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大厦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无声年份:196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帝国大厦 剧照 NO.1帝国大厦 剧照 NO.2帝国大厦 剧照 NO.3帝国大厦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能在前卫些吗

安迪大导演用着现代都还觉得前卫的方法来拍电影,回归了原始——就是让录像机自己转着,让别人去看吧。但是可惜没有找到那一段,据说是最精彩的那一段——帝国大厦在夜晚突然全部亮了起来。这部片中的帝国大厦被比作长达8小时的“勃起”,咳咳,还是导演自己说的。

 2 ) 【不是电影太差,是俺眼睛质量太差】

1965年,安迪·沃霍尔的实验电影「帝国大厦」首映时,到场的二百多名观众在影片开演半小时后纷纷走光。因为这部长达八个小时的电影由始至终只拍了一样东西——纽约帝国大厦。这位画一个玛丽莲梦露头像然后复制九个码成一幅画的先锋艺术家大概是史上最最省力气之导演,只需天黑时把摄影机一动不动对准帝国大厦的尖顶(就是金刚抓着美女爬上的那个),定时检查机器是否运转(也许导演回家睡觉了,我只是觉得他应该会去检查 = =),等到早上就把一部前卫电影搞定了。

自诞生之日起,这部巨先锋的片子就注定成为文艺青年装B时必挂在嘴边的所谓“经典”。俺一向敬重那些看1分钟电影就能写1万字感想的装B侠们。为了追随他们,so,我盯着右边海报图片看了十分钟,之后就以眼睛疼告终。虽然我只看了影片1/48(噗~),但心中还是不可遏制的涌现出对自身装B侠们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忍情怀啊!我错了,我没有坚持住,是俺眼睛质量太差,实在撑不住哇!囧

向我这种出于好奇想看“经典”又苦于搜不到片源的童鞋,咖喱给你一个简单实用的建议:找一张帝国大厦的图片盯着看八小时就OK了,括弧:你不怕掉眼珠的话~ = =

 3 ) 安迪·沃霍尔《帝国大厦》影评

《安迪·沃霍尔《帝国大厦》影评》

巾城

原版长达485分钟(精简版67分钟)。事实上,只要看1秒钟就够了。此片只有一个静止的长镜头——纽约帝国大厦,在你耐心的极限内无限延伸。沃霍尔试图取消艺术(品)的深度,艺术不再是反应某种价值的媒介,而成为你看到的东西的本身。问题在于,即使拥有堂而皇之的理念,这部作品依然是难以令人接受的。如果说一堆食品罐头,或一堆梦露像被“粘贴”到画布上(也是沃氏作品)依然具有画的某些功用,那么这部“电影”,它彻头彻尾是反电影的(没有戏剧,没有场景,没有角色,没有内容,等等等等)——不仅是观念上,还是表面上的(比如,让一个完全不懂视觉艺术的人看沃氏的梦露像,他依然有可能认为这是画,只是最多觉得有点奇怪;但若让他看这个片子,他如论如何不会认为这是一部电影)。
它的诡计在于,它事实上是不会结束的(考虑到沃氏不可能预知911),影片的进程即时间的进程,所有在其进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观者的人生状态及客观环境,均可被视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就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完这部片子是没有意义的,它也不需要被看完。另一个角度,理解导演的意图似乎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并不带来实际的内涵与灵魂的升华(它最多只是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以上也是我一直以来对类似这种艺术(包括Cage的《4’33’’》)所不认同的重要原因。毕竟人,尤其是艺术家,活着应该多做些能让更多人找到灵魂归宿感的东西,不能总像个傻子一样扯淡,再听别人扯淡,互相鼓掌,自娱自乐,美曰孤芳自赏,实则投机取巧。这样下去,不出几百年,这项行当就会被人鄙视的。
是吧。

 4 ) 把《帝国大厦》当作艺术品也许会好很多——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这是一部完全不需要懂的片子。

为什么?因为这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根本不需要懂,也不存在懂和不懂,

所有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都是一个样子:你在画布上看到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就是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和你在商店里买到的可口可乐没有任何区别,没有隐喻,没有任何其他画面之外的东西。

但这个片子并不是一个玩笑,它确实是艺术品,8个小时里帝国大厦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时间,你能观察到太阳落下,猜测人们从上班变成了下班,夜晚来临,帝国大厦里的灯亮了等一系列变化。其实就是咱们现在正在度过的每一天,你可以说毫无意义,上班下班,毫无意义。

