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案完整更新……………………………………………………
先灵魂质问:为什么让池震死得那么莫名其妙啊!!!!!!怎么不写他被陨石砸死了呢??这四集都是啥跟啥!!前面挖的坑都没填啊!!害死池雯的凶手是谁?前五个女孩是陆子鸣杀的吗?局长脑子有坑吗让非专业的陆离前妻丈夫杀人??万一没干好不全完了吗??最后被池震一枪杀了??酒壶挡枪这种老梗能不要用了吗??
第六案是陆离前妻的案子,其实案子本身挺不错的,就是陆离前妻吴文萱被收养,结果这家父母是禽兽,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后不仅虐待她还性侵她。于是吴文萱毕业考试那天先把他们毒晕,然后模仿一对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杀人手法杀死所有人。给吴文萱做假证的有她的校长、同学和两个邻居。同学替她答卷,校长知道她没考试的事,两个邻居都看见她了。但是因为她本来是受害者,所有人都选择了保护她。这里也牵扯出了陆离和吴文萱的感情线是如何发展的。
校长和同学接连死去,池震发现都和吴文萱有关,但陆离不让他插手,池震很失望。最后三个人都被杀了,吴文萱只好自首。我终于get到了陆离吴文萱的感情线!审讯见面那里太带感了,两个人互相说对不起,其实彼此什么都知道但都没告诉对方。
然后池震和陆离都意识到后三个人当年保护吴文萱,不可能是吴文萱杀的他们,后面必然有一个真凶。于是从幸存的第四个人那里找线索,最后他俩不约而同地汇合了。然后惊现董局,然后剧情开始崩坏…董局绑了吴文萱,一枪干掉吴文萱丈夫(新前夫),并像所有反派那样开始瞎bb,还让陆离杀了池震。池震有酒壶护体所以没事,并成功反杀董局。然后池震让陆离在12点前全城通缉他以洗清嫌疑还让他好好珍惜(此时重伤的)吴文萱(请你们不要再讲了,先叫个救护车叭)。然后陆离把吴文萱送医院了,吴文萱没死。池震要去见索菲,他的小蜜蜂,他坐了末班地铁,然后刚拨通索菲的电话,被之前骚扰过索菲的小混混捅了一刀(????????????????),生命垂危。
最后就一年后了,陆离没等到池震,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池震的酒壶发呆。
这到底是什么鬼结尾。最后我心疼一下陆离,天煞孤星本星,爸爸进监狱了,爱人变杀人犯,张局死了楚刀死了最后池震也死了,就剩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真应了本名,陆地的陆,离别的离。池震也惨,死得莫名其妙不说,恋爱也没谈成,而且还是没找到杀姐姐的凶手……(还欠了30万没还)
…………………………………………第五案完整更新……………………………………………………
池震死了,我好难过。但还是把所有案子写完吧QAQ
第五案是讲一个穷人试图变富人的悲剧故事。这个案子还不错,个人感觉在所有案子里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问题还是有点假。一上来是消失的尸体,留下疑点就是凶手是怎么可能那么快把尸体运走不留痕迹。开头其实蛮好。确认死者身份后找到死者前妻,借前妻之口揭示死者本人特点:喜欢骗人。然后找到大表姐(这啥外号??),发现大表姐是个脑子奇怪的有钱人(说起来到底为啥要收集葫芦娃周边…),以及大表姐身边还有个异常温柔体贴的大表哥。大表姐表示从没见过身为快递员的死者。
同时发现了死者屋子里的那几张图,意识到死者是个pua专家,培养专属情人骗钱。还在屋子里发现了一条蓝裙子。后来也是靠这条裙子给对应的潜在受害者提了醒。目标锁定大表哥之后,大表哥坠楼死亡,陆离看见了穿蓝裙子的女孩。最后陆离通过碗发现了死者和开始那个小吃摊的联系,终于发现了女主人的弟弟c仔就是大表哥,也就是给大表姐培养的情人。于是锁定了便利店打工女孩。打工女孩和c仔曾经是恋人,被死者一通安排(c仔也真的是渣),俩人分手,c仔去泡大表姐,马上就要成功,结果c仔想永远维持富人生活,与死者矛盾激化,把他推下去摔死了。打工女孩把尸体运走然后寄给c仔报复。俩人楼顶见面,本来想自杀的女孩认识到前男友到底有多自私,于是把c仔推下去。之前她自己主动找死者表示也想钓一个有钱人气前男友,计划实施了一半死者死了,她战战兢兢去继续完成任务,结果目标已经被警察提醒过,于是把她带回家然后报警,但那个人羞辱了她半天,最后她绝望地跳楼自杀。陆离打了他一顿。
槽点还是有,但还算可以接受吧,没有前面多。比较带感的点是c仔和死者情绪激动地讲有钱人生活特点那里,不过这个案子里的有钱人都怪怪的……让这个讽刺力度打了点折扣。
…………………………………………第四案完整更新……………………………………………………
