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层下

HD中字

主演:梅拉布·尼尼泽,丘尔潘·哈马托娃,拉米尔·萨尔霍乌德诺夫,卡里姆·帕卡什科夫,阿纳斯塔西娅·梅利尼科娃,彼得·戈萨沃斯基,路易斯·弗兰克,维克托·博科夫,维多利亚··科如托科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2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3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4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5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6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3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4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5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6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7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8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19电子云层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子云层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雾雪笼罩的怪异河岸。四处散落着钢精和水泥。一栋废弃的摩天大楼。平坦处仍未完工的公路桥。一座宏大的金属制的马的雕像。还有一座列宁的雕塑,他的右手伸展着指向空旷处。这是一个冰冷、僵化的无人之境,衰落的往昔在这里与想象中的未来接壤。人们漫无目的地穿过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原先确定无疑的事情不再令人确信,亲戚朋友都消失了,理想已经随风而散。萨莎从国外返回家乡,她死去的父亲曾经是这片建筑工地的主人,现在她继承了这笔遗产:一位正在寻找工友的吉尔吉斯斯坦工人;一位前额有块反着光的红色皮肤的建筑师;一位曾在莫斯科路障旁与叶利钦比肩站立的导游。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流鼻血。一位年轻的学生问道,“我们是谁?我是谁?一切都混乱无章。”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用七个章节,将他祖国的精神面貌压缩成一部长叙述的象征性电影,一场流畅精心设计的人与摄影机之舞。面面大观第二季皮囊第三季自然之子胶片时代爱情人间蒸发2013上载新生第二季阿卡辛加:无惧之躯天堂岛疑云 第三季冻结新女驸马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七季黑暗中的一束光血迷宫1984诱惑我小妈圣经狂想曲应召女友第二季向古巴人致意沉睡谷第二季黑松镇第二季奶油公社第二季噢,上帝隋唐英雄之薛刚反唐戏剧之王天云山传奇冬荫功2:拳霸天下死亡医师红墙绿瓦花束般的恋爱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石敢当之雄峙天东即刻杀机芝加哥急救第一季女王的教室2013无耻之徒(美版) 第八季蝎尾谋杀案血腥战场提防小手圣诞城堡萌道猎妖记美人鱼战队绝对零度2020双襟兄弟天天有喜2DVD版夹心蛋糕呆佬拜寿(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FIFF16丨DAY3《电子云层下》:一曲怪诞色调拼凑的哀伤挽歌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电子云层下》,下面请看河畔各色人们与雕塑与灯管共舞的评价了!

曲有误:

欣赏不来。

赵小毯:

这个叙事能力,救命。

Xavier-耐观影:

无聊却又没到让你退场的程度,反正很别扭的一部片。

欧.尹:

看得烦躁,实在是不太明白导演在干什么,连摄影都不好看。

热可可加盐:

建议把开头塞尚的quote换成“对俄罗斯文化史没有足够了解的请自觉绕过此片”。

果树:

只能说是很独特的一部电影,灰蒙的色调在视觉上蛮有感觉,但这对白和叙事真是欣赏不能。

Her Majesty:

既然想要营造氛围就不要说那么多台词,会显得聒噪,而台词除了掉书袋以外也毫无诗意;其实何必要设置那么多人物、那么多台词呢,配一个旁白念点儿诗就全解决了。

布谷卟咕:

对俄国历史和问题不了解,隔层纱看完这部影片,虽然节奏缓慢但是因为镜头语言和独特的地貌景色,不觉得特别无聊。探讨历史现在未来的母题,用到长篇章的隐喻和杂糅的意象(未完成的高楼,冰天雪地,梦境…)像谜团一样有它天生的讨喜感。

鲍勃粥:

历史黏合在一起无法剥离,并且无法和破碎的地貌形成有力的对应关系,人物是琐碎与不成章节的,与影片总体试图展露的强结构性相悖。开头对于塞尚“黑与白”之辞的引用显得不合时宜,许多场景布置的确富有美感与魅力,但是这些分散的图景缺乏了至关重要的粘合力,导致在重复中被怯魅。特写是过量的,人物本身经不起历史厚重感的凝视,许多时候都有待地形与场景给予力量。