活到最后无非是死,毫无意义。

但你也可以这么想,所有的意义就在过程里,活着的意义就在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而不在于活着活着你就进了坟墓。

这么一想,这个片子是有意义的,就像你每天的生活一样有意义。

但这部片子又不是随便一个人拿DV拍了8小时,因为这是一个名人拍的8小时,安迪沃霍尔是成功的

而安迪沃霍尔成功是因为波普艺术成功

波普艺术成功是因为美国成功

而美国的成功就包含了可口可乐,玛丽莲梦露等一切商品和流行文化的成功。

波普艺术也只有在美国才有活力,因为美国有话语权,美国有资本,美国向全世界输出流行文化。

说实在的,这玩意儿也不应该当作一个电影来看,这是一个艺术作品,就像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油画作品,雕塑作品,和一张国画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使用的媒介不一样。

电影史肯定不会讨论这个片子,只有 美术史可能会写,安迪沃霍尔的传记里会写。

 5 ) 找寻电影对于自己的意义

电影本事绝对不是某些人说的只用1秒就能概括的了的。至少它还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时间:从凌晨灰蒙蒙的天空到明亮的中午,再到晚上天一点点变黑最后在等待甚至期待中的某一瞬间帝国大厦的灯亮了!或许没有耐心看下来的人(包括我)觉得他没有意义,但我相信愿意花一天时间看的人肯定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自己给电影赋予属于他自己的意义。

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从1月19日我跟我老婆回湖北并因为新冠肺炎被隔离,直到昨天才自己一个人坐高铁专列返回北京接着居家隔离(他们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到现在还没有车票没法一起回家)。就在刚才,当我看到一个朋友发的疫情前他开车经过武汉东湖隧道的5分钟行车记录仪视频里,经过漫长的乏味的隧道画面,最后突然豁然开朗看到武汉蓝色的路牌时,瞬间泪崩。

感觉之前一切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所以我相信,如果以后我再看到类似的片子,或者这部传说中的《帝国大厦》,我一定会想起今天那段5分钟的视频,想起武汉,想起在湖北隔离的2个月中的苦难。

这就是这部电影对于我的意义。

 6 ) 这部时长8小时的大闷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视频版:

安迪·沃霍尔片长8小时的《帝国大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帝国大厦》是美国先锋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于1964年拍摄的无声电影。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由始至终也只拍摄了一样东西:纽约市的帝国大厦。

影片从晚上八点开始拍摄,持续了6小时36分钟,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半结束。此外,因为影片以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但却以每秒16帧的速度放映,所以,影片的播放时长最终达到了惊人的8小时5分钟。

安迪·沃霍尔制作了许多意在被人们观看的电影,诸如《黑胶》(Vinyl)、《寂寞牛仔》(Lonesome Cowboys)、《女人解放》(Women in Revolt)、《雀西女郎》(Chelsea Girls)皆属此类,并且它们也都是极简主义先锋艺术的杰作。另一方面,沃霍尔还制作了一系列不旨在为人们所观看而是让人们去注目的电影,《睡》(SLEEP)、《吃》(EAT)、《沙发》(COUCH)都在此列,当然,还有我们要解读的《帝国大厦》。

任何试图去从头到尾观看《帝国大厦》的人,都是不得要领的。正如沃霍尔的许多作品所证明的那样,艺术可以是艺术品的存在,而不必是艺术品本身。

我有个文艺青年朋友,他曾经吹嘘自己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帝国大厦》。我很想知道沃霍尔对此会作何评价。而我的猜测是,“真浪费时间!”《帝国大厦》是时间流动着的静物写生,仅此而已。沃霍尔没有花费六个半小时来绘画帝国大厦这座建筑,而是用六个半小时来拍摄它。

影片最终以每秒16帧来播放时,帝国大厦的影像其实是被慢放了。这部电影的本意是被投影在艺术展的墙壁上,这样人们便可以像观看画作一样驻足欣赏。《帝国大厦》并不是要让你把它当作常规电影来观看。然而无数的艺术电影爱好者却的的确确这样做了,还觉得自己是完成了某项壮举。

人们觉得这样的电影迷人,为它费尽思量,撰写大量的文章来解读它,不过恰恰是证明了沃霍尔的聪明之处。沃霍尔不止是一位富有创造力和才华的先锋艺术家,还是一位狡黠的讽刺艺术家:一件事物,可以仅凭自身的名气,便受到公众的追捧。可以说,全世界到处都充斥了《帝国大厦》般的事物。

