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经历过歇斯底里抱怨一番后,还是要从断壁残垣中站起来,继续在瓦砾堆里重建生活,片子直观反映是丧的,在看着各种丧情节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满满的正能量。随着故事的推展,Simon学会承担责任,Emily学会与丈夫分享自己的压力,他们不止是夫妻,更是知心战友,学着用很幼稚却有效的方法与Rosie沟通,他们还能调侃对方甚至有时候也一起调侃Rosie,一家人独有的默契幽默,在痛苦的生活里找出乐趣与生活的意义,这确实是喜剧的内涵啊!从眼泪中绽放出来的微笑不才是最健康和最激励人的正能量吗。
一个有“学习障碍”孩子的家庭日常电视剧被放在喜剧标签,英国人对于“喜剧”二字真的具有天赋性的理解,《There She Goes》是根据编剧自己的生活实况来拍摄的,九岁的Rosie不会说话,无法理解和感受身边的任何事,每天都在给身边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她只会尖叫疯跑摔东西不爱出门,而唯一想去公园玩的原因也只是为了吃[便便],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无法与她沟通,无法让她停止制造麻烦。对于这类孩子在我们外人看来都觉得无比的头疼,想想Rosie的父母Simon和Emily,她们要照顾Rosie一辈子,还回避对她的责任,每天被困在各种Rosie制造的鸡飞狗跳麻烦事中,想想他们的婚姻,想想他们面对Rosie的教育,这些简直就是最好的悲剧题材。
然而,他们经历过歇斯底里抱怨一番后,还是要从断壁残垣中站起来,继续在瓦砾堆里重建生活,片子直观反映是丧的,在看着各种丧情节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满满的正能量。随着故事的推展,Simon学会承担责任,Emily学会与丈夫分享自己的压力,他们不止是夫妻,更是知心战友,学着用很幼稚却有效的方法与Rosie沟通,他们还能调侃对方甚至有时候也一起调侃Rosie,一家人独有的默契幽默,在痛苦的生活里找出乐趣与生活的意义,这确实是喜剧的内涵啊!从眼泪中绽放出来的微笑不才是最健康和最激励人的正能量吗。
Rosie还有个哥哥叫Ben,两个小孩意味着有一个或多或少会被忽视,更别说有个像Rosie这样的妹妹,这让我想起《This Is Us》里的那对父母,在忽视了孩子之后诚意的向小朋友道歉:“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原谅我们”,Simon和Emily也一样,在对待哥哥的教育上他们也需要学习,但是他们一直都非常照顾哥哥的感受,不让他感觉被忽视,不会要求他当个懂事的孩子,去照顾妹妹,有个细节是Ben生日收到爸妈准备的礼物时,Rosie要抢过去,但是Simon和Emily会告诉Rosie那是属于哥哥的,不管她有没有听懂,他们会聆听哥哥的需求和尊重哥哥,所以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没有变叛逆和非主流,可以看得出这对父母的高明。
虽然《There She Goes》堪称丧气版《This Is Us》,不过却同样是传递爱,在每天经历各种shit thing中,Rosie一家依然能以幽默的方式直面生活,嗯!这确实是部喜剧。
我妹妹今年11岁了,至今也没上过学,跟影片中的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不会与人交流,但可贵的是她能听明白一些行动词,类似洗手,插嘴吧,喝水,关门,开灯,等一些词,说话只能说爸爸,妈妈,姥爷,老娘,哥哥,姐姐,姨姨,但是说的都不清晰,去年我和爱人结婚,结果小家伙,每天吃饭,一日三餐都要看我和爱人结婚视频,亲戚朋友来到家里也是这样,并且每次有我的一些搞笑片段她就会让大家陪她一起笑,大家也每次都很配合,不让看的话,就会找麻烦,反正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必须给她看,她才吃饭,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个大半年,我虽然感到妹妹对他哥哥爱意,挺欣慰的,但是媳妇怎么说第一次进家门,感到不好意思,一开始吃饭都是红的脸吃饭。在那之后,以至于到现在,吃饭必须和姥爷老娘开视频通话,才吃饭。记得妹妹刚出生,因为各种生理素质都太弱了,就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亲戚朋友们有很多都劝父亲与母亲放弃吧,说以后都是累赘,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半夜里在被窝哭的像个孩子一样,然而第二天父亲与母亲商量后,决定全力以赴救治妹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妹妹三岁的时候,不会走动,不会说话,去医院诊察后,妹妹患有脑瘫,又是一个晴天霹雳,然后大家去了脑瘫医院进一步检查,一进医院父亲看见有很多小孩身上被扎满银针,那一刻父亲好似发疯一样,抱着妹妹就出医院,坐在车里,大家都懵了,随后追出去看见父亲抱的妹妹,那是我第二次看见父亲在哭泣,说我女儿没病,赶紧开车走。在大家的一番劝说后,父亲同意先去看看,母亲跟医生详细的说了妹妹从出生到现在的情况,随后医生诊断说,可能是慢长,比一般小孩成长慢,过些日子说不定就会好的,家里人心里一个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尤其是父亲与母亲。 再此我希望我妹妹无论怎样我都希望她快快乐乐的成长,家人都会在你身边。 最后愿有这种情况的家庭,愿你们快快乐乐,幸幸福福。 每个孩子都是老天赐给我们的天使,无论怎样都是我们的天使。
《There she goes》是一部英剧,中文译为《她来了/家有Rosie》。
讲了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的故事。
第一季只有五集,每集20分钟,相当于一部电影的长度。
虽然分在了喜剧类目,但其实相当催泪。
妹妹Rosie有认知障碍,她会咬人、会趴在草地上吃草、会躺在地上不起来,她不会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常人无法和她沟通。
当爹妈的,面对这样一个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
除了爹妈的不易,剧里的家庭责任、丧偶式育儿、隔代亲情、兄妹之情,都描绘得特别细腻。一口气看完五集,真的超级爽!
