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兽医杨先生不喜别人感谢他帮忙“阉割”宠物的镜头,不禁会心一笑,此处是早已暗示了杨先生的最终抉择,如果不“逃离”很可能要被自己“宠物主”——老婆“阉割”掉自由,而自己的“岳父”则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便离世也无法逃离被杨先生丈母娘的监视。
杨先生的丈母娘不爱自己的丈夫吗?也不是,甚至她可能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丈夫的女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让丈夫“多活两年”,“一切都是为了男人好”,杨先生知道这种爱是婚姻关系的基础,只是这种爱变成了“束缚”,一开始他并没有选择用离婚来捍卫自己的“自由”,他也是爱自己妻子的,“如果离婚,她会受不了。”在杨先生回去拿岳父的骨灰时,女摄影师想跟他有所暧昧,他坐怀不乱,冒雨离去,这个情节也蛮有意思,逃离不一定都会寂寞空虚而“出轨”。
两性的相处关系就像一片硬币的两面,永远对立,也永远如影随形,影片中的主旨并不在于说谁对谁错,杨先生的妻子最后说“我不会离开这个家,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切,而你却毁掉了一切。”这是所有挽留失败婚姻的论调,潜在台词说白就是“我付出了所有,你也应该舍弃所有跟我对等。”这逻辑很奇怪,捍卫者付出了所有去换她想要的东西,却未必是逃离者想要的。“你不懂我却要求我要懂你”,所以杨先生最后也没有分辨什么,摇摇头推着单车就走了。
影片中的两对年轻夫妻就像一组实验中的对照组,杨先生的儿子跟儿媳是完美的两性关系相处模式——理解跟忠诚,杨先生儿子有不孕不育的遗传,妻子没有就此冷嘲热讽,也没有各种饮食约束(相比她的大姑子),而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杨先生儿子也是充分相信自己妻子的忠诚,即便怀孕了也毫无理由地相信“自己要做个开心的父亲”,两个人自然过得其乐融融,而杨先生的女儿跟女婿则是杨先生年轻时的写照,女儿事无巨细,样样过问,自己过得累还觉得丈夫不理解。而女婿则慢慢地觉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最后,杨先生的妻子继续在讲台上传授自己的“御夫观念”,而杨先生则自由地在河上飘荡,也不再给别人的宠物“阉割”,杨先生的岳父骨灰则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留在了自己家的公墓,一部分跟了河流到了“汉堡”。说到底作为一个男人是有选择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负有照顾家庭的责任。
结局还是“狗血”了,杨先生的女儿觉悟了,陪自己丈夫一起“自由”,虽说导演可能想表达女儿终于理解了丈夫,但这个第三代“严妻”就这样突然转变了?有点牵强,有时候男人就是想一个人“静静”而已。
各种社会关系之所以棘手,比如夫妻,比如婆媳,比如闺蜜跟男友,比如家庭与工作,只要放在了一个对立面,必定会让人怎么抉择都是错的,但它们本来就是需要共存的,如果一定要非此即彼,最终都会得不偿失。所谓自由,大部分不是要一直自由,而只是想要一时的自由,比如单身久了就想恋爱,恋爱久了就想单身,在我看来,理解才是自由,就像杨先生的儿子跟儿媳的相处关系,但凡最登对,必定各自独立,各自独立必定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放心,依靠而不依赖,亲密而不亲腻,夫妻相处如此,婆媳相处亦是如此,理解才是自由,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终究要伤害到某一方。
