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2022美国版

HD

主演:吴珊卓,德蒙特·莫罗尼,奥德娅·拉什,菲韦尔·斯图尔特,汤姆·易,米瓦·阿拉娜·李,丹妮尔·K·戈尔登,哈娜·玛丽·金,马克·柯克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2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3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4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5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6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3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4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5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6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7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8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19母亲2022美国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周迅、赵雅芝和惠英红,也救不了这部《不完美的她》

《不完美的她》开播了,豆瓣评分从开播的7.5,直线下降到了7.0:

不出意外的话,还能继续往下降。

此剧算是3月末最受期待的一部国产剧了,首先是因为故事够硬核。

《不完美的她》翻拍自日剧《母亲》,原版把女性面临的处境和特有的魅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豆瓣获得了9.4的高分:

后来韩国翻拍过一版,细节上做了很大调整,但也获得了8.6的高分:

可见这个故事本身就很优秀了,题材和寓意都属上乘,很有创作价值。

其次是因为《不完美的她》的演员阵容很强大。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三位顶级实力派联袂出演,前所未有的搭配,光看一眼海报,就足够让人激动了:

其余配角还包括黄觉、金士杰、童谣等人,电影咖、老戏骨、实力派都有了,随便一个提出来都是口碑担当。

而且《不完美的她》只有22集,在动辄就4、50集的国产剧环境中,这个时长的剧作,一看就是冲着口碑剧集来的。

所以早在开播之前,观众就对剧充满了期待,可惜以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不完美的她》是有负期待了。

简单概括一下,《不完美的她》最大的缺点,就是空有外壳,内容做得一塌糊涂,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和制作。

第一、剪辑混乱,剧情迷惑。

《不完美的她》真是把“剪辑对一部剧来说有多重要”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为了提升剧集的调性,《不完美的她》是以一则社会新闻来开头的:

一市民家中起火,周迅饰演的女主带走了被困火中的孩子。

新闻中,救人的周迅反倒成了拐卖儿童的嫌疑犯,让剧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疑感。

但是接下来,剧集并没有马上进入主题,而是拍摄了一段周迅坐在海边的独白:

这段独白长达2分钟,说的都是不着边际的话,主题不明晰,看得人如坐针毡。

然后画面切到小女孩的家里,我们大概可以推测这就是开篇起火的那个市民家:

这个家氛围怪异,男主人一直在玩一些恶趣味的游戏,小女孩在游戏中受了伤,但是女孩的妈妈坐在旁边,却敢怒不敢言。

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妈妈爱男人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推测小女孩正在遭受虐待。

接着画面一转,又切回到了沙滩上,这时候周迅又和小女孩在一起了:

前一秒还是事关家暴案和性侵案的悬疑风,后一秒马上就变成了海滩小清新风,中间没有任何过渡的片段,看得人云里雾里。

小女孩是怎么出来的?如果她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里,那她平日的活动轨迹多少有些不寻常吧。

剧集不对此作出一些交待,就直接切到小女孩和周迅相遇的画面里,时间线瞬间变得很混乱。

除了小女孩的这条线,《不完美的她》还设置了周迅的职场线、闺蜜线、家庭线等多条支线。

看得出来导演野心很大,想用多线交叉并进的方式,提高剧集的丰富度。

可是因为转场生硬、切换突兀等问题,让剧集显得七零八碎的。而且每条支线的画风还不一样,违和感太强。

许多不提前知晓剧情的观众,看完好几集都摸不到主题是什么。

除了剪辑,拍摄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这个片段:

女助理跑着去找老板,告诉对方公-号被黑了。

女助理跑的这几个镜头,完全拍出了悬疑剧的质感。

虽说公众号被黑确实也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吧,但这顶多也就是个职场问题,女助理跑的这几步,跑出了人命的感觉。

剧中很多片段都是这样,要么画风与剧情不符,要么就是情节驴头不对马嘴,刻意猎奇悬疑,实则空洞无物。

第二、人物单薄,逻辑混乱。

女主就是个典型代表,剧中周迅的身世和各种行为动机,几乎都是靠大把大把的旁白来解释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没有多少连贯性。

比如周迅为什么执着于找生母?

看得出来养母对她很好,她自己也对抛弃孩子的母亲充满鄙视,或许找生母就是大部分孤儿的执念吧。

但剧中周迅多次不接养母的电话,剧集对于这种冷淡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可见再好的演员,也拯救不了一部剧。

小女孩一家也令人一言难尽,从各种隐喻来看,小女孩大概是遭受过性侵的,但很明显继父一直都不想要这个孩子。

他多次暗示女人把孩子丢掉,甚至不惜纵火杀人,就为了摆脱小女孩这个拖油瓶,单独跟她母亲过日子。

试问一个以性侵继女为乐的男人,是会想赶紧摆脱这个继女,还是想继续把她留在身边?

而且他前面暗示女人把孩子丢掉,后面孩子真丢了的时候,他又急着要找人了,理由竟然是:害怕小女孩把家里的肮脏事说出去。

那前面要丢孩子的时候怎么不害怕?

小女孩的母亲也很矛盾,前面还找各自方法丢掉孩子,后面真有人想带走孩子的时候,她又死活不愿意了?

倒不是说人不能有多面性,但剧情上至少得有一些起承转合吧,把人性的复杂合理地呈现出来,而不是每次都突兀地转场。

还有赵雅芝,她放火去烧家暴她的老公,为了不烧到女儿,她只好把女儿带出去,灌醉了躺在外面。等烧完了再去找女儿,女儿就丢了。

这个操作也令人迷惑,她不想烧到女儿,等女儿去上学或者去外面玩的时候再放火不就行了,何必非得灌醉了,把小孩子一个人丢在外面?

