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同时看过Flight 93和United 93的。最先看的是Flight 93,还把它当作United 93评论了一番。凭心而论,Flight 93是部相当不错的影片,成本低(因为是电视电影),因此故事集中在机舱,航管部门和地面上的乘客家中。情节更偏向剧情片,让人从头到尾充满紧张感。
但是United 93绝对是无法超越的。不说别的,单是里面的演员,包括航管中心的指挥,军事基地的指挥,有许多人都是9/11当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在扮演他们自己,(比如Ben Sliney,9/11那天是他上任联邦航管局弗吉尼亚控制中心负责人的第一天),从而给整个影片带来难以想像的真实感。United 93给人的感觉是紧张,更有一种无助感,而这种无助感才是那个早晨每个人的真实体验。发生什么事了?劫机是真的吗?世贸中心被什么东西撞了?又一架飞机?美国被攻击了!!但是是哪一架飞机?什么,美航11号还在天上飞?我们有战斗机可用吗?又一架被劫持了?该死,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看着天上地下一片混乱,但是还是有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定,"我们要的不是情况更新,我们要的是行动!”
机舱内的情况,United应该是比Flight更接近真实吧。乘客们从电话中得知的情况是混乱的,只言片语的,但是他们认定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们没有举手表决,而是是低声商量进攻的办法。他们给家人打电话告别的时候,声音发抖,无法自持,甚至说不下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United 93的演绎是更为可信的。
影片最后的的戛然而止,让我的呼吸仿佛也停止了。哦,是的,这就是那个早晨。
(看过Flight 93的,强烈推荐再看看United 93。)
“911”!看电影的开始真没想到是“911”悲剧的再现。
电影的前半程我看到塔台人在忙碌的指挥4200多架航班时,以为是故事开端的铺垫;听着交织杂乱的英语,还在感叹自己听力好差;在嘈杂的指挥声中隐藏着并不突出的声音,但你一定能捕捉到11航班没有回应的信息;与此同时镜头转向93航班开始登机。那时我纳闷:天上失踪一架?地上要起飞故事的“主人公”航班?同时二架?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一个毫不知情人的观影第一反应。这也许是没有先入为主的反应。
然后塔台里开始向失踪、疑似被劫机集中,我注意到始终人们用“疑似”、“不确定”等词。在军方介入后,除了疑似之外,又多了一些“请示”、请示哪一级?现在能否采取行动?战机能否起飞?谁能做决定?能否攻击被劫持飞机?等等!
看到了每一个人都谨慎的尽职尽责,也许民航规则既如此,还因为那些飞机上有着众多无辜的生命。看着电影心里真着急,也尊敬每一位守护人。
突然,镜头里出现了“911”的恐怖场面,天啊,我恍然大悟。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那一天,另外一群人为之的付出与奋斗。没有人失职,都是为了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我看到了许多大厦现场抢救的人和事,被伤害者的苦难经历,却第一次看到了看不见的背后另一面。
电影(我不愿说是故事)后半程主要表现了93航班上恐怖事件。人们从开始的惊恐,胆怯,到绝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再到反抗。表现层次清晰、真实、感人。完全意识不到是“表演”,我跟着泪目。正是他们的反抗,使得“93航班”成为四架被劫持飞机中,唯一一架没有撞击到目标建筑物的飞机,机上的45名人员全部遇难,他们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无人知晓,但挫败了1/4的行动。也许我的结论超级幼稚,却是我的真实感受。
愿世界不再有恐怖!
On the day we faced fear, we also found courage. 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只有93航班没有击中原定目标,用它来谱写绝望中的希望之歌,再合适不过。都知道那个结局,整个情绪却也始终紧栓不得空闲。无一幸免,但我愿意相信结局前的挣扎是如那般的。
很爱最后电影的配乐
太惨。。。看见即将面临死亡的乘客拿起电话给亲人说最后一句我爱你们,泪奔。。。。太多无辜的生命。
密闭空间的神级调度;情绪被提升到一个极致,不忍再看一遍。
我真的没有看过一部电影,让我这么紧张过。
纪录片式真实的艺术化处理。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航班中只有联航93号航班没有撞击恐怖分子的预谋目标,上午10点03分、坠毁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山科维镇,无一生还。
震的我心惊肉跳。
如果没有7·5恐怖,生活在新疆的我们不会有之前的肉孜节假期。而今天中秋节,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依然有很多人因为天灾人祸,不敢仰望天上的明月。10年之后,看到了这部电影。或许是美国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没有领导讲话,没有隐藏的真实,平凡之中的伟大让人感动。让我懂得尊重,无论对生者还是逝者
“那天所有被劫持的飞机,联航93号航班是唯一没有到达攻击目标的,它10:03坠毁在宾州,无人幸免……”最后一个画面,黑屏,无声……震撼!久久未能平息的电影!
如果是007,那么恐怖分子会被制服,飞机的某个仪表盘会在007的数字上停下。如果是24小时,那么飞机最后会在高速公路上着陆。然而这是在真实的世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飞机还是坠向了地面,银幕一片漆黑。
生命的脆弱。。。不管911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可以感受到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对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想念,对活着的追求。。。哀悼这些不幸的遇难者。。。“整部片子里重复最多的声音不是惊恐的尖叫,而是一句句蘸满深情的“I love you””
【A】绿草在手持摄影和快速剪辑招牌搭配下的又一自我突破。在本片中,又刻意加入了“惊悚片”元素。前半个小时从平凡无奇的生活角度切入,缓慢沉稳的推动剧情。随后切入劫机的信息点,不断将观影情绪推到顶点,然后在9·11事件全面爆发。但和普通惊悚片不同的是,直到结尾,导演都没能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剩下的时间内,绿草再一次展现了他对超量对话信息的处理能力,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无时不刻介入台词的处理,以视听双重角度来不断引爆情绪点,这种通过大量信息来保证观众神经紧绷的方式简单粗暴而又有效(当然也得看谁用)。狭小空间内顶级的场面调度能力,不断加剧的镜头摇晃和台词信息,以及精妙的剪辑点处理,都将电影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而结尾的处理却给了我极大的落差感,这种由影像与现实共同烘托的震撼与绝望,让我无比怅惘。
被损毁的世贸大厦将会重建,被撞击的田野坑洞将会愈合,被管制的美国领空将会开放。差点误机的乘客庆幸没有迟到,闭锁的舱门成为前往天堂的讯号。航管中心以为划掉了隐患,交管中心以为规避了灾祸。家人在保险柜里找到了遗嘱,公司却没有收到员工的辞呈。乘客还在祈祷奇迹,妻子还在等丈夫报来的平安。
我情愿没有看过这个片子。
企图用一片混乱的机舱和一片混乱的指挥处营造纪实片的感觉,新疆和田的劫机事件,劫机犯刚站起来就被几个东北汉子踹下去了
那些无辜的逝去的生命令人唏嘘 可谁来为伊拉克人 或者阿富汗人 又或者是巴勒斯坦人来拍摄这样的电影呢
最后飞机扎进地面,一片黑暗.让人绝望.
震撼!最后一刻飞机坠入大地 陷入一片黑暗 眼泪崩溃
“在电视里看到飞机撞楼的画面,每个人都很兴奋。在一件沉痛而复杂的事件上表现得如此轻佻,不是我们没有良知,而是我们已经太熟悉各种重大事件从中央台主播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蔡康永在北大演讲说,电视是人格分裂的。换种说法,电视是没有人格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推荐给电视导演冯小刚。
真主阿拉与耶稣基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