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是个伟大的人物,非暴力抗争代表人物,他的儿子如此的“小市民”,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不好接受,是他过渡溺爱了吗?我看不像,甚至是有点刻薄才对,儿子应该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可是他却沦落为酒鬼,颓废无能之人,不知道是时代的戏谑还是人生的命运使然?
<我的父亲甘地>这部片子很好看,甘地形象完美.但是我认为他的儿子并没有资格称甘地为"我的父亲".
这部片子应该取名叫<圣雄甘地的扯后腿的儿子>.
(芷宁写于2008年1月16日)
[仅以此文纪念遇刺身亡60年的圣雄甘地]
看到一则消息:据英国媒体1月16日报道,圣雄甘地的一部分骨灰将被撒入阿拉伯海。而原计划是将这些骨灰陈列于某博物馆内供人瞻仰,终因甘地后人的强烈反对而作罢。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顺应甘地家人的意愿,在1月30日——甘地逝世60周年的日子——把这些骨灰撒入阿拉伯海。”另据印度时报称,甘地的骨灰将由其长子哈里拉尔的后代来撒播。
看毕不由得心生感慨,哈里拉尔这位具有领导潜质的长子因与父亲的观点不和而常年自行“闯荡”,甚至做些与父亲的理念相违背的事,继而脱离了家庭,从而成为被各派别利用的对象,终沦为流浪汉,1948年6月18日,在甘地遇刺逝世后5个月,哈利拉尔·甘地在印度孟买街头病倒,死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此人一直是许多报刊、书籍、电影和戏剧关注的对象,而印度2007年的影片《我的父亲甘地》便以这段父子关系为主线,以甘地的伟业为辅线,通过哈里拉尔的视角,以一个“颓废”儿子仰视英雄父亲的切身感受,细腻深刻、质朴自然地讲述了这出悲剧性的家庭纪事,再现了印度国父甘地属于家庭的一面,他不仅仅是一位领袖,也是一位父亲、丈夫和祖父,而他对自身和家人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也使得长子和他日渐疏远。
该片基调理性而平实,真挚而坦诚,其间穿插的彼时黑白纪实影像加重了这种沉入岁月和印度往事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影片也涉及了很多有关历史、宗教、民族、国家、民俗和家庭的问题,仿佛一部有侧重点的历史画卷。影片伊始便是身为流浪汉的哈里拉尔因重病被送往医院,当医生问及他的姓氏和父亲是谁时,这个须发如瀑、邋遢虚弱的流浪汉于弥留之际艰难而苦涩地说出了“甘地”这个姓氏,医生问:“他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你的父亲是谁?”于是,终其一生都在忙于摆脱父亲所形成压力的伟人之子陷入了回忆……
圣雄甘地的心胸无疑是博大而仁爱的,他视所有印度年轻人为自己的孩子,故而在南非时他能将英国朋友专为甘地家设立的留学奖学金给予他人,然而一心向往着留学英国、想效仿父亲在英国读书取得资格成为著名律师的长子哈里拉尔无法理解这种无私的做法。同时,甘地不让儿子们接受正统的教育,而让他们像农夫那样辛勤劳作,像斗士一样为了自由去蹲监狱,在他看来西方的教育模式对印度人不一定有益,而劳作和监牢则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然而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和愿望,哈里拉尔不以为然,但是父亲却替儿子选择了今后要走的道路,这让哈里拉尔无法理解也无所适从。
影片上映时,甘地的后人图萨·甘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问题就在甘地与他的长子之间。甘地受到人们爱戴,他的儿子看着父亲的成就,却很清楚父亲根本没想帮助他们取得自己的成就。”可见甘地在以言行拯救民族灵魂的同时,却无法说服自己的儿子,这也是他此生的憾事之一,另一件终生憾事便是无法说服他的朋友真纳不要分裂印度。
“要找到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憋着一口气的哈里拉尔从南非提前返回印度,他不断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但屡屡受挫,而诸多孩子的相继出生,也令家庭负担日益加重。1915年,甘地协同夫人卡斯图巴回到了印度,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哈里拉尔抛开当初“让我自己去摸索”的信誓旦旦回到父亲身边,帮父亲安排行程。然而,哈里的这次主动接近是有目的,他向父亲借钱打算做生意,当他得知父亲已放弃了家族继承权后,他又愤怒了,如同当年安排别人去英国留学一样,父亲只是一个人决定所有和家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事。