而且杀死老公的办法也不止纵火这一种,这明显是为了丢小孩而强行丢小孩啊。

剧中这种有悖常理的情节还有很多,行为动机不合理,人物就显得单薄,剧情自然就没有说服力。

第三、台词过于文本化,不接地气。

不管旁白还是人物台词,《不完美的她》用的都是小学生散文句式。

像“相遇的几率”这种台词,如今即便是狗血偶像剧也只敢放在开头用一用了,但《不完美的她》却随处可见:

还有警察去抓人,嫌疑犯表现得有些害怕,警察竟然在上手铐前来一句:“您后退,是不是代表您懦弱了?”

???抓个人而已,倒也不必搞得这么文艺吧。

而且剧中还多次出现口型台词对不上的情况,大概是又后期改词了:

大量的台词不适,也是《不完美的她》让人如坐针毡的原因之一。

最后再说一下所谓的电影质感。

可以明确的是,在内容乏力的情况下,空谈画面质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只会形成一种浪费。

比如周迅坐在海边的这段:

电影质感倒是有了,画面干净,色调高级,但是空泛的台词说上两分钟还抓不住重点,再好的电影质感也变成mv质感了。

不是每一种美丽的画面都能被称为电影质感的,这一点《小时代》已经为我们演示过了。

看到有人仅凭画面质感就给《不完美的她》打五星的,还是算了吧。

而且《不完美的她》的画面也不是完美的,有些地方的舞台感还挺重:

《不完美的她》确实很有题材价值,这个故事对女性处境的描绘,为观众带来的思考与启发,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我们不能单纯因为立意,就去捧高或过誉一部创作失败的作品。

不管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创作者本身的叙事能力都是最基础的。如果不谈剧情只谈立意,那电影学院都不用开了,导演和编剧也不需要专业学习了。

把剧情拍好,让观众看得下去,可以从中获得共鸣,才能把作品本身蕴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而《不完美的她》,很明显就是对题材和演员的一种浪费。

最后还是希望国内的电视人能够明白,只靠缩短时长、营造画面高级感,把外壳做成欧美短剧的样子,是拍不出好剧的。

把故事讲好,才是好剧诞生的基础。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2 ) 人生何其艰难,还好我们相遇

《不完美的她》主要演员:周迅、黄觉、惠英红、赵雅芝、金士杰……这个配置乍看以为是电影,不仅是因为分量,更是因为年龄。此剧中女性演员的年龄,竟全部是40岁以上,这在国产电视剧领域比较少见。

近年来,国内中年女演员关于“无戏可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影视审美,更引发了对于“性别与年龄”的认知反思。我们能够看到美剧中有《绝望主妇》《大小谎言》《致命女人》等众多由中年女演员出演的剧集,邻国日韩也有《不结婚》《迷雾》等。如今我们有了《不完美的她》,在女演员的年龄上就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一口气追了十集,目前看来,剧情写实,拍摄风格细腻,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有着深刻内核的好剧。

一、家庭暴力

先说说片头。实在令人心痛,动画中逐渐凸起的是我们国家的山川和土地,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旁边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发生在各地的关于家庭暴力的真实案例。大部分人能够看着晴朗光明的纯净天空,享受着愉快幸福的家庭生活,却不知有很多女性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着家庭暴力的无尽折磨。(当然,家暴中也有男性受害者,此处只针对剧情和大多数情况进行探讨)

剧中记者田放(黄觉饰)想要了解三十年前的纵火案,当事人钟惠(赵雅芝饰)一句“我好不容易才忘记过去,为什么你一定要我想起呢”,足以看出家庭暴力对其伤害之大、影响之深。“忘记”不过是托词,或许对于往事,钟惠直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只能用时间慢慢麻痹自己,尝试着将它遗忘,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因为那种恐怖与折磨,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承受范围。

虽然目前还未全面展现出当年案件的来龙去脉,但通过钟惠与丈夫李泽(金士杰饰)的对话可窥一二——当年极有可能是钟惠不堪忍受李泽的家庭暴力,放火烧家致李泽严重烧伤,自己也获罪入狱。可是当田放提出想帮忙时,钟惠却表示自己“不冤”。十几年的牢狱苦痛,甚至比不上几年的家庭暴力来得严重。家庭暴力带给受害者的,是跨越一生的毁灭性打击。对于上个世纪承受家庭暴力的很多女性来说,这种“同归于尽”的解决方式,可能是她们能够做的最后反抗吧。

二、原生家庭

剧中有一情节,主人公林绪之(周迅饰)的老板兼好友高山(童瑶饰)问她“到底喜欢什么”,她却反问“一定要喜欢什么吗”,这在心理学上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于身边人的存在、离开表现得十分漠然。而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来源于心智成长的童年时期。

林绪之幼年被母亲抛弃,父亲也不知去向,由养母袁玲(惠英红饰)抚养长大。对于林绪之来说,曾经遭遇过“抛弃”,自己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会逐渐掩饰和压抑自己的情感。长大后,会表现出对一切事物“无感”,不愿与他人亲近,也不会表达自己的喜好。

由二女儿林亦之(曾一萱饰)之口得知,林绪之常年不回家,也不向家人分享自己的事,甚至连笑容都很少见。林绪之回家睡的那晚,养母抱过她后,她浑身僵硬。虽然平日时常想起记忆中亲生母亲的双手,但如今面对养母给予的温暖,她还是无法适应。

从“不能喜欢”到“不敢喜欢”到“不再喜欢”,林绪之是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典型代表。虽然这种影响不能直接归咎于她的生母,但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实在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

三、童年创伤

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心智与身体都尚未成熟,相较成年人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危险。剧中涉及到的“创伤”有两种,一是心理,二是生理。

心理上,林绪之是典型代表。幼时家中燃起大火,吓得她当时就掉落一颗牙齿,由于未做及时的心理疏导,林绪之长大后完全不能看到火,不论是独立面对还是在人群中,都是一看到火就瞬间忆起童年阴影,然后失控。

生理上,剧中涉及到“长川生物”保健品造假一事。一方面,在剧情上巧妙地引入了田放这一人物形象,而后把“长川生物”一案与女童失踪一案串联了起来;另一方面,更点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由社会、医疗等带来的种种身体伤害。

