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放日记

全16集

主演:李民基,金智媛,孙锡久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2

 剧照

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2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3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4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5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6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3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4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5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6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7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8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19我的解放日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浅谈“解放”中的存在主义

我时常能在韩剧中看到编剧对现实世界中普通人生存及命运的关怀和对现代性的反思,这是目前大多数国产剧中稀缺甚至匮乏的。

这部剧目前来看聚焦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碌碌无为的奔走而产生的精神空虚和生命虚无感。公交和地铁填满的通勤之路,“今天会有好事发生”的路边灯牌,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和信念支撑,支撑起往来首尔和山浦的女主行尸走肉般的惨淡生活,实质上她一直处于一种自我“欺诈”甚至自我麻痹的状态,沉默寡言、反应迟钝、沦为观察者。

所以女主美贞才会讲出“我的内心从未被填满过”,“光是爱情还不够,我要你崇拜我”这样的台词。不仅如此,美贞还在公司跟两位社恐同仁一起创办“解放同好会”,试图寻求内心解放。如何解放呢?美贞没有直接回答同事的疑问,反而投掷了一个坚定而充满笑意的眼神,看向远方。

这就有点接近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存在即虚无”,“他人即地狱”,于是主体自我意识觉醒的女主走上“自我救赎”之路——“解放”,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萨特认为,当他人意识与自我意识产生冲突时,他人通过注视来使我成为他的对象,反之我也如此回应,使他成为我注视对象而恢复自我的主体性地位。女主的思考和行为逻辑,正是试图为了填充自己的内心,使生命抽离于虚无,把男主作为一种为她而存在的客体,让男主崇拜她,这也是她对自己存在的自由选择。

这也应证了萨特的观点,我们最根本的自由和可能性都在行动中得以实现,我们永远有改变现状的潜能,不必服从于命运的安排,只需要坚定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受选择的代价。

因此第四集的结尾,大雨中美贞把淋雨的男主推进了出租屋,积极的消极主义者美贞勇敢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变!这是本剧的转折点,真的好期待后续的剧情!(希望后期剧本持续高能啊!)

