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爸爸2000

HD

主演:冯小刚,胡小培,徐帆,刘蓓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2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3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4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5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6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3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4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5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6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7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8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19我是你爸爸200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是你爸爸200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的马林生(冯小刚 饰)是某机关的工会主席,他装腔作势,自命清高,在家中也趾高气扬,他在儿子马车面前摆足了父亲的谱儿。但是这一切除了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外,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令行禁止的家教无法让儿子臣服,马车始终与之背道而驰。在学校里,他顶撞老师,挤兑同学,三番五次被请家长,马林生因此生头疼不已。在一次失败的暴力家教过后,他想尽办法和儿子搞好关系,然而他也痛苦地认识到:父子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本片由王朔根据自己早年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并荣获2000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青年评委会奖、堂吉诃德将特别提及。猎人生化危机:死亡岛汤屋街物语狂奔天涯抠门兔的精致生活敌后英雄柳堡的女人们母与子1997摩登神探昂首阔步 第二季香巴拉信使大内高手贾斯廷杀之恋(粤语版)安眠实验嫩模圈兵权灵幻夹克赵氏孤儿2010惊喜少年奥斯汀与艾丽第一季护士当家第五季凯恩的愤怒顺德人家之合家欢门徒粤语版香城艳史三个绑匪七条心粤语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使命召唤2015三重世界粉色天空2019怒 怒Diary我心略野无名者2016机关枪凯利的粉色人生闯情关2009国家宝藏:历史边缘第一季12星座钥匙1958

 长篇影评

 1 ) 不妨当作社会纪录片来看

北京有两个又老又丑的猥琐男(另一个是葛优),出现在观众面前之时,已界不惑,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的变迁.没想到王朔还导过演,冲着这个也推荐大家看看

马车在教室里那段,让我想起我小学时有次老师要组织大家去旅游,大家众口哼哼,我说了句"我可不是发神经要到那",同学们全都哄笑起来,因为老师宣布想出去玩的那个城市有间神经病院在我们本地俗成神经病代称,老师这时拉不下面子,把我轰出课室,当时那个委屈...现在回想:在当时的语境下其实我是一点恶意都没有,一个教育工作者竟然跟一个小孩过不去实在有点替他脸红,其实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说开去的,看看人家老美六十年代拍的电影,里面的少年同学那个活泼牛B,不B都要给老师逼到B.中国经历了几代人的方块生活后,也终于渐步开化起来,但看着现在网上一簇簇的愤青,仍然让人怀5会不会又在某一个伟人胯下再火车钻山洞

 2 ) 我是你爸爸与爱的奉献



有一天我把QQ签名改成:我是你爸爸。小漠说,嘿,你怎么占人便宜啊。

背景音乐一直是爱的奉献,听着我一直在乐。后来他和朋友们在客厅爆发出笑声,而他一个人坐在屋里喝着小酒的时候,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差点就哭了。

他是你爸爸,不管他有没有本事,会不会打架,时而斥得你时而关怀你,有时候想显示自己的权威,又有时候想和你认真的做个哥们儿,吃面条的时候会出声,不会讲话,有点小敏感,有时候会有点失去理智而大嚷大叫,可是就像一直放着的爱的奉献,他一直都是因为爱你。
他说:我这是为你好!他说:你怎么都不知道我根本不需要你为我好。
而后他去喝酒,却会醉醺醺的说:我的儿子,very good。


十年前我过十岁生日,我第一次请朋友们来家里,他们给我买了蛋糕,老妈做了香菇油菜。我们在这边吃饭嘻嘻哈哈,而他们俩在另一个屋独自吃饭,我们把蛋糕抹在对方的脸上玩的不亦乐乎,而他们吃也没吃一口。

他是我爸爸,常常自恋自己有播音员的声音,长的不高,吃面条和西瓜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头发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早白,有时候会大嚷大叫,有点小文青,会呵斥我,有时候有点大男子主义,不爱喝牛奶,无论说了几百次还是爱用香皂洗澡,一点都不注重生活质量。
可是,他会写东西,有好听的声音,极有毅力,即使在特殊时期不能上学派往工厂一干八年,也自己奋斗着看书学英语考到了研究生,他有能力会抓住机会,口才好。最重要的是,他爱我。
他爱我,小学的时候帮我写作文,初中的时候教我英语,高中的时候教我背历史,他一步步的努力,为我创造一个又一个条件。
他曾经只是个小职员,小编辑。他有梦想很难实现,他为了结婚有房子养孩子不能去喜欢的报社和电视台工作,他为了生存不能继续读博,他是个小人物但并不可怜。


