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HD中字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5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2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4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6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4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6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7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8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19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孙道临)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何兰芬(袁霞)与他假扮成夫妻。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 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是为商业电台工作,将他释放。日军投降后,李侠夫妇又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电台被国民党发现,李侠接到到紧急撤退的通知,但此时,他又收到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海市蜃楼(国语版)功之怒猫和庄造和两个女人绝灭一年幽梦情挑四十渔岛怒潮2015我要活下去2009花悸陆上行舟前科者-新人保护司·阿川佳代-孤独的幸存者妖倾天下某年某月某日绝地游戏我变成野兽的夜晚3工作每天爱你8小时信义贱神三少爷2自由落体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 第三季探戈纷乱我要金龟婿1986玩叛游戏大宋北斗司幻土完美犯罪2004伦敦稚恋戴夫·查普尔:一笑置之关于香港的风流韵事机器人之梦麻辣教师 GTO (2012)狮子与我异形入侵眼镜里的海千金莫嚣张乐园2019日本北海食神甜丝丝(粤语)血族 第三季尤卡坦

 长篇影评

 1 ) 李白和李侠

这部影片在我无法打分。若说艺术成就本不足一提,若说思想水平又是那样的充满意识形态。这本是属于时代的影片。离开了那个时代,意义便近乎为零。
但在我,这是属于记忆的影片。属于记忆,便不再执着于臧否。只是想说说记忆,和那个时代里的人们。

1. 老虎灶,龙华烈士陵园

这部影片,在父母一代是影响深刻的。谁不知道那句“同志们,永别了”。谁不知道世上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但在我,80后,这部影片得以存在于记忆中,却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老虎灶。片中有个场景,是把小纸条塞在热水瓶盖上传递情报。过去在上海能够打热水的公共场所,叫做“老虎灶”。这个片子取景的老虎灶,便是外婆住的地方。老妈很早就告诉我,永不消失的电波那个老虎灶就是那里拍的。

等我有记忆起,那老虎灶早就不见了。但我却隐约记住了这个电影的名字。

时隔很久以后,小学组织去龙华烈士陵园春游,校长说这里长眠着很多著名的革命烈士。譬如……李白烈士。

全场轰然,因为大家只知道唐朝有个李白,如何会有人也叫李白?而且成了革命烈士。紧接着又说有“邹韬奋”,识字不全的我等只觉得“韬奋”二字实在使人联想丰富。于是有几个已经笑倒。

校长大怒,斥责小P孩们不严肃,在烈士陵园喧闹,我们忍着笑,听校长继续说,李白烈士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

哦,自此,我知道了李白的名字。又一次记起了这个电影的名字。

2. 孙道临

90年代中晚期上海正流行着“爱国主义教育”,暑假便有革命老片的重播,还有几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片颠来倒去。

其中就有李白烈士故居的宣传片,配合的画面正是电影的最后。一个发报员戴着耳机,双目炯炯的望向前方。之前不是没看过革命老片,一个个要么灰头土脸的搞地道战,地雷战,要么是高大全的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可是这个发报员却与众不同——

温和从容。

于是我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电影。其实也说不上有什么很大感想,只是确定了孙道临的确气质出众。哪怕演革命烈士,依然掩不去骨子里的文气。

之后,孙道临先生有出书《走进阳光》,其中回顾了拍摄此片的经历。他自己倒是不太满意的,因为前期的李侠太过油滑,仿佛为了装而装,但后期自己调整了之类。我倒不以为然,只觉得那个从延安到上海的李先生,草帽白衫,清朗微笑,十分美好。

出书时孙老年届80,后逝世于2007年年末。

对于这样一位半生经受着文革的优秀演员,一生如此,不得不说我感到可惜。后来我回顾了他大部分作品。依然觉得他是真正充满着民国知识分子气息的演员。

3. 李白烈士

以后,我爱屋及乌,开始对故事原型发生了兴趣。(也是我今天依然如是的考据癖起始)。

据说,江青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甚至想要把它改编为样板戏,但是实在表现方式太难,(一个发报员你不能老让他手舞足蹈的唱京剧),稿子都已经草拟了,效果不佳,于是作罢。