 2 ) 《我的解放日志》真正的大女主

最近都被韩剧《我的解放日志》刷屏了吧,马上就要迎来大结局了。本来想在看完之后再写,但是现在觉得结局已经不重要了,编剧想要传达给我的内容,我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 看到现在,真的对编剧和导演心生敬佩,他们向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真正的大女主。 美贞是一个越看越能从她身上获得力量的角色,越看越是会产生“啊,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想法。 她是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在前几集的时候会觉得她是一个内向、自卑、被骗了也不敢去和别人正面对抗、选择自己独自承受,这样一个比较弱小的女生。但是再回头去看的话会发现,即使在前几集这么压抑的一个状态下,她依旧是一个内心有力量有勇气的人。她不是因为具子敬而变得有力量,她本来就是,而具子敬的“崇拜”只是让她看到自己的力量而已。 以职场生活为例。在职场生活那么长时间,她还是显得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拒绝每次聚会、交友,真的是因为她家离得远吗?当然不是,即使搬到首尔住,她也不会去的,因为她不愿意变得像他们一样。对领导、对不喜欢的人说几句恭维的、违心的假话,变得圆滑一点,难吗?她想做的话当然可以做到,哪怕她能对组长说出一两句假话,我相信这个组长也不会一直这么排挤她。但是她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选择坚守住自己,这还不算是一个有勇气有力量的人吗? 再来看和具的关系中美贞的力量。就以被骗钱这件事为例,因为这件事的发酵,她向具提出了“崇拜”的要求。具跟她说你应该解决眼前的问题,别在其他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而美贞说“就算他把钱还清了就没事了吗?我觉得不会有任何变化。”说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说具,背后的意思是“你觉得这样逃避就会有变化吗?逃避,问题就没有了吗?”她才是正视自己问题的那个人,“我交往过的人都是王八蛋。”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改变,下一个交往的还会是王八蛋,所以我要改变。这是自我觉察,她看到了藏在表相下的本质,如果只着眼于眼前的问题,自己不做出改变的话,下一次照样会产生类似的问题。这样的改变才是真正地改变,不再从外界的“相”着手,而是反观到自身,从问题的源头解决。 具跟她说把那个人的电话给他,他来解决,美贞很生气,为什么?美贞要他做的不是成为帮自己解决问题的那个人,而是让她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那个人。你帮我解决、帮我承担,这是喜欢或者说是爱,但美贞一开始就告诉他“光是爱情还不够”是崇拜。崇拜给到的力量是不论我做什么样的决定,再傻再蠢你都会支持我,告诉我可以做到,这是一个人自己的力量,我是要让你让我有这样的力量和底气。 单从这一点来看,就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巧思。女主被欠钱,而身边喜欢她的人是个黑社会大佬,而且还是负责讨账的。让观众看到黑社会大佬来帮自己喜欢的人要钱,教训那些个王八蛋,肯定很爽,但是编剧没有。因为编剧想要观众看到的是女主自己的成长,不是童话里等着王子来救的公主,这是大女主,是要自己突出重围的勇士。 在具回到自己的世界后,美贞经历了母亲的去世、被“设计”成第三者接二连三的打击。时隔几年之后,具才来找她,而美贞并没有埋怨他这么长时间的消失,在自己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正如他当初离开的时候,她不是生气,而是难过。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说具这个人很差劲,这么长时间不联络,还注销手机,在别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消失。但是现在再看到这一段,结合着前面美贞说过的话,我觉得真的是太妙了,这个长时间的设计真是太妙了。正是经过间隔这么长的时间,而美贞对他的消失不生气,还愿意见他,体现出来美贞已经真正蜕变了。 “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诚实以对。”诚实面对自己,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该高兴的时候高兴,我能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并且接受它。这是超脱、是大智慧。我接受你的离开,接受不幸,接受苦难,但在这其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可以承受一切的力量。 为什么美贞在时隔几年后才见到具不生气,这是编剧体现出她内心强大的很重要的一点。 首先,她没有在等他。因为如果美贞是在等着具,等着他出现,这就是没有解放,她还是在想着靠别人来拯救自己,靠外在的力量来解放。正是在她觉得是具一点点开始将她填满,带给她改变和力量的时候,他离开了,不幸接踵而至。在外界的打击下,她没有了她的靠山,独自承受面对,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看到自己的力量从不在外,不再别人身上,而在她自己身上。所以具当初才会对她说那句话“廉美贞,你应该好好了解你自己。”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女孩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美贞没有“把什么东西寄托在他身上”,她对他没有所求,所以她不生气,她不觉得他长时间的离开是一种亏欠。 再有,她不生气来自于她看透他本质后的底气。在美贞眼里,具是透明的,她了解他做出的决定,知晓他每一句刺激的话语中背后的退缩和畏惧。同时她对具对自己的感情有底气,她知道他一定会回来,她知道在这一段时间彼此的“崇拜”中,具也改变了,他已经变不回原来那个不愿意说出名字的具氏了。但是他也需要时间解放,他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正视自己的感情,然后带着不再“害怕幸福”的心情,带着可以告知自己姓名和一切过往的勇气回来见她。 最后,总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让我已经不再在意结局能不能在一起的一点就是,美贞已经真正解放了。对于现在的美贞来说,具出不出现已经不重要了,具对她的“崇拜”已经成为她内心的一份力量,深深扎根在她的心中。他回来,我会和他勇敢的面对一切;他不回来,我也不会选择将就。面对世界,我不再像原来一样畏惧,我还是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而这份坚守不再来自于对周围厌恶,不是不愿意像他们一样而坚守,而是我现在可以掌控我周围的一切,我可以毫无顾虑地做自己,因为现在的我知道我是值得被爱的,是一直被爱着的。这样的坚守来自于爱,而非恐惧。这样的一个人,结果会差到哪去? 如此一个有力量的角色怎么能不感染观众呢?正如具让美贞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一样,编剧也会让观众发掘出自己的力量。她用她笔下鲜活的角色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大女主——不是等待王子来解救的公主,是执剑冲破束缚、披荆斩棘的勇士,是要活着见到天堂的人。 关于这部剧的细节、构思、台词还有很多值得反复观看和品位的地方,B站上有搬运解说这部剧的一位韩国博主,她解说的细节很到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结合着解说来看剧。 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微妙的化学反应,导演和编剧真的是功不可没。有一个花絮中,导演在给饰演具的孙锡久讲戏,光这一个片段,你就能感受到导演对这个剧本吃的有多透,角色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每一个画面都有意义。电视剧却做出和电影一样的要求,认真程度真是令人敬佩,并不由得感叹:他们真的是在认真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发自内心的尊重观众,真诚地在通过影像和观众交流,把观众当观众。 再来说说这个编剧,这个编剧的其他作品我还没有看过,但是单从这一部剧来看,这个编剧肯定有一定的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甚至可以感受到她灵性修养。剧中二哥这个人物我觉得是最能体现出这个编剧哲学修养的一个人物,你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人所具有的矛盾、冲突,但是又有着善良的底色。还有很多有魅力值得推敲的角色:通过一天就可以看到她一生的母亲、愿意“接住自己丈夫头颅”的大姐、热烈而善良的泫雅、从男性口中说出婚姻、生育的同事...真实、生动、鲜明。 从前几年的《秘密森林》、《机智》系列、《怪物》到今年的《我的解放日志》,韩剧真的一次又一次刷新对他们的评价,以为这一部就是封神了,就是心中的TOP1了,但是没过几年又能让你再一次感叹。不仅是细节、音响、制作上的进步,在发掘人性、探索生命的意义等更深远的立意上一次比一次深刻。电影就更不用说了。 有的时候不是不愿意看自己本国的东西,而是我害怕我如果一直看这样的东西会丧失自己的审美,模糊掉自己的标准,慢慢就会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什么能够真正称其为一部作品、什么是艺术。承认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欺骗和洗脑,这是改变要迈出的第一步。 先不说什么时候能有别人这样的水准,先和自己比,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再拍出像《西游记》《神探狄仁杰》这样水准的片子,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是制作的精良,而是虚伪的造假;不用配音竟然都能成为值得炫耀的资本,令人汗颜。 只有把观众当观众,当成平等交流的对象,而不是资本的韭菜,才能沉下心去打磨。 不过,我始终相信物极必反,最糟糕的环境下也蕴藏着最大的潜力,那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3 ) 或许,你也是接的女人吗?

一切,都要从第三集说起。

这一集,大姐基静和朋友介绍的男人相亲,由于对方提起了「接的女人」这个通讯录备注,场面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穿着法式连衣裙,看起来贤淑可人的基静,提起了自己心中一个小小的,有点热泪盈眶的幻想场景:

如果她是朝鲜时代的女人,如果丈夫被斩首,那么她会提着裙子跑过去,用兜着的裙摆接住从断头台上滚下来的丈夫的人头。

所谓「接的女人」,接的是这么一幕。

不仅如此,基静还附加了一个自己的神圣感受:相比受审判的耶稣,她更感动于圣母玛利亚,当玛利亚把耶稣的尸体抱在怀里的时候,她会对神之子有那么一种崇拜式凝视——啊,这样的受难的耶稣,多帅。

相亲对象眼睛睁大,不可置信,话在嘴边滚了滚,说不出来。

这个镜头用得也很妙

回家后的基静,被自己弟弟疯狂数落:哪儿有在相亲的时候说这种话的女人啊!大家都怕自己脑袋掉下来,谁会喜欢你啊!