他们说马是个小人物,他卑微,他懦弱,他空虚而守旧,他的父权可悲又可笑。
而他在我眼中是个大人物,他理性,他给予我足够的空间和权利,他有权威而从不滥施,他从不滥施暴力或摇尾乞怜,然而他是我的哥们儿。
马车是个早熟的叛逆少年,也许每个人十几岁的时候都会突然发现我们的父母很讨厌,他们的行为我们很看不惯,甚至有点看不起。
卑微懦弱但却又极力想维护自己父亲权威的爸爸和叛逆早熟性格倔强的儿子。但这一切都像背景音乐一样,他爱你。

我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值得他们自豪与骄傲。暑假某一日我去到他的办公室,他的学生看着我说:你就是陈老师的女儿吧,你爸老是说到你。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你为我自豪的。

 3 ) 这算是本片的官方解读吧?

冯小刚:《爸爸》这部影片正解:在爸爸高压之下,儿子噤若寒蝉。父心血来潮欲建立平等民主父子关系。儿信以为真,与父平起平坐渐至蹬鼻子上脸。父自尊受辱忍无可忍一顿暴揍撕毁协议。儿屈服。父痛心疾首与子议和,儿学乘(乖)不接招俯首称臣。从此父子貌合神离。该片被追毙,次年获洛迦诺最佳影片奖。投资打水漂。

  2012-8-29 03:27来自新浪微博

 4 ) 好爸爸马林生,好演员冯小刚。

每次看到马林生孤独的影子,都会想到我爹。
总感觉父亲这个词是和孤独有某种关联的,尽管我爹不是孤独的。
但马林生是。
        
那晚,马林生站在在月光下,目光失神地大口啃食那个多汁的梨子。嘴张那么大,把梨子鼓鼓地包在嘴里,梨子身体里细小的颗粒在他的舌头和牙齿里摩擦,发出单调的嗤嗤声。他咀嚼时面无表情,背景音乐是《爱的奉献》交响乐版,本是一首温情的歌,放在这里怎么听都和这样的词有关:孤独,脆弱,难过,无法理解,无处诉说。
        
另一次,刚下班的马林生逆光站在屋里,温暖的橙色笼罩着他,镜头是躲在衣柜里马车的主观视角,马林生慢慢的换衣服,用毛巾擦身,总感觉那样的场景应该发生在孤寡老人的身上。
        
马车过生日,马林生自认和年轻人打成一片,摆出朕与民同乐的姿态,极力暖场说冷笑话,桌上一遍尴尬。马车将马林生领到里屋,端些饭菜。透过门帘,马林生缓缓夹菜送到嘴里,明显的吞咽动作,喉结上下滑动,侧影显得那么落寞,而此时外屋传来阵阵松了一口气的大笑声。还有,之后的独自拿着照相机在几乎无人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徘徊。
        
用天心小姐《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的调调来说就是:“寂寞呀……”。

        
而冯小刚作为一位演员,是极其,十分,很优秀的。他演得出马林生的孤独,演得出这个爸爸在面对儿子时的不知所措,演得出一个小人物的大悲喜。他有自己的风格,别人学不来,即使学了,也不像话。
        
特别是片子的前半部分,我百看不厌。
        
马车在学校犯了事,马林生为他写长篇检讨书,并且教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诵:“马车同学,你危险了!”那感觉,有马小军他老师的味道。却认真严肃了几分。可到了晚上,他坐在书桌前随着交响乐用执着钢笔的手挥斥方遒,表情极其陶醉,我忍不住想笑,像马车一样,马车笑他总做作家梦。我笑他什么呢。笑过之后想哭。
        
马林生不得不在当爸的同时当妈。他说:马车你给我把衣服穿上你以为院里就你一人啊。马车你这背心穿几天了都。马车把你头发拨拉一下。马车你给我出来别在里面跟垂帘听政似的。这些唠叨本该属于妈,马林生却说了,因为马车他妈早就不在了。马林生在马车妈的墓前伤心地哭诉:我答应过你不碰马车一根指头,可我却打了他,可我却打了他。哭得伤心,声音变调,我一边掉眼泪一边莫名其妙地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冯小刚的演技真好。在酒馆里吃饭,马林生高了,搂着马车激动万分地称兄道弟。表决心说不是父子是兄弟,以后也别叫我爸了。把马车吓得不轻。
        
