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2019

完结

主演:雷吉娜·金,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安德鲁·霍华德,汤姆·米森,萨拉·威克斯,杰瑞米·艾恩斯,小路易斯·格赛特,弗兰西丝·费舍,詹姆斯·沃克,迪伦·肖明,珍·斯马特,唐·约翰逊,雅各布·明-特伦特,周洪,阿德莱德·克莱蒙丝,杰西卡·卡马乔,达斯汀·英格拉姆,尼古拉斯·罗根,李·特格森,吉姆·比弗,迈克尔·加雷兹戴,罗伯特·维斯多姆,大卫·安德鲁,夏恩·杰克逊,韦恩·佩雷,杰拉尔丁·辛格,布鲁克·托德,查尔斯·格林,里贾纳·陈婷,迈尔斯·多莱克,Adelynn Spoon,亨利·路易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守望者2019 剧照 NO.1守望者2019 剧照 NO.2守望者2019 剧照 NO.3守望者2019 剧照 NO.4守望者2019 剧照 NO.5守望者2019 剧照 NO.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3守望者2019 剧照 NO.14守望者2019 剧照 NO.15守望者2019 剧照 NO.1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7守望者2019 剧照 NO.18守望者2019 剧照 NO.19守望者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守望者2019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HBO的剧版《守望者》开始选角:雷吉娜·金(《美国重案》《守望尘世》)、唐·约翰逊(美剧版《迈阿密风云》)、蒂姆·布莱克·尼尔森(《逃狱三王》《无敌浩克》)、小路易斯·格赛特(《军官和绅士》)、阿德莱德·克莱蒙丝(《寂静岭2》《昭雪》)、安德鲁·霍华德(《血仇》)加盟。该剧主创Damon Lindelof刚写了长信给粉丝预警:剧集将是基于原作漫画世界的新原创故事,结合当今时代,会有一些新角色。剧中,“超级英雄”们仍被世界看做法外之徒。  Lindelof说的从这些角色也可知一二:这六名演员的角色尚未官宣,但外媒deadline透露:金饰演的是一个名为Angela Abar的人物,小路易斯·格赛特饰演Old Man,霍华德饰演Red Scare,克莱蒙丝饰演Pirate Jenny。有漫画已知的老角色,也有尚不知来头的新角色。帝国大厦和空姐合租的日子石门风云爱的沉浸式天使之城热血新仔2变形者篮球兄弟第六季超富三关排宴夕阳恋人阿同汗心动的颜执情牵一线TV版家有辣嫂非你不可秋水长天恶魔法官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功夫好男儿昌南的风逐爱天涯末日逃生油鬼子性感女特工狡猾的兔小姐阿兰布里斯塔天与地(国语版)我们的父辈1: 一个不同的时代幕后枭雄第二季萨维奇雷神3:诸神黄昏(国语版)不良少女野良猫的性春史酷比2:怪兽偷跑死亡航班法律与秩序 第二十二季喜莲无耻之徒(美版)第二季东边日出西边雨王志文版肝酪上瘾者起飞功夫棒球

 长篇影评

 1 ) 9102年,谁来继续守望《守望者》?

不论是在漫画界还是主流文化界,《守望者》漫画都一直被视作经典中的经典,常年位列《时代周刊》百年百部最佳英文小说的行列——你知道这可是尤其歧视漫画的纯文学榜单啊!

这部诞生于1986年,以尤维纳利斯的诗句“谁来守望守望者”为标题,在里根冷战恐惧的大背景下把人类对社会的绝望、对自身的反思和对英雄主义的怀疑全部吃下的漫画,缔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一切漫画宇宙的英雄、恶棍和反英雄末世传奇,相信漫画读者都不会质疑,《守望者》确实改变了整个漫画行业。

凭借《守望者》封神的阿兰·摩尔本人甚至比书更有意思,身兼漫画家、小说家、作曲家以及神秘主义者的他有《V字仇杀队》《非凡绅士联盟》这些超级畅销漫画傍身,从来不屑于资本主义市场对他漫画的垂青,瞧不起那些诸如《守望者前传》《末日钟声》这样的狗尾续貂,即使是面对老板DC漫画公司,也要拿出自己的神棍身份去诅咒整个DC宇宙。(你看DECU被诅咒得有多惨!)

好莱坞自然也不是阿兰·摩尔的菜,尤其还是他多次强调过《V字仇杀队》《非凡绅士联盟》的电影一点也不满意之后。当《巨蟒剧团》导演泰瑞·吉列姆找上阿兰·摩尔聊《守望者》电影改编时候,得到的回复只是“绝对不会拍成电影”。面对这么好的题材,只好用资本来生米煮成熟饭的扎克·施耐德强行把电影拍了出来。即使这部电影票房卖的并不好,也在业界多次被批评明明照抄脚本仍然缺失了《守望者》的精髓,最终根本没有得到阿兰·摩尔署名的机会,好像也不妨碍被不少影迷看作“影史上最伟大的超级英雄电影”。

说了这么多,想必你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当HBO立项剧版《守望者》时,阿兰·摩尔明明对这个项目毫不在乎,《守望尘世》编剧达蒙·林德洛夫还是主动挑起了一场“骂战”,写了一篇五页长信给阿兰·摩尔,给观众也是给自己,说明到底有多崇拜这部漫画,作为粉丝有多么荣幸接手这个项目,一直以来都把阿兰·摩尔当作爸爸看待……当然阿兰·摩尔还是没有理他。

不过我想当阿兰·摩尔看到这个后辈到底拍出什么之后,就算不会承认喜欢它,最起码也会有点欣赏这部真正意义上在他的基础上发展下去,属于这个时代的《守望者》。

《守望者》以原著结尾的35年后为背景,在法老王的阴谋得逞后,人们的生活变得阳光起来,社会中的矛盾却并没有像想象中烟消云散,不安的情绪在人群中发酵,尤其是对执法秩序的冲击和种族问题的重演。为了保护隐私防止家人被报复,警察纷纷戴上了面具保全自己;而戴着罗夏面具,被称为“第七骑兵团”的种族主义恐怖组织则伺机报复社会。

在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社会中,被称为“暗夜”的蒙面英雄因为常年来秘密为警察卖命,开始同警长同事们被卷入社会动乱当中,一场盛大的武装暴动正在“末日钟声”中步步逼近。

而明面上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在动荡的局势背后,隐藏着诈死隐居的法老王,正在酝酿的下一个阴谋……

剧版《守望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与我们所熟知不同的2019年。那一年自由派领袖罗伯特·罗福德一口气做了三十年美国总统,电视上播放的是以80年代民兵为主角的《美国英雄故事》,越南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州,战争的污染让天空下起了章鱼雨。那一年种族歧视被人们从意识形态上抹除,可是诸如“罗福德法案”的威胁仍把有色人种的命运挤到边缘。那一年漫画里一心只想为正义献身的罗夏成为了种族主义恐怖分子的图腾,而本该光明正大的警察却纷纷戴上了面具,保护了自己的身份,也掩盖了可能的罪行。

这些在我们看来离谱的世界观构成底下铺就的是我们正生活的现实。剧集开头描绘的西部黑人英雄是真实存在的,1921年夺去数百名黑人性命,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的种族暴力事件”的塔尔萨种族大屠杀也并非空穴来风。故事里用大篇幅展现这些隐藏在和平社会底下暗流涌动的仇恨,驱动着角色们的行为。对一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观众来说,对如今仍然存在的种族问题和正义焦虑的聚焦总比冷战背景来的实在。你很难再疑神疑鬼地把政治正确挂在嘴上去怀疑黑人女性作为主角的选择,毕竟你也想不到更契合这个主题的选角了。

就像漫画里那样,《守望者》放大了它所关注问题的重点,把本该心照不宣的默契放大到奇人异事的哲学里,让当局者与旁观者碰撞出哪怕一种答案。《守望者》想证明什么呢?编剧林德洛夫看起来不太想给这个时代盖一个道德败坏的戳子,去分化世间的正义与邪恶,仅仅像《黑袍纠察队》来老生常谈一个反英雄的话题。通过模糊警察与罪犯的外观形象,把英雄的母题摆在时代的裂痕当中,也许最终他要聊到的,还是存在于《守望尘世》里那无处安放的末世焦虑,也是阿兰·摩尔立意于《守望者》原著里的那一套——人类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谁来守望守望者。