子夜无人:

整部电影的质感特别像是身体已经开始移动、灵魂却仍然处于静态PPT的罗伊·安德森。人物穿行在荒凉的雾霾之中,各自背负的线索不断交错又散开,短暂触碰再别离。占据最大比重的“继承人”一章算是最好看、也是最具故事性的,对于未来世界的忧患和置身于如此衰残凋敝的现世却必须无论如何都要爱下去的无可奈何,两种情绪始终浓烈地交缠在一起,至于其他六段就像是统一复制粘贴出来凑数的。爱不起来。

迷幻松饼:

死去的苏联就像那匹金属马,宏伟却空洞。红色大厦已经轰然倒塌,但是如今俄罗斯和中亚的角角落落至今还遍布着各种残破的苏联建筑。建筑会死吗?如果那些建筑承载的意识形态死去的话,那些建筑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当最后一个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建筑被抹去的时候,是不是那种意识形态也会随之消失?那个乌兹别克斯坦人在俄国的建筑工地打工,以往被苏联强行整合在一起,又被解体割裂开的地区、宗教、语言、文明,又被全球化和资本黏在了一起。如今俄罗斯垮掉的一代又该何去何从?片尾女主人拖着金属马和小女孩一起开始新生活,倒也还给人一丝慰藉。

#FIFF16#无人知晓单元第3日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关于《电子云层下》的7件事

第6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泛东欧地域的电影多以隐喻集权统治的母题为主,其中往往借由超现实、荒诞、形式主义、构建伪乌托邦来表达。《电子云层下》也是这样一部拒绝文本表述的电影,利用象征性的影像展现碎片式的符号,信息量很大也很散乱,其中可以挖掘一些可见的意向。

1、《美国众神》&《安珀志》

<图片2>

尼尔·盖曼和泽拉兹尼都是大名鼎鼎科幻小说家。尼尔·盖曼凭《美国众神》双获雨果奖、星云奖,书中的主角遇见了北欧、埃及、斯拉夫神话中的众神,神们以普通人的姿态出现,同时也受到电视之神、信用卡之神、汽车之神等现代化神格的冲击。泽拉兹尼的《安珀志》中设定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安珀,其他世界都是实体投射的影子,其中也包括地球。
《电子云层下》中出现了云层中类似LED投射的广告。面对体制变革后的俄罗斯、经济全球化(片中出现了旅游的中国人、日本企业),就像科幻小说中提到的后现代迷失的社会、虚无投射的影子世界。

2、迦太基古城遗址
<图片3>

“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意为“新的城市”,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附近,,由善于航海与经商的腓尼基人建立,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后被罗马灭亡。
《电子云层下》中雪原里散落的巨大雕像寓意旧苏联体制、思想的遗留,导演用迦太基(新的城市)比喻俄罗斯废墟中的希望。

3、索尔仁尼琴
<图片4>

索尔仁尼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其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描写了苏联集中营中奴隶的故事。但前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用以批判集权统治。
《电子云层下》中男人问年轻女人是否知道列宁、索尔仁尼琴是对俄罗斯过往的一种反思,记住历史并带着批判的目光我想这就是电影作者的意图所在。

4、大天使米迦勒


米迦勒意为“如同神一般”,他是伊甸园守护者,也是唯一提到的具有天使长头衔的灵体。对于罪恶他抱持着绝对的否定与无情的歼灭,是“绝对正义”的化身。片中这个细节或许是在暗示俄罗斯人应保有的思辨意识和正确的历史观。

5、马列维奇&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


马列维奇,俄罗斯至上主义奠基人,倡导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他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


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代表作《沐浴中的赤兔马》也是形式主义、象征主义的风格。《电子云层》下提到这两个艺术家和片子的超现风合和极简风(反全球贸易、反资本商业)符合。
<图片22>


