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睡觉了,又看了一集波洛。
第九季的第一集,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看看,没想到一看就陷了进去。
拍得太美了,光影如画,虽然有点模糊,却格外有种复古的美感,大概是导演故意为之,这样让回忆就更像回忆,充满了金色的光芒。
故事很悲情,隐忍原配,渣男,一箭双雕的恶毒小三,爱而不得的同志(复古的电影里同志都是悲剧角色),罗生门的叙述结构,波洛一个一个的去采访,听到了五个不一样的故事,螺旋式的剧情推进,一点点的将细节泄露,一步步的将观众带入故事里去。
跟其它的波洛探案集时不时逗趣不一样,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是个像梦一样美的悲剧,梦里的人看不清迷雾,都在说着自以为是的蠢话,梦外的波洛逐步抽丝剥茧,将残酷的现实从黄金的梦境里剥离出来,血淋淋地扔在众人面前。这样的设定太美妙,代入感极强,悬疑气氛浓烈,最后结局出现的时候,观众不只恍然大悟,居然也对梦中人惊醒时的锥心刺痛感同身受,这应该就是虚拟作品的最高境界:混淆现实与幻景的边界,让人流连不知归路。
最近一直在反省自己的写作,作为一个虎头蛇尾的人,我一直在坚持将烟缘录写完,甚至开始在豆瓣一章章连载(当然,没有读者,哈哈,只有五个follower的豆瓣,怎么会有读者-- 最近增加到了八个,哈哈),但认真想想,烟缘录开头要吸引人的地方实在太少,仿佛一个小孩的日记一样,言语稚嫩,内容贫乏。我想要修改,又无从下手,整个小说的结构就是一个成长故事,一个完全没头没脑不懂世事的小神仙长成心机深重祸国殃民的大妖精,最后回归本心不再执着的归隐,最要命的是我用的是第一人称,开头如果显得妙语如珠,那就看不出成长的痕迹,整个故事就会飘浮起来。
但是开头不吸引,读者就很难投入,这个碎片化的年代,难道真要让人忍几章再看到戏肉么?难道真有人会没事做到来读这个无聊的开头么?
虽然我对这个故事还算是有信心的,但是真心怕会被开头毁掉。
怎么说呢,这个故事其实也是我的成长故事,不是么?不是说我和胡美娘有什么经验重叠,而是这是我的文笔成长的故事,从开始一拍脑门决定下笔,到现在认真研读各种学术书籍以求还原历史现场,用心给小说、诗歌、戏曲写笔记做心得,我的文字也在精炼提升,我自己都读得出来。
还是不要想太多,继续写下去好了。这不一定是要赚钱的作品,第一部作品往往都是练笔,我且将它当作一个实验,好在我不着急,感受认真做一件事,也是一种收获。
嗯,我就那个看个电视剧也能感怀身世的人儿,为自己撒花。
这集很精彩,精彩到我都没精神再去看第二集。因为我沉寂在那对夫妻的悲伤中,虽然死者是个渣男,但是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妻子也爱着他,想想他们夫妻的结局,还是蛮悲伤的。
剧透:
故事人物:画家(死者),画家妻子,发小A,发小B,妻子的妹妹,18岁的小三,妹妹的家庭教师。
十四年前,多情的画家被小三勾引,将小三请到家中为她画画,发小A来家中做客,发小B住在她们家对面。因为年轻气盛的小三故意挑衅妻子,让妻子不满,夫妻俩多次吵架。某日下午,他们去发小B家中做客,妻子偷了其家中的毒药。第二天,画家在画画时喝酒去世。妻子自然成了嫌疑犯,不久便被绞刑。
十四年后,她们的女儿请波罗找出真相。
故事的叙述也很巧妙,波罗去找了五位当时的人,通过五个人对同个故事的不同角度叙述,拼成一个完整的剧情。
发小A的表现很明显,从他的神情和叙述中可以感觉到他对画家有着特殊的感情。
而发小B,看上去是个诚实憨厚的人,他对波罗说自己深爱画家的妻子,而在故事的最后,波罗问小三“b是否在妻子的判决之后向小三表白”,小三的回答是“是”。
在家教的交谈中。我曾怀疑凶手是不是妻子的妹妹。而十四年后,妹妹的反应也是让人怀疑。