接着,当哈里拉尔听到妻子古拉布感叹:“爸爸一个月给的30卢比让我如何打发生活?”他终于爆发了,奔到街上,向邻居和路人大声喊叫:“我是甘地一无是处的儿子,我有这个房子,我能拥有它,是因为我的爸爸,我爸爸给我付考试落榜的钱。而且我知道,每次我走在这条街上的时候,你们都在窃窃私语,看看圣雄甘地,再看看他的儿子多没出息,甘地的名字就烙在我的额头上,永远都无法让我忘记。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不过,他是一个我不想拥有的父亲……”
此后哈里拉尔和父亲渐行渐远,当甘地摇着纺车,呼吁人们抵制外国货,提倡穿印度棉布时,哈里拉尔却囤积了大量英国上等布料,准备发横财,古拉布意识到丈夫之所以能筹到资金是因为甘地这个姓氏,便告诫道:“你在做错事。”不久,哈里拉尔的投资彻底失败,很多将钱交给他的人血本无归,失意的他酗酒又出轨,讨债人又频频光顾,古拉布终于带着孩子们离开了他。不久,他们的一个儿子衫地死于霍乱,古拉布也跟着离去,此后孩子们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在静修院。
甘地再次劝说长子知返,哈里拉尔这个曾是甘地在南非时的首位消极抵抗者重又成为父亲的帮手,可惜并不长久,别有用心的人替他还清了债务,并给他开办一个公司,“在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姓氏像甘地这么有影响力。”哈里拉尔动心了,离开了父亲。不久,公司玩完了,很多受骗的人去向甘地哭诉,甘地被迫登报表明自己和长子的观点不和,长子不代表甘地本人。低迷中的哈里拉尔酗酒又嫖妓,有人伺机拉原为印度教徒的他皈依了伊斯兰教。哈里拉尔酒后在街头撒泼,并扬言嘲弄父母的信仰……甘地后人图萨·甘地对该片这样评价:“影片非常感人,而且对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它是甘地家族的真实写照。哈里拉尔有领导人的潜质,却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哈里拉尔无法理解,在英国教育下成为律师的父亲,为什么要做一无所有的圣人。父子都在心灵上饱受折磨。”
甘地曾多次力图帮助儿子找到归途,可仿佛是一贯作风的延续,每次他的劝说都带有那么点不勉强不强求的消极味道,虽然他很在乎这个儿子,但更多的时候,他以一个哲人的思维在考虑问题,如当长子被人利用时,他对妻子说:“哈里拉尔将灵魂卖给了能付出最高价的人,而将他的肉体沉沦在最廉价的欢愉上。”当儿子入了伊斯兰教该名阿卜杜拉时,他劝解妻子:“对我们来说,哈里拉尔和阿卜杜拉是一个人,如果哈里拉尔能在伊斯兰教中功德圆满,也是件好事。”然而这些哲思解不了哈里拉尔心中的结,在甘地被害后的广播悼词中有这样的句子,“甘地离我们而去了,黑暗笼罩了一切……我们的国父不复存在了。我们再也不能够到他那里听取建议和获得安慰了。”甘地对很多印度人起到提供建议和获得安慰的作用,可独独在长子这里行不通,或许作为一个父亲,对哈里拉尔这个心智不太成熟的儿子,他的这种开放而宽泛的教育方式,只能起到放任自流的效果。
起初没觉得扮演甘地的演员选的合适,可到了后段,发现化了年老妆的他诠释暮年甘地再合适不过了,当一个古稀老人还在坚持不懈地为印度的独立而奔走、为民族的团结而努力时,不得不令人感动。在印度面临分裂时,他的痛苦溢于言表,他看出了问题的实质:“让印度分裂是英国人希望的,然后又将过错记在宗教的名份下。”面对反对者抛掷的石头,他痛彻地说:“……你们可以将我五马分尸,我不愿生活在四分五裂的印度……”
而甘地夫人卡斯图巴的扮演者莎法丽·什提的演技相当出色,莎法丽·什提也因此获得了东京影后。影片的后30分钟因她精湛而到位的表演,将那个毕生都在追随着丈夫且不乏主见、关心子女爱护后代的女性形象演绎得丝丝入扣、感人至深,也令本人在后30分钟中泪流满面的看完了该片。
不同于丈夫最终对长子的无奈放弃,每每跟随甘地演讲到一处地方,卡斯图巴都在寻找流浪的儿子,当儿子突然出现时,白发的她亲手喂饭给他吃,“无论你多大了,你都是我的孩子。”在儿子改信宗教、酗酒闹事后,年迈的她去探望儿子,伤心地质问:“……我们没有做过什么错事,你为什么要这样羞辱我们……你的父亲内心坚强,他可以经受这些,我年纪大了,经不住这些,求你饶了我们……可我是一个母亲,不能丢下你不管……”当甘地的演讲队伍路过某地,人们高呼“圣雄甘地必胜”时,突然人群里冒出一个声音:“母亲卡斯图巴必胜!”哈里拉尔挤出人群送给母亲一枚水果,这个小小的礼物令母亲欣慰感动不已。在甘地夫妇被英殖民政府软禁期间,哈里拉尔前去看望母亲,坐在简陋地铺上的母亲看见宛如乞丐的儿子心痛不已,“我的儿子你去哪儿了?快坐过来。”仅仅一句亲切而没有芥蒂的问候,就令人忍不住飙泪,这是卡斯图巴临终前最后一次见到哈里拉尔。4年后78岁的甘地辞世,紧接着长子随后,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之间没有了矛盾不和,那个揪心难过的母亲也可以舒心了。
(延伸阅读)
关于甘地:
甘地,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哪怕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在他崇高的品德面前感到羞愧。
甘地最后一次离开南非时,与甘地殊死对抗多年的南非总督史沐资将军为他举行了送别宴会。在甘地70多岁时,史沐资将军还在伦敦感慨:“上帝安排我和这样一个人民作对,实在是我的荣幸。”
