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土地与尘埃

HD中字

主演:Abdul Ghani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4

 剧照

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1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2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3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4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5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6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13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14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15土地与尘埃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土地与尘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80年代,中亚国家阿富汗陷入连绵的战火之中。国家饱受摧残,人民流离失所。无情的轰炸摧毁了老人达斯塔戈(阿卜·拉贾尼 Abdul Ghani 饰)所在的村庄和家园,他的亲人几乎全部遇难,只有5岁的孙子亚辛(贾温·马德·何马翁 Jawan Mard Homayoun 饰)幸免于难,却也被爆炸声震聋了双耳。老人强忍着悲痛,带着孙子前往远方的矿区寻找儿子,要告诉他家中所遭遇的厄运。死者长已矣,生者却仍要在漫漫长路上奔波劳顿……
  本片根据导演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2004年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评委会奖、2004年戛纳电影节Regard Original奖、2004年根特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5年比利时法兰德斯国际影展银刺奖、第六届印度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Abdul Ghani)。

此时此地第一季金榜英雄相亲盛宴摘苹果的时候神游症炽爱2007你和我的有效期间九霄云外无人知晓婚外情事第一季欲望都市第三季先生有系统生死瞬间蜜月再来我要逆风去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2009P1H:新世界的开始等等啊我的青春梦想合伙人[电视剧版]牧马人(1982)夺钻狙击无敌连环枪世界奇妙物语 2024夏季特别篇我的青春遇见你无敌当家6:明星贝多芬黑色安息日黄大年鉴爱男女第一季天上再见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第二季会飞的驴安德的游戏名门二淑女之心之纯白之恋篇花样年华2000吉普赛人惊蛰2004MAMAMOO:世界巡回全纪录死亡笔记3:L改变世界国语

 长篇影评

 1 ) 战争无人负责的生命

战争是全人类的悲哀。当我们这边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为实现自我价值而焦头烂额,地球的另一边的人无暇顾及什么实现价值,活着就是唯一的目标。

和平不好吗?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无论入侵者说的再冠冕堂皇,“我为了你们好”这种恶心的虚伪言论。列强侵略中国永远的让中国人记住,落后挨打,是你们不好我才打你的。尼玛就跟校园欺凌一样,你弱小,我就揍你,揍的理所当然,事后把揍你的原因告诉你,老子看你弱,就因为你自己弱、怪你自己。中国那时候已经有民族资本的萌芽,外国资本的涌入,直接捣毁了民族资本的发展,资本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必然,根本不用外国你的冠冕入侵,就能发展。英国入侵印度,印度人沦为殖民地人民,沦为下贱人,在自己的国土厅别人摆布。美国总统布什当时发动海湾战争,第一句话就是要保障美国人民的利益与幸福。时至今日哪一个政府如果不是从这个大的原则出发就会出问题。但是一个国家入侵或者挑起别国的内战,再用冠冕堂皇的说辞来掩盖自己的狼子野心都是极其恶心的。因为别国的内政你无权干涉。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赫鲁晓夫打着要铲除阿明独裁政府,还是美国打着和平民族的口号拯救叙利亚人民,都是饿狼行为。

没人希望伤亡,没人希望用生命来解决问题,没人希望家庭支离破碎。发动战争永远都是政治家的阴谋。无人为死去的生命负责,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负责。

 2 ) 硝烟和尘土里的歌——《阿公带我回家》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开始了其全球扩张的步伐,这种扩张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1979年12月27日,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把扩张运动推向了顶峰。1989年,由于受到多武装抵抗组织的打击,苏军被迫撤军。

这场战争在近代历史上是极其可耻的,如果找一场类似的战争,那就是越战。阿富汗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苏联处于守势,阿富汗是苏联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个缓冲区;如果苏联处于攻势,阿富汗则是南下的一个前进基地。在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但是,由于苏联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虽然使用了大量先进武器,采取了多种战略战术,但还是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场战争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

这场战争后,由于各派武装在权力分配上无法取得一致,阿富汗内战爆发。1994年异军突起的学生武装“塔利班”于1996年建立政权,开始严酷统治。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被美军推翻,阿富汗基本走上了和平的道路。20多年的战乱 ,令阿富汗经济严重受损,生产生活物资极为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

这部电影拍摄于2001年,说的故事大体发生于1981年。那时战争正在进行。导演阿提克•拉希米也是这部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这部电影是阿富汗近二十年来的首部电影,电影没有让阿富汗人失望,也没有让世界失望!2005年它代表阿富汗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2004年坎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获得第六届印度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比利时法兰德斯国际影展银刺奖,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