林绪之打算收养的小女孩穆莲生(陈思诺饰),更是经历着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在家中,继父尚武(蒋昀霖饰)对穆莲生进行各种身体伤害,她逐渐表现出不愿回家,同时过早“懂事”,为维护家庭做出了很多不符合年龄的妥协。

至于林绪之的继父,通过警察的表述,可猜测他或许遭受过不好的事。如果他也曾是受害者,那么这件事就不能单一去看了。幼年受过重大伤害的人,成年后往往有两个表现,一是更加畏惧,二是转向伤害别人。

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家庭、社会、国家的全方位保护,这也是此剧在家庭基础上,为社会更广泛层面提供的思考。

四、女性独立

林绪之的职业身份是“白帽子”,有着高学历与高收入。通过养母与林亦之的对话,可知林绪之很早就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需要靠别人。

林绪之在调查自己身份时有条不紊,卷入女童失踪案时也依旧稳如泰山,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人,同时也有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能够去调查三十多年前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尝试把穆莲生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反观林亦之,对于婚姻、生活的认识非常单纯。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她在成长中没遇到过太大的伤害,思考问题过于乐观,导致了后来与男友及男友家人之间的矛盾。

再看上一辈,对比林绪之的生母和养母。养母曾提到自己离婚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最后勇敢结束了自己的婚姻。或许在不同的年代,女人面临的境遇确实不同,但从结果上看,养母通过个人努力养育了三个女儿,而生母也敢于向家庭暴力奋起反抗,虽然反抗的方式并不恰当,但也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林绪之在教穆莲生做饭时,说了如下一番话,这是对于当代女性来讲,至关重要的思考。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人,永远,永远不要指望依靠任何一个人而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

此前一部国产剧《都挺好》中,女主人公也是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那么即便从原生家庭中走出,也会在进入新家庭时遇到同样的困境。

五、男女平权

片中通过产检医生之口,传递了关于男女平权的思考。

原本约定好一起去产检,结果男友临时有事,林亦之只能自己去。医生得知后,表达了一些感受,语言很简单,但背后的思考很深刻。生育明明就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承载婴儿的器官在女性身上,于是在人们的意识里,好像女性就是天生负责“生孩子”的呢?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对于影片呈现出女性在生养孩子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男性普遍认为不真实,女性却边看边泪流不止。

在世界范围内,除去北欧一些国家男女权利比几乎1:1,其他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这样的不平等,会造成女性从出生到结婚、到生子等诸多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对于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性格不够自信、易遭受家庭暴力、产后抑郁等等。而这样的影响表面上看是对女性的,实则男性也是受害者,比如在家庭暴力中看似是施暴者的李泽,最后也得到了妻子的反击,毁容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

男女不平等,不是某一性别的权利缺失,是整个社会的权利失衡。在实现男女平权这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生养孩子

剧中,当林亦之对待“生育孩子”过于草率时,袁玲并没有阻拦她生孩子,而是告诉她要为这种行为负责;当袁玲看出林绪之出于自身原因不让穆莲生上学时,又表达出“养育孩子”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简单两个细节,传递出此剧关于生养孩子的思考。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中有一句台词非常震撼,“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这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自己生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孩子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也不是储备的养老保障,更不是可以随意发泄的出气筒。

生孩子,是在各方面条件基本满足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的选择。因为孩子出生后的一切,都要由父母负责,而不是要求“晚到”的孩子,尊重在自己出生之前的、父母的决定。

生孩子是如此,养孩子更是一门大学问。片中林亦之和男友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男方母亲的反对。这在生活中太过常见了,孩子长大了,已经是独立生存的个体了,可父母依然强势干预子女生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都非常不好。

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分干预,看上去是所谓的“为你好”,实则是骨子里强烈的掌控欲。孩子的生活不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与想象,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同时,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

虽然只播出了几集,但是此剧节奏很快,关键人物迅速呈现,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交织。

此剧总共只有22集(30分钟/集),这个量级对于现今的国产剧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自美国开创了“用拍电影的方式来拍电视剧”模式的先河后,邻国日韩也开始走这个路线,比如刚刚热播的季播剧《王国》,一年仅6集,回想十几年前动辄百集的韩剧,真是今非昔比。

如今的时代下,人们习惯倍速观看,喜欢快节奏的剧情,短剧是趋势,是方向。短且精的作品不仅不会让人觉得短,而是值得反复观看、仔细研究、不断回味。

了解过剧情之后再来回味剧名,“她”,指女性,“不完美”,指遭遇、性格等。此剧呈现了由“家庭暴力”事件引发的“原生家庭”影响、“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就没有那么完美,或许当下的女性依然会遭受很多不好的事,没办法拥有完美的生活、人生。但即便“她”有那么多的不完美,却依然能够热爱生活、努力生活,这种“不完美”,反而是一种真正的“完美”。

社会要对“不完美”多一些理解,自身也要对“不完美”多些包容,要像穆莲生小朋友说的:“以后要忘记坏事,想着好事啊!”

人生是那么艰难,但还好我们都会和美好相遇啊!这是期盼,是动力,更是永恒的追求啊!

 3 ) 和日版《母亲》逐镜头对比后发现,《不完美的她》跟《安家》一样毁经典

这里我会先着重分析一场戏,也就是女主和小女孩决定出逃的关键戏,比较一下日版和《完美的她》的区别,看看为什么一个是经典,一个毁经典。然后再说说本剧的其他问题。

本剧是买过版权的,之前已经有日版和韩版两个版本,都叫《母亲》,8集看下来,只能说翻拍非常平庸。3个版本分数比较一下:

之前买版权在翻拍已经有过多次毁经典的前科,这次好像历史再一次重演!

