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HD国语

主演:张艾嘉,石安妮,李立群,张盈真,李国修,欧阳莎菲,蔡灿得,孙亚东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198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7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8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9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光阴的故事》的亲情、友情、爱情、邻里情、两岸情并不矫情

   似乎每篇经典的影评都会有这样的经典论断:该篇电影/电视剧情节紧凑严谨、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感人,立意鲜明、主旨明确之类云云。但似乎这些并不能够在光阴的故事适用:有些情节不经推敲,有些衔接交代不是那么清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那逻辑白得有点孙一美的思维,那布景有点像要努力挑逗观众想象力的话剧舞台。唉,布景就是这样啦,但您得充分跟我们的思路走哦!来,发挥你的想象力,把这儿想象成一个大的露天布景,还有那假得很假的小型连体房,道具假得令人发指!跟鸿篇巨制的央视的大手笔来说,简直有点相形见绌的台湾电影颇有点上不得台面。但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眷村里,在这个发生点屁点大的事都会很轰动的地方才能演绎如此动情的故事。
        亲情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外省人融入本省人的生活的刚开始。操一口浓重河南腔普通话的孙爸巧遇讲着没有去入平仄的地瓜腔的普通话的孙妈。二十岁的年龄差距由于语言不通再稍加贿赂很快就混过了有着严重本土观念、且被一直介怀被小五岁的女婿占便宜的阿公,孙爸顺理成章地迎娶小于他二十岁的小新娘,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得诞生了,历史的变迁浓缩留在他家的印记都一一印载载他们家每个温馨甜蜜的瞬间,孩子一一诞生,而身旁的街坊邻里街坊也越来越多,一个外省人和本省人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时间互相交集的生活场景随之铺展开来。
陶宅,这家纯外省人。陶妈,随京剧团到香港,随着逃难败退的小唱角,在这里安家落户,与陶爸的对话架势十足,在旁人看来,趣味十足,秉持棍棒地底下出孝子且只有16岁父亲印象对儿子的教育是棍棒相加,虽然也仅是对乖戾到处惹祸的儿子而言,品学兼优的自然是例外,小儿子自然得到长辈的特别优待,以致复邦以为自己都不是陶爸陶妈亲生儿子,当然这样的观点是缘起于当时台湾首部电视剧《孤女晶晶》的孤女形象,其实怀有同样心理也不乏其人,孙一美,拜陶复邦爸妈所赐,完全毫无为人母经验且母亲早逝的孙妈依样画葫芦的教育起了她收养的孙一美,但幸运的是:一、孙一美很乖,虽然很傻这样品行很惹麻烦,但毕竟这样的麻烦不会令人对其大动肝火;其二、她还有一个对其疼爱有加的父亲。但生在福中不知福却因沉迷于电影情节而希望她可以以楚楚可怜的身世引得身边人的关注,这样的想法却因汪茜茜的出现被狠狠的击碎了,汪妈改嫁成了张妈,还带着一大群的拖油瓶,有小儿麻痹的娟娟,性情倔强的茜茜,有小偷小摸嗜好的蕊蕊,还有体弱多病的前夫的妈妈,最重要的嗜好带进了一家子的哀怨,好在现在的丈夫很爱自己,常年跑船,一年到头不在家。现在的婆婆有经历战争逃难,历经坎坷,虽嘴上刻薄,但心胸很是宽广,待人很是宽厚,一家子里的磕磕碰碰颇多,但一家子的感情也在日滋夜长,默契与品性夜颇有相似,聊胜于无,虽说是拼凑但总比破碎来得完整。
打扮得体,着装入流的冯妈每天都准时自爱村头迎着海风等船。她要回家。正值青春豆蔻的冯妈随着军队败退到台湾,父母将她交给了信任的下人冯爸,在归家无期的等待中,复旦出身的冯妈下嫁对其呵护有加的冯爸,生儿育女,但终究还是因为思亲之切而得失心疯,每天都在盼望归家船的出现,,这种对亲情的怀念是这部电视剧里最催人泪下的情节。
每个家庭的幸福都相似,每个家庭的不幸却各不相同。
在这部电视剧中最完整最温馨莫过于是孙家,这是最轻松幽默的剧幕,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架势,串起这幕剧沉甸甸的悲伤与辛酸泪。
父母对儿女的拳拳之情,儿女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在这出剧幕种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友好”是这部电视剧出现的最平常希拉的字眼,也是最有分量的字眼。相差五岁,语言不通的孙伯作为女婿对阿爸的打心眼里的“友好”,复邦因为“友好”没有坚持住对茜的感情,许毅源对许妈的“友好”是人尽是皆知,但深深困扰在他心中对父亲的“友好”确是心中永远的痛。
家是最诱惑的字眼,孙一美的家庭美满在美元的爱情功不可没。许毅源也在家的力量的蛊惑下迈进了爱情的坟墓,亲情是家最好的黏合剂。嬉笑怒骂皆有情。
             友情 爱情
友情是他们这代人的全部,友情让他们很闹腾。
严格区分是不是朋友是因为我们很重视朋友。
