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Nostalgia

正片

主演: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索菲娅·埃萨伊迪,托马索·拉尼奥,Daniela,Ioia,Nello,Mascia,弗朗西斯科·迪·莱瓦,奥罗拉·夸特罗基,Emanuele,Palumbo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 / 法国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2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2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3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4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5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6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3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4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5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6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7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8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19乡愁Nostalgia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生长

鉴于此片纪念我母亲
纪念那些养育我的东西
我也将付出那些正真的行动
完成我的洗礼

生命就如你拿着蜡烛经过风与雨等坎坷到达彼岸
而只是这 其余的生命都没有
自恋 到 诗人 到 救世主 到 燃烧
我看这灿烂的你
而你应该知道你身后的彩虹

 2 ) 乡愁

电影讲的是一个俄罗斯的诗人到意大利南部旅行,风景太漂亮了,那个特有名的露天澡堂子我以前托斯卡纳断游的时候还去过。而且片子的摄影手法非常奇妙,经常是俄罗斯风景和意大利风景放在一起,看着就跟做梦一样。而且不光是图像,声音效果也很有特色。 还有,里面的女主角那才叫美女呢,连我都看得有点想入非非了。怎么有这么美的美女却不是很有名呢?问题是:她要不是很有名,恐怕也不会演这个电影。可是地可是,网上有她不少照片,浓妆艳抹的,很难看。在电影里,她基本上没有什么化妆,却有圣女一样的容貌。

 3 ) 永恒的乡愁:一切为了孩子!

塔可夫斯基美术功底不用谈,镜头不用谈,本体论根本不用谈,多说无益。我说说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

乡愁要讲什么?乡愁,怀乡,这是第一层。如果过度诠释,那就是无家可归。再过度诠释,就是文化认同的缺失,就是上帝已死,就是讲孤独,讲救赎。不过我不说宗教,宗教我不懂,听听巴赫好了。

主角安德烈,开头便大方阙词说意大利式的美景不入哥法眼,一边却又游历意大利各地采风;当然意大利美人(导演品味堪忧)也是不入哥法眼的,可后面又垂涎女翻译的大白屁股,也终于鼓起勇气在上面留下烙印:一开始导演就定下了这个基调:主角是个不折不扣的中二。

主角来意大利寻找和他遭遇相似的他乡已故故人某作曲家的生平痕迹,和女翻译的对话中明显带有对意大利的抵触情绪。这个很好理解,也很容易感同深受,我红朝一帮愤青打死抵制英文,一边又说着英文语法的汉语。这里是个很有潜力去做过度诠释的点,为什么诗人主角和作曲家要来意大利旅游,却怀着这种抵触情怀。暂且怀着这个疑点,以后再像电影一样玩爆发。

(横线中间为剧情如何前进,如何推动过度诠释,和归纳中心思想大概无关,可以略过)
————————————————————————————
这里有两个小插曲,女翻译对主角有意思,暗示很明显,几次想去强X男主角,可惜过于腼腆,未遂。然后傲娇着说我来还你书。被无视之后爬楼梯都爬得那么欢乐。大个头小情怀。
还有一个是女主角去圣母庙,被忽悠得亦幻亦真,在最后时刻清醒过来呵斥反问住持。住持本来就什么都不懂,业务娴熟而已,自然经不得问,三两下就摇摇欲坠败下阵来。导演那肯定是尊圣母的,可是他看不上住持。所以住持被安排丢脸。为什么看不上,这也是过度诠释点,以后来说。
诵经的女人掀开圣母的裙子,从中飞出一群小鸟,然后是个歪眼圣母像,斜着眼睛看右下方,撇着嘴。外面的安德烈凝视镜头,天上飘下一片羽毛,导演乘此炫耀了一番主角的大衣。

