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

HD中字

主演:艾米丽·沃森,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凯特琳·卡特利吉,让-马克·巴尔,阿德里安·劳林斯,桑德拉·沃,乌多·基尔,米克尔·盖于普,鲁夫·拉加斯,菲尔·麦考尔,罗伯特·罗伯特森,芬利·威尔士,David,Gallacher,大卫·巴特森,Dorte,Rømer,克劳斯·赫朱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破浪 剧照 NO.1破浪 剧照 NO.2破浪 剧照 NO.3破浪 剧照 NO.4破浪 剧照 NO.5破浪 剧照 NO.6破浪 剧照 NO.13破浪 剧照 NO.14破浪 剧照 NO.15破浪 剧照 NO.16破浪 剧照 NO.17破浪 剧照 NO.18破浪 剧照 NO.19破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破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猎杀边缘西安事变征信暴情YES一族新成长的烦恼第一季黑山阻击战漫漫回家路我裙子去哪儿了?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第二季大耳朵图图之霸王龙在行动圣诞寻伴第二季觉醒:仿生浩劫富江6:恶魔再生变异九头蛇末世游侠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国语时光尽头遇到你执斧人大卫·赫尔姆斯:大难不死的男孩向风而行乔拉姆别接电话:脱衣搜身欺诈案第一季几度夕阳红2第一次的亲密接触2004反转人生(2017)刺蝶好莱坞式结局摇滚斗阵迪迦奥特曼:最终圣战安检:圣诞特别篇犯罪都市2喂!小咚燃情克利夫兰第三季古道叭嗒楼昆汀·塔伦蒂诺的21年开战日暗色命运一代诗人尼可斯兄弟们是,我不会游泳未来2021

 长篇影评

 1 ) 爱情中不能承受之痛

“我想进一步发出誓言,我将作为一个导演而克制住个人趣味!我不再是一名艺术家.我立誓不把拍电影当做去创作一部"作品"(work),因为我认为瞬间的比整体性更重要.我的最高追求是力求把真实从我的人物和场景中迸发出来.我立誓尽一切之能事,并不惜放弃任何品味和美学考虑来达到这一点.我仅以此作为我的纯洁的誓言”
以上来自道格玛95导演宣言。
作为道格玛的代表,拉斯冯里尔的良心三部曲我看的顺序有点颠倒,依次是《黑暗中的舞者》《破浪》《白痴》,除了《白》其它都久久让我的心不能平静,当然《白》带来的不是恐惧和无奈的哀叹,更多的是愤怒。三部曲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既是《黑暗》中的母亲,又是《破浪》中的妻子,也是《白痴》假疯真痴的被家庭遗弃的主妇。
这个可怜的女人,善良而脆弱,敏感而神经质,柔弱而锋利,决绝而勇敢,悲哀的是在三个故事中都被男人所出卖。拉斯冯里尔本身作为一名男性导演用其独到的眼光撕开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生活中被掩盖的伤口。这些伤口存在于宗教与生命、爱情与性,家庭与伦理道德之间,更直接浓缩成了男性的私欲和贪念。
镜头之下的女人并没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却有着惊人丰富的对于自我的认识。
《破浪》之外,想到的是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爱情似乎只会加速死亡,仿佛只有借助非常态下的爱情,才能够自由表达出对爱的渴望,爱有很多种,恨也有很多种,爱情也是离不开性的,但是打着爱情的旗号,以性为目的的事件却不断发生,男性的尊严即使在婚姻当中也必须表现为支配妻子的性吗?《破浪》中的丈夫,最终恢复了健康却毁灭了自己对爱情虔诚忠贞的妻子。
拉斯冯里尔的每一部作品都严格按照道格玛宣言,这样朴素的现实主义作品犹如一个平静的午后突然来的狂风暴雨,让人的情感理智瞬间崩溃又归于平静。
以下附《Dogma 95宣言》(即《纯洁誓言》,The Vow of Chastity)全文如下:
    影片须在实景现场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除非存在于现场的有声源音乐,否则禁止使用音乐);
 