邓颖超在看了这电影后特地点名要照顾故事原型的家属。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烈士,生于1910年,湖南人,电影以他的事迹为主,穿插另外两名在上海白区的秘密发报员的事迹。(这二位同志,一位秦鸿钧也被捕牺牲了,另一位巧妙的利用了墙纸的拼花图案而藏过了发报机,得以幸存。)

李白烈士,出身贫苦,参加红军,走过长征,文化基础薄弱,但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了优秀的发报员,抗战时期被派往上海工作,和工厂女工裘慧英结为假夫妻,日久生情,结为伉俪,生有一子,两度被捕,前一次经营救出狱,后一次没有活着出来,被杀于上海解放前20天,终年39。上海解放后,寻出烈士牺牲地,敛尸重埋于龙华。现墓存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我知道现今有很多国军粉。但我还是想说,48年到解放这一段,屠杀共产分子的历史也的确是丧心病狂的。许多年前我在比利时的二手书店买了一本《Life》当年驻华记者的上海街拍,到处的白色恐怖,到处的人头和尸首,枪决,我可以说,在那样的时代里,也难怪人们要对某党失望了。

又想起初中的一个傍晚,我在四川北路乱走,忽然天色就糟糕起来,紧接着就下雨了。我鬼使神差的和同学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天鹅宾馆附近的一条弄堂,看到了暗夜里的几个字“李白烈士故居”。

我们于是就在那个雨夜参观了李白烈士的故居。我至今还在奇怪那个夜里,怎么这个故居还是开放的。黑幕里亮着橘黄色昏暗的灯光的老宅子。参观者也不止我们两个,还有一对中年夫妻。管事的大叔让我们在本子上签下名字。就让我们上楼了。

三层的日式民居,电报室在最上的一层。楼梯窄而陡。二楼墙上全是李白烈士的照片。其实他本人的照片也实在不多,多是为了表现历史背景的照片。最后几张便是在浦东重敛尸体的档案照,虽说已无生命,还能看出累累伤痕。实在是……

历史上,李白在第一次被捕前一刻连发了五个”再见“,这就是”同志们永别了“的来源。

因为电影,李白烈士也被人熟知了,不独他,也是整个地下的情报系统。

而他的家属在文革时也保全了。大概也可说是“不幸之大幸”吧。


4. 理想主义

我一直有想说这几句话。我固然讨厌意识形态剥夺个人自由,但又承认在那个时代,中国是必须需要一个radical party来解放思想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解放这个词,但解放就是解放。

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妇女平等首先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就连识字这个基本的文化素养,也不可能普及到那个程度。那个时代的很多GCD人,是理想主义者。

那个时代。

我已经很久不看国共党史了,民国时期的斑斑血泪,本也很多,又何谈之后。

很多事情终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也已经看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最终结果已如毛所云“产生新的特权阶级“,但一味追求阶级斗争又是什么结果我们也早已看到。

这部电影也随同那些记忆已属于我的历史。

最终,我可能还只愿想起那个炎热的下午电视上忽然出现的一个面部特写。

能有理想主义的人,还是真好。不管以后是什么,总比那些一生只为名利浮云的人,强得多。

 2 ) 看到了好多谍战片经典片段的来源

一开始很像潜伏,女主从外面看到战友牺牲回来闹脾气很像赵丽颖演的一个片,潜伏,麻雀……好多谍战致敬了经典。

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一群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人,深藏功与名,铸就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特科的人,受工作性质影响,好多人再迎来光明的时候,再次被自己人给推进了无底的深渊,好多人内心的光明,在大风大浪的时候都没有被浇灭,却被一点点的泪水给扑灭了。

黎明之前的黑暗再黑,也终究长不了,共和国勋章让大家再一次认识了他们,希望那些牺牲在路上的战友,不要太寂寞。

 3 ) 托体同山阿

「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什么】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从而奉上牺牲往往是必经之路。而这个牺牲,绝大部分就包括自己的生命。

