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

HD

主演:马特·达蒙,Gylfi Zoega,Andri Snær Magnason,Sigridur Benediktsdottir,保罗·沃尔克,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George Soros,巴尼·弗兰克,David McCormick,Scott Talbott,拉加德,Eliot Spitzer,本·伯南克,乔治·W· 布什,Timothy Geithner,艾伦·格林斯潘,巴拉克·奥巴马,Henry Waxman,安·克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监守自盗 剧照 NO.1监守自盗 剧照 NO.2监守自盗 剧照 NO.3监守自盗 剧照 NO.4监守自盗 剧照 NO.5监守自盗 剧照 NO.6监守自盗 剧照 NO.13监守自盗 剧照 NO.14监守自盗 剧照 NO.15监守自盗 剧照 NO.16监守自盗 剧照 NO.17监守自盗 剧照 NO.18监守自盗 剧照 NO.19监守自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对于经济危机的一些理解

最早看这电影的时候,还在想是不是和华尔街一样,属于那种抹黑资本家的电影。还有就是马特达蒙。结果发现既不是股市片也不是动作片,而是尼玛的纪录片。

看着片子前半部那天是回杭州时候,在洗浴中心里看的。后半部今天刚看完。

其实说得事情很简单,就是说那些金融危机发生的缘由。第一、政府把利率压低,使得从银行借钱的成本变得很低。第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得资金的流通变得很容易,而金融产品被设计得很复杂,使得一些风险被隐瞒。第三、就是华尔街对政治施加影响力,从而使得政府放松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还有就是高管如何监守自盗。

我其实以前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都是央行放出来的钱,那利息从哪来。市场上的钱都是从银行借来的,银行的钱又是从央行来的。除此之外,钱没有其他的来源。那利息哪里来?所以最后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拿银行现在流出来的钱,拿去还之前的钱。那假如说,银行流出来的钱,比上次少了,那就肯定付不出利息。肯定是要破产的。这么说来,破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也是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

政府把利率调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那市场上流通的钱自然就多了。这自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zf会盯着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只要这些东西价格不是涨得很离谱。就觉得通货膨胀也是可以容忍。但是却忽视了各种资本市场泡沫的危害。钱不流过实体经济是无法创造财富的。央行的放任扭曲了价格,投资房产不再看租金,投资股票不再看股息,只希望房产和股票价格上涨后脱手赚差价,金融市场变成了彻底的博傻竞技场。而过低的利率,使得利率没有再往下的空间,赌徒手里的筹码迟早有穷尽的一天。

金融业,其实就是能帮你弄到钱的行业。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弄到钱。这实实在在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产品,日新月异,是天才们的智慧结晶。而在片中,可以看到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并不是金融创新的错。枪杀人会是枪的错吗?其实,在中国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只是中国的金融产品少,所以片中的操作模式就变得很简单。一个老板借钱买了一块地,地价上涨,再用地抵押套出钱。再拿钱买地,再抵押再借钱。不断买地,而地价不断在上涨,老板的账面便变得非常好看。银行对于风险会有控制,对于抵押品的价格打个折扣,可能是20%。银行看到风险可控,也乐于赚这个利息。(所以我极度怀疑风险控制是否有用,能让你错失机会,但是未必就能帮你规避风险。)但是只要地价上涨超过这个数,那么这个老板就还是挣钱。但是地价只要一跌,这个老板就会一无所有。银行则收获了一堆价格极度缩水的地。我倒觉得其实不是金融机构故意隐瞒了风险,因为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这风险的确不大,而且人人赚钱。但是行情一不好,这些风险就被成倍的放大了。的确有可能一些机构,出于利益,做出隐瞒。而也不是所有投资者能看到这种操作模式所隐藏的巨大风险。这算是欺诈么?如果机构有隐瞒自然算是欺诈。

还有就是道德风险。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自然会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其实未必说都是直接黑了别人给你代为管理的钱。还包括了用别人的钱投资,亏了不是的自己的钱,而赚了的钱却有很大一部分归自己。那我就很有冲动去投资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赚了,我分享高收益;赔了,你承担高风险的损失。华尔街中不乏做这种事的人才。