好的,书归正传,对比分析开始,先看日版的:

两个人在海边,小女孩已经多次表达想要去孤儿院的愿望,然后她 看见飞鸟,继续喊着希望被带走的愿望,观众此时已经对小女孩产生共情。

然后女主终于决定要带走 怜南 ,这时候镜头是中景,比之前拍飞鸟的时候要拉近许多,因为剧情上感情也开始变得升温,本集的高潮来临。

接下来怜南 说出不符合她年龄的很现实的台词,点出两个人的困境。

之后镜头变成了特写,说出“我想成为你妈妈”的台词。

镜头反打给小女孩的镜头,这里哭戏非常好。

然后镜头再给女主, 怜南 叫出了“妈妈”。这场戏是全剧的关键,日本用多个镜头表现两个人的情感变化,让人动容。

再看我们的:

在车里,只用几句话就结束了,先是问小女孩要不要走,然后没有动情,没有哭泣,镜头在车里没有变化,就是两个人的正反打大特写。

作为观众我的情绪没有丝毫变化,黑漆漆的车里,一场全剧最重要的戏就结束了!!!

这样对比之后,是不是感觉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那些看见家暴题材和卡司就高潮的人,别忘了还有号称严肃反应校园暴力的《悲伤逆流成河》以及梁朝伟演过的烂片《欧洲攻略》。

其实最主要的剧情上的硬伤是,改变了原来女主作为小女孩老师的设定,这样人物后来的行为让人无从理解。

因为是小女孩的老师,在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后,才可能想要不顾一切的帮助这个孩子,尤其是小女孩被遗弃在垃圾堆的情况下。

而我们的《不完美的她》就是偶遇,周迅去海边偶遇小女孩,回来后又是各种偶遇,偶遇之随意堪比国产偶像剧。

更不可理解的是,偶遇了几次之后,周迅就要救人于水火了,甚至冒着坐牢的风险。

我估计是因为国产剧中的老师形象不能和诱拐孩子等行为有关联,唉!

然后就是在周迅和小女孩出逃后,和生母和解的故事线之外,又加上事业线!

咱都是诱拐犯了,能不能紧张急迫一点,有一点犯人的样子好不好?

而且女主应该是非刻意的找到母亲,然后开始了解过去的真相,进而和解,而不是自己当侦探吧?

而且加入的家暴父亲角色,我很是担心,这要是最后周迅和生母原谅了他,一家人和睦相处了,我一定会吐出来。希望不要生母变圣母,强行正能量!

这还不是唯一强加的故事线,各种刑警父亲心愿啊,小两口结婚烦恼啊,反正就是时间不够,注水来凑。

最后本剧丢掉了日版了内核——在生活化的剧情中互相治愈,而我们的生活化场景中充斥着尴尬的台词以及各种说教。

另外惠英红和赵雅芝你们这配音是认真的吗?

韩版改编之后是16,集,相对而言还是原版的日剧《mother》更好,尤其小演员的演技特别精彩。我们的小女孩就是可爱,然后呢?然后没有了。

而且注意下图日剧的打光,为什么人家没有5毛塑料的感觉,学一下啊!

希望用心改编,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和这么好的演员。

而且经典日剧已经没剩几部了,这样改编下去,魔爪以后就要开始翻拍经典美剧,然后是英剧,在然后就是火星剧!?

 4 ) 拿着女权剧本拍摄厌女的剧情(5星演技,1星改编,0星拍摄)

一流的剧本能让石头里开出花,三流的剧本只能拼凑巧合先把理智删除然后无中生有。导演编剧如果没有驾驭推理的能力还是不要把观众当傻子的好。 本文涉及拍摄手法、剧情逻辑、剧本立意几个方向给点儿既不专业又微不足道的建议

1. 拍摄方面

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是拍摄手法太拖沓。分镜没有好好做,气氛渲染不到位而且有的时候不在拍子上,有的地方也没有铺垫透(并不是说要前因后果上来平铺直叙的意思,而是氛围渲染、悬疑气氛的制造需要更加地深思熟虑)。另外因为剪辑和摄像水平不行,各个演员的气质、特征都没有烘托出来,暴殄天物的感觉。虽然买了好故事、调了滤镜,但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国产剧家长里短的表现手法,可以用简洁的镜头语言的地方硬塞对话让人出戏,有点可惜。比如说对白都是平拍,有的时候明明放个空镜交代铺垫、加个特写细节刻画等等整个剧集的效果会丰满很多从容很多。看看整个对话也换了不少机位,综合整个剧投入似乎并不少,但是为什么不能花花心思找一些走心的角度拍摄呢?三个女主的表演都非常细腻,需要仔细去琢磨去展示,但是很可惜,这部剧的导演摄像并配不上他们的演技。平铺直叙的拍摄手法、镜头摇来摇去真的浪费了演员所有的微表情、没有展现演技反而造成了悬浮感。不过至少集数不多是个进步,没有强行注水值得表扬。但是尽管总时长与原版差不多,里面却添加了许多叙事不够清晰的支线剧情,想表的东西囫囵吞枣,没有酌情安排比例,观感觉得欠火候。

下面是一组视角的对比。没有为改版新剧一一截图,但是剧中大多数是图中这样平视视角在人物之间切换缺少远近虚实的变化,观感就是很疏离很平面,而且镜头语言的目的展现明星>服务于剧情,虽然调了颜色加了滤镜但是还是过滤不掉强烈的ppt感。但是对比原版发现原版通过镜头语言蕴含了太多的情绪,人物都是鲜活的服务于剧情>展现明星,不用说很多表达的内容就传递给观众了,即使硬件配置不如2019年的先进昂贵,但是所谓“电影质感”不就是通过镜头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呈现出来的吗(能用镜头说话就不要安排对白和旁白):

改版里面有大量这种索然无味的视角焦点杂乱无章。谁发出声音开始说话从人物A切到人物B再切回来,春晚小品一样的摄像手段,这样摄像的结果是演员的表现力没办法适当的扩大和强化,都被一视同仁地压缩到了平面的镜头下,感情的迸发缺乏张力,演员卖力的“演”呈现出来的却是浮夸地念台词。这对这部剧顶

原版视角1与小女孩齐平,主体放在小女孩身上。重点通过展示肢体语言之间建立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原版视角2俯拍

原版视角3仰拍

原版视角4远景

原版视角5特写

原版视角6特写,角色与环境背景产生互动

原版视角7构图对比反映内心活动,突出了女主,这样的眼神光谁能不为之动容?

