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第一季

全10集

主演:海莉·斯坦菲尔德,安娜·巴瑞辛尼科夫,艾拉·亨特,艾德里安·恩斯科,托比·哈斯,简·科拉克斯基,格斯·伯尼,格斯·哈尔珀,马特·劳里亚,阿曼达·沃伦,卡特里娜·E·珀金斯,才那扎·乌奇,达琳·亨特,塞缪尔·法恩斯沃思,索菲·扎克尔,阿莱格拉·赫特,维兹·卡利法,杰森·曼楚克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2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3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4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5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6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3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4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5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6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7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8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19狄金森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女诗人的“针线活”

《狄金森》第一季的季终集收尾很美好。 艾米莉写下表达爱意的诗送给苏,两个人私自跑出房间,在郊外的林间起舞。哥哥看到苏弄脏的婚纱,气愤地认为艾米莉在破坏他和苏的婚礼,故意戳艾米莉的痛处:父亲禁止她投稿出书。受到打击的艾米莉又一次进入自己创造的想象世界,死神为她举办葬礼仪式。用笔记下诗歌灵感的念头压过了祈求死神带走她的冲动。艾米莉回到自己的房间,用缝制苏婚纱和母亲礼裙剩下的针线,将自己一页页散落的诗歌手稿连缀成册。

(艾米莉的母亲穿着女裁缝修补好的礼裙说了一句台词:“只要有针线,就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艾米莉也用针线解决了她自己的问题。全剧最爱这段女诗人的“针线活”)

回顾一整季艾米莉的成长,事先瞒着父亲投稿校园期刊,女扮男装去学校听讲座,借用哥哥的名字参加诗歌比赛,装病待在房间偷偷写诗,就像她写下的“成功之道在于迂回弯绕”。“真相闪耀的过程一定缓慢。”最后一次站在房间门口面对父亲,艾米莉坚定地说出了自己是诗人的真相:不论你做什么,都阻止不了我写诗。

 2 ) And in her eye, The Violets lie

Emily Dickinson - 1830-1886 One Sister have I in our house - And one a hedge away. There's only one recorded, But both belong to me. One came the road that I came - And wore my last year's gown - The other as a bird her nest, Builded our hearts among. She did not sing as we did - It was a different tune - Herself to her a Music As Bumble-bee of June. Today is far from Childhood - But up and down the hills I held her hand the tighter - Which shortened all the miles - And still her hum The years among, Deceives the Butterfly; And in her Eye The Violets lie Mouldered this many May. I spilt the dew - But took the morn, - I chose this single star From out the wide night's numbers - Sue - forevermore! 家中有一妹 嫂居一篱外 一人同血脉 两者皆我爱 与我同根生 着我旧衣裳 与我同巢眠 筑我温柔乡 乌鸫啾啾鸣 白玄恰恰啼 悠声自成律 六月空寻觅 豆蔻已不再 丛间无裙摆 纤玉两相缠 千里指缝间 年复一年 花间流连 尽欺彩蝶 秋波眉睫间 紫罗映眼帘 多少五月闲 轻拂露痕 撷取清晨 任凭星河万点 唯有此颗入眼 苏 直至沧海桑田

(译作源自官方字幕组)

 3 ) 循规蹈矩就不会永生

《尼古拉斯·奥古斯汀:第二次革命战争》(1)我们奔赴战场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最近终于又发现一个几乎值得五星的很接近美利坚大革命叙事的电视剧了,十分出乎意料——竟然是这部剧。我太喜欢其中对废奴主义者的支持和对奴隶制的批判了,着墨不多,但句句到位。

第一季

第一集

老早就听说这位女诗人要被拍成电视剧了,但是因为她不是时代的主角(主角是华盛顿,加里森老布朗林肯格兰特等人,是男人,现在有所改变了吗?但同时,也永远是战斗在一线的人),对她不太了解,没太关注剧的进展,没想到再一看,不光是第一季都出了,第三季都预定上了。