作为《守望者》漫画IP的影视改编,虽然你能看出它竭尽全力摆脱原著的影响讲出一个全新的remix故事,不过不用太费劲你还是能看到不少致敬相关的元素混杂其中,比方说路人报纸上法老王的死讯,

转眼由铁叔杰瑞米·艾恩斯饰演的法老王就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这个《守望者》宇宙里最聪明的人如今流亡在外,像是漫画里提到的那样被克隆人仆人环绕。

那支“滴答滴答”暗示末日将近的时钟默默暗示了他接踵而来的阴谋。

比方说虽然没有直说,但是有吸毒嗜好,并且有资格驾驶的夜枭战机的警察局长搞不好就是夜枭本人。

比方说罗夏日记的1985年被当作了密室的密码。

比方说除了恐怖分子大规模的罗夏致敬秀之外,警方蒙面干警“目镜”也在审问犯人时使用了类似罗夏测试的手段,只不过用罗夏符号刺激罪犯而非分析罗夏符号本身的审讯有点像是蹩脚致敬。

比方说《守望者》的起点和终点,溅血的笑匠符号换成了溅血的警察徽章。

剧版《守望者》的故事刚刚只是开了一个小头,你可能还摸不着头脑故事最终会走向哪里。但我想你最起码能感受到潜藏在制作背后每一个环节累积的力量正在跃跃欲试,会期待这个阿兰·摩尔迷弟到底为了取悦偶像会取出一个怎样的答卷。毕竟我们看的可不是又一场超级英雄剧集——我们看的是守望者

 2 ) 概念与干货的冲突

我算是豆瓣新用户,这是第一次写剧评。由于我太爱《守望者》这部作品了,所以第一篇献给《守望者》。

我将在本剧评中对比一下原作与剧集的《守望者》,分析分析异同。

相信熟悉美漫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一个词叫“不列颠入侵”,该事件是英国作家参与美国漫画行业的一股大潮,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在漫画这一流行产业中显露出来。而“不列颠入侵”实际上也是英美两国文化相互作用的缩影,转眼看看好莱坞,越来越多的英国导演和演员在其中散发出的光芒甚至超过不少美国本土演员。

《守望者》是英美两国文化交融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作家阿兰·摩尔就是先前提到的“不列颠入侵”的一员,当年他逃离了自己很不满的撒切尔夫人管理下的英国,来到新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并创作出《V字仇杀队》《沼泽怪物》《守望者》《致命玩笑》等大批优秀作品,其中的《守望者》也是摩尔对美国社会作出最完整剖析的作品。换句话说《守望者》是一个英国人对美国的解读。

然而《守望者》的两次影视化,都是美国人做的。逐帧还原的扎导版本似乎还没有显现出什么矛盾,而这部电视剧则让英美人的差异彻底显露出来。

我们先看大西洋东边的英国作家们是怎样创作故事的。

英国作家们很沉稳,似乎对高概念的兴趣不是很大。以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作品为例:诺兰的作品的高概念似乎既不是他的原创(《盗梦空间》的嵌套式结构在上世纪的科幻作品中早有涉及,诺兰自己的早期作品《蚁蛉》也早已玩过这个梗了,《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都是启发自小说,《星际穿越》则基于物理学理论),也不是重点,那么诺兰作品的精彩之处在哪呢?在于一个既定框架下的出色故事。拿《盗梦空间》来说,影片中最核心的两个设定“多重梦境”和“植入想法”在影片早期就告诉观众,而后面的故事将则严格的遵守这一逻辑框架。这样的设计看似乏味,然而正是这严格的框架让一个“盗匪片”的故事十分出彩。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中世纪故事《圣殿春秋》没有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中世纪故事《冰与火之歌》那么庞杂绚丽的世界观,如同枝叶般不断延伸发展的故事线,而是在开篇就将几个主要人物引出并分好阵营,这一看似模式化的结构却在作者笔下化为一个出彩的长达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些英国故事的特点了。

回头在来看《守望者》的原作漫画。虽说守望者的角色都是阿兰·摩尔原创,但仔细想来,摩尔似乎没有完全地构想出全新的英雄形象。在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守望者》附录里有一个表格反映出了摩尔笔下的英雄来源:夜枭原型是蓝甲虫、罗夏原型是问者、曼哈顿博士的原型是原子队长……由此可见,摩尔不是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对创造新英雄人物没有兴趣。甚至若非dc编剧阻止,摩尔大概就要拿着蓝甲虫等人直接编故事了。摩尔真正有兴趣的是:在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超级英雄这一设定框架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于是他没有故弄玄虚,神秘兮兮地讲述着这些英雄的事件,而是用极其生活化的视角来展现:罗夏喜欢顺东西,丝魂伤心后会跑到夜枭家里哭诉,笑匠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摩尔似乎还嫌世界观展示的不够彻底,因此他又创作了大量的附录内容,用回忆录、访谈、信件、剪报等各种手段毫不含糊地把超级英雄存在的世界的方方面面尽可能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就如同在电影开篇介绍“多重梦境”和“植入想法”的诺兰做派。

然后《守望者》的故事就在这个已经很清晰的架构中缓缓展开。事实上,故事的进展确实是慢节奏,摩尔也得以在其中加入更多细节、隐秘的线索,也让整个故事舞台更为真实,真实到能让观众觉得“民兵”组织就算真实存在过也一点不奇怪。故事结尾法老王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英雄们齐聚一堂,面对人类的命运,进行着深刻的思辨。最终每一个人的抉择,都是(前面早已塑造好的)性格使然。

有人可能会质疑:那个横空出世的大章鱼,难道不是天马行空的猎奇想象吗?似乎与前文对摩尔创作特色的分析有出入呀!实际上,那个大章鱼也是很早就露出“触角”的:大章鱼的造型设计师正是漫画中的漫画《黑货船怪谈》的作者希亚,而《黑货船怪谈》的惊悚、黑暗程度也足以让读者相信希亚能够想象出令全人类恐惧的外星怪物与通过外星怪物以脑电波形式发送的外星场景。别急,这能发送外星场景的脑电波也是有铺垫的。外星怪物的大脑克隆自一个通灵师的大脑。通灵师听起来很荒谬,然而在第八章的附录中,《新先驱者报》的“奇闻逸事栏”里刊登了一则新闻:一家医院的停尸间丢失了一个通灵师的大脑!同一片文章还提到了包括希亚在内的诸多知名人士的失踪。这些人正是那些被法老王灭口的外星怪物缔造者。而刊登这片文章的“奇闻逸事栏”又将会在故事结尾刊登“罗夏日记”,让一个极度夸张的右翼报社不断阴差阳错揭露真相的设计是多么巧妙!还有更令人叹服的细节:《黑货船怪谈》的画师正好是那个为附录中《新先驱者报》的文章《荣耀如同雄鹰,有时需要戴上面具》画漫画的人。

我们已经领略了英国故事的特点:结构工整、严谨细致、形式感强

而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剧《守望者》却没有这些特点。

当我们看达蒙·林德洛夫的《守望者》时,会不断被诸如乌贼雨、回忆药片、房间里的大象、外星的法老王、隐藏身份的曼哈顿博士这些超大脑洞震惊到。而林德洛夫似乎也乐在其中,他之前的作品《迷失》里诡异的黑烟、神秘的数字、树林中不露脸的怪物,《守望尘世》中的“2%人口突然离世”事件、河水一夜间消失等神秘现象都是例子。然而林德洛夫也并不热衷于给出合理解释。

林德洛夫喜欢像剥玉米一样讲故事,用剧情反转、隐没的真相、精巧的设定、填坑式的闪回来打动观众。《雷德福法案》、法老王的乌贼雨、镜面的防外星入侵演练等等新奇出色的细节令人拍案叫绝;兜帽判官的身世完美地吹散了笼罩在前五集的迷雾;法老王的故事线所采用的阿兰·摩尔偏爱的非线性叙事也算是好好地“愚弄”了一把观众。这些便是美国编剧们喜欢的“高概念”。然而当林德洛夫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这些地方的时候,也就在逻辑性、严谨性、人物塑造上露出了失误的马脚,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结局的苍白无力,当然,或许林德洛夫压根不在乎这些。