双方各执一词,立场的区别是,一个假定了事情已经发生,接还是不接;一个断然不会想象此种场景的发生,认为这是故意制造恐怖。

弟弟昌熙的想法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一个除了夏天发水灾,老人离世,什么戏剧性都不会有的村庄,怎么会发生要斩首的离奇事件呢。

大姐基静也不是第一次说希望自己是朝鲜时代的人了,和弟弟一样,她深知自己落入一种平常之中,这种平常不好不坏,只是平庸,平庸得让人心惊。所以她才那么渴望成为「接的女人」,用此类幻想,来穿透乏味的14年一成不变的生活。

这里的对照很有趣,虽然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姐弟两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弟弟受困于现实之中,被现实充满;姐姐却一心要用热血和幻想冲出牢笼。焉能说,这不是一种经典东亚式的男女思维差异。16年前,《颐和园》里,郝蕾饰演的余虹正是这样:我只是想生活得强烈一些。

所以,如果丈夫斩首事件发生了,你会选哪个?
1逃跑
2晕倒
3接住

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小妹美静也选择成为「接的女人」。相比大姐的中二热血,她好像更没有存在感,对生活没有反抗,有的只是全然接受。唯一的叛逆,也只是在日常之中,想象一个不存在爱人,凭借这位不存在的爱情构建出一种理想生活,聊以慰藉。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在小妹身上更能找到共情的原因。

肉体劳动,情感劳动,向上劳动,团建劳动,同好会劳动。

睁眼即是劳动,无法喘息。

但稍稍细想,就会发现这两位「接的女人」底层实在是一致。她们的肉体都深陷于平庸之中,但不妨碍她们用热烈的想象填满自己。美静被学长骗了之后,气哄哄的去找具氏:

你要找活儿干是吧?那么,敬仰我吧,用你的敬仰填满我。只要敬仰就可以了,不可以是爱情。

对一位不知底细的陌生男子说出这番话,这足以证明美静的底层也同样是一种热烈。

这部剧里的男人们,却现实得可怕。三姐弟的爸爸脸朝黄土背朝天,夏夜不开空调,不允许小儿子买车。他们的发小斗焕虽然开了咖啡馆,在面对游客时却要说「有咖啡,但是不好喝」,并不想回到朝鲜时代的理由是他肯定是个贱民。弟弟认为女朋友抛弃自己,是自己是京畿道人,在她所有的牌里,他不是最好的选择。

大姐的男上司在对女人的恋爱type分类时,也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恋爱剧也有很多种啊,除了甜宠,还有生活、悬疑、推理。基静小姐应该是生活剧里的女主角吧。

因为年过四十就不可以是甜宠剧的女主吗?

因为喜欢有男子气概的人,会长久地爱慕一个人就要是生活剧的女主角吗?

这些男人,是怎么做到如此统一的肤浅现实。生活的半径即是他们心能抵达之处,如此活在眼前。

更有意思的是,弟弟的女友,那个原本被大姐看不上的女人,也是「接的女人」。即使在有了新的男友之后,她还要独自来看看唐尾车站到底是是什么样,因为她喜欢过的人说:你要是喜欢一个人,就一定想知道他住的地方。

这部剧我看得很慢,根据韩剧的法则,这几位多少后面都会有一些反转,但今天我想说的却不是这部剧关于「解放」的主题,而是「接的女人」。和《海岸村恰恰恰》相比,这部剧显然是平摊甚至更冗长的,但也因此更贴近普通人。有多少女人会遇到洪班长那样,明明可以成为卷王,却主动退出内卷的优秀男人呢。

生活真相必不会是海岸村,也不会是《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而是一场又一场发生在小酒吧/咖啡馆/中餐厅里你和朋友们的四目相对,觥筹交错间互相抚平的对话。生活必定有皱褶,你能做的只是在一个最平常的加班夜后,和朋友在老掉牙的对话之间发生一些想象:如果我们穿越回过去,会怎样?

那就是「接的女人」用以烫平生活的关键瞬间。

「接的女人」,身处平庸,心怀热烈。每一处想象,每一次行动都充满力量。那力量不为人知,不声不响,像种子破土前独自在地下生长。

第三集结尾,美静大胆的找了具氏,在获得了一个不算太坏的互动之后,一路小跑上了公交车。那阵小跑,让人想起《情书》里在自行车棚等待心上人的少女藤井树,她因为害羞做了一个战术后仰。小跑,抑或战术后仰,都是一样动如脱兔的瞬间。

这里导演用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慢镜头。美静上了公交车后,长发被风吹动宛如波动的海浪,镜头一闪而过,从车内转移到车厢外。那一瞬间,我也被迎面而来的风击中。它是如此热浪拂动,带着夏日的逼真。

这一刻我在想,或许我也是「接的女人」。那么,你呢?