华尔街对国会施加影响,放松对金融监管。我本身是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但是如果涉及到欺诈和腐败,政府不管谁管。比如储户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却拿这些钱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这本身合理吗?这不需要监管吗?市场是会自律,这样的银行的确会破产。但是储户的钱却是实实在在打水漂了。自由世界,需要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决策买单。而不是我们要去承担那些本不属于我们的损失。我们要为资本家的自由选择辩护,因为这同时就是在珍视我们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去为欺诈和腐败辩护。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也是个问题。金融机构大到一定程度,由于破产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所以政府便拿纳税人的钱给其买单。既然不会破产,那么机构的高管自然有恃无恐。即使是破产,高管也拿着之前的钱走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原先还幼稚地以为外国人的道德水平高,这么一来才知道外国人也是人。




 2 ) 监守自盗

Why should a financial engineer be paid four times to 100 times more than a real engineer? A real engineer build bridges. A financial engineer build -- dreams.

And, you know, when those dreams turn out to be nightmares -- other people pay for it.

For decades, the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 was stable and safe. But then something change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urned its back on society, corrupted our political system, and plunged the world economy into crisis. At enormous cost, we've avoided disaster and are recovering. But the men and institutions that caused the crisis are still in power, and that needs to change. They will tell us that we need them, and that what they do is too complicated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y will tell us it won't happen again. They will spend billions fighting reform. It won't be easy.

But some things are worth fighting for.

—— The movie "Inside Job"

金融危机全过程中,资本贪婪的天性暴露无遗。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新并没有降低次贷的风险。它只是把风险转移和分散给了更多的人。而恰恰由于风险从金融机构中转移了出去,金融机构得以更放心的吸纳更多利率更高的次贷。其结果是,社会整体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的金融资本赚的盘满钵满。

这个冗长的金融链条中,每一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最终没有带来链条整体的效率最高。所以可以说,自由市场在这里肯定是失灵的。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财富的损失,而是人性的迷失——在资本和利益的压力下,到底谁是可以相信的?当看到Glenn Hubbard面对采访时那些拙劣的态度,我很难很难相信这是我读过的经济学教材的作者,一个经济学家,教授,学者。更不用提Greenspan和Bernanke两位美联储主席。拒绝采访无疑等于释放一个信号:我有罪。这就是我心目中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预测未来,承担一国之责任的央行行长?

当你已经开始接受利益,你就不可能摆脱干系,做独立的学者或者廉洁的智囊。想起《吴敬琏传》引用吴老的话:“作为经济学家首要的职责是研究科学,发现真理,做一个有独立立场的观察者。”现在终于知道违背这个话会有什么后果了。所以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判断一个人或组织可信任与否,先看看有没有利益冲突;而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同样要好好选择一下接受什么利益。

 3 ) 这片子看的我想撞墙

自从看了预告片,这部片子我等了有小半年,总算没失望。

简单的说,片子可看性很高,搜集的材料本身之丰盛(甚至可以说华丽)、剪辑之给力无需赘言,讲述中高度娱乐性的基调和预告片保持了一致,这是绝对的优点,其中配乐功劳甚大。

处理方式上,节奏有点快,尽量避免了用古根海姆那种以一定的渐进方式组织材料引导人们思维方向的手段,在不同的章节中比较散的,放置采访对话为主,搭配简洁漂亮的文字/图表,以未穿成线的点来讲述各章节主题下的多样内容,我觉得这也是最大限度的在能接触到的素材(次贷危机实在牵扯太广太深,片子有限,人力有限,我觉得片子已经尽力获得和筛选了最有价值的部分)基础上来处理片子想表达的东西的一种比较可行、也被实现的很好的方式。

接着说说片子的内容:

***********(这里是个人总结,稍微详细了一些,不想剧透可看后面的评论)***********
开篇先上了道冰岛做前餐:可怜的冰岛“已经在历史发展的终极/稳定阶段”,却在2000年起开始放松管制、宽松经济政策,“引发的灾难,首先是环境,然后是经济体系” —— 银行大胆举债、一手主导的过度膨胀使经济体系变得极其脆弱,金融监管机构无所作为,甚至有1/3的人投靠去了门前停满SUV的富得流油的银行。But this is a universal problem, right?