在严格的框架下,阿兰·摩尔便着重于将故事推向更高的高度,因此有了对美式冷战思维的深刻批判、对法老王式救世手段伦理性的客观思考。而充满奇思妙想的却精力有限林德洛夫可以说是舍弃了厚重感。就算是贯穿全片的种族问题也只是展现了旧美国和《雷德福法案》下的新美国的黑白人种的生活面貌就浅尝辄止了。本应在五六七八集后走向高潮的大结局却轻松地以“好人胜利”收尾,并没有继承原作的反讽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观众会觉得本剧的深度和格局不如原作。

事实上这是两种讲故事理念所造就的结果。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更为可惜的一点是,原作漫画的形式感和歌剧气魄在这部电视剧中没有得到体现。

之前提到,美国编剧林德洛夫不在意形式感,但其实他也继承了原著的一种形式,那便是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用典,但这仅仅是沧海一粟。原著每一章的标题都来自于章尾所引用的内容,而章尾的内容可以清晰地概括本章主题。比如第二章章名为“缺席故友”,结尾的用典是“且为那缺席故友敬上一杯,而喜剧演员,已无须多言”,简直是精妙绝伦,这样恰到好处的引用是一个知识储备丰富、对自己作品了如指掌并反复思考的作家才能做到的。除了巧妙用典之外,高妙的故事结构也是形式感满满,并以此体现出歌剧气魄。以第五章“恐怖对称”为例,这一章节的内容以法老王打死刺客为对称中心,前后的情节、人物的登场顺序、分镜完全对称。如果把法老王打死刺客设为数轴原点,开头结尾罗夏与摩洛克的两次见面、罗夏的两次第一人称自序、夜枭与丝魂的两次互动的坐标到原点的距离都是分别相同的。这让人不禁想起英国导演诺兰的《记忆碎片》,彩色与黑白两条故事线也是关于男主第一次杀人对称的。当我们放眼放眼整部《守望者》时会发现,本书共分为12章,正好对应钟表的12时刻,其中的六章负责推进故事,六章介绍笑匠、曼哈顿博士、罗夏、夜枭、丝魂、法老王这六人的身世背景——这是多么工整的结构、多么巧妙的设计!亚马逊商城上对阿兰·摩尔的介绍“the best storyteller”一点也不为过!

HBO的剧集如果也是12集那多棒啊!六集用来介绍艾芭儿、兜帽判官、镜面、白夜事件、赵女士等背景,六集推剧情,这样以来便有更多空间来填坑、优化逻辑、丰富人物、交代背景、让结尾更有深度。更重要的是和原作前后呼应,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特色。

似乎前面都是对这部剧的一些批评,指出了和原作的差异。其实林德洛夫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对原作精神进行了继承发扬。比如,原著中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事情是同时发生的,摩尔分别在第六章以心理医生马尔科姆的视角,第七章以夜枭和丝魂的视角看待罗夏被捕这一事件,这种不同人物经历相同时间的不同看法和体验也在剧集中有体现。剧集中很多事件也是分别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的,这是让故事非常出彩的地方。其次就是原著中那些富含隐喻的意向也出现在了剧集中。举例:墙上的广岛恋人涂鸦。广岛恋人涂鸦预示着核末日,原作中丝魂与曼哈顿在纽约、与夜枭在夜枭噩梦中、在南极行宫卡纳克的相拥、以及紧接着的转场处罗夏脸上的墨迹都与广岛恋人涂鸦相呼应,当法老王拯救世界之后,广岛恋人的涂鸦被清洁工擦掉了,这个暗示着核危机的解除。剧集中,独眼巨人与赵女士的阴谋导致世界再一次陷入危机,因而在第一集里面,艾芭儿开车经过的一堵墙上出现了广岛恋人涂鸦。这个是剧集中值得称赞的地方——巧用隐喻。还有一些原创的马蹄铁、房间里的大象、第八章的双关语章节名等等也是如此。

我是业余影视剧爱好者,知识储备量可能不够,对英美作家的特色总结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些片面,欢迎大家更正。

 3 ) 漫画宇宙的延伸,不是电影续集

这部剧的世界观和细节很多直接来源都来自于漫画,当初漫画每期之后会附加一些文件(新闻稿,广告宣传等)来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其世界观,这次HBO也沿用了这一设计,每集播出之后会在Agent Petey的网站hbo.com/peteypedia 里更新有关剧集相关的一些文档文件,但相比原漫画中更加间接的通过在漫画之后的文件描绘守望者的世界,hbo的这些文档显得相对直接,有对剧集之间发生的事情的直接描述(以FBI调查报告形式展现)。也有与剧情相关的历史文件,这些文件能帮助观众了解在漫画事件发生之后到剧集时间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个人觉得以这种方式去延续漫画的特色很有意思,放几张有意思的

曼哈顿博士dildo

剧集中银色手提箱里的内容大家看到一定都吃了一惊,peteypedia中一份95年对Laurel的审讯稿中,Laurel表示这是Dan(Night Owl 2)在与她分手的时候给她设计制造的 ,“as a fxxk-you” ,并且Dan在漫画事件结束后成立了Merlincorp公司,以卖给警方各种他的发明来资助他和Laurel的打击犯罪事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警察会有猫头鹰飞船。

Nostalgia药丸宣传单

读过漫画的朋友对于反复出现的Nostalgia应该不会陌生,剧里Trieu收购了Veidt的公司之后把Nostalgia开发成了一种可以让人relive their memory的药物。

还有最后三集,剧集质量很高,目前我比较想吐槽的一点,是感觉有些台词和peteypedia里Laurel的话有点太照搬漫画中的话,感觉有点过于刻意,Ozymandias引用漫画里的原话倒不奇怪,我能理解编剧想尽力把Laurel往她父亲的性格上面靠,经历了那么多,又流着笑匠的血液,这种Twisted sense of humor是很贴切,只是漫画里笑匠的原话从她口中说出总还是有些许别扭。

Agent Blake调查报告的结尾
The Comedian在漫画中的原话

最激动的一幕是第一次看到Liveaction的squid monster!Ozymandias的线索也比较喜欢,期待能看到曼哈顿博士

 4 ) 简单说几个喜欢的点,附带烂番茄和imdb分集评分

s1:不愧是HBO,一看就知道又烧了不少

s4:真带劲!

s5:总结一下导演至少要做的工作。或者说我发现的风格。

引出人物,交代关系,彼此交联(故事线穿插),挖坑,暗示,埋伏笔

+ 引出各方势力,进一步丰富人设(或推倒重塑人设,引出背后的组织或阴谋)

+ 尽量在每一集穿插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背景板,既能讲更多历史背景更多人物故事,又能丰富观众体验(真有钱)

+ 多线叙事齐头并进,不直叙,就是感觉有很多人在各忙各的,这些支线现在暂不汇合,将来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同一件事,或者让他们来个交联(美剧就爱这么干,《神盾局特工》《怪奇物语》……)

+ 一次不把背景版讲完,一点一点丰富,而且注意不要直接讲给人家而是要自然的展示出来(反面案例《罗小黑战记》,当时在电影院听角色一本正经的介绍设定,尤其是剧情都走了一半了还在介绍设定真的感觉尴尬😅)

+ 一次不把人物目的讲完,大家都是更大计划,更大世界观的一员,当下他的行为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 。——然后当然每次这些计划只能说一半,然后角色就被带走了,或者给观众看的时候阴谋家们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只剩些虚词儿了。接着再挖几个坑,最好是有点离谱不科学那种,留着下次再给观众讲咋回事……讲一半。(同样的范本:《超能英雄》“save the cheerleader,save the world”,然后也不解释一下装完逼冷着脸就跑)

+ 出色的令人回味的台词,优秀的演员表演。偶尔来个个人专场,丰富人设,同时解释所在支线的问题。

+ 巧妙的服化道与镜头致敬。

讲真,这些都保持住很不容易,这还就只是我浅显总结的看得见的工作,而且这样讲故事很容易收不好尾,就是那种卖了半天关子,矛盾点邪恶计划却很肤浅,角色没什么作为那种(《heros》)。制作团队们做的很不错了。