电影的故事设置非常简单,一对经历无情战火轰炸的祖孙,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亲人与家园,为了寻找在远地工作的亲人,阿公在遭遇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媳妇被军人凌虐而死、小孙子更因爆炸产生的巨响而丧失听力等接连而来的噩耗后,却仍要打起精神带着年幼的孙子,一路上历经漫长的等待,老人在途中几经折腾,终于坐上卡车抵达矿区,但他此刻才赫然发现,原来在远方的儿子已经辗转知道家人丧生的消息了,但是他并没有回家奔丧。老人失望而归。

这是阿提克•拉希米导演反思战争的方式。没有一个战争场面,没有血肉横飞,没有子弹,却让我们处处闻到硝烟的味道,感觉到战争的无情和残暴。相比而言以拍战争片为乐,甚至用战争片激励国民的国家是何等的可耻,即使是战争的战胜国。这部电影中就是几个和善的人,讲话,等待,行走,没有别的。而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透露着对战争的厌恶。

提到阿富汗你会想到什么?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多种民族的混杂地区?还是战乱不停的复杂政治?这个国家是《新闻联播》的常客,但是在这个几乎被文明世界遗忘的美丽国家,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温暖故事。《阿公带我回家》其实是一部很温暖的电影,与冷冰冰的外界记者镜头中的阿富汗绝对不一样。其实就才是阿富汗人民近几年的生活写照,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善良,心酸又坚强的心情。以此反映出战争的无情与无谓,透过阿富汗人民的痛,透过玻璃碎片般破碎的心,透过这个被摧残的国家的一家人的真相来感性的告诉世界这个国家的痛。

《阿公带我回家》的影像风格也是令人吃惊的。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可以把真正爱这部电影的人留住,把不理解这部电影的人统统赶走。2分钟的空长镜头似乎在挑战一个极限。之后的269个镜头似乎都是这个镜头的延伸,每一个镜头都闪现着空旷,苍悲,平实,热烈的美感。影片中场景只有那么几个,残缺的大桥,废旧的坦克,黄沙漫天的荒野,一间处于荒郊野外的小店。只有这么多,导演这么设置不言而喻,战争让阿富汗只剩下这些了。导演又很残酷,把这些平常又被人厌恶的场景拍的异常的美,异常的有诗意,这种美和诗意是用滴血的笔书写的!

场景的转换也很巧妙。例如电影的第22个镜头,画面中是老人的头的特写,背后隐约可以看到他的小孙子在追赶羊,然后老人走开,画面中只剩下小孩子和羊在奔跑,同时焦点也落在了小孩子的身上,由虚变实。两种叙事对象如此顺畅的衔接让人赞叹。第48个镜头(原谅我分得如此细,这部电影让我惊讶!),小孩说走不动了,趴在地上玩石头。忽然小孩的上面滚下了一些石头。小孩急忙爬上去,镜头紧跟着小孩。老人出现在了镜头中,小孩和老人一同出现在了镜头中,然后是一个过肩镜头,透过老人和小孩的视线,我们看到远处刚发生了一起爆炸。 就是这样,导演就是这样用贫民的人性化视角来看战争的……这样的镜头影片中比比皆是。

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的成功之处都离不开细节。《阿公带我回家》 中当然不乏这些细节。小孙子耳朵聋了,大声吵,玩响竹,去坦克中找声音。他以为别人的声音都在坦克里。片中店主说“杀人几时也犯法?”,而那个罪犯的犯罪原因是杀了自己的中士。他是个现役士兵,奉命突袭自己的村子,当看到士兵射杀村民时突然转了枪口……司机和老人的对话:“伤痛,要不然化成眼泪,从你眼中流出,要不就是化为利刃从你口中吐出来,再不然就变成不定时炸弹,哪天突然爆炸!”当老人知道了儿子知道消息却没有回家,手中的包袱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阿公带我回家》拍摄背后的故事也值得让人关注。阿富汗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当地人开始害怕这些摄制人员,后来又围观。摄制方不得不请警察。设备都要从法国运,还要自己修路搭桥,还要每天支付当地政府1000美元的土地使用费,更可怕的是还得面对不时出没的激进份子,甚至有次,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便在附近无预警爆炸!找片中奔跑的裸体女人也很困难,最后找了一个外国女人代替。

这样的片子注定是受人尊敬的。它隐晦巧妙的描绘了阿富汗历史,现实和未来。阿富汗现在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是重建,靠别的国家显然不行只有靠自己。影片中互助互相倾诉的人们是重建家园的主要力量,他们是那么的友好……或许,阿富汗未来是这样的。