从小玩游戏,没有伙伴是闹腾不起,孙一美,总是被别人欺负的对象,而陶复邦是最大的杀手,孙一美总是被调皮捣蛋的陶复邦杀得团团转。但是关键的时刻,陶复邦总是最坚实的后盾。直至茜的出现,茜是以一美的死敌的身份出现的,茜身上的一切优点都是以一美为反面教材,两人简直是天壤之别。复邦对她耍威风,但是在茜面前,他永远是最乖的小猫咪,小女生的友情多少会含着点较劲的成份在里面,但由于实力悬殊,再加上孙一美的心地善良无心恋战,就成就一个公认的胜犬与一只傻乎乎的败犬,这是小女生的友情。
男生的友情,冯拍雄打小是陶复邦这个小太保的小跟班,虽说凡事都是复邦罩着,但实际上每次都是冯拍雄在复邦最困难的时候挺身相助,出谋划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那款,复邦的故事里总有拍雄与一美这两个角,因为是男生的缘故,冯拍雄得到复邦的青睐相对于一美而言有点得天独厚,毅源与复邦,这对不打不相识的好兄弟。因打架打出打出“抓贼英雄少年”的美誉,,一个因父爱而大打出手被劝阻了,一个因怒父不争不会刀砍父,两个铮铮男儿对父爱的感受成为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的催化剂,对朋友的义气让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认知。
            男女之情
在妙龄男女间的关系本事除了爱情之外,或许不会有别的杂质,可是上帝这种关系资源是稀缺的,只在一对人儿间发上化学反应,所以其他人只能是友情了。
孙一美对复邦的感情因茜而胎死腹中,孙一美与冯拍雄的那种索然无味的感情止步于纯洁的友情,茜与一元之间的惺惺相惜因姊妹之情眷顾而幡然醒悟,朱磊对孙一美的君子之恋而显出君子风度,而显示出祝福也是一种爱的风度。
爱情,不同的人演绎不同的爱情魅力。但显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邦茜 爱情悲剧。莽撞的年少与桀骜的青春,在这样基调下,聪明伶俐的茜在大人里看不到希望的爱情败下阵。海誓山盟的爱情因为对长辈的同样体恤与共同默契,痛苦而平静地掰了。两个人的感情从露出水面的那刻起就注定到处都是暗礁。得不到应有的祝福。
美元 爱情轻喜剧,一个曾锋芒毕露,误入歧途的回头浪子。一个为了友情埋葬爱情的傻妞,在纠缠于各自倾心对象的旅程纠结在一块,一路误会一路歌,每个女生心目种都有痞子帅哥的爱恋故事,其实是孙一美赚到了。
虽然有时候看一元有些许的矫情,到看着他的疼与泪终究是感觉有来自心里的酸,所以郑重地告诉自己,别再以一种剖析的心理去看一部电视剧,那很累人,。也就这么着了。当自己懂得只有埋在自己心里的心酸只有自己懂。。其实那一点儿也不矫情,忍着等待着某天自己可以扬眉吐气。可以摆脱命运套给的枷锁。跟那些畸形的亲情说再见,可以骄傲的跟他们说,我一点也不需要你们的恩赐。嬉笑怒骂是别人的,一元对自己的放逐,对自己的羡慕何尝不是出于对命运的屈服。
         邻里之情
最初被吸引住是因为很有小时候的味道。就走街串巷,登门造访。将一碗碗自己看得都使劲咽口水的美味端给七大姑八大姨的,孙一美生日送蛋糕的那段桥段让我泛起浓浓的想念。
眷村的故事,光阴的故事,这个不大不小的眷村。寒流预报过后,寒流之前必然是一股暖流。这是外省人来到台湾的第一代及他们在这里落叶生根的第一代。总是妄加揣测地说,他们是孙家这家当地人的幽默串出来陶冯张汪四家的悲伤。
孙佰,对说满口的河南梆子,但自从他那憋足的闽南话叫阿爸开始,他已经正式被纳入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了,舍长说,待她嫁老公那会,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看光阴里的孙伯,看他怎么疼老婆的。足见孙伯的魅力不是盖的,已经将里里外外的人都给征服了,包括那一向排外的阿公。
老一辈人经历了战争,所以他们更加珍惜眼下呃生活,也特别疼惜眼前的人。月下榕下,三五聚首,薄扇轻启,感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未曾经历的孙妈,“为什么要战争”这个问题,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孙伯对一元这个假女婿讲述着战争“补一枪”的战争。谁曾想在那个总是恢宏巨制的大战争硝烟里,一个未经世事的年少面对至今未解的悖于人性的命题,只有胜寇的大义凛然与败兵的仓皇退败里,我们何曾看得见。
陶伯对儿子军人式的教育,顶天立地,敢作敢为,又能伸能屈,稀松平常的生活里无不见一个退伍且被遗忘的老军人的粗犷。
孙伯陶伯,一个慈祥可爱但不失做父亲的威严,用生命的全部在捍卫一个做孝子,做老公,做父亲的原则:一个铁汉柔肠,硬朗的骨子里是对祖国对妻儿的深深的眷顾。
共同的历史命运将他们安排左邻右舍,称兄道弟在所难免。最重要是真正赢得人心,赢得彼此毫无隙缝的关切。
张家,这个极度的畸形形象,一家有两姓,很少见(当然排除正常的,譬如夫妻异姓,而是父子之间)。一家有两奶,也很少见(当然排除外婆奶奶同住的状况)一家有六个娃,一个不论体貌与才智性情都极为长得出类拔萃的茜,一个天生小儿麻痹。但当然也颇有姿色,其他暂且忽略,那也稀罕吧!你不稀罕,在眷村是稀罕物,就像常年漂泊的在外的张伯父,每次回来都会有新奇的时下最新潮的玩意儿给小朋友抓狂。
汪妈变张妈,四个孩子一个妈(前夫的妈)一并改嫁,现在夫家一个妈,刀子嘴豆腐心,茜的性子绝不是完全说是娘胎里带着,更有部分绝对是受张奶的影响,这个经历战争磨难眼看自己丈夫被锯掉双腿活生生地疼痛而死坚强女人。
         两岸情
在他们老一辈的记忆里,战争里没有敌人,没有仇恨,只有磨难,每个人都是战争里的受害者。而他们只是战争的述说者。
这部电视剧不着台湾海峡一个半句,但骨子里的一家亲让统一成为一种希望,并不是为了升华,只是为了平常的平凡人的情感。