于是时代感强烈的炫目片头把故事拉回了纽约,回顾危机爆发一刻全球的反应时CCTV2还漏了一脸,中国和法国一样成为片子里美国以外的主要取材对象。片子的主体分了4章来讲述:

1. How We Got Here
讲华尔街投资银行从早期的partner模式来到Deregulation的时代 —— 去管制,放虎出笼 —— 这中间的种种人和事:揭Alan Greenspan曾拿钱帮商业欺诈犯给regulator写“专家意见”的老底儿揭的毫不含糊 —— 这就是定了个基调,后面精彩的还多着呢,Robert Robin,Larry Summers也都带着背景逐一亮相。

讲90年代末几大投行巨头格局已定,“先进”的金融衍生物如何焕发生机 —— 中国银监会的一位主管(查了一下,叫沈联涛)还在这儿发言讲起美国高学历的博士们开始纷纷投身金融的掌故。

讲在这期间要求、呼吁管制的人如何被踢出了局,于是Deregulation的狂欢继续进行。互联网泡沫,哪怕是安然事件,这帮银行如何总是罚钱了事而不是被调查和管制(还包括Fannie Mae和Freddie Mac俩只),顺带带出一些这些银行参与的洗钱啊投资伊朗核武器啊之类的破事儿。
最终五大投行,两大商业银行,三大抵押保险,三大评级机构,开始组成新的房贷产业链,次贷开始生产。。。

2. 泡沫(2001-2007)
房价在飙升,银行业的去管制化还接着深入,事情如何走向不可思议的疯狂。。。投行的高管们纸醉金迷着,色情、毒品都成为商业开销。。。而所有人都还伪装一切很好,尽管很多正面的采访者表示:他们知道这有多风险,但是真正的掌权者中没人愿意听真话,愿意行动。疯狂发展到了投行甚至开始在AIG买保险来赌这些房贷什么时候崩溃。。。

事后听证会上辩解当时行为的一个个嘴脸那叫一个精彩!!!

3. 危机
描述危机的发生总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甚至是刺激的段落。各种各样的忠告如何一次次的被忽略后,终于有那么一天,out of cash。。。几天之中各种逃跑的姿态。。。法国金融部长被问到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雷曼要倒闭的消息:“事后”。。。几天前还信誓旦旦的Henry Paulson难看的脸色无言的表情(这段有张非常经典的照片拍他和Timothy Geithner跟Ben Bernancky站在一起,三人表情各异,都很有看头),对AIG的紧急保护。。。然后就是并不那么有趣的危机扩散,失去房子,失业,波及到中国、世界。。。

4. 责任追溯 Accountability
这是最尖锐的一章,金融产业链条上每种机构的每个宣称无辜的面孔和他们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收入数字亲密的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学术界的先生们更subtle一些,他们没有听证会上的支支吾吾,却有论文来衬托他们的咨询费用单(居然把他们的税单都找了出来,这个太牛了。。。),这些人在采访里的表现也是无比精彩。。。

片子里还更进一步把讨论视角投向金融体系外的整个社会,美国已经面临着一面工业凋零(转去海外)一面大学学费上涨严重的不均衡现状,而对富人减着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Top 1%占有的社会财富从1982年的10%到2006年的23%)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和穷人被一步步推向贷款。。。

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奥巴马在自己的总统竞选中谴责过以上的现状,但在他上台后,在现在的政府里,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被起诉或捕。。。甚至就是那些曾经的insider,大部分还是继续在位,继续学术,继续他们的“insider” job,投行高管们继续他们的高额收入。。。

