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写于2017.5.7
刚刚看完 下载已经很久了的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印象很深刻,这个电影是16年十一长假的,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房山玩的路上看的一篇 北美学霸君/北美留学生日报 上面看到的。那篇推送里面,讲了战地记者的种种。当时正值一位日本的记者被处决,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号讲述了那名记者的故事,真的有种war correspondent 所拥有的独特精神。(很惭愧的是我真的记不住那名记者的名字了。定会再了解再做功课)
还记得小学有一次语文让写 生日的一天 的作文。大概是描写你生日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吧。文章没有什么限制。同学们大多都是写,有什么好吃漂亮的蛋糕,有什么有意思的聚会;而我写的是,在我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一个生日时,作为了一个战地记者,造访了战乱的国家。下了飞机,看到贫瘠的土地上的芸芸众生,不经意还发现了难民们所聚集的一个类似于避难所的地方。身处如此之环境,又有什么理由想起来自己的生日呢?
现在真的是不能回到那时剖析自己的想法了,也真的不知是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个场景故事。不过一直存在在我心中的,是对于战地记者这份职业的深深尊敬以及丝丝向往。要论做记者,真的是要做能干实事的,非每天追在明星身后撰写八卦偷拍这个“门”那个“门”。记者职业的本身,难道不是做真正有利于人们的事情么?!报道事实,而非虚无。大概战地记者在这个条件上,还能再加上一种不可描述的神圣感。
哈,先插个话,今天看完这个电影,真的对于怂怂的我能否担此重任深表怀疑。Kim Baker 初来乍到刚开始其战地记者生涯时,在路上遭遇袭击,同行的fahilm让她呆在车内不要乱动——而Kim一看到从车顶落下来的热弹壳,最初还不断扭动惊讶,我以为是害怕惊慌,谁想下一秒就拉开车门,冲到外面,开始了摄影;袭击全过程,紧跟在前面的考夫曼身后,不顾一切阻拦。或许这就是记者对于新闻所向往的,不惜生命,只为了能够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在想自己,真的是很惜命怕死,若真的想担当war correspondent这个角色,需要历练的还有很多。对真实的渴望与追求,对世界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
但是很残酷的是,在电影里还揭示了,战地记者们对于可以一鸣惊人的新闻故事,可以不管不顾。不论是Tanya,还是Iain。也许之前对“爱人”所做的承诺,不再;也许曾朝夕相处的人的生命,不顾;……只为了自己,功力地只为追求大新闻,这样的事件在哪里都会发生,在战乱的阿富汗也会发生……
要是论到电影本身,最戳到我的角色,是考夫曼。
KIM BAKER的第一次采访,就记录下了这个小伙子。年轻人的阳光与笑容,和KIM 讲话时的笑,让我真心觉得他是那么美好。然而,在他猝不及防地消逝在影片中后,听到了他的故事,心里一颤。甚至是KIM回国以后,开车开到了那个小小的农场前,坐下,与他聊天,如果不是听到了内容,根本认不出来这是三年前还在阿富汗拿着枪英勇作战的年轻军人。已然留的很长的胡子,黑黑的眼圈,而不变的是他的笑,他嘴角一直带着的笑。
在豆瓣的影评里,其实也有人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像考夫曼一样的人,乐观,向前,无畏。但更多的是从战场上回来后,因为失去了太多,而酗酒,放荡,终日虚度,让我甚至联想到了 血战钢锯岭 中道格的父亲。这就正如同生活不是童话不是战争喜剧,现实的事情才是大多数……
考夫曼惊人地没有怪罪KIM,也许是已经看开了已经move forward了。单从这一点真的能看出他的伟大,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做不到这一点——不怨天尤人,而是继续向前。
战争让他失去,但战争让他得到。
值得一记的,是考夫曼在最后所说的一段异常有道理的鸡汤。我们应该向前看。
相比于上个年代的战地电影,有着清晰的好人坏人、清晰的事件脉络、清晰的结局,宛如肥皂剧般的编造故事。当一代又一代的观影者成长起来后,该类型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于是借用本片新闻总裁的话说,这意味着该类型能得到的资源越来越少,尤其本身还特别费钱。
相比于那类傻大粗的类型,本片这种半纪实改编电影显得更“高级”但也更不讨喜,但我不愿意因为纪实不能胡编,线索凌乱、真相乏味,改编困难就理应给一个高的评价。毕竟既然你选择了“hard”模式开局,你显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是选择了一个难度系数10的动作,结果横着入水,还指望观众欢呼喝彩。
事实上本片没有我比方的那么糟,但也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与其强行靠上那些“为贫穷落后地区带来民主和文明”的政治正确主题,还不如说这就是一段披着战地迷彩服的大龄单身文艺女青年的意外之旅。恰好男主马丁就很擅长“意外之旅”。从刚来时的主观臆断,到熟悉后的野蛮生长,到最后兴尽离场。这是真正了解一个自己再也不会去第二次的地方的完整公式。
本片真正让我欣赏的,这是我观影那么多里唯三的通过测写告诉主角(其实就是告诉观影者),你做着的在吃瓜群众眼里看起来野性刺激荣耀瞩目、名利兼收的事业,其实是种瘾。在你完全依赖,无法驾驭之前,及时收手离开。这证明了,本片虽然在线索上混乱,但至少在思想上是清晰的。