一九五八年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千里赴戎机—奔赴上海

电影的开头就是故事的结尾:从来不止一位李侠。

从来不止一个人在最后的时刻会用明码和战友永别,这一次是白马翩跹的李侠。

孙道临可能是穿西装最漂亮的人,我说得是《不夜城》。所以他一度为自己不像一个解放军而苦恼,甚至决定转行。虽然之前他已经出演了《渡江侦察记》。

李侠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任务。他就像任何一个战士那样首先要求的是前线,去最危险和艰苦的地方,去最容易牺牲的地方。孙道临同样如此。

在《电影传奇》里,孙道临提到很多老革命得知他要演这个角色,不谋而合的要求是:

无论怎么演,你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军人。

作为地下工作者,我潜意识里觉得值得炫耀的该是:神仙老虎狗,昆乱不挡。但就是这句【你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军人】让这部电影有了定海神针。让我醍醐灌顶。

不仅仅是他乍到上海,在汽车里会看着马路思索如何巷战;发电报时候会不由自主说:就像敌人将要进入埋伏圈。甚至在新婚燕尔的中秋节,还会思念着老首长,老战友。

李侠来到喘不过气的敌占区,离开战友。一个个深夜里,冒着危险和汗水工作着,坚持着。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军人,甚至从肉体上都从未离开过延安。

他的微笑都带着宝塔山的光辉,他不过是骑着白马换了一个阵地。他渴望着被捕和牺牲,那不过就是回家。

离忧离怖,无畏无惧。

寒光照铁衣—被捕立功

李白烈士在历史上同样是两次被捕,并且在第一次被捕时最后发送了五遍【再见】。而影片中李侠的第一次被捕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

一生一世,竟然能看见留着小胡子,穿着花衬衫,为膏腴多汁的女特务簌簌发抖又精关不守的王心刚。

据说美国人民被《西部往事》里亨利方达竟然是坏人吓坏了。

我被王心刚扮演的坏人乐坏了,

朋友,你知道王心刚吗?他就是我们的美国队长。无论是冯喆,孙道临,甚至庞学勤,在伟光正值上都比不过王心刚【提石挥您就是城里人太会玩了】,简直是至醇至纯。

有生之年,王心刚却演了坏人,甚至还是小人。

在一口一个【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李侠面前,姚苇简直已经不是抖如筛糠,就是糠,还是糟糠。在妮娜尖尖的胸和眼神下面,我们的军统王牌发报员,上海地下电台负责人一泄如注。

【真像清水一样】。

彻底投降的姚苇才是真正快乐的,就像终于吃了兄弟尸体的花铁干,又像在冉阿让面前咆哮穷人的体温计是自己皮肤的德纳迪。他可以肆无忌惮暴露自己的软弱,无知和情欲。

“我爱你,蓝眼睛,你驾着红帆破浪而来,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爱情。”

可惜生活不仅仅是莱蒙托夫,因为他对李侠近乎皈依的信任,造成了上海谍报史上可怕的丑闻【可怕的是这是一部分真实的历史】。

他没有信仰,他自以为找到了新的神,虽然这次连背叛的机会都被剥夺。

如果说李侠始终是一个军人,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芦苇。他以为摇头摆尾只是在苟且,他想不到的是苟且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

托体同山阿—从容就义

和烈士李白一样,李侠本来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可是必须完成最后一次任务:江宁城防部署图【历史上就是如此】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别的可能。

李侠端坐如山,伴随着敌人的破门而入纹丝不乱地完成所有发报工作,吞下电报。

回眸一笑。

你觉得邱少云不可能在烈火里纹丝不动,你觉得黄继光胸腹被机枪子弹撕开不会顶着枪眼而上,你觉得董存瑞做不到忍受炸药包逐寸逐毫的引爆在即,但他们都做到了,从容不迫地做到了。李侠也是,笑容也是。

曾经质疑:没有看见过神,神是否就是不存在的。

不用质疑:你没看过那个在特务面前依旧微笑的男人,那种信仰依然存在。

【 “同志们 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

我和你们始终一直在并肩作战,就如往昔,就如在这之后的每分每秒。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你从未见过,却坚信永不消逝。