预告片里那段把银行跟银行抢匪相比的“We are sorry, we didn't mean it, we wouldn't do it again, trust me”实在太经典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也非常经典:金融工程师比工程师挣得多百倍,工程师们造桥梁,金融工程师们造梦,当梦变成噩梦时,别人来付款。

片子以这样一段话结尾:“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在做的事情太复杂我们弄不明白,他们保证这不会再发生了,他们会花数百万元拯救局势。。。这不会很容易,但是有些事情,worth fighting for。”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距离我的期望有距离,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我的期望本就不现实 ——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以一种以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主、丰富的理论和评价为辅对次贷危机做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的片子,也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其实这个期望既不现实也无意义,还需要什么具体的数学推导来更进一步证实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和过程吗?我想知道雷曼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次贷,这里面赚到的每一块钱都进了什么人的腰包,哪个投资人损失了多少钱,多少人的房屋被收回时他们到底已经付了多少利息和机会成本。。。但不表示人人都有兴趣知道,而一部纪录片,应该尽其最大所能以“有效”的内容吸引他们的目标观众来传播他们想要说的、想要警示、想要谴责的话 —— 从这一点来讲,本片非常的好。
******************************************************************************

总体上我看片子到最后时有种泄了“公愤”的感觉。

人性本贪和资本社会容易无度膨胀的痼疾这些我们都不是第一天知道,但里面从投行高管到政府官员到学术精英们的标准的“道貌岸然”的表现,以及只能透过数字猜测的银行们(资本们)的种种大胆行径,还是很惊悚的。

令我我最想撞墙的一幕是剪切了听证会中各种评级机构强调说给那些次贷的3A、2A评级只是一种“opionion”,然后黑屏,字幕说:这些机构不愿与我们分享他们的opionion,他们全部拒绝了本片的采访。。。

这些人,他们到底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些我们以为掌握着复杂难懂的金融规律、拿着百万年薪的人,他们究竟是无知呢还是无知呢,是愚蠢呢还是愚蠢呢?他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这个造梦的华尔街,至今还在吸引着无数商学院内外的子弟们挤破脑袋的地方,究竟有没有不是纯粹骗子的家伙,可以告诉我,他们是否真的有价值??!!那些高唱着free市场经济的学者,是一厢情愿还是统统都被收买或等着被收买?!!

我看到豆瓣上有篇insider的影评,一个圈内人在哀叹(好像是哀叹偶像的破灭?应该不会是哀叹自己的前途无望吧,时至今日金融依然热门啊。。。),真是看的人哭笑不得 —— 受到损害的公众只能看着这样的片子、看看那些既得利益者瞬间的尴尬来泄愤,而从业者们,居然还敢来哭诉!!!

由此联想到国内的经济学界,我最愤慨的就是,常常能看到自诩学经济/金融的人,要么长篇大论的兜圈子要么一句话“太复杂说不清楚”或“公众缺乏经济常识”,而实际上那些问题几句话明明就可以说清楚!!!!!!没有比经济学家更喜欢故弄玄虚、更会拐弯抹角的学术者了,没有比统计学家更大的谎言者了!!!

sorry,稍微激动了一下。。。

其实片子虽然基调很乐呵,但是细想来是相当悲观的,虽然很有准头的一开始就把问题定位在了Deregulation上(冰岛的案例),看似放松管制是一切之源,那么是不是紧缩就可以更安全呢?答案在片名上,inside job,为什么会有放松管制?为什么这些有投行背景的人会上台,进入财政部、美联储、货管局、证交所、总统经济顾问班底,片子没有很明确的指出但略过一嘴,关于这些投行每年会花多少钱在竞选募捐和游说集团上。。。学术界也是一样,一位教授被问到“你不觉得拿钱写文章这种行为中有应被规避的利益冲突么?”时恼羞成怒。。。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这些insider不被收买的可能究竟有多大?下次他们说要放松管制的时候我们怎么确认他们是真的相信这样会对经济有利还是又一次的inside job?

美国人相信制度保障,相信法律,似乎是先进之处。但是法律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尤其当遭遇金融这样复杂善于伪装的行为时 —— 我很怀疑美国人能否推出更完善的法律来抵御金融欺诈,我还能相信和期待什么?