第四个案子是四签名,四个一起开发游戏的同学兼室友表面上依次死亡然后找真凶的故事。这个案子还不错,感觉比第一案和第三案都要好。先说案件,最好的地方在于猜凶手是谁,一直有反转。首先有哮喘病的同学死亡,池震想立案但立不了。矛头指向四个人里唯一活着的贺云飞,结果贺云飞也被谋杀。然后指向游戏公司的经理,然后发现大家都以为患癌去世的刘昊没死,矛头指向刘昊(动机也有:不被其他三个人重视,图钱),然后刘昊拿到枪和崔阿姨见面,才确认真凶是崔阿姨。中间反复出现游戏利润的纠纷,很转移注意力,不好猜凶手,动机也完全想不到(实在没有暗示,这个感觉其实应该多少在前面放一点崔阿姨的细节)。除了案件,四个兄弟的感情真的挺让人感动的,演员也演得很好。
槽点也还是挺多的。首先崔阿姨是不是过于强大了,虽然不能低估一个母亲复仇的决心。杀死第三个人还算合理,杀死贺云飞那回她是怎么进出人家公司的……虽然办公楼能进,但是里面的区域应该不好进吧,然后更神奇的是没人查录像吗??这次崔阿姨都没有伪装。排查一下进出人口很应该吧。 后来三个案子已经并案了,那么第二个自杀的案子难道不应该查查摄像头看死前有谁来过吗?最后刘昊都能给自己搞假死,为什么不给自己弄个假身份回来,免得那么快被查到在哪里。而且他留下的密码信是说杀了真凶之后是会找警察自首的,所以他到底为啥要跑……还袭警(而且最后为啥只有池震一个人开车追)……怕自己判得少吗。最后的思想总结依然尴尬,不过比前几案好点。另外还有一个也不是槽点,就是我比较好奇,我不懂游戏,但是一个游戏能升到1000级都没到头,还有几万级是不是有点夸张(我记得魔兽现在也就120级?当然如果很多游戏都这样当我没说)。我个人感觉,如果能把四兄弟的感情刻画得更细腻更贴近生活可能会更好一点。最最后,关于动机其实我还能理解,生活里可能真的有人会把罪责推到游戏开发者身上,而忽视自己教育不当才是罪魁祸首。挺无奈的。
案件之外,插了当年张局和楚刀的案子,感觉还好,不过局长真的需要亲自押犯人吗?总觉得逃跑那段有点草率。陆离去见王克,鸡蛋仔的行为怪怪的,不会也是董局的人吧。不要啊!然后陆离捧着死去的楚刀的头、亲(啃)他的头发那里太让人心疼了。
这集两个男主互动也还是挺好玩的,池震去陆离家吃饭那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得出两个人比原来更默契也更加互相信任了,而且两个人都很关心对方的安危。还有陆离和鸡蛋仔第二次去分局那里两人一唱一和也蛮好玩。另外这期陆离很温柔哎,不怎么暴躁了。
…………………………………………第三案完整更新……………………………………………………
看完前十二集。对第三案后两集很失望,虽然没完全垮掉但也没撑起来前面的设计。案情上来说,本身还是不错的,复仇三人组设局依次谋杀当年的案件元凶,但是整个过程设计得太粗糙,而且太多细节没交代。随便举几个例子。程飞是怎么和另外两个人认识的?当年三人在案发现场留了那么久,真的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吗?然后连杀两个证人有点夸张了吧,光天化日制造车祸还逃逸成功也就算了,空调砸死人又是怎么设计的??那么轻松的吗?然后程飞就全身而退了??明明都拍到他的半张脸了。就算这些都ok,如果是这样程飞心理素质应该超级好而且执行力超高吧,那为什么在旅馆里就那么快情绪崩溃了?然后副署长又是什么神奇操作emm当年是完全不知道程飞是谁所以没办法,那现在已经有程飞的身份了,不可以再查一下吗?还有养女能追查到当年三个人另外两个都是谁但是警察不能也是很神奇。还有杀第一个人那里好像在水槽那儿留下指纹了吧……还有很多,不想列了。总的来说我不太喜欢这个案子,狼人杀或者无人生还的设定是很好的,但是太花哨了,不管是诡计上还是表现形式上(比如每个死去的人还能录个vcr,感觉我在看综艺节目……)。
不过这一案两个男主的互动挺有意思的,鸡蛋仔真是可可爱爱笑死我了。演员们的演技我还是很认可的。(然后陆离那么暴躁难道不是因为他精神状态本来就有问题吗,都开始臆想了……感觉人物设计本来就这样吧。而且他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暴躁呀,询问一般人时都挺礼貌的,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更新……………………………………………………
看完前十集。
第三案更到一半,这个单元的案子是发生在旅馆里的连续杀人案,有点无人生还的意思。设定上其实很浮夸,警察都来了还能死人,如果说第二个人死了是大家没意料到真的连环杀人(虽然说也不是很应该),那第二个人死了之后难道不应该把这几个人完全分开吗?或者每个警察分别跟一个人留在一起也可以呀。强行构成密闭空间其实很说不过去。
