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好,耐下心来看吧。文学性颇强的作品,人性的参差、细微的冲突,在徐缓的叙事下慢慢抖落。探讨的东西很丰富,却没有用夸张的、强调的方式去讲述,留白多,有几场戏却极具张力。种族和平权主题,是戳了什么人的菊花吗?为什么一碰到这样的题材就呲牙?超级英雄片如此泛滥倒也没见你们有过什么意见。
首先,我想说,不知道为何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
一个为了祖国而流血牺牲的人,没有被敌人的炮火杀死,却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人手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是个黑人,并且跟白人女人上床了,而那个白人女人还是德国人——美国人的敌人,但是对于那些自视甚高的白人杂种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朗索尔是个黑人。
我一直在想,为何白人如此的自视甚高呢?最近的《绿皮书》也探讨了这一问题,明明自己是个不入流的混蛋,不务正业的渣滓,却高高在上,而为国效力,才华横溢的黑人却要受到歧视呢。种族对于人类来说,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人能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
可笑的白人终有一天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至少是那些带有种族歧视的白人。
而我还想说的就是,影片安排杰米杀死自己的父亲,完成大义灭亲也是合情合理,我想导演不光是给影片中的人物一个心理安慰,同时也给了观众一个愤怒释放的出口,至少在我观影时,这是我的观影期待,我渴望着复仇降临。
杰米就像是黑白之间的一座桥梁,联通着黑白两界,像一个使者形象存在与影片中,现实中当然也有这样一群维护平等的人,而寻求平等当然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也许远比电影中的要多且残酷。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种,以及不同的肤色的人都会在其内部分出优劣,这种优劣是一种个体之间相比的优劣,这种优劣是普遍存在的,绝不单是从民族,种族,肤色来区分,划分的。我们只能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评判其好坏,世界就是因为多彩而变得精彩,而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如此现代化的社会,种族问题也依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血液里。那些丑陋的人就好像漫画《海贼王》里的天龙人一样恶心,其实他们才是最没有资格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
当然,说的再多也不能改变事实,甚至不能改变某些人的观念,或不能打动任何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向往平等的斗争会不断持续下去。
不要说什么政治正确,电影展示给我们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和存在于现实的一种状态,不需要借助任何政治正确之类的外衣。
前面铺垫好长,都是一些细碎但是又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阴暗事,正因此所有矛盾最后汇聚时除了令人愤怒,更是格外的无力,因为观众应该理解自己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恐怕也并无多少选择,简直是无可逃避的命运。
我感觉电影的高潮并不在父亲Pappy和三k党如何残害Ronsel,而是大儿子Henry可以那样自然并毫无负担的要求杰克逊一家帮忙安放Pappy的棺材,Henry正代表了社会中的平庸之恶,他们不是Pappy这样直接动手的坏人,好像也了接受解放奴隶的现实,也并无过分举动,所有行为只是沿袭传统和惯例,但正是这样的人把进步消解,是三k党徒们可以横冲直撞的土壤,是最让人无法应对的恶,像雾霾一样,不致命但日复一日且无孔不入。二战后的美国当然不是只有种族主义矛盾,还有小儿子杰米这样带着战争创伤寻找出路的年轻人,更重要是他与家人对自由和平等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分裂在所难免,这里的平等包括如何对待女性。
电影的另一条主要支线是剧中女性的痛苦,她们身处不同的阶层,但不管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劳拉,还是贫苦农民家的维拉,或者能干的杰克逊太太,都不能过上和男性平等的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中女性之间想要互相帮扶也无能为力。剧中唯一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善待的是杰克逊太太,导演肯定想到,要是再没有杰克逊家那点人间的温情,这部剧将太过黑色了。但在现实中这些亮色很可能是没有的,就像电影最后Ronsel说的,难道我一个黑人最后就要接受被残害却无处申冤然后精神崩溃靠各种药片了此残生的结局吗?导演让他去到了德国和他的白人爱人团聚了,但是现实里有无数黑人因为美国的种族问题得不到正义并了此残生。