 4 ) 【我的解放日记】经典台词分享及剧情分析(完结)

关于“合群”,好像整个社会的氛围都不太欢迎一个内向的人。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出生在哪种家庭,就像在乡下很难选择和谁做朋友,比起自己是否喜欢,其实重点在于是否能自己做选择。
一开始我以为换个环境就好了,以为换了某样东西,人生就会发生一些大的转变,后来我发现,即使换了一个环境,我还是这个我,这个我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有没有觉得这句很熟悉,“有钱人自然容易当好人”。——from 我的大叔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伦敦生活》,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的剧友get到了,我把伦敦的截图放在下面大家可以看看
我们看似是自由,拥有选择权,却还是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到底怎么做,怎么选择?才算是大家认为的“好的人生”,“正确的人生”。

第二集

你羡慕我的善谈,我喜欢你的寡言。喋喋不休充当氛围活跃机的社会人,很多时候也会感到厌倦。
若能重生该多好。看到到这句话我其实有些惊讶,寄托于来世,其实是对此生的某种放弃。
“不让人满意的20分卷子”不是卷子,而是自己本人。成年人的挫败感就从自我检讨开始。
每天上班,下班,农活,睁开眼就是一天的“劳动”?人生应该有点其他东西吧。

第三集

“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学的东西本身就是强人所难,不会令自我感到愉悦,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学会说:我不喜欢,我拒绝。
每天嚷嚷着好想谈恋爱,好想随便找个人相爱来感受荷尔蒙带来的快感,但真正意识到喜欢一个人时,却发现已经不会如何正常的表达爱意,甚至开口表白的勇气都没有。
成长法则一:不要通过外界给予的回馈来确定自我的存在价值,那样只会越来越累,变成自己讨厌,别人嫌弃的样子,人美好就美好在the one and only。
“有钱就好了,变美就好了,高考完了就好了,买房就好了,孩子大了就好了...” “xx问题解决一切就好了”这是一个世纪大谎言啊各位。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你想要的“好日子”这辈子都不会拥有,等把重重困境熬过去,最好的年华早已逝去。
人真的好奇怪啊,一边向往两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一边用鄙疑的态度看待爱情。一边嘲笑忠于爱情的人恋爱脑,一边蔑视轻视感情的人。

第四集

作为一个社会人,最难的是彻底抛弃自尊心,人人都想过得体面些,甚至为了面子,伤害里子(自己)。
社会法则二:过分有礼有节的人受窝囊气,而那些时常“发疯”的人你拿他们是没办法。
轰鸣的雷声,倾盆的大雨掩盖了人们发出的各类杂音,那时候顿时心里舒了一口气,获得了片刻的平静。
住高层和住半地下的原来区别在于“能否忍常人无法忍受之事”,“强者才能住上高层公寓,而弱者只能住在包地下室。”
分手总是难堪,却是必须要做的。爱情明明那么痛苦,却还是想一次次去相爱。不管是用食物填满心,还是用爱情填满心,所谓的填满不过是一种“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的获取,填不满的人心总是感到莫名的惶惶不可终日。
你问我如何规划七十年的人生,我甚至连三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都没有设想过。为了避免痛彻心扉的失败,人已经选择放弃去构造一个个梦想。

第五集

这句台词一定要联系第二集的台词
之前在看第二集很不理解,“敬仰”和“填满”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五集终于给了答案————因为女主从未拥有过这样的“感觉”,被人敬仰的感觉,有人用爱情“填满”自己,有人用金钱,有人用食物,只不过她选择了“被敬仰”。
大家听着“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生活,但就是假想把每个人的附加值扁平化成“一元钱”,你还能在这茫茫77亿元中寻找到自己那一元吗?偶尔还是会感慨个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这一集我最大的感慨是 “爱情来了!” “爱情来了啊...”,被物质现实困住的爱情,在二哥眼里是早已预知结果的悲剧。
不断提高对他者的评判标准,只会让自己和别人都很辛苦,还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吧。
家人也好,朋友也好,自己也好,人天然是个瑕疵品,比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一开始就不要把自己个人的期待强加在他人身上那样多好。
每个人爱人的方式可能不同,喜欢的点可以不同,但有一点一定是大家陷入爱情共有的,那就是“提到对方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愉悦的情绪”,爱情总归是快乐大于不快乐吧。

第六集

“只有在毫无怨悔的付出爱时,才能抵达我们理想的星之国。”执着于得失,自己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解放。
我是喜欢你,但并不想用这份感情捆绑彼此。
克尔凯郭尔曾说过“人生活中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最恐怖的也是无聊。”只有源源不断的探索,好奇,动态的活动,才能防止看到存在的真空,因为一旦陷入真空“无意义”的泥潭真的很难再抽身而出。
“我爱你,你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

第七集

只有相互喜欢的感情才会让人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轻松感,产生那种心跳和时间一起变得轻轻缓缓,岁月静好的体验。
“应该会是我的,又不确定最后真的是属于我的。”心乱跳是你面对一个你不那么十足十有把握对象的生理特征。
不再感到莫名的焦虑,找到自己舒服的节奏活下去就是我的解放。
为了那1/10的甜,情愿承受9/10的苦,这就是人。
爱一个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的恐惧感,因爱而产生惧,惧怕可能会伤害ta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和被爱者本身。

第八集

如今好像人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人设”在身,一个很坦荡,不讨好任何的人真的很罕见。
摈弃迷信“权威”的习惯
所谓“爱屋及乌”,喜欢一个人,好像就要开始了解对方的一切。
丢脸并不可耻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存在共同之处的。
“此时此刻就是好时光”

第九集

原来是有这样的“君子”存在的,建议大家慎用“以己度人”,或许会发现人们善的一面。
是因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却拥有自己想拥有的才会厌恶对方吗?
厌倦家人,却仍孜孜不倦的向往爱,大姐身上有她何以是她的特点。
每个人对于那“2/3处的豁达有自己的定义”,你说去做心理咨询,迈出那一步就会慢慢变好。对方心里可能会回应,比起做心理咨询,悬崖那几秒好像见效更快...你一定会说这人是疯了吧,怎么这么想?因为你们彼此完全是“生物隔离”状态,有可能对方的灵魂已经不止一次跳下那个悬崖,但你从未感受过。

