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2012

已完结

主演: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悬崖2012 剧照 NO.1悬崖2012 剧照 NO.2悬崖2012 剧照 NO.3悬崖2012 剧照 NO.4悬崖2012 剧照 NO.5悬崖2012 剧照 NO.6悬崖2012 剧照 NO.13悬崖2012 剧照 NO.14悬崖2012 剧照 NO.15悬崖2012 剧照 NO.16悬崖2012 剧照 NO.17悬崖2012 剧照 NO.18悬崖2012 剧照 NO.19悬崖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悬崖2012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30年代末,古老的中华大地正经受着最为苦难的时刻。外有日寇铁蹄进犯,内有不同派别势力的斗争碾压,战火连绵,生灵涂炭。为了获取重要的情报,共产党方面派出周乙(张嘉译 饰)和顾秋妍(宋佳 饰)假扮夫妻,潜入哈尔滨的警察厅特务科。周乙被任命为特别行动队队长,但他的真实身份一直受到高科长(程煜 饰)的怀疑。  地下工作险象环生,稍不留意就会失掉性命。周乙挂念分别的妻子,怀孕的秋妍担心腹中的孩子、思念丈夫,可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他们不得不压抑着心中万般情感,共同携手在这条充满黑暗的走廊中前行,只为前方璀璨的光明……跑过罗湖桥海军罪案调查处:夏威夷第三季毛泽东(下部)信任之危第三季粉红谎言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未来总统日记第二季凝视猎物空战英豪外星居民第二季魔骷髅那般良夜异度见鬼花非花雾非雾第一部薄暮之光我心闪亮永结同心2022惊天核网2002你好,旧时光古宅老友记第一季一呼百应咒怨 录像带版单身男女(国语版)春光奏鸣曲晴日冷宫传莫负当年情一个来自嘉布遣修会林荫道的人锥镇物语绝不放过你眉山2007红色钧官窑工地青年赌侠1999粤语版欲望号列车那不是我2017外太空杀人小丑顺风妇产科国语Moveto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Scarlet Hill(越南剧)特搜9第五季大唐天下之帝王末路舞出我人生2:街舞鬼面公仆3割鱼舌的孩子神风刀之丝路少侠上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第七季

 长篇影评

 1 ) 《悬崖》之后,再无谍战剧

最近《白鹿原》的热映,观众领略到张嘉译老师入木三分的表演,虽然剧集进入后半段,“注水”很多,但是在豆瓣上仍达到9.0分,然后2016年美国神剧《罪夜之奔》( The Night Of) 仅有8.7分。相比而言,《白鹿原》的确是一部好剧,但是过誉的。至少相比于同样由刘进执导并由张嘉译担当主演的《悬崖》,这一部被低估的优秀国剧。《悬崖》讲述的是共产党员周乙潜伏在伪满州国哈尔滨警察厅的故事。《悬崖》主要讲述的是一对卧底假扮夫妻共产党员,在和日伪敌人斗争的同时,双方以及彼此真正的家庭的故事。虽然故事很大程度上学习了《潜伏》的逻辑,但是非常冷峻深刻,不落窠臼,并且更具有地域风云和美学素养,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年代戏。

《悬崖》是2012年年初热映的抗日谍战剧,当时笔者因自诩了解哈尔滨历史文化,所以错过了这一部讲述带有哈尔滨社会风貌的以伪满洲国背景的力作。几年过去,偶然看到该剧,被开篇部分巧妙的埋线、环环相扣的悬念以及干净利落地交代了主要人物关系所折服。看完全剧后,感触良多。正如《悬崖》编剧全勇先关于电视剧结尾部分的批评。一部严谨而缜密的电视剧在结尾部分剧情漏洞出现,人物设定也崩塌。很多支线剧情也没有很好交代。难免给人一种感觉,周乙莫名其妙的无谓牺牲,并非慷慨就义,而是因为无法面对多年苦撑的妻子和不肯原谅他的儿子,就窝窝囊囊地主动上面,自寻死路。这样草草收尾也非编剧和导演本意,而是受制于客观条件。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文化产品的确也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此外,在剧集中不少地方也值得商榷。个别地方称谓和地名值得商榷。民国时期辽宁地区地名变化复杂,在剧集中提到不多(奉天、辽宁、沈阳),但是有些混乱。中共满洲省委1936年就撤销了。对应哈尔滨以及当时的滨江省的是中共北满省委。日伪警察在工作交流中称呼“小董”也不太合适的。另外就是在情节设计上,有些地方过于雕琢,正如很多历史学者提到的高彬和周乙交谈中,提到了“华沙起义”的一些争议,根据一些学者考证,当时外界仅理解进军中的苏军在华沙周边地区遭遇德军强烈抵抗,停滞不前。很多历史学者对其真相还是有争议的。如果要改成高彬对周乙讲述德军对卡廷事件的揭露更为合理。因为德军在入侵苏联后,发现了波兰人的尸骨,进行了揭发和宣传。