原版视角9明暗对比、色调渲染氛围

原版视角10气氛渲染

原版视角11气氛渲染

2. 剧情方面

另外想指出的是,希望能在国产剧里头给年轻女孩更多的性格选择而不是脸谱化的塑造。在本剧中的一些人物塑造让这些本来可以出彩的女配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工具人。

林家的二妹三妹总让我很脱戏。家教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看到家长的行事风格很难想象到袁总这样果断、有成就、有判断力、有手段的妈会培养出二、三这样的女孩。老三一开始在实习,应该也21+了,但是在剧中的肢体语言、行为、台词(撒娇地说我最喜欢大姐啦~~~~)遇事毛毛躁躁这样的表现明显是小女孩儿的行为。而二姐在老大老三之间;整天无所事事地在家闲晃,有情节的地方也尽是耍小孩儿脾气。

我并不是说在现实当中没有孩子气的成年女孩、成功的家长必然会培养出成功的小孩儿(生活中反例比比皆是),也并不是说要事无巨细地表现所有配角的生活细节(反而应该有所取舍)。但是我真的诚心希望可以在国产剧当中看到更多的理智的、成熟的、可爱的而不是一遇到事情就跺脚撅嘴哭腔泪崩大全套、矫揉做作的年轻女孩儿。

特别明显的一个地方时新出的第12集。当两姐妹偷听发现大姐是抱养的女儿的时候居然赌气上楼留下妈妈一个人错愕。如果按照剧本人物的编撰,她们或许就是两个不谙世事的二十几岁小女孩hai/(滑稽),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让这个故事更加的丰满、动人,更加的贴合立意,可不可以让女儿们通透坚强、让母亲隐忍而坚定?而不是制造人为的矛盾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个人下一个场景合计下一步出路的时候不是把话头引导到林绪之为分享母爱而道歉、而是让三个人在艰难的关头抱团而不是一个抽离、一个指责、一个跟着乱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更加深刻一些?

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女性,我深深地希望可以让镜头给女性更多的善意、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把女性当作物品和工具。对比一下剧中的男女角色最开始的人物状态来看一下编剧更偏爱谁: 女性: 1. 女主,缺乏女性特征的技术宅、莫得感情的工作机器,出现的工作场景都高度悬浮,似乎没有女主破不了的代码; 2. 女主好友(童瑶),女性特征明显,只有侧面说是成功的公司老板,但是正面的刻画只有试衣服、化妆、和渣男谈恋爱; 3. 女主养母(其实还好),一个妈拉扯大仨女儿,成功的霸道总裁,但是也是侧面刻画;正面的刻画有两个极端,对女儿们温柔呵护的良母形象,对其他人冷漠。职业素养是从职业装体现出来的(倒不是说非得把工作场面全拍出来增加负担和注水,比如短暂而专业的会议镜头、比如夜晚处理文件的疲惫状态,比如辛劳兼顾工作和育女的回忆杀等等,这些精准而短小的片段不用多就可以白描一样的体现一个更丰满的形象) 4. 女主生母,苦情家庭暴力受害人、绝症患者、温柔大方善解人意,但是除了掩盖过去怕对女儿二次伤害之外没有其他对事情实质性的推动(至少12集之前还没有,目前只看到了这么多,但是她是这里面唯一一个除了女主之外有职业技能场景描绘的;但是这里的理发店刻画也是服务于对她的苦情背景渲染,和女主女总裁妈豪华的起居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亲妈生活的不易而已,而没有着重展现亲妈的独立) 5. 二妹,养尊处优不食人间烟火只顾谈恋爱、受伤、依偎在妈妈怀里但是打扮接地气儿的富二代女孩hai/ 6. 三妹,顶级富豪妈妈决定穷养女儿大学毕业前到自媒体工作室实习又变成女主与田放之间链接的工具女孩hai/,三妹有三宝:流泪跺脚大姐好 7. 小欧生母,苦情单亲妈妈,为了和朋友之间虚荣的攀比而放弃自食其力照顾女儿的穷苦生活,没有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而是选择结交奇怪癖好的酒吧老板还包庇他虐待自己的小孩

男性: 1. 田放,上来就是工作场景 2. 警察小郭,上来就是工作场景 3. 警察老郭,上来就是工作场景 4. 女主生父,虽然他是个无业游民但是对他的摄影技能和追踪技能有大幅刻画 5. 小武,虽然他不常工作还经常打游戏但毕竟是小鸥生母的重要经济来源

从上面来看这些女性角色职业上的刻画基本是一片空白,篇幅较多的女主也是悬浮似的变魔术一样的工作。但是剧里面的男性基本上都有令人信服的正当职业以及对他们工作的场景描绘。但是现实社会中难道不是女性又操持家务、又带娃、又要上班搬砖一人当作三人用吗?为什么那么多职业女性在职场当中在各个角色当中或者游刃有余的切换自如、或者分身乏术的困境被导演和编剧视而不见,而电视剧里的男人不管正面反面都是作为顶梁柱和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呢?这让我一个观众觉得很不公平。

这部剧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对剧本的打磨、拍摄的成果、对角色的性格塑造每每引起我的不适。我真的请求国产剧给每个人物更多的空间,并且持有自信:诚意做出来的好作品,我们观众是会认可、买账并且念念不忘的(比如我的三体)。

我要是袁妈妈我就得气死了

3. 剧情逻辑推进方面

再说一说本剧的一些逻辑漏洞,欢迎补充。

顺着田放办案的几个基本思路:

1. 田放与田放(假)同时和制药公司的案子有关联 2. 田放在纵火诱拐案件出现前后恰巧也在大连 3. 小女孩上与一辆京牌照车主有所接触 4. 田放的粉丝里有人给他提供重要信息,供词指向所谓田放粉丝有重大涉案嫌疑 5. 田放(假)与画像当中嫌疑人相貌一致

根据这几个线索如果我是警方怀疑田放(真)我至少会采取以下几个行动: 1. 调查监控,查找女孩家附近道路监控、老奶奶家附近商铺和道路监控寻找牌照外观一致的北京牌照车辆 2. 调查田放(真)在连期间酒店和外出路线监控,找到人员接触线索 3. (不知道是否有权限)查田放(真)通话记录,尤其是在连期间是否有与北京注册的号码频繁通过电话 4. 在京调查期间监视田放(真)外出与人员接触

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

绪之诱拐一事几乎是冲动作案,案发之前几乎没有可能使用假电话和隐藏行踪,不像职业罪犯拐卖小孩会提前掩盖行踪。以上1、2、3如果都做不到的话,我如果是郭警官至少不会掏心掏肺和田放(真)喝酒聊天、而是会密切监视他的行动路线和人员接触往来。仅仅使用笨办法也不会这么多天一无所获。在剧中郭警官几乎是下线的状态放了个假期把自己的侦查任务完全外包给了田放。

一流的剧本能让石头里开出花,三流的剧本只能拼凑巧合先把理智删除然后无中生有。导演编剧如果没有驾驭推理的能力还是不要把观众当傻子的好。

4. 最后的最后

看了一下导演过往的作品,em...你们自己体会一下吧,不奇怪了呢。

另:编剧此剧涉嫌拼凑抄袭英剧://movie.douban.com/review/12448766/

另:今天刚听说林绪之和田放之间的感情戏(听说啪了)。我真心的希望国产剧的编剧能学好写作文。首先故事应该有重心,安排那么多支线剧情哪一个都没给圆好,然后放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在里面。什么时候国产编剧的文化层次可以提高一点儿?其次,请不要往每一个剧本里头都硬塞感情戏了,在有些剧本里头尴尬的cp一点也不香。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编剧能够了解一下。

 5 )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也拯救不了这部烂剧

注:每一段前面的数字代表这段情节出现的集数。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看了8集。

结果很失望,白瞎了这个演员阵容。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黄觉、金士杰都是好演员,但他们演技再好也拯救不了这部烂剧。

穆静

1

尚武强迫莲生和他玩“枪毙”游戏,还把莲生关在纸箱子里,然后就在一旁和穆静亲热。

莲生生病了,尚武还有闲心洗澡。

莲生的手上有伤,右眼也有伤,估计也是尚武干的。

3

尚武还给莲生涂口红,真是太变态了。

4

更可恶的是,尚武还想杀了莲生,然后伪造成意外。

尚武带穆静去酒吧,把莲生一个人留在家里。

随后尚武灌醉穆静,趁机回家打开天然气,并给微波炉定时,再回到酒吧,制造不在场证据。

如果不是林绪之(周迅 饰)及时赶到,莲生可能就真的死了。

尚武眼看家里着火,还装作很担心莲生的样子,其实他心里很高兴莲生终于死了。

最可怕的是,消防员说没有发现孩子,但门窗有损害的痕迹,尚武的脸色立马就变了——莲生没死的事让他感到很失望。

你还是人吗?

尚武很渣,但穆静也不是无辜的。

就算以前尚武伪装得很好,穆静没看出来他很变态,但现在尚武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穆静就该带着莲生离开他。

但结果是什么呢?

尚武和莲生玩“枪毙”游戏,穆静只是稍微有点不高兴,仍然紧紧抱着尚武。

穆静发现莲生被尚武关在纸箱子里,只是稍微生气了一下,很快就消气了。

尚武说他要出门,穆静还很心平气和地叫他吃了饭再出去。

莲生生病后,穆静把她送到医院了,但是到了医院又不带她去看病了,而是带她回家了。

3

尚武给莲生涂口红,穆静不去骂尚武变态,反而说莲生恶心。

7

而且他们还对莲生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穆静说,警察总会找到莲生的,万一警察知道他们对莲生做了什么就完了,所以要赶在警察之前找到莲生。

2

穆静太自私了,她不带着莲生离开尚武就算了,还说:如果妈妈觉得幸福,莲生也会开心吧。妈妈现在和尚武叔叔在一起,觉得很幸福,很开心。

从来都是孩子幸福,父母就觉得幸福,她这种“她感到幸福,孩子就必须感到幸福”的还是头一回见。

她觉得和渣男一起生活很幸福,她也要求莲生觉得和渣男一起生活很幸福。

1

尚武不想要莲生了,穆静还是想跟尚武在一起,甚至企图为了和尚武在一起而抛弃莲生(但是没有抛弃成功)。

抛弃莲生已经够可恨了,但是和后面的事情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后面的事情太毁三观了,甚至会让我觉得穆静抛弃莲生不是坏事,而是在做好事。毕竟如果她真的抛弃了莲生,莲生就不会被尚武虐待了,不管她被谁收养都不会比现在这样更痛苦了。

之前莲生在的时候,她想抛弃莲生。

现在莲生失踪了,她竟然还要去找她。

莲生现在在哪儿都比和尚武在一起更好,你找她干嘛?把她找回来和你一起受罪吗?把她找回来继续和尚武玩奇奇怪怪的游戏吗?

5

消防局初步推测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微波炉爆炸,再加上莲生不是尚武的亲生女儿,郭局当了这么多年警察,可能已经推断出这是尚武一手策划的。

只不过这只是推测,还没有确凿证据,所以他没有轻举妄动。

7

郭跃也不傻,他知道如果莲生死了,尚武就是最大受益人,所以这个案子有蹊跷之处。

穆静却说:和小武有什么关系,你们不应该去调查那个女人吗?