演员方面,我个人感觉马丁非常不适合这个角色,尤其是那种强悍的一拳撂倒陆战队员,因此赢得吃瓜女性芳心和过夜权的桥段太不匹配这个自带英伦冷幽默风格的演员了。相反的,影片最后一幕反倒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看电影,我从来只在乎自己的观感。不管媒体或旁人把一部电影吹得天花乱坠或者贬得体无完肤,我的打分,从来只代表我个人的评价。所以在这里,你常常会见到某些影片大众打分奇高,在我这里却一无是处。当然,也经常会见到大众打分奇低,而在我这里却能得到不俗成绩。我想,判断你我是否属于同一水平线的电影审美观,便由此见了吧。
而说到本片这个片名,威士忌、探戈、狐步舞(Whiskey Tango Foxtrot),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但其实,这名字本身便是一个梗。这属于spelling alphabet,是国际无线电标准拼法,在无线电或电话通讯中拼读字母时为了避免听错,用单词来表示字母的读法。我们日常最常用的就是:A for apple, B for boy .etc. 而在这里,Whiskey Tango Foxtrot,3个字母分别是W T F,也就是:What The Fuck!
这部电影的剧情如此荒诞,但却能让你身同感受。
本片改编自自传小说《混乱塔利班》,记录是的前《芝加哥论坛报》女记者Kim Barker在阿富汗的战地记者经历。当然,我没有看过原著。但在我看来,这种题材的电影相当难拍,就像在电影里,Kim的上司对她的要求一样:你太严肃,观众不爱看;你太日常,又无法引起关注。
而最精彩之处在于,它以自嘲的第一人称角度来描述战地记者中孤独苦闷与战争困境,让你观看影片时候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你与主角一共面对这操蛋的人生,于是在哭笑不得之际狠狠骂出一句:What the fuck!
其实我们这漫长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故事,当然,题材也相当美国相当白人,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什么forward什么backward这似乎是一种无病呻吟的状态。
但是,作为一个女人,难道人生就真的只能在无穷无尽的丈夫与孩子中牺牲了吗?难道作为一个女人你真的不需要实现一些人生的改变,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角色?哪怕一次也好。
如果人生是一场笑话,那何不开怀大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有时候自己发生什么窘事的时候,甚至会扪心自问:你是来搞笑的吧?我想,女主角肯定无数次这样感觉,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来这人生走一遭的使命就是为了来搞笑的。
例如,她刚到阿富汗的第一天,在机场外就傻呼呼的掏出一沓美金,哪想一阵风吹来美金满天飞,引来一堆民众哄抢。
又例如,她跟着海军陆战队出任务的时候,半路尿急得不行,以至于整个连重兵戒严让她在路边“嘘嘘”。
再例如,遇见在街头因为打碎了一箱鸡蛋而哭泣的小男孩,她想都没想马上给了小男孩100美金,哪想后来发现不管去到哪里都有这打碎鸡蛋的哭泣小男孩,简直像我国“求3元坐车钱”一样普遍。
出生入死的友谊,一段就够了。
Kim在阿富汗当地配有一名随行当地翻译兼助理Fahim。Fahim是一名正派而开明穆斯林,也就是说他遵守穆斯林传统的戒律,不烟不酒且常怀慈悲之心。 他曾经就读医学院,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他毕竟身在阿富汗同时是一名穆斯林,他纵使不赞同歧视女性,但身在大环境下,要洁身自好已是相当困难。
他与Kim之间的友情,正如他本人一样坚忍而深刻。我在众多电影里看过无数忧伤而绝美的告别,但绝无哪一个镜头,能像他与Kim最后在机场告别那样平凡却刻骨铭心。 作为穆斯林的他,不能与女性在公众场合有身体接触。于是他单手提起行李箱,递向Kim,而Kim也伸出手紧紧握住提手,千言万语在心间,此时却无声胜有声。我从来不认为那些誓要时刻相伴总把“最好的朋友”挂在嘴边的友谊有什么可贵之处,因为真挚的友谊从来无须张扬,它只在暗中相伴却在需要时挺身而出。
我们也许曾经因为迷失或寂寞甚至爱而走到一起,但其实到最后,谁都不是谁的归宿。
Kim大龄未婚,有固定男友。在她去阿富汗几个月后,男友出轨,感情告吹。而在阿富汗,她的保镖想和她约炮;阿富汗政权二把手想和她做“Special friend”;而来自苏格兰的战地摄影师Iain一直对她青睐有加。最后,她选择了Iain,但她心底里却异常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
直到有一天,Iain被塔利班劫持。为了营救Iain,Kim去威胁一直想和她做“Special friend”的阿富汗政权二把手,又去一半哀求一半利诱海军陆战队将军,终于营救行动小组出发了。
我真的很想问问导演,这样严肃而紧张的营救行动,你到底为什么要用Harry Nilsson版本的《Without you》? 为什么这场营救只有背景音乐而没有人声?为什么要用这样慢镜头来拍这样紧张的场面?为什么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却像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一样悲壮而美丽?为这什么这会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却又想哈哈大笑?我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
终于Kim的努力没有白费,Iain被救回。这趟旅程是时候结束了,Kim选择返回纽约,她邀请Iain和她一起。但最终分别代替承诺,也许双方都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只能自己掌握。
最后我想说,生命的旅程最终还是要自己去完成,但旅途上有你陪伴,已是难能可贵。
Kim是个“有瑕疵,但没毛病”的典型都市白女,幻想着通过战地记者的身份调剂一成不变的生活。她目睹了战地记者站的疯狂派对、采访对象的殷勤暧昧、同行之间赤裸竞争……可抛开残酷的战争背景而言,这些也都是原原本本可以发生在纽约一座城市里的故事阿,何必特意在阿富汗拍摄这些性冷淡风格的片段呢?