此外电视剧中历史背景和剧作逻辑上最大问题在于顾秋妍的身份背景。宋佳对顾秋妍的角色诠释也是精彩的。但人物设定还是存在问题的。顾秋妍是一位热血青年,到苏联学习,加入共产国际的情报特训班。作为共产国际谍报员,并且和年轻的革命者张平汝结婚,后来因为苏联肃反(按照时间应该是米夫事件)波及,脱离共产国际。北满省委如何会信任并且讲一个政治上有疑问的新人委以重。因为周乙离开,顾秋妍就几近暴露。顾秋妍身份问题不能去苏联避难,但是也可以去敌后避难,不可能冒着巨大风险一个人带着孩子去火车站,组织上也应该有人接应。我们只能是为了剧情发展而刻意为之的情节,为了让敌人发现孩子,控制母女,让周乙回来强行“慷慨就义”。

此外,电视剧中对日本关东军利用叛逃人员策划的刺杀斯大林的“乌苏里虎”事件的安插有些过于简单。对于伪满洲国和苏联的关系、诺门坎事件交代也是偏弱。哈尔滨的犹太人社群和白俄一样也有很多故事,甚至犹太人考虑在东北建国,但是电视剧没有涉及。几段时间的过场字幕也十分简单,汪精卫访问伪满洲国,伪满洲国使团访问德国和意大利等一些关键事件其实可以作为过场背景。对比而言,在法国反映抵抗运动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当时维希法国伪政府元首贝当元帅的讲话,看似一闪而过,但是对于交代剧情作用关键。可见编剧讲故事能力一流,但是对历史研究还有提升空间。

作为东北地域风格的一部年代大戏,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口音和方言上还有些不到位,像解春三这样的鲜活形象太少了。而且在满铁、七三一部队以及抗联内部问题介绍还不够深刻,一些有更高要求的观众会感觉意犹未尽,而对东北地域文化了解不多的观众会感觉到一定观赏门槛。这些瑕疵难免吹毛求疵。其实电视剧最大的遗憾在于,城市的痕迹无法复制。由于1949年以后的城市改造和政治运动哈尔滨以及长春大多城市印记被消磨殆尽,只剩下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建筑遗迹。当年远东第一大东正教教堂索非亚大教堂也已经遭到破坏,周边建筑群不在,经历火宅以后内部也改为美术馆。这些遗憾也只能等待以后影视作品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弥补。

不过,结尾败笔以及剧作上瑕疵不能掩盖深刻内涵和冷峻风格。1949年以后伴随着社会改造和政治运动,关注社会现实、具有人文广怀的文艺传统渐渐被代替。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开始伴随极强意识形态泛政治化叙事的文艺作品和影像作品大行其道,集大成者是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期以来国产谍战剧不免得简单粗暴,堪比超级英雄动漫,剧情狗血离奇,人设刻板。在此不再赘述。正如一篇文章里讲到,如何评价一部卧底剧:先看智商,再看情商,最后看情怀。不过很多剧集甚至到不了比智商的环节,停留在流量花生的耍酷,一些堪比《国产凌凌漆》的奇侠故事,或者贩卖血浆来博取眼球。

《悬崖》就是一部有情怀的电视剧,比起很多革命题材更加现实,以艺术手法较好的还原了真实的地下工作。剧中人无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邪善恶。周乙作为一名革命者是杰出的。但是作为一位朋友,一名丈夫和父亲却是不合格的。作为一个同事是可怕的。在一定意义上,周乙和那些密谋刺杀斯大林的流亡者一样充满理想具有家国情怀,愿用自己牺牲来换取祖国新生。如果站在今天的立场来看,周乙和老瓦的牺牲究竟谁更有价值,恐怕人们会有不同答案。通过作品提出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这也是一部影视作品在视听享受之外的重要意义。由于众所周知的不明原因,现代史研究中存在很多禁区。哪怕一些事件,主要当事人都已经作古,一般人也很难了解事情的真相。当时革命斗争的残酷、当时满洲地区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一些问题以及人们对地下工作者的误解和偏见,我们都可以在该剧中看到。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在当代更应该承担起记忆保存和传承的作用。