忽然想到了一个弱点:庞大的剧情容易让作者疏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就是他们只是服务于伟大整体的一个工具人,而不是“前期剧情-选择塑造人物性格、后期人物性格-决定推动剧情”的模式。就像我说的,容易让角色呆板毫无作为,不迷人。不过该剧做的也还好,至少目前FBI强人碧池(😂)和法老王塑造的还挺让人想继续看他们咋搞事的。

烂番茄

烂番茄分集评分

s6:亮点很多,很优秀的一集,首先回忆的展现手法很棒,就像《夜魔侠s3》里金并阅读靶眼资料的剧情处理手法,抽象。艺术。这一集里各种对应前几集的小细节(商店抢劫,船戏)都给出了新的揭示,有点嘲讽,有点残酷,也让里面的“美国犯罪故事”显得确实是“that shit”。此外,兜帽判官的身份和他变装装扮的意义在这里都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解答,还做到了首尾呼应,看类3k党的装扮下面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形象,感觉还挺……特别的,以暴制暴变成当初的恶龙?(这一秘密身份和起源故事还是编剧在漫画的空白领域原创的,我得说,这剧本要真放到漫画里也很合适)剧情还稍稍连了一下第一集的儿童时期结尾,也算是丰富了——走完了一个人的人生(其实我感觉,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太关心第一集那段那孩子抱着的婴儿是谁,因为没有太大爆点,反正至少我就是)

再有……这个年轻的黑人……嗯,我又可以了……而且我可以做1😂😂(为什么我觉得这种黑人很性感)

再说一点,本人贼反感别人随意吐出“政治正确”这个词,感觉就像一个肤浅的家伙可下学会了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词就可劲乱用一样。什么展现同性恋是zzzq,黑人文化是zzzq,女性独立意识争取女性权利是zzzq。。感觉说这种话的人没什么独立思考的能力,除非他们变成当事人,成为“zzzq”中的少数群体,亲身经历生活中确实会遭到的歧视、不公正待遇,以及因为身份而无故增添的、普通人不会有的麻烦——否则他们永远不会感同身受,永远不会想象到那是什么样子。只会看到对应的元素就肤浅的图出一句:“又是政治正确,老美可真……”然后自以为看穿一切的在旁边卖弄那点可怜的经验……他们对美国黑人歧视的了解也在南方黑奴时期吧(喷了喷了)

imdb

imdb

imdb

 5 ) [Watchmen]S1E6: 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

吹爆手表侠第六集!如果说前几集引起巨大的两极化评论,那么手表侠第六集正式以傲人的姿态告诉了如何用惊人的分镜头语言和黑白风格元素完成电影般行云流水的故事!安吉拉吃下回忆药丸,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第一集警察局长之死之谜解读!

10分!第六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它不仅连接了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方式也是如此的精致。HBO以一种极具创意、天才的构思基础上,将漫改电视剧引入了一些真正崇高的黑色胶片怀旧复古风格!

1.本电视剧在开篇遭到了守望者电影粉丝的强烈不满和差评,他们大多是对罗夏的后续死亡的影响力被扭曲成种族主义表示不满。其他的抱怨也针对于和电影无关的黑人主角。

然而,从第三集开始,本剧开始重新以电影人设后续丝鬼为主角开始反向叙事,在第六集完成了对前两集故事反向填坑,我喜欢HBO编剧他们为安琪拉的祖父兜帽者创造了比阿兰摩尔从未想过的更好的起源故事,第六集以安琪拉吞下记忆药丸为噱头,完美的解释了第一集是谁杀死了警察局局长和为什么一个瘫痪的老人在案发现场!

2. 第六集精彩看点:那辆警车拖着尸体的镜头令人震惊。真的让人措手不及,也公然诠释了世态炎凉情况下,兜帽者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本集通过描绘现实的种族紧张局势来试图使大部分底层被欺压民众觉醒并且反抗。

3. 第六集出现的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纳粹集会

1939年现实世界发生了:

-//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americans-hold-nazi-rally-in-madison-square-garden

4. 本集编剧将观众视角放到一个处处被社会欺压动用私刑的黑人的眼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部成功分镜头语言的一集!

安琪拉吃下药丸,镜头时而变成安琪拉本人,然后你再次仔细观望的时候,镜头一闪而过又变成了安琪拉的祖父,也就是后来的兜帽者。同样的分镜头运用比比皆是,大家可以细细品味。

同样,当兜帽者伸张正义时,被路人拿枪威胁时,兜帽者跳出窗外,形成定格画面,画面再次切到安琪拉视角,我们不得不佩服HBO编剧的功底深厚!

5. Hooded 兜帽者在暴力和同性恋方面仍然非常的大尺度,他的服装一直看起来像是带套索的反向3K,他的制度类似于超人,他和夜枭都受到超人漫画的启发,他的眼睛涂成白,戴着经典的黑色眼罩。

6. 外网有人猜测:弗雷德这个角色讽刺是弗雷德·特朗普,仓库的招牌上有FT&Sons。

现实世界中弗雷德·特朗普(Fred Trump)还有一些证据表明:都叫弗雷德,弗雷德在剧中中拥有一家杂货店,弗雷德·特朗普还拥有一家杂货店。电视剧的弗雷德(Fred)被命名为FT&Sons。现实生活弗雷德·特朗普(Fred Trumps)的企业名为E.Trump&Son。

7. 可能大家不了解上世纪初美国出现的塔尔萨大屠杀,本集故事正是取材自著名的塔萨尔大屠杀的人们,以下是在美国看到的其他一些种族暴力事件:

1898年的威尔明顿暴动

1910年的大屠杀

1917年的东圣路易斯暴动

1919年的伊莱恩大屠杀(红色夏日的一部分)

之所以特别分享这些信息,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死亡人数可能比塔尔萨人高,但是由于伤亡人数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知道具体细节。实际上,种族暴力事件遍布美国各地。

8.第六集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手电筒照射的光线差会造成新的催眠作用,让被催眠者可以自杀。

这个线索应该是重大的决定因素,我猜测会对本剧的大结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的来说

修女安其拉和窥镜都与罗夏有着相似之处,正如同守望者电影的动画衍生《黑船故事》,以及那个主角与艾德里安和罗夏的联系。对于某些一头雾水的观众来说,这一集恰如其分揭开真相,我喜欢这一集的故事,因为它有助于解释安琪拉祖父角色。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集。

前五集法老王叙事线中呈现的法老王的故事线,还是目前看不出和双女主故事有什么联系,法老王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知识储备,他能自己设计制造宇航服,能算准卫星过顶的时间,能策划一个历时数年的逃跑计划。但他依然没有改变被困的境地。不过这条叙事对法老王能力的讽刺还不是最深刻的。对法老王能力最具杀伤力的嘲讽。其实隐藏在主线故事中:在主线剧情里,虽然美国社会的确按照法老王那套自由主义左翼理想得到重塑,但世界并没有向法老王设想的方向发展,乌托邦没有降临尘世。守望者剧中的主线剧情中的美帝,仍然是社会对立甚至较以前更加严重:警察要蒙面执法,暴力种族主义者横行……

 6 ) 备忘录: 罗夏日记

译自HBO守望者电视剧官方特设网站“皮特百科”中的《备忘录:罗夏日记》条目。这是皮特百科的第一个条目,以FBI内部备忘录为切入角度,以“罗夏日记”为枢轴回顾了守望者漫画原作的一些历史事件,同时又链接到美剧版的一些“现代设定”,搭配电视剧服食风味更佳。个人翻译,疏漏难免,请多指教。

《守望者》漫画中的罗夏日记(“最终草稿”,出自第12章)

由《新开拓者》编辑部出版的《罗夏日记》(出自守望者电视剧S01E03)


守望者剧中的戴尔.皮特,“皮特百科”编撰人。在遇到劳丽.布莱克前,是一位从编写文档到放影幻灯片到IT Help Desk……啥都干的龙套人员


备忘录[1]

授权保密

收件人 : 反义警行动队(联系人组)

