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会在苦闷寂寞的时刻
看快速的春天
人会因为无聊的想象力
而寄存无限的压力
———————————————————————
是经不起解构的纯爱片,因此也是现实主义的。大概在虚拟爱情模式刚刚萌芽的时期,面对分叉路时,浪漫会打败虚拟。就像要求完美受害人的存在是苛刻的事一样,要求一只真诚的“孔雀”存在,也是个伪命题。生活里聊的到一起的人,好像最终都没有在一起。
数字信息交织下,无数灯光闪烁。你我拜别人山人海,借由屏幕,敲下的每个字都在告诉对方:“好想认识你。”
网络通信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也困难。春天和星星相识在电影BBS上,一封封邮件的互递,慢慢打开两个人的心扉,让两个人有了论坛其他人不了解的,属于他们俩的秘密。好像每段亲密关系都是这样展开的,从简单的爱好兴趣开始交谈,到一定阶段会提起属于自己的困难和痛苦。到这一步两个人已经卸下防备,甚至会自发讲述一些自己的小秘密。
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公司职员和百货公司职员分别努力着,在真实里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虚假状态。但通过邮件,两人互相表达自己的真实状态,阐述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哪些无法被世界知晓的心事,我件件细数。你是唯一知道春天秘密的星星,也是唯一有一颗星星的春天。
有关金戏院的小插曲,反倒让两人更加亲密了,有种谎言被戳穿反而更真实的意外感。 真实和邮件相互交替的转场,两线并行,剥丝抽茧一般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了,也让观众了解更多人物的故事。
女主有一个意外离世的前男友,同时有个穷追不舍,甚至会偷拍严重影响她生活的追求者部户。男主虽然很努力跟女友交往,但还是因为女主出国走到了分手的阶段。女主不断更换职业来换取精神满足,而男主呢,认识了新的人物“玫瑰”。玫瑰的大胆冲淡了春天因为女友离开后的惆怅感,尽管春天也在邮件中大言不惭的说他们上床了,实际上两人什么都没发生,啊,也算男人的虚言症吧。
这时段他们的邮件提到了“感同身受”这个词,在人际往来中感同身受也很重要,切身处地感知对方的情绪,才能更好走进这个人心里。我流泪不是因为我痛,而是你在烦恼,我为你的悲切而悲切,我的眼泪为你而流。
很喜欢女主和纠缠男坦言的那一段镜头,部户因工作要离开盛冈,星星借机坦言自己“有了可以忘记痛苦的人”。在这一段里,星星的特写镜头是晃动的,可能是她自己惴惴不安还没有定数的心,也可能代表着部户的视线,而有关部户的镜头则是以左侧为遮挡的中景,完全挡住了星星,像是星星潜意识里不希望出现一样。但这时也出现一个想“以结婚为目的”与星星交往的人,他只想要婚姻,借此调查了星星。两个有同样痛苦的人,不需要产生爱,只要婚姻就好了。
在这一点上,春天的邮件非常急切,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啊,和他在一起不会幸福的。这时候的春天对星星已经有点占有欲了,不知道他是否清楚呢。
这里穿插一段春天的邮件,关于前女友的一句话。
经常性的,人迫切想要从失恋的漩涡中走出,就会走进下一段恋情,但这个方法常常会带来更大的伤害。见到前任的现任,反而能在打击中走出来。像是到了终点站,哪怕不情不愿也要拎着行李走下车厢了。