谍战一直是中国影视史上一个重要题材。比较重要的几部有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英雄虎胆》、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黑三角》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保密局的枪声》等。这一类电影中共党员在抗日战争和内战中,打入敌人内部,在地下隐蔽战线工作。谍战题材中,有着特殊一类——反特题材则是1949年以后,中共和人民政府的公安部门和情报机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如2003年孙俪主演的电视剧《一双绣花鞋》。这一题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承载下过多政治内涵,近年渐渐式微,偶有几部水准之作——《密战》、《谍战深海》、《于无声处 》。不过国家安全教育意义远大于作为一部文艺作品的观赏性。跟美国类似题材的《24小时》、《国土安全》等无法比较。

谍战剧在中国也是历史悠久,1981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便是一部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当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剧集难免有很多问题,但是却称为后来的谍战题材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暗算》和《潜伏》开启了谍战剧的新一轮热潮,并且融合了香港影视中卧底和警匪题材的优秀传统,把悬疑推理和心理惊悚等元素进一步丰富进入剧集。《潜伏》更是借由保密局天津站展现了当代社会办公室政治的一些问题,并且有一定黑色幽默和批判讽刺意义。虽然是基于短篇小说扩充的剧本,但相比那些炒IP冷饭的电视剧,如电视剧版《英雄虎胆》、《保密局的枪声》、《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新版《敌营十八年》更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革命漫浪主义和玄幻主义泛滥的可以称为神经喜剧的神剧大行其道之前,一些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渐渐打破固有的意识形态叙述的话语体系同时加入了地下工作元素,如《人间正道是沧桑》和《北平无战事》。相对比较优秀的卧底谍战剧有《黎明之前》、《借枪》、《悬崖》、《飞虎神鹰》、《伪装者》和《父亲的身份》。张鲁一主演的《红色》、吴秀波主演的《剑谍》和《借枪》主题接近,孤单英雄打破日寇阴谋,但是故事都相对薄弱。而陆毅主演的《掩护》则过于突出感情戏。

如果按照影视行业通行的类型与题材之分,卧底剧应该是一种题材,而非类型。相对而言,《伪装者》更倾向于武侠片,国仇家恨便随着个人情感机遇,通过几位出色的演员表演的惟妙惟肖。不过故事过于奇幻而具有戏剧性,失于真实性。《飞虎神鹰》系列侧重用动作和武打,接近于香港影视中警匪题材,仅仅是将既定类型元素放置于大历史背景之下。被某些人誉为“2016年国剧最佳”的《父亲的身份》则令人失望,编剧水平有限,故事比较拖沓俗套;导演的全局掌控能力有限。一些年轻演员的故事线以及其表演比较失败。只剩下陈建斌等几名主要演员的飙戏。至于以及2016年引起话题热潮的《麻雀》,只能说是距离一部合格的电视剧相去甚远。单薄的改编剧本以及以流量为中心的选角注定了这是一部会被人迅速忘记的电视剧。

近年来,创作者得以拥有比之前更广大的自由。一定程度上打破禁忌,进行文艺创作。当如泥沙俱下,也有一些人疯狂充满头脑闭门造车、东施效颦改编所谓IP,炮制雷人神剧,贻笑大方。我们希望更多建立在扎实剧本之上,并且严谨用心的国剧呈现给观众。