影片最后有一首歌,用它作为这篇小文章的结尾吧。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刺伤我的心
陌生人自有他的方式
朋友也有他的方式
刺伤我的心
若是陌生人伤害了我
我无话可说
只能问我的朋友为什么
他要这样伤我的心
我的朋友
我需要你
我有话要对你说
留下来
留下来陪我
因为我的心已碎
我的心在哭泣……”




2006-1-5于株洲陋室

 3 ) 他儿子并不冷漠

>原来在远方的儿子已经辗转知道家人丧生的消息了,但他却出乎意料之外的冷静,也没有马上返家表示关心。这样的人性冷漠,比起战乱的威胁更刺伤了老人的心。

这是豆瓣中的介绍文字,我觉得不确切。
我没有看小说,但是,昨晚看了电影,eMule上下载的,质量非常好。

当他终于到达矿区时,坐在一个安静的办公室,听到了一个类似矿长的人,在说他儿子在听到不辛的消息后,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在夜外悲伤的痛哭,以致失狂,疯狂的鞭打自己。是他的矿友们把他拉回来了,告诉他,那些消息是假的,他才平静下来。

老人要在六点前离开矿区,回到公路边的小卖店,去接他托付在那的孙子,不能等到他儿子六点下班回来。只能提前一个人离开。

离开时,已经没有汽车了,他一个人在荒野中走着。

影片中多次提到,活着的人是幸运的。

但是阿公总是说,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要幸福,活着的人还要忍受亲人死去的痛苦。

所以,告诉他儿子,还有他和他儿子活着,这是好消息吗?

告诉他儿子,其它的人都去了哪儿了?这是坏消息,他自己都要崩溃,何况他儿子呢。

最后,他选择了沉默,在儿子下班前,独自一人离开。

 4 ) 坦克偷走了声音,碾碎了人们的心

亚辛拼命的敲打路边废弃的坦克,嘴里不停的说道:声音在这里,坦克偷走了他们的声音。他以为众人皆哑,实际上自己已丧失听到声音的能力。
阿公绝望的看到少不经事的孙子,惦记着矿区的儿子,矛盾的心情溢于言表。面对一辆又一辆错过的车,他终于决定独自去寻找矿区的儿子。
原来儿子早已听到消息,阿公不能相信,亦不敢面对失去母亲和老婆的儿子,在儿子下班前独自离去……

 5 ) 他儿子并不冷漠

>原来在远方的儿子已经辗转知道家人丧生的消息了,但他却出乎意料之外的冷静,也没有马上返家表示关心。这样的人性冷漠,比起战乱的威胁更刺伤了老人的心。

这是豆瓣中的介绍文字,我觉得不确切。
我没有看小说,但是,昨晚看了电影,eMule上下载的,质量非常好。

当他终于到达矿区时,坐在一个安静的办公室,听到了一个类似矿长的人,在说他儿子在听到不辛的消息后,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在夜外悲伤的痛哭,以致失狂,疯狂的鞭打自己。是他的矿友们把他拉回来了,告诉他,那些消息是假的,他才平静下来。

老人要在六点前离开矿区,回到公路边的小卖店,去接他托付在那的孙子,不能等到他儿子六点下班回来。只能提前一个人离开。

离开时,已经没有汽车了,他一个人在荒野中走着。

影片中多次提到,活着的人是幸运的。

但是阿公总是说,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要幸福,活着的人还要忍受亲人死去的痛苦。

所以,告诉他儿子,还有他和他儿子活着,这是好消息吗?