(文/杨时旸)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悍妻理论》所讲述的故事就围绕着这句话——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这部来自捷克的电影让人们明白,这样以关心他人为名实则实行钳制之实的行为和想法不只存在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中,控制欲也是普世的。
概括地讲,《悍妻理论》的故事无非是一次逃亡之旅。进入暮年的兽医杨,决定逃离妻子对生活的全盘控制,以假装老年痴呆症为名,装疯卖傻地逃离了家庭,寻找自由和自我。这部老年人放飞自我的故事,是一部轻喜剧,笑中带一点清浅泪痕,到处都是巧妙幽默的对白和并不深邃却也准确又令人会心一笑的小小隐喻,让你跟着杨对生活无奈和叹气之后又跟着他见证一丝光亮和点点希望。
一切开始于一场宣讲和一桩死亡。杨的妻子,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言之凿凿地灌输自己的理论,男人为什么比女人寿命要短?答案中包括吸烟、喝酒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恶习以及生活上的不自律,最终导向那个准备已久的结论,他们应当被管束。就在此时,她被同事通知,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享年82岁。但她并不只是悲伤,更多的是自豪,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以那套管束理论作指导进行实践,把持了父亲所有生活,才让他如此高寿——超出男性平均寿命9岁。一切就这样展开了。
看起来,这个故事关乎女性/男性的对峙关系,但逐渐地,它开始超越性别议题,演变成了一场追问:一个人完满的一生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判定?平安、无聊但长寿稳妥;自由、充满激动人心的经历,不断满足野心和欲望但要付出不可知也不确定的代价,这二者之间,应该如何抉择?以及——我们的生活到底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还是应该与家人的期待妥协?
《悍妻理论》看起来一直囿于家长里短,但这些确实真的缠绕又困扰着我们。对于杨而言,岳父的遗愿都未能被满足,这一点最终压垮了他。岳父明确表示过想要火化,然后把自己的骨灰抛洒在河里,自由顺流飘散,但家人推翻了这个最后的愿望,在繁琐的宗教仪式之后把他葬在家庭墓地。从这开始,这个因为去世而在故事中缺席的老人,成为了杨的阴影,像一种命定的未来,如果他不做改变,在二十年后,他将成为自己岳父的翻版,带着从未被满足的愿望,过完无聊又长久的人生,成为他人炫耀的道具,自己沉闷的死去。这一切催促她重启自己的人生。
他找出岳父的自行车骑行也好,装作老年痴呆逃离家庭也罢,去山里搭建小屋,在河道上漫游,这一切都是岳父未竟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去世老人的魂魄重新被赋形,禁锢的开始挣脱,封闭的终被解锁。故事里的两个场景成为了明显的对比,收拾妥当被绿植环绕的房子以及无水无电破旧不堪的拖车,前者是个金丝笼,后者是自由地。你又如何选择,安全还是自由?在家人看来,杨几乎算是莫名其妙的叛逃,而在他自己看来,这是出自本能的自救。
杨的几个子女和他们的配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戏码。有趣的是,这个家庭中的女性都被按照一种文化基因和理论灌输成为一种样子,对男人蔑视,管束,从不关心对方的精神需求,而外来的儿媳却成为了另一面的镜鉴,她宽容、放松,生活看起来混乱但有生机,杨的觉醒和行动成为了一次家庭内部的启蒙,感染了儿子、女婿,也唤醒了女儿,让他们知道生活不只需要一个从外界看起来完满的结尾,更重要是一个丰沛的过程,那些试错、代价和风险,不都是负面清单,他们本身就是构成生活趣味的一部分,一场苍白的长久旅途是没有意义的。
