去男人的额吉一家会遭遇怎样的磨难,不去想他爱了一整个少年时代的女孩儿,会陷入怎样的泥泞之中。

他连自己都救不了,又怎么救得了别人呢……

02

就这样,一逃离就是十四年

他以为十四年前的自己能循着一条新途,步入一条更加纯粹美好的理想之路,忘记草原上的那段痛苦。

可这十四年与他为伴的,只有枯燥的公文、无休止的会议、喧嚣的人流,以及一些大谈民族振兴,自己却转身移民加拿大和美国的人。

他以为自己抛却了丑恶,但一转身,却只陷入一个表面光鲜的所谓文明之中。

那索米娅呢,此刻的她是否也正深陷洪流之中,等待着自己将她从苦难的漩涡中拯救?

白音骑上一匹崭新的黑骏马,第3次踏入草原。

额吉早就去世了,索米娅也没能像她期望的那样留在伯勒根的土地上。她最终还是踏过了那条河,流淌到一个永远也见不到故土的地方。

白音踏入她家门的时候,突然无法描述自己的心情。

他知道这一次的见面可能会再次重温可怕的痛苦,知道即便寻到了那个朝霞一般的姑娘她也不会再属于自己,但他仍然为这一刻感到幸福。

那是在外漂泊的这14年里,他从未再体会过的满足。

只可惜,白音以为自己的归来是为了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可他的索米娅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强,已经把人生过成了他们当初期望的模样。

她有疼爱他的丈夫,有四个可爱的孩子,她还拼命为学校干活,为心爱的女儿其其格争取了上学的机会。她成了孩子们心中温柔又美好的索米娅老师,有依靠有冲劲有梦想。

真正飘零无所依靠的是他,渴望回到奶奶怀抱,回到索米娅身边,回到过去的,只有他白音。

03

“漂亮善跑的--黑骏马,

拴在--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黑骏马》的旋律仍然在蒙古草原上流淌,似乎仍然只是一个哥哥跨越整个草原,找寻着自己妹妹的故事。但只有那置身其中的一人一马知道,歌谣里包含了多少相思和痛苦。

这部电影的编剧张承志用自己的笔触将这首歌谣完整化,白音和索米娅虽是虚构,却更是文明侵入的瞬间,第一代受到波及的草原儿郎的缩影。

在古老的草原文明中,有一些人尽皆知却又能被轻易原谅的丑恶,那是希拉,是隐藏在茫茫绿色底下的肮脏。

白音以为自己是接受了崭新文明的孩子,以为自己能彻底根除这份丑恶。但他却没想到,在心爱女孩被丑恶撕扯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

新的文明教他追逐美好,告诉他在不远的地方有绝对的纯粹。可他却没想过,当文明开始侵入,丑恶不再能存于世的时候,比丑恶更先牺牲的却是那些人性最光辉的影子,是因为爱存在,又因为人们过分追求纯粹而消失的本真。

那是失去一切也要护着无辜生命的索米娅,是那个爱着草原和索米娅的少年白音,更是包容着每一条生命的奶奶。

在奶奶心里,白音、索米娅、钢嘎哈拉,甚至那个强暴所致的孩子其其格,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她倾尽一切要保护的孩子。

而索米娅最后说,希望白音以后有孩子的时候,能把孩子给她带,就像白音的父亲当初将他托付给奶奶一样。

她们多么相似,都是草原女性,是像草原一样温和地热爱着所有孩子的母亲。

或许她们过分圣母,就像草原一样,既容纳其其格这样不被人祝福的孩子,又存留希拉这样丑恶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确实是人性最美的,如今却渐渐被抛弃的部分之一。

04

文明的进步固然是好,但人们在追寻所谓更纯粹的时候,是否反而丢掉了自己最本真的感情和包容?

就像白音抛弃种在他心里的女孩儿,就像越来越多人难以理解奶奶的博爱,就像人们拼命去追名逐利,却忘了初心何起。

腾格尔还是在唱歌,这场短暂的旅行以他自己都没想过的方式,给了他再次起航的勇气。

好与坏,是与非,谁真正知道呢?

我只要,活得像自己就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是吃鱼呀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短评

气态是沉稳的,但是背景底色过于浓厚,搞得内容被稀释得有些主次不明了都。黑骏马甚至马作为主题的存在感非常低,借物喻人?借物喻情?临到片尾,劲儿拱上来了。情啊,“拖家带口的命”啊,梦幻与现实的绞杀放大着失位的痛楚,也让一切变得氤氲,流连在草原之上。

7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后半部分有几处看到飙泪。娜仁花演湘女,让人难以入戏;演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感觉就全对了。

12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貌似不错,但事后又印象不深,不属于个人醉喜欢的行列,但值得推荐

14分钟前
  • 啸如
  • 推荐

草原作为全片贯穿始终不变的环境,昭示的是反现代化的精神归宿,谢飞在这一点上处理还是很有诗意的。但是总有跳出感,情节一直向前走,本该有的宿命情节却越冲越淡,草原山峦间的旷达反而变成了一种淡而无味。

19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必须看蒙语版!蒙古国的演员都好棒,腾格尔演青年太差,演自己嘛还算行,只是听惯了杭盖,再听腾格尔的做作唱腔,真就觉得没法听了。娜仁花真是精湛。大银幕看哭了两回这种事我会随便说吗?