今天分享第一集。
故事分了两段,一段是过往:Rosie刚出生:一段是现在:Rosie九岁了。
Rosie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产检已经显示有问题。
当妈妈打电话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还在小酒馆喝酒,和男同事拌嘴、和女同事暧昧,还告诉妻子自己在加班。
Rosie出生后,妈妈发觉Rosie对刺激不会做出反应,她不会吸奶,不会笑,头围比正常尺寸小两个标准。
但是,医生和家人总是劝慰妈妈,“别担心,宝宝没问题的。她还小,等长大了就会好了。是你现在想得太多了。”
别人帮不了忙,爸爸也是丧偶式育儿的代表。
虽然他赚钱养家,不出轨,也很听老婆的话,但是,他不想帮妻子的忙,不想面对家里的娃,每天在小酒馆喝到深夜。
Rosie出生后,他更是对女同事吐槽,小女儿非常难沟通,“自己只有一个半小孩。如果两个孩子只能留下一个,绝对是留下大儿子Ben。”
可是,夜里回到家,爸爸会默默看着小Rosie掉眼泪。
一天夜里,爸爸又喝的醉醺醺的才回家。
妈妈已经快崩溃了,她知道爸爸每天不回家,根本就不是在加班,只是不想回来帮帮忙。
而她每天都想着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女儿活下去,因为Rosie根本不肯喝奶,不肯吃东西。
更让妈妈已经心力交瘁的是:她明明知道孩子出了问题,可是大家都不相信她。没有人理解她的痛苦。
原来,爸爸也知道Rosie不正常,但是爸爸不想说出来,不想面对这件事情。
因为说出来就意味着这是真的,他不希望这样,他只想逃避。
终于,夫妻俩第一次共同面对了他们的孩子不正常这件事实。
妈妈内心非常煎熬。
她想为自己失去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去哀悼。
她本来以为世间上最糟糕的事情是失去孩子,但她没想到会是孩子出了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孩子,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爱着她。
她总是忍不住想,是现在这个不正常的孩子带走了自己美丽正常的女儿。
他们抱头痛哭。
爸爸不再逃避,妈妈不再孤单。
但是,妈妈怀疑自己是否能爱着女儿?
爱着一个不知道生了什么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照顾的女儿。
这时,爸爸给了她鼓励,相信她一定会非常爱女儿的。
事情说开了,似乎就不那么难了,就可以乐观起来,开开命运的玩笑了。
妈妈憧憬着Rosie可以有一天像爸爸一样拿着瓶子喝水;爸爸幻想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Rosie的疾病。
虽然前途漫漫,但是两个人一起面对,真的感觉好多了。
Rosie刚出生的这段真的比较丧,后面几集还会讲到父母的迷茫、不理解和互相指责。
因为爸爸妈妈不是圣人,他们会无奈、会抱怨、会逃避。
但还好,他们选择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坚持了下来,陪着Rosie长大。
剧里展现Rosie现在九岁的故事,色彩明亮多了。
爸爸妈妈爱着她,照顾着她。
每天的生活鸡飞狗跳。
如下:
爸爸带着Rosie去公园。
出门,正好遇见邻居家父女俩在骑自行车,其乐融融。
而自己的女儿躺在地上不肯走。
爸爸无计可施,只好让妈妈出来,俩人把Rosie抬上汽车,开车去了公园。
其实,公园离家也就二十米,开车一分钟吧!