但是吧,无人生还这种模式确实一直都很吸引人。抛却这个模式在这个故事里发生的不合理性,本身还是好看的。几个人的设定也有意思,行李诡异的背包客,知道自己要被杀的老板(话说这里难道不是很重要的线索吗?警察们为什么不赶紧问是什么事要被杀啊…),UCLA没毕业还被指控杀人而且异常冷血的博士,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民工,还有一心想逃离守卫学校哪怕坐牢也开心的17岁学生(重点表扬这里讽刺戒网瘾学校)。然后就是这两集双男主的互动特别好玩,尤其是挨个审问那里,池震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哈。
然后这两集交代了池震的过去,包括他当时也是天才学生,但要挣钱养家,因此什么活都接,然后经老师介绍认识了一个业内超级厉害的律师,但也很可能被他拐带得误入歧途。看得很心疼。池震一开始是想做个好律师的。
还是那句话,希望剧情撑住,后两集别垮。
…………………………………………上次内容……………………………………………………
看完前8集,感观还不错,瑕不掩瑜,不算失望。
先说案件吧。(重度剧透警告)
定位是双男主刑侦剧,落点还是应该在刑侦上,案件质量是最重要的。这部剧应该是单元剧形式,然后双男主家人涉及的案件故事线插在其中。第一个案子观感很不好(下面详细说),第二个案子有质的飞跃,可以说是挺惊艳的。整体来说目前来看案件还撑得住,希望后面能维持第二案的水准。如果再像第一案这样就完了。
第一案逻辑和节奏都不好。第一案是孕妇用钩衣针杀人案,本来由两个男主各找一边线索然后合到一起这个思路是ok的,但问题在于这个案子本身很奇怪。孕妇第一次算是激情杀人,但是就算第一下男人没拦住,后来那么多下也拦不住吗?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性那么多次都拦不住一个精神状态失控的孕妇是不太符合常理的。第二位受害人看到定位在那么奇怪的地方竟然还是去了,有点奇怪,去了之后其实就剧情来看没想到孕妇真的会杀人,甚至都未必看到钩衣针,男人大可以控制住孕妇然后让莉莉离开,可是结果是男人拖走了莉莉,然后镜头一转就去河边抛尸了,所以省略的应该是他们用相同的方法杀死了莉莉,感觉本来不用杀人呀…然后是遇害的护士,孕妇已经从激情杀人完全转变为预谋杀人,这一步从逻辑上倒是还说得过去。但孕妇到底为什么三次都用一个手法杀人呢?难道不是很容易让人把三起案件联系在一起吗??另外最后第四集结尾竟然还来了段中心思想总结???还一人读一段,最后还意犹未尽地出了个总结字幕,太生硬太尴尬了。然后前四集可能是因为要交代的背景有点多,节奏很散很乱,不吸引人。
在这里夸一下第二案,相比之下第二案好太多了,吊诡的地方一直集中在受害人身份上,一直查一直发现新线索来否定前面的推论,节奏非常好,逻辑上也没太大问题(虽然就还是各个国家的名字看得人头疼)。细节上,池震从故意递给女方父亲热水来推出父亲不怕烫从而联系到茶农,这点很巧妙。两个男主一起查案的互动也很有意思。最后尤其第七集结尾那段誓词的对应特别好,人性之恶最让人齿冷的一处就是在作恶者的若无其事和心安理得,完全体现出来了。第八集继续抖出真相,包括几年前的骗保和作案细节,那种理直气壮的作恶真的令人震撼。哥哥为了全家人丢掉身份,东躲西藏,用自己的假死骗来大量保险金,结果全家人吸着哥哥的血还说哥哥唯唯诺诺也毫不关心哥哥承受的痛苦(做整容手术有多难受,没有身份住在烂尾楼里有多艰难),最后弟弟和前岳父合谋杀死哥哥。哥哥是不应该骗保,可是也没做过什么坏事,结果是这种下场。被岳父刺死前还在说从小没有父亲,和岳父缘分一场,最后遗言也只有拜托岳父照顾好他的女儿,看得太难受了。本身总体上很喜欢这一集(虽然真的觉得每个单元结束的那个思想小结毫无必要)。
再说说演技。
我个人感觉还ok,第一集两个人都有点用力过猛(第一集池震跳舞我真的emmm 好歹我们摘了领带跳不好吗?总感觉两个人在第一集里都很容易激动?),到后面越来越好,好在两个男主的互动并不尴尬,也是到后面越来越自然。以及两个人查案时的动作和表情变化都非常值得好评,陆离和池震的性格也基本刻画好了。配角上颜卓灵真的很灵,非常喜欢,其他人不功不过。其实陆离和池震的人物设定都很戳我,尤其是陆离,又固执又脆弱,又危险又迷人,像丛林深处第一次尝试捕猎的小动物,不介意染上别人或者自己的血,只是想要一场搏命游戏。既有自己的所执,又可以对信任的人露出死穴。强大完全是因为信念强大,破碎也同样是因为信念太过纯粹,一般人是承受不了那种烈度的。他承受住了,所以在随时破碎的边缘,特别港风。真的超级喜欢,期待下后面的剧情发展。最后双男主警察+律师的设定也很讨喜,确实是从司法的两个角度去互相理解,很喜欢这种设定。
还有一些问题是,首先因为背景的设置,代入感不好。故事发生在马来西亚,但各个国家的名字都是虚拟的,听起来真的非常奇怪。虽然可以理解都是华侨啊移民啊,但是口音可以稍微统一一点的,现在听着就很混乱很别扭。然后配音。绝大部分都是原声,但是陆离的部分好像时不时有突如其来的配音,不知道是现场收音的问题还是怎样,虽然不多但很突兀。最后我真的很想吐槽,片头和片尾都做得很精致,可是为啥开头一上来那个时间地点都要用超级大的黄字来标啊??为什么要用黄字???临时加的开头字幕吗??