故事的真相是震撼的,但也在情理之中。我怀疑了所有人,唯独真凶。
这个悲剧,源头大概是画家的艺术家性情吧他爱自己的妻子,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多情与激情。最后伤了两个女人。
《啤酒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我都是先看了原著又看到的电视剧,这版翻拍真的很凄美,其他两集也延续了凄美的情调,但是奈何我对这两集实在没什么印象。昨天看完74版尼罗河,晚上又看了一次小说,今天又看了一遍电视剧的翻拍,忍不住要叨叨几句。
先说《啤酒谋杀案》,这本在阿婆小说中不是最出名,却是我看了难过最久的。剧版拍得太美了,每个人恍惚的夏日回忆中花园小路上的光影交错有多美,微风轻轻吹动,两个小女孩活泼的笑声,本该安稳的岁月却酿成了一出悲剧,画家夫人行刑前对死亡的恐惧,女模特心如死灰的“他们去了一个我找不到的地方,我杀了他,死去的是我”,结尾长大的女儿步入阳光洒下的故居想象的闪回镜头,真是看得我肝肠寸断。只有一点点我想吹毛求疵,那就是书中一部分的反转来自于两兄弟的口不对心,哥哥对卡罗琳的爱早已在年月中消磨褪去,后来吸引他的是女模特的青春活力,弟弟表面上讨厌卡罗琳其实是怨她从始至终没有爱过自己。至于画家,除了忠贞的妻子和天真的女模特,我实在觉得他实在不配被别人爱了,剧版却给他增加了弟弟的爱实在没有必要,书中的卡罗琳是那么高贵悲悯,阴差阳错下主动替妹妹赎罪,可阿婆多么偏爱她,让众人在多年后回忆起她时依然温柔优雅,让她的亲人朋友在多年后回忆起依然爱她对她不吝赞美不忍指责,这才是她的悲剧所在不是吗。
再说《尼罗河上的惨案》,西蒙只有孩子气的贪心,让我觉得他冷血自私,杰姬却让我从头到尾像波洛一样同情她,爱得太深太危险了。这版拍得同样很美,冷静、果断、为爱付出一切的杰姬,连波洛都选择默许她自己解脱,最后两声枪响两具尸体一起倒下,镜头逐渐升起,在“love is the sweetest thing”的歌声中,缥缥缈缈闪回他们贫贱时在烛光中相拥起舞,Jackie啊Jackie,你举枪自尽时有后悔过爱上Simon吗!另外编剧能遵循原著让医生和科尼亚在一起,而罗丽莎勇敢地亲了提姆,为什么不能成全罗丽莎的心愿呢?波洛那么喜欢罗丽莎,同情她的痛苦,觉得他俩般配,为什么编剧不让她收获爱情呢唉……小说中提姆不是恋母,而是身体和精神同样虚弱而对母亲产生依赖,他见到罗丽莎就喜欢她只是觉得自己不配,而艾乐顿太太作为独身母亲关心儿子,她觉得Joanna肤浅虚伪,同意埃及之行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儿子有机会遇见其他的年轻姑娘,后来她看出提姆和罗丽莎互相喜欢,她知道罗丽莎母亲酗酒而同情罗丽莎,也想要成全他们。他们明明可以是相互救赎的一对,又一次对编剧产生怨念。
真的是很意外才在鹅app上看到的第九季,主要想说一下第一集五只小猪。第一次看是在CCTV6上,那是一个复习小学语文期末考试的夏天下午~本来只是前面的武侠片播完了没换台,却意外的被吸引。小的时候只是看剧情,觉得多个视角故事很悬,侦探厉害!现在再看,不免多感慨几分人物本身。
女儿拔枪对准小三的时候,小三希望她开枪,并告诉她自己在杀人的一刻已经死了。弹幕觉得小三婊里婊气,太便宜她了之类。这个时候波罗就像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一样劝住了女儿,是为了一个真善美正义包容的结局吗,私心觉得不全是。人性本恶,看到美的会嫉妒,看到好的会想要占有。为了别人做下的恶,搭上自己的生活,这种事?!但我们为什么还会怨怼,抱怨老天不开眼,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生活高度。就比如绊住你的是一坨翔,你再怎么和他去扭打争辩,他还是张牙舞抓的坨在那儿,只有你自己沾的一身腥。不做一个只会说让老天去收拾他的圣母,成为一个努力经营生活的实干家,想要的顺心顺意才有可能接踵而来~