下车,“愉快”的玩耍。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亲子时光——看着Rosie咬咬人,吃吃草。
小时候操心的事情,长大了仍然在操心。比如吃饭。
虽然吐槽Rosie连垃圾桶都能舔,妈妈还是耐心的沟通,唱歌、玩游戏,好不容易喂她吃一口,又吐了出来,也不急,继续喂。
他们仍然把自己的女儿当成公主。虽然Rosie总是出各种状况。
Rosie把自己的便便藏起来,夫妻俩联合找屎。
一不留神没看住,眼睁睁看着Rosie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晚上,爸爸为了能放松下,能喝点酒、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决定早早地哄Rosie睡觉,他偷偷给了Rosie零食和iPad。
但是才清净没一会,Rosie又开始嘭嗵嘭嗵的摔门。
爸爸只好求着Rosie能停下来,可是根本无法沟通,爸爸气的想打人,可是他不能打Rosie,只好打了Rosie最爱的小河马玩偶。
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还是妈妈来把Rosie抱去了客厅。
怕棋子被Rosie吃掉,收起来,不玩游戏了。
怕酒瓶被Rosie打碎,收起来,不喝酒了。
电视剧也挑Rosie喜欢看的。
爸爸想要放松一下的希望破灭了。
他可怜巴巴地跑到门外,红着眼眶,抽着烟。
碰巧遇上邻居(就是之前和闺女一起骑自行车的爸爸),俩人尬聊了一会。
爸爸说,“Rosie很任性,一句话也不听。”
邻居知道Rosie的情况,而且他自家的闺女乖巧可爱,邻居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好安慰道,“我家孩子也差不多。”
爸爸一脸认真的说,“不是的。”
邻居只好匆匆结束尬聊,落荒而逃。
最后,爸爸向Rosie道歉了。
虽然爸爸很抓狂,但Rosie还是他的小公主。
听到爸爸的道歉后,Rosie拿起自己在学校用的辅助工具,对爸爸妈妈写下了人生的第一句话,“我想让爸爸睡觉觉。”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等了九年,很值得。
第一集这样很暖的结束了。
后面几集也是,前面很丧,最后很暖。
可能编剧只是为了升华主题,才给了一个美好结局。
不过,细想想:养孩子、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吗?
剧里的父母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
看起来乐乐呵呵,但遇到困难的时候,真的很丧啊!
可是很丧的时候,只要给了一点点甜,又能飞起来了!
管他生活如何鸡飞狗跳呢!
这部剧里的孩子和我们的孩子不一样,但是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
好几次我都眼眶含泪,感叹:剧本写得太好了,说出了我的心声!
但是我不忍心看第二遍,因为养孩子有时候真的挺苦的,挺不容易的。
我吃不了苦,只能想着:苦是苦点,靠着一点点的甜,就能撑下去。
谢谢。
There she goes 怀孕期间看的 所以没有看完 为什么呢 因为真是太难了 有一个mentally disabled的孩子这孩子九岁了好像 智力还是小宝宝 真是太难了 想象你孩子 九岁了也不会说话 不会做事 任何事情都还是需要家长来做 但是已经到了抱也抱不动没法整的程度 妈妈和所有妈妈一样 怀着各种美好梦想 结果女儿生出来之后根本无法有连接 感觉她不是自己女儿的那种心碎 一个非常沉重的剧 但是拍的很家常 很真实 让我等路人见证了这个不平凡家庭的日常 是个好剧
以为是喜剧,所以点了进来。但是第一集就令人猝不及防。Roisy是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她固执地喜欢X,甚至会冲到马路对面想要扣下别人家车牌号上的X,甚至连吃饭都要父母唱着不停发着X的音调哄着。她会一个任性就把牛奶从自己头上浇下来弄得厨房一团糟,还会在父亲好不容易哄她睡着后爬起来砸门......
真是一出非常黑色幽默的喜剧了,连Roisy的爸爸Simon都累觉不爱。觉得只要有正常的老大Ben就好了。
而第一集中,Roisy的母亲,Em,在Roisy婴儿期发育迟缓,可是所有人都和她说Roisy没问题,以及Simon就是躲着不回家的时候,她质问的时候,情感爆发的那段戏,真的演得太好了。
她不是一开始就成为Roisy长大后那个耐心,包容的妈妈的。镜头在Roisy刚出生和长大的两个时间段不停切换,而我在屏幕前已是泪眼斑驳。
To be continued.....