 2 ) 即使十年后重温,能会掉眼泪

1

1949年国民党政府输掉内战,那些跟着蒋介石打天下的士兵一批批地转移到台湾,从此在那座美丽岛上讨生活,或娶妻生子,或孤身漂泊,往日的荣光渐渐成为他们度过艰难岁月的支撑。这些外省来的败兵与他们家人住的地方被称为「眷村」。

民国47年,一个叫王伟忠的男孩在这里诞生;五十年之后,他打算把眷村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并请来了徐誉庭(《我可能不会爱你》、《荼靡》编剧)打磨剧本,最后使得这部《光阴的故事》成为当年收视冠军。

后来的韩剧《请回答》系列夯爆亚洲,我们都很羡慕人家能够把青春家庭剧拍到那种水准,直击你心。

但其实我们这样的剧我们也拍过啊!你甚至可以在《请回答》里看到《光阴的故事》的影子。只是2007年的社交网络还如襁褓中的婴儿,羽翼尚未丰满,还好这样的错过最后没有变成遗憾。《光阴的故事》带来的情感共振之强大,不仅让人在剧终的刹那仿佛失恋般难受,还会直接将剧情当做VR(虚拟现实)。

男主黄腾浩就讲过这样一件很趣味的事:有次去7-11买东西,排队的阿姨很热情地叫我「几抠」(注:黄腾浩在剧里叫许毅源,毅源的谐音是「一元」,台语发音为「几抠」),还问我后面追到一美(女主)了没。

人戏合一的境界就是这样吧。

2

这部剧的人物众多,主调是许毅源、孙一美(陈怡蓉饰)与陶复邦(杨一展饰)、汪茜茜(赖雅妍饰)这两对人物百转千回的感情线,以及眷村里几个家庭在三十多年岁月流转中的变迁和成长。

一)流氓和婢女

孙一美说自己是婢女命,做婢女的只有牺牲奉献的份,别看她人小,委屈常常自己扛,朋友也都靠她在罩。

暗恋陶复邦不敢说出口,因为知道陶复邦喜欢茜茜,她不仅自动退出,还鸡婆地帮两个人谈恋爱,因为「祝福也是一种爱」。

孙一美和好兄弟陶复邦、冯拍雄(马念先饰)在游泳馆见到那天在撞球间抢地盘的许毅源,打算在更衣室堵他,结果计划变动,留孙一美一个人在男更衣室,两人的初次邂逅充满了不可描述的...颜色。

许毅源一副混街头的模样,大家都觉得他是流氓,时常被朱磊这样的资优生看扁,但其实心地十分善良。他的软肋是自己麻烦不断的父亲,他害怕变成父亲那样的人,恨不得摆脱这层梦魇,无奈身上流着父亲的血,这让他的恐惧根深蒂固。

一开始,许毅源也被漂亮的茜茜所吸引,她身上自带的坚强属性像一种命中的默契,与许毅源相重叠。不同的是,茜茜有家人做后盾,许毅源面对的则是一个破碎的家庭,生活的艰辛让他的内心不得不构筑起坚实的城堡,抵御一切危险和随时向内崩塌的自卑心理。许毅源没有追到茜茜,孙一美也爱不到陶复邦;许毅源不愿放手。

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不管他身边有没有人,不管谁在他身边,你都会想尽办法跟他在一起。

他说:爱情就像打麻将,想要胡牌,就要等那张关键牌,你可以自己摸来,也可以等人家放枪。

孙一美选择放手,爱情讲timing也讲感觉,终究勉强不来。结束固然心痛,但尽早止损总好过一场空。她就是这样的女孩:宁愿自己憋出内伤,也不愿好朋友受伤。

无奈孙一美婢女命格实在强大,鸡婆到了一个境界。她知道茜茜患有小儿麻痹的妹妹娟娟中意许毅源,觉得她很可怜,于是又跑去暗示许毅源「将心比心地爱爱看」,结果被情伤未愈的许毅源直接呛回来:你根本就是在侮辱她(娟娟)啊!你打从心底就认为娟娟的腿会让她没有人爱,这就是一种侮辱。

如果才刚放弃一个努力追求的女孩,就马上展开下一段恋情,那这个男的,就是把感情当游戏。许毅源的心也是会痛的好不好,流氓也是会流眼泪的好不好,狠心也是一种善良好不好,我对茜茜,是真的,好不好!

或许就是这种善良单纯外加爱管闲事的性格,成功为「美元恋」播下春天的种子,意外成为爱情的吸铁石。

许毅源开始对孙一美倾诉心事,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还有绕不开的日常斗嘴系列。许毅源和孙一美为了掩护茜茜和复邦,假扮情侣,结果许毅源假戏真做,啵了孙一美。不按常理出牌的孙一美当场崩溃,局外人都很通透啊,就孙一美状况外;

于是所谓的「美元恋」呈现的是这样的状态:许毅源的爱全部变透明,不是孙一美选择性忽视,是她根本近视看不见啊!

直到被许毅源点醒,孙一美大概才看见了几抠的爱。傻人有傻福啊!