历史和历史传记电视剧好的太少了,只有《亚当斯》一个可以算数,因此我对本剧没报什么期待,没想到第一集就被惊艳到了。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觉得加入现代元素的历史剧是好的。人们对“严肃的历史剧”总是有误解,严肃并非在于表演风格或剧本,而是指对待历史真相的态度。因此本剧和《被解放的姜戈》是相对严肃的,看似异常严肃的《众神与将军》却是纯粹的下流闹剧。

有些历史就不该开玩笑,有些则很适合。不该开玩笑的开玩笑,该开玩笑的却一本正经,都是灾难。本剧的导演、编剧们很明智。其实,本剧已经引发了观众(也就是本人)对死亡等问题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严肃的,相比起来《上帝之鸟》就显得十分苍白和尴尬了。

第一集对同性情谊的表现,对死亡的思考,都很棒。主人公的思考借死神之口说得很好:“循规蹈矩就不会永生。百年之后,我将是家族中唯一被世人谈论的那个。”

第二集

女扮男装去听教授关于火山的演讲。

第三集

在派对服用鸦片。

第四集

拜访梭罗(对他的虚构有点过分了)。

第五集

莎士比亚戏剧社。

第六集

为了写作而装病。

第七集

堪萨斯,共和党兴起。

第八集

奥尔科特小姐(又是虚构梭罗那般过分……)

第九集

第一次看到有影视剧表现日食,而且如此美轮美奂,震撼人心。照顾生病的男友。与女仆谈论宗教信仰。男友之死。

本来每天都忍不住看两集,片中最善良最讨喜的本死去之后,好几天不再看这个剧了。我的意思是,我曾经嘲笑过读者因为奥尔科特小姐在《小妇人》中把贝斯写死而不买账的行为,但是这次我有点理解这种感觉了(再看还有什么意义啊……)不过区别是,本大概是历史人物吧,本集非死不可。再看在道德上毫无原则(支持奴隶制)的乔治献媚的模样,对比之下,更加显出本的可贵。

第二季

第一集

可能陆陆续续看了一个月才看完这一集,想起了写这段评论。为了B站频道(特利安),最近太忙了。

一开头人们看报纸的情形,就揭示出国家正在朝美利坚大革命的第二场革命战争步步迈进,而人们都明白这一点。(那个此后频频出现的蓝衣鬼影也说明了这一点)

主人公眼花去看病,父亲问会不会好转,医生回答说“不会”,这个情节很搞笑,但也借医生之口,暗示了主人公为了写作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第二集

主人公大展厨艺,赢得比赛,但是一个报纸编辑告诉她,她的写作才能不该浪费在厨房。这个编辑,很可能是死去的本的代替者,但是长相确实不如本高大英俊,所以我没记住他的名字。

第三集

降灵会之后,主人公得到启发,决心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但之前热情鼓励他的编辑,只是例行公事一样的接待了她。

第四集

主人公在提交给编辑自己的作品之后,就陷入了写作困境,这一集解围的人是中央公园的设计师:设计公园是一种艺术,也会遭遇困境,那时候要停下来,这个艺术品要为之后几个世纪的人服务,甚至会拯救民主,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忘记一切沉浸在创作中,如果失去了这种感觉,就让自己再次“迷失”,找回那种感觉。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时隔几个月回来看,我才发现这一集的主角奥姆斯特德是位废奴主义者。

在堪萨斯自由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詹姆斯·阿伯特的榴弹炮,就是奥姆斯特德捐赠的。人们经常忽视那些真正的废奴主义者的废奴主义者身份,就像忽视那些真正的奴隶主及其走狗的邪恶势力的身份一样。一个显著的例子是,wiki的奥姆斯特德条目,至今没有写明奥姆斯特德是废奴主义者,就像许多奴隶主被没被提及他们是奴隶主一样。相反,为了污蔑击败奴役军的英雄格兰特,格兰特那根本不能被称之为奴隶主身份的身份被反复夸大、炒作,甚至被捏造新的“事实”。