2018年终大剧《原生之罪》开播四天,面条君也是扎扎实实地跟了四天。其实我本身并不是犯罪悬疑剧的粉丝,之所以要追,纯粹是磕演技。
和去年大火的两部同类型题材《白夜追凶》、《无证之罪》都不同,《原生之罪》走的是双男主的路子。一边是刑侦队长、警校荣誉生陆离(尹正饰),一边是被吊销了律师执照、现在当酒吧老板的池震(翟天临饰)。作为对两个人都非常熟悉的人,我着重看了两人在片中有没有做到这两点:
1. 各自的形象是否鲜明。
2. 两人之间的互动有没有“戏”。
从已经看过的这些集来看,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俩做到了,而且越到后面越明显。
先说各自特色。翟天临作为北影博士,去年就曾在《演员的诞生》中叫人领教过功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表演是典型的“学院式”,有很重的表现派的影子,看他的戏,就是两个词:精确、纯熟。
所谓精确,举个例子。专业演员要极好地控制自己的微表情,比如眼神。下面这场戏,翟天临面对黑帮的威胁,刚开始时眼神很从容:
而当黑帮人士说出:“你是个孝子”的时候,意味着对方开始动池震家人的脑筋,这里翟天临眼神半秒切换成凌厉:
身体其他部分都没动,也没有台词,只靠眼神转换来表演,这场戏其实就是教科书。
更不要提第二个案件将破之时,翟天临的那场“演技爆发solo”。面对凶手一家,他的肢体语言随情绪和台词不断切换,看的人眼花缭乱。直到最后和凶手双目对视的时候,极强的压迫感几乎穿透了屏幕: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表演有用力过猛之嫌。此言差矣,评判猛不猛,是要跟角色挂钩。池震这个角色,本就是天赋秉异智商奇高,进而恃才傲物,有点狂傲的。翟天临的表演,完全符合了人物特质——这种情况下,猛就对了。
而且他也不是一直咄咄逼人,跟颜卓灵演的小跟班对戏的时候,他的眼神大多数时候甚至可以用慵懒形容:
所以我们评判演技,一定要结合角色。
同样的道理放到陆离身上,陆离是怎样一个人?警校荣誉生,年纪轻轻就当上队长,但在警局里却一直被老人儿压制,没有太多伸展手脚的机会。而且他背负着家世重担,和误杀前搭档的包袱,所以他的性格底色就是:执拗、不服气、着急想立功。
而尹正是怎么塑造角色的呢?我发现他在剧中几乎从没笑过,而且几乎一直是眉头紧锁:
我知道又有人要说,这是面瘫演技了。要注意的是,尹正的这种表情,其实跟陆离身上背着的沉重包袱是恰好吻合的,而且你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的那股“轴”劲。
不管跟验尸官说话,跟队友说话,还是跟另一个队长说话,他用的都是命令式语气。追问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紧追在人家屁股后面,不要出个答案不行:
他没有任何闲情逸致,满脑子想的就是“破案,破案,破案”。
陆离身上这种过分执拗的轴,恰恰是通过尹正的表演透出来的。
而和翟天临的精确不同,尹正的表演更倾向于方法派,就是将自己的风格代入角色中——众所周知,他本身就是个很“轴”的演员。
下面这场戏,他要给人讲发现尸体的经过,讲到尸体泡在泔水桶中的场景时,他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眼睛圆瞪:
这种表情,我相信中国别的男演员都不会选择去做,只有尹正会。这就是他自己的风格,而他也把这个风格给了陆离,让陆离的识别度变得非常高。
所以,翟天临和尹正,在《原生之罪》里其实都表现得很优秀。
说他们表演不行的人,请拜托先从过去对悬疑剧男主“该是什么样”的刻板印象中出来,首先要弄明白《原生之罪》是一部节奏极快的,港片风格浓重的单元剧。弄明白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俩会选择这么演。
然后要说的就是俩人的互动。其实为了让剧更好玩,两个人还是有很多互动的,比如陆离拿枪开门,池震在旁边小手鼓掌:
比如尹正要出现场,对池震说“脱下警服”,池震第一反应是捂住胸口。
两个人在剧中亦敌亦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互相看不起,互相作对的状态中。偶尔的这些“甜蜜小互动”,看着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互动都是在给后面两个人更深的纠葛铺路,随着剧情推进,陆离和池震的前史必然更多被挖出来,俩人也必将面临关系上的危机。所以所有的互动,其实都带着剧情。
拍着良心说,《原生之罪》,就算不管破案情节,单看两个男人飚戏,也非常好看。而且一直追的人都有这个感受,越到后面,越入佳境。
反正,我是会追下去的!
看完第一个案子结束之后真的是一言难尽啊……一个快要临产的孕妇有这大力气一巴掌把人呼地上,还能活蹦乱跳的拿长针插脖子都不带吃力的……
我就问问编剧,警察把画家收押未必都不里里外外检查画室和地下室? 都不查查画家人际关系? 女朋友长什么样? 顺藤摸瓜也早就能确定是2人共同作案了……还等着某个被吊销执照的律师来告诉你抓错了人? 还什么都没理清楚就这样放了人还被他跑了? 我就问问警察叔叔你之前看到的物证和监控视频都是给你闹着玩的吧→_→ 这个时候才跑去画家店子里进了地下室看到受害者画像和血迹……真是无比艰难啊……这么明显的地下室警察收押嫌疑人都不带看的……服气!
杀莉莉的时候不是画家拖进去弄死的吗?难道画家为了手法一样特意用粗针扎吗?还是孕妇觉得有强迫症就算死也要在脖子上扎几个窟窿好跟前面一样? 但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呢?