 2 ) 随意质疑先烈的牺牲是无知的表现

熬夜看完了《悬崖》,个人觉得比《潜伏》好,《潜伏》里对手显得太弱,余则成完全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一边倒的比赛很难精彩。
《悬崖》里面有很多剧情设计的很不错,比如枪杀任长春那一段。一个对你敬重而你对他也有好感的人,一个可能良心觉悟的人,一个可能只是为了讨生活而为满洲国政府卖命的人,一个有可能能争取过来的人,因为战争的残酷,你要理智的放弃所有的可能,利用他对自己的信任毫不犹豫的杀死他。从中我看到战争的丑陋和无情,战争不止冲锋陷阵的英勇和攻城略地的荣耀,也有不折手段的人性扭曲,相信真实的情况,比我们经过审查之后看到的文艺作品中描述的场景还要残忍许多倍,但是外敌入侵时,我们别无选择。
也有个人觉得不满意的剧情,比如最后的结局,我的不满意不是网络普遍的那种,认为顾秋妍的愚蠢将周乙害死,太让人不能接受。而是觉得结局中部分情节逻辑性不强,比如周这么谨慎的人,怎么会在打发刘妈走的当天,让鲁明来接自己去办边境通行证?导致两件事情全被鲁明察觉到异常。还有顾秋妍的假投降太容易得到高彬的认可,试想高彬那样老奸巨猾的人,顾秋妍发出的假情报如果不能收获一定数量的抗联战士的性命,他怎么会相信,如果真的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保全顾秋妍母女的成本岂不是太高?最后这样的结局安排还是非常不错的,不仅使周乙的形象得到升华而且赚人热泪,但给人感觉是为了结局而刻意安排了剧情,斧凿痕迹过重。
网上有很多对于本剧的评论,主流有两种,一是顾秋妍太愚蠢,根本没有资格做一个特工,这样的剧情太不合理;二是因为如今的社会太让人失望,那个时代的先烈们白死了。两种评论本人都不赞同,理由如下:
当时共产党的主力军是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对于发报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人选,当地党组织的选择极其有限,否则不会派一个孕妇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选择顾秋妍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周乙身边急需一个发报员把获得情报发出去,顾秋妍首先是一个发报员,然后才是特工。所以这样的剧情是合理的。
如今的社会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国捐躯的先辈们的血就白流了。当时的满洲国就是东三省,日本找来溥仪做傀儡皇帝,事实上东北已经完全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所以剧中的满洲国小学要学习日语,主要目的就是去中国化,把东北完全变成日本的领土。而且淞沪会战之后,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也被攻陷,大家应该清楚一个国家首都的陷落意味着什么,当时的侵华日军在我们的国土横行肆虐,中国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丝毫不过分。这个时候没有像周乙、顾秋妍、老魏、孙悦剑、陈景瑜这些人的舍生忘死,中华儿女怕是早就做了亡国奴,风声里有句话说的好:“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秋妍身”。所以,随便质疑先辈的牺牲是无知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无数的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中国人,我们应当心怀感激和崇敬。
况且,周乙所说的一百年我想并不是指数字上的概念,而是他相信这个信仰在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将来如何谁又知道,谁又有权断言周乙的信仰是错的?
    《悬崖》总体不错,值得一看。

 3 ) 最后一集,一段台词。

高彬:这是为什么?
  
  周乙:信仰。
  
  高彬:信仰?你连你的同事都杀害,净干那些令人发指的事情。马克思所有的承诺,你们共C党根本就做不到,看看斯大林就知道了。
  
  周乙:一定能做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政府,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不会丧权辱国,让人民,能够有尊严的生活,新政府,不会奴役人民。
  
  高彬:幼稚。
  
  周乙:没有理想的人,都会认为别人幼稚。我们做到这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
  
  高彬:一万年你们也做不到。
  
  周乙:你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高斌;你能看到吗?你更看不到······

 4 ) 悬崖上盛开的花

悬崖,是我看过的张嘉译的第二部谍战片,第一部是借枪,悬崖与借枪相比,整体基调是紧张严肃的,不像借枪里面还有轻松谐谑的成分。
就情节来看,确实前半部分高潮迭起,紧张的步调一波接过一波,让人难有喘息的机会,而后半部分则显得简单粗糙,既没有承接到前半部分设计的种种疑点,也没有在后半部分自圆其说的构造出结论,甚至后面几集周乙带妻儿离开的情节也并不符合他在前半部分所树立的严谨细致智慧的形象,以至于最后重回战场陷入囚徒困境的结局,也许只是为渲染他和顾秋研的高洁感情。
不过确实,就情感的酝酿来看,我还是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很好的诠释了战争年代的爱情如何在现实中坚持,又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生成一种超越男女之情的感情。这是爱情的变种吗?是爱情的升华吗?是战友之情吗?还是什么?也许什么都不足以给它下定义,但是它确实是一种会存在的感情。起码悬崖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以至于明知道最后几集是一种全然为目的而做的不合逻辑的剧情,但我还是被这种感情打动了。
另外我认为张嘉译诠释的周乙非常到位。一个细节的地方,是周乙临刑前见女儿莎莎的场景,当时周乙的神情全然不同于之前面对高彬的那种自信与高傲,甚至完全不同于他在之前任何一集里面出现的可以视为他的特征的冷静沉着,那是一种带有对女儿的无限愧疚的神情,在这场争战里,他交出来自己的生命,这对女儿是不公平的,可是这已然是他的选择。他可以有选择的坚定,但同时必然有从此阴阳两隔的悲痛,必然有他对现世的分分秒秒的留恋。这是一个马上走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啊。相比之前牺牲的任何一位战士,他有了回望的机会,有了告别的机会。而这些,都出现在他对莎莎的无限爱怜的眼神里。

