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剧拍的其实挺不错的,权力斗争,军事战争,王朝将覆历史氛围都有所表现。特别本剧大量优秀演员的合作,李强老师的崇祯,勤政爱民,富有政治手腕,但又刚愎自用,多疑猜忌,以及在大政军事方针上的失误均有深刻表现,只可惜崇祯皇帝生在了末世的帝王之家。而王刚老师的太监总管王承恩,陈圆圆,吴三桂,洪承畴,皇太极等,都把角色表现的各有所特点。
另外本剧那种场景下时的昏暗灯光,表明明王朝江河日下的背景,也着实较好。
当然本片也有所瑕疵,比如很多重要人物如毛文龙只是一笔带过,还有很多没登场,当然还有本片的编造戏说程度有点多,应该尽量按照史实来拍或许会更好。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苦渡头 情哥哥 慢些走 妹妹等你在楼外楼 楼外楼 汴水流 泗水流 瓜洲有渡没有头啊 情妹妹 亲一口 哥哥喂你哥哥喂你盅交杯酒啊 交杯酒 汴水流(汴水流) 泗水流(泗水流) 瓜洲有渡没有头啊 情哥哥(情妹妹) 亲一口(亲一口) 妹妹喂你(哥哥喂你) 盅交杯酒啊 交杯酒啊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苦渡啊 情妹妹 慢些走 妹妹等你 (哥哥等你) 在楼外楼 等你 在楼外楼
今天,通关了一直想看的历史剧《江山风雨情》。这个剧在我小时候应该看过,我一直记得剧最后吴三桂一边骑着马,一边胡子拉碴失魂落魄地嘶哑地唱歌的情形,但是一直不知道是哪部剧,今天终于找到了。过瘾,过瘾哪!整个剧展现了明末风云时代的群像,朱由检,王承恩,袁崇焕,洪承畴,杨嗣昌,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孝庄,就这样走过了。整个剧可谓戏骨云集,陈道明,鲍国安,唐国强,王刚,剧情也不错,抛掉必要的戏说部分,剧情整体遵循了历史脉络,情节衔接也比较自然,没有像《大清风云》那样剧情出现大的雷点,始终能够自圆其说,人物塑造也符合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算得上是上乘的历史剧佳作
先评人物吧。 王承恩:忠字当头,机变乖觉。 这个人物非常值得人敬佩和思索。当退时退,当进时进。识人于明,察事于微。但他活得着实辛苦,既为了大明殚精竭虑,尽力保全袁崇焕、忍怒含笑百花楼,又不得不顺从崇祯的天真,尽力给予崇祯美好的幻觉。同时他也相当聪明,用一次又一次的真话换来崇祯持久的信任,这是他身份所致,亦是他聪明所然。 吴三桂:有勇有谋,实无中心。 他身上既有浪漫的一面,我相信,他初见陈圆圆时,心中是如同少年般忐忑的,初见崇祯时,心中是真心效忠的,跟从袁崇焕时,也的的确确一心一意崇拜着元帅的。他适合做一名将领,但不适合做一名元帅。他没有主心骨。这个人,不够彻底、不够纯粹,因此难以使人真心喜爱。王承恩最纯粹的是他的忠,崇祯最纯粹的是他的骨血,袁崇焕最纯粹的是他对大明的心,祖大寿最纯粹的是他对袁崇焕的追随,皇太极最纯粹的是坐天下之主,范仁宽最纯粹的是满汉相融,洪承畴最纯粹的是他的抱负,陈圆圆最纯粹的是她的情。吴三桂不一样。当宁远无人,他孤身受命时,他的心便开始膨胀,他轻视王承恩,游走大顺大清,他想要努力保全的,始终是自己的利益,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他一边如此,一边虚荣而自负。既想要里子,又想要面子。他只是谋,终究少了一份气魄和韬略。 崇祯帝:多疑猜忌,天真浪漫。 看着他从朗朗少年一步一步银丝满头,我是心痛的。在王承恩的保护下,他的一生都活得像个可爱的孩子,但我着实心疼他,他身上背负了太多,以至于不能一刻安稳。大厦将倾,他却又无力回天。只能躲在山洞无力的痛哭。这个角色诚然不够英明神武,但着实美好的如同画一般。他喜爱美好的事物,却始终不曾将陈圆圆占为己有;他被培养的自负骄傲,却愿意听从王承恩的劝告,忍让洪承畴。他的徐徐图之,留着洪承畴以后再杀既有帝王的冰冷无情,又有孩子般的负气可爱;他既害怕却要上城楼退清军,清军退后又对百姓出尔反尔,这一切真实而可信。他身为帝王,自然对民心无知无解,他像个孩子,自然对人心难以洞察。我着实难以讨厌这个人。 袁崇焕:为国为民,胸怀韬略。 