李白烈士永垂不朽。

所有烈士永垂不朽。

孙道临创造的李侠,永垂不朽。

 4 ) 观看感受

故事讲的是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共产党为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就把原来在延安的李侠同志派到了上海,为了给李侠打掩护,党员女工何兰芬就与他假扮成夫妻,在一次工作中,李侠同志不幸被日军逮捕。日军就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特派员,于是就将他释放了,而上海国民党地下组织也误认为他就是重庆国民党的人,就想着威逼利诱地使李侠为国民党工作,李侠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巧取敌人的情报,并将敌人那些谈判在报上揭露出来,即将解放,敌人开始疯狂搜捕地下电台,而李侠这时也得到命令转移。可是,恰好还有两个紧急的情报要发出,李侠为了人民的解放放弃了生的道路,发出了最后的电报,而与此同时,敌人也已经包围了这里,他镇静的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随后,就英勇就义了。

看完电影后,我顿时明白了“电波”永不消逝的原因:电波,不仅仅是用电台发出的信息,还是主人公李侠同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会随着他的肉体消失,而是激励着身后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这种精神也会一直传承下去,永不消逝。

 5 ) 永不褪色的电波

女导演王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执导了好几部现在看来“主旋律”的影片。但又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主旋律”,人物高大但也接地气,情节悲壮但更生活化,几许温暖,几许烟火,几许柔情,甚至几许浪漫。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名字就取得很浪漫。当年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片尾孙道临饰演的男主角李侠在空中发报,白云朵朵从他身前飘过。我们都知道他最后被捕了,一定牺牲了,但是导演不愿意直面拍摄他的死亡,用了这样一个柔情的方式来展现,来纪念。这次陪长辈们去看彩色修复版,最后到这里,蓝天白云突然就变回了黑白色——这也几乎是电影唯一的一处黑白,突然明白,这也是一种对李侠逝去纪念的展现手法。同样柔情。

彩色修复,从来不是单纯地上个色就可以的。

第一次看《永不消逝的电波》时还小,就记得孙道临一双炯炯有神坚毅的大眼睛,记得他的鞠躬尽瘁,记得他的宁死不屈。这次再看修复版,才发现导演对许多细节的刻画都很到位,比如李侠夜里偷偷去阁楼发报,为免惊动邻居,脱了鞋子光脚走上楼梯。女主何兰芬在李侠被捕后艰难洗衣裳,洗完一件绞干后,忍不住将手笼到嘴边呵气……都是很生活的。

王苹导演电影中的女性都自有其可爱的生命力,令人一见难忘,不是单薄的形象。比如《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春妮……我这次重看《永不消逝的电波》发现导演也给了袁霞饰演的何兰芬很多着墨,她绝不是英雄李侠的依附。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电影中详细描绘了她如何从一个工厂女工变身李太太,从不理解李侠的工作,到坚定地支持他协助他成为他最得力的革命伴侣。

我觉得两人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前面李侠刚来到上海,自己还没有成功转换身份。后面镜头一转,开始展现他以一个成熟的革命前辈教导何兰芬同志如何潜伏。一下很多不曾拍出来的,通过李侠此刻的成熟举动我们就都懂了。既展现了李侠他们工作的不易,也让我们对于李侠这个人物在现实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也许这一切和彩色修复后何兰芬美丽的形象也有关,那从朴实女工装到鲜亮旗袍再到干练家庭妇女打扮的变化,将何兰芬这个人物一点一点丰富起来。

我对于这次彩色修复非常好奇,所以看了一些幕后故事。据说工作人员连剧中传递消息的《红楼梦》都特地找专家问过版本,后来发现线装书的特殊装订确实可以藏东西,可见当年拍摄之严谨。而这次着色更严谨,既考证了版本,又配合主角的衣服颜色,这才定下了蓝色。电影中每一帧每一种色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考究的。

对于一部经典黑白电影的修复,显然是希望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希望《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能永不褪色。