告诉他儿子,其它的人都去了哪儿了?这是坏消息,他自己都要崩溃,何况他儿子呢。

最后,他选择了沉默,在儿子下班前,独自一人离开。

 6 ) Atiq Rahimi 的诗

我有一个来自阿富汗的朋友,她无时无刻都很开心的样子。她有一个来自巴黎的男朋友,两个人在阿富汗的同一家公司工作,然后相爱。阿富汗容不下他们,她失去了工作,遭到生命的威胁,于是和男友一起远走伦敦。这还是在塔利班上台之前。 她们现在在伦敦有一个小房子,他马上就要娶她。 这个男朋友也是很有意思的人。他在中国四川一个我都没听说过的地方做小额信贷,中文说的好到一个不行,因而在某些中国城市里饱受歧视 -- 大家都以为他是新疆人。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新疆普通话向我介绍过他所住的中国小城。照片里的那个地方清淡极了,一棵树一朵云都是一首诗。照片上还有在街上乱走的老人,市中心有一个天主教堂。那里的阳光是可以融化额间皱纹的阳光。我跟他说,这个地方很像我小时候长大的地方,我常常梦回的故乡。于是这个法国人立刻以东道主的姿态,非常慷慨的邀请我去这个地方小住。 我跟这个阿富汗的女朋友,唱过阿富汗的歌,学过阿富汗语,聊过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她们家的狗,一起做过饭看过电影喝过啤酒,计划过去她们家旅行,但是,我从来没有问过,任何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 要怎么问?对于一个国家或是个人的伤痛,自我追问是值得尊重的,而对他人的追问则显得可耻。对于极度悲伤和痛苦的历史,对于谈论起他的人,也许唯一的自重和尊重就是对于谈论本身的克制。 战争从1979年以来给阿富汗带来的影响何止千万,而 Atiq Rahimi 极为克制的讲诉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故事。这个故事传递的是一些普世的情感,也许因为这样他才如此令人动容。 Atiq Rahimi 有多克制? 前半个小时我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老人带着小孙子去寻找远在矿区工作的儿子,小孙子不听话,在错过一班车后,两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在这之后,随着一个一个细节展开,我们才知道这是战火中的阿富汗; 等老人因为等车不来转而去到儿媳娘家所在村庄过夜时,从他和他人的对话中我们才知道他在家乡已沦为平地,他失去了妻子和儿媳,小孙子也因爆炸产生的巨响而丧失听力。而这些细节在接下的剧情中又通过老人和其他人的对话一步一步丰满。儿媳被凌虐的场景一次一次出现在老人眼中,小孙子一遍一遍大叫”为什么没有声音“,这是战争留下的不能承受之重。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一遍一遍,愈发清晰的刻在我们心上。然而这就是关于战争残酷的高潮了。就是这么多。随着老人独自登上去矿区的车,这一切也就轻轻落下。 在片子里面至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个坏人。那些参与战争的人,是普普通通的人,在自己的家乡被摧毁的时候将枪口转向自己士兵的,悲伤的普通人。那些看上去无关的人,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最后也从旁人的聊天里轻轻点过: 所有的人的生活都被战争影响了。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没有一个赢家故事,找不到罪人的故事。 而这一切都被以一种非常美的方式传递了出来。大量的诗一般的长镜头。 镜头都闪现着空旷,苍悲,平实,热烈的美感。画面中长长黄沙弥漫,像是战争留下的伤痛,裹得人满头满脸无从回避;可是在黑山黄土之中,又充满了质朴和深沉的壮美。老人路上遇到的商人,是个好人。在媳妇娘家遇到的各种人,让他搭车去矿区的人,都是好人。甚至那个被因为对自己士兵开枪而被送押的人,也是好人。这些和战争所带来的悲伤放在一起显得是那么惊心动魄。这好像是一场无声的告诉:这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他有美丽的土地和善良的人们;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地方,他们人民为什么要承受这样战乱? 战争没有任何意义,除了经历过他而活了下来的人要带着这段记忆继续活下去。我觉得唯一打动人的,是个人层面的东西,再往上加总就没有意义了。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是它没有任何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也没有任何道德的说教。 它只是缓慢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 战争会过去,但他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悲伤,以及人生价值上的坍塌,没有办法过去。好像剧里的老人,他不仅仅是悲伤而已; 他出来的时候也许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要去找儿子,告诉他村子发生了什么;然而随着时间过去,他意识到每一个行为的意义都因为战争而得被重新被审视和解释;他不知道因不因该去找儿子,他不知道应该对儿子说什么,他不知道要相信什么才可以继续活下去。而更加动人的地方,是即使在一切意义都已经坍塌,在一切事物之下,意识以下,人性之美依然闪着幽暗的火光。小卖部的商人劝告老人继续前行的话非常动人,但我想说的是两个细节:第一个是老人手里那袋至始至终没有交给儿子的苹果,红红的苹果几次在电影里出现,当老人颓唐的坐在桥边的时候,潜意识里死去的妻子在对他说:去见我们的儿子吧,告诉他家里的苹果树今年结了好多苹果,不要告诉他家里发生了什么;第二个是最后一个老人梦到他死去的儿媳的时候,他终于给她披上了衣裳。那是潜意识里的人性,凌冽的人生里的一点温暖火花。 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以一点点美来对抗人生里的悲苦与不堪。在这些细节里,电影本身存在的某些意义和故事的意义重合了。这是部电影是我看过所有关于战争的作品里,最像诗的一部。“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说实话,从保罗策兰到克拉特尔,再到《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有的我感觉到了天赋,有的我感觉到了伟大;但是,这部电影,他是一首诗。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那样的诗。 另外插一句,这部片子的配乐非常非常赞。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那种喧宾夺主,情节还没到从音乐就可以猜出来什么事情要发生的配乐。所以,这个就见仁见智吧。 最后用片尾曲结束全文。看那歌词,多么像异国的《诗经》啊。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刺伤我的心   陌生人自有他的方式   朋友也有他的方式   刺伤我的心   若是陌生人伤害了我   我无话可说   只能问我的朋友为什么   他要这样伤我的心   我的朋友   我需要你   我有话要对你说   留下来   留下来陪我   因为我的心已碎   我的心在哭泣……”