电影最终给出了出路,也有部分和解。杨偷偷将岳父火化,那罐骨灰,一半顺流而下一半入土为安,前者祭奠逝者的灵魂,后者慰藉家人的心理。同时,他也做出了坚定的决定,不再给动物做阉割手术,不再让野性蓬勃的生命变成萌萌的宠物,就像他自己。有些力量终究不可阻挡,比如那艘象征自由的船一直被当成兔子窝,但最终它依然被归还给河流。
《悍妻理论》的故事无非是一次逃亡之旅。进入暮年的兽医杨,决定逃离妻子对生活的全盘控制,以假装老年痴呆症为名,装疯卖傻地逃离了家庭,寻找自由和自我。这部老年人放飞自我的故事,是一部轻喜剧,笑中带一点清浅泪痕,到处都是巧妙幽默的对白和并不深邃却也准确又令人会心一笑的小小隐喻,让你跟着杨对生活无奈和叹气之后又跟着他见证一丝光亮和点点希望。
有些电影啊创作啊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可能,甚至是把那些飘在天上云彩,深埋在土壤里的树根一起抓进荧幕里给你看。不曾见过的、与自己认知相悖的不要那么着急去批驳,生活很辛苦了,不要再绷那么紧了不好吗。别活得太满了,很累的,为自己跟别人都留些空白吧。
人有好人有坏人,好人坏人中有些是男人有些是女人。而好坏有时又不是那么绝对,总有想要做一个统一,而不同才是一切的发展源泉。
男孩最初的游戏是扮牛仔,女孩最初的游戏是洋娃娃。一个渴望自由一个渴望控制,这样一想男女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法在一起啊。
中国好多以老公上交工资为荣的女人都该看看这部电影 不过爱掌控男人的老婆讨人厌 这些悍妻的老公也不无辜 刚结婚的时候 出了问题不解决只逃避 问题积累成团逃不掉了一走了之还全是女人的错 你从来不跟她沟通 她当然不知道咋错了!
99%的人都知道爱他/她,就要给他/她自由,但只有1%的人能做到,所以世间恋情,诸多痛苦。
这是惊悚片了吧
哈哈哈,因吹丝挺,映后导演交流时讲,结婚时,女人想找个老虎一样的男人,结婚后,女人想把老虎寻养成兔子,但当兔子离开笼子,就会被别的动物偷走,就回不来了,老虎是在外面狩猎,狩猎完还是要回家的。
临老入花丛。
工整圆滑的角色设置还不足以抵消剧本刻意塑造两性对立的问题,但从一个不大端正的角度出发,能把这个关于自由和信任的故事讲下来而没有一路翻下山去至少也是勇气可嘉(我可以看下去Tatiana Vilhelmová演的任何东西。
你以为在和婚姻抗争,其实只是在和变质的爱情赛跑。
男主长得像海明威,不像是老婆能管得了的。
题材很好,表演也很好;可惜剧作太嫩,浪费了。集中在躲进疗养院这条线上(黑色幽默一些)会更好些。
别互相管,大家都活一次
探讨婚姻中两性关系的电影,双方的博弈,话语权、控制权的矛盾,你以为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在TA眼里就是不自由。无论多亲密的关系总要保持一些距离,养虎为患还是放虎归山,不如给对方空间去施展,反正老虎狩猎之后总要带着猎物回馈家人。
女人负责管事,男人啥也不懂,lol,于是男人觉得不自由了天天跑。这家女人管得太全方位了导致儿子觉得挺对的,生不出孩子,喜当爹,觉得是老婆负责处理了生孩子的事,嗯。。。好样的。该说深情还是啥。。。。
火化还是土葬,其实真正能实现自己遗愿的人少之又少
最后被彻底关在精神病院了,那就四星。
婚姻的窒息感。
岳父身亡,生前想被火化的心愿都无法实现,岳母和妻子强硬地要把岳父葬在家族墓地里,扬目睹了岳父死后都无法自由的场面,大受刺激。先是装老年痴呆逃离妻子的掌控和生活安排,后来干脆懒得装了,绝尘而去。其实呢,既然这么痛苦,早点散了,大家都好,何必痛苦四五十年。
“不自由,毋宁死”,哪怕再安逸之处,如果没有自由,空气中也会充满讨厌的气息。用甜蜜照顾控制人,与用锁链拴住人,本质上是一样的。片子主题,深得我心。差点落泪,大力推荐。
捷克的老汉都喜欢推自行车啊,我到老也装痴呆出去溜达去
题材好,前面很精彩,后面泄了!讨论的不是特别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