杀人动机因为自己男人找女人所以把她们一个个弄死了(姑且原谅你是个孕妇,伢掉不了的那种)此渣男就为了要孩子才依着她杀人抛尸,但到了要生产的节骨眼却拖着她在高速狂飙,不是就要这小孩吗?不应该直接送医院么? 车上生你就能保证小孩顺利出生? 前后矛盾,行为感觉没有说服力
杀人犯可以没有逻辑,心理变态或者反社会人格等等…… 但警察一定得侦查严谨逻辑清晰且行为合理吧
太多槽点,心累累啊。还有翟天临,第一集看到他还以为他从《幸福一家人》剧组直接过来的呢,反正觉得没啥不一样,但全剧组也就数他演得不尬。 -_-|| 尹正演的陆离我真的是从开始都觉得不舒服,神经兮兮的,让人不觉得他是警察而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父亲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作为儿子居然还可以在警界一路畅通当上警长,这样的设定完全不符合现实。而且对谁都不带客气的,每次跟同事问话就像命令一样,每一处都觉得太生硬了……
知道池先生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酒吧的老板,却递出了一张律师头衔的名片,他周旋在形形色色的客人面前的样子,就好像那些坏律师那一身柔软的身段一样,所以,对于他曾经做过律师这种听起来很上层的职业,我深信不疑。
池先生的这个老板,也不是当得很顺心,跟律师离不开当事人委托一样,他的这个老板位置,背后也是有人在操纵。不过这个世界能做自己的人毕竟只有少数,池先生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还没从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时候,就明白,接一些边角案子,研究一些规则之内的事情,远比空喊什么正义来得更加实在。当他追着大律师的车子拍着车窗希望能做他徒弟的时候,他也早就预料到,往后的一些案子里,他需要以大律师的原则为原则,多收买一个证人,自己就多获得一笔提成。
有时候池先生也想过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他那个职业的专业精神,他终究不忍,有些时候,有些审判是高于律法所在,在他生活的那个国家里,有些不那么合理的程序,在某些条件下也能够变得合理,所以他即便不按程序办事,被吊销了律师执照,在酒吧周旋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轻易地通过了审查,成为了一名不那么合格的警察。
即便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没得选择,他总是被人一步步带到既定的地方。做小律师的时候被师父指派去收买证人,不做律师的时候被推到了酒吧老板的位置,不做酒吧老板的时候又被硬塞到警局里当个空降警察。他的每一步都被人用得好好的,就是轮不到他自己做主。
他有软肋,他的姐姐他的母亲都是他的软肋,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地答应着跳进坑里。从小目睹了姐姐的死亡,长大的过程被母亲怨恨,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就被写进了这样一个注定破碎的故事里,过早地承担着命运给他的责任。
他其实一直对陆先生有敌意,一开始是因为自己越界被吊销律师执照的案子是陆先生负责的案子,现在自己被坑进警局,以母亲的性命要挟,受到指示需要解决掉陆先生。他知道自己虽然习惯了被操纵,但他也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与陆先生一起破案,他看到了陆先生狂躁偏执的一面,也看到了陆先生隐忍封闭的一面,他曾经有一个绝好的时机,陆先生毫无防备地背对着他,他也举起了手中的枪,他果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察,也不是一个正义的律师,他在扣动扳机的一刻选择了相信自己的直觉,也选择相信陆先生。
池先生和陆先生一起破过的案子里,他最失去理智的一次,就是那个家庭里,家人为了骗得巨额的保险金营造了一场车祸,大哥在车祸里假死之后改头换面,而车内被烧得面目全非的是家里智力障碍的弟弟,大姐、二哥、妹妹却心安理得地拿着巨额的赔偿金,穿金戴银、浑浑噩噩地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大概池先生是想起了自己过世的姐姐,那个只陪自己到6岁的美好的姐姐,那段短暂美满的亲情,姐姐死后,因为母亲的冷漠与哀怨,他再也无法真正感受到从前亲情的快乐。他不怪母亲,他怪自己,他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他想不到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为了这一点欲望,拿至亲的生命作为代价。他做不到,即便母亲一直怨恨他,他还是一直被别人用母亲来要挟,做着身不由己的事情。
他姐姐的案子二十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结,姐姐的老师因为连环杀人的案子被判了刑,那个老师承认杀害了5位少女,而不包括他的姐姐。他一直觉得凶手就是那个老师,而他也知道,这个老师就是陆先生的父亲。池先生恨那个老师,恨他把自己原本美好的家庭一手砸碎,恨他杀害自己的姐姐却不承认,恨这个事情让自己的母亲一辈子解不开心结。
池先生本就不是按规则办事的人,在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心脏病病危的时候,他将那个老师带到母亲的面前,要他亲口承认他的罪行。他的枪可能随时就会打爆那个老师的头,他心心念念了二十年的真相,希望给母亲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即便这个交代,跟他心中的存疑有冲突,他想要母亲半辈子的怨念能够有一个解脱。
池先生是怎么做到,看到认定是杀害自己姐姐的凶手的儿子,跟自己成为搭档一起破案,依旧能够若无其事。他可能不是若无其事吧,他心里面的恨,还是会被自己心里的那些理智压制着。他想证明一个真相,但他不会曲解一个事实。人的偏执确实很可怕,真相却更加可怕。它让你把记在心中这么多年的所有积压的情绪,所有你以为的你认定的事情,打碎,揉捻,逼着你用理智去揭开自己的伤疤,去承认另外一个更加难以接受的真相。于是你的恨、你的委屈、你的支撑,一点一点的被瓦解,你还会选择相信什么?