回到旅馆,主角向女主角装X说,诗歌是不能翻译的,扔掉它。小妞拿托尔斯泰来反装X,显然会失败,那时候难道还不流行托夫托逸夫什么的斯基么?小蹄子说那但丁等等呢,你也不了解意大利。这个冷笑话由此开始演变成以量取胜的逻辑,纯粹的量的堆积让主角很不耐烦,他说我们凡人无法打破相互不理解,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因为我们操着不同的语言。
但是不理解不妨碍交流,女翻译一个骚首弄姿的瞬间,男主角陷入了无比的忧伤,那一刻他看到了他远在家乡的妻子的幻象。
—————————————————————————————
如同所有的三流小说家一样,他们在要讲主题的时候,都会来讲一个故事,比如什么《秋刀鱼完美的一天》里的贪吃秋刀鱼,《神娃儿都嘻哈》里的蜂蜜饼熊弟弟,《明和黑灯瞎火的谈话》里头发如海藻的唯一理发师,在这里,男猪和女猪开始了一场浸没于黑暗回廊的高密度枯燥对话。第一个故事是米兰一个女佣点了打工地方的房子原因是她觉得工作使她远离了故乡;第二个就是文青们最爱的作曲家即使当农奴也要回家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了。在电影18'30"这一刻,他们都因如芒在背的乡愁而掉了泪:自愿回家建设家乡开发大西南,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情怀。
半分钟过后,作曲家的后续故事变成哥们回家之后酗酒然后自杀。哈哈,这是一个何等重量级的耳光,文青们如果真的看到了大概要纷纷泪流满面。
这就是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放弃意大利的名流身份和生活,如愿回到故乡,再然后郁郁喝寡酒自渎自尽。
这里就是过度诠释的第一次爆发点了,乡愁不只是想回家,而且回家之后不减乡愁。之前的家不再是家,故乡凭空地消失了。无家可归,因而怀上永恒的乡愁。
到这里再回去看之前的标记点,自然一目了然。中二安德烈不屑意大利却来到意大利,还学了几句人模狗样的意塔里语,诗人他和作曲家叉叉斯基以及导演叉叉叉斯基这几位文艺老青年,生命轨迹在此傲娇地一一重合。按捺住逆行的淤血搞定前来性骚扰的女翻译,老文青安德烈不可避免地有一次陷入了思春以及思乡的忧伤梦境。
                         过去是未来的故乡
                         已知是未知的故乡
                         理想是现实的故乡
(以上这些主角都不太考虑,他想得最多的似乎是)
                         女人是男人的故乡

很黄很黄粱的一梦过后,重要人物多梅内克出场。
为了承上启下,男女之间继续一段对话,大概是说作曲家先生为了女人而回到俄国,果然女人是男人的故乡。
然后男女混欲一干人开始介绍疯老头,这个在自己故乡怀着乡愁的男淫。
他把家人关了7年小黑屋,为了躲避世界末日。从后来的演讲台词可以看出老头相当粪世嫉俗,他觉得现代文明有伤风化,污秽不堪,怕屋外面的人把老婆儿子带坏了。
                         屋内是屋外的故乡
屋内是接近理想的区域,屋外是不由自己控制的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只是个符号,最后的那个蜡烛也是,是个智商超过85的导演都会装这个小X。在这里,在意大利的这个小破村子,故乡在这里被导演升华了。你说传统文化也行,说精神诉求也行,总之是以疯老头为代表为烛芯的这么一些人他们发现,精神上的家园不见了,无家可归了。什么圣母啊,宗教什么的
最煽情了,但是现代的独立女性不向他们不因他们而下跪了。住持很汗颜,住持很无能,圣母,神,天父什么的传着传着就不圣了不神了。女翻译在被忽悠时碰到的那种困惑很正常,我们从圣母来,在神性以外兜了一圈回来发现,
                     过去不见了,
                     已知不见了,
                     理想不见了。
女翻译情何以堪,住持也泪流满面。

【乡愁】讲的便是这种精神家园的缺失,精神上的无家可归,精神上的被放逐。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精神家园。