发件人 特工戴尔·皮特

日期 2019年9月1日

主题 维特与罗夏


简单来说,我希望记录在案:停止搜索艾德里安.维特(Adrian Veidt)并宣称他已病逝的做法是错误的。

此观点存在冒犯我们的同事劳丽·布莱克(Laurie Blake)特工的巨大风险,因为本备忘录回溯的历史,揭露的诸多重要事实涉及她个人(假设她阅读过我们的备忘录,我已把备忘录发送给她多次,但没收到回应)。但她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这些历史已衍生出成为问题的亚文化,便是我们时代的节拍。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在此表达我的歉意。

引发我关注的源头是沃尔特·约瑟夫·科瓦奇(Walter Joseph Kovacs,外号“罗夏”,在“韦尔特谱系分析法”中归入“偏执狂/精神病”类型)的持久吸引力,他与维特有着多共同之处,维特本人便是一名前蒙面义警(外号“法老王”,“救世主/自恋狂”类型)。罗夏也像维特一样从地球上消失了,他失踪的谜团持续困扰着那些崇拜他、却让一般民众伤脑筋的家伙们。尤其是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第七骑士团”,白人至上主义团体,他们盗用了科瓦奇的面具,观望面具墨迹狂野的漩涡中倒映着的、自己扭曲的意识形态。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该局停止寻找维特,这些知名的罗夏狂信徒将会如何回应。这帮迷惘又反复无常的人士相信,维特是导致科瓦奇失踪的原因。他们希望为他们的“救世烈士”伸张正义。若我们对此无动于衷,便等于煽动他们的怒火。我们完全知道那会是怎样的情况。

这些人对科瓦奇和维特的观点的基础都是“罗夏日记”,这份资料貌似荒诞可笑,容易被斥为虚假和狂热的造物,以至于我们往往低估了它所匿藏的力量,如果任何人全盘理解它的话。这份备忘录提供了一套综合培训,一份足以令人警醒的威胁评估,并提出了减轻负面影响的替代行动方针。请考虑将此实情摘要转发给任何需要它的人。

两本日记的故事

背景

1985年10月21日,科瓦奇在一名前变装罪犯埃德加·威廉·雅各比(Edgar William Jacobi,外号“莫洛克魔君”)的家中被纽约警方逮捕。一位匿名告密者带领警探们来到犯罪实施中的现场,当时受害者(雅各比,头部中弹)与显而易见的疑犯(科瓦奇)都在场。这是上世纪末旨在遏制私刑主义,并消解公众对"变装冒险家"崇拜运动中的一桩大事。1977年实施的《基恩法案》使得形形色色的私刑行为成为再次成为非法活动后,只有阿尔法级的蒙面义警拒绝退休。罗夏的被捕是在曼哈顿博士(“超人/被动攻击”类型)离弃地球几天前,曼哈顿被指控(现存争议)其发出的电磁能量辐射致癌——这预示着一个始于1938年的“蒙面正义"时代(其价值无可估量)的结束,对许多人来说,这几十年的“逾期执行”却相当受用。

“罗夏常识”入门

法庭指定的精神病学家马尔科姆·隆博士(“维度入侵事件”[2]的受害者之一)提交的评估表明,科瓦奇的重度人格分裂,是因为患有“分离性身份障碍症”,由童年虐待、多种精神病并发症和遗弃创伤所导致。有人猜测,科瓦奇——一个“独行狂人”的典型,希望看到他的前阿尔法级同伙违抗基恩法案,并出于个人理由重拾行侠仗义的理念,或许他是出于友情交谊,或许为了印证人心。这些当然是感伤的猜想,而科瓦奇却配不上它。他是一个病态和无情的杀人犯,一条有着致命咬合力的疯狗,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人而言,科瓦奇正是展示“变装冒险家”可怖之处的最佳样板。

科瓦奇也是《新开拓者》的狂热读者,这是一份极右倾小报,浮夸轻佻的报道和对赤化恐怖的偏执时见报端,其时的总编赫克托·戈弗雷(Hector Godfrey)是蒙面义警的出格支持者。看来科瓦奇阅读报章时排除了任何其他新闻来源。对此较为正面的评价是,他仅出于自己打击犯罪的战争被正面报道而收集这份小报。但戈弗雷也是一个可怕的种族主义者。在科瓦奇失踪前发表的一篇社论中可以找到一个例子。戈弗雷对一个蒙面义警(当时主要为白人男性)的批评表示反对,他把他们比作现代的3K党,接着又为3K党辩护:“(我)应当指出,尽管有些人会认为他们后来的行为过激。但3K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人们被迫接近没开化、道德观滞后发展的人种时,他们完全有理由担心个人和财产安全。不,3K党并不严格合法,但他们确实自发的在有被蹂躏和杂交危险的文化领域保护着美国文化。

这些心理细节、意识形态框架和媒体偏好是深入研究科瓦奇的附带要素。但,对于对厘清罗夏的诉求和归功于他的著作的任何分析,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日记”

科瓦奇带来的众多影响之一是一本尺寸适中的皮革封面日记本。据拘捕报告所述,这些日记页面“要么填满了精心制作的暗号,要么笔迹过于密集和古怪,以至于难以辨认”。1995年,纽约市警察局将罗夏第一日记交由给我局行为科学部保管,现在则由我们(指“反义警行动队”)所拥有。尽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未取得丝毫进展,日记仍然不可读。

“最终草稿”

1985年10月31日,两位第二代阿尔法级蒙面义警穿上旧制服,在一次突袭中把科瓦奇从“Sing-Sing”(一纽约州监狱的别称)中解救出来。他的解放者是丹·德雷伯格(Dan Dreiberg),又名“夜枭”(“寻求刺激者/怀旧”类型),劳丽·布莱克(当时名为劳丽·朱斯佩齐克Laurie Juspeczyck),外号“丝魂”(继承她母亲萨莉·朱庇特Sally Jupiter的名号),后易号为“女笑星”(继承她父亲爱德华·布莱克Edward Blake的名号[3])。[由于布莱克特工一直反对使用“韦特姆谱系分析法”,出于对她的尊重,我将避免对她进行分析。]

科瓦奇在逃跑后失踪了,但在他失踪的要素成为《罗夏日记》的传说之前,他的行为都得到了确证。 在1985年11月1日清晨,科瓦奇和德雷伯格先生一道最后一次被目击。科瓦奇的房东多洛雷斯·沙毛普正好碰到他在撬开自己公寓的地板,取回了一套备用制服和另一本日记,她还听见他把这本日记说成是“日记的最终草稿[本人原话]”。 科瓦奇和德雷伯格随后到访“快乐哈利的烧烤酒吧”,以讯问经常光顾酒吧的犯罪分子。据闻,科瓦奇试图获得有关在他被捕当天发生的一起事件的情报,一个雇佣杀手——罗伊·维克托·切斯(Roy Victor Chess)企图谋杀维特,失败后则使用氰化物药丸自杀以免被捕。 通过刑讯逼供,科瓦奇从一个自称是“金字塔货运”雇员的男子处获得他所需的招供(因此供词可能不靠谱)。据闻这人的供述为:应上司的要求,他把一些信封交给了切斯,这位上司的身份没有被查证出来。

1985年11月1日上午科瓦奇和德雷伯格的行动从未得到深入调查,而理由充分。就在第二天,1985年11月2日,世界被改变了。其时,史蒂夫·费恩(Steve Fine)——罗夏案的首席侦探身处在40街和第七大道交叉口,即“维度入侵”的登陆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调查科瓦奇成为不堪重负的警察部门的低优先级工作(一半警员死于E.D.B.E.[4]所引发的灾难性精神冲击波)。当纽约开始恢复稳定时,那些鲜有人关心的遗留问题不了了之,就像科瓦奇的案子。人们最担心的是另一次E.B.D.E.的可能性,一种心理上的顶级威胁:头足类动物的胎儿如随机降雨般倾盆而下,而那些拥有物理学位的专家们则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这种被迷信和伪科学所包裹的恐惧文化,正是《罗夏日记》的具象化。

“世纪独家新闻和丑闻”

合理抑或骗局?

