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怀念啊,最近重温旧梦,好喜欢这部,没有没有浮夸的演技,没有杀马特的造型,没有只知道赚钱的导演,没有长相现代的不能更现代的演员,没有那么多狗血到烂大街的故事,有的是真正敬业的演员,有的是对于原著的高度的诠释,有的是古风古色的造型和配乐,有的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纯朴,那个年代的演员,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举手投足之间也满满的都是戏。因此时隔十多年我依然深爱着这部剧。这一版聊斋不论是对于剧情还是诠释都是对于原著的高度还原。聊斋的故事虽多以爱情友情为主,但是无论是男女之前的爱情,还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互相之间更多的是志趣相投的知己和一见钟情的痴情。那个年代的爱情更简单,更纯朴,而且很多故事更是有着寓意,这是现在的剧所没有的。感慨当年纯朴也越发感觉到现在剧中的空洞和无聊。
哔哩哔哩上复制来的 每集标题: 01 阿宝(上) 02 阿宝(下) 03 阿绣(上) 04 阿绣(下) 05 八大王(上) 06 八大王(下) 07 地府娘娘(上) 08 地府娘娘(下) 09 窦女情仇(上) 10 窦女情仇(下) 11 娥眉一笑(上) 12 娥眉一笑(下) 13 封三娘(上) 14 封三娘(下) 15 公孙九娘 16 鬼宅(上) 17 鬼宅(下) 18 荷花三娘子 19 狐仙驯悍记(上) 20 狐仙驯悍记(下) 21 花姑子 22 狐侠(上) 23 狐侠(下) 24 花仙情缘(上) 25 花仙情缘(下) 26 荒山狐女 27 贾奉雉(上) 28 贾奉雉(下) 29 娇娜(上) 30 娇娜(下) 31 连琐(上) 32 连琐(下) 33 莲香(上) 34 莲香(下) 35 金钏奇情 36 鲁公女(上) 37 鲁公女(下) 38 陆判(上) 39 陆判(下) 40 骂鸭() 41 良琴知己 42 梅女(上) 43 梅女(下) 44 冥间酒友(上) 45 翩翩 46 乔女(上) 47 乔女(下) 48 瑞云 49 杀阴曹 50 生死情 51 书痴(上) 52 书痴(下) 53 田七郎(上) 54 田七郎(下) 55 司文郎 56 无头案 57 佟客 58 雨钱 59 西湖主(上) 60 西湖主(下) 61 水莽草 62 香玉(上) 63 香玉(下)
山东青岛,《崂山道士》 64细侯 65 仙媒 66 辛十四娘(上) 67 辛十四娘(下) 68 鹦鹉奇缘(上) 69 鹦鹉奇缘(下)《阿英》 70 婴宁(上) 71 婴宁(下) 72 云翠仙(上) 73 云翠仙(下) 74 袖中奇缘 75 鸦头
//baike.baidu.com/item/%E8%81%8A%E6%96%8B%E7%94%B5%E8%A7%86%E7%B3%BB%E5%88%97%E7%89%87
如果单纯的对这部电视剧进行评价的话,80年代的拍摄条件,我就不说这么多了,与现在的4K画质是没办法比的,一些鬼神的变化,放大招的特效,也是与现在没法比的。这说明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的拍摄技术不断提高。然80年代的一些东西也有高过现在的地方,其中的演员,虽不能说,各个貌美如花,相貌出众,但演技是真的,有真本事,那一颦一笑,都能显示出古代女子的羞涩与保守。
一些男主角多是一些书生,更是写的一手好字,真的有些文采。(现在能有几人呢?)
这个电视剧是有多个地方省市拍成的,在取景上,更是讲究,绝对的实景拍摄,例如:香玉。还有一集在桂林山水拍的直接睡在了有钟乳石的山洞里。
演员(我主要想说的还是女演员),取景,演技5星,向经典致敬,向蒲松龄老先生致敬。
分享歌词:《说聊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严,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谁能解得开。 真的是经典 哔哩哔哩上有全集和字幕版
个人吐槽:
由于疫情原因,现在还未开学,今日5.18日,坐标山东,还是没有听到我学校的动静,在家这么些日子,也没做什么,网课也看不下去,就看看闲书,打发时间。
我认为就是书生与其他(雌性动物)之间的事情
有些电视片段很有教育意义,比如,骂鸭等
有些片段的动植物回来报恩,真是如歌词中所唱的一样“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花仙子,相关的片段,一是,能让我感受到,花的美丽,二是,能引起我对花的爱护之情。(谈不上怜爱)但觉得花木有情,不忍伤害。
花,狐,鬼,仙,多数都是善类。
我觉的比较好的篇章,我都看了其文言文版的原文,(on网易蜗牛阅读),连琐,婴宁,乔女,莲香....只有看过原文才知其中韵味。毕竟有些都是是不能演出来的,原文又是文言文,更是简练,比如,鸡头之肉(何等含义,自行脑补)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书中,文末有先生自己的见解看法,起初以为是后来编者自己加的,无知了)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没想到《鲁公女》的情节如此惊心动魄、千回百转!说它是人鬼情未了第二经典版本,只怕没剧本敢坐第一了。再看回蒲松龄老先生的原文,终究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张虽狂生,也并未痴心绝对,成亲、生子、富贵,一样都没落下。可怜鲁飞飞转世苦等十五年,以为前世约定已毁,竟生生哭死。虽然后面续上了死而复生、喜结连理的结局,但仍未摆脱世俗所谓的“圆满”(卢家知道了张生家境富裕,欢天喜地的允了这门亲事。后来卢家有变,又靠了张家和气团圆。)总之原文满满的直男癌晚期症状,鲁飞飞也沦为一个衬托痴情书生的失语符号。不若我朝80年代的改编:张生一世清贫,对鲁飞飞信守承诺,不为诱惑所动。在人鬼相伴的日子里,两人虽无肌肤之亲,但琴瑟和鸣、吟诗下棋,堪比最完美的灵魂伴侣。鲁飞飞心疼他一世飘零,逼他娶妻生子,他反而收买了媒婆,从此绝了媒妁的可能。那个头发花白、形容枯槁的老叟,在清冷的岁月中守着爱人坟头的身影,是多么让人动容!看完原文,更加怀念那个情怀如诗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了。“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改编者那浪漫不羁的灵魂,才是真的千年难遇。
以前资金少,尚能拍出如此经典的作品。现在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所谓,金钱只能是创作动力的次要来源。
而创作者的热情,对作品的热爱才是好作品的主要的直接的来源啊。
想到那个年代,在那么有限的条件下,上百位创作者,凭着一腔热情,凭着对优秀传统作品的热爱,费尽心血,自掏腰包,把书里一篇篇故事给演活了,让我这个在2021年的人第一次看就深深迷住了...
