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人是来向老朋友哀悼的吗?
朋友?如果只请他的朋友可能连一座小教堂都坐不满。他这一死为世界做的贡献比他活着一辈子都大
还有个办法,把皇宫并入法国大使馆,这样狗就不算入境了
媒体的事我不用你教,报纸读者我最熟悉了。
『镜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
『卫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应该治理国家的人;
『泰晤士报』的读者是真的在治理国家的人;
『每日邮报』的读者是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
『金融时报』的读者是手里攥着国家的人;
『晨星报』的读者是想把国家交给别国治理的人;
『每日电讯报』的读者觉得我们正被别国治理着。
-首相,那『太阳报』的读者呢?
『太阳报』的读者不在乎谁治理国家,只要她前凸后翘就行
您会劝首相改变主意吗
-不,我会改变首相的主意
他肯定有见不得人的计划
-为什么
汉弗莱所有的计划都见不得人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拨款给剧目,政府还能节余3000多万,也不会再有人说我粗俗了
-除非他们认识你本人
教育当然重要,它能让我输掉下次大选啊
-啊,我还天真地以为您是担心孩子们的未来呢
我也担心啊!毕竟他们满18岁就能投票了
多罗西,对于教育我能做些什么?
-您是打算真的做,还是看起来您在做
当然是看起来,我没法真的去做
我们为什么窃听他?他和俄国私通吗?
-不,比这更严重,他和法国私通
为什么?
-俄国人早对我们知根知底了
在哈克从大臣到首相的诸多岁月里,办公场景从内务部大臣办公室到了唐宁街十号,政客与官僚系统的掣肘不断进行着。政策的提出与再提出、利益的平衡与再平衡、权力的斗争与再斗争、道德的真空与再真空、真相的消失与再消失,不断演绎着。 漫长岁月里,头发变得花白,语言变得得体,人格变得圆滑,待遇变得丰厚,爵位变得提升。其他的事情,一如哈克没有成为大臣、汉弗莱没有成为常务秘书之前。 改革的愿景总是在现实与选票的压力下,在官僚体系的支配下,连同他们步入这个体系之前的道德,一同消失了。 从报社编辑到首相,好像经历了很多,又好像没经历任何事情。在写这篇感受之前,我感慨万千、如坐针毡,一种迫切地想要升华的、想要议论的表达感,像即将爆炸的气球泄了气一般,恰如哈克的抱负,在我写完这些文字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It is so funny, and it is so boring. 如此制约的体系尚且如此。
疫情期间看完了YM and YPM。一直对剧中一直所显示的:在公务员们与大臣们的对抗,并强调公务员才是政府中的真正决策者---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系统来阻挠并左右着决策,这样的观点感到好奇。英国的政治究竟多大程度是这样?那么今天有又否什么变化呢?
报着这样的兴趣,我去图书馆借到了《当代英国政治》(第四版),特地翻了下第十三章:“大臣、部和文官”这一部分。作者在其中提到了保守党政府期间的文官改革。其中包括大幅度削减规模:将文官由73.5万人降到49.43万人;改革文官工资体制;简化程序和提高效率等改革。有意思的是,里面居然还提到了《Yes.minister》这部作品。并对《YM》中提到的大臣与文官的状况提出了些质疑(起码是就作者写作时的状况与剧中对比),说保守党文官改革的畅通实行动摇了《YM》中描述的大臣与文官的关系,甚至是显示出相反的状况。
于此仅提出一点相反意见供思考,望有识之士加以补充与讨论。
首相越来越大智若愚了。 1:职位越高,被害妄想越严重。君臣之间忠诚第一。 2.领导人权威=国家形象?如何区分观点与谎言。 3.小狗与葬礼外交,接电话吐槽各国太精彩 4.反对某人,先表现出支持才能背后捅刀(太腹黑了) 5.精英政府与民众普选 6.政府对艺术拨款的态度与博弈 7.国民教育如何开展改革 8.Humpy终于犯错狼狈了一回,Bernard真是小机灵鬼。所谓“错综复杂的网”就是互相有把柄的网,这就是政治。 全系列都看完了,真舍不得啊。
值得人重刷无数遍的剧!!!
看完每集都在自问,铁三角到底怎么做到一边可爱一边斗法的?
