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lie to me很久了,也偶尔翻阅了一个朋友买的《秘密》一书。相信很多人的目的,包括豆瓣上关于这部剧的火热网评都是概括出如何辨别对方是否在说谎的如下一二三四。我对读完书看完剧就能成个测谎专家表示怀疑,就像极品飞车玩得好就一定会漂移吗?我看该剧纯属是不用心也不用脑的打发我追几部美剧已经追完了的空白期。可我却还是为女博士分辨不出她丈夫的谎言而唏嘘不已,却也不觉得是种悲剧。就像剧中经典的那句话一样:真实或快乐,你只能选其一。
长期以来,我一直是只索取不奉献,一直只享受着他对我的关心体贴照顾习以为常,我若有事情,就都去找他,不管会不会让他为难,并且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只托我给他代买过一次东西,我忘记了,还撒谎说买了只是没带过来,此后我心虚不提,他也没再问过。甚至他要买房子,我没说出过一点力提过一点建议反而说it's none of my business.
you know i can count on one h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i'd do anything for .
you are one of them.
第八集
眼睛向下后移开 羞愧
在确认事实的时候转换时态也代表着心里有鬼
慢速播放表情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表面快乐表情后面隐藏的忧伤
从一开始用的消极词就比较多的在心理学上代表良心有愧
眉毛上挑代表知道答案
直接问之后转换话题是隐藏之表现
lightman 的母亲死于自杀
第九集
对镇定剂上瘾的人只有识别出厌恶的表情,不能判断诸如笑或吃惊等其他表情
is dancing about it 对这个问题绕来绕去
不停眨眼代表隐藏,两人距离可以判断关系,眼光闪烁一触即离
撒谎的时候通常不会用太多的修辞,比如比喻
讲真话有手部动作称为诠释性姿势
摸手表,耳环称为操纵性动作,通常用来控制情绪,可能在隐藏
第十集
歪着头有可能女性对你在调情
屏住呼吸代表焦虑
第十一集 night shift 夜班
第十二集
鼻孔长大,迅速吸气,紧张
take advatage 滥用职权 所有消极的词都用重音 代表反感或厌恶
3 ) Lie to Me 新兵教程(另附個人雜感)
說實話,醞釀這篇文章很久了,但是一直覺得寫不出什么,所以沒有動筆。但是看到近來追Lie to Me的人越來越多,對Lie to Me里面的技術的誤解也是越來越多,因此決定寫一點自己的理解,將大眾的注意力從“神話故事”轉到科學技術。
考樁考(二月下旬)的頭天晚上,給邵帥和敖爺踐行。席間,邵帥說最近有一部新美劇,叫Lie to Me,非常精彩,很厲害(邵帥說得眉飛色舞,我描繪不出來)。第二天考完了樁,就立刻回去開電驢下。和所有人一樣,Lie to Me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立刻留下了“強”這個字,對鋼琴師大人(Dr. Lightman的演員就是演海上鋼琴師的)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看了兩周都覺得這個是一項神奇的技能,并且逐漸,我的精神世界又多了一個字——“假”。
我差點也是倒在編劇稀爛的價值觀導引上,但是關鍵時刻,看到一篇關于Lie to Me原型的討論。Paul Ekman,是神奇的UC大學的教授(舊金山分校)。Lightman同學的深入非洲叢林的故事就是Ekman親身經歷的改編。(當然,還改了一些好玩的東西,后面講)拜讀了Ekman的文章之后,終于才樹立了一個正確的Lie to Me觀。
最后我寫點雜感,也是和Lie to Me有關的。據研究,思維體系上,東方人思維(拿日本人做的實驗)更加關注環境和關系,西方人更加注重個人心理狀態。怎么講?比如發生了校園槍擊案,國外的媒體的報道的思路是兇嫌殺人時的心態,而國內媒體會關注是不是哪個老師論文沒讓這個人過呀。同樣,對于rape案件,西方人把作案者的心態歸于和縱火一樣,是宣揚個人力量,東方人的分析則是欲望,壓抑,人品以及社會問題。測謊的前一階段類似西方式的心態分析,后一部分怎是關聯分析,有點中西結合的味道了。
BTW,科學松鼠會上有一篇關于“在汽車上如何證明小偷偷的東西是我的”這個討論,很有一點Lie to Me的味道,大家可以看看。
4 ) 看看Tim Roth就好
Tim Roth担纲的新剧《Lie to Me》华丽上画。 话说Tim Roth这老家伙戏路也太宽广了吧,文的也行武的也行,真是坐下去能写书站起来能杀猪。《海上钢琴师》里的文弱气质男1900,《低俗小说》中的怯懦劫匪小南瓜,《落水狗》中痛苦煎熬的橙先生,以及《The Incredible Hulk》中大秀健硕肌肉的狂妄反派上尉……看过之后简直都他娘的不敢相信是同一个人演的。这次这部剧集很明显是他独挑大梁了,不过我看来看去,怎么就觉得和《House》那么像呢?这没水平的编剧啊……哎,管他呢,咱光看Tim Roth秀演技就好……
比较精彩的美剧
这样的热门剧还是可以看看何况又能学到一些东西,只是有点受不了lightman一副什么都清楚整天都很忙的走来走去的样子。腻歪了,。
Dr.leightman行路好搞笑 - -
神剧,Locker其实是好人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以学习如何撒谎。可惜剧集的程式化太多了。却又,只有他的程式化是绝对正确的。装得过了。最后,听到有人说此剧的一个悖论:既然撒谎可以表演,这本身就说明,Leightman的分析系统并不可靠。
一部好剧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很多层面的东西。除了心理学,你还能看到许多其他层面的,诸如后殖民主义,美国与反美国家的关系,男权主义,女权主义。立体的叠加,非但没有削减其功能,还愈之强大。可见编剧功力之深。
第一季很有看点。
牛逼哄哄
Gelivable
非常巧妙的取材,非常精彩的故事。虽然看到后面有点儿审美疲劳,但绝对不该错过。
识谎恐怕还是需要天赋吧。不错,为日渐平庸的罪案剧注入了一丝新意,不过看多了可能也会审美疲劳。
Truth or happiness, never both
第一季第一集里那小孩是...............................................?!还是我认错了??
第一季很惊艳,但这个题材往往会虎头蛇尾,Tim的表演很有个人特色,所以可能会有的TX不喜欢。拿Big Person开涮还是很有趣的。
原来是1900大叔,喜欢前两集和第12集,忽然想起前几天玩杀人时某人的表情和动作,下次要试试看。
1900..
表情心理学、身体语言的分析可以借鉴,但是理论性的东西太多,每集的最后谜团都是凶手或是关键人物自动泄漏的。如果撒谎技巧成熟或者有些人根本不是撒谎却有撒谎者的表情,那理论部分就该遭殃了。喜欢女主的知性.8.5
每集差不多 不过很好玩 第二季永远向我招手……
看完之后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喜欢观察别人说话时的表情,再一一对号~
第12集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