第十集

用别人的错惩罚自己,或是用自己的主观性情绪惩罚别人,爱恶之情,像是橡皮泥一样,在每个人的手里捏出它想要看到的模样。

“弱者不会擅长爱”——比起坦诚的告知对方的自己的真实心意,但闹别扭刻意让对方远离自己好像实施起来更简单,很可笑吧,但这真的成了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惯用伎俩。

第十一集

在向“神”祈祷时,我在疑问我为什么会出生呢?我的使命与价值是什么?如此漫长的一生,难道就要这样无所事事的度过么?
常听到一句话:“还是不够忙,只有忙到晕头转向就不会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但这样只是暂时的逃避问题吧,暂时得麻痹自己,你的不安和疑惑仍旧一直在你身后,如影随形跟着。

第十二集

爱情不是比赛,不需要谁压过谁一头的快感,怎么能把胜负欲当做体验爱情的愉悦感。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年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是感到十分绝望的,啊...原来只能走到这一步么。因为这几乎意味着,人无法真正只是自我,当我只想要成为我时,意味着所谓社会关系的消失,自我社会性的消失。在这里,大姐把剃光头比作社会性的消失,自我欲望的消解,他者凝视的消解。
在“真实”与“稳定”之间,人更偏向于“稳定”,一方面我们比起承受他人的情绪去看到真实,克制自我达到稳定更容易。另一方面,从需求上,稳定提供的价值作用远比真实更具体更高效。

第十三集

为什么把人性美德那一面总是展现在外人面前,而把咄咄逼人的严苛施加在家人身上呢。
妈妈的这个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东亚三国的典型母亲,照顾孩子,照顾丈夫,埋头苦干,很少或几乎为零的个人空间,被人只叫做“xx妈妈”,很少会出现的本名。
爱意上头的时候,早将累累世俗纷扰抛之脑后。

第十四集

一生操劳的母亲在睡梦中离开了

第十五集

人真的是一个韧劲十足的生物,只要每天有五分钟给自己的喘息时间,也就足够一步一步活下去了。

第十六集(完结)

怎么可能靠16集就完完全全的解放,这也只是解放的开始吧。
看着别人一个个离开自己时感到的惶恐不安和看着别人离开后自己咬牙切齿的愤怒。所以,人是为了他人而活吗?
那可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意志的人啊。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诞生而感到幸福快乐,但孩子诞生于世,ta们会不会因此也感到幸福快乐呢?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剧的编剧,因为她不写成功学,不会讲一个穷人如何通过小几率事件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达到人生巅峰。

编剧也真的是在一点点剖开人内心的伤口然而后再仔仔细细的缝合,剧本永远是一个从痛苦到治愈的过程。不出所料,新剧里的台词风格与上部剧一脉相承,虽然第一集看起在讲三个人想要“谈恋爱”,但不是一部关于单纯“恋爱”的故事,个人感觉是借爱来言说其他事情。借用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里的台词:“不是因为更爱而变成弱者,是因为不够从容オ变成弱者。付出多少就想得到多少的焦虑之心。我因为爱过,所以幸福,这就是从容。”我觉得这部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表达这句话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本剧里的爱可能并不是狭义的指“爱情”,而是一种“人类之爱”,你与家人,与朋友,与在社会中产生某种关系的他者,甚至不曾认识的对象之间的“爱”,换而言之,是你作为主体与你所处整个客观世界之间的“爱”,你爱这个你所生活的世界吗?当然这部剧的答案是爱的,我怎么会不热爱呢,虽然感到崩溃和沮丧已经司空见惯,但人人,至少这个故事里的各位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寻求各自需要的解放。

很有意思的是,编剧并没有落入俗套,创造了一群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什么让人恨的咬牙切齿的坏人,天使般的好人,最终坏人要么被好人惩恶扬善,要么改邪归善和好人成为至亲朋友......说实话,编剧创造了一群更混沌的人物形象,我的评价就是三妹的台词“每个人我都不是完全的喜欢”。但我也不会讨厌,偶尔有种临水照镜的感觉。

第一集大姐说真想随便找个人谈恋爱啊,第二集和同事对话中聊到:“我心里有无数话想说,却找不到那个对话的人。”

同事反问我们不就在对话中吗?

她回答:“不是这样的对话。”

讲到此处,我想有的观众肯定边看剧边会讽刺道:“我看你和家里人说话倒是不耐烦,现在觉得没人和你说话了?那你为什么不反思下你的性格问题?”

这也是编剧给大姐设置的一个特点,一个不怎么喜欢自己原生家庭却希望和一位心仪的对象组建新家庭的女性。我还是蛮欣赏大姐,她的行动力和改错能力真的令人瞩目,正如她所说:“我现在在慢慢一步步迈过我的坎。”还有就是她的爱情观,【解放日记】里每个人好像都有一个解放的主题,而大姐的解放主题就是“爱”,是我能从我爱慕的对象那得到我想要的,轰轰烈烈,至死不渝得爱情吗?想要感受被爱喜包围的感觉。话说回来,作为人,怎么可能不想要去爱和被爱呢?