 4 ) 这部片子告诉你真实的美国

我认为这部纪录片是对金融危机最好的解读。

导演兼制作人Charles Ferguson把事件的前前后后都交代的十分清楚。清晰的思路让观众很容易理解有关这个问题的种种:风险积累的原因和过程,全球受金融海啸打击之后的影响和反馈,在美国,学术界,商业界乃至政界,谁在从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手中捞钱,而投资者所买的正是他们的产品,谁在纵容其发生,谁在给极其危险的金融产品一个高的评价,事后又只称It's just our opinion,谁又在一直呼吁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但得不到正面的回应。片子甚至提到了,华尔街的分析员和银行家们是红灯区的主要顾客,以及,少数大佬们贪婪的无止境的赚钱时,和他们在酒吧吸某种粉末时,大脑中极度兴奋的区域是一样的。大量的采访和法庭审判录像让人不得不相信导演所讲。

去年,我读了前美财长Henry Paulson的书《On the Brink》,讲其在任期间“拯救”金融海啸的种种措施,说服国会给钱,说服本国或外国商业银行给钱或者收购,从而拯救濒临倒闭的两家房地产抵押公司,两家大投行和最大的保险公司,当时,我觉着这样真make sense,但谁知这无非是在保护食物链顶端的几只猛兽,钱是一环传给一环的,杠杆leverage ratio是一环环放大的,倒了中间的一个环节,以后自己怎么吃肉啊。

我真有点不懂了。

法庭上,拥有5架私人喷气式飞机的雷曼兄弟CEO被法官质问的哑口无言,公司内部发给sales的邮件已经铁证如山,全堂哄笑他之后,他怎么可以事后该怎么逍遥还怎么逍遥。

被纪录片记者问的哑口无言,多次赶记者走的白宫经济事务顾问,怎么还是哥伦比亚商学院院长。

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一个导演可以拍纪录片明着暗着批评历任总统和高官,最后还在“美国春晚”奥斯卡得奖,但是,什么事儿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你咋地吧。

看来民主和想说啥说啥也不能代表什么,做到了也不见得好。或者说,美国还没真正做到。

临近结尾的一句话,真是点睛之笔:It's a Wall Street government!!!

片子的题目起的真好。

Inside,一切的原因和利益诉求都是由内向外的,华尔街高管和政府经济高官的人员调用都一家亲了,还说什么。

Job,这不是无意的,无法预测的,无法避免的,无法察觉的,发生之后用全力解决的危机,这是他们的工作。

 5 ) SCI优秀论文一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纪录片有点兴趣,虽然涉猎不多,但我想好的纪录片应当像一篇规整的文章一样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自然科学方面,BBC的片子就如同说明文范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社会科学的话,本片绝对可以作为议论文范文入选教材。理由如下:

首先,论点清晰,干脆直接。甫一开始就提出deregulation的祸根说,从冰岛引述开始直到最后很主流的落点到自由女神像,不偏题不跑题,中心思想贯穿始终。

其次,论据翔实,旁征博引。片中众多政经界重量级人物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相当给力,再加上丰富的史料陈述和数据统计,特别是那些陈年旧月的报纸、税单全部翻出来,相当的考据范儿。

最后,论证充分,有理有据。全片以采访加旁白的基调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五个部分结构缜密逻辑分明,来龙去脉分析的头头是道,配以统计图表,彰显严谨的学术范儿。

所以在奥斯卡学院派的评委眼中,本片绝对是SCI优秀论文一枚,获奖在所难免。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论文虽然严肃却不枯燥,这要归功于出色的配乐和剪辑,引片结束后的那首big time和片尾曲congratulations都很赞。另外,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之外片中还偶尔穿插一些良心拷问式的撩拨,以淡定的画外音应对急了眼的受访者,那些不肯接受采访的字幕打出来更是无声胜有声,一招连消带打直击要害,迅速占领道德高地,观众看得义愤填膺,达到不证自明的论证最高境界。于是我也能充分理解那位给盗版碟做翻译的老兄,一定是看得怒发冲冠,忘了仔细听采访中说的各种数据,急于向广大祖国群众揭露华尔街的贪婪无耻,不自觉下笔就如水银泻地,愤怒之情跃然纸上,对白大意离题万里。。