他身上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却不幸夭折于半道。这个人令人敬佩。 洪承畴:心有抱负,忍字无双。(也送给范仁宽) 我敬佩此人的谨慎隐忍。为了他的抱负,他可以出卖自己的同盟;为了他的抱负,他可以归顺于清朝。我理解一个人对自己梦想的执著,也理解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热爱。 皇太极:胸有丘壑,腹有度量。 虽然皇太极对庄妃那一段有点扯,著名的海兰珠也完全没有提及,但这个人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他有帝王的胸襟与气魄,有说一不二的决断。亦能广开言路,从善如流,隐而不发,待时而动。厚待自己的兄弟,他有德;对汉臣以礼相迎,他有仁。只有最开始他和庄妃的直白令我心生反感,但的确符合满族蛮夷的特性。 陈圆圆:名满扬州,情义为先。 她太美,这美既是她外表,更是她心灵。这个姑娘活得善良、纯粹而决然。她可以给皇帝一盆水后笑意盈盈,也会在吴三桂怒斩刘宗敏时大声呼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没有莲花的洁白,却有莲花的清丽;她没有芍药的妖无格,却有芍药天生而成的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美丽无罪,所托非人。终究可惜了。 周皇后:眼含秋水,母仪天下。 她柔弱之躯,既能临机断事,处事合宜,又能不妒不娇,护持后宫,这的确是一位好皇后。 历史人物虽有其局限,也正因此而有其风骨。 先说到这吧。
道明哪怕一闪而过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评价过了..氛围好.
原来一星 为了惊艳的天启帝加2颗
阵容很强大。各角色表现的都传神,比较符合我对这些人物的想象。陈道明做木匠,陈宝国在一旁拍马屁的戏看得很好笑。很早以前看的,补注。
可惜 不发行OST
突然看到有文章提起这部剧来才想起自己看过这个,历史剧爱好者想起来打个分,客观2星,结合现状1星。评论里有谁说的?中二是种病,得治。
历史情节改过头了,陈圆圆是败笔。但至少强过现在的商业烂片。
大明天下无敌呀!!!!!!!
简直是心理学和谈判技巧的培训课程。值得手动点赞。
因为剧名而差点忽略掉的佳作。这部剧看着真让人心痛。王承恩这个角色也是绝了,王刚和这个角色是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喜欢那种色调,很有历史真实感,赞李强的表演
看了半集就不行了
可以用神作来形容。
令人扼腕的明朝晚期历史:勤奋但刻薄的皇帝,懒惰且善变的大臣,聪明投机的太监,各色人等,淋漓尽致。
王刚奉献出,他这一生,我认为除了"和珅",演出的最精彩的角色!
选角,演技都值得肯定,行事动机看似可以自冾,但不能深究,厚黑的精彩程度还差一大截火候。不知道《大明王朝1566》是不是踩在本剧肩上完成了功德圆满。2集弃
全剧都在王朝末日的倒计时中,每次都是南北交困,财政拮据。看崇祯没有一刻松懈,没有一次退缩,又交织着多疑刚愎自用。深夜独自一人在山洞中痛哭让人感慨万千,真的讨厌是失败,也厌倦了力挽狂澜。当洪承畴把农民军聚歼在滁州那一刻的意气风发,那一刻真希望就此走出困境……
断断续续看完了,作为一部云集了这么多大腕儿的剧,却没什么名气,还是剧本身有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视点太多太散,观众很难移情到一个角色身上,而缺少观众的移情,就很难沉浸在叙事之中。比如皇太极围困北京城那段,观众在情感上明明更倾向于崇祯或者袁崇焕,但编剧却偏偏花大量篇幅去讲范仁宽,以至于本来是浓墨重彩的一章,却看得观众乏味不已。最后,整个剧果然是魔法少女小圆(陈圆圆)的故事,琵琶是陈圆圆的灵魂宝石,最后琵琶碎了,陈圆圆也魔女化了……
千古江山 风雨多情 我多灾的汉民族啊
看的我流眼泪,不知道为啥,或许是因为那么多仁人志士,也拯救不了大厦之将倾。袁崇焕、洪承畴、王承恩、杨嗣昌、孙传庭、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