马车被人打了,马林生情绪激动,要报仇。他抄起一块煤球,右臂垂直向下稍稍向后,昂首阔步地疾行如同一个视死如归的剑客。当快要接近目标时,却径直向前,到底是不敢。就这样被敌人嘲笑了,于是羞愤地将煤球砸向地面,粉身碎骨的一地黑色。我的笑容僵在脸上。
        
翅膀硬了就想飞,马车翅膀还没长全就想飞了。他借口给马林生找对象,其实想摆脱他的管束。徐帆将那个神经兮兮的女人演的极好,挑剔的口气,尖锐的眼神,姿态极高。总是被亲情电影没有防备的攻下了。感觉这片有时想认真的表现一下父子情,有时却荒诞至极,转念一想,是王朔,便也觉得合理。
        
其实不太喜欢后小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来劲儿。难道,优秀演员冯小刚,只适合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样过场,不适合贯穿全场?
        

 5 ) 亦庄亦谐,《我是你爸爸》

    《我是你爸爸》是根据王朔的同名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由王朔导演,冯小刚、徐帆主演。
    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这部片子很有结构,既有主线,即冯小刚所饰演的父亲马林生与儿子马车(原著中为马锐)的关系进展,又有高潮,马林生与儿子的几次争斗。不管在情节的设计上有些什么硬伤,但是至少叙事结构是流畅的,像看一部小说,不愧为写小说的王朔。
    说到这部电影,不得不先从剧作上开始讲。首先,导演和演员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马林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是集众多矛盾于一身的人。像小说原著一开始写的:“马林生对镜子里的自己还算满意,一望可知,镜子里是那种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挣扎着,熬费苦心保持的类知识分子形象。”“类知识分子”,极好的概括了马林生这个角色。他时而低声下气,替儿子向老师道歉;时而大爷模样,对儿子指手画脚;时而正义凛然,要为被打得儿子出头;转眼又胆小怕事,拎着蜂窝煤径直走过小混混们,不敢下手;他爱好文学,但没有创作的天赋,写得东西也就是单位上的讣告、文书,甚至是帮儿子写的检讨一类;他绝对的父权主义,却试图和儿子做朋友,然后却翻起儿子的抽屉来。马林生,代表了当代社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也代表了茫茫庸常人生的生活状况。我们看到的他也许是可笑的、荒谬的、官僚腔的,但也是现实的、讽刺的。现实主义正是小说和电影的基调,而在嬉笑怒骂间把社会种种现实和人物呈堂通通讽刺一番后,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王朔和冯小刚是很满意这样的效果的,很多人善于建构,很少人长于解构。结构,是王朔文学的一大特点。
    影片的另一个人物是马林生的儿子马车。他和马林生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中都处于对立的状态,从开始的忍,到后面的吵,再到晚上偷偷砸自家窗玻璃,最后为脱离父亲,为父亲介绍对象。他的转变在影片中是呈线性的,他是马林生的对手,也是他种种行为的解释和对照。马林生性格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子马车。儿子这个角色的存在,正显示出马林生性格主体的缺乏,或者说社会存在感的缺乏。
    《我是你爸爸》这部小说被称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在王朔的“执导”下,也基本上是保持着写实的基调。但看过原著的人知道,电影还是有很多改变的,我想,是加入了一个冯小刚。在这部片子中,冯小刚的冯式幽默已经初见端倪。联想到当时王朔和冯小刚一干人等创建的好梦影视策划公司这个背景,以及冯在后来的众多贺岁片的风格,不禁让人想到冯小刚对这部片子的贡献。比如开始的时候,马林生点一滴眼药水后,开始有模有样的读诰文,在悲乐声中,他越显得庄严,越让人觉得诙谐,这也是人物性格在全片的贯穿。冯小刚善于在严肃的场景中表现一种诙谐,反讽的味道浓厚,如《大腕》中,葬礼的筹备就是影片的外主线。
    在写实上面,我认为还是有闪光点的。就我的生活经历,儿子顶撞老师的那场戏就很有感觉,就像几年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样。从时代性上,《爱的奉献》无数次在片中作为背景音乐,这是一种主观性的声音,诣在表达对主人公的态度,交代了时间背景。马林生虽然是个小人物,他不与世争,想得只是把儿子教好,他面对生活的卑微,并不妨碍他努力生活,接受社会的一切约定俗成(这点可以从他写的检讨并说检讨就应该这样写看出),又迂腐官僚腔得可爱,他的官僚腔并不时为官僚腔而官僚腔,而正是反映了他接受了社会的惯例而形成的官僚腔。这点上,剧作上可能有夸张,不过把主人公的表征凸现了出来。
