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理解,《西部世界》那种伪科幻可以被大街小巷传颂为科幻烧脑神剧,怎么《The Expanse》这部真·科幻烧脑剧却总是在被担心续订的问题……
当然烧不烧脑、有多烧脑这都另说了,但作为科幻剧它的科幻细节刻画之踏实可信可以说是近年来无出其右的。而且吧,不再把地球作为唯一的生态模板,不再把地球人作为唯一的种群规范。就这么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的身材、你的样貌、你的习惯、你的语言、你的文化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为空间的隔阂、环境的差异而转化、变异,同胞可以成仇敌,妻可以离,子可以散,任何一个试图阻挡的人,都成了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的,从来都不是少数。螳臂当车,也终究成不了气候。所以,有了伟光正的船长不停地带来更加残酷的悲伤;有了同甘共苦的爱人为了信念毫不犹豫地离开;有了训练有素的军人因为同伴的背叛而背叛同伴;有了道貌岸然的决策者把私欲当信仰搅弄风云。还有莫名所以的悸动,不知所措的力量,和不可抗拒的诱惑。可偏偏没有救世主,可以指明前方的道路。(剧中那寻找上帝之船都被用来当棒球棍了= =)
历史的长河里,宇宙的舞台上,任何生命甚至族群都渺小如蝼蚁,被裹挟着前进,不管愿不愿意。并且,即使已然渺小如斯,却仍然彼此防备,孤独地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我从来都是最吃这一套的。不计后果、不论对错、不讲道理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渺小却不卑微,每一丝的执拗都闪闪发光。
啊!赞美Syfy!
这个剧的本子肯定没有问题,毕竟里面关于世界观设计的细节真的是非常的精彩丰富,剧情场景还有设计真的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而且配角也经常会说出符合道理的选择。 所以主要问题就出在这俩男女主身上,在排除编剧就是想表现“be a 圣母圣父 is better,运气will加成”价值观的前提下,只能得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这俩演员演的太垃圾了!! 编剧本质想要体现出角色丰富细腻震荡多面化的人物性格,因为他俩的演绎变得一塌糊涂。 女主还稍微好一点,能看到情绪随剧情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是在面对大选择的情况下,并不能演出一种坚定型的人设。 男主真的是演的一塌糊涂!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皱个眉头!思考皱眉头,生气皱眉头,疑惑皱眉头,愤努皱眉头。所以全程他每次突然改变主意的时候,在演技上完全得不到一点暗示,只会觉得这个人变化得莫名其妙,随心所欲,自大油腻还双标。 男主形象真的被他演毁了,随便拉个配角角色出来都感觉演的比他到位。偏偏他剧情还那么多,啊真的是,走日常线的时候靠脸长得还挺帅的,于是还能看,但每次到了大事件的时候,他的剧情就很难看得下去。
E1-3
现代装的瘦雪诺好帅!! 角色设定也很加分 gentle&decent 真的好喜欢 就像opa现领袖约翰森所说 这是老伎俩,让他们以为他们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曾经的警察Miller对opa男孩说 one way or the other 早都是被设定好的 就像亨利詹金斯在《盗猎者》里面提到的 这些文本提供了想象性/象征性地 探讨/解决现实问题和困境的空间 诸如《黑客帝国》《西部世界》《失控玩家》等等影视文本
亦或是《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这种学术文本 其实都有涉及到这种探讨 关于自由意志、控制、权力 无论是被体制(现实)、 还是网络系统(影片文本的想象)
等等任何建构出的显在或隐身的存在
是否被操纵
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操纵 细节处理的也超棒 Miller虽然被辞退 但一直像地球人着装 直到换上行星带人的发型和衣服 体现着人物内心认同的真正转变 Amos很让人惊喜 想出让俘虏的科学研究人员配合的方法 火星舰上被排挤的所谓earther 不断在制造“他者”的人类
E4两难困境dilemma
铁轨应该救援助的医生(几个好孩子)还是放弃他们救更多的孩子
我发现AMOS的精神导师发型
和现在的Miller好像诶
他们俩才是情侣吧(情侣发型hhh)
Miller险些下线555
结果悲壮变惊悚