再来看塔可夫斯基这电影的几条线的汇合。
安德烈和多梅内克令人几近窒息的会晤,这里阐示的是过去的家园。破败的废井残桓,墙上还写着给智商不够的观众作提醒的1+1=1。
(屋里面下着雨,淋在坑洼地板和绿色棕色的酒瓶子上。四处的小窗厚墙。角落里的绿色藤蔓。这不是诗意,这远远不是诗意。要看诗意请看angelopoulos。它本身就是一首诗,这是诗性。它不需要额外的诗意。)在这里安德烈接过了蜡烛,最后在多梅内克被阻挡进入的地方带着希望逆风走过。
多梅内克和大狗一起走过7年前的脚印,时光回到老婆亲吻街道,儿子望向远方的郁郁葱葱。小孩转过头问,爸爸,这就是世界末日吗?他准备去罗马干一件大事,自己去做那一颗蜡烛。
女翻译示爱几次碰壁,最后一次调戏安德烈,在他房里袒胸露乳,却太过急于求成。安德烈瞄准女翻译的大白屁股狠狠地来了一下,鼻血横流。(路人急忙抱开未成年的小孩)女人明白自己葱白的诗人不可能是自己能得到的故乡,最终逃离去了罗马。
诗人擦干鼻血后出现在了影片饱和度终于正常(之前的几乎是黑白)的场景,废墟里,蓝色水塘,溪流下天使雕像,可爱的小孩,烧着了的诗稿。墙上反射的水光,水滴声,水流声,间断的施工声(电锯?)。他给小孩再讲冷笑话,就像《明和黑灯瞎火的谈话》里死于只能自己才能医治的疾病的外科医生,安德烈得瑟一个人救起一个本来就住在水里的人的故事。这一段就是在讲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半醉,抛开了现实,沉浸于欢愉的幻象之中。紧接而来的便是塔可夫斯基最著名的,反复几个影片里出现的,脏乱差一条街,地上全是垃圾,现代物质生活琐碎的产物,走到镜子旁边,安德烈猛然发现自己和疯老头的交集。这一段则是安德烈在思索自己于现实里的未来,真正意识到无家可归。

三条线开始汇集,女人的老男友出现,和之前吹牛说的完全不一样;并且告知他多梅内克的事情,提醒他未竟的事情。塔可夫斯基去温泉点燃蜡烛,多梅内克在卡带了的歌声里点火,最后统统嗝屁。

(ps自焚这里,多梅内克一开始说的是“我们”去罗马干大事,他说的我们,一直在玩向右转的潇洒哥,穆斯林老头(?),睡衣帝,当然大狗是不算的,大狗不能参与策划。这里是一场闹剧,下面有人手势催促他点火,音乐半道出问题,装模作样的2b,总之极尽荒诞,用荒诞来反衬,他们是一伙的,煽情帝们能不能不要瞎煽情丫)

安德烈倒下,留下清洁工错愕的脸(这里再一次无关于道德审判)。
他儿子特写,母亲(?)或者姐姐(?)出现,没给脸,双手放在小孩肩上,呵护状,世界于是被治愈,这便是蜡烛所点亮的希望之光。

影片至此结束。

 4 ) 俄罗斯式的沉重

    塔科夫斯基电影作品集,买了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到现在也没看完。一个50多岁就溘然长逝的天才导演,寥寥7部半电影,竟然蕴含了如许深邃广瀚的力量,让观者不打点好十二分精神,收敛心神,排除杂念,不敢贸然前看。

    之所以会把人看闷,我想是人心太过浮躁了。这样的电影,是永远对得起生命的;倒是人们的轻浮浅薄,对不起这样的电影,也对不起自己短暂的生命。

    《乡愁》是塔科夫斯基最具诗意的电影。电影竟能拍得如此优雅而凝重,把画面诗化,文学化,不看到是很难想象的。有很多大师都擅长表现梦境,在塔科夫斯基这里,梦境和现实是一体的,回忆中的忧惧、怅惘也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作为一个被前苏联政府无情放逐的艺术家,他对俄罗斯这片土地始终饱含深情,与其说那是人在飘泊,不如说是无根的植物在飘泊,电影通过抽象化、象征化的手法把这个表现得淋漓尽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正在读的书是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恍惚间,我觉得赫尔岑和塔科夫斯基就是同一人——俄罗斯知识分子那种沉痛、积郁的坚强性格,那种滴着鲜血的人文精神,是他们这片土地生长的,是他们的民族特有的。和命运的无止境的抗争,是他们的宿命,而这种抗争不论成败,都历练成就了他们坚不可摧的民族尊严。

    记下赫尔岑的一段话:只有坚强的人才承认自己的错,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只有坚强的人才宽恕——而且的确只有坚强的人才大笑,不过他的笑声常常近似眼泪。

 5 ) 火与水的孤独


《潜行者》是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苏联电影”,在欧洲评论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好评,而他在国内的工作遭受着令其愤怒而沮丧的阻挠。前几部电影已为塔可夫斯基在国际范围内积累一定的名望,在此种情况下,他萌生了去法国继续从事电影事业的念头,但没有获得护照。后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邀请他在意大利拍摄一部长片,这次苏联政府允许了签证。这部长片就是1983年的《乡愁》。

《乡愁》最初的素材源于塔可夫斯基和托尼诺想到的剧本点子——“世界末日”。他在1979年4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某人把自己一家人(父亲、母亲、女儿、儿子)禁闭家中,因为他在等待世界末日。妻子另有一子。这父亲是虔诚的人。他们一起关了大概四十年。最后,他们被发现,警察和救护车把他们带走了。他们情况很糟。大儿子告诉父亲,把真实世界瞒着他这么久,是在犯罪。带走他们的时候,小儿子看着他,问:爸,世界末日来了?”