另外,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出电影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是想象力告诉我们事物的精神内涵,他是神赋予艺术家最珍贵的礼物。片中一个很有趣的片断时马林生帮儿子写检讨时,他打开收音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钢笔当指挥棒作指挥样。在冯小刚的自传中也提到了这场戏,他说他平时听音乐时就有这个习惯,王朔抓住了这一点,在电影中正好符合马林生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且也和后面一段马指挥单位合唱呼应。虽然后面一段没什么实质意义,对剧情也没什么帮助,在影片中显得孤立,好像导演想要回味前段的“指挥”意味浓厚,但就幽默效果这一点,还算差强人意的。这就是艺术的想象力,剧作中只需几个这样的点,就可以让整部作品富有特色。
    剧作在结构上,前面已经说了,总的叙述很流畅。我想就内部结构试作分析。内部其实是松散的,基本上观众不能猜测情节的发展,这可能和原著的生活流式结构有关。每件事的发展在一条父子主线上,各有各得开端高潮结局。马林生的婚姻,精神病院那场戏,儿子和街头混混得纠葛。观众无法参与到再创作中去,还好这是一部“喜剧”,还好它的生活流,观众并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创造性审美的打断也就容易被忽视。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对于电影的思考之于电影观众的重要性。当然,跳出电影来看,确实不能对王说这样的“解构大家”、“反讽大家”,要求过多。
    在表演上,个人认为,冯小刚是很有出彩的地方的。要做好导演,首先要先懂得怎样演戏。他把一个“类知识分子”演绎得很鲜明,个人认为,他也很适合演这样的角色。又如他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扮演的老师形象。这样一种平民化的表演方式,精确来讲是市民化的表演方式,得到了后面葛优的延续。不同于话剧中激情表露,靠大幅度的动作和台词的表演;又不同于梁朝伟式的表演,靠由内而外的精湛表演技巧,市井百姓的精神世界还没有足够丰富道由内而外的表演方式。它就是百姓化的,平民化的,小人物化的。相较冯小刚来说,马车的扮演者就稍微逊色了点。他只是具有了人物的表象特征,作为青春期少年的反叛、倔强,作为儿子对父亲的不耐烦。他在整部戏中,给人的感觉只是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出现。人物的存在感不强。
    这里又出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生活化的表演可以称为原生态,比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全部请群众演员扮演,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和剧中人物名字一样。艺术的美,是创造的美,如果过于生活化,会不会流于琐碎的生活而缺乏美感呢?这部《我是你爸爸》给了我一定的提示,生活化并不代表没有性格,相反,性格的塑造还要成为表演生活化之外的重点。
    本片在表演上,值得一说的还有徐帆。她是一个有丰富的话剧表演经验和表演功底的演员,跳开电影本身,她在其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对于她的解读,我一直心存疑惑。她的夸张反常态打破现实主义的基调,她的有点喜剧味道的表情动作打破了我所理解的庄中见谐的风格。她是片中的一个异点,对她的交待并不清晰,也略显突兀。让我想起先锋派小说的特征,在叙述一个故事时,在故事的紧要关头,观众马上就要陷入情节时,作者跳出来打破这样的格局,告诉你他在讲故事。是否徐帆的这个角色也使充当这样的作用,我不得而知。导演的意图不甚明显,也也许是我理解偏颇,走入死胡同。

 6 ) 和自己的无能狭路相逢

《我是你爸爸》拍摄于1995 年,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王朔这篇小说又根据冯小刚更早之前的一个电视剧设想而写成,两人的合作顺理成章。

1990年代中期,冯小刚导演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至今没有被超越。但其时作为电影导演的冯小刚还远远没有成功,几部电影都没有得到更多关注。那个时候,中国电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过分谈论。