    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任何移动或固定镜头只允许在手提摄影里完成,不得使用脚架);
    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如果现场灯光太弱不足以曝光,这场戏就必须删除,最多只能使用摄影机附件的单一灯光);
    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如谋杀、武器等元素的禁用);
 
    禁止背离当时和现场(也即影片必须发生在当时当地);
 
    不接受类型电影;
    影片规格须为学院标准35毫米格式(注:Academy 35毫米,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35毫米影片技术规格);
    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

第一部获得道格玛资格认定的影片是《那一个晚上》(托马斯•温特伯格,1998年),因为影片是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后再放大为35毫米胶片的,所以在影院放映的时候会显现出明显的粗颗粒,该影片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二部是《白痴》(拉斯•冯•特里尔,1998年),第三部是《敏郎悲歌》(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1999年)。至2000年,已经有15部左右的影片获得了道格玛影片证书,这些影片的导演除道格玛95小组的成员之外,还有法国、美国、意大利、瑞典、瑞士、阿根廷、韩国的导演。

 2 ) 在只有显示屏的光亮中看这部片,气氛压抑得刚刚好

恰好昨晚熬夜麻将,今天中午醒来本来也没太好的精神状态,想去学校却没有bus,屋里的灯泡刚好坏了超市也不开门,种种机缘巧合,导致了在压抑的环境中看这部片子,从而折射出一份难得的压抑色彩出来,不写点东西,总感觉不畅快。

当然,故事的爱情主题,是动人的。从新婚蜜月,小鸟依人,到难依难舍的短暂别离,丈夫回工地上班,到相思成灾,等电话等到睡着以至来电声音都不能叫醒,因想念心中的他而事事心不在焉。细微的镜头就将人物的刻画,二人世界的浓情蜜意,表达得一览无余。

然而乐极生悲,女主人公Bess实在受不了相思的煎熬了,竟然忍受不住跟Father祈祷,让她的丈夫早点回来,与之厮守。闺中怨妇,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料,祈祷的力量似乎真的发生作用了,她丈夫Jan竟然在工地发生意外,被砸成个废人送回来,命是保住了,不过全身瘫痪。呜乎哀哉,命运弄人啊,这下子是可以长相厮守了,可是一个废人,还能有意思么?用Jan的台词来说,甚至连行夫妻之礼都不行了,而Bess还那么年轻,刚过门就成了活寡妇,sigh。

Jan为Bess着想,跟她说去找个好点的男人吧,做情人,然后把ml的感受告诉她,那样他会继续活着下去,就如同他在和她ml一样。同时她还不能跟他离婚,因为当地的宗教不允许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发生,他们是在教堂里结的婚,该婚礼是得到Father的公证和祝福的。当然这个出发点,也是为Bess着想。然而Bess已经为爱昏了头,竟然就去找他丈夫的主治大夫要献身。幸亏主治大夫是个医德和rp都比较高的帅小伙子,否则就要发生不可原谅的错误。

然而,Jan的病情没有好转,Bess以为,这是自己没有按照自己丈夫的话去做而导致的后果,因此在Father前再度请示,表达了自己行动的决心和意愿,终于走上街头,打扮得跟青楼女子一般寻找陌生的男子来凌辱自己。这事,在那种宗教势力so强的社会氛围中,必然是一件道德沦丧rp变负的异端。是以当她在次踏入教堂的时候,被牧师驱逐,并且有家难归,她老妈都拒之门外了。可以说差不多整个社会都抛弃了她。当她寻找心中的Father时,也得不到回音,于是整个世界就如同疯了一般。

主治医生还在不断的给Jan做手术,但是Jan宁愿早点死去也不想再拖累Bess,因此在一个逮捕申请上签字,好让他们把Bess抓到精神医院去治疗。这个是主治医生的建议,因为他也很爱着Bess,希望这样能挽救Bess,脱离精神世界的苦海以免被love逼得失常。警察叔叔将Bess强行拖走了,但是Bess却溜了出来,她决心拯救到底,再次登上水手的船去献身(上次没献成,自己恐慌的逃了出来)。这次真的献身成功了,水手凌辱了她并且报了上次的仇,割破了她身上哪里导致大量失血,主治医生gg都就不回来……终于女主人公看着自己心爱的丈夫,悲伤离去。