这段情节被适度变形后依然保留在影片中,在转述和回忆中呈现,却极好地塑造了多梅尼科的“疯子”形象。除却对这段素材的改编和应用,塔可夫斯基增加了另一位男主人公,戈尔恰科夫,一位诗人。他在女翻译尤金妮亚的陪同下远离俄国故土来到意大利搜集关于一位俄国作曲家的资料来为其写传记。在异国陌生的环境中,他陷入对遥远家乡的无限的感怀和回忆中。后来,戈尔恰科夫和多梅尼科相遇,使故事的两条主线汇集在一起。两人经过深入的交谈后,以一个看似荒唐的“承诺”若即若离地联系着命运,最后走向了各自的死亡:多梅尼科死在一团火焰中,戈尔恰科夫死在几近干涸的泉池里。

影片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过于简洁,但影片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单薄乏味。塔可夫斯基在日记中的一段话能够较好地阐明他这种对情节进行精简的意图:“我深信,也常常想到,艺术家需要知识和观察力,只是为了可以区别他要放弃的东西,并确信他的放弃并非出于虚假。因为重要的是,你终究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架内,他将深化你的世界,而非使之枯竭,它帮你创造,排斥那些矫揉造作与标新立异的东西。”

从这段话可知,塔可夫斯基无意去刻意编织复杂而起伏的故事,为观众在庸碌的生活里提供一次无关痛痒的消遣和感官刺激。电影,或者说艺术,对于他是一种“祈祷”,近乎于一种宗教表达。这与塔可夫斯基的东正教信仰有关,宗教对于他的影响很深,甚至对于他来说,对艺术的信仰就是一种对上帝的信仰。塔可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创作的能力,是上帝的动作在镜子里的影像。艺术家所做的只是在重复和模仿那些动作。

而这种对于艺术的宗教化认知,并没有直接反应在《乡愁》这部略有自传性质的影片中,而是以一种更加隐微和委婉的方式。塔可夫斯基的“上帝”在影片中通过两个男主人公的境遇投射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精神层面上的,多梅尼科所言的纯净的“生命的源头”、现实层面上的,戈尔恰科夫思慕中的杳遥的家乡故土。这种划分或许并不准确,因为一个人身在家乡依旧可能萦绕在一种难解的愁绪中。很大程度上,对故乡的追思也是形而上的,只是相比第一个层次上有了更多的世俗经验:灰旧的木房,门前的水塘,妻女与母亲,白马与黑犬……

两位男主人公分别远离了这两个层次的“上帝”,因此他们陷入了面对尘世生活的无力,因无法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有效地传达给他人而感到痛苦,沉浸于对过去的追念里,被永不倒退的时光和周遭世界的不解封闭在一个狭小的暗盒里,起伏飘荡在黑暗中的海洋。这正是现代人所面临的难以驱逐的“乡愁”。

当戈尔恰科夫在温泉遇到多梅尼科时,他对他表示了深切的理解,由于性格的不同,他并不像多梅尼科那样“疯狂”,但他能懂得他那份对信仰的执着,感同身受到他身上幽深的孤孑感。塔可夫斯基在这里借由戈尔恰科夫的口说出了对于“疯子”的认识,与那些在温泉中嘲笑多梅尼科的愚拙的自作聪明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疯狂是什么?是麻烦和不便,我们拒绝理解他们,他们孤独,但是他们确实更接近真理。”正如《圣经•哥林多前书》中第一章的片段: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些灭亡的人为愚拙,在得救的人却为神的智慧……神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所以在塔可夫斯基的眼中,多梅尼科是“头脑中充满污水管,装满墙壁、走廊、福利文书”的时代中神的代言人。而戈尔恰科夫是一个明了神的智慧而能得到拯救的信徒。