谁能想到一场沉默盛大的告别卡住了
Eros竟然躲开了
妈耶,星星成精了
剧情设计和逻辑的非常好,背景、特效非常尊重物理原理,很多地方在我看来已经接近完美。确实让我开心地接受了许多太空物理常识的科普。一直喜欢看科幻影视剧,这部剧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几部硬科幻之一了吧哈哈理科生一本满足。
其实还有个特别喜欢的点在于,剧中的未来世界,一个人的优秀不再被性别限制,女性可以成为队长冲锋陷阵,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样偷跑出去看海;可以成为指挥官带着军队英勇赴死。更可以是一个坚强的母亲的同时是一个老狐狸一样的政治家坚守着本心。没有人因为她们的性别而怀疑她们的能力。
把科幻分为“软科幻”与“硬科幻”,是科幻界内部流传最广的一个分类法。
硬科幻以追求科学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对技术描述的要求很高,创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
软科幻就比较宽松,不要求科学细节的合理性,只要有科幻因素,都能称为软科幻作品。软科幻甚至还出现了“稀饭科幻”的分支,指软到极点,毫无科学色彩的纯幻想作品。
根据以上定义,不死磕科学合理性的软科幻作品,显然更方便创作。
实际上,软科幻作品,也确实比硬科幻作品数目多得多。随便一数近期的科幻片:《移动迷宫3》《环太平洋2》《头号玩家》……全都是软科幻。
如《头号玩家》这类的软科幻作品,实际是套用科幻元素的类型片。
对于建立在当前已有前沿科技和知识之上的硬派科幻,近年来数得上名字的作品,也就《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寥寥几部。
不过,即使是这些看起来“硬”的作品,也还免不了有些不科学的部分。
比如《地心引力》里,女主的脚被绳子缠住,然后她抓住了飘出去的宇航员,宇航员却告诉她松手,因为绳子会带不动他们俩。女主不听,宇航员于是松开手,自愿牺牲,成为电影里感人的一幕。
但是在太空中,达到相对静止后,惯性是为零的。理论上松开手之后,宇航员只会飘在原
资深宇航员加勒特·赖斯曼吐槽:“桑德拉只需要轻轻拉一下他的系绳,就可以让他飘回到空间站。”
预算充足,拍摄周期长的电影作品,尚且还有这样的遗憾。限制更多的电视剧领域,硬科幻作品就更少了。
预算充足,拍摄周期长的电影作品,尚且还有这样的遗憾,限制更多的电视剧领域,硬科幻作品就更少了。
Syfy台《苍穹浩瀚》可能是一个例外。
2014年,Syfy台宣布,将制作一部无比硬核的太空科幻剧——《苍穹浩瀚》。
Syfy台总裁Dave Howe称:“《苍穹浩瀚》会有着史诗级别的规模和广度,也会是Syfy台史上最具野心的剧集。”
尽管实际的预算被Syfy台严格保密,但据推测,第一季的预算和《权力的游戏》第一季相当,在5000万美元左右。
两季下来,《苍穹浩瀚》的口碑,确实不负Syfy台期望,表现不俗,在IMDB上取得了8.3的均分。在烂番茄上,第二季更是取得了95%的新鲜度。
《苍穹浩瀚》的第一季已是不俗,第二季更是口碑爆炸。
在2017年的雨果奖上,《苍穹浩瀚》更是击败了一同提名的《黑镜》《权力的游戏》《神秘博士》等大热剧集,夺得了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奖。
著名媒体网站《IndieWire》称:“《苍穹浩瀚》是最好的未来科幻作品。”
“《苍穹浩瀚》第一季全然打破了科幻电视剧的游戏规则。”
《苍穹浩瀚》凭什么取得这样的荣誉?三个字——够硬核。
“只要故事允许,我们从科学开始,尽可能地坚持下去。”在一次采访中,《苍穹浩瀚》的视觉效果主管Robert Munroe这样说道。
正因为足够有真实科学依据,《苍穹浩瀚》的第一季,登上了《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的封面。
要知道,作为物理学界排名前十的国际期刊,《今日物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还没有让任何科幻作品登上过封面——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科幻小说。
加州理工大学也联合《苍穹浩瀚》剧组,举办了一场讨论会。
在这次讨论会上,《苍穹浩瀚》的执行制作人Naren Shanker声明,节目中对于各大星体的呈现,都是基于NASA的实际图像制作而成。Naren Shanker有着康纳尔大学物理与工程博士学位,也曾参与《星际迷航:下一代》的制作。
拿太空科幻作品里最受关注的太空战为例。
在《星球大战》中,太空战是这样的。
两艘同等体积的舰船互射。
《苍穹浩瀚》中,太空战却是这样的。
一艘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小体积舰船正在进攻。