 短评

这样杯具的国家 人性熠熠生辉

10分钟前
  • kobie
  • 推荐

惟愿世界和平

11分钟前
  • 天鹏
  • 还行

阿富汗日常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147671/

16分钟前
  • Akwan
  • 还行

对照塔利班重新夺回了阿富汗执政权,本片是真的太现实,阿富汗这国也是让人理解不了;本片的节奏也是普通的剧情片,很干巴,犹如男主坐在卡车上的桥段,晃悠着,沉沙飞舞,不知现实与梦幻。

18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这个国家的未来成了聋子,现在的麻木而冷血,只剩下过去的来回奔波在刺痛的边缘。可怜的阿富汗。

19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满满的情绪被结尾破坏殆尽。

24分钟前
  • mmm
  • 推荐

贫瘠荒凉的不只是阿富汗的戈壁荒漠,更是被战争摧残凌虐过的死亡墓园。阿富汗失聪了,衰弱的他徘徊奔走在无谓的路上,他伤痕累累,不知道方向,在血泊里舔伤。踩到地雷炸死的羊、躲在坦克阴影下的母女、燃烧被毁的村庄、破碎的家庭、杀戮的回忆。。每个这样的场景,都在战争罪恶上加码。黄沙漫漫,黑压压的历史灰尘遮蔽了阿富汗的大地。。。

29分钟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假如你出生在阿富汗!片名叫《阿公带我回家》,可是哪来的家?村子被炸平了,亲人们都被阿公藏进了地底,所有的声音都被留在了坦克车里,亚辛无法理解,老人再也走不出悲悸。伤痛有三种发泄方式,战争带给普通人的却永远只有一种结果。

34分钟前
  • © 自由过客
  • 力荐

阿富汗电影,讲述战乱中人的绝望飘零无依。幸存的垂老祖父带着被炸弹震聋的小孙子千难万不易去找在矿上工作的儿子,老人震惊于儿子已知村庄被毁却不返乡奔丧,悲伤不见而去。有好心人追出来相告,不是他不想回去,是矿主控制人身自由,骗他全家皆亡。一次又一次车过漫天黄沙,久久不退,镜头长久定格于灰蒙蒙的沙丘或者蝼蚁似的人。片中却又洋溢着无处不在闪光人性,艺术性也独特、强烈。老人数次幻视裸身奔跑的儿媳妇,他追着要给她裹身之物,可她要么投身火海,要么远去无踪。直到在他人的善意和鼓励下重拾勇气,幻视再现时,老人果断扔出红花包袱布,瞬间成了儿媳身上的连衣裙——战乱中被辱自杀的她,不知灵魂能否因此得安息?

35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少有的被感动了

39分钟前
  • 7kids
  • 力荐

阿富汗战火下的苦难爷孙。

42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苟且而掘强的活着,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44分钟前
  • 纳兰风澈
  • 力荐

声音被坦克偷走了;奶奶、叔叔、妈妈被爷爷藏到了地下,不然他们都会变成哑巴;“我们就像波浪,在死亡的海洋上浮浮沉沉。”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一片荒芜与伤痛···

50分钟前
  • 乏了。
  • 推荐

就连那风声都像是在凄厉地哭泣~

51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发条张。最近因为阿富汗的变故突然想到看看有什么这个国家的片子,于是乎在锻炼的时候就看完了这部电影。看完只能说是一生叹息,因为贪婪而自私人类可以迫害同类到这样的地步,都说即使是在体会到了最大的绝望的时候依然要保持对世界的乐观,可是看到如此真实的镜头的时候又总让我乐观不起来。生而为人,既感到幸运又感到羞愧。

55分钟前
  • 虎子
  • 力荐

在战争中,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幸运。

57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

人性苟存焉?

58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拍得非常淡,但依然很戳人。红布袋变成儿媳的衣服那一段简直神来一笔。可怜的阿富汗人,希望世界和平。8分。

1小时前
  • 木木三又二
  • 推荐

漫漫黄沙,略压抑,和艺术无关

1小时前
  • 一个人去旅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