面对上帝的智慧,这两人角色的不同是在各自性格的根基上得以区分。就像影片中大量出现的两种基本的自然元素——火与水——多梅尼科和戈尔恰科夫在塔可夫斯基的角色安排中构成了这种简易的对比。多梅尼科,充满着令人惊骇的精神力量,有能肩负起集体性悲剧的责任感,还有为信仰呼喊、牺牲的行动力,像一团火焰腾跃在自焚的那一团火焰中;戈尔恰科夫,沉静少语而优柔寡断,易于感伤在过往的记忆里,面对不完美的世界颓然无力又试图挣扎,像他昏暗的卧室外淅沥的雨和躺卧着天使雕塑的溪水。正如他们两人所承受的孤独和乡愁如此相通,在影片的后面,两人的命运在火与水中连为一体——死亡。

戈尔恰科夫在离开前又返回了小镇,走进残留浅浅水洼的温泉池,在池子的一端拿出多梅尼科之前送给他的蜡烛;而同时在罗马,多梅尼科已站在奥勒留的雕像上点燃了自己。这传递相接的,是火,是信仰和希望。在用以世俗享乐的温泉池中,在曾淹没着油灯、玩偶、车轮、酒瓶、灯泡、锁等生活废弃之物的温泉池中,戈尔恰科夫走了三次最终将一朵微弱的烛火送到了对面。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生命的过程,因为这是穿越已被污染的肮脏世间而将希望之火从此岸传到彼岸的漫长过程。

或许这种充满象征的理解并不是塔可夫斯基的初衷。比如,他一直不知该如何面对观众追问他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风、火、水的意象所指涉的象征意义。这些自然元素是他的生命中自然和亲切之物,是他成长之地的典型环境,不必一定要寻找其中包含的隐藏意义。对此他曾说,“我要以我所知最完整、最精确的细节来重现我的世界,从而表达我们生存的难以捉摸的意义。”

而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里,戈尔恰科夫半身躺在一座雄伟的意大利雄教堂中,令人感觉略微突兀地是,他把俄国故乡上的房屋和一片水池被摆置在教堂之中,有浓重的象征意味。在《雕刻时光》中,塔可夫斯基承认了这一场景的确有隐喻的成分,但他并未指明:“纵使这个场景少了电影的纯度,我确信其中并无低俗的象征意义;我觉得这个结尾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相当错综复杂,是主角境遇的一种表象的呈现,而不是必须要加以解译的、象征他身外之物的一种符号……”。

当戈尔恰科夫践行了和多梅尼科的承诺,手擎蜡烛穿过了温泉池,塔可夫斯基在两个主人公身上所投射的“上帝”的两层面意义是否达到了合二为一,像教堂包围着家?多梅尼科身上对于“生命源头”的信仰和乡愁是否已经和戈尔恰科夫身上对于遥远故乡的感怀和乡愁融为一体了呢,像曾经孤独而相融的火和水?