6、摩尔风格


摩尔人,北非的阿拉伯人,自公元八世纪起,统治了安达鲁西亚地区(欧洲南部,与非洲仅17海里)近达八百年。 摩尔风格建筑特色包含不加装饰的拱顶、简单的圆拱马蹄型,或是拥有繁复装饰的拱型、有亮丽釉彩的青花磁砖,以及阿拉伯文或者几何图形的装饰。
<图片20>

PS:亨利·斯宾赛·摩尔,英国雕塑家。以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也是超现实主义、高度精简、抽象风格的艺术家。
<图片19>

7、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指情绪化、没有自制能力,不能独立思考、承担责任的幼稚状态。《电子云层下》中提到2017年是俄国革命一百周年,然而一切并无变化,这个特殊设定的未来时间节点也在提醒俄国不能沉溺过去、止步不前。

抠了一些细节可能对这部闷片理解有点帮助吧。下图这个放在头上的佛像看起来有点像弥勒佛,弥勒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也就是未来世界的佛祖,和本片的科幻未来风有契合。算开个脑洞,就说到这里,不再过度解读了。


片子的摄影应该是2015年最佳了,截图如下: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6>


原文见公众号【七寸丁/ nail-7】
自己的书、影、音备忘站,槽点密集、脑洞乱开、逼格还是要追求的。
BTW:有趣,是打败无聊的艺术。
<图片23>


长按关注公众号

<图片24>

 3 ) 他们的历史,也许我们正在经历

俄罗斯民族总在关注自身的精神状况,或许是由于冷战带给他们的伤害太过于严重。洗脱了冷战带来的身体伤痛和物质影响之后,精神显然并没有完全解脱出来。七个故事,社会异化、人际关系疏远、信仰崩塌、是非颠倒、独立思考能力减弱、知识辨别能力不存、历史价值否定,正是不顾一切的革命带来的后遗症,精神建设几乎没有。小阿列克谢日耳曼一贯冷冽的影响风格,刺痛了俄罗斯社会的薄弱点,也带给我们对现实处境的思考。他们的历史,也许我们正在经历。

 4 ) 讽刺科幻意识流散文诗

2017年下的略显未来的俄罗斯是什么样的?7个故事中藏着导演的答案。失去语言的异乡人守着坏了的收音机去盖一座奇怪的建筑,被狗追逐,以暴制暴,被迫学会了一种新的语言;失去父亲的继承者来到父亲剩下的工地,不着调的哥哥要去美国当诗人,有野心的叔叔要买产业给日本人;地产律师总会梦到解体前的少年时光,然后长大的自己去告诉伙伴各自的结局;历史学家会说多种语言却只能穿制服做导游,他甚至觉得开大巴更有意义,即使为国家做过贡献也只能被遗忘,就像是自己所在的博物馆;非法移民所受到的排挤和欺压,绝望的压迫和连续的死亡;建筑师自杀未遂,约会的女孩什么都不懂,反复提及的生日会…

所有人都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而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都在经历混乱。在最后一幕好像大家找到了希望,土地有了新的不同的非期待中的领导,也有从苦难中逃出的女孩和她共同前进,而拉着的一匹空壳一样的马究竟是否是真的希望呢?

这是一首极其意识流,视觉化的幻想诗。用了很赛博的方式去呈现导演对于这个国家的失望吧。太多隐喻和引用了,因此整个电影的对白及其晦涩,对于不了解俄国历史和俄罗斯文学的观众可以说是不太友好的。但对于审美观众来说又是有可取之处得。很多意向,漂亮的镜头,美术做了超多艺术装置去展示这座建筑和它得周边,后面讨论的博物馆和艺术也都用了非常漂亮的场景,至少在画面上是美的。

剧情的设计有很多巧思,最后将所有的人物和故事串联了起来,去表示这个回家里的种种失望喝遗失。其中我最喜欢继承者和博物馆这两点,意向明确,也能感到其中的无奈。这个世界全是灰,永远灰蒙蒙,不见天日,人会流鼻血,空中的电子广告牌在告诉你这都是虚构的。但这些无解的混乱和困惑都是真实存在的,属于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的,这也是这首诗所存在的要去讽刺的部分。