所以,向阳生活既不是鸡汤也不是劳工号子,而是我们应该拥有的生活态度,不与傻B论长短,不做无谓事虚度光阴,谨记你我~
看这剧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其次归于平静,一“平”到底,拒绝烦躁,漫不经心。虽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要收起激情。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听到的不一定是事实;破案遇到僵局,启用逆向思维模式,能起到不可思议的效果。虽然没看过原著小说,但能够肯定比电视剧深入、剖析,因为电视剧够精彩了。阿婆的小说固定模式一定要有至少几个有故事的人物来撑起整个案件格局,从而引出主题
这一季太精彩,四个案子都有很出色的地方,而且女演员颜值上了不止一个档次hhh。
算渣男NTR合集吧,还每集都NTR_(:з」∠)_,男生禁不住诱惑,控制不了身体或精神,即使觉得不可能没必要也要一时爽快;女孩子被背叛之后不能放手,反而在痛苦中觉得爱情更加深刻得难以离开。H庄园里说得特别好啊,Do u think love is ever a happy thing?Love should be enough and not too much.老生常谈的事啊,但总有那么多人深陷其中。那句话怎么说的,道理我他妈都懂,但仍过不好这一生。更何况哪里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看得那么明白。
1.五只小猪(啤酒谋杀案)
这集的拍摄手法特别出彩,回忆和对话交织,有点像黑泽明《罗生门》,在立意上也有相似之处。就是回忆部分用像拍手持MV一样的抖动的镜头,本来就熬夜看剧看得头晕…同一件事,五只小猪看到的不尽相同,各执一词,并且出于种种原因在其中掺杂了自己的谎言。🍍在他们的证词里去伪存真,还原一桩十几年前旧案的真相。女主的长相和声音特别赞,埃尔莎后来的妆像只🐼,并且看到第九季了第一次出现腐国剧的必备元素……女主真的死得太可惜,顶下莫须有的罪名被绞死以为保护了自己愧对的妹妹,结果其实一切都是那个破坏她家庭和幸福的女人的计谋。结尾寒心,尽管没有交代,真凶应该是逍遥法外了吧。
2.H庄园的一次午餐
犯罪动机和手法其实有点扯,绕来绕去嫁祸了好几轮,看完想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并且还是觉得很扯…虐心四角恋是这桩案子比较出色的地方,男主典型渣男女二典型第三者而不自知,女主非典型大家闺秀原配,大气且善良、决绝又脆弱,最后能和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医生在一起真的有种天道好轮回的欣慰。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爱情寓言很触动人,第一次看菠萝泪目。
3.尼罗河上的惨案
原著是阿婆非常著名的一篇小说,改编电影之前也看过,所以剧情上没什么悬念,开头的床戏倒是震惊到我了,果然是走进新世纪了,嗯…
4.空幻之屋
首先,我想说,这集的女演员颜值演技我给一百婚!一百婚!👏🏻👏🏻
女主笨手笨脚傻傻纯真形态和坦白以后的“我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傻”形态切换得太好,无辜的大眼睛和卷发、总是慌张得像只小鹿的神态和语气,一百婚!
女二沉着冷静,独立潇洒,帅气的眉毛挺翘的鼻梁,各种优雅的抽烟,各种保护女主,我都想站百合…咳咳,一百婚!一百婚!