同理,那二哥的解放主题呢,我个人感觉事“钱(物质)”,二哥在第一集和父亲争论没有车对谈恋爱产生的巨大影响时,我其实是心存疑虑的,直到第二集,刚分手不久的女友和新男友在便利店买东西后, 他扭头看着双方回到车里准背开车离去,他好像愣了?我反正是那一刻愣住了。心里嘀咕着,哦...原来车真的很重要啊......后来遇到的心动对象也因为物质条件而搁浅,再后来那个让他感到崩溃的郑代理,还有那个他作为“人”活着的动力——劳斯莱斯,二哥想要的解放看似是被物欲包裹的充足感。但他说他开车去看了很久的夕阳风景后,觉得自己这个人都会变得柔和了,辞去了让他承太多不喜欢的工作,虽然同事也有很多好人,但他累了...他想要的解放是——不在被“物质束缚,吊着往前走的。”

而三妹的想要的解放是什么?我想一定会有人说“敬仰!!”但我个人觉得是“尊重(平等”,而这里包含了敬仰,三妹台词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群混蛋垃圾,我人生里遇到的都是群垃圾东西。”她想要的是——因为我也是人,最基本的礼貌大家彼此都得守吧。编剧给三妹写的剧情里,那群一开始编排她的同事,瞧不上她能力的上司,让她顶债的前男友,在家里默默无闻付出劳动的妹妹形象,她的存在感,价值感已经被迫变得低微到不能在低微,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彻底把自己变成“外人”,而是主动去改变现状,不是伪装自己去奉承融合,而是主动告诉大家:“嗯这个我可以,那个我不喜欢,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要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实践起来还是非常困难...和具氏谈恋爱,知情者包括具氏都觉得不应该声张,但她还是告知别人,因为对她而言,和具氏这个人谈恋爱,而不是和周围人的眼神谈恋爱,更不是和具氏的社会背景谈恋爱,喜欢就坦坦荡荡在一起,不喜欢就结束,对于具氏故意闹别扭想要让她“知难而退”,她并不在意而是尝试沟通解决问题,她活的尽量坦率,她尽量的坦诚面对她所拥有的一切,也希望从中获得她想要的平等与尊重,获得作为人的价值。

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意识到,编剧设定的这群住在首都郊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卫星小城里的“乡巴佬”在大城市工作的窘境,一个东亚传统农村家庭(埋头苦干沉默寡言的父亲,希望孩子好好听话的母亲,还有一群朝五晚九年纪轻轻便早早丧失生活乐趣的孩子们)下的生活缩影的意味,被生活搞地一地鸡毛的人还是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的热爱,对自己的爱,这几点足以说明,编剧是真的乐观派。她非常擅长写家庭戏,虽然常常非常一针见血地把东亚家庭的“美与恶”描述出来,但不管是上部剧还是这部,但总而言之她的主体意志还是在表达——家人终归是家人,那里是最终的归宿,所以在看16集,三姐妹一起回乡下给父亲过生日,不由自主地还是会心里暖洋洋的,一点也不生硬,甚至就想那一刻大结局该多好啊。

所以,剧里的苦痛都是阵痛期,编剧她是相信人的,相信人性里的闪光点,相信痛苦会有出路得以疏解,不是那种给你强行打止痛剂,通过制幻来让你忘却烦恼,而是像对你进行一场大型手术后推着你在春日下温声告诉你:“你看春天这不是就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都会过去的,各位。

以前听过一句话,说“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自己是普通人,自己未来的孩子大抵也会是个普通人,才算是真正的长大成人。”把这句话套入这部剧你会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子。他们接受了自己,接受了“生活就是那么鸡零狗碎”,接受最亲最爱之人的生离死别,接受放下怨恨的对象,接受了自己能接受的部分,做出了适当的妥协。这可能就是解放吧。

我在看15集时突然意识到,编剧怎么可能通过16集就能达到解放?我们这些看客只是通过观看【解放日记】看到这个解放故事的一个开端,一个片段而已。最后廉家一家人,具氏,泫雅姐,每个人的人生路还那么长,它们朝着“解放”的那条路会一直磕磕绊绊得往前走着。而作为看客,我们关上tv,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同样磕磕碰碰得去生活着。

对于剧终所谓是he 还是be我个人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我想看到的结局,主角团人人脸上都带着温和笑意,继续努力生活的样子。这让我感觉她们好像就生活我的周围,我只是暂时旁观了这个故事,至于谁和谁究竟能不能在一起,我并不过多期待。最后感谢编剧带给了这个好故事,也希望作为观众的各位,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解放之路”。

最后,分享一篇在微博看到的韩国记者对这部剧的点评,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我个人觉得写的很和我心意↓

Cr.微博

本人并非职业撰稿人,感谢大家的喜爱与支持,不喜欢也没关系,点左上角退出就成,如果感兴趣可以收藏本文,最后祝各位读者现生一切顺利。

Ps:截图挺废功夫的,大家自用可以,但记得标cr豆瓣就行,谢谢。

 5 ) 一个彩蛋

第12集里背景有一个屏风,如图:

屏风上的汉字是什么内容呢?乍看的时候以为是唐诗,定格细看,又查了查,发现既是唐诗,又不是唐诗。严格来说,是唐诗集句。从右往左,除了第二首被挡住了,其他几首每句之原作者如下(加*号表示有一字与原作不同):

(右一)

高树鸟已息(崔涂)

小园花乱飞(李商隐)

日兼春有暮(杜甫)

谁与我同归(姚合)

(右二)

看不清

(右三)

高斋晴景美(张九龄*)

清气满园林(储光羲*)

倚杖寒山暮(李颀)

关门落照深(王维)

(左三)

天晴远峰出(李白*)

夜久数星流(郑谷)

多少残生事(杜甫)

能无愧海鸥(刘长卿)

(左二)

地幽忘盥栉(杜甫)

目极喜亭台(高适)

信美谐心赏(刘孝孙)

谁忧客鬓催(杜甫)

(左一)

对酒惜余景(戴叔伦)

高楼烟雾开(杜甫*)

晴花临户落(未知出处)

娇燕入帘回(杜甫)