没错,一切都太不公平,太不合理,而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去纠正。奥姆斯特德将首次出现在我的SRPG《美利坚英雄传说:第二次革命战争》中。

哦对了,顺便一提,奥姆斯特德那段时间在忙着给堪萨斯自由斗士凑集武器,大概没工夫像本剧里一样游山玩水。

第五集

哈德森河画派的桑福德也在第二次革命战争爆发后加入纽约第七民兵团了哦!

纽约第七民兵团

第六集

观众心里想什么,看作品就看出什么。

有人说歌剧就是垃圾,其实吧,什么艺术形式都分作品,不妨看看第二次革命战争的歌剧《特鲁斯》。

在渴望成名的鬼话下面,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美,是爱……

《特鲁斯》第一场:全能的上帝,我叫贝尔

第七集

传说中的水疗真的是那样的吗?

第八集

她的作品终于发表了,但第一集的蓝衣鬼影向她揭示了名声的真相。黑人评论她这段时间的诗没有政治立场,让人昏昏欲睡,我赞同,一切伟大的艺术必然是为政治的,为自由和平等而呐喊的,她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尽管精神的力量是隐形的,但世界正是靠这些隐形的东西运作的,它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可以摧毁邪恶的奴隶制,带来光明和希望。

蓝衣鬼影最后吹的口哨是老约翰布朗之歌,果然证明我一开始的猜测,他是来自未来的自由斗士中的一员,一个为人类自由和平等而战的无名烈士。

之后是黑人聚会给老约翰·布朗筹钱买武器,为革命而奋斗的场景。革命,是革命!电影里说到了革命这个词!第二次革命战争!为什么如此简单而有意义的真相,那么难得才能在电影里看到一次呢?我要再加一星,给这个剧满分。老天,这是伟大的第二次革命结束一百多年来第一次通过电影如此生动呈现这个场面!

不知道后面是不是该把老布朗给弄跳梁小丑了,千万别,我不想看到像《上帝之鸟》那样的道德沦丧(十分痛心的长篇评论和差评),但如果不幸言中,我会毫不犹豫坚持原则,让我们往后看看吧。

真的太好这个剧,瞧瞧这个表情,好像历史活过来了一样,由衷的让我为当时的情况感到喜悦。

我也得反思一下,目前开发的《美利坚英雄传说:第二次革命战争》游戏里到目前的进度还没出现过一个黑人角色,可是毕竟黑人在整个故事里就像隐形的,白人废奴主义者仍然是主角,这是历史事实,没办法。

箱中人布朗,地下铁路的一个著名真人真事。

与之相比,还在关注写“田园诗”的名声的狄金森简直没有资格出现,也确实不会出现在我自己的《美利坚英雄传说:第二次革命战争》里。

这段辩论太精彩了,这也是我的感想,很早我就说过。只不过我的频道,我的媒体现在还在挣扎求生。

看来不太可能对老布朗的良知不敬了,目前这部剧对伟大的为人类普遍的自由和平等而奋战的废奴主义者以及被压迫的人们从来都是恭敬和仁慈的。

黑人们热情地跳舞,而保守腐朽的工商业利益集团在呆板的拉小提琴,一个是革命的,一个是行将就木的,看这个剧你不要看表象,你看它想要传达的感情。

第九集

狄金森家的儿子真好样的,崇高和卑劣的区别在一百多年后这样呈现出来,让人看得分外清楚,那些为良知而说话的人的在天之灵也会宽慰。

老约翰·布朗根本没露脸,一句话带过了他的起义。虽然台词在侮辱这位烈士,但是由于出自小人角色之口,实在是对烈士另一种赞美。而《上帝之鸟》是直接让老布朗像小丑一样在镜头前跳梁,这是本质的区别。

那个鬼魂的真相终于有了,是儿子的一个在西点的同学。

第十集

另一个女儿的男朋友要去新奥尔良,在第二次革命战争前夕!幸亏没跟着去,不然就身处邪恶的阵营中了!