文/夏超

 6 ) 塔可夫斯基的长镜头—《乡愁》

电影当然不是小说。虽然从叙事层面去分析一部电影,是当下影评的主流,哪怕这也是市场挑选出的口味。但是,他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技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秉承了苏联导演们形式主义的传统,虽然不像他的前辈们,如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那样,俯拾皆是的蒙太奇、特写镜头和主题性剪辑,但作为 “创造出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伯格曼语)的大师,他通过摄影机呈现给观众的电影画面,以如诗如画的意境闻名遐迩。毫无疑问,这样的“电影诗人”对摄影机的操控和场面的调度,必定别出心裁。 《乡愁》是塔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呈现了一位去意大利做调查研究的俄罗斯作家,在他乡的孤独和忧郁。当主人公Andrei Gortchakov住进意大利小镇巴尼奥-维尼奥尼的宾馆后,有一个关于Andrei在房内活动的长镜头,烙下了鲜明的塔氏风格。 这个镜头从电影的第24分钟20秒左右开始。摄影机一开始就摆在正对着床头的房间门口,没有任何的移动、摇摆和升降。Andrei从门口(即摄影机背后)走入镜头中,背朝观众,扔掉手中的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俄国诗人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的诗集。在Andrei眼中,“诗歌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不可翻译的”,这一扔的动作与电影的主题“乡愁”契合,因为它的动机无疑是对母语的热爱和捍卫,特别是身处异国他乡之时。接下来,Andrei走到房间里侧,放下手提箱,关掉浴室灯和床头灯,绕到床的左侧打开木质窗户,踱到床沿坐下,歪着脑袋陷入沉思。没有音乐响起,只有窗外哗啦啦的雨声,这是典型的意大利天气,这样的大雨不会在家乡莫斯科落下。 Andrei蹭掉皮鞋剥下大衣,头朝外竖躺在床上。此时摄影机才开始移动,是静悄悄的、缓慢的推轨镜头,但与之前的定位一脉相承,没有其他导演常见的那种轻率的跳剪。此时,原本静谧的浴室中不经意的走出一只体型壮硕的狼狗,这与意大利的细腻温婉背道而驰,不难想象,当Andrei从床上垂下右手去轻抚黄狗的脑袋时,也感受到了俄罗斯乡下的体温。 画面从全景渐渐收缩至Andrei的头部特写时,原先低调的打光也变成了明暗对比强烈的高反差打光。摄影机恰如其分的停在了钢制床的镂花床头,透过铁条镂出的形状各异的孔洞,看到由左方射入的侧逆光打在Andrei斜躺的脸上,整个镜头,除了Andrei入睡后平静的脸孔和头上那一绺白发外,全部被埋在深灰以及纯黑的阴影里。 显而易见,这里的高反差打光与《现代启示录》里,马龙白兰度在城堡中对威拉德上尉倾诉时高反差的打光指向不同;也与黑帮片的经典《教父》第一、二部里,比比皆是的低调打光法下营造出的大片的阴影意旨相悖。Andrei明亮的脸部氤氲着一层模糊的光晕,仿佛电影里常见的淡入、淡出处理,暗示影片即将转入到角色的梦境;但头顶那一绺清晰到刺眼的白头发,却在固执的提醒着观众,这是现实的意大利,不是梦回的俄罗斯。 塔可夫斯基在这里,为明亮与阴影做出了新的诠释。明亮不仅仅象征光明、安全、欢快,阴影也不再只是黑暗、恐惧、忧郁的外衣。在塔氏的镜头下,当明亮披上温柔的光晕,被包裹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大片阴暗之中时,阴暗就成了陌生的异国他乡,寒冷而孤独;明亮则象征Andrei的善良,可想而之Andrei会在梦里忘穿家人期待的眼神。 这个镜头在电影的第28分钟20秒左右终止,持续了4分钟。塔可夫斯基的细腻无可挑剔。期间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支音符,没有出现第二个人物,更没有闪回、蒙太奇等强暴的剪辑。只是一个长镜头,只是几个动作,只是摄影机的推移,只是灯光的转换,却让观众安静的开始忧伤。比郭敬明高明多了。

来,骑我的马~

 短评

我想把身体献给你 你却把灵魂给了疯子

5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雕刻时光,雕刻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初春的下午,昏昏欲睡。知道他是大师,也知道大师牛逼的地方,就是觉得太闷了。看了一下午头疼。电影如果作为纯艺术的东西,是不是太折磨人了?老头54岁就猝死了,跟鸡丝老爷一样的年纪吧?!

1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感觉这是纯粹的艺术,不以让人看明白或者看开心为目的。。剧情倒是能够理解,关键在于大段大段梦境一般的意识流,似乎都是乡愁的物化。疯子多米尼克的演讲特别棒:夜晚会有阳光,八月下雪。去聆听虫鸣声吧!p.s.每一个镜头的构图都非常棒,一部电影看下来截了无数图。

12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只有疯子 才知道这世界的羞耻

13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力荐

忘不了作家拿着蜡烛慢慢走过的片段,“不需要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导演的诗化语言都表现着对古老俄罗斯精神的回归。

16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永恒的乡愁与精神家园的失落。①于干涸的圣凯瑟琳温泉池秉烛踽踽独行,是我看过最有力道的长镜头之一。②诗是不可翻译的。③1+1=1;④伴着扭曲破碎的欢乐颂,冷漠的看客瞥见疯子灵魂的涅槃之火了吗?⑤又见漏下倾盆大雨的破陋小屋,地上景致竟是微缩版俄国乡村,同结尾巨大教堂下的房舍。(9.5/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老塔化身诗人,将灵魂交予疯子。被自我封闭的诗人、被世界隔离的疯子,两个相似的人在镜中重合:疯子选择自焚来追随自己的信仰;诗人则拿着烛火行走在干涸的温泉中,最终倒在烛火旁。其实墙上的“1+1=1”(万物本一体)早已喻示了导演、诗人、音乐家三人的统一,即每个人都有的、解不开的乡愁。