他们一起经历了陶复邦参军,茜茜北上酒吧唱歌,经历了邦茜两人感情的分合,经历了阿公生病,经历了联考...参与了别人的故事,也创造了自己的回忆。

二)公主和士兵

陶妈妈认定孙一美以后是自己的女婿,问题是母有意子无意,陶复邦对汪茜茜死心塌地。所谓好事多磨,这两人一路坎坷的情感历程就是最好的注解。

茜茜的懂事和坚韧让人好心疼,她总是用笑脸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以及它可笑的规则,默默承担敌意和不理解;她像雨果笔下的笑面人,对亲人朋友封存悲伤,只留下一张看起来很OK的脸。

陶妈阻拦,陶复邦考军校,这段感情暂时搁浅。

超会念书的茜茜后来考上了政大新闻系,但一系列原因让她不得不跑到酒吧赚钱,为了不让朋友担心,她说了很多谎来隐瞒。谁想要输掉人生啊!打牌的人不想输,踢球的人不想输,开便利店的人不想输,茜茜也不想输。

尼采说:我自诩主宰一切风景。

话是漂亮话,听起来悲壮,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被命运的巨轮推着走,任凭你如何挣扎如何趔趄,也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在颠沛流离的命运面前,我们太渺小,也承担着太深的无力感。

之后茜茜和外国人保罗(夏克立饰)结婚,陶复邦也和军校处长的女儿妮妮(许玮宁饰)结婚。两个人的婚姻都不幸福,因为心里如何也放不低心爱的那个人。好在结尾,公主和士兵在无数场战役、无数次枪林弹雨之后,终于迎来圆满的结局。

编剧的良心原来还在,感恩。

3

《光阴的故事》里最搞笑的当属朱虹(小甜甜饰)和冯拍雄(马念先饰)了。

小甜甜简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好吗!综艺感超强的她totally fit in朱虹这样又贱又可爱的角色。

马念先在台湾喜剧中也算是老面孔了,他的脸总是莫名戳中笑点。前不久播出的优质台剧《花甲男孩转大人》里,他就饰演了一个高学历的直男癌,情商感人就是了。

既然是一部年代剧,肯定会涉及49年两岸人被迫分离的苦痛。剧中冯拍雄的母亲冯妈每天都坐在村头,望着基隆港,回想着当年在对岸发生的一切。突然的变故导致她精神失常,还好她的记忆里残存着的,都是些美好的片段。

04

这部「过期」的剧,即使十年后的今天重温,都可以找到很多的共鸣。

在剧里,几抠曾经说过:是孙一美让我这个流氓过上了无风无浪的生活。

孙一美治愈了许毅源的自卑、忐忑、对未来的恐慌,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而这,也是《光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是吗?它就像一个避风港,是我们对抗无常生活的武器。是,我晓得这么形容一部电视剧很愚蠢,但这部剧陪伴了我整个大一,在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和需要早起的清晨,因为有了这份挂念,会突然拥有很庞大的力量,那些悲伤和难过,突然就变得无所谓了。

杨德昌、柯一正等台湾新浪潮导演曾经联合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光阴的故事》,它由几个小故事组成,描绘了童年的消逝和成人世界的幻灭。转瞬即逝的光阴里,我们学会穿起铠甲,戴上面具,假装懂很多道理,过不想要的一生。王伟忠的《光阴的故事》温暖多了,少了凌厉,多了几分温柔。

所以你会想一遍遍地重看,不是为了逃避和麻醉,反而是希望在挫折缠身的时刻,储备足够多的勇气,当巨浪再次汹涌时能够迎面而上。剧里的人物有好的,有坏的,有强硬的,有懦弱的,有圆滑世故的,也有我行我素的。即使骄傲蛮横无理取闹如朱妈,几十年过后病弱坐在轮椅上,也全然不复当年的神采奕奕。看到这一幕,好像有点明白人生是什么了。

既然到头来都要经历死亡这条路,就活得自我点吧!

 3 ) 这样的爱,真的没有办法不被感动。

   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知道《光阴的故事》,是因为凤凰中文台上许毅元强吻孙一美。我看见一美用手拼命搽嘴,茜茜在不远处看。我以为,这又是俗套的三角恋吧。那时候我忙着高考,我的世界天翻地覆。我看着电视上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剧情,我只是傻傻又幸福地觉得,这个强吻别人的流氓好帅好帅,女主角要是和他在一起就好了啦。

   后来,高考来了。在高考前我老在说,高考完了要看世界杯啊,要看看那个温馨的18时30分开始的电视剧,里面的椰子头女孩到底有没有和流氓在一起啊。

   高考完了的那天傍晚,下了大雨,我想我要赶快回家回家。回家奔到那个连色彩都充满了温情的世界。是啊,光阴的故事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怀旧一个充满了温情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你知道,任何寄名于怀旧的东西,总是披着一层旧色彩。那层旧色彩,就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却的,最简单最纯朴的心。

   之后,我去逛街去玩去看书都要及时赶回家,看光阴的故事。我已经很久很就没有追一部电视剧。还没等到结局,我踏上了意外的旅程。于是,回来的时候,只能在PPS上补完这部剧。

    本来啊,我没有被感动。我不过是怀旧,我不过是难以释怀,一切像剧中的时光来得匆匆去得猝不及防的青春。

    可是,我从第一集看到了最后几集,我看见一美的阿公花了很多钱买了那个红色的头花去哄一美。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这样,小时候,女孩子们都爱这样的头饰,我们管那叫头花。一美真是一个幸福的小孩,拥有那么多的疼爱。即使又笨又傻,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呀。苯苯的多可爱啊。她带着小黄帽背着红书包,还有被孙妈讲坏了说要丑一年的蘑菇头,真的真的很像小丸子。