现实中的两人都结束了自己的暧昧关系。星星从春天这里获取了勇气,跟事业男断了联系。而玫瑰也有了自己的恋人,春天再次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就在这时,春天要来盛冈出差了,本想着终于能见一面,但可惜星星并不在,所以两人约好了,在路途中用摄像机见一面。
星星这个心情怕是很多网友面基时的状态。无比真实。聊了很久的朋友终于能见面,当然很高兴。但是又因为很多现实问题会担心见光死。
但她还是去了,红衣白车,带着V 8摄像机早早到了新干线的必经之路上。春天也在快到之前,拿着相机在车窗旁等待。一早打开相机,等待你来到我的生活中。拼命挥动手绢,让你看到我。两个人像擦肩而过,又是久别重逢。
终于见面,但又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摄像机放大无数倍都只看得出身形。新干线速度太快,只能一帧帧留存你的身影。但这次见面,无疑让两人的距离拉近了,像是终于走进了对方的现实生活,真正意义上有了联系。
两人互相说着自己的真实的个人信息。
到这里,藤间美津江终于和速见升见面了。春天终于看到了他那颗红色的星星,而星星也终于抓住了她快速的春天。
感情正升温时,美津江的妹妹回乡,居然就是玫瑰。阴差阳错下,三人交织的生活终于从网络搬到了现实中。
星星开始躲避,隐藏在数字之后,任由春天不断发送邮件也不回应。
两个人都翻看着和对方一直以来的邮件,清晰的感知到对方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提供给自己的作为成长的勇气。是对方的存在才让自己有了力量去找到更出色的自己。不断地刷新页面,却再也没有收到来信。这时再一次收到春天的信,让星星鼓足了勇气。
”我要去东京,请和我见面。“
这个一开始连拒绝追求都不敢的女生,因为一直以来从春天这里得到的勇气,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在这时鼓足勇气提出见面。
而春天,用无数邮件书写自己的感情,用无数篇情书换来了这次见面。两人穿过人海,在车站的最前端相遇。
见到你这一刻,世界都静音,黑白画面中我以慢动作走向你,轻轻点头,我们终于相遇。
全片的配乐很有特点,只在现实线中经常有声音出现,BBS和邮件线都是偶尔有配乐或者打字声。邮件页面算是安静的状态,但也有色彩出现。全片中只有最后见面这一段,从速见升见到美津江那一刻开始,世界就暗淡无声,节奏变慢,两人含笑点头,一切停在这一刻。
只出现了这开始也是结束的一幕。
以后,就是速见升和美津江的故事了,春天已经捉住了他的星星。
最后的最后,想要贴两张春天的哲言。也是吸引我来观影的原因。
我真的好喜欢这种电影啊。慵懒,浪漫,温暖,庸俗,诚实,自大,明目张胆,杂乱无章,莫名其妙。有一股清晨的味道,也能看到夜晚的灯红酒绿。适合周末,也适合下雨天,适合两个人窝在一起看,也适合一个人躲被子里看。催眠,定心,冷清,看完就像去了海边吹了一趟晚风,就像久违地早起爬了一次山。可以看懂很多台词,也看不懂很多。那些烂熟于心的人生哲理,好像有点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是那种男性长辈一定会说,“哈,这都是骗你这种小姑娘的。”而我会一点也不生气,“还是小姑娘那可真好呀。”
我好讨厌这个世界的浮躁,所以能看到这样一部平静的电影觉得真好。
对了,还会好饿,大概好的电影都是这样,会让你联想到另外一种美好的事物。
我对“看电影”这件事情的要求很高,我要求安静,要求高清画质,要求毫无删减,要求无损音质,但这部电影特别无所谓。我甚至好享受这种无所谓。哪怕看繁体字幕很费眼神,哪怕画质差到连男女主的脸都看不清了,哪怕室友还在床下唱歌,我也能觉得高兴。
帮女主呐喊,谁说我忘不了他啊!