哈克大部分时间都在可可爱爱,上节目的演技精湛形象也很好,也难怪他拉选票拉地如此顺利,虽然对内部政治结构和互相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懂得不多可也能看出来是真真切切想为选票(划掉)选民做事,虽然处理内政不咋滴但是对付媒体有一套,汉皮则相反,这个人一肚子算计却偏偏有着全世界最单纯的笑脸,对于内政头头是道句子比杰弗瑞大法官还长面对媒体就显得相对弱势,毕竟文官是一辈子在幕后的人啊。btw,如果我是哈克,当绅士汉皮第一次对着我喜笑颜开并说出真诚的“I'm on your side'”的时候,我肯定以后汉皮说啥我就干啥|・ω・`)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两个人的关系应该算是政坛最和谐的一对,至少比上一届和谐太多,上一届真的是神仙打架,阿诺德简直就是老狐狸一般的存在,跟阿诺德比起来小汉皮还是差点火候,所以才会出现岛屿危机间谍事件和录音带几次纰漏,如果汉皮遇到的不是哈克,这几件事哪一件拿出来是不能一击必中的?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原谅,呜呜呜不得不感慨一句哈克真好!都说汉皮驯服了他的大臣,可是反过来看哈克又何尝没有成功驯服汉皮呢?他们可是恐怖分子和人质的关系哈哈哈
当然不能忘记伯纳德小天使在中间扮演调停的角色,论本事论城府我认为伯纳德可能比汉皮还更胜一筹(毕竟可是最终成为文官首脑的人),并且人脉比汉皮广很多,汉皮太传统啦,虽然每次伯纳德都坐在一边偶尔插嘴纠正一些不合时宜的语法逻辑错误,看起来人畜无害单纯可爱,但是在大事件上还是能看出来他的手段,毕竟职责要求他忠于哈克但职位使他无法得罪汉皮,可以说哈克汉皮有这般的平衡状态,伯纳德功不可没。
这部神剧也神在他准确的预言上,不止是因为几十年后依然适用的政治预言,也是因为书中结局与现实结局奇迹般地吻合。哈克最先去世,汉皮进了精神病院,伯纳德则整理哈克的回忆录出版,现实生活中,保罗在剧结束后没多久便因病去世,奈吉尔也在2001年去世,而德里克今年一月也去世了,最终三人组去了那个水草丰美之处,侍奉于无上的权威。
全天下第二无聊的政治神剧当之无愧。
而如今我们大部分都是第一无聊的剧,打下这段字还瑟瑟发抖怕被请去喝茶。
完结篇都不来个SP啊!!!Bernard就像是神探夏洛克里华生的特别版~
公务员实务操作手册必看啊~Sir Humphrey就是公务员之神啊!
喔Hacker你个小白!Humphrey你个傲娇小精英!!Bernard你个忠犬吐槽帝兼腹黑终极BOSS!!!Absolutely lightens my day!然后不得不说ox在govt body是有多大比重啊当年……( ̄▽ ̄")
经过第一季的适应,第二季又炉火纯青了。要感谢翻译组破烂熊,把这样一部既古典又经典,既讽刺又现实的情景剧大餐无私地递到了我们手上。最后祝我大英剧继续繁荣昌盛!
<是的,大臣>升级后光彩依旧,很轻松爬上个人最爱英剧头名。四季看完会突然有这样的体会,若抛去其他另当别论,就文明制度进程来讲,人家已经老早过了青春期,而且表面上看至少发育得还不错,可我们...似乎还在玩着畸形的过家家。
翻身了 季终居然以Jim战胜Humphy而告终~
经典中的经典
最后一集首相和Bernard终于翻身了~这季黑得更百无禁忌 A Diplomatic Incident坏死了 哈哈~
《是,大臣》《是,首相》就这么都看完了!加起来也没有50集,真不过瘾啊!还想看!可惜哈克首相和汉弗莱秘书演员都早已仙逝。最后一集居然是哈克大败汉弗莱!终于威风了一回!看看汉弗莱那哆哆嗦嗦的小样儿,太牛太爽了!向编剧和演员们(尤其是身患皮肤癌仍坚持演出的哈克爷爷)致敬!
Bernard太萌了阿o(*≧▽≦)ツ
英国连续剧的巅峰,纸牌屋只不过胜在现代感,其他的都输
结尾感觉不够完整啊
这部剧比我年纪都大。。。太有意思了。。PM的小虎牙还挺可爱的,尤其笑起来。。Bernard和Humphry说话经常得让我重放,绕死人哇。。。英国人就爱正这种文字游戏。。。typical哇。。。
和第一季一样,无法超越的神剧
Bernerd根本就是不戴眼镜的萌版新吧唧嘛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再见了,永恒的经典。
〒▽〒再见了Humpy!再见了哈克!
伯纳才是最腹黑最可爱的角色啊!!!看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搞基什么的太无聊了!!看成熟的大叔大爷搞基才是以后的王道啊!!
听到前首相去世时候Hacker那张脸啊哈哈哈哈哈!BAFTA也犯轴啊!连着给Nigel爷爷也不给Eddington爷爷一个!
看着Jim和Bernard在Humphrey的长期欺侮和调教下终于成长到可以时不时展开小反攻的程度,我心甚慰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