 5 ) 周乙之死---- 悬崖边的生存、信仰与爱

(一)
周乙死了,死在日本人的枪下。那是1945年1月,黎明之前。

我老疑心周乙这个名字化自周易,如同后者体现了中华文明中最韵味深长的那部分,周乙这个人物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对君子的想象:智慧、内敛、忠义、自强、厚重,还有对后代含蓄深沉的爱。

《悬崖》的长处在于质感,而非情节。论戏剧冲突,它的紧张丰富不如《潜伏》,甚至紧凑度还不如张嘉译演的另一部《借枪》。论台词,你会发现格言式的对话过多,不够拙朴真实。

质感蕴藏在氛围感和时代感里。悬崖不仅指代周乙的生存环境,也是历史风云中满洲国的时代注脚。在火车、周乙家、警察厅、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马迭尔西餐厅和俄式音乐里,通过偏灰的色调、光线和长中短镜头的多重调用,压抑氛围和复杂时代一集一集地得以构建,直至具有相当的代入感。

这不是生活剧,是生存剧。戏剧冲突的构建全在生存二字。所以很自然的,这部戏里戏份最出彩的就是周乙和对手高彬。40集,从38年底到45年初,大跨度里的故事全是关于传送情报与防止暴露双重目标下的生存。

我印象最深的细节是,周乙每次进屋脱大衣的从容细描、抱女儿莎莎的自然和看女儿的眼神。在警察厅争取生存的剧情往往通过周乙回家的生活细节加以丰富,内心的情绪波动就体现在这些最普通的动作和眼神里。对环境和细节不厌其烦的精雕细琢使整部电视剧充满了电影感。

(二)
剧中周乙有句台词:真正的信仰源自对社会的认知。很对。

我们离抗日战争太久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都已回声渐歇。我们很难真正切身体会到民族存亡之际那些执着的信仰。

周乙是共产党。想想现在居然要为“几个代表”修改党章,简直不是笑话吗?我想,至少在周乙心中,他的信仰里对这个爱得深沉的国家、民族的救亡与重建,不亚于消灭剥削的民主、平等、自由的共产主义。对,那时不提社会主义,更没有中国特色。

信仰是有力量的,甚至是人之为人最大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没有信仰,但能没有信念吗?

编剧全勇先在最后一集写了几句非常特别的台词:

周乙:我是共产党。
高彬(眼含泪光):你骗了我们这么多年,为什么?
周乙:信仰。
高彬:你们的信仰是什么?人道?你连自己的同事都杀害,净干那些令人发指的事情,这就是信仰吗?
周乙:你理解的太肤浅了。高彬:是吗?我不得不承认,在警察厅,你是我最欣赏最信任的人,我一直觉得,那我之间情同手足,日本人一直在要你,我觉得你到了那儿会很麻烦的,所以我刚刚考虑,是否能给你大赦……
周乙:不必了,我如果是为了升官发财,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我说了,这是我的信仰。
高彬:你不觉得你的信仰太荒唐了吗?马克思所有的承诺,你共产党根本就做不到,你看看斯大林就知道了。
周乙:一定能做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政府,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不会丧权辱国,让人民能够有尊严的生活,新政府,不会奴役人民。
高彬:幼稚!
周乙:没有理想的人都会认为别人幼稚。
高彬:这就是你们的理想?这就是你们向往的人类大同?
周乙:是,我们做到这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
高彬:一万年你们也做不到!
周乙:你是看不到这一天的。
高彬:你能看到吗?你更看不到!