 6 ) 永不消逝

电波消失的时候,伴随着李侠眼睛注视的,还有那一句:永别了,同志们。还有延安的一切,过往的岁月,战火以及那一面旗帜。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毕生的信仰,他的家,他的国,他的血脉,他的所有。
    他第一次发电波时,背景就是延安的白塔。那个时候,我会想,原来革命里,也有这样一个温柔的塔。牛津的学子为了纪念他们曾经旖旎的大学岁月,写出了“如梦似幻的尖塔”。我们却在一个革命者的眼眸里,感受着那样执着的眷恋,那样执着的深情,那样执着的信仰,那般温柔的一个塔,不高不矮的立在延安,立在他那永不消逝的电波里。
    犹记得姚苇对李侠所发电波的形容:这般点划清楚,犹如一汪清水。连敌人都会这样形容,一汪清水,李侠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他第一次出场,他的新奇,便如黑白片里的骄阳一般坦然一般清澈;他再次出场便是老道的情报人员,但是那种温和里竟带着让人迷恋的清和,对着新来伙伴的尖锐,晨阳般的宽和;然后,便是狱中,重刑过后,没有多少折磨的痛苦印出来,有的只是夕阳般清倦的一张脸,清清淡淡的说着,我不知道,始终如一的说着,我是一个中国人;最后的最后,面对着死亡,那般清晰的发着电报,那般清楚的警告,那样那样清明的眼神,对着亲爱的战友说:永别了,同志们。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因为它讲了一个好故事。虽然它的镜头语言很烂,即使在镜头切换时已经尽可能的巧妙,比如火苗从老孙手里燃烧的纸到了柳妮娜的打火机,比如那一注水从倒在李侠脸上转到姚苇倒在酒杯里,比如那一个搓衣板上的衣服从无沫到有沫便已是无数光景流逝。但在从房间A到房间B的转换里,我们总是看到不折不扣的墙板,无时不刻的提醒我这是在片场演的一出戏。至于其他的镜头,嗯,几无可言。我也是在这时感到,小津安二郎的构图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样的黑白电影,那种静美,却属于一种极致。
    不过,这一切,都无妨它讲了一个好故事,虽然它讲的磕磕绊绊,但是它的真实,却是结结实实的触动着我。在这里,你看不到,一个共产党男爱上一个女子却发现她是军统女特的纠结情节(每次看到这种狗血剧情时,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觉得这种概率有多大),因为它真实,所以只有一个姚苇,一个曾经热切崇拜过蒋介石,终又失望的军统特务,他世俗,他小人,他软弱 ,他在夹缝里觍颜求生,因为他已丧失信仰。他不坏,亲爱的,至少他的人性未曾泯灭。他在对利诱李侠不成,听到那“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时的明白。我常常想起,汪精卫,在投降后,演讲时仍然会讲:中国不会灭亡。蒋介石的摇摆不定,汪精卫的投降曲折,国民党内的争斗与腐败,信仰的泯灭,只求活着的亡国奴的可悲。他们不可恨,只是太过太过可悲了。
    因为走的太远,所以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所以说,李侠是多么多么幸福的一个人,他在那个年代里选择了共党,一个坚持抗日的党,一群温暖的战友。他把那些温暖也带给了兰芬,他看着这个女子,从稚气盲目的向往——觉得流血流泪才是做事,到沉稳的发电报,面对着他的拷打,心里再疼,也学会了说不知道,学会了默默洗衣度日,接他出狱听到其他人说“在里面和住旅馆一样”,只是给丈夫披上一件衣服。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男人是多么可爱啊,吹牛来安慰着自己的妻子,忘记了自己受的罪。兰芬就是一个真正党员的成长,这里没有多少香艳,没有多少风花雪月,只有岁月对人的点滴蹉跎。成长,只能由岁月带来。
    故事的开头,就是一个谍报人员的暴露,后来就是李侠的暴露,电波却始终如一的发着,直到迷惑敌人,直到出狱,直到终于又可以发电波,直到敌人就在面前,电波还在发着--永不消逝。就如日本人感慨的那样,共党的电波永远不完。那么简单的设备,那么简单的隐匿,敌人一抓就准。可以不完的原因只有一个,前赴后继而已,不停扑火的原因也只有一个,信念如一而已,更何况扑向的不是火,而是属于1945的光明,对于李侠,还有1949的天亮。
     所以,电波永不消逝。

 短评

孙道临真俊!貌似潘安……

5分钟前
  • 李哥
  • 推荐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10分钟前
  • KID
  • 力荐