事情没完,Jan在祈祷之下,竟然奇迹般的,能下床了,但是却面对着爱妻的葬礼。当地教会同意埋葬Bess,但是不能举行葬礼,只能诅咒她下地狱。如此为爱献身的精神,对Father言必听之的典范,怎么能下地狱?impossible,因此刚出院的Jan偷偷的将Bess的dead body从棺材里偷出来,让他的工友带到工地葬掉,从而躲过一场下地狱之灾。不可思议的,神圣的钟声在工地响起……

嗯,说实在的,这次看片的感受,唯一就是想吐,很压抑的感觉,特别是Bess那种笃信Father的行为,片中她姐姐也骂她很Stupid,都为人妻子了还迷信这种神的Power。在主治医生gg看来就是没长大的孩子般,虽然着急却说服不了,只能苦笑。女主角功力颇好,依偎在Jan怀中就犹如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清纯可爱;为爱而牺牲时,却如同一个老妇人般,痛苦的表情,有点精神病态的眼睛,尤其传神。最受不了的是她在跟Father祷告的时候,自言自语,一会儿以Father的身份说台词,一会儿以自己少女般的口吻傻问,一个人在少女和女巫的表情中切换,如果没有分裂也是该进医院观察的。人物的表演很好,灯光效果背景音乐等也恰如其分的烘托主题,确实让偶都睡不着,尽管缺眠。

最后,提一下片中的每一个Chapter开始时候的插曲,个人认为比较悦耳,可惜不知其出处,打算搜一下来欣赏,如有知道的,还烦请知会一声,多谢先!

 3 ) 小笔记: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之路

因为懒惰没搜到合适的资源,一直没看齐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却等到了大屏幕观看《破浪》,何其幸运。可是看过《反基督者》和《女性瘾者》再来看《破浪》,简直气到七窍生烟。同样是强烈的性元素和宗教题材,在反基督者里彻底背弃基督的导演却在破浪里用刻意的钟声意象祈求神的宽恕。而强烈的性有罪化色彩,和女性瘾者的奔放也背道而驰。

但是对照了一下每部影片的拍摄时间,就释然了起来。

(以下涉及剧透)

《破浪》1996

天真善良愚蠢的女主为了满足瘫痪在床的丈夫的性幻想,给病痛中的丈夫提供生存下去的希望,主动去寻求放荡的性关系,最后死于变态暴力狂的水手手里。这个过程里,不管是女主本身对不忠之性的恶心感,还是家人邻居和教堂的鄙夷,都给性本身抹上了浓重的有罪感。可是导演却大张旗鼓地表现被宗教禁止的放荡的性,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然后导演套用了一个耶稣献祭的壳,将女主的死变成了牺牲,换来了神迹般的丈夫的康复,虽死后在教会的诅咒中卑微地下葬,却换来了本不存在的教堂钟声的响应。

此片中导演已经表现出对自身欲望的迷恋,愧疚和迷惑不解,但仍试图在已有的基督的理论框架里获得原谅和拨乱反正。

《狗镇》2003

和破浪一样的小镇环境,同样是看起来善良容易受欺负的女主,同样大部分重大决定在小镇教堂中进行。不是无关宗教,是个社会道德片。用讲道理摆事实,揭露人类道德的伪善。

《反基督者》2009

一开头也对性做了有罪化的描述,但用了历史上曾被基督教徒迫害的女巫作为反基督的主要反叛方。最后女巫力量获胜,背弃基督,而赞颂大自然的生命力。使用了大量女巫元素,和邪恶寓言象征,用你(基督)的理论的反面,彻底反叛你。