跟陆先生共事越久,池先生越是能够看清自己。曾经的池先生,是一个连自己住处都不被任何人知道的人,他习惯性地封闭自己,陆先生也是。两个自我封闭的人有着表面完全不一样的性格,陆先生狂躁,池先生却左右逢源。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易和妥协之中,池先生虽然依然没有自己的主导权,但他知道,自己已经真正地认识了陆先生,真正地信任他,也不会再对他举起手中的枪。
池先生的身边,还有一位小蜜蜂,这个女孩常常陪在池先生的身边,池先生也给她一些看似表面的关心。小蜜蜂喜欢池先生,也向他表明过心意,可是池先生又怎么会是这么容易就接受别人的人呢,他的人生一直就被别人主导着,一直在不信任中度过,他一直就没有感受过很多的爱和理解,即便他心里萌生过一丝情感,他也会马上告诉自己不可以。小蜜蜂跟池先生说,你的心根本没有打开,就算有一个对的人出现,你也看不见。
池先生的心是不敢打开,但他还是看见了这个小蜜蜂,他不敢给她什么承诺,也知道自己不能给她带去什么未来。这个时候的池先生,跟劝陆先生跟前妻复合的时候,是完全矛盾的。他明明告诉陆先生相爱就能够面对一切的困难,但他内心最深处的理智还是告诉自己,有一些困难,还是必须自己去面对,他习惯了孤身一人,他也喜欢小蜜蜂,所以他不愿意小蜜蜂陷入自己一生都理不清的这些困难里。放手是爱,还是坚守是爱,池先生和小蜜蜂大概都有自己的理解。
当池先生约了小蜜蜂,决定面对这份爱的时候,他却中刀倒在了赴约的最后一趟列车上。他这个时候红了的眼眶,是不是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当初放手的决定,他给了小蜜蜂希望,却也给她另一个绝望。
池先生说过,他那座城市里,每天晚上末班车之后,列车还会空跑一趟,就是为了要告慰那些亡灵。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不要坐上这趟列车。
陆离,作为警院第一名被前局长指名要走的高材生,却感受不到任何身为优秀的一线刑警的优点:不讲规矩、屈打成招、言语胁迫,缺乏作为刑警的敏感度。
而他的扮演者,尹正,表演用力,模式化严重。面对第二案的凶手,他表现生气的动作就是“眉头略微紧缩,嘴巴用力,下巴晃动两下” 非常模式化的表现,太用力了反而很奇怪。陆离每次瞄他前妻的时候就像个变态,很快就要一歪头准备杀人的那种。
这么一衬托,翟天临的池震还显得非常出彩,第二案结局的地方感受到了前几集他的最好演技(喝了几口酒走路很做作的还打晃的地方不算)。
这个故事里的参与者们,包括同一家庭的老老小小和同一个team的同事,起码3个口音。
来说剧情,案情傻白,漏洞太多,不能去回想推敲。第二案比第一案好的地方在于那个叽叽喳喳的卖酒小妹出现的很少,少了一部分尴尬。
以及,每一集开头的回溯过去都……故弄玄虚。一星给翟天临,一星给剪辑,一星给演员表演稍微收着点的希望。
一句话:令人失望,评分虚高。
------------------------------------------------------------------------
1228更新
昨天的更新今天才看。在13-16集讲述的这个关于游戏、青春、友情和亲情的故事里,陆离和池震两个人也开始有了些交心的意思。
经过了前面几个案子,两个人从针锋相对到勉强合作再到这次的成为了“朋友”。还是有点意思,陆离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了,还多了对池震翻白眼的小表情哈哈哈哈。池震在需要人帮忙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跑到了陆离家里,在这个案子上,俩人英雄所见略同。
因为关系到指证董的污点证人被灭口,陆离一度怀疑池震(大庭广众之下那段应该是演戏给董看的),误会解开后,被离间失败的两个人关系亲密了很多。可是都演完2/3了啊。
最后说说这次的案件,都是悲和痛且现实。
没想到...
年末的第一重暴击(贬义),来自一部我期待了很久的剧。
从立项开始就号称是去年最好的类型剧《无证之罪》的姊妹篇。韩三平做监制,叶伟民当导演,姜大卫、甜妞这些王牌来做配角。
两个主演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唯独开播前死活查不到编剧的名字。(真有先见之明)。
原生之罪
自从这部剧出了之后,豆友们就开始了掰头。
掰头这部剧到底是比《无证之罪》差了N个《白夜追凶》。
还是比《白夜追凶》差了N个《无证之罪》。
论制作和全员演技比不上白夜追凶。
论剧本质量和对人性的挖掘更比不了无证之罪。
一开场质感满满,镜头和画面都很有点老港片的味道。
可还没等你梦回TVB,就遭遇了迎头一尬:配角的口音全都不正常。
不是港普就是台普。
唯独两个男主一口字正腔圆的大陆普通话,翟天临还偶尔楼出点青岛口音。
就好像是台北偶像剧里混进去几个东北口音的人,导演和监制不觉得违和吗?
先不说这种强行港风效果如何,你这群港台演员要是能有TVB一半的演技和敬业,违和感也不至于这么强。
这时候必然有人会劝你,熬过第一集习惯了就好。
是的,熬过第一集你就再也不会注意口音的问题,因为紧接着就有迎头第二尬等着你。
双男主人设迷离又精分。
尹正饰演的陆离曾经是警校高材生,现在是经验丰富的刑侦队队长。
他有一个离婚的妻子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儿。
还有一个连环杀人犯的爸叫陆子鸣。
陆子鸣对自己的连环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只有一个受害者他坚决不认。
这个受害者就是另一个男主——翟天临饰演的池震——的姐姐。
池震曾经是个不择手段帮犯人脱罪的律师。
因为帮犯人烧毁被害人尸体被陆离抓住了。然后就被吊销了资格证。
(律师能说出这样的台词,编剧也是rnb了)
然后他就去给黑帮大佬看场子,从此开始了在夜店里穿着西装扭秧歌的混混之路。
一个是沉默寡言的警察,一个是黑白通吃的混混,阴差阳错要一起查案,可能还有“我爸杀了你姐”这种不共戴天之仇,是不是看着超级带感!
事实证明还是我太天真了。
编剧就是要让你知道:管你初始人设多带感,我都能给你写成智障。
十年办案经验的刑侦队长,每天不是对着上司撂脸色,就是对着下属撂脸色。
局长让他去查新案子,他头一偏表示我没空。
下属叮嘱他同事让暂时不要动案发的车,等拖回警局一起检查。他很拽的表示“那你跟他混去啊。”
对着要调查的嫌犯还要撂脸色,一言不合还会开启咆哮模式。
别人家队长恨不得搞好上下同级的关系,方便查案。
陆离倒好,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给自己添堵。
果然上司不爽他,同事不待见他,办案全靠自己单打独斗。
而我们情商基本为负的陆队长居然还能稳稳当当的在队长的位置上坐着,那一定是业务能力特别出众吧。
事实证明,也并没有,甚至还得了一种一离开池震就智商狂跌,脑细胞坏死。偶尔还会影响视力的绝症。
逻辑鬼才
池震的人设就更迷了。
作为一个律师,他帮助罪犯毁坏尸体,销毁罪证居然只被判了个吊销资格证?