推荐

影片

 4 ) 剧的风格决定了不必严肃看待内容

至少让我知道了狄金森这个人物。

这剧的风格和《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有点相似,差点消化不了这种风格过于轻松的历史剧……台词让人分分钟出戏到现代。而且道具有一种华丽但塑料的感觉。

这个倒还可以接受,比较受不了的是政治元素过多。比如第一季里一群人围读奥赛罗,奥斯丁扮演女人,女主感觉没什么问题,而一个日本小哥(天知道19世纪为什么美国东部会有日本人)扮演奥赛罗,女主就觉得出戏,大力反对(因为奥赛罗本身是黑皮肤),堪称大型双标现场。编剧的脑子仿佛被门挤了。

我是冲着百合去的,这剧让人比较满意的是演员的演技和颜值,角色塑造的也挺不错,包括配角。但鉴于两个人的姑嫂身份和艾米莉本人还有几个传言中的男性情人没登场,我觉得在百合这方面也不必过于认真。

 5 ) 最爱每一集结尾读诗环节

需要一点时间适应的风格:19世纪美国背景下,这部剧在田园风景的画面中穿插了很多节奏感很强的现代音乐(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后面和着情节出现Billie的 all the good girl go to hell的时候我就直呼bravo了 )

还有一些类似美国青春高校的拍摄手法(一些疯狂瞬间的定格拍摄、party,etc)

情节人物塑造:剧中塑造的Emily Dickinson跟我心中的她还是有一定出入的,没有想到会增加鬼马俏皮的特性,大概是贯彻轻松的基调。编剧脑洞真的很大,大量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情节去刻画更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但个人觉得有些情节过于丰富,反而弱化掉了ED的一些独特点,有时候也会让我产生混乱,比如为了Ben成为家庭主妇的这个转变,还有Ben喜欢Austine,我??还捉摸不透的是为什么开始几集要加一些EM和父亲之间强调, 加了一些情节但似乎又没能成功呼应到一些情节或者突出主题,确实有做到把重点drama放大,但非重点上并没有完全简化,显得有点繁冗。以及个人比较期待的关于Emily和Gardening的联系没有被重点突出,有点失望咧

叙事上,电影去挖掘ED的每一首诗歌,然后结合人物经历还原创作过程,这一点上我觉得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在看了两三集适应了风格之后,就逐渐期待每一集情节怎么融入到诗歌里。

我最爱的就是每一集结尾的读诗部分了,太美了太美了,就挖掘诗歌和还原创作过程的结合而言,我最喜欢的是 Tell the truth还有Emily写给Sue的那段话(录屏反复观看)

情感线上:

作为Emily生命中的引路光线 ,Ben出现的那两集我真的很惊喜,两个人的默契和相互理解太令人欣喜了,Emily和Ben确立un-husband-and-wife关系,那种soul mate的相处真的太令人向往了,之前做pre查ED资料的时候就知道了Ben会死,以至于那些情节看的我小心翼翼呜呜呜

另外关于Emily和Sue,两个女主都是独立意识觉醒很到位的前卫女性,后面Sue对Emily发表诗歌的鼓励和帮扶也让我看到姐妹情深哈哈哈哈。les的情节也朦胧耐人寻味,第二集里用火山的意象去展现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危险、未知、强烈无一不吸引着Emily,引导着她感知和创作。最后Sue结婚前和Emily跑出去疯玩的那段情节也太美了吧!!!真的太喜欢了!

 6 ) 不为死神驻足

年度好剧狄金森!