二三四集连着看下来,觉得台词真的太短小精悍又直触人生了。一张张地截图,一张张地为丧偶式育儿的婚姻感到难过。很想知道,Em是怎么从那种窒息的绝望中走出来的,Simon一点点的改变又是怎么发生的。
对于有发育障碍的Roise.父母的感情都是非常复杂的。一开始并没有怎么承担育儿责任的Simon很反对Em不厌其烦地去做各种检查,觉得她很boring.只要爱孩子就够了。可是到后来,等到Roise长大了一点,麻烦更多了一点,他参与进来后,他也和Em一样,痛苦地爱着这个孩子。他也越来越能体会到这种心酸与挣扎。也打趣着吐槽着想换掉这个孩子,夫妻俩一起从孩子身边跑出来去酒吧透气,但是还是不停不停地说起孩子们。。。。。。。
看到这对夫妻的过去与现在,看着他们在不完美甚至还要比他人更残缺的生活中,努力和每一个困难斗智斗勇,努力地适应残障父母的身份,用尽全力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孩子好,同时与彼此和解,觉得心里又酸又温暖。
他们虽然满脸皱褶,饱经风霜,
但真的太美了
家有一女,患有难以确诊的染色体疾病,有学习沟通障碍,巨型宠物无敌破坏力的存在,这样的境遇真的是开启了艰难模式。这样的状况,换作你我会如何。面对一地鸡毛,父亲佯装听不见,借口工作日日晚归酒吧买醉逃避现实。男人好像永远长不大,不愿意承担责任,渴望妻子像之前般等量的爱。然而,亲情是神奇的魔力,驱使母亲由责任到爱的转变,父亲由逃避到承担责任的转变,哥哥一如既往小暖男。一口气刷完!
David Tennant是魔鬼吗?!我一个有10k paper要写的人,就点开他人物页面的最新作品页看了一眼,然后就把这部剧看完了.......
不是喜剧,看着伤心的,尤其得知小女儿原型是编剧的女儿时。罹患无法确诊的染色体疾病的小女儿,真的是只猴子,不能说话,动不动就发疯,脾气坏又暴力,力大无穷破坏王,给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带来的是什么。把自己代入进去,我觉得我可能没办法爱这个猴子,她不聪明,学不会正常生活,无法交流,大力暴力,日夜磨人,而且医生无法确诊,这没有答案也不知何时结束的黑暗会击垮我,也许一年都熬不到我就会放弃,结束掉自己。所以这家人真的好厉害,小哥哥特别棒。编剧一家也好厉害。
这就是爱~
我看到的是一个被特殊孩子毁掉的家庭的坚守和努力。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那么请你一定要善待她。孩子没有任何错误,请你为你自己负责
是被标签上的“喜剧”给欺骗了,想调节心情,哪知不但不是喜剧,反而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片!!
哦 希望各位父亲可以认真研究这部片子并且反思一下自己对家人的态度
你以为这个剧情走下去爸爸要渣了,结果没有;你以为这个剧情走下去,哥哥要叛逆了,结果没有;你以为这个剧情走下去,邻居会冷嘲热讽了,结果没有;你以为结尾小姑娘会说话了,结果没有。
生子当如天使Ben
这个演女儿的真是天才…
无论是《相对无言》的自闭,还是《蝴蝶》的性别认知,近两年英剧对于任何特殊孩子及家庭教育问题的触及总会拿掉没有意义的粉饰和鸡汤式感动,而是一份真实却不带偏见的纪录。一家人互助的温情诚然可贵,但连一餐好好在外吃饭的权利都被“剥夺”难免也会厌弃。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可以在任何时候修复和诊疗那些不完美的问题。于是人们可以做的只有,用爱和理解包围,告诉他们,你永远是最让我骄傲却又从未后悔拥有过的天使。
DDT一集要讲十个乐队梗,一集要放三首以上摇滚当BGM或片尾曲,非常🇬🇧。总的来说生育不可控,领养风险低,领养代替生育。
真实的hard模式下,丈夫也会在鸡毛满天飞的混乱中假装听不见老婆在喊他,这甚至比酒吧买醉还要真实。
烘被子烘了半天,把这个剧看完了。最后几分钟让我绷不住了,鼻酸眼热,在心里哭了。家有一个学习以及沟通障碍不会说话的病孩子,真的太艰辛了,不过他们会过得又狼狈又光明,因为他们有的是爱啊爱啊。
冲着小十看的,但是这片子好让人绝望
感觉不是LD或者不仅仅是LD
Ben是年度最佳暖男。后面两集都看到泪目。
当我们还在努力做科幻的时候,英剧已经开始回归家庭生活了。父母的无奈和对孩子的爱表现得特别好,Ben这个哥哥也太好了。但是这么快就结尾了,感觉不像个结尾。可是,这样才是生活啊。
英式冷漠诡异的温暖,爸爸逃离挣脱责任后的回归,媽媽由責任到愛由崩溃到博弈,对于这样一个莫大的残缺孩子任何一个普通家庭都无法正常再运行,希望能有ben这样的家人。
There she goes. 念起来就像一声叹息,一边要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一边想看看今天她会不会让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