吊销过资格证还在黑帮看过场子的污点人物,居然又能因为局长一句话就能来当警察,还是仅次于陆离之下,可以配枪的刑警???
敢问这是哪国的司法体系这么牛逼???
到了第三个案子居然连皇家警署都出来了。我彻底迷茫了,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然后我就被提醒了:这是一部架空剧。
一个涉及到司法和刑侦破案的现代剧你跟我讲背景架空???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他们是为了躲避广电的审查才架空的啊,都是广电的锅啊。
我姑且不说广电是不是真的容不下好的刑侦剧存在。
就说你们真的是为了躲避审查才做的架空设定吧,那也应该有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司法体系才能让故事落地吧,让观众带入吧。
然而,也没有。
架空设定在这就是万能借口。
所有解释不通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借口完美解释。
真是妙啊。
画风尬,人设崩,看在拍剧不易的份上我也都可以忽略。
只要案件扎实,侦破过程严谨,也行。
然而《原生之罪》就连这最基础的要求都做不到。
目前的十二集里出现了三个案子。
第一个案子就是编剧用jio写出来的。
桦城死了一个女学生朵拉,是被签子一类的细长尖锐物反复插进脖子杀死的。
抓住的嫌疑人死活不承认自己是凶手。
陆离正在暴揍他呢,局长进来说大桥上又死了一个女人,是一位妇产科医院里的女护士。
还是同样的死法。
人死在外面,凶手肯定不会是正在被自己揍的这个了,陆队长一通嫉恶如仇的暴击,最后发现哎哟WOC打错人了不好意思。
与此同时池震的酒吧里也死了一个私自拉皮条的陪酒女莉莉。大佬说不许报警,要池震五天内把凶手查出来。
于是两边分别开始了算命式破案和宕机式的破案。
陆离从两个受害人那查到了一个可疑的画廊老板,于是就把老板收押回警局了。
到这里都还勉强正常,结果陆离一点实证都没有,带回去就把人直接关到监狱里去了。
导致嫌疑人在狱里差点被打残,不得不送出去就医。
贵国的犯人怕不都是这么屈打成招的吧。
送去就医就算了,医院居然没有警察看守,居然还能让嫌疑人从医院跑了?
警察都是吃干饭的嘛???
更绝的来了,画廊老板就是凶手之一,证据就大剌剌的放在画廊地下室里,地下室的门就大剌剌的连着画廊。
但是我们陆队既不搜查一下嫌疑人的住处,也不查嫌疑人的人际关系,就这么把人带走了???
直到人都从医院跑了才想起来去搜查画廊地下室。
陆队你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另一边,池震从莉莉手机里找到最后一通电话是一个女人打来的,又在女护士家里的墙上不知道为什么注意到一副手工织成的画就断定,凶手一定是护士医院里的孕妇,凶器就是织画的签子。
然后就去医院蹲点,凶手还正好就去医院检查让他撞上了。
先不说这里头有多少牵强的巧合,这个推理最大的BUG是,一个怀孕八九个月的孕妇,怎么可能在没下药的状态下,用这么暴力凶残的方式连续杀掉三个身体健康灵活的年轻女人?
本想说池震的智商也不过如此,然后编剧就用冷冷的真相拍在我的脸上。
三个女人有两位都是在没有被下药的状态下,被一个孕妇摁在地上杀死的。编剧就是这么写的,你有什么办法?
而拿了编剧剧本的池震,也只能跟编剧一样,觉得这个孕妇是个超级赛亚人吧。
第二个案子终于逻辑硬伤没那么多了,一看资料,完全根据南京将军山的案子写的,连名字都一样,就改了个姓。
第三个案子更是玩起《无人生还》了。
一群人被聚在了一个青年旅舍,第二天发现死了一个人。警方认定凶手就在这几个人当中,于是开始把大家叫过来挨个问话调查。
眼不眼熟?
编剧你说你的剧本是不是从隔壁明侦编剧组的垃圾桶里捡来的?
这其实是推理小说里常见的孤岛模式,所以人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没有第三方介入,也没办法进行其他的外围调查,所有人都只能通过推理来找出罪犯。
不少推理类的影视剧都借鉴过这样的模式,包括明侦也是用了类似的设定,来进行游戏的。
所以很多人看到这大呼案件高智商烧脑。
我先不说具体案件是不是真的烧脑,就说这个模式唯独放在刑侦剧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
因为刑侦剧必然有警察作为第三方介入,违反了孤岛模式里最重要的基础设定,就是封闭性。
而硬要套模式就会像《原生》的第三个案子一样奇怪。
警察发现凶杀案不第一时间把嫌疑人带回去隔离审讯,也不去调查他们的社会关系,居然就把大家凑在一起凭感觉猜身份。
明知道第二天还会死人,不把嫌疑人分别收押保护起来,居然还继续把所有人关在这个旅馆里,生怕凶手找不到二次下手的机会。
这么悬浮的设定不会让我觉得剧情烧脑,主角高智商,只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
更不用说各种细节上的BUG。
警察随便就把作案手法透露给不相关的人。
接触证物,时而戴手套时而不戴手套。
不管是悬疑推理还是刑侦破案,最重要的都是证据和细节。
背景可以架空,但是细节一定要真实,不然就很难让人信服。
吐槽这么多,其实想说,我们看刑侦剧到底想从刑侦剧里看到什么?
除了高明严密的推理侦破过程,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有案件背后,复杂的人性。
所以有人说,案子真不真实,严不严谨有那么重要吗?
能表达出人性的复杂,供人唏嘘一下不就够了吗?