是是是,都是别人的错,尚武一点错都没有。

有人拐卖走莲生她就这么激动,那尚武天天虐待莲生她怎么没反应呢?

郭跃说:这个时候你的男朋友去哪儿了?他不应该陪在你身边吗?

穆静却说:我们才是受害者。

她才不是受害者,尚武也不是受害者,莲生才是受害者。

好在莲生已经被林绪之收养了,以后不用受罪了。

8

郭跃还是很聪明的,不过有一个bug。

他去找刘奶奶的时候,都不知道尚武在跟踪他。

尚武一直从刘奶奶家跟到了田放家,郭跃还不知道有人在跟踪他。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一个伏笔,郭跃故意假装不知道尚武在跟踪自己,看看尚武到底想干什么。

假如后面没有反转,郭跃真的不知道有人在跟踪自己,这就太假了。

钟慧

李泽家暴钟慧(赵雅芝 饰)母女,所以钟慧在家里放了一把火,想烧死李泽,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为了避免女儿被烧死,她还灌醉了女儿,这样家里就只剩下李泽一个人了。

结果钟慧再去找女儿的时候,女儿已经被袁玲(惠英红 饰)带走了。

钟慧如果担心女儿在家被烧死,她完全可以在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放火,或者把女儿交给亲戚朋友照顾再放火,还可以直接拿菜刀砍死李泽……她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只杀死李泽而不会伤害到女儿,她偏偏要选择灌醉女儿。

袁玲捡到了林绪之,叫钟慧再也不要和林绪之见面,她竟然就同意了?

钟慧放火后,完全可以把李泽家暴她们母女的事情告诉警察,就算不会无罪释放也可以减刑,但她却说她是一时冲动放的火。

8

郭跃想要帮她,只要她承认李泽家暴她们母女,他就能帮她翻案,她却觉得她就是应该坐牢,一点都不冤。

郭跃还发现李泽拍的照片上的人表情很痛苦,问钟慧他还拍过这样的照片吗,钟慧也不说实话。

7

林绪之小时候在家里听到了拍照声,可能是李泽在拍钟慧,也可能是在拍其它人。

那有没有可能李泽也拍了林绪之?

8

再加上钟慧想给李泽钱,叫他把所有底片交出来。

李泽却说:你女儿就只值这些?

这说明李泽拍了很多林绪之的照片,而且是不光彩的照片。

如果真的是这样,钟慧难道不应该报警吗,让警察把他抓起来。

乍一看钟慧花钱买底片这事很感人,其实明明警察就能解决的事,你为什么要用钱来解决呢?

警察都主动找上门了,她还不配合警察办案,非要自己解决。

的确,如果李泽知道钟慧报警了,很可能把照片公布出去。

但你怎么知道李泽收了钱后就会把所有底片交出来,不会自己再留一份?

而且警察处理过很多类似的事,他们更有经验,他们知道怎样办最好,难道你觉得你比警察还厉害吗?

你才是受害者啊,你为什么不反抗?

林亦之

6

林亦之的男朋友国栋也是一个渣男,他口口声声说养孩子的事包在他身上了,又说小餐馆的饭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他过穷日子没问题,他是怕林亦之吃不了苦。

7

结果第二天他就说他妈的新秘书想勾搭他。

他这是在给林亦之打预防针,到时候林亦之发现他出轨了,他就可以说:我不是早就跟你说了是她先勾引的我吗?这是秘书的错,不是我的错,我是无辜的。

8

林亦之要产检了,他却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要出去一趟。

他发微信的时候笑嘻嘻的,明显不是工作上的事,多半去见秘书了。

他一回来就说结婚的事先缓一缓,基本上是宣告出轨了。

这么明显的渣男,林亦之还不赶紧和他分手,只是骂了他一顿,难道你还指望他会改过自新?

本以为这是一部展现女性独立、自强的剧,本以为尚武伤害莲生,穆静会果断带着女儿离开他;

本以为钟慧会反抗,会把李泽的所作所为告诉警察,还自己清白,让李泽被依法逮捕;

本以为林亦之发现国栋是渣男后,会立即和他分手。要么把孩子打掉,要么自己一个人把孩子养大。

全都是我想多了。

事实是穆静离不开尚武,钟慧不反抗,林亦之还是想和国栋结婚。

看不到独立和自强,只看到依赖和懦弱。

这让我想起了《娘道》,女主角生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发誓一定要给丈夫生一个男孩。

《娘道》直接震碎了无数网友的三观,我看《不完美的她》的时候就跟当年看《娘道》是差不多的感受。

我们看看别人家的女性电影/电视剧是怎么拍的。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米琪的丈夫出轨了,米琪其实很喜欢他,也很舍不得他,但她立即叫他滚蛋。

《凪的新生活》中,小凪无意间看到男朋友在同事面前说她坏话,小凪立马就搬家了。

但其实男朋友只是为了面子才那么说,其实他很爱小凪,所以只好苦苦哀求小凪和他复合。

别人的电视剧都是男朋友离不开女朋友,男朋友离开女朋友就会死,国产剧却是反过来的。

米琪第1集就叫丈夫滚蛋了,小凪第1集就搬家了,就喜欢这种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操作。

还有《致命女人》,贝丝·安发现丈夫出轨,就用计谋杀了他;

萨蒙妮的丈夫去世了,她不结婚了,每天却找小鲜肉,堪称人生赢家;

还有一个女人一发现男朋友出轨,直接选择了开枪,决不给他第二次机会。

《冰雪奇缘1、2》艾莎从头到尾都没有谈恋爱,因为强大的女性不需要谈恋爱。(不是不能谈恋爱,而是谈恋爱不是必需品)

看多了独立、自强、勇敢、坚韧的女性电影/电视剧,真的看不惯穆静这种遇到渣男还离不开他的剧情;

看不惯钟慧不反抗,而是继续被李泽敲诈的剧情;