PS:片中那个Andrew Sheng说:“A real engineer builds bridges,a financial engineer builds dreams”,当时憋了一眼他的title是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心想我党还有这等人才,接受这样的采访还能说出这么有才的话?回头百度了下,原来是香港证监会原主席,马来西亚人。。

 6 ) The economist’s reply to the “Inside Job”(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s reply to the “Inside Job”
October 8, 2010 4:13 pm by FT 14
By Prof Frederic Mishkin

“You ought to be in pictures” is something no one has ever said to me. And as one of a number of economists making uncomfortable cameo appearances in the new Hollywood documentary, “Inside Job,” I now know why.

In July 2009, I agreed to be interviewed on camera for a film that was presented to me as a thoughtful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up to the 2008 global economic collapse. About five minutes after the microphone was clipped to my lapel, however, it became clear that my role in the film was predetermined – and I would not be wearing a white hat.

Rather than examining the fa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filmmaker focused on a study I co-authored that was commissioned and published by the Icelandic Chamber of Commerce in May 2006. The report, which I welcome people to read, examined a variety of risks to Iceland’s financial stability about 28 months before its financial crisis hit.

It would be great to be able to say that I predicted the collapse of Iceland’s economy more than two years before it happened, but I didn’t. However, my co-author and I did correctly identify several risks to Iceland, including rapid credit growth, a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e banking system,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banks could experience refinancing problems. And many of the excesses of the Icelandic banks that led to their collapse had yet to emerge at the time the report was written. For example:

• The Icelandic banking system was only 40% of the size it reached just before its collapse in October 2008.
• Deposit accounts abroad such as the Icesave accounts (particularly in the U.K. and Holland), which have led to demands for large sums of repayment from foreign government after the crisis, did not yet exist, and were first issued in Autumn of 2006 in the U.K. and summer of 2008 in Holland.
• The investment grade of the Icelandic banks was excellent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of the report. In 2007 their investment grades were raised even further. The banks were not downgraded until the summer of 2008.
• Mortgage and other loans den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were not prevalent until later.

I would have been pleased to discuss these later developments in Iceland’s economy in more detail with the filmmaker – had he given me a chance. We might have also discussed why the financial crisis occurred, and why policymakers and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myself included) did not fully recognize the inadequacies of 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advanced economies. Instead, the filmmaker made insinuations that I didn’t disclose that I was compensated for the study – even though he learned the precise amount of the fee in a 2006 from a public disclosure that I made. Even odder, a big deal was made of an inconsistency in my curriculum vita, where the title of the Iceland study first appeared in 2006 with the phrase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later as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accurate language). I had discovered and corrected this typo long before the interview.

Hopefully, interviews like the one I experienced will not dissuade economists and academics from participating in the important public discourse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went wrong during this crisis, and how to bolster 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make severe worldwide financial crises less likely.

Academic economists (myself included) did get some things right in the run up to the crisis. Many of us identified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as accidents waiting to happen long before they saddled American taxpayers with losses that are now estimated to total between $400bn and $1,000bn. Of course, we in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need to recognize where our theorie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proved inadequate, and then revise them to provide better analysis to guide economic policy in the future.

This is the sort of work that I’ll be focusing on for now. It’s all too clear I have no future on the silver screen.

Frederic S. Mishkin is a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From September 2006 to August 2008 he was a member (governor)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http://blogs.ft.com/economistsforum/2010/10/the-economists-reply-to-the-inside-job/

-----------------------------------------------------------------------
Obviously, he was paid

 短评

以为马特达蒙转型了。。。结果悲剧的发现丫儿只是旁白。。。被骗。。。但此片颇具教育意义,它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再一次证明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议将此片收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供大家引以为戒!