1986年3月21日,《新开拓者》开始出版据称由科瓦奇亲笔撰写的手稿节选。编辑戈弗雷先生无法解释他何时或如何拥有它。四个月前,编辑助理西摩·大卫(Seymour David)在一堆内部称为"怪咖文件"的文件堆上发现了这本皮革装订的日记本。编辑部认为该日记是邮寄来的,但装有日记的信封——带有日期的邮戳,可能还有一个回信地址——已经被丢弃了。出版的延迟则归功于验证该日记真实性的可敬热忱。虽然日记封面上发现了指纹,但纽约警察局仍然按照《信息公开法》“特里克·迪克准则”(Tricky Dick guidelines)的相关规定,驳回戈弗雷对获取警方存档的指纹进行交叉对比的申请。戈弗雷在与警方合作时,得知了晦涩难懂的《第一日记》的存在。于是另一份依据《信息公开法》的申请被提交,要求对比这两份日记,而他得到的却是另一次驳回。戈弗雷手上的手稿没有任何(艰深的)内容——在干净的纸张上写满了整齐的笔迹,只包含 23 个月的篇目(1984年1月- 1985年11月)——这可解释为有多个版本的日记存在。(不知道科瓦奇是否保存了多年来的日记。在他的公寓里没有任何发现。简而言之,戈弗雷既无法证明科瓦奇曾写过《罗夏日记》,也不能反驳这是一个骗局。

这丝毫没有阻止戈弗雷的雄心壮志。我不会回顾“最终草稿”的每一个段落,因为即使是相关的段落都充满了离题万丈,对道德相对主义和城市堕落的尖刻的咆哮,以及对“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和言论圆滑者”的仇恨。对于《新开拓者》来说,这种修辞当然是金字招牌,而且与戈弗雷的写作风格过于相似以致令人生疑。但故事确实证明了隆医生诊断的精神分裂症病理学。《罗夏日记》的作者显然是一个全盘认同罗夏的个体,他认为"沃尔特·科瓦奇"的身份只是一种单纯伪装,而墨迹面具才是他真面目的皮相。

一桩巨大而阴险的阴谋

目前我所关注的《罗夏日记》篇章,还有1985年10月12日爱德华·布莱克(Edward Blake),外号“笑星”(超级战士/虚无主义者)令人悚然的谋杀案曲折的调查记录。当时,布莱克就是“笑星”这一事实鲜为人知;这无疑是《罗夏日记》一个令人惊讶的启示。事实上,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有关布莱克的真相,无疑为《罗夏日记》提供了一项正式背书。与曼哈顿博士一样,布雷克也受雇于美国军方,军方允许他豁免《基恩法案》,并允许他作为一名变装冒险家开展行动。与曼哈顿博士一起,笑星是美国作为极权主义超级大国,其威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两极分化的象征——正因如此,他同时受到爱戴和厌恶。《罗夏日记》的作者对布莱克有着高度的尊敬和深切的谢意,在阅读其叙述时,很难不被他同情的偏见所影响,或者更确切地说,“裹挟”。

罗夏的侦探成果被归结为“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罗夏日记》1985年11月1日最后条目如是陈辞。故事将罗夏描绘为痴迷于一个阴谋论:有人决心杀死或清除其他阿尔法级蒙面义警。他的推理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串联起来:布莱克的谋杀,迫使曼哈顿博士流亡的癌症恐慌,维特的未遂谋杀和雅各比的谋杀案,据说有三个人因接触曼哈顿博士而得癌症。这些行动是为了保护或完成一个神秘项目,可能涉及一个私人岛屿的工作人员: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根据雅各比给罗夏的供词,布雷克理解了这个项目的目标,这让他深感不安,以至陷入道德上的愤怒和绝望——对于一个以冷酷、能说会道和虚无主义著称的人来说,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根据记录,官方公布的布雷克死因为“疑似自杀”。)

对维特的指控

《罗夏日记》最令人震惊的声明是在最后的篇章中。这一篇日记据称在飞行中写就——按其所述,是飞往南极洲途中——这趟旅程是为了去对付所谓的幕后黑手阿德里安·维特。(现被联邦调查局拘留的德雷伯格[5]坚拒与局里谈论《罗夏日记》,或关于日记的任何其他问题。戈弗雷在另一篇编辑手记中推测,之前对维特的谋杀是为了转移怀疑对象的表演。如果这是真的话,它成功了。《罗夏日记》没有证据证实其对维特的任何指控。最后一篇日记讲述了罗夏被德瑞伯格揭露维特的罪行所说服,但德瑞伯格并没有提交——如果他有的话——任何相关证据。

还必须指出,在最后的篇章中,罗夏深信,与维特正面对抗将会使自己不得善终。“维特,危险程度无法估量的对手……维特的身手比德雷伯格敏捷,也许比我更快。从这次任务中全身而退几无可能。”

系列的第十期也是最后一期之后,戈弗雷发表了一篇总结性的社论,抛出一些疯狂和草率的结论。他的宏论是什么呢?“维度入侵”是一个由维特资助和策划的幌子事件;“E.B.D.E.”是一种精妙的自杀炸弹,围绕一个偷来的大脑打造,此大脑克隆自一位名为罗伯特·德沙内斯(Robert Deschaines[6])的通灵人。而维特的目标源于他的无派别政治观,这种信念使他站在了几乎所有阿尔法级同伙的对立面。戈弗雷臭名昭著的言论摘录如下:

“维特的赤化已然入魔。我确信,如果有人搜索他厚厚的钱包,你会发现他的党员证夹在一对工业级强度的避孕套之间,那是与他的基因工程猫分享肉体关系的必需品,他无疑在享受的同时又厌恶这种关系。而这,读者注意了,就是为什么我们活在一个三位一体守护者——我们的蓝色大神[曼哈顿博士],我们最伟大的超级战士[笑星]和我们精力最充沛的看门狗[罗夏]——被剥夺的世界的原因。来看看美国有史以来最邪恶的阴谋:为颠覆正当的保守制度的统治,维特伪造了一起由好莱坞魔术和撒旦科学渲染的太空灾难,目的是把星星和条纹变成锤子和镰刀。而且他成功了!过去六个月的事件就是证明!
我们的总司令出于恐惧不得不与克里姆林宫媾和,起草一份"共同防御"协定,去对付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威胁!(在能够进行科学分析前,那堆灵媒海鲜融化成一滩无害的水,然后蒸发掉,真是令人怀疑的方便。很可疑,我要说,这实在可疑透了!)“俄斯基”们已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人人都是“汉堡与罗宋汤”[7]?别.了.吧!),而全球化的民主、资本主义和基督化的进程——我们荣耀的“天赋使命”已然陷入停滞。现在,当等待下一只靴子落下时,我们退缩了。你知道那是什么。它不是来自维度X外限的另一种野兽,也不是被宠坏的大虾在天空中晃荡所带来的滋扰。不,这个粗暴的蠢货是伪装成乐善好施的牛仔的反基督者,一个在很多层面上都很坏的演员,试图把我们重新教育成“老大哥”的奴隶。这就是一位该死的自由主义总统[8]。”

如此这般云云。

影响和结论

直接后果

刊载《罗夏日记》使得《新开拓者》卖出了成千上万本杂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末日启示录,充其量是一种不体面的娱乐方式,提供了一个不体面的、短暂转移 “维度入侵焦虑症”的宣泄口。主流媒体拒绝承认戈弗雷的“独家新闻”,向《新开拓者》投去鄙视的一瞥,只缘在戈弗雷领导下的《新开拓者》早已与《世界新闻周报》[9]一样声名狼藉。常识终占上风。即使“罗夏的日记”是科瓦奇写的——如果这是他失踪当晚从公寓里拿来的“最终草稿”——他的话仍然不能被相信,因为毕竟,沃尔特·科瓦奇已被确诊为精神病患。

当维特接受《新星快闻》(Nova Express[10])采访时被问及《罗夏日记》,他对该阴谋论谈笑风生,将之视作对骇人真相的一次失败探求:“你怎么称呼这样的东西,也许该叫‘以曲为直’?”他补充道:“我认识罗夏。我和罗夏一起工作。当我们有分歧时,他得到的是我的同情,因为他是一个受过伤害的的人,他也得到了我的钦佩,因为我们的兄弟会中没有人比沃尔特更致力于让我们的世界更安全。当我们迈向未来时如果要记住他,让我们记住他的那些品质,而不是打着他的名号捕风捉影。这些东西,从字面意义上讲便是假新闻。”