天才少女艾米丽·狄金森,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甚至是les。

她是不幸的,时代和家庭所迫不能发表作品,只能被当成未来的主妇培养。可她有自己的追求。可以说和身边人格格不入。曾有想要共度一生的爱人,无论是苏还是本,前者性别不允许,后者阴阳两隔。

她也是幸运的,家庭富裕,亲人和睦,没有生存的压力,被屡次催婚未果后家庭也接纳了她做一个“老姑娘”。她还有一个可以懂她的好朋友,苏。她和死神也是老朋友,经常坐他的马车遛弯。最重要的,她有诗歌,她的一切情感的寄托。

 短评

现代剧的手法拍古人,不是新鲜事,但喜欢这个混搭出来的可爱效果

5分钟前
  • 资深低阶路人
  • 力荐

就是觉得女诗人的父亲对女诗人有一种乱伦的感情。晚上跑到女儿房间睡,对着女儿哭,还有一直死死的控制住女儿!她妈妈还吃醋了……那个无比契合的牛顿先生,居然是个gay!难怪说男人到他那么大年纪还没结婚,是很奇怪的事。还说哥哥的领巾好看。鉴GAY是项很难的大事业啊!

10分钟前
  • 斑马斑马
  • 还行

以为是历史人物传记,结果是套了个壳的青少年成长轻喜剧?好笑的同时又很心酸,幻想和配乐的处理蛮喜欢,海莉和Ella Hunt好可口XD下一季搞个音乐集吧

12分钟前
  • 🌈哈尼
  • 推荐

非常酷的拍法,觉醒的女性意识、Wiz Khalifa的出现、意象的南瓜车和对时间背景刻意的模糊处理,在“古装喜剧-穿越剧-传记剧”之中肆意进行着天马行空的跳跃。这种充满着创意与娱乐的设计和许多创作热衷于将古典剧作置换到现代语境的用意是一致的:Emily虽然不在了,但是她的诗句和精神跃出纸张间,跳出时空;在几百年以后,依然鼓励所有人发掘自我,对抗不公,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海狸演得十分出色,丰富了传统认知之外的人物形象,终于结束了这几年频繁打酱油的状态,有点感动。以及第五集木兰尼客串的梭罗太太太好笑了!全剧亮点。

1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如果没有加入异想天开的戏份,这剧压抑的没法看啊,是聪明的改编。这父亲的角色有多讨厌呢,看上去全家都希望他赶紧死了

15分钟前
  • 量子纠缠
  • 力荐

編劇刻意不要呈現出太沉重的東西,所以做了很多想讓情節妙趣橫生的處理,現代化的背景音樂啦,奇幻元素啦,但是第一集看下來讓我有點不適。海莉和狄金森長得好像,演員選的不錯。不知道喜歡狄金森的人看了會不會認同,但是死神那句“两百年后被記住的狄金森只有你”真的很感動。

17分钟前
  • 沈隱舟
  • 还行

看了之后才发觉和我预想的不是一种风格,略失望。虽然海莉也没有撑起我心目中的这位杰出女诗人的形象,但却和这部剧的风格很搭,演技也可以。还是要四星,希望讲述文艺界女性的影视剧越来越多。//补,习惯了这种风格后居然还不错,满新颖的。

22分钟前
  • 许泽Sylvia
  • 推荐

第五集弃我不认为-听到自己心爱的女孩由于贫穷失去家人要嫁给别人,只是叫去森林亲吻,说不管你嫁给谁,你不能爱他多过于爱我,转而只关心自己的诗在期刊上发表;派对上苏逃走去波士顿,她只是写信,仍然只是照常轻松快乐的生活-是爱情。我不认为-一直念叨死神,自然,出现黄蜂的幻觉,听火山的讲座达到高潮大喊出来,组织戏剧社,强迫大家演不喜欢的角色,不考虑别人可能被当众羞辱的感受,听到黑人念黑人角色的台词说是完美-是艺术家。我不认为-扮男装听讲座,请佣人省下时间写诗,占有女人,说自己穿西装肯定很帅-是平权,还是男尊女卑逻辑下的一点幼稚的叛逆。你生来轻松,你有爸爸的保护,你凭什么对别人说人生本不该如此。你觉得灾难是妈妈不愿请佣人,你却完全没有考虑过眼前你声称最爱的女孩,负债累累,要通过卖身来活下去。