而甘地所谓的“真理的力量”其实就是道义的力量,非暴力就是道德之力,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无私去威慑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
正因为甘地一生致力于个人的道德修为,他的道德达到了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因而才凝聚了巨大的道义资源,获得了可以战胜暴力的巨大力量——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引起成千上万民众仿效和行动,他就是这样获得“非暴力”这种特殊力量的。
甘地的功绩: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甘地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终盲目。
评价:
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爱因斯坦
1925年甘地所著《年轻的印度》一书中列有的“七大社会罪恶”:
搞政治而不讲原则( 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s )
积累财富而不付出劳动 ( Wealth without work )
追求享乐而不关心他人( 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 )
拥有知识而没有品德( 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 )
经商而不讲道德( 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 )
研究科学而不讲人性( Science without humanity )
膜拜神灵而不做奉献 ( 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465586_d.html)
以甘地父子关系为主线,以甘地的伟大事业为辅线,平实的讲述了一个关于父子的故事。中间涉及很多历史、民俗、家庭的议题,穿插其间的黑白纪录影像使得影片始终透露着厚重感。
影片很好的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圣雄”甘地不常为人提及的方面,甘地在拯救民族灵魂的同时却间接葬送了儿子,但是又是很真实的一面。据说甘地的后代看过此片也认为影片有相当的真实性、真诚性。
1948年6月18日,“圣雄”甘地逝世后五个月,哈利拉尔·甘地在印度孟买的一家医院离世。
2008-01-08
无论是印度这个国家,甘地这个伟人,还是他的儿子都在信仰的选择上面临挣扎,或是自由解放与被统治,或是印度教与回教,或是放逐自己与被束缚。虽然最后个人的挣扎都在遗憾中死亡,但总归国家获得了期待的解放,甘地和他众多“儿子”的战斗还是成功了的。
扶不起的阿斗?
一家一本经,念吧……
伟人的孩子大都活在无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自卑里
哈里拉尔,生于1888年,甘地长子,年轻时多次要求父亲让他去英国学习法律,未准,潦倒终生。尼赫鲁,生于1889年,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两年后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获自然科学荣誉学位。后又进入伦敦内殿法学会,1912年获律师资格。
很令人悲伤的电影,个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如此脆弱,让人嗟叹。印度电影的音乐都是如此动人
这是我看过最欠揍的甘地……
故事节奏很慢,找不到重点。人物传记就要看时光飞逝,才华飞逝,生生死死飞逝,才有大味道。
甘地不是神..
伟大得太不近人情……
当伟人的子女总是辛苦的。一辈子活在伟岸的阴影下,身份永远是某某的谁。
gotcha~
非常感人的一部电影,豆瓣7.4的评分明显低了,可能是对甘地不够了解吧。这部片核心讲的是甘地和他大儿子哈里的关系,把甘地、哈里和夹在中间的母亲、媳妇4人刻画的极为生动,可以说是印度少有的非喜剧精品。年轻的哈里一直以父亲甘地的人生道路为准则规划自己:跟父亲一样去英国留学,然后回来做律师。但是,这里出现了两个障碍点:1是甘地此时的教育思想已经大变,已抛弃了欧式文明而投身印度本土文化,在教育上也推崇从实事中学习,所以他希望儿子跟在他身边学习;2是哈里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明显不如其父,凭自己的能力根本考不上大学。也因为这两个根本的原因,原因1让哈里远离了父亲,原因2让他堕落于现实的诱惑。远离父亲之后的哈里,在父辈的盛名下,懦弱的苟活于世,被利用、被抛弃而又不能自立,悲剧一生。
如我看电影的劲头用于写论文,那就好了
上帝是公平的,运气再不好也是你的命。
眼泪稀里哗啦地流啊……
风
电影主线模糊。
你的父亲甘地喜欢和漂亮的女人一起修行,直面欲望然后克服欲望,你学会了吗?
惊讶,其实不应该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