作为反文化经典的《罗夏日记》

如果不是因为1992年的“蓝浪潮”(Blue Wave),以及1995年德雷伯格和劳丽·布莱克因违反“基恩法案”被捕事件,《罗夏日记》可能会变得默默无闻。德雷伯格和劳丽的被捕重新点燃了蒙面义警的文化魅力,以此为契机,《新开拓者》刊载了全本版的《罗夏日记》。这本志上书[11]成为畅销书,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好奇心,包括右翼极端分子。有些人把它当作一本历史书,另一些人把它当作虔诚的文学作品。对他们来说,《罗夏日记》以及戈弗雷对它的解读,挑战了一种新的、异端化的正统观念——被他们尊崇为圣人的革命者如是论述,让他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和过时了。它合理化了他们的信念,即:我们的现任总统是一位不合法的总统,通过E.B.D.E.上位,又据戈弗雷阴谋论的复杂逻辑,这本质上是一场阴险的政变,由愤怒的自由主义精英所炮制,为 “维度入侵”的衍生物——1992年的“蓝浪潮”铺平了道路。这种信念使得无数的反社会行为正当化,从被称作“尼克松维尔”( Nixonvilles)的边缘游民社区的形成,到第七骑士团这样的国内恐怖分子,通过暴力袭击行政系统的象征——执法部门——来抗议总统。

但《罗夏日记》的影响在我们工作中看到的每一种“反英雄”义警身上都得以体现,各地的模仿英雄穿着奇装异服,过着自我中心的生活,并朝着社会大吼大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坚信,政府——尤其是一个强调通过加强监管来控制增长的干涉主义政府——要么效率严重低下,要么就是不值得信任。他们的愤世嫉俗进一步受到了政府有争议性的政策的滋长。这些政策旨在管理我们的大众文化,包括在娱乐产品上贴上警告标签,和禁止对“维度入侵”的描绘等措施,因这类作品可能会让 “112 PTSD[12]”的患者发作,或触动妄想偏执者的神经。(他们已经倾向于认为文化机构被操纵来妖魔化他们。参见:“美国英雄故事”的第一季[13],它把现在保守派/自由派的共同偶像罗夏,变成了一种病理学上的毁灭性解构,暗地里羞辱曾发现罗夏,或其品格中的善良是高尚的、值得钦佩的任何人。)

建议

如前述,我对关闭维特失踪案的决定深感关切。在七届连任之后,现任总统[14]宣布他不会参加第八次竞选,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形势的紧张正在加剧。在失踪八年后,维特终于被宣布死亡,这将引发美国每一个阴谋论者一个奇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

简而言之,放弃对维特的搜寻并宣布他已死亡,有可能激怒和激活“受罗夏启发”的极端分子,这些极端分子要么通过特立独行的私刑,要么厚颜无耻的袭击执法部门表达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两者兼而有之;对他们来说,玩这些游戏就像掩盖真相一样。(同见例:第七骑士团,其成员认为维特是他们崇拜的英雄失踪的幕后黑手) 。但如果维特本人的失踪仍然是有待调查的对象——或者至少定性为“未解决事件”——也许他们的怀疑可以消停。况且假以时日,如同其他流行文化的消亡一样,这些人终将对维特失去兴趣。

同时,我们还冒着维特奇迹般地再次出现的风险,这如同把所有鸡蛋搁在调查局的面子上。猫王离世已20年了,但公众自有一套缅怀方式:一个本应已离世的人突然走进河内的一家夜总会,在VVN[15]之夜演唱他每一首标题里带“忧郁”字眼歌曲 (共有15首)。

考虑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所拥有的庞大资源,以及比那更庞大的野心,难道他没可能在策划一场属于自己的、告别演出式的回归?

因此,我建议与其要做什么,不如什么也不做。维特甚至在他从卡纳克[16]消失之前就已经从公众意识中消失了。为什么要回答一个没人问过的问题,尤其是,如果这问题会挑起每个怪人对30年前发生的事情的扭曲想象?

当然,在公开场合,调查局仍需表现出有所作为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的行动是由“反义警行动队”来接管这个案件(技术上,我们会抛出“‘法老王’在他失踪时仍然是义警”这一观点),并宣布调查仍在进行中。仅仅是表面上的尽职调查,就可以减轻放弃维特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很乐意承担起继续撰写冗长备忘录的责任,没人能通过阅读这些备忘录来证明其勤奋。

我向你保证,我有的是时间去干这活儿。[17]

恭敬呈阅

戴尔.皮特特工

反义警行动队/研究小组

负二层,X号房间,2号办公桌


[1] 此“备忘录”翻译自HBO守望者电视剧官方特设网站“皮特百科”( Peteypedia,以剧中角色“历史学博士特工”戴尔.皮特之名冠名。访问需备梯。),可视作皮特撰写的备忘录与相关资料的荟集整理,让电视剧观众了解守望者宇宙的架空历史事件和一些与剧情互补的资料(可类比《守望者》原作漫画中花样百出的附录),此备忘录在“皮特百科”上的条目名为《备忘录:罗夏日记》,原文链接见此。另,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所有尾注均为译注。因为剧集尚在播放中,一些原作设定或剧中设定会有新的解释或发展,因此部分的译注的“有效范围”截止至S01E05。

[2] Dimensional Incursion of Event,缩写为“D.I.E”。即原作漫画中由法老王策划的 “纽约大屠杀”,意在以伪造的“异次元生物入侵”的威胁让各国停止敌对,阻止一触即发的全球性核战。在《守望者》电视剧的世界中,此阴谋尚未被揭穿。顺带一提,《守望者》电影版中的纽约大屠杀实现方式与原作漫画版不同,电视剧版设定直接继承自漫画版。但剧中尚未提供完整的解释:为何法老王的伪造的“异次元生物入侵”事件,其余波一直到34年后仍旧在影响世界(尽管S01E05已经提供了一些暗示)。

[3] 暗示多年后,劳丽不但完全接纳了她的父亲是“笑星”这一事实,连性格和处事方式也逐渐向她父亲靠拢,一如剧中的表现。

[4] 目前没有正式公布“E.D.B.E.”是什么词组的缩写,其中一种推测为“Extra-Dimensional Biological Entity”,即“外维度生物实体”;是对UFO事件中对ETBE(Extra-Terrestrial Biological Entity,“地外生物实体”,或缩写作“EBE”)的模仿。

[5] 《守望者》电视剧版中已提及夜枭二代德雷伯格被拘留的情况,见S01E03。另外,本备忘录下文也有提及夜枭丝魂夫妇被捕的时间和原因,这也是延续守望者漫画尾声部分的情节:德雷伯格和劳丽决定继续从事变装英雄事业,在“新世界”中行侠仗义,见《守望者》漫画第12章。

[6] 此失踪事件在漫画第8章的附录中有提及,以《新开拓者》(1983年10月31日刊)一篇报道的排版稿的形式呈现。

[7] 漫画原作中的一家快餐店名称,应该是由俄裔经营,《新开拓者》总编戈弗雷非常讨厌这家快餐店。

[8] 指守望者宇宙中尼克松之后的下一任总统——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这位总统是一位前好莱坞明星,演过大人气的西部电影。而,没错,现实世界中也有一位演员名为罗伯特.雷德福,他演出过话题作的西部电影《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后来,演员罗伯特.雷德福当真出演了守望者电视版的总统罗伯特.雷德福(剧中有出现他的照片,剧中角色的设定生日也取自演员本人的生日),也算“功德圆满”了。此外,艾伦.摩尔在创造这位尼克松总统的继位者时,很可能也参考了同样有好莱坞从艺履历的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这两人的姓名首字母都是“RR”。守望者电影版倒是直接让里根上位,成为尼克松继位者。

[9] 《世界新闻周报》(Weekly World News)是一家致力于报道怪异和离奇事件的美国小报,如外星人、民间传说、解密科学试验、隐秘调查等事件。在现实世界中,该小报创办于1979年,2007年停刊转为互联网网站继续运营。有兴趣的放飞思维、雷击笑点的人请点击这里