以真正战争的思路来看,《苍穹浩瀚》里的太空战,是现代战争的延伸——机动性和火力是关键。
无疑,尽管没有真实的太空战争发生,但《苍穹浩瀚》的太空战,更可能成真。
《苍穹浩瀚》里大量的硬科幻储备,还不止于此。
先大致介绍一下剧集背景。
剧情发生在23世纪,那时人类已经走出地球,殖民了整个太阳系。地球、火星、木星,都成为了人类的地盘。
地球由一个由秘书长领导的联邦共和国所统辖,月球是地球的殖民地。
因为全球变暖,极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显著上升。为保护曼哈顿,人类建了一道大坝。
火星曾是地球定居者的殖民地,但在大约三代之后,由于火星基本上可以自我维持,火星人脱离地球的统治,宣布独立,并建立了火星国会共和国。
火星上,一个个营地建起。
地球联邦和火星共和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不断发生碰撞摩擦,并争夺着地球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采矿权。
小行星带就是一个三无地带,由一系列小行星组成,大的小行星上有矿井和太空站。小行星带上,多数人以采矿为生,生活环境恶劣,类似于第三世界。
小行星带上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谷神星”,现实中也是小行星带上最大的星球。
这样宏大的背景,如何做到足以令人信服?
回归到“太空时代”这个词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太空”。
太空最大的特点有二:没有空气,没有重力。
没有空气这一点,太空科幻片大多注意到了,只是,基本强调的是“缺氧”。
像《地心引力》这样的硬科幻,开头一直在强调氧气不足,要尽快逃进舱内;太空惊悚片《异星觉醒》里,更是直接呈现了宇航员因氧气耗尽而死的桥段。
同样是氧气即将耗尽,惊悚片里就会死……
不过也有如《异形:契约》这样,大大咧咧,连面罩和防护服都不穿,就敢下船探测外星球的。可谓真实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
即使大气成分合适,呼吸自带的氧气,明显更有安全保障。
《苍穹浩瀚》里,对太空中没有空气的呈现,则比“没有氧气就会死”这点更进一步。
剧集里,有个小行星带居民,居然在太空作业中打开了头盔面罩,扯下头盔里的异物,然后关上了面罩。
我们对太空的认知是,真空里,没有空气,所以气压为零。如果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光身体内部的压力就能致死。
这人为什么没有什么大碍?
且还这么淡定。
这是由于他在整个操作中向外呼出气体,以此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确保不会因气体压力损伤肺部。
在这个人们已经习惯太空作业的世界,一个不那么恐惧真空,敢做些危险操作的工人,感觉也很是写实。
不过还是强调:危险操作,请勿模仿。(上哪儿模仿……)
聊完空气,再来说《苍穹浩瀚》里的重力。
多数科幻片都没有将重力呈现好。许多科幻片里,飞船上的模拟重力是十分常见的。甚至还有开关重力这样的黑科技。
寥寥的硬科幻电影,则大多采用了悬臂或圆环式自转的方式,以离心力作为人工重力。
《星际穿越》里的坚韧号,也是通过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据计算,按坚韧号31米的半径,需要每11秒转一周。
除此之外,科幻作品中,对重力几乎全然忽视。
《苍穹浩瀚》选择了细致呈现重力,并以此延展出整个世界观。
美国联合学院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Chad Orzel,就点名表扬《苍穹浩瀚》:“one of the few science-fiction shows I've seen to get gravity right.”(极少数呈现出正确重力的科幻作品)。
如《星际穿越》这样,依靠离心力来产生人工重力的方式,《苍穹浩瀚》也有运用,且呈现方式非常巧妙:通过倒酒。
“威士忌酒”这个中文名,侧面展现了剧集对未来文化融合的想象。
由于倒酒者处于依靠不断旋转制造人工重力的小行星,这种类似重力的拉力会弯曲掉落物体的路径,所以酒水的流动方式不是垂直向下,而是螺旋状的。
整体来说,剧集还是主要通过太空线的故事,来呈现重力。
在故事的开头,出现了小行星带的民用采冰船,长这样:
依靠推进器加速,经济实惠。
在这样的船只内,不可能旋转以产生重力。所以,在飞船匀速行驶的状态下,船舱内是无重力的。
于是就有了以下无重力性爱的场景:
男人的脚踩在脚踏车上,以此施力,也很严谨。
问题来了:如果在普通的太空船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失重的,那人怎么站稳呢?