这些诗句的原作者,涵盖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杜甫更是反复出现,光芒实在太盛。看来他在朝鲜半岛也是巨星。

这个屏风出现在剧中一个祭祀亡者的仪式中。这几首凑起来的诗里,几乎都在表现一种“暮景”,这些暮景所兴起的“象”,却不是哀伤的,不是终结的,而是一种持续变淡的美感。比如鸟虽息止,而小园花飞,比如落照深深而倚杖,比如极目赏心而忘老。不是哀伤,而是珍惜,是持续观察、欣赏这种日暮。这种感觉放在这个祭祀仪式当中,倒真是贴切,很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感。

 6 ) 像一个不正常的人去生活

难以入眠在看《我的解放日志》,非常寂寞的夜晚。我常常在想,一个人的脸上为什么可以流露出那样落寞的神情。明明是面无表情,但寂寞得无可复加。 想爬起来写一万字的内心独白。到这个时候总觉得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可以如此强烈的感受。为什么被那么强烈的寂寞袭中。我好久不用孤独来形容我了,是寂寞。人类世俗的,非无用的一种。

不知道为什么走到这个地步,不能说任何的话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沉默。没有地方表达,无人想要倾述,更不想像个酒鬼一样胡言乱语。不知道为什么又陷入这样的情绪状态。

剧中,细腻的情感剖露,兜兜转转相爱的人,一见便倾心的朋友,性格很相投的爱人,以及那么多不同的悲伤和寂寞。

我走到了二十五岁以后的人生,才处处感受到不再是青年的而是成人的寂寞。非常奇怪的感受,想要一个人,又想要两个人,想要独自生活到老,又期待爱人的存在。期待自己翻过山丘,期待自己走出一切囹圄。不必考虑一个人的种种缺陷,而看到一个人与之相爱的迫切性。我嘲笑着我们这个年纪尴尬到还在选一个“非他不可”的人是异想天开,可是,我又何尝不是在心里固执地这样在坚持着呢。

每天都在跟孩子们说“不要让讲真话的人伤心”,可是我早已经变成了说假话的人。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一个沉默接着一个沉默。

我们什么都不做,受困于这个时代的一切世俗。渴望纯真炽烈的爱情,害怕负担又期待彼此羁绊的爱情,人真的那么模棱两可犹豫不决。做大人的每天都让感觉到窒息和痛苦,要忍痛成为成熟的人,又在心里那么渴望自然坦荡的人。

我穿着吊带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或者就不穿内衣,感受胸部下垂的力量,我好像在这个时刻更加明确的感知到:“啊,原来地球的引力是这样的。”可是我从来不会这样穿出门,会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就像是一种天然的羞耻感,时刻都在刺激着我。阴暗的地方做着自由的事情,明亮的地方,又像是另一个人。这种羞耻感,时刻焦灼着我。到底是时代的原因,还是我自己造了监狱。

因为永远抛不开一切,而变得有了就这样活下去的想法吧。就这样,活到最后吧。

我真的完全完全不想要得到任何人的喜欢,觉得那个是负担,是累赘,是不得不表演的疲惫。要对对方的喜欢表示感谢,要有所回应,都会觉得疲倦至极。我想到自己,觉得真的很可悲。为什么活到了这样自私的时刻了,得到的爱和喜欢,竟然会有这样的感受。

以前那么渴望得到喜欢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所有让我紧绷需要维系的感情,都会让我想要走很远,我渐渐除了工作上的责任感,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都被我扔掉了。

主任在群里通知了开会时间,明明已经看到了,我也没有回复。到时间了,我看了一眼手表,又转头继续做些无关紧要的事。假装不存在的会议,真的就这样过去了。换做以前,我应该会非常忐忑不安,但现在我可以只是看表的三秒犹豫了一下,后来就全然忘记了。

中午遇到主任在食堂吃饭,面对面,随便找了个理由解释了一番,主任也只是笑着说下次要来参加。我笑着点头,但心里想着的是:下次我也不会参加吧。

今天上午我可以看到组长找我要作业的时候,那个嫌恶的表情,在全部学生的面前,我看到了。后来想想,怕是我也是一样的脸色。

同事告诉我,圆滑一点,不要都摆在脸上。我想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吧,所以我可能这辈子都在教书了,无心任何升迁之路,甚至可能职称评述都会受到影响,毕竟我看不上的人,以后都是我的顶头领导。没有什么嫉妒,觉得无聊至极,那样的人生,我真的无所谓。

我就想这样。像是不正常的人在生活。我不想要永远积极地让人看到,我也会有没有野心的时候,对一切都感觉到无聊的时候,以及我的所有动力都在流逝的时候,我都想要原原本本地展现。其实,十年前我就这样想着了,说出来以后,得到了好多人的攻击和厌弃,觉得我是全世界最没有良心的人,可是,十年后,我还是这样想着的。

想起了剧中贞美所说的:“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1991年前我不在这个世界上,50年以后大概也不会在,但我却感觉这段 时间的前后好像都会有我的存在,仿佛我永远都会在,我被这种感觉困扰着,我的心,从不曾,安定下来。不管是在被窝里、人群中,我都一样惴惴不安。总是纳闷着,为什么没办法像别人一样开怀大笑?为什么我总是感觉到悲伤?为什么总是心跳不已?为什么一切都这么无趣?我觉得人都像傀儡,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一直在演戏的傀儡,也许从某种角度来看,那些过得健康又开心的人,说不定只是选择不去纠结这些疑问?再用'人生就是这样'的谎言妥协。我决不妥协,我不要死后再去天堂,我要活着见到天堂。”

不需要安慰的,我觉得自己更像正常人,比起那些连悲伤都不会有的人。

这些想法,二十几岁的想法,想要明明白白地记录下来。我可能过了三十岁,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已经麻木下去的时候,这些悲伤可能就都消失了吧。总之,谢谢这个夜晚,我如此坦然地面对了自己,另一面。复杂的我之中,最可爱又最可怜的一面。

 短评

像拍文艺片一样拍电视剧😌孙锡久一句话不说,穿着老头背心,眯着细长的眼睛站在那里,我就沉沦了。破碎的alpha male,像一匹下雨天淋湿的老虎。—— 居然还播了一段涅槃的come as you are,导演怕不是个headbanger,我要给导演打五星!