是反叛主题的作品里非常出色的作品。然而,反叛,不代表意义的构建。而意义的构建,又涉及不同的主题方向。

相比于破浪,导演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固有框架,彻底放飞自我了。

《忧郁症》2011

从一开头的末日预言到结尾末日确实来了,全灭结局,非常舒爽。是对日常生活的反叛和颠覆。

在这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拉斯冯提尔因发表纳粹相关的不当言论被戛纳驱逐。一件并不意外的事。

《女性瘾者》2013

放飞自我后,对自我欲望的拨乱反正和意义的探寻。虽然对性的探讨非常极致了,但结尾,只看到了空虚,缺乏意义感。

《此房是我造》2018

导演放飞自我后试图构建意义的作品。然而,从结局那个难看的尸体房子来看,也没找到确凿的意义,这个房子,盖的不怎么样。

拍《破浪》时,拉斯冯提尔40岁,到了《此房是我造》,62岁,这位如此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还未找寻到人生的意义。期待他晚年的作品吧~

 4 ) 爱情

本片讲述了一个被笼罩着浓厚宗教气息的村子里,可怜得使人心痛的爱情故事。
没有激烈的煽情处理,缺少悲剧性的脸庞,连人物都显得过于平淡。故事在爱情之中产生,爱情在故事里延续,一切都那么自然,可接下来的

故事却不那么平淡了。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破碎不堪,爱情也在暗自哭泣。失去求生意识的男人仅靠着欲望而残喘,深爱丈夫的女人为

换取奇迹而做着可怜的付出,这一切都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延续他与她之间的爱情。
爱情永远属于悲剧的的牺牲品,失去了悲伤也许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拉斯·冯·提尔式的独特爱情,看后没有眼泪,但心里却流着伤心的血

 5 ) 如果你知道我有多爱你

Bessie & Jan,教堂里昏暗的灯光,男人们的黑衣,迟到的新郎,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这将是一场不被祝福的奇情。

疯狂降临在爱情里,生命都变得苍白。除了在一起的欢愉,所有的现实都被忘记了。寒冷的苏格兰北方,纯得如婴儿般的姑娘,来自海上油田的异教徒——高大的金发男人。

摄影机的视角是摇晃的、好奇的,仿佛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观察这个世界。

“If 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you might get upset.”人们都说Bessie很脆弱,她需要时时被人呵护在掌心。当婚姻缔结以后,Jan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生命的全部。他知道。可他不知道她会为他牺牲一切,哪怕是生命也无所谓。只有上帝,祂在注视着我们,怜悯我们为爱所犯的罪。

 6 ) 每个章节的配乐

图片版 http://www.douban.com/note/509724100/

第一章:新婚(Chapter One:Bess Gets Married)
All the Way from Memphis
Written by Ian Hunter
Performed by Mott the Hoople

第二章:蜜月(Chapter Two:Life With Jan)
In a Broken Dream
Written by Python Lee Jackson
Performed by Python Lee Jackson and Rod Stewart

第三章:孤独(Chapter Three:Life Alone)
Cross Eyed Mary
Written by Ian Anderson
Performed by Jethro Tull

第四章:罹难(Chapter Four:Jan`s Illness)
A Whiter Shade Of Pale
Written by Keith Reid and Gary Brooker
Performed by Procol Harum

第五章:怀疑(Chapter Five:Doubt)
Suzanne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Leonard Cohen

第六章:信念(Chapter Six:Faith)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Written by Elton John and Bernie Taupin
Performed by Elton John

第七章:牺牲(Chapter Seven:Bess`s Sacrifice)
Child in Time
Written by Jon Lord, Ritchie Blackmore, Ian Gillan, Roger Glover and Ian Paice
Performed by Deep Purple

第八章:葬礼(Epilogue:The Funeral)
Life on Mars
(theatrical version of film)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David Bowie

 短评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5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9分钟前
  • Hephaestus
  • 还行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11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16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2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2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3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3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3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34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3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41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42分钟前
  • 蘭女
  • 还行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44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49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53分钟前
  • X
  • 力荐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54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57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59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1小时前
  • 花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