不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的对白身段都是那么有韵味,回味无穷...
今后再也没有那样的取景了,因为现在化进程下,那些古村落再也看不到了。
今后再也没有那样绝色的女演员了,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劣质信息垃圾信息太多,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的气质已经变了:思虑多妄念多,变得神气散乱,油腻俗气。看到剧中的美女方知什么叫真正的气质(就凭一个身段就秒杀现在),而现在审美又变得畸形,不比不知道,觉得现在的美女还挺不错的,一比就知道现在的简直叫粗陋。。
今后再也没有剧作者能投入这么多精力做做一件作品了。。
从前的作品演出来的感觉就是古代的样子,龙套的表演都那么流畅真实。
现在的古装剧真是浓浓一股矫情味。
我太喜欢这个版本的聊斋了,感觉甚至比红楼梦都有趣好看。
感觉也不用那么悲伤。
在信息爆炸年代,可能一些劣质信息,能在初期凭着猎奇新鲜来占据市场,但我相信,金子总是闪光的,当大众对这些劣质信息感到厌倦时,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呼声越大时,我们民族的关于美的作品,比如古诗词等就会大浪淘沙,就会水落而石出了!这纯粹是一个审美的问题。
20170216乔女,五星 20170217辛十四娘,四星 20170219狐仙驯悍记,四星 20170220瑞云与细侯,两星 20170225娥眉一笑,三星。陈红的颜没话说,只是后半部分的剧情是何等的卧槽 20170311红玉,三星 20170404田七郎,五星,活的清楚明白的娘,有情有义的七郎
20170521八大王,五星,醍醐灌顶
20170521陆判,三星,改了结局,更有意义了
20170522封三娘,两星
20170529书痴,三星,幡然大悟的书痴,沉醉不自知的世人
20170601鸦头,一星
20170607荷花三娘子,一星
20170608云翠仙,三星
20170608骂鸭,三星,劝君莫取不义财
20170609梅女,三星,有情有义的蓉蓉更吸引我
20170609无头案,两星
20170611仙媒,两星
20170612,西湖主,一星
20170621袖中奇缘,一星
20170621鲁公女,三星,信守诺言
20170623阿秀,三星
20170626阿宝,一星,奇幻片
20170627窦女情仇,四星,人性
20170628婴宁,二星,结局呵呵呵
这版聊斋明明就没拍画皮,真不知哪来那么多脑残张口闭口被画皮吓得不行…
学前班作业做完我妈才让看,当时这就是我的娱乐活动,他们上班我自己在家看鬼片,竟然没有吓死!感觉自己像凡尔赛的玫瑰…
光开头那个“呜呜呜呜”就把我吓趴了……
开头那个音乐太慎了。。小时候一直对它有阴影
看完不敢出去撒尿。
一看顾问名单就震惊了:文怀沙、冯至、阳翰笙、曹禺、谢晋……
听到片头曲一开始的时候鬼火那声音就吓得半死 还是要看 童年永远的记忆
没看全,那《画皮》着实吓到我了。
在那个文化资源十分匮乏的八九十年代,这实在是经典啊。多少年过去了,新版聊斋电视剧电影拍了N多,浓描厚妆、嗲声嗲气的港台腔、现代范都入不了我的眼。这部经典,哪里是写鬼写妖,分明是写人世。种善因终得善果,自作孽不可活。
还记得是和姐姐一起躲在被窝里看,看到紧要处姐姐总是用被单盖住脸,问我过去了没?过去了没?
小时候吓得老子不得了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谁能解得开…书生痴情,鬼妖主动
87版聊斋可以说升华了原著的存在。不仅继承了蒲松龄对世道昏聩、人心比鬼险恶的讽刺,更是剥离了书生意淫美女、摇身人生赢家的肤浅桥段,每一处的改编都使作品更深刻。对恐怖气氛的营造就不必说了。顺便问候广电总局全家。
刚开始的鬼火哀鸣
一直记得片头那个灯。。。
小时候看到片头曲就害怕
想起少年時多少個夜我們那一片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聊齋神韻了,尚記得鸚鵡奇緣惹下我的熱淚,偷偷抹去,怕別人看見我一男子落淚,尚記得書癡嬰寧阿寶...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当时吓得我屁滚尿流,还记得开头寒风中那盏孤灯,配着沁人心脾的“仙乐”,绝对刺激!
小时候很害怕,现在重看无比美好,真想结交那些狐仙鬼神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