和很多人一样,对冯小刚的兴趣其实来自王朔,当年一直觉得他们是“一拨”的,甚至在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中就出现了冯小刚的名字。正是以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让冯小刚开始了他的贺岁片模式,接着中国社会消费时代的来到,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脾气也水涨船高。 冯小刚曾自称“商业片导演”,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影还“很不商业”。他这么说,骨子里也许是对于假模假式自命清高的中国电影标榜的难以定义的艺术性的一种嘲讽。但同时显出当年的冯小刚和王朔所具有的相似的气质,俗得真实,对崇高的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一切充满调侃。而冯小刚又是不同的,他和张艺谋一样聪明、善变,这种性格来自其出身的小市民阶层。他知道普通百姓的喜好,尤其是这个高速变化中的社会里人们的心态,他的迎合常常都恰到好处。

前些年冯小刚便与王朔渐行渐远,这两年又绑上了刘震云。刘震云有一定的幽默感,但来得很不自然,看《鲁豫有约》中憋着笑洋洋得意地抻着讲自己的那点事儿,怎么能不让人注意到他的表情而对他讲出来的内容感到不耐烦呢? 《我是你爸爸》本来有可能成为一部出色的电影,带有很明显的王朔和早期冯小刚的风格。即便在技术上很粗糙(剪辑的混乱最为明显,也许是由多次修改送检造成的),仍可以感到影片所传达出的黑色幽默,并令人兴奋。

王朔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和语言,操弄影像已超出他的能力。冯小刚也没有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也许今日中国也并不具备相应的观众基础。冯小刚在此之后的全部电影都不乏幽默的元素,但总是显得很肤浅,而大众对其幽默以流行语的方式接受和传播,则更加速和扩大了这种肤浅。中国似乎缺乏彻底的黑色幽默精神,既没有传统也没有新的创造,文学上莫言有一些表现,电影则罕见。 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如马父欲痛打儿子却在儿子面前被邻居毫不留情地羞辱;马车被小流氓欺负,马父愤而操起一块蜂窝煤冲了出去,真到了小流氓们面前却又气势汹汹目不斜视地冲了“过去”;在强压失败后,马父声称要和儿子做哥们儿,期间出现的种种可笑、幼稚的举动……等等,都非常精彩。

王朔非常擅长表现人们内心的软弱与想要逃避的心理,这些在电影中都有很好的发挥。尤其落实在“父亲”这样一个角色上,非常鲜活,反差极大。一个在生活中也满口“官僚腔”的工会主席,一个所谓的类知识分子,一个丧妻后独自抚养儿子的父亲,却处处现出了被逼迫、被强加,不堪责任的样子,十足的卑微而虚无的小人物,一个可怜虫。

这个人物印证了长久以来的一个想法:相当多数的人,自己远没有成熟,人格尚不健全,并不具备做父母的能力却糊里糊涂成为了家长,而在后代的成长中不断地与自己的无能、愚蠢狭路相逢。多数人更善于自欺欺人,他们以父母的身份作为唯一论据不断地自我证明,其结果是每一代人都在疑惑与压抑中长大,不断重复这种糊里糊涂的悲剧。

冯小刚饰演的马林生由于自身的软弱与不负责任,几度放弃“父亲”这一身份,那句“我可当不了你这爸,我没这能力,我不干了!”是本片最好的总结。 在怀疑儿子撮合自己和齐怀远是别有用心之后,马林生迅速恢复了父亲的身份,只是这个父亲早已没有(也许是从来就没有)威严,有的只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相对于儿子的倔强、勇敢,更显得委琐、可笑。翻抽屉一场戏中,马林生对每样玩具的把玩和自我幻想的情节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面对镜子的假想如出一辙。当然,这里有出处上的一致,这一情节在本片中甚至更精彩一些。尤其是与之衔接的是马父偷翻钥匙却被儿子抓获,继而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父子冲突的一场戏。对比之下,更加显出这个父亲的可怜、可爱与可耻。

冯小刚的演出夸张而精彩。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历史老师,还是《甲方乙方》中满口官僚腔的公司经理,都是类似的角色。而恰是将此类人物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我是你爸爸》却没能有机会让更多人记住,有些遗憾。