5分钟前
  • BKET
  • 推荐

开篇尚可,属于我们的时代:跨城上班,职场社恐,大龄未婚,渴望爱情,却难将就,信用贷款,分期消费,城乡结合部青年无聊又惨淡的人生。ps:孙锡久第一集只一句台词(“多谢款待”😑)以及预计会与金智媛发展一段治愈爱情。

10分钟前
  • 靳以斯
  • 推荐

在这场男神纷纷到农村比拼土味的演技比拼中我单方面宣布李民基胜/我的出走日记和我们的蓝调观后感

14分钟前
  • Shiuly
  • 力荐

先看了隔壁我们的蓝调,再看的这部。说实话开局三分钟就笃定是我喜欢的剧了,怎么说呢,我能在三兄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对我来说,挺真实。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孙锡久啊,第一集台词不超过五句吧,就随便干干农活独自坐在家门口,还能散发出强大的性张力和魅力,绝了………

17分钟前
  • 力荐

看进去的人看到的是治愈,没看进去的人在抱怨着丧

18分钟前
  • 就是说啊
  • 力荐

为什么明明孙锡久台词都没几句还是那么性感啊!真要命

23分钟前
  • 曹屎蛋
  • 力荐

很喜欢的韩剧类型之一剧的本身就像极了生活再怎么惨淡的人生或许到了后来都会被不经意日常的微小改变所治愈它的基调是这样的好后续的情节开展应该也会一如既往的好

28分钟前
  • 怀嗔
  • 力荐

孙锡久能不能去演一次情色片?嗯?切拜?

2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土得离谱李民基,没有魅力金智媛。我看电视剧是为了逃避生活的,你把我的生活掏出来看,我从哪里获得轻松

30分钟前
  • 楚格的白衬衫
  • 还行

韩剧拍普通人已经这么厉害了啊。非常细腻,非常戳心。既捕捉了那些具体而微的让人共情的困境(社恐、被渣、恨嫁、因自卑而抬不起头),也闪烁着乐观的慰藉人心的温柔光芒(“谢谢你略胜我一筹。”)。剧中多出现镜像、喃喃自语的旁白,以及影影绰绰的影像,或是致敬王家卫,能将自我封闭拍得致郁而又诗意。它以乡下人的视角,铺开了都市人在生活洪流下落寞、疏离的境况。这是一曲献给普通人的失败者之歌,清淡,温厚,哀而不伤。

3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唉,我觉得三兄妹最大的困境不是家住的远,是穷啊!家住在郊外,才有户外纳凉,吃西瓜+烤肉,邻里关系近。多好。如果没有金钱困境,不用跑首尔打工,或者打工是为了不务农的话,自己不缺钱,FIRE生活小组梦想的生活啊。ps, 和隔壁撞了题材类型,我个人更喜欢看这部。

38分钟前
  • Justina
  • 力荐

哇,金智媛!很喜欢她塑造的爱拉,恩梧,还有这部剧也是我的大叔的编剧,期待!

43分钟前
  • 加应子
  • 推荐

我就等着女主和在家帮忙务农的健壮沉默男之间爆发出噼里啪啦的火花那一刻

46分钟前
  • 吐花症
  • 力荐

为什么老感觉孙锡久这部剧里没穿衣服。。

47分钟前
  • 十一啊
  • 推荐

我的灵魂瞒着我出演了这部戏

52分钟前
  • 一零同学
  • 力荐

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是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人喜欢我

53分钟前
  • lazyman
  • 力荐

女主设定太真实,内向不会社交,别人聊天插不进话,尝试新事物总是失败,那时候会自我感到丢脸但事实是无人在意的透明人,还有艰难通勤的生活,朴惠英专注普通人的功力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和特别,很能让人带入。

57分钟前
  • 脏脏鹅
  • 力荐

她们有的自卑、贫穷、敏感我都有,但她们有的缘分、同类、爱情我没有。

58分钟前
  • 彤酱彤彤酱
  • 力荐

这种会让我在深夜emo的丧丧的调调就很对胃口,金智媛演文静到没有存在感的女生莫名贴合,期待她和孙锡久这条线

60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因为金智媛看的,但不得不说评分略离谱。就是平凡打工人的爱情生活而已,丧的无比刻意矫情,并且讲故事的方式处处透露出文青的自怜自艾和矫揉造作,力争把每一句情绪描写旁白叙述都写成互联网金句,人物关系(特别男女主)真的有点莫名其妙。除了跨城上班的设定,剧中人有认真面对过自己所处的困境吗?一切问题的答案就是爱情呗?不过就是大龄青春期逆反。难道是“解放”这个词戳到有些人的high点了吗,潜意识自动加上了政治意味所以给了滤镜?跟政治真没半毛钱关系,也并不觉得剧集水准比国内同类型题材高贵到哪里去。讲真爱很美味或者我在他乡挺好的比这剧诚实接地气多了。(看过260+韩剧有N多韩国演员墙头,但不因此给韩剧加什么滤镜)

1小时前
  • RobinLovegoo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