18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两个小时似有一生之重,诗人敏感、纤细而脆弱的内心一览无遗。缓慢的变焦长镜里显现出“不可能”的调度,像徐浩峰说的,“不能真实,要拍出空间的不可解”。水的流动,一如《飞向太空》,在整个声画空间里再次占据重要地位——一种生命之外的自然的恒常的更新。他们在荒芜的城市里游荡,那根绝望的弦似乎随时都将崩断成华美的一瞬,在镜子的两边,失去故乡的男人是一体两面。于是见证了这一切的你也无法轻易走出这个荒谬的境地,精神与肉体都已经焚毁于路人无动于衷的视线之中。在最后看到了一个难以言喻的震撼结尾:谁付出身家性命去护送一支烛火,谁就将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领受神的旨意。

23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自由该是直白的,因此也是诗意的。很美很美。节奏是正确的,是美的,但又觉得是过长的。该有将节奏加快但也达到同样意境的办法吧...摄影美到没话说了。还是把理解写下来吧,感觉很快就会忘了。觉得是关于原始的欲望与文明的冲突。文明是指简单的正直与正确。自由便是一种欲望,尤金娜追求和安德烈睡的自由,被囚禁的家人追求解放的自由,老人们追求不死的自由。因正确性而抗拒自由为违背欲望,安德烈不和尤金娜睡,多米尼克保护他的家人。有些正确性只是自以为正确,最终还是归根结底到一种隐藏的欲望。泉水既是生命,蜡烛既是欲望与正确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多米尼克找不到这种平衡,他把自己掷入火中,企图继续搜寻。多数人不知道正确性的存在,正如他们不知道自由是何物。安德烈最后在枯涸的生命中寻找这种微妙的平衡,尽心竭力,终于回归了原始的美

26分钟前
  • NVHZ
  • 力荐

信手拈来的完美构图,无数长镜头串起的乡愁。塔可夫斯基将去国怀乡的复杂感情和支离破碎的回忆都放进了这部电影。雕刻时光。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果真有诗谶一说,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中则成了影谶。疯子多明尼克和诗人戈尔恰可夫简直就是他的两面,一个灵魂不得栖息,一个永远都在流浪;一个用自焚醒世,一个守护烛火。在片末长达七分钟的火苗的特写里,那火燃而又灭,灭而复燃。我想起了安·兰德的诗。终于最后,烛光燃烧着到达了对岸,但生命之火却黯然熄灭,人在死中完成了救赎。所谓故乡,那是心灵最后抵达的原乡。

33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37分钟前
  • Hugo
  • 力荐

“现实”的逻辑体系由“神”创造,而“电影”的逻辑体系由“人”创造,因此“戏剧逻辑体系”永远比现实要简单与理想化;但老塔建构的“诗意逻辑”是有别于甚至是正好相反于传统的“戏剧逻辑”的;绝大多数电影,即使是复杂的精神分析向作品,只要还在“戏剧逻辑”的范畴内就有几乎定论性的解读方向,因为“戏剧逻辑”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极简”;而“诗意逻辑”是一种更加复杂、更贴近于现实,具有解读方向不唯一性甚至不可解读的逻辑体系,这是一种神性的电影创作方向,也就是伯格曼口中“全新的电影语言”,而创造这一切的塔可夫斯基,拥有着深厚的哲学思辨力与对全人类的爱,他完全就是以神的视角拍电影

42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给我八分钟不灭的烛火借以怀念赎罪灵魂失所待我到达彼岸油尽灯枯倒地长眠终得涅磐

43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塔可夫斯基在流放中拍摄了《乡愁》,并将这部电影献给母亲,作为对母亲的怀念。

48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最后一个镜头,我看着时间在进度条上右行,不能言语。

51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充满仪式感的长镜头,阴郁、肃穆、沉重。没有信仰的人看到疯子,有信仰的人看到救赎。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觉得我必须再看一遍,因为我以为我中间睡着了,可是回家路上却能很连续地回忆起自己刚才看过的东西...我大概是进入了某种冥想的状态...摄影是真的漂亮(这个要赞一下修复版的胶片!),长镜头真不觉得长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眼前的黑不是黑”。SIFF这放映质量,真心对不住老塔啊。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每个定格镜头都像一幅油画,每个长镜头都是一首律诗,而整部电影就像一篇唯美的抒情散文。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