看不惯林亦之不和国栋分手,而是还是想和他结婚的剧情。

钟慧不反抗,给人一种“女性很懦弱”的感觉。

但女性也很勇敢,并不比男性差。

穆静不能自己带孩子,一定要找个男朋友,林亦之一定要和渣男结婚,给人一种“婚姻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与终点”的感觉。

但女性不一定非得有男朋友,也不一定非要结婚,一个人也可以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

女性不应该被婚姻定义,婚姻也并不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6 ) 目前看下来,这部剧从头到脚充斥着“高级的悬浮感”和“刻意的装逼感”。

试着从主创们的心理去分析一下,

可能觉得拿了一个好的IP,在国内此类题材是稀缺的,

然后因为项目的稀缺性找了三位重量级女演员,

又是因为请了三位重量级的女演员,觉得这么好的艺人资源不能浪费,

必须质量精良,逼格高,

于是………………

从有质感的片头,片头上地图方位上标的女性遭家暴社会新闻开始,

到周迅略带文艺伤感的独白,

到与小女孩充满哲思的互动,

再到服装、化妆、道具上呈现出与中国背景的陌生距离感,

都会让人怀疑你是在看一个中国的本土的故事吗?

都市爱情悬浮剧观众日渐反感,

这种有质感的高级悬浮剧出现也要注意,

再高级,这种题材故事缺了粗粝的中国特色,

就是装逼。

小女孩的继父和他玩的游戏充斥着日本变态宅男式的恶趣味,

小女孩的母亲也是触不到她留在男人身边心理的依据,

周迅这个角色被塑造成了一个高端黑客,有着童年被抛弃的心理阴影,

这个角色太像最近《完美关系》中黄轩的角色设定,

当然还有黄觉那个记者的角色设定,都充满了职场剧的悬浮感。

可惜了,中国有那么多不错的故事素材,

有接地气的,有直逼人性的,有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共鸣性的,

主创们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改编的时候摒弃了中国故事能给剧带来的接地气的粗粝感,

反而在皮相上狠下功夫,真的有些可惜了。

 短评

台词尬,剪辑烂,失望了。。。

3分钟前
  • 王雨桐
  • 较差

只看了半集,但基本可以宣告翻拍失败。选择外国的生活剧改编,我觉得从决策上就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我国观众包括整个剧作体系其实是戏剧性为主的。日剧里面可以写无理由的变态,我们的国家更适合去写以爱的名义对你施暴的变态,本剧的改编完全没有想好本土化的方向。有这个时间,我不如再去看一遍坂元裕二的原剧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6分钟前
  • 闲人
  • 较差

omg,扑到连喷都不需要喷...连周迅和坂元都救不了的剧...还不如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翻拍,虽然原版也没那么好,但周迅总比《母亲》里的松雪泰子强吧。btw为什么现在可以买了翻拍权连改剧名甚至连原著名字都不提的?

9分钟前
  • 小岛君
  • 很差

改编自《mother》,阵容虽然不错,然而人物悬浮不可信,叙事剪辑都实力劝退...两集弃,为迅哥尽力了...

12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还行

有生之年能看到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一起演戏,太激动了!

13分钟前
  • 冴木
  • 推荐

这演员阵容厉害了,周迅、惠英红两大影后飙戏,还有女神赵雅芝时隔二十几年再度回归荧屏,这是什么神仙组合啊!!!这个题材也很不错,第一集看得我很揪心,也很真实,高分预订。

17分钟前
  • 冬天不要冷
  • 推荐

太土了 导演功力可太差了 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22分钟前
  • muse
  • 还行

周迅演技,台词依旧slay,小演员看着真的很惊喜。太期待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飙戏了

25分钟前
  • 一勺鱼籽
  • 推荐

周迅太美了吧⁽(◍˃̵͈̑ᴗ˂̵͈̑)⁽

27分钟前
  • Fabelman
  • 力荐

据说是翻拍,没看过原版,看到第二集,悬疑风好评,节奏也还可以。22集,每集35分钟。很良心了,期待周迅和红姐赵雅芝对戏啊。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有点心疼周迅和小女孩的角色。

31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推荐

因为周迅,所以完美

36分钟前
  • 知君断肠
  • 力荐

服了。一部深刻动人的社会批判剧,被改成了狗血温吞的家庭伦理剧。白瞎了逆天的演员阵容。最大的问题是视角选择和故事展开,日版围绕着孩子,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虐童、弃童现象,悬疑感与情绪渲染力俱佳。这版一开始就让孩子的“家人”狰狞示人,并让周迅那个角色找起了妈妈?

38分钟前
  • 居无间
  • 较差

这卡司是浪费了,一集半弃

40分钟前
  • まるい
  • 还行

害,片子剪的稀烂,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43分钟前
  • stardust
  • 较差

作为日版资深粉,对中国版原本很抱期待,正因喜欢这个故事,韩版、泰版的翻拍都追过。这版卡司周迅、赵雅芝、惠英红演技和状态都是在线的,但节奏和剪辑很有问题。叙事节奏避重就轻,剪辑破碎而突兀,使原版里的一些名场面被流失、弱化或不够走心,很可惜。会坚持看完,只为它的主题,是这世间最动人的“mother”。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白瞎了卡司。

48分钟前
  • ChrisKirk
  • 较差

就凭这个豪华卡司,就必须给高分!剧情也很赞,“凭借心中的爱与光亮,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守护希望”,很喜欢这种能给人带来力量的剧,温暖治愈。

50分钟前
  • 木兰
  • 推荐

周公子的演技让人看了很舒服,最重要的是两位老前辈惠英红老师、赵雅芝老师的演技依旧在线,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

53分钟前
  • 孙呐
  • 力荐

看的一愣一愣的,是水土不服么?感觉节奏太差了。还有,演员的台词是怎么回事?是在背诵小学课文吗?

54分钟前
  • Soooowhat
  • 较差

看了一集太浪费这些女演员了,台词尬配角演技不在线,随时出戏。真的…难看…劝退…

55分钟前
  • 求时间静止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