2分钟前
  • Ray
  • 推荐

怪不得美国网民纳闷:中国能毙了自己的贪官和奸商,美国却花钱救了他们并让他们重整旗鼓。

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并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好看。。。游戏在那里,玩或者不玩而已。。。要么远离地球文明。。。。

7分钟前
  • 顽童OST
  • 还行

对经济以及金融危机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制作十分宏大,从冰岛全国经济沦陷,引及世界级金融巨头,数据细致繁多,条理逻辑却很清晰,条分缕析,针砭时弊,把美国和世界上某些监守自盗的金融家讽刺得体无完肤。可即便如此,这正是金融家们的一贯嘴脸和惯用手段,发家致富的必经之路。马特.达蒙全程配音。

1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根本是编导的一家之言,只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把反对立场的人通通归类为傻瓜,这种纪录片究竟有什么价值?因为批判主流、批判权贵、批判政府,就是一部好作品?什么时候价值观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了?

16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丰富,论证紧凑,虽不够全面,但在关键问题上一矢中的,简洁明了。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才叫纪录片,这其中的观点不一定都对,却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

19分钟前
  • 庐陵
  • 力荐

觉得特别讽刺。纪录片里accuse的那些人,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的人,想去的公司,想赚的那份钱。

22分钟前
  • Chandelier
  • 力荐

虽然之前也了解过金融危机,但是从这电影,我了解了什么是金融界

26分钟前
  • 建筑民工
  • 力荐

在我看,纪录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记录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另一种则是把现有的记录片段重新排列组合,并配合人物访谈和讲解,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像是一篇议论文,本片显然是后者,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有力,就赢了。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真一般~会讲英文那中国妞哪找来的~

31分钟前
  • 无字纸船
  • 还行

什麽恐怖片驚悚片,都不如這個最真實的世界嚇人。哪裡都一樣,權利掌握在最少數的人手裡。影院裡一直有人鼓掌叫好的片子已經不多了,感謝lincoln plaza一直在公映這部片...一定要跟著字幕再看一次 有些沒有聽懂 暫且四星。

3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思路很清晰,采访对象很牛逼,配乐做得很不错!

38分钟前
  • mOco
  • 推荐

片中有一句:美国人能不能上大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取决于他们将能不能付得起学费!!!!!!!!美国的“官官相护”其实不亚于中国,甚至奥巴马政府都默许了上届政府的作为。导演悲观的认为现有局面很难改善或者以后还会有问题,因为奥巴马政府用的依然是危机之前订立“不良”制度的那些专家。

41分钟前
  • Nobervem
  • 推荐

这是一个thriller,拥有史上最泯灭人性的villains,并且他们无一受到些许惩罚。看好后心中充满百倍于[buried]的愤怒恐惧和绝望,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如此有力得证明了"金钱太强大人性本恶而世界是没有希望的"凄惨事实。你无法想像我有多希望这片子是纯属虚构。

45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小布什、奥巴马、保尔森、伯南克、索罗斯……悉数登场。看完本片的第一感觉就是,马克思又要胜利了。另外,少给一星的原因是:本片少拍了五百分钟。

46分钟前
  • 一只野兽
  • 推荐

一个悲剧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美国金融决策层和体制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影片创作者思路清新,一众金融界高层学者经济学家教授作家轮番登场,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海啸背后的复杂原因。影片最后那些还值得我们去奋斗的未免有点艰难,又一轮悲剧重新整装代发!★★★★★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世界末日根本不需要自然灾害,有华尔街那群吸血鬼就足够了。“华尔街政治”这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观海兄,你也洗洗睡吧,要么也下海好了。欧洲国家的那些政府真比美国政府有诚意多了。以及,比起金融界的那些学术枪手,影评界的枪手都弱成渣渣了。

5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力荐

一部预设立场的秋后算账意味的檄文。可以看作是控方陈词,因为基本上辩方没有发言的权力。投行们不是有钱吗,把请说客的钱匀一些出来,拍一部「我本善良」作为辩方陈词吧。

5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hedge了个fund的!

1小时前
  • 黄小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