    生日蛋糕啊,弹珠啊,点穴解穴啊(我小时候时叫这举手不动,那时候还有跳房子咧),都是小时候的真实印记。原来,大家都在过一样的童年,那个又傻又甜的童年。我还像一美一样,老想着和隔壁的孩子王有一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一美的头缝了针那么痛,可听到要吃冰棒要马上咧开嘴笑。长大了烦恼的事多了,心也变得复杂。人小心也小,一点点甜就开心得什么“痛苦"都忘了。

     我爱剧中的很多人。那个送了全村孩子手枪的麻花叔,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人现在的世界真的不会有,他仅仅属于那个单纯的时代。看到他孤独地离开,我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流下来。看见一元一美经历重重阻碍在一起,看见一元流泪,看见复邦茜茜重归于好,我都没有哭得这么厉害。不是有说吗,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剧中的好女孩傻一美真的上了天堂,傻得一直很幸福。她的世界永远又单纯又真诚。而走四方的,是茜茜。她不坏,只是太好强。连那么傻的一美都说她:”不要再跟自己打仗了好不好?”可是,这个圆了所有孩子小小梦想的麻花叔怎么就没有上天堂,而是走四方了呢?
      
     再来的是,美元恋很闪很闪。黄腾浩你真棒,你把一元演得这么好。我好喜欢许毅源,我也好喜欢孙一美。我好喜欢这样简简单单的幸福。
      
     许毅源说:“你是大学生了,而我只是一个修摩托车的。”
     孙一美说:“我就是喜欢修摩托车的。”

    这样的爱,真的没有办法不被感动。

    我身边有很多对恋人。我在他们其中,当一个观众。这是一个故事,我想要把它写出来。我发现,现在的故事,多了动感,多了速度,多了其它的颜色。单纯的幸福,在十八九岁的世界中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已经近乎绝迹。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没有被同龄人的故事感动,即便是,我们拥有同样的时代心率。反而在一个离我好远的时光回望的过程中,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

    最后,我一定要提一提罗大佑的片头曲。听这首歌,我的思路从童年一直延展到高中毕业。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不断变换着青涩的脸。
      一些故事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我被人暗恋,也暗恋别人。
     我和那个喜欢的男孩子前后桌,我们一天一天地写情书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年少的信,褪色的压在箱底的圣诞卡
     我和小伙伴们傻傻地把它们交换
     我跟你说过的话写过的词词句句,我想你早已忘了吧
     我的书签上刻划的诗,关于青春关于友谊关于你
      终究是一阵烟
     我和那些青春的朋友,要踏上各自的征程
      不知道我们再相聚的那一天啊
     是否还有旧日一起把酒言欢时说起的梦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
      我不再当初那个跟你一起看窗外落落野花的小女孩
     你也不再是故事里那一个说想和我一起去看名古屋雪景的少年
      以前我想要回去
     后来我知道回不去
     现在啊
     我想回不去才是对的,只有这样,这些故事才会变成永垂不朽,不会改变,不会老,在我们,都渐渐老去的时候。

     

 4 ) 朱磊写给孙一美的信

孫一美:你好 你知道嗎? 我花了十九年才鼓起勇氣寫這封信給你。 是因為你的話才讓我終於下定了決心。 那天妳說「十八歲只有一次,青春是很短暫的耶。而且我們已經為聯考消耗掉一半的青春了。所以剩下的另外一半,我們一定要更精彩的過啊。否則我們青春的回憶就只剩下讀書跟考試。」 說的很好,而且提醒了我,我的確應該為我的高中生涯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所以我一定要說出來。 孫一美,我很高興我認識了你,認識了這麼一個善良,有正義感又有趣的女孩。 我更高興的是我人生第一個喜歡上的女孩,就是你。 PS.一鼓作氣寫完信才發現,我根本沒有勇氣把信拿給你,所以,只好讓茜茜轉交給你了。但願你沒有被我嚇到。 對了,孫一美,忘了說。你不用喜歡我沒關係。但是,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朱磊

可怜的朱磊

关于十八岁的梦

才写下

就碎了

唉… 人生的阴错阳差啊

 5 ) 《光阴》的触动和感动台词

用两个星期大概看完了光阴的故事(因为有部分是拖动横条了)
我只能说:OMG!!!!!!!! 心里的触动不是一点点!!!!!!
从前面每集每集看到我想哭 到后面每集看到我很幸福
我只能说五颗星根本不能表达我对这个剧的感情

开始时伟忠哥就说“不管你此刻的心情是哀伤、激动或喜悦,请把你的心掏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味曾经的家财万贯,再一次上路。”
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是一个鸡婆妈妈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亲情的故事,所以我每看一集就想起了自己光阴的故事

写下一些很有感触的情景和对话,希望这份感动一直存在。

茜茜回到小学教室,和复邦说:“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长大多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坐在这里的汪茜茜,看到这些小桌子小椅子,才发现自己身体长大了。可是心呢?没有更聪明,也没有更勇敢。”

后来,茜茜家里遭变故,她说“长大,镜子会告诉你,命运也会。”

拍雄说“怎么小时候的快乐那么多,用也用不完。怎么长大了那么多烦恼,是不是因为我们要负起责任了”

茜茜问冯妈:“我要怎么拼命运呢?”
冯妈说:“傻瓜,命运要怎么拼呢,你没看到那些逆流的鱼,都伤成什么样了。命运啊,要顺着他流。”
茜茜:“那不是最终只能流向大海”
冯妈:“只有顺着他流,你才能找到上岸的力量。”

茜茜对奶奶说:“真正勇敢的人,是随波逐流却不迷失自己的人。”

冯妈对妮妮说:“哭吧,哭完才知道要怎么笑。”