[10] 一份八卦杂志,曾被法老王利用炮制“曼哈顿博士致癌论”,迫使他自我流放到火星。P.S.《新星快闻》与《新开拓者》在守望者宇宙的现代(2019年)仍在继续出版。

[11] 此处原文为“Bookazine”,字面上便是Book(书)+Magazine(杂志)两词的合体。一般指内容明快、资讯导向,“杂志式风格”的书籍,一般会围绕特定主题按周期出版一定期数,以杂志别册名义出版的专题书籍也可以归入此类。意义类似的合成词还有“Mook”,中文尚未有精确对应此类出版物的名词,暂译为“志上书”。 另外,出版的“全本罗夏日记”应该只是“最终草稿”部分,前文提到“第一日记”直到2019年9月都被FBI保管,《新开拓者》申请对比鉴证也被驳回,所以应该是无法出版的

[12] 这里的“112”指的是原作故事中发在1985年11月2日 的纽约大屠杀,有模仿“911 PTSD”的意味。

[13] 守望者电视剧中上映的一部电视剧,2019年9月首播,就在塔尔萨警察局长裘德.克劳福德(Judd Crawford)被杀后不久。

[14] 指罗伯特.雷德福总统。守望者宇宙的这位美国总统创下了连任最多,任上年龄最老的记录。

[15] 在守望者宇宙里“VVN Night”有“越南战争胜利之夜”之意,因为这个宇宙里曼哈顿博士帮助美国打赢了越战,见《守望者》漫画第二章《缺席的朋友》(Chapter II: Absent Friends)。当然,这个梗也有可能暗示猫王确实仍旧活在守望者宇宙(至少是以某种形式),如同法老王。P.S. 有兴趣听听猫王在VVN上唱过什么歌的朋友,请点击这里(粉丝自制合集)。

[16] 卡纳克,原指古埃及卡纳克神庙建筑群所在地。在守望者宇宙中,法老王维特将其南极基地以“卡纳克”命名,他就是在这个基地里遥控发动纽约大屠杀。

[17] 很显然,FBI并没有接纳皮特备忘录中的建议,仍公开宣布阿德里安.维特已死亡。见电视剧S01E03中皮特与劳丽在飞往塔尔萨飞机上的谈话。

 短评

全豆瓣第一个评论的说这是神剧!对非原著党甚至是只看过扎导版表男的观众都不友好,前几集一直挖坑,相信非原著党绝对云里雾里,到最后集中爆发,直接看到精神高潮,实在是佩服编剧和导演。但是,也是因为女导演的缘故吧,动作戏实在太少,还有LG,相信所有看这部剧的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但是前边几集对LG的塑造就零星一点点,到中间抽出一整集塑造,但是呢?没了,到后边LG直接失踪,然后对结局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出现好像仅仅是为了告诉法老上次下冰雹雨是什么时候。高中时候对这部剧非常痴迷,因为一直非常喜欢表男,我们学校两周放一次假,我甚至一次晚上装病回家看了新更得几集

5分钟前
  • 半個斯文人
  • 力荐

诸位没耐心的暴躁老哥已被一一打脸。

10分钟前
  • E T
  • 力荐

第一集观感:《守望者》变《黑色党徒》,配乐很强。

14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前两集平平淡淡,越到后面越精彩。因为前面是在布局,后面则是所有铺垫和伏笔的爆发。每当前面的铺垫揭晓谜底的时候,每当前面挖的坑被填上的时候,都让你被导演的精心布局所折服。与其它超英片相反,超级英雄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对他们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他们被抛弃,被排挤,甚至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他们不得不跳出规则,化身为反英雄,用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英雄主义。影版《守望者》法老王用一场阴谋带来了世界和平,剧版也是如此。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拯救了世界,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从未发生。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也没有人感谢他。即便人们知道了,也不会视他为英雄,只会将他看做魔鬼和疯子。因为人们只会看到他杀死了300万人,看不到他拯救的70亿人。正如影版法老王所说: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和平,也是和平。

1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第七集把我整懵了

23分钟前
  • 马戏团顶楼
  • 推荐

暗黑粘稠的末世超暴力美学,左的更左,右的只会更右,dark synth配乐极简有力酷毙,曼哈顿爱情故事沉郁动人。看个剧都要那么先入为主那么多偏见也是醉了,真是比种族歧视还要歧视,能不能别当专家、别哔哔背景知识,何苦框死自己甚或他人的观影体验。

27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如何超越zack?

28分钟前
  • ntxz
  • 推荐

好期待,好难等…… 另,怎么会有评论骂扎导?09年的《守望者》是十分伟大的作品。 | 20191216,看完S01E09,不得不感叹:如果你能忍受最后一集的话,这是部佳作。

30分钟前
  • polar bear
  • 推荐

第三集才应该是第一集,第一集的历史和背景应该从第二集开始穿插着说。现在的集数排布让前二集完全成了故弄玄虚的造物。是,DC不想学漫威变成麦当劳,但你们也不过是使劲将自己变成kfc而已。kfc以什么著称?——一天到晚瞎搞些花里胡哨的创新,结果既没营养,又很tm难吃。

31分钟前
  • F
  • 还行

评论令人窒息 都是些先入为主➕种族歧视 你们真有看漫画吗 电影版也还原漫画还原得一模一样?漫改动画都改很多设定各种重设 为啥电视剧就不能改?何况这是罗夏死了之后的故事 二代罗夏是黑人这个事大部分喷子都不知道吧? 电影粉别冒充漫画粉好吗 你们就是第七骑士团本团吧 就算不对胃口 这制作水准和诚意也不应该打一两星吧?别给电影版招黑了好吗

32分钟前
  • 野牛大叔
  • 力荐

犯罪猖獗到警察蒙面上班,警察使用枪支居然要经过繁琐的批准、解锁程序,这个设定不合理

34分钟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先报个数,第六。太强大了!又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35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力荐

7分吧,整剧9集540分钟所呈现的故事效果和戏剧性跟扎导215分钟的终极剪辑版有着不小差距的,但整体可看性算挺高的,特别是前7集双线平行时空的探案叙事风格,真的很有早期DC侦探漫画的风格,但最后两集一下子就拉胯了,一瞬间我以为看的是《自杀小队》,其次就是男女主感情线刻画的过于草率,真的让人完全没法共情,整剧看下来其实挺别扭的,看得出主创团队跟美国现状一样都挺分裂的,一边忙着弑神一边又想跟上帝谈恋爱。希望HBO不要续订了,或者邀请扎导来拍个正儿八经的剧版吧,他在影版里想要探讨的东西还挺多的。

37分钟前
  • 浩子菌
  • 还行

完全的种族性议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偏离了原作思想了

42分钟前
  • 闵思嘉
  • 较差

前八集眼瞅着就要抵达阿兰·摩尔的神殿,结果在最后一跃跌入尘世。

4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8.5/10吹爆手表侠第六集!如果说前几集引起巨大的两极化评论,那么手表侠第六集正式以傲人的姿态告诉了如何用惊人的分镜头语言和黑白风格元素完成电影般行云流水的故事!安吉拉吃下回忆药丸,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第一集警察局长之死之谜解读!第六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它不仅连接了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方式也是如此的精致。HBO以一种极具创意、天才的构思基础上,将漫改电视剧引入了一些真正崇高的黑色胶片怀旧复古风格!

49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很多人喷罗夏处理的不好。把罗夏价值观弄窄了,然而这种价值观被歪曲的事例现实中层出不穷,一个团体只会将对自己有利的传播出来,影片中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很明显是歪曲了罗夏的价值观。全剧根本就没有把罗夏搞烂的节奏,只是一帮没看懂的乱bb,戏外狂带节奏

53分钟前
  • Aqu.í.estas
  • 力荐

看完第六集都给我回来改评分,谢谢

55分钟前
  • 华北野武
  • 力荐

法老王这个逼就一直在背后搞事情,第三集劳瑞的出场,这部剧终于开始变得有趣了

60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推荐

当年看影版便觉惊艳,没想到剧版毫不逊色。形如莫比乌斯环,先鸡?先蛋?鸡即蛋;前因?前果?因即果。以后遇到说超级英雄片没营养、没深度的,就请他看影版、剧版《守望者》。但要说漫威电影没营养、没深度,那还真是。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