关注剧情的朋友,不推荐这部。喜欢画面,希望审美提升或找参考的朋友,很推荐。

 5 ) 电子云层下

对新世界丑恶的孤独呻吟。一个从过去走出来的人,面对外表光鲜宏伟的新新光电世界,始终无法接受那天空飘来的广告,无法理解年轻人为何会忘却历史、放弃过去;无法放弃自己内心坚持的信念。新世界不断瓦解旧秩序,甚至瓦解常识,唯有金钱至上,坚持者成了嘲笑的对象,唯有少数人坚持立场力主保留过去。

只是全片涉及的人物与故事偏多,且每章之间都有联系,看完一遍确实有点难以理清全貌。

 6 ) 浓浓的赛博朋克,想要表达什么?

一位想与自己亲手建造设计大楼一同自焚的建筑师,因为手中的火柴受了潮而无法如愿。这就好比在电子云层之下的俄罗斯当下社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及在时代阴影笼罩之下的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迷茫、惶恐和不安,与此同时对未来充满着彷徨悲观的夹层状态让人感到悲悯。结尾稍感仓促,虽然试图想要寻找新的生活,但新生活又如何开启?浓浓的赛博朋克,绝望至死的气息,极其痛苦的观影体验。

 短评

今年最晦涩的电影之一。1.雾气弥漫的荒原,老旧驳杂的摩天楼,俄罗斯的前世今生与未来。2.处处可见安哲之影(移动长镜,开放时空观,环境描摹,声画关系,列宁像等),色彩极美,大量长焦和移焦镜头使迷蒙的雾霭时刻笼罩着时空。3.高度文学化和符号化,荒诞的行为与超现实手法。4.金属马与广告灯箱。(8.8/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俄国革命已过去百年,所有人在期盼一场大战。巴别塔上空有显像杂志的电子云层,塔下是彼此擦肩迷茫的走肉行尸。端坐在列宁的手臂,聆听戈尔巴乔夫的演讲,有人在留恋斯大林的美好,有人开始为希特勒平反。反正不是葬身在时代推土机下,就是在命运烈火中自焚。穿越去见过去的自己,拖着钢架走马在荒原。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比他爹要稍微亲民些,不过这爷俩也真是……

1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荒凉的末世画卷,冰冷的不止钢筋水泥,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有人都在困惑,所有人都在寻找,有的寻找一个人,有的人寻找一个真相,有的人则是在找寻新生活的方向。幸运的是,有几个人找到了她们想要的。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和他爹的[上帝难为]很像,你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搞清楚导演的意图,看懂故事的关联性,明白电影的主题,几个章节独立展开很像读一本文学著作,台词的风格很像。俄国十月革命的一百年后,时代再次处于混乱的边缘,带着强烈的后末日时代的科幻色彩,就像一本现代俄罗斯社会的控诉书。★★★★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故事情节就算了,这对白是在说人话吗?——除非导演想表达雾霾和粉尘已经把俄罗斯人的智商全拉低了。苍白的呻吟我不埋单...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极其寓言化,录音机、外语、漏水天花板、枪、梦……所谓的未来,在能见度极低的雾与雪中,任一群台词生硬晦涩的人念诵着。有关于政治、社会、人类困境的映照,嵌套着文学、美术、雕塑、音乐、隐喻等强烈的逼格形式。有些拒人千里之外之感,反正无意交流。知道厉害,只是并不喜爱。章节数果然凑到7。

2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柏林电影节#肯定是没有完全看懂的,但当片尾,那匹马开始缓缓移动的时候,我流下了这次电影节第二滴鳄鱼泪。