许多明星仅仅是因为自身的名气,便被粉丝视为神一般的存在;

正如同许多人仍旧认为《帝国大厦》是一部内涵深刻,意义非凡的大师作品。

但它不过是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帝国大厦的静态摄像,仅此而已。

某些过度解读者非常喜欢拿帝国大厦的阳物隐喻来说事。原因则在于有传言说,沃霍尔和工作人员在拍摄期间讲了个荤段子,即,“帝国大厦有点儿像男性的生殖器”。

如果荤段子可以算先锋艺术的话,那么大学里的男生宿舍大概就是先锋艺术家的聚集地了。你也许会想要知道,弗洛伊德会怎样分析这种阳具崇拜心理。你越是匮乏什么,便越是羡慕什么。

另外,百度百科上对这部电影的剧情简介其实是错误的:

百度百科上的简介

影片从晚上8点开始拍摄,没过多久帝国大厦的灯便亮了,并且随着夜色逐渐加深,灯光也相对变得更加明亮。等播放到7个半小时,也就是凌晨1点多的时候,灯全灭了。此后的画面几乎就是全黑。

不存在所谓的电影播放到最后,灯光瞬间全亮的高潮。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某些文艺青年根据这个简介萌生感悟:

某公众号的观影感悟

 短评

全片485分钟,但只有一个镜头。关键影片是在影院上映的。实验电影曾经如何挑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呢?另外影史上最长的电影是the cure for insomnia,那是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为了治疗失眠拍的实验电影,与艺术治疗的发展有关。

5分钟前
  • 查尔斯陈
  • 很差

谁他妈写的是短片啊

10分钟前
  • NiC
  • 还行

呃,我只是想挑战一下,结果五分钟不到就宣告失败了。

14分钟前
  • Yannnnn
  • 很差

传说中看了海报就看过的时长八小时的电影

18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20分钟前
  • Small.D
  • 力荐

短片这个标签很传神

22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我不知道怎麼打分,當年看死我個傻逼了

24分钟前
  • 死咗
  • 还行

安迪·沃霍尔的这部《帝国大厦》不像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对着帝国大厦拍八个小时,您不累观众都累了,当然我没看八个小时,只在土豆网上看了六分钟的片段,而且还是夜景,赚到了。有网友说看了这个截图就相当于看了这个电影,确实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剪辑,估计这是影史最长的长镜头了!

28分钟前
  • stknight
  • 很差

不错。如果不告诉你是帝国大厦,你知道他是啥么?一开始就是一个尖尖的光亮物,由黑夜到白天,帝国大厦终于露出了她的真容。一副“反电影”艺术品。

30分钟前
  • 米徳·苔尔
  • 推荐

还真是看过海报就等于看过了

32分钟前
  • 乙烷
  • 还行

泪流满面

33分钟前
  • ryo
  • 力荐

即使导演是俺偶像我也要打一星...长达八个小时却只拍了一样东西:纽约帝国大厦。Andy Warhol大师您有毛深意?

35分钟前
  • 好似匹脱肛野马
  • 很差

这当然不是电影,安迪·沃霍尔不过是在用影像挑战艺术,或者说,它回到了影像本体,如同《火车进站》《工厂大门》那样的绝对记录。是行为本身造就的艺术,即“行为艺术”,影像只是文化载体,行为本身包含着文化与艺术。

37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想知道有谁没有点快进完整地看完过这部电影么?

39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很差

不夸张的说,每一秒都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醍醐灌顶。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本来打了一星,但是突然悟出了这部电影的奥义。想起在画展上会有那种纯白色(还有纯蓝纯红以及类似一半红一半蓝诸如此类)的画引人伫足观看,那傻逼程度跟这电影一样一样的,作品明明没有任何价值,观众明明看不懂还自顾自解释出一大堆的理论,这部电影就是表达一个意思:人类总是那么愚蠢。

47分钟前
  • 卫宫切嗣。zero
  • 力荐

我只想说,这片子的存在就值五星了好嘛。不给五星怎么足够装逼,为了表达我的崇敬,我将片子画面设为了桌面,485分钟的片子肯定可以看的了数十遍。

52分钟前
  • Comel
  • 很差

【D-】艺术家真好当啊

55分钟前
  • 掉线
  • 很差

帝国大厦是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演员 连演485分钟不NG

57分钟前
  • トランクス
  • 很差

把它当作艺术作品。可惜没人把它做成影像壁画,一直挂在办公室,光线一变化,就8个小时了,可以下班了。很实用。

1小时前
  • 亢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