21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这种与血缘和爱情无关的母子/母女关系就很微妙。奶奶抚养丧母的白音宝力格,收留丧母的马犊钢嘎哈拉(黑骏马);索米亚放弃爱情,养大希拉的女儿。女性护幼的本能,游牧民族的人情味里,能看到对生命的尊重(书里的白音宝利格最后是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更贴切万物有灵的点)。电影里把他改成腾格尔演的民歌歌手更诗意一些,对奶奶的思念和对爱情的遗憾,也是骑手对母亲的爱和歌颂。观众跟随在城市接受过教育回来的主角视角,看“故乡”是有些割裂的状态。当时正在计划生育中的城市,与草原“落后”的女性生育观的碰撞,也很能引发讨论。被注视着的女性索米亚本身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步奶奶后尘,一生都在生养小孩,还要帮白音宝力格养他的孩子;一方面又不辞劳苦要送琪琪格去上学,渴求改变,不希望她重复自己的人生。人物都很有意思。

26分钟前
  • coie
  • 推荐

四星半,观影史的第一部草原之片,第一部腾格尔,配乐超级棒。腾格尔从没这么帅过(歌喉粗狂柔美)索米娅貌美(内外兼修、坚韧独立、温柔理智)一品好女人,最美的是奶奶(勤劳淳朴、真善博爱)至真至善的原住民,美丽教师、好丈夫,极其礼貌的待人接物。原始的大草原人与家畜之和睦,真实的情感世界,

30分钟前
  • 神志
  • 推荐

原本八年前就该和基友一起看的,没想到拖了这么久,更没想到除男女主角外演员基本是外蒙的,那么还能不能完全视作我国少数民族电影都是个问题了。原著的内容虽记不大清了,但索米娅和奶奶对强X、因X生子的不以为意,以及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主角与这一野蛮文化产生的隔阂,似乎是被电影淡化了,只剩爱情悲剧。

31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娜仁花演的可真好,记住一定要看蒙古语版,国语配音看一会就尬不住了。

34分钟前
  • HarperYug
  • 推荐

说不清楚为什么,每次看过都跟没看一样,有种感觉始终没有真的看懂的懵懵的感觉。可能对少数民族的不了解让我总有些隔阂?但很享受这种得不到但又不甘心想努力争取的感觉。大多片子给不到我。太容易得到并不是好事。

37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推荐

资料馆2014.11.26.7pm 蒙语版。除了结尾的音乐有些问题,整体甚好,在谢飞的作品中是非常自然的一部。奶奶蒙古包前的初见,男孩女孩的自然喜悦,风雪夜的小马驹,白音宝力格的两次离去,羊群、草原、水流、天空、太阳与蒙古包。“明日隔山岳”和“晚来天欲雪”,再相见也便相见。

4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2019年9月25日-中国电影资料馆-「礼赞新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放映活动-全家福主题单元展映」】以黑骏马的成长侧写男主的历程,谢飞老师和老一辈电影人带有古典主义的创作思维搭配苏式的剧作风格、油画风格的摄影以及译制腔的配音别有一番风味。(老奶奶的独角戏太棒了)

44分钟前
  •  
  • 推荐

谢飞是个好导演。

46分钟前
  • 非了
  • 推荐

PYIFF# 宽广的草原,美妙的音乐,带有强烈的穿透力。奶奶的喃喃自语,藏在心里深沉的感情,没有一下不打在人们的心头。

47分钟前
  • Jason
  • 力荐

这个国语配音版总给我一种言非口出的别扭感,这不是配音演员的问题,可能是蒙古语与汉语差别和人物谈吐方式差异所造成的现象;这个故事感觉不是很有意思,过于平淡,节奏缓慢,对蒙古族人生活的状态描述得不错,但其中的情节还有情感却不是很打动我;这个片名不是很好,因为故事和黑骏马没多少关系;…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镜头一个来回,春天过去了,秋天到来了;镜头再一个来回,孩子长大,孩子结婚了,孩子又生孩子了。一首草原上流传着的悲伤的爱情故事,它如此淳朴,如此可爱,又让人心碎。

53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PYIFF#导演隐于无形,充分信任文学的力量,质朴无华又静水流深。通过三次出走串起男主的成长,也让这个故事不再局限在普通的爱情纠缠,而是成了一份对草原人民坚韧生长力的记录。索米娅最后的喊话让人感动,是因为超越了血脉关系的情感力量。同时,她与奶奶也完成了一种传统的继承——草原上的女性是从孕育和繁衍中获得强盛的生命力的。而男主,她们的子孙,是逃离者,也只是个见证者。

5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谢飞导演。腾格尔主演。

59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中传西配楼220 在所谓“现代化”的观众心里显得较为原始,女性以这样的姿态——做出最后的承诺——存在于现世,是不可理喻的。但这部真实展现“第三世界”人民却以奇观化的姿态被现代化的人们所观看、理解时,批判和改变不是我们唯一的思考道路——这和殖民又有什么两样呢?就片中男女主角的情感,从亲人/爱人再到更为混杂的关系,导演想摹尚的恐怕不是现代性的被规范了的一元的关系,而是重返那个混沌,甚至是那个母系氏族社会。

1小时前
  • 三岛
  • 推荐

十几年前读小说读哭了。没承想今晚看了电影,还是有几处忍不住。前后的情节都印证不起来了。我喜欢我现在能顺利融入一个电影的感觉,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做各种分析和批判之类的了。

1小时前
  • danybo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