26分钟前
  • Amelie
  • 还行

“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光亮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现代剧的手法拍古人,混搭出来的效果可爱,BGM好听。

29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力荐

是的,用现代剧的拍法,当代叛逆少女的演绎方式和当代时髦音乐作BGM,可能更接近你和你内在宇宙。反骨硬颈,灵动可爱,浪漫自由。一百多年前的女性困境和当今的现状奇妙地互文,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和强烈的感动。

34分钟前
  • 力荐

几年前看诗集的时候就觉得对诗人的兴趣更大一点,看完剧之后果然觉得伟大的诗也要伟大的人来写。几处场景特别喜欢,和苏在树下的亲吻,和本一起看日全食,其他人在书本和白布上看倒影,自己的葬礼,和死神的对话。苏穿婚纱太美了,喜欢关于火山的比喻

37分钟前
  • 村里种树
  • 推荐

三星半。技巧上非常娴熟,以完全现代化的视角和语言去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紧密地踩在女性压迫与反抗的鼓点上,让历史与当下生活拥有鲜活的连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标准中上层家庭的女性,尽管在女性不被当作独立的人的一个半世纪以前,她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觉醒的挣扎在现代化的叙述方式下显得轻佻而矫饰。同时期黑人还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最大障碍是「想成为完整自我」的狄金森相较之下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请注意,这并非对比黑人种族议题和女性平权议题的轻重及其苦难的深浅,而是在剧情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的叙述难免出现这种轻浮之感。最后,Em和Sue两位演员选角大成功,一个非常贴合这个现代化阐述的新女性,一位是很古典的维多利亚少女形象。

41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

# underrated

43分钟前
  • 为什么
  • 力荐

镶着金牙的死神出场再配上billie的歌,我真的整个人惊到

45分钟前
  • 大年初八
  • 还行

有点不太适应这种黑色喜剧模式的古装剧,bgm总是感觉跟服化道格格不入。不过偏苦情的狄金森用这种形式拍出来也算是略微不那么平淡。Sue太美了…

47分钟前
  • 白亦桃
  • 还行

十九世纪叛逆少女的诗歌热情。Hailee口白配上beat来展现诗歌,大量的hiphop BGM和古典设定反差与剧情的小喜感十分相称,感觉是青春喜剧和古典剧的crossover。另外终身未嫁,疑似bisexsual的Emily,真的挺有内容讲的。值得一看!

50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推荐

BGM很好听,狄金森有点可爱,等你的第二季归来!

52分钟前
  • 风雨,后夕阳
  • 力荐

诶去年Vanity Fair有这现代阐述的效果该多好!风格和Another Period可以xover了。表演可能是最弱一环,可诗很美,人物也可爱。狄金森的世界本就小而封闭,一个衣食无忧的古怪少女,在乎的只有她的花、诗歌和针线活,想象从没见过的火山,大时代的风浪到她小小的港湾里不过数圈涟漪。

54分钟前
  • 埃尔贝瑞苏
  • 力荐

E01非典型诗人叛逆少女。女配小白花Sue真得太美了眼睛完全挪不开。小白花父母也是很会取名字,姐姐Mary妹妹Sue……

56分钟前
  • 达斯米奇
  • 推荐

如果不站在传记的角度来看,这部剧还挺有趣的,配乐,偶尔的幽默,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好羡慕艾米莉这么懂她的苏和本,是知己也是爱人,一生中能遇见这么志同道合,心灵相吸的人真是幸运极了。这部剧里的苏很美,但感觉人物还可以更立体一些。

60分钟前
  • 蓝色天空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