永安说:“好傻的游戏”
阿公说:“是很傻啊,但是里面玩的人都不觉得,人生也一样。”

还有搞笑的:
一美和几扣在打电话,一美说:“那我要咬你四五六七八九口”
孙妈说:“你给我住口啦”

一美和几扣分手,苹果计划中孙家三宝去修车行找几扣
孙妈说:“每次看到我们家一美和你在一起我就觉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哦,那坨牛sai是一美啦”

一美在计算这么多年用了孙家多少钱,数目惊人,然后孙爸说:“看在你是我们老客户的份上,给你打个对折啦”

还有一美考上大学,烫了头发,她哭着和几扣说:“我拿着林凤娇的照片和老板娘说要烫一模一样的,老板娘说好,结果出来变成陈秀好!”
几扣说:“陈秀好?!”
一美:“我妈啦”

本来对陈怡蓉赖雅妍都无感的,更不认识黄腾浩和杨一展,只认识咪咪将、孙爸、阿西和马念先。
没想到赖雅妍短发那么好看,陈怡蓉扮傻妹扮得那么像。
没疯狂地爱上黄腾浩,但也觉得他是个用心的演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原声,简直是满足了我这个台湾民歌爱好者!
现在每天心里就想着“为何梦见他”这首歌。
真想对光阴的台前幕后说声谢谢!
这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剧了!!

 6 ) 光阴的故事

“光阴”这个词的有趣之处是它直指真实。有零星的光,也有丝丝阴霾。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走过的日子。填充在我们记忆的缝隙中,有时以为遗落了,可是却又总会在那恰到好处的时刻,猛然惊觉。我们从来没有过忘记,有时只是没有想起。人生或是宿命,循环或是继续,这只是铺洒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隐形轨迹,这只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倾诉低语。

或许我们不太喜欢回头看曾经光阴的模样,不知是害怕什么都不会想起,还是在怕什么都没有忘记。我们只是纠结在自我的情结里,盲目在杂乱的慌忙中,忘记了那些发黄的相片上,灰尘是怎样默默陈腐。

而近期完整的看完了一段光阴的故事,原本是抱着完全不同的期望去看。起初只是对台湾眷村好奇,只是有些对台湾人文历史的兴趣。由于近些年台湾眷村陆续搬拆,因此耳闻了一些眷村中的奇闻轶事。那些在慌乱中漂洋过海的老兵,一去便无法回头,隔海便是又一人生。人生际遇很难预料,在我们身后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明了,或许这就是这场游戏最让人无法厌烦的原因。在那些眷村人身上,感觉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拍成一部戏。所以我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些眷村人的过往。

我想都应该多亏了台湾著名制作人王伟忠,第一次在节目上见到他,听到他一口的北京腔,误以为此人来自大陆,后来才知道他本人就是在眷村中长大,因为家里父母是北京人,所以才遗传了口音。在他自己居住的眷村就要拆除前夕,他给那从小生活的地方留下了最后的一段影像,看起来很是温馨动人。后来他的姐姐出书教大家做眷村菜,很多普通的北方菜,对于台湾人来说却是闻所未闻。而在去年,先是听说赖声川导演和王伟忠共同制作了关于眷村的舞台剧《宝岛一村》,前去观看的人都是喜泪交加,整个演出叫好又叫座。但想必自己是无缘观看了。而没有想到的是,事隔几个月,一部关于眷村的电视剧大受追捧,同样也是由王伟忠制作。而我不是因为电视剧的蹿红,更不是为了追逐某位明星的演出,只是简单的冲着“眷村”两个字而去,却不知道,自己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收获。

《光阴的故事》从四五十年代开始讲起,当时来到台湾的官兵们陆续住进眷村。那里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家,那是一个人与人靠得很近的地方。每一家都只是一栋小小的平房,每一家都只隔着一道矮矮的围墙。王家吵架了,还是李家闹别扭了,邻居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热情的邻居还会无所顾忌的跑来调解。好像在那个地方不存在任何的秘密,每一个人都过在共同的生活里。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无法接受这样的日子,好像没有了任何自我存在的空间。但又渐渐地,被其中的温情所打动侵蚀。张妈在除夕临盆,陶妈自告奋勇去帮着接生。孙妈被倒会,张奶又执意借钱给她。陶妈受伤,全村连夜排队去捐血。冯爸开车撞了人,全村倾囊相助替他还清了赔偿金。这就是眷村,充满了人情味的地方,充满了人情味的年代。虽然有些清贫,虽然有些平凡,但是有挡不住的幸福,和挡不住的温暖蔓延。

孙爸是来自河南的老兵,在老家其实已经订了亲,但因为无法归返,所以在台湾娶了台湾老婆组建了家庭,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陶爸陶妈来自大陆北方,陶妈原是京剧演员,每天早上必做的事情就是吊嗓,全村人早已习惯了在她的咿呀声中从睡梦中醒来,而陶家夫妻对孩子管教甚严,尤其大儿子陶复邦,因为淘气的个性,从小没有少挨过打。张家搬进眷村的时间稍晚,但是他们的家庭组成十分复杂,张先生娶了带着四个孩子和一个婆婆的张太太,而自己的妈妈也跟随着一起住在了眷村里,张先生自己常年跑船,留着这一大家子在家里矛盾重重。冯爸和冯妈只有一个儿子冯拍雄,而这个儿子总是感觉被别人看不起,因为他爸爸是个捡破烂的,妈妈是个疯子,其实他妈妈本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后来稀里糊涂地随着冯爸来到台湾,本以为呆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回去,谁知道这一呆就是遥遥无期,于是精神出了问题,几十天如一日地坐在村口的海边等船,等接她回家的船。