29分钟前
  • Unlucky Strike
  • 还行

泥还是去写书吧

30分钟前
  • 看不见的城市
  • 较差

仪式感+高逼格,氛围很足,但依然对俄罗斯片无力。(前排的人全程戴着一顶毛绒帽子挡视线,我还奇怪邻座怎么一点意见都没有,转头一看发现她睡过去了。不过还好没多久前排的人也睡过去了。)

33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6/10。跟[利维坦]一样揭示俄国社会现状的窘境,人物服装与景物上大量运用灰白营造抑郁的情绪,各种空间结构来增加构图的广阔感,抢劫捅人或枪支暴力等血色都掩盖于一团雪雾之下。不过前者有强拆的戏剧张力支撑、主题明确,本作则情节和人物间缺乏必然联系,每章的不同乐器、雕塑构建出影像的符号迷宫。

3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看我们是怎么溜这匹马的。” 异乡人、继承者,长梦、旧梦,未来总是无法摆脱历史。画面真是太安哲了!

41分钟前
  • vivi
  • 推荐

神经病,还好当年没在柏林电影节看这部。

44分钟前
  • 小易甫
  • 较差

#2022.01.14南京俄罗斯科幻电影展#这部电影看完后总体感受:懵懂~我似乎能够感知到主题,即对苏联巨变解体以及今全球化,消费主义兴起这个背景下,不同个体下的感受和理解差异巨大,对未来俄罗斯不确定性充满了消极与迷茫~另外,结尾一个主张留下建筑的女主,一位出生新时代下,受到消极悲观主义影响的小姑娘一起拉着钢丝马前行,没看明白~另外片子一个尚未完成的大厦象征苏联伟大过去,以它的拆卖留等,附近商厦的建立等引发了不同的讨论和思考等。片子中符号和象征意味太浓,意识流方式的表述,各个个体之间的对白并没有如我想象中带入太多情绪情感和逻辑,七个故事之间也没有太多明显关联,全程有种浓浓抽离感,思考的没法着力的无奈感,在思考与观看之间飘忽不定,不过,长镜头与摄影真的很喜欢~片子想要表达的似乎好多

46分钟前
  • 駐足凝視
  • 推荐

“我在这里丢了一个耳环,一千年后,一个考古学家将发现它,为此他会写篇论文,获得教授职称,然后和自己办公室的女助手搞在一起。”

4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siff2019🔹缓慢移动的镜头中不断有人物走进画面又离开,每个人似乎都肩负着诉说一段历史的使命。阴沉的天空和弥漫的雾气,来回出现的庞杂的意象符号,晦涩的政治隐喻,七个章节,最终拼凑成一段完整的史诗,我不了解他们的历史,但我能感受到它的厚重。(上影节第一睡,睡了20分钟)

51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人们在原野上不断以再造新世界的名义拆拆建建。一边是历史的幽灵回访现实或者说一直与现实共存,另一边是记忆的迅速改写。结尾或许是强行乐观的乐观吧,否则呢?

54分钟前
  • 浮云客
  • 推荐

七个看似断裂的章节贯穿俄罗斯的前世今生,旧国阴影盘旋,个体被包裹在末日荒原的雾中风景中;冷冽画风既具现实主义色彩,亦不乏神启般的超现实因素,浓重云层下拓展丰富的时空;海边场景与列宁雕塑实在太有安哲味道了,美指一流。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解体后的苏俄又被全球化浪潮下裹挟,曾经的那些文化逐渐被淡忘,年轻人对未来迷茫,又忘记真正的历史,走向虚无主义。苏俄就是迷雾中若隐若现的烂尾大楼,电子云层下,大厦将倾

1小时前
  • 不可名状
  • 推荐

今年柏林首部最具大师相的电影,七段寓言,由一座废弃的摩天大楼,连接起俄罗斯的过去现在将来,虚构的梦境与凛冽的现实,自负泰坦的富豪困惑的中产与掌间挣扎的平民,其中繁杂各异的人物细节在故事里草灰伏线相互流转,在一片雪雾,在精致镜头与优美配色中,历史的埋葬现在的挣扎未来的虚无全部展现。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