心灵随着片尾的迪斯科摇晃,然后昏昏欲睡,然后真的闭上眼,心安理得地睡着,睡个好觉。
《春天情书》,这个时机太美妙了,今天的宁波也好像春天,星星也特别特别多,于是就读了一封春天写给星星的情书。
有点伤感,电影中的他们终于在漫长的虚拟对谈后见面,迎接生活的新开始。现实中的我则在这个九月迎来生命中又一个春天的结束。昔日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现在每天被无数一年级的教案和批改作业淹没,熬夜做课件的时候总是怀念那个一下班就可以自由看电影看书的过去,现在只有等退休了呜。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胶转磁版。好看感动到哭。互联网早期电子邮件往来的爱情。男女主始终没有说话,都通过银幕上的文字呈现。有笑点有煽情。回想剧情其实一般,男女主也不一定会走到最后。但火车路过的电光石火瞬间互相挥手帕一幕真是浪漫的催泪弹,击中我心,泪流不止。北影节完美收官
当我在BBS上用一串奇怪的英文字母注册下自己的ID,借由电影展开的生活,慢慢编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由网络所引发的爱情故事,曾经被赋予了太多圣洁美好的精神想象,最终慢慢撕碎磨灭,褪为生活本身。
真的很好。森田芳光成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啦,他始终在探索影像的可能,坚定排停格。就是他一直在拍我喜欢的意象啊,绵密的雨、桥上各具心思的朋友,倒映着城市面貌的窗子内有点寂寞的人,喜欢不断放慢-重放-定格那段挥手帕,那是梦中的场景,重点处理的极为流畅,后来的模仿者都太拙劣
原来是个网恋故事啊,难怪小白坚持要看。可这也就是个木卫二那种无脑儿才会喜欢的很坏的电影,还不如后面的彩蛋更真实。给彩蛋加一星。
一个字幕电影凭什么这么好看……
《从前慢》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晨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人行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特别像早期的村上春树,玫瑰就是绿子吧。结尾如果停在透过列车看到的星星挥舞着手帕的模糊身影会更好。春天的电影节的完美收尾~
二十多年后的当下看这电影正合适。彼时现实空间的速度与现下相仿,虚拟空间的速度又远为滞后。电影里这种两面性在叠合城市与文字、电车与邮件时,我们的生活通过现在换取了过往的浪漫:打着柔光的阴郁。
那些 豆邮(1) 的日子。
前半部还在为精神分裂的字幕生气,看到结尾星星的一封信,就好像共同经历了这段琐碎而纠结的生活一样,突然之间热泪盈眶(早知道今天就不刷睫毛了)。虽然如果停在新干线的录像会很好,但也少有人能把结尾的相视一笑拍得这么温暖吧。网恋也许并不美好,但生活是美好的:)
(^ー^)
#重看#写在春天的邮件,与“春天”的交心交情,村上春树式的细腻情感处理(高中男友的故事可写成另一个故事),散发着互联网早期寂寞又美好的渴求,留有通信年代的老派浪漫作风,等待的焦灼,小心的试探,见面的忐忑,上世纪的信物,新干线独有的功能与风貌,「情书」不朽。
春天上午看森田芳光的《春天情书》像是经历了一次樱雨落肩,或者刚刚从小街的梧桐浓郁里走出,很惬意。最早混BBS、聊天室的人估计都会大受感动,邮件往来一见倾心,浪漫。片子确有村上春树小说的味道,导演兼编剧看来也很喜欢他的小说,书架上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五星大赞。
看导演访谈了解的两个小致敬: 1. 片名隐藏了对太空漫游的致敬,电脑HAL的日语发音就是ハル。两部片里的交流方式也形成了有趣的对照,太空漫游里电脑和人用语音交流,而本片里人和人用文字交流。2.新干线那个名场面则是受了黑泽明《天国与地狱》里交赎金一场戏的影响。
这片看得真是温暖、感动。人物的细节都把握得很准。早期的网络爱情故事。处理的手法也很有意思。两人没有过任何言语交流,所以对话都来自邮件,以文字形式表现,更符合网络爱情故事的感觉。其他穿插的则是两人的各种生活琐事,以非常生活的影像呈现。离得很远又很近。火车的手帕挥舞真是浪漫
开头不停的字幕看得有点不适应,看进去还好。列车惊鸿一瞥和最后车站重逢都很感人,也没避讳网聊亚文化“低级下流”的一面。不论是不是网恋,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将爱未爱的那一刻吧。至于后面是不是见光死咱就不知道了。深津绘里真是标准的古典美人。
“跟人谈恋爱,我觉得是选另一个自己。” 致可被原谅、领会对方的爱。掏空心思的邮件来往,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情感交错,汇集成最美的情书。列车上挥手帕的初次见面,浪漫到不现实。片单里又多一部挚爱的爱情片,就如日本版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电子情书》。
内心多么温柔的人,才会拍出这样的电影。
爱情赛博化。观影体验很大程度由媒介距离带来的浪漫 爱情张力带来的好奇心组成,名场面确实安排巧妙 就可可爱爱的 。至于都市气氛 文字妙用 媒介的真诚度 地方和都心的气质 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感受。离大影评有句话说得好“爱情回到了它最初的样子——虚构”。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