女三浮夸做作风情万种的女演员,女二说她was and is a bitch of the first water🌚
老太太像颗精明讨厌的豆子。
男主可谓非常复杂了:聪明能干有事业心;很多次出轨;当着妻子和现任情人面送初恋情人回家一夜不归;被妻子杀死,死前还嘱咐自己聪明的情人保护自己那傻傻的妻子不要被抓住…我确实不懂了……
总之,这是围绕着爱情和金钱的出色且高颜值的一季。气氛比原来低沉阴暗了不少,菠萝的眼神看起来总是忧心忡忡。
回想以前的案子,越发觉得人心丑陋,世风日下,道德伦丧…不知道阿婆是否是有意为之呀。
episode 1: Rachael Stirling,Aidan Gillen episode 3: emily blunt 西星给1, 其他三集很平淡
《5只小猪》《H庄园的一次午餐》《尼罗河惨案》《空谷幽魂》。外貌协会大惊喜,这一季无论男女都颜爆表了!2003年的大菠萝都是情感大片,1、2让冰冷的犯罪推理因为波罗而温暖了,看得催人泪下。3,4选角上很符合原著中描写,尤其尼罗河的三位主角,盖过78电影版。
这一季真的都好好看。每个案子都有种忧伤无法摆脱。
这季整个画面和拍摄都精致了,女性角色更漂亮了。还香艳多了,几乎每集都有床戏,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啊(´・ω・`)
1精彩;2结尾精巧;3搞笑;4美好。
随便点开一集就是我的新女神Stirling,再看第二集,8th和红内衬风衣小探长,哎哟这个卡司不要太棒,每一集都要冒心之泡泡的节奏。/虽然菠萝和马小姐系列从来不缺美人,但这季的颜值还是高得太逆天了!四个故事风格高度统一,看得很爽。
2016-01-31想看
颜值爆表的一季,虽然凶手普遍好猜但还是拍得很好看
尼罗河上的惨案真心不错,而且我竟然猜到了凶手!第二个故事个人感觉推理有些扯
082917标记,隔了四个月122617又重新拿起来看。这一季开始itv接手,画风一下子就上升了一个档,不过也没有了标志性的op、ed曲了。/122917看完。水平很高的一季,颜值也很高。爱恨无谓两个字,情与财。这一季有Emily Blunt。从这一季开始,只剩波洛一个人了。
这一集怎么这么多美女。。。第四集的Megan Dodds,哟哟
这几部把女性都刻画得有血有肉,女主都是外柔内刚的类型。喜欢H庄园的一次午餐的女主,面对小三和渣男,始终保持尊严又不失人性。尼罗河惨案也在这一季里。
itv接手,E01拍摄方式、剧情赞,E02 Kelly Reilly客串,E03 尼罗河惨案 Emily Blunt 成名前客串,E04剧情一般。四集的共同的主题:女人的嫉妒!
大侦探波洛最爱的几季之一。最喜欢啤酒谋杀案,Caroline只出现在片段交错的回忆里,可是她太鲜活了,以至于我看到她面对死亡恐惧的脸时潸然泪下。最后的收尾尤其美,当风吹过纱帘,重回到旧时光的露台,定格一张全家福。还有那幅画,一位受害者在死前为凶手画的像,展现得比原文更生动。柏馆也很棒,Mary的刻画有点单薄,可是那位负心未婚夫演得好棒!小说里感觉他挺典型挺扁平一渣男,剧集里却把这个人性格展现出来了。看到一半,确实有了那种“啊他俩不是一路人,怪不得会分开”的感觉,而不是“负心”标签那么简单。尼罗河上的惨案和空幻之屋不好评价。尼罗河是小说非常知名,但诡计不太符合我的喜好,所以一直没什么感觉。空幻之屋小说胜在对心理的描写,演员尽力了,可是肢体传达这些微妙的感觉确实难。
有人说这四部都是渣男,错了吧?尼罗河上的小帅哥,不渣吧,他爱的人没有变过。
阿婆对细节的掌控力真是太强大。不过此评论的重点其实是...“小指头”先生年轻时真是貌美啊...
所以的故事都是关于爱或者通向爱的,只是结局不同。
这一季也太好看了吧
1拍得较佳,几个角色台词的轮换过去与现在的虚实;2说到底也是对金钱的过份的爱跟爱情的悲剧;3我觉得比电影也没很差,主要还是本身的剧本好;4原作看过不记得了,里面几个女演员都很漂亮,只能说演笨人真是太让人烦了
EP3是我翘首盼望很久终于出现的DEATH ON THE NILE 跟电影版有非常多的不同 还记得很久以前一直不看TV版的原因就是因为喜欢电影版的Poirot(好吧我知道我的逻辑很不可理解) 越来越喜欢David Suchet演义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 不过尼罗河嘛 我还是喜欢剧本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