喜欢看这些爸爸妈妈们聊着他们曾经的故事,又发愁于眼前的困境,还有对未来茫然而又抱着希望的欣喜。喜欢看他们的孩子调皮捣蛋,被父母追着满院子跑,单纯的童真,青春的忧伤,一点一点的走过人生,一点一点的体味生命。想要有孙爸那样的爸爸,对老婆温柔体贴,对孩子关怀备至。想要有像陶复邦那样的哥哥,一直那么护着自己的弟弟,一直那样的有所担当。想要有孙一美那样的朋友,虽然傻里傻气,但是对朋友却是死心塌地。想要住进这样的眷村里面,虽然有些嘈杂,有些拥挤,但是却存在最珍贵的真情,最挥之不去的动容。就像陶复邦对许毅源说不要欺负孙一美,因为她是他们全村的妹妹,每次想起,就会感到窝心的感动。就像许毅源说他因为认识了这些眷村的朋友,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吃饭的时候每一家都亮着幸福的灯,妈妈大街小巷的叫着孩子,电视开的很大声,一家人围着电视吃饭,抢着一锅红烧肉,好热闹,好温馨。”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会重新找到家的感觉。

而在这光阴的故事里,充满了五味杂陈。就像光和阴这两个字一样,甜里夹杂着苦涩,痛苦里透着甜蜜,甜和苦依靠的那样紧密,甚至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界限。看到汪茜茜和家人的矛盾一点一点打开,可是命运的矛盾又把她重新套住。看着陶复邦终于抓住了自己的幸福,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放了手。看着孙一美本就是傻人有傻福的快乐,最后还是不免去面对人生的真相。看着许毅源在苦命中挣扎,终于却得到了那真挚的幸福。或许很多人都喜欢看傻傻的孙一美与“流氓”许毅源的爱情,甜蜜中掺杂进小小波折,但结果还是美满动人。或许很多人都遗憾汪茜茜和陶复邦的命运交错,汪茜茜似乎就是带着复杂的人生而来,她以为自己可以用她的倔强与坚强去迎击,却不知自己拼的越凶,受的伤却越深,直到有一天她选择不再去和自己打仗,命运却依旧没有轻易放过她。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苦与甜的区分,没有主角和配角的差异,也找不到好人与坏人的分别。总是会在每一个人身上看到闪亮的地方,也总是会找到那些让人无可奈何或是不尽如人意之处。

这一段悠长的故事,在两个月前就全部看完,但一直留在心底汹涌澎湃,不知道要如何抒发,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因为发现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眷村,而是一整个的人生,并不沉重,只是会让人思绪万千。不敢回头去看,那些人儿时的痛苦,不解与惆怅,现在再看只是天空飘过的一朵浮云,我们曾经自以为的惊天动地还是那头破血流也闯不过的关卡,如今只是那释怀的一抹微笑了。不敢向前去看,那些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最后自己也成了父母,挡不住的人生脉路,我们曾经担忧的成长还是发生了,我们曾经不愿的改变还是更改了。那些孩子们,小时候期盼着长大,等到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才知道长大一点也不好玩。我们都是这样后知后觉的走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重新来过。

我们生活在不一样的时代,生活在不一样的地方,却分享着相同的感动,相同的幸福感。原来曾以为,只有那些新鲜的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才会吸引动人,其实自己是大错特错了。我们每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故事,而《光阴的故事》就是一部能让所有人看到自己影子的故事。里面有儿时模糊的记忆,和同伴的玩闹,树荫下伴着知了叫。有对父母的埋怨,和兄妹的争吵,与朋友的义气。有初恋的酸涩,分离的痛心,和平实的幸福。有对人生的迷茫,成长的烦恼,和感悟的心声。里面有我们经过的细微末节,有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

光阴的故事是讲述幸福的故事,是追寻幸福的故事。曾经以为,只有和自己心底存在的人在一起才是幸福,但是忘不了孙一美说的:“祝福也是一种爱。”曾经以为,自己会无法忍受看到自己所爱的人过往的爱情,后来发现只要是真心付出,其实都是美好,因为忘不了许毅源说的:“你是一片闪闪发亮的沙滩。”曾经以为,人生总会有赶上的车,也总会有错过的车,却又忘不了汪茜茜说的:“错过,是为了要遇见对的。”曾经以为,幸福是奢侈的所得,是违背了命运的安排,可是忘不了冯妈说的:“你原来习惯命苦,以后会习惯幸福的。”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了解幸福的真谛,终于忘不了孙妈说的:“幸福是什么?是圆的还是扁的?没有人规定幸福是什么形状,如果你手上拿着圆的,心里想着扁的;或是手上拿着扁的,心里想着圆的,那都不叫幸福。幸福就是你手上拿着什么,你越看它就越喜欢它,这样才是幸福 。”……

这是这五年里看的唯一一部中国电视剧,所以也只能说是最好的一部。有时在看某部电影电视时,总觉得不够完满。演员的表演,故事的编排,摄影音乐,总是存在某处的差强人意。而这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打动很多人,也是因为它在各个方面都极具水平。

《光阴的故事》里,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十分到位。有意思的是,饰演父母一辈的演员和饰演孩子一辈的演员真实年龄相差无几,可是却看不出任何奇怪别扭之处。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孙爸,让我以为真的是从大陆找来的河南老头,最后才知道他根本就是地道的台湾人。饰演孙妈的黄嘉千自己本身台语不是很流利,但是却把说的一口台湾国语,不时掺夹着几句台语的孙妈表现的活灵活现,孙妈对邻居朋友的热情,对孩子的严厉与爱护,也把握的十分精准。而孙一美的单纯傻气感觉是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或是过分夸张。还有本剧中的两位男主角,准确把握了各自身上的转变,陶复邦从充满孩子气的男孩到一切都自我承担的男人,还有许毅源从放荡不羁的浪子到温柔体贴的丈夫与父亲。好像他们本就是这故事里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