冗长的铺垫过后,本以为会有一次剧烈的爆发,然而短暂的爆发却又归于平和。当时觉得冲突不够激烈,没有铺垫之后情感爆发的震撼。细细回味,原来这不是被解放的姜戈,呼之欲出而不得出的压抑,在我看来或许才是当时种族歧视的真实写照。人生不会总是快马扬鞭酣畅淋漓,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妥协与沉默。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洽狗对黑豹这种积极向的黑人电影特别兴奋,看到黑人不公待遇的电影镜头特别气愤,是不是太过了?还是因为我没有体会或经历过这种种族歧视,所以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难?起码我所认识的黑人并没有听说被歧视了,为什么还是对这些镜头语言那么敏感。
直到看到地主跑去让黑人父亲租他驴子这段,跟中国之前的地主和农民关系何其相像(从电影电视里演的情况出发,现实当然不是非黑即白)。我不是否认这段历史,而是很多情况下看到的表现好像只有他们黑人这个种族是受过苦难的,事实上每个民族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苦难史。只是发生在中国或别的任何地方这种冲突的是相同人种,除了在当时情景下认识其中的当事人,就没办法把施暴者和受难者区分开来;而发生在美国的这种冲突是两个不同的种族之间的冲突,有直白的差别,也很简单就能说出 “都是白人歧视黑人”, 一个方便传播、容易代入自己的口号就这么诞生了,观念一旦形成就能延续下去。
延续到今天,看到黑人崛起、反抗的电影就嗨了,看到歧视黑人就生气。把自己从人类中划为 “一种人” 而不是 “一类人”。
非常好,耐下心来看吧。文学性颇强的作品,人性的参差、细微的冲突,在徐缓的叙事下慢慢抖落。探讨的东西很丰富,却没有用夸张的、强调的方式去讲述,留白多,有几场戏却极具张力。种族和平权主题,是戳了什么人的菊花吗?为什么一碰到这样的题材就呲牙?超级英雄片如此泛滥倒也没见你们有过什么意见。
前面漫长的铺垫到最后都是值得
旁白的积极作用,与剧情推动无关,与细微个人化表达有关。多人旁白很文艺。冲突循序渐进,好在最后给人希望。五星送给没有自轻自贱的人,最后Hap象征性地拒绝了Henry,希望Jamie和Ronsel真正重建自己的生活和心灵。Pappy可以说是近年来最佳恶人,让人恨到牙痒。Laura和Jamie上床,对双方来说都是必然。
#TIFF2017 是好电影,如制片人Cassian Elwes的判断,Oscar film……就是赢不了许多人的心如何是好?圣丹斯电影节上映,一片好评,就是没人买,直到Netflix出手
一年一部优质的,易懂的,黑人主题的PPT电影。全片暗色冷色,少数温暖的明亮场景,台词与旁白的良好互动,都让人看出导演以及制作团队用心良苦的细心雕琢。结尾的生死桥段调动起整个戏剧效果。格局很大角色很多,但最后选择的这几个线索串起来的整体效果,不禁让我回想起《巴别塔》。
说实话本片的故事算是反应种族问题的片子中我比较喜欢的了,本片的拍摄手法也挺新鲜的,一人一段独白。但影片本身依然存在很多缺点,最后三十分钟比前面所有加起来都好看丰富,不过结尾依然没收好,有种突然结束的感觉。本片的群戏很精彩,怪不得提名sag群戏。但玛丽布莱姬感觉并不怎么出彩
细雨中的暗流涌动,和纯真年代好像啊,it’s all about the details.
诗意与残酷同时在泥土中孕育。看不到任何电影人膨胀的自我,每个角色都隐身于故事之中,还给电影它本来的样子。Goddammit it has been so fucking long since I last saw a film like this.
先看《底特律》再看这个,只要一想到那个四岁小女孩,就觉得种族和平权问题上,谈谅解谈向前看为时过早。更轮不上某些人嘴一撇就开嘲政治正确,说句实话,你也配。
穆里根的南方口音非常让人信服,多处平行剪辑也很妙,但前两幕和第三幕的爆发转折实在生硬,人物塑造也不足。在种族题材频出的当下,还在重复几年前卖惨的老路明显是不够的
好喜欢。旁白简直福克纳的感觉。这导演厉害。
感慨万千,你看,这就是最巅峰时刻的美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真是讽刺,尽管我并不看好美国的什么政治正确。故事的前奏很怪,像分开吃一个汉堡一样,泥泞里有种说不出的慌张,然后又立马变成田园牧歌小波折,但主体故事开始之后,就一切都清晰了,回想一下,很不错。演员的表现也不错
血腥和激情都藏到最后30分钟,像酝酿了整日暴雨突然倾盆。雨中泥泞制造视野受限的观感,沙土间的模糊勾兑着,与先前战争和3K党对峙的血腥,脏到一起去的入境入味。凯瑞·穆里根还是很赞,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感,前后境况的巨变,无声胜有声。
最近刚受了不少政治正确教育 看的还是很有感触的 最后结尾早两分钟结束就好了 导演野心太大 前面支线太多了 铺垫了很久很久才入戏 且太多旁白了!但是演员都很棒 每一个 我Carey和Garret是真的有chemistry
种族冲突主题的电影平庸和浅薄起来能有多可怕?失望透了,除了演员表演可谓一无是处,原著作者以为自己写的是密西西比州那就不是玛丽苏了?离开老下雨的黑暗农场生活就阳光普照了吗?Netfilx蹭热度的吃相真难看
结构如同花瓣一样层层剥开,泥土的悲剧,战争的悲剧,种族的悲剧,导演的控制力惊人,旁白的不断变化伴随着视角的改变,农场不再只是白人视角下“榆树下的诱惑”,而是多层次的充满肌理的泥土之界。
8/10.故事在几个人物的旁白中缓慢展开,不加修饰的泥土环境和自然光背景突出了现实生存环境的险恶,而最后突如其来的袭击则打破了貌似白人农场主和黑人佃农在合作的幻梦,不,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还是白人占上风。影片很具有文学性,很细致,很强势,也很冷静客观,真没看出导演迪里斯是位女性。
中部农民,种族问题,父子兄弟情结,反战,女性地位,黑人识字…… anyway, 就差同性恋了。这都不是主旋律了,这是主交响。奥斯卡见~
大家的农村故事看来都差不多,女知青嫁大老粗,叔嫂偷情,父子相残,宗族私刑,狠心地主苦难长工,拉到七十年代陕西拍剧本都不用怎么改
电影摄影可以是为小屏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