这段翟天临的演技炸裂,可台词写的悬浮空洞,不仅不符合人设,更是空洞书面的像是高中作文的总结升华。
熟悉我的小伙伴可能有印象,这部剧我从年中等到年末,开播前,光是在推文里提到和安利就不下三次。
看到成片之后的确挺失望的。
但更让我失望的是,案件漏洞百出不仅不反思,反而避重就轻,顶着架空的万能挡箭牌开始玩深沉。
甚至隐隐约约传达出一种观点,我们就是为了证明人性有多复杂的,案子你们随便看看就好,不用当真。
这种感觉就像是情感博主努力编造了一个蹩脚的故事,就为了把自认为是金句的两句鸡汤塞进去。
感慨是虚假的,复杂是刻意的,人性是不值钱的。
为什么《原生之罪》播到现在,第二个案件的反响最好?
因为第二个案件最真实。人居然真的可以为了利益,自私狠毒到这种地步。
所有对于人性复杂的感慨和唏嘘,都基于“这居然是真的”,或者“这个故事那么像真的。”
你可以说自己想要做类型上的突破,但起码要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则。
我觉得这不是过分的要求。
否则故事尚且漏洞百出,就急不可待的探讨人性,故作深沉。只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假大空之感。
最后附赠观剧指南:
如果你喜欢翟天临、尹正,剧里两人的日常还挺可爱的,可以看看;
但如果是常看刑侦剧的盆友,那你可能撑不过两集……
对两个主演期待值很高的,但是一开始看有点失望,觉得尹正有点用力过度,很多演员有口音很出戏,案件逻辑也不是很严谨,不过看到第二个案件慢慢开始吸引人了,两个男主的互动也很有爱,口音什么的也适应了,不知不觉就被吸引着看下去了,越看越好看停不下来。本来打了四分,不过整个看完回来,觉得好看是好看的,但硬伤也多,去掉粉丝滤镜还是三分吧
片头做得很好看,片尾曲也很好听。镜头两极分化要么特别好看要么特别迷。_(┐ ◟ᐕ)¬_阿正的角色总觉得有点精分了。剧情bug不少,只能说不能深入分析。居然是蒋峰编剧还是挺意外的。看完结局改分,我日这啥SE啊莫名其妙就死了,bug漫天飞,永远没有监控……服了服了蒋峰出来挨打!
和无证之罪之间差了N个白夜追凶。
先给个三星预定吧,剧质感不错有港片的感觉,尤其一些港片熟脸出现的时候,反倒是目前觉得双男主表演拖后腿了,太表面了都很用力……
节奏有点松,一度以为自己看的不是个刑侦剧。全剧口音不统一,在普通话和港台腔之间来回跳戏,蜜汁给人在看偶像剧的错觉。不是不想进入剧情,是真的太让人出戏。卖酒女的演技是真的浮夸,戏份还特别多。不夸张的说我真的是一边看一边叹气……期待了这么久的剧,真的不甘心就这么弃了。但是…真的让人看得太难受了。
后面的案件无力吐槽 支持一下尹正 变态剧情
不忍心说爱奇艺悬疑剧的不好,但这一部剧本真的有点幼稚,而且在幼稚的剧本里好演员怎么演都显得太用力。编剧以为自己是在埋线其实混乱无比,以为自己是在抒情实则不知所云。可惜了翟天临,还搬了港剧的外观,抱歉我真的没看出来这个剧在讲啥。求普及。
这什么中不中,洋不洋的……导演拍戏太糙了,服化也不行
一开始关注到这部剧的时候,还想过它是不是会像白夜追凶一样好看。后来关注多了,觉得越来越不对劲,主演和官博的宣传方向竟然是 麦麸???按理说,一部真正的好剧,宣传方向不可能会这样啊?自此期待值降了大半,实在看不上这种宣传手法,low。 今晚开播,耐着性子看了两集,两集足够看出一部剧的好坏了。果然我的预感没错,这部剧完全不吸引人,无论是演员,演技还是剧情,而且群演们乱七八糟的普通话实在赶客。成功拔草。还是乖乖等白夜2吧。
有悬疑日剧的感觉,剧作和制作都拿的出手,比想象中精彩。
第一集尹正有点用力过猛,不过也无妨,用力过猛总比不用力强哈。
有翟天临加个粉丝滤镜好吧写死了再扣回来好吧
《原生之罪》可能是岁末年初最有意思的网剧了,看了两集,节奏、人物都挺硬朗,翟天临、尹正两个男主亦敌亦友,故事格局大,整体框架面向泛亚洲。期待后面有惊喜!
都在尬演……受不了卖酒的那个女演员,演技渣得不行。一集弃,此刻觉得白夜追凶真的是难得,无证之罪真的是神剧。尹正真的是用力过猛。至于翟天临,真的现在演员都咋回事,你们是在剧中,不要都把自己当作是在这就是演员舞台上好吗?
这年头戴着镣铐弄刑侦剧已经相当不容易,今年看看有多少这个类型剧能播,还冷嘲热讽,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看不下去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故事冗长无味,我一看评论时间,嗯……开播后四十多分钟写的评论,四十多分钟就冗长了,那只有广告能满足您了
装逼的气息溢出屏幕,台词动作表演和拍摄手法都刻意的有点超出承受范围
跟《无证之罪》区别挺大的,虽是同题材,但是前者更多注重悬疑探案,像电影一样,12集讲清楚一个案件,探案悬疑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看着过瘾。而《原生》对悬疑探案讲得少,更多在于每个案件背后的人性善恶。每个案件,你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新闻事件,这些新闻可能很快被人忘记,但是那些造成的伤害需要我们永远警醒。虽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是看下来还是能让人反思的!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小三会死得很惨。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原配会死得很惨。第三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女朋友还出去泡妞会死得很惨。结论:还是单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