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台湾,不知道这些故事是否完全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还是觉得有些衣着言语有些过于现代,有些情节不免也会落入俗套,但都是些可以容忍的瑕疵。整个的故事其实充满了轻松愉悦,却也不时的冲撞进一些麻烦与困扰,有时感觉会措手不及,让人们笑着流泪,继而又哭出了笑容。还有人物的互动和对话,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活生生的经历,真实的不太像话。一直都喜欢这样充满了真实,却又能够在真实中找到那没有被发现的一个角落,让自己独自倚靠在那里,沉浸在其中。

而我们每一个人光阴的故事又是如何的呢?或许还记得光阴的味道吧,是含在口中细细咀嚼的带着丝丝甜蜜的块糖,是迎面吹来的燥热和泥土芳香中的夏天气息,是无边黑夜里独自感受到的滚烫热泪的酸涩,是有人喂送汤药时苦后留下的一丝微甜。或许还记得光阴的声音吧,是在左右推搡中无忧无虑的畅然大笑,是辗转反侧间始终没有响起的电话铃声,是火车向前那一去不回返的轰鸣,是在冬日的咖啡馆里缓缓悠扬的《Hotel California》。或许还记得光阴的模样吧,是在焦急等待中紧咬嘴唇的颤抖,是在收获幸福后喜极而泣的感动,是与他之间无法穿越的人流,是在走过这一切之后看淡一切的坦然。

我们或许没有写下相同的故事,但是我们能够了解彼此故事背后的心情。在《光阴的故事》这一出戏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每集广告破口处,都会登上一些老照片。一开始是剧组演员儿时的照片,之后开始向电视观众征集照片,配上自己想要留下的话语。或许很多人都早已忘记了去清理那些过去的尘埃,却因为这一出戏,让大家找回了时光的痕迹,好像真的发现了时间穿梭机,我们可以在任何的时刻停留。

但不可避免的,眷村还是消失了。临走前,陶爸带走了自己家门口的号码牌,他说要挂在新家里,这样陶妈才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知道,这是王伟忠先生一段真实的故事。我也知道,光阴还在继续,所以幸福,永远不会停息。

 短评

每集终了,罗大佑粗犷的嗓音都会响起来,“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日,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今天我开着水龙头,听那水声哗哗啦啦,顿时觉得,真是没错,光阴和我手中的水一样,都流走了。

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真正勇敢的是那些隨波逐流中不迷失自己的人。

5分钟前
  • K L E O
  • 推荐

惊了 真的 1988真的有借鉴这个吧

10分钟前
  • 每天都开心
  • 力荐

天呐,1988纯粹是在欺负我们光阴的故事没人撑腰

15分钟前
  • 宜早不宜迟
  • 力荐

请回答系列是不是有在模仿这部剧……

20分钟前
  • 吃可爱多的我
  • 力荐

几抠……要是几年前你就演了这个,现在也许是影帝了

24分钟前
  • 吃喝拉撒睡
  • 推荐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至上,在什么都不缺的时代,却什么都缺了…

28分钟前
  • 扯皮儿
  • 力荐

超级爱一元和孙一美的!!

32分钟前
  • 心中有头小怪獸
  • 力荐

请回答1988有光阴的故事拍摄痕迹

34分钟前
  • 致太二
  • 力荐

演员真是强大,台湾真是没钱了,本应是长篇怀旧巨制最后拍成了室内剧差不多。

39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被1988抄袭,实在是因为你太优秀

43分钟前
  • 曾下留
  • 力荐

看完这个,1988自动降星了

44分钟前
  • 格鲁特
  • 力荐

顶顶好剧,顺便说一下请回答1988抄袭该剧。

49分钟前
  • 我爱学习
  • 力荐

今天看了《请回答1988》,顺便在豆瓣搜《光阴的故事》,却发现前者的观看人数20多万,后者5千多,也没人提两者的相似点,而我认为编剧看了光阴的故事。倒也不怨国人,毕竟有当时电视环境影响,但追韩剧的人啊,其实在国境之南,在一衣带水的岛上,有中国人的后代写的与我们更有认同感的剧情。

54分钟前
  • 青阳
  • 力荐

一个让我熬夜看完的剧集,一个让我哭了笑笑了哭的剧集,一个让我舍不得散场的剧集

56分钟前
  • 琐琐
  • 力荐

边笑边哭

60分钟前
  • bigjoe
  • 力荐

看的时候欲罢不能。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如果人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过,我也愿意在充满爱和故事的集体里活一次,当那个没心没肺没有秘密的鸡婆孙一美,并遇见那个想要幸福亦予我幸福的许毅源。

1小时前
  • 晃日
  • 力荐

如果请回答1988没借鉴这个剧我是不信的

1小时前
  • Whjalndksljdj
  • 力荐

居然就这么看完了100+集。虽然表演夸张场景简陋剧情拖沓,我想看的眷村文化也表现得很模糊,但是故事一长,难免日久生情。再度从这种时间跨度大的剧集中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时间果然是治愈一切疾苦的好药。

1小时前
  • 享受阳光的葵
  • 推荐

非常不错的成长故事,但粗糙的制作有点拖后腿,不知道有没有传到韩国去,七年后的《请回答1988》里有不少这个片子的影子。

1小时前
  • 苏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