“我开始感到战地生活是正常的时候,就该要离开了。因为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常态。” 看着是战争片,其实在说一个基本的生活困境——如何不在舒适安逸的生活中麻木自我,又如何不在刺激紧张的生活中自我沦丧。一个另类的“温水煮青蛙”故事。
战争跟喜剧的结合,前半段很有意思,后面就老生常谈了,可以说精华都在预告片里。女主角之前是看金球奖颁奖晚会才知道的,她那张脸时时刻刻给人要讲笑话的感觉。
这电影真好,是我喜欢的样子,战争如此残酷,却变得即认真又诙谐,放轻松之后,仿佛也没那么可怕!
玛格特罗比
片子里的喀布尔几乎是个隔绝于世的气泡,记者们逃离日复一日的都市生活来到这里醉生梦死混日子,但很快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感到窒息,又想再次逃离。摒弃了战地电影的圣母脸,反而轻松流畅地叙述,也并不吝惜可爱的笑点,结尾超级温馨感人!Christopher Abbott小天使♥
阿富汗女记者的琐碎八卦生活,“There's the most white woman story I'd ever heard.”片中这句评论很切题
跑到被美国打烂的阿富汗买醉打炮狂嘘当地人的故事,无诚意,无亮点。建议与唐师曾对照读,高下立判
too detached to go anywhere
喜剧成分其实相对没那么多,但是不那么沉重的战争题材还挺好接受的。看完才发现原来片名是WTF。
中规中矩的传记片,但kim barker的成长轨迹与感悟依旧感人。
3.5,完成度还不错的战争喜剧
一开始挺受不了美国人那种要拯救世界的自大,后来发现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味的。
可以说的非常无聊的电影了。没想到这么有趣的片名底下竟然是一部传记片,而且是一个我丝毫不感兴趣的人物,真是误入歧途。话说玛格特·罗比在这片里面就已经当了“花样女王”,哈哈哈。
你逃离了过去的生活,找到新的刺激,甚至还做了一些好事,但你永远都生活在别处,再多的药片和烂笑话也不会让它看起来更好。喀布尔的女人们重新戴上了最厚的那款蓝头巾,同行记者作出了最引人瞩目的报导,代价只是自己中间人的死亡。人生的绝境之一也许就是这种集荒唐平常真实虚幻一身的模样吧。
传记、喜剧、战争片,哪个都不沾边。没看之前真的想不到这会是一部小鸡电影。
战争犹如吸可卡因,也会让人上瘾。即使是战地记者,亦是如此。那种让自己肾上腺素不断上升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能够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好在女主角及时省悟,抽身而出,也算是戒毒成功。故事后半比前半出色。
战争治愈系。最后好温暖。
Fey is BACK!这可能是菲姐演电影以来角色最深层,表演最优秀的一次。正片绝对没有trailer剪出来那样的好笑,感觉导演没能抓住真实故事,喜剧粗口,剧情还有全明星卡司之间的平衡。看到菲姐吃“40岁以上女人的维生素”,在健身器材小小的露了一下身材,突然觉得她的状态越来越好啊,并不输Margot~
就个人品味而言,最希望能细细挖一下翻译小哥那条线。但要是真深入地发掘小哥背后的故事,恐怕又失了这个故事的主旨:在我们的世界里,绝对的新闻主角只有自己,无论是相恋已久的男友,合拍但注定分离的情人,街头的小骗子,因为一句话就改变命运的大兵,都是生活的过客,一时相逢,但终究要mov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