我很能理解为什么要写这段,那时就已经整风运动了,加上建国后那么多风风雨雨,再到如今政府成了最大地主、多数党员就为升官发财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命理想太刺眼,太需要似是而非的反讽。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刑具无需假设,那么多的鲜血和头颅无需假设。民族复兴的路再坎坷,也无损于周乙们革命理想和信仰的伟大。

我还想重复一句台词:

-想过后路吗?-想过。-什么后路?-没有后路。

(三)

好的艺术作品,都闪着人性的光辉。人都离不开感情,特工也不能。

有三场哭戏,是《悬崖》里感情最为动人的宣泄。

一是第34集,顾秋妍在江堤上,哭着对老魏讲诉了自己对周乙的情感,不愿离开他。这种旁人永远不会理解,超越爱情与血缘的情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依为命。其实这种情感是双向的,当汽车爆炸时,周乙从楼上冲下去后欲哭无泪的心碎,看见顾秋妍还活着时的狂喜,又何尝不是男人对女人的保护与宠爱呢?周乙坚持在危险之际让顾秋妍离开,也是这种感情。

二是第38集,周乙半蹲着目送妻子孙悦剑(咏梅把这个角色演得极好)和家乔安全过了江界,返回去救顾秋妍和“女儿”莎莎。他在遗信里写道“……悦剑,为我祝福吧,永远爱你,你是我一生中永远的、唯一的爱。周乙。”孙悦剑跪地大哭,家乔狂喊爸爸。张嘉译这段说得极动情,爱与愧疚其实也很难分得清了。

三是临死前,周乙抱着女儿莎莎最后一面的恸哭,是全剧最感染人的片段。这一刻,生离死别,全占齐了。泪水和转身里的不舍、掩面的悲痛、“回去告诉妈妈,我非常非常爱你们”的深情,没有女儿的演员演不出来。

能留下的,才是最好的。剧中念念不忘的这句,也是周乙对顾秋妍的最后托付。不能留下,是为了留下最好的,这是周乙最后的选择,也是完成了工作使命后最为心甘情愿的私人选择。因为他爱她们,胜过爱自己已经自由的生命。

编剧说不要低级煽情,周乙原本不会死,还要出续集。也许是续集卖给了不同的公司,导演和张嘉译非要周乙死。

我看完的感受是,周乙死得不冤。这个角色的使命的确圆满完成了。倒地也不炫,雪下得不大。

周乙被枪毙前,他抬头望了望高墙上的天空。也许死后,他灵魂带着一生的坎坷际遇升出监狱,飘入茫茫宇宙。也许很多很多年后,有其他文明接收到这种信息,解码一个叫做周乙的地球男人一生的记忆,但周乙在满洲国的悬崖边坚守信仰、保全挚爱的坚毅、智慧和高贵,他们能懂吗?

 6 ) 冷静与细致将会成就这部谍战剧

追着江苏某地方台看了8集,四星给目前的八集,还有一星就坐等这剩下的三十二集,待定给与不给。

目前八集,就已然暴露了此剧的基调和野心。冷静,细致无疑是此剧最大的亮点。

此冷静并非剧中主人公作为谍报人员身兼的素质,而是一个拍摄角度与手法的冷静。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几乎没有多余的情感渲染,纯粹通过一个个小事件小情节和演员若隐若现的小动作来反映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定位。即使连配乐也是淡而悠扬地附和着剧中人一个个细致到位的动作与神情,毫无一般影视剧中喧宾夺主之感。

应该说,八集之中已然是高潮迭起,而展开方式基本上是多个小高潮多线发展对整体推波助澜。常运用与谍战剧中紧张的镜头切换方式却在这八集中完全被抛却,而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拍摄叙述的这一场场高低有序,有急有缓的好戏却看得人更加手心冒汗,心跳加速。

因为够冷静,所以才细致。悬崖对小事件,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以张嘉译饰演的周乙对孙悦剑换通行证一情节为例,镜头几乎用了将近3分多钟的时间去刻画这一过程,为的就是反映一个间谍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素质——谨慎。在表达演员情绪额镜头里,经常一个长镜头由近及远,这对演员如何拿捏人物心理是一个重大考验,表演的功底如何便一见真章。对演员是考验,对观众亦是。不知普通大众能不能接受到这种几乎淋漓尽致的细致。毕竟谍战剧,非这类剧种死忠粉的其他观众,多数只是想看个血脉喷张的过瘾罢了。