记得当时和同学说,这辣椒水、老虎凳不用上刑,往眼前一摆,我就全招了。真是敬佩当年的共产党人

1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57年在李克农一手推动下拍摄的。既颂扬了烈士又严守组织的秘密,保守了很多情节。

14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2024.10.4 修复版点映场。老电影不愧是老电影,一句多余废话、一个注水镜头都没有,吊打市面上某些注水电影电视剧。孙道临堪称那个年代少男少女们的梦中情人,哪怕时隔多年,他身着长袍出场依然能让身边的中老年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的小鲜肉,别说演得不如孙道临,长得也不如孙道临,审美在倒退。

17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我发现第三代导演有个特点,相比于第二代导演在建国后虚伪的歌功颂德,第三代导演虽说政治宣传色彩也很浓,但是有相当大的现实主义成分在里面。可见,他们对共产党才是真爱啊,哈哈。此片是一部当时难得的谍战片,也是孙道临演员生涯中一部为历史所铭记的电影。王苹导演的仍旧很细腻,相比于某些导演流水账式的叙事,脸谱化的叙事,王苹镜头下的人物是有层次的,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十分难得。李侠与兰芳建立革命友谊之后,又升华。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家三口,生活于市井之中,但却暗流涌动,时刻有着危机的降临。李侠牺牲了,可他的电台之音永垂不朽,为新中国的建立添砖加瓦。

21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孙道临-李侠,密码专家。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延安颂

26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看了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的,正如胡歌所说,烈士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一直潜伏在黑暗里,但恰恰是这根火柴,点亮了新中国的光明!向所有为国牺牲的先烈致敬!

27分钟前
  • 安妮
  • 推荐

尽管倾向于认为这次转制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借由机会能进行重温,依然是当下如此平淡的院线中的期盼- -《庐山恋》、《早春二月》、《冰山上的来客》…有机会吗?全场都是陪伴中老年观众来看的子女们,大家一言不发看完整片的感觉真好;如同那个完全不出落俗套的结局,都值得珍惜。孙道临和王心刚之外,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饰演“柳尼娜”的陆丽珠;彩色画面下的她那种独特的气质与形象或许更添说服力。翻到演员一段在电影之后的经历倍感唏嘘,也庆幸她度过了那样的浩劫。

3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因为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看这部电影。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说的那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真的震撼到我,从头到尾哭的不行。这部老影片黑白的,没有字幕,但是很有感觉。致敬革命先烈

33分钟前
  • noheartx
  • 力荐

帅惨了

34分钟前
  • Erizalebeth
  • 力荐

镜头中有个人在影印毛主席讲话传单的时候,简直就是在表演hip-hop 。哈哈哈哈哈哈

36分钟前
  • 余获获
  • 较差

有些许闪光点,不过人物塑造脸谱化,整体太“样板戏”了,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上色修复。

41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滴滴滴,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

43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我是看了刘涛和胡歌演的片段才知道这部电影的 感激那个时代的前辈们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所有

46分钟前
  • lucking star
  • 推荐

李白同志,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50分钟前
  • 如也
  • 推荐

小时候看过若干遍。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李侠那句“好好生活”。

5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2021.10.07📍沈阳工人文化宫影城 那个年代不只有理想主义,还有组织给分配的对象。(电影院可真应景啊)

57分钟前
  • MIss_三三三
  • 力荐

1.《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素材由国家安全部一位了解李白生平的人士提供的,经黄钢艺术加工而成,因此影片片头字幕的编剧名字是一个化名。2.有人认为孙道临的气质只适合演大户人家的公子,不适合演八路军干部。而在解放前接触过地下工作者的王苹认为,孙道临的眼神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3.扮演叛徒姚苇的王心刚长相正气,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建议找演反派人物比较有经验的演员来演,连王心刚本人都没有把握。王苹凭着自己的导演经验相信王心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鼓励他抓住这个机会开拓戏路。4.有人认为袁霞不会演戏,启用她太冒险。王苹认为何兰芬是一个朴素的上海女工,有点土气,参加地下工作后,身份变了可本质变不了,而袁霞的气质恰恰有点土,所以适合扮演何兰芬……-百度百科

5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斯人已逝

1小时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