而徐帆,在看了她那么多的电影电视剧后仍然不知道她究竟适合哪一种角色,《永失我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她不够美,于是发嗲撒娇就显得肉麻;《结婚十年》《手机》,人物的层次感很差;倒是《一声叹息》好一点。《我是你爸爸》中,她的角色是一个经历过两次婚姻,举止粗俗的中年女人,一如既往地夸张。新婚之夜的一场京戏,倒是拿出了一点干货,显示出早年所从事的行当攒下的基础。徐帆的表演除了夸张,也没什么别的了。 《我是你爸爸》的DVD,在《天下无贼》热映阶段出现在市面上,改名为《冤家父子》。海报上的冯小刚与徐帆却是已然得福发胖的名导夫妇,别扭,又有一种意外的幽默效果。当初电影和小说同名,送审后改为《爸爸》,《冤家父子》不知道怎么来的。根据媒体报道,这版光碟的来历竟相当可疑,各方说法互相矛盾。无论正当、合法与否,无疑是有人要借着今日冯小刚及其电影的走红,赚上一票,而观众才得以看到这部拍摄于十年前、险些成功的电影。对观众来说倒是好事。

| 2006年5月1日初稿,2021年9月3日修订 |

 短评

马车同学!你!危险了!!

4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马车同学 ,你危险拉! 最有印象的一部

6分钟前
  • A小姐
  • 力荐

太搞笑啦

7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打我?我吓死他!

9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冯导表演更棒

11分钟前
  • clock
  • 力荐

有些意思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大人训孩子那套说词是历代沿袭下来的吧

16分钟前
  • 盲人薛
  • 较差

好看到舍不得一次性看完啊,和看王朔的小说一样过瘾,各种讽刺段子被冯小刚老师演得相当到位,也第一次觉得《爱的奉献》这么好听,配得真好。PS:医院那段如果真的是讽刺那个著名事件,就太牛逼 了,立马改五星!

20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被禁的原因主要应该是中间医院那十几秒

24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冯导演得出彩,运镜的角度也很赞,不过还是没有小说好。

26分钟前
  • 阿朴
  • 还行

一星给王朔,一星给冯小刚,一星给马车同学,一星给爱的奉献及其他配乐,一星给因为这部电影而创作出《老师你好》的阴三儿

31分钟前
  • 困难户
  • 力荐

王朔的作品风格改编成电影总觉得剥离感很强,这种讽刺性很强的连续叙事在电影的片断式剪辑下变得很不完整。早起的冯裤子演的确实挺好。

32分钟前
  • 我给媳妇端尿盆
  • 还行

父子關係可以作為權政治的最好隱喻,一種專制管束與叛逆對抗,王朔的這部影片有著對於現實的洞察與諷刺,父子之間的對抗、和解以及父子與外界的互動都表現出明顯的暗示性,既有對於體制的暗示,也有對於體制下國民性的昭揭,即犬儒的傾向。某種意義上,個體的犬儒表現與現實體制是互為原因的存在關係。

33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另类父子情深

37分钟前
  • 师兄在家
  • 还行

在舒缓的《爱的奉献》音乐声中,王朔、冯小刚奉献出优美好看的电影《我是你爸爸》。我上网一查,很多人都看过,我以为是刚刚出的dvd呢,看来什么时候已经卖过一轮了。不过这dvd也忒惨了点儿,一幅地下电影的表情,模糊,高反差,声带爆裂,泛蓝,透着审查被毙的模样。据说王朔就是跟监视器前头坐着,凡百杂事都是冯小刚张罗着,不易,要说。看的时候有反思,我跟我爸爸,其实跟电影里比较像,除了他不打我,剩下的都那么无厘头。挺温情的呀,怎么就毙了呢。

42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1996年的阳光烤的人暖烘烘的,忘记了是几月份的某个午后,我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电影里京味儿十足,可我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当年小说里的情节,惟独记得那时的阳光,跟电影里的一样灿烂一样明晃晃。

44分钟前
  • 力荐

挺牛逼的

45分钟前
  • vii07
  • 力荐

这部片子,王朔的,讽刺就不用多说了,充斥在各个片段里,而影片中深层次的反思与对抗,值得人们回味,也是被禁的原因。

48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冯小刚的演技真不是盖的啊,翻抽屉自说自话那段绝了~~不过对于本片有一下几个疑问:1.前部分医院那场戏怎么那么多伤者?如果是暗喻89的话为何影片背景安排在1995年?2.如果不是暗喻89,那为什么中间穿插看北京亚运会的片段?3.剪接有些乱。是不是广电的刀子?

51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牛逼

54分钟前
  • 六分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