 短评

有个好的开始,却没个好的结尾。。。小宋佳在里面就是个搅屎棍,把人都搅和死了,她也消停了。。。

2分钟前
  • 小明明
  • 推荐

顾秋妍据说是苏联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特工,可是除了发电报,会说俄语之外,没看出来她还会干点啥?从头到尾,她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脾气倔强、感情用事,想一出是一出,小资产阶级妇女的24K纯外行,跟剧中的人设完全不符。顾秋妍的胡闹,最后把自己、周乙和莎莎都陷入敌手,我地下组织被严重破坏。整部剧从一开始到结束,就是顾秋妍不断闯祸,周乙不断帮她擦屁股的狗血故事。

7分钟前
  • 豆泥丸
  • 推荐

如果我问周围的人-信仰是什么?得到的几乎都是嘲笑的言语和讥讽的陈词滥调。这部剧让我明白了:信仰不是口号,不是仇恨,不是权柄,更不是书本。信仰能让人站在悬崖边,勇敢面对的力量,但信仰是什么?

8分钟前
  • 水印
  • 力荐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尼玛这个女人真奇葩= =。

13分钟前
  • Evelyn桃桃
  • 还行

我是张蜀黍的脑残粉!

14分钟前
  • 弱智圆润Q小姐
  • 推荐

张嘉译演的真棒。故事情节还算紧凑吧,就是结尾操蛋了点,最后周乙的牺牲也太没多大价值了吧,莎莎和顾秋燕救出来了吗?!

18分钟前
  • 挖鼻屎的年轻人
  • 还行

老张演技越来越如火纯青了有木有 虽然剧情有点狗血 女猪脚的存在简直就是败笔

19分钟前
  • po
  • 还行

一开始片子气氛控制得很好,但看到后面,故事设置上的先天不足阻碍了更深的情感认同,感觉编剧对于人物的性格描比较擅长,但对谍报这块的功课似乎有所欠缺,内外勤不分,老魏及通讯站的定位很模糊,周既然已负责谍报,那发报应由通讯站负责,顾的定位应该换一下,而且后面戏绷得太紧,高潮太长导致无力

23分钟前
  • xiaojingyush
  • 还行

替我爸打个分,我爸喜欢看

2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周乙太完美了,内敛睿智儒雅坚定……,他撑起了整部剧,无可超越。

29分钟前
  • 意无所至
  • 力荐

关于结局的几点疑问,一个充满着布尔什维克小资情调的女人能否陪伴像周乙这样的顶级特工完成任务,周乙最后的牺牲到底值不值得,周乙是一个殉道者还是一个坚定的国际无产阶级战士?如果不是结尾,此片妥妥的五分。高彬:这是为什么? 周乙:信仰。 高彬:信仰?你连你的同事都杀害,净干那些令人发指的事情。马克思所有的承诺,你们共C党根本就做不到,看看斯大林就知道了。 周乙:一定能做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政府,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不会丧权辱国,让人民,能够有尊严的生活,新政府,不会奴役人民。 高彬:幼稚。 周乙:没有理想的人,都会认为别人幼稚。我们做到这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 高彬:一万年你们也做不到!   

32分钟前
  • 星星草
  • 推荐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老高城府最深 老周这边猪一样的队友完全限制了自身的发挥 片子细节经不起推敲 编剧意欲何为 靠演员撑起一部漏洞百出的电影 这模式怎么看怎么像十多年前的国产RPG

37分钟前
  • 十六夜清心
  • 较差

分分钟想打死宋佳怎么破?智商怎么会下线成这个程度……

40分钟前
  • 小艺Evelyn
  • 推荐

区别于其他剧集 连结局都那么的冷 都那么静

43分钟前
  • 凤凰
  • 推荐

张嘉译到哪都是那种走路姿势啊……

44分钟前
  • 认真真
  • 推荐

制作精良,好剧!

46分钟前
  • 一只小蜜蜂
  • 力荐

三天全看完了,我已经好几年没这么看过电视剧了,无论是风格,剧情、台词、演员都非常非常喜欢!!!!看完觉得自己过得好空虚啊~~~

49分钟前
  • 赫赫
  • 力荐

有些情节让我紧张到不敢看的地步,又不时大段大段的对白宛如话剧。这样的一张一弛营造出高度的真实感,人物形象无论正反都相当丰满。结尾有点遗憾但比《黎明之前》符合情理,堪称国产谍战剧巅峰之作。

54分钟前
  • Bastet
  • 力荐

没看过潜伏,感觉这片挺好看的。主要老张演技好。

55分钟前
  • 周润发
  • 力荐

平静的。冷静的。不矫揉造作的。质感的。

56分钟前
  • 文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