《苍穹浩瀚》剧组表示:简单!
一双磁力鞋,保你成长快乐……
再回到无重力做爱那场戏。剧中,下一幕,他俩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飞船重获重力?
NO.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飞船要停泊在空间站。
想想看,太空中没有任何空气,所以没有阻力。当飞船要减速时,它所做的,实际是向相反的方向推进,以减慢速度。
当采冰船为了停泊而启动引擎,产生了加速度,也就让这对鸳鸯从无重力状态,变成了受加速度力而掉了下来。这里的重力,其实是加速度力。
剧集里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场景。
飞船熄火后,桥上的两人漂浮起来。
这一情节呈现的是,当飞船熄火后,停止了加速,将人“压”到地板上的推力不再,于是重力就消失了。
科幻作品中,关于加速度力能产生近似重力这一点的描绘,没有比《苍穹浩瀚》更细致的了。
加速度力不仅可成为重力,更是现代航天活动中屡被提及的——“G”。
G指的是重力加速度。通常人们会说“飞行员/宇航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训练”,除了操作方面,一个硬性要求是,他们的身体必须承受5G以上的过载。
在高G操作的情况下,血向躯干下部和腿部集中,而不向脑部集中,可能使得视觉发生“视灰”,甚至“视黑”现象。
大多数科幻作品里,飞船都能急停急飞,视G如无物。一波流畅的操作之后,飞船里的人,可能还谈笑风生。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里,就呈现了酷炫的高G操作。
《苍穹浩瀚》中,飞船进行紧急加速前,船员都将自己绑在驾驶座椅上,咬住防伤害舌头的护齿套,并由一个机械设备刺穿脖子,注入抗重力剂。
这种药剂由抗凝血剂,血液稀释剂和兴奋剂组成,以防止在高G机动期间发黑。
即使如此,在《苍穹浩瀚》的宇宙中,太空中的普通人,都还是必须经历巨大的重压。
差不多是现代宇航员和战斗机飞行员,在极端情况下的重力加速度体验。
除了已有科学,《苍穹浩瀚》还进一步想象了,太空时代下,重力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依靠重力,人类自然地区分为了不同的种族。
剧中人类的自我认同,分别是地球人、小行星带人、火星人。
在小行星带上,由于小行星带人长期处于低重力环境,骨骼结构发生变化,人体形态瘦长。
四肢修长是小行星带人的特征。
这一点也是基于真实科学推导的。
人体的重量由骨骼支撑,肌肉带动骨骼的运动。人体每长高一倍,体重增加7倍,骨骼和肌肉则必须相应的增粗三倍才能支撑起增加的重量。在低重力下,人可以长得更高,活动起来也更轻松。
但是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长期低重力的生活,也会使得骨质大量流失、骨骼肌萎缩,使他们变得异常脆弱。
《苍穹浩瀚》也如实刻画了这一点。
由于习惯了低重力,地球上的正常重力,对小行星带人来说都是酷刑。如果他们想要在地球上正常存活,就得进水箱里。
这样“硬”到骨子里的刻画,难怪著名媒体评论网站《Wired》称:“《苍穹浩瀚》的秘密武器,是真实的科学。”
除开硬科幻的储备,让《苍穹浩瀚》的世界更真实的,是那些相对“软”的小细节。
在小行星带上,空气和水是珍贵的资源,所以人们的家中会有资源限制。
左起两格分别代表水和空气,都是限量供应。
小行星带人是流离失所的下层阶级,由离开地球,以求找到工作的谋生者组成,并在此定居,这种情况下,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俚语。
剧组的语言学家Nick Farmer,参考殖民地时代加勒比地区兴起的克里奥尔语,为小行星带人设计了融合汉语、日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和罗马语这五大语言特色的俚语。
并且,鉴于小行星带人长年在太空中工作,语言传递信息不如手势方便,还设计了与语言配套的相应手势。
一名小行星带人正在教授地球人语言。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即使科技相当进步,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手机,“屏碎”的现象还是存在。
身为落魄警官,主角米勒的手机和平板上都有破损。
在社会观念上,现在部分人已经开始倡导和实行死后捐献器官、遗体。可总体来说,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
有这样的问题,就说明还存在这样的争议。
不过《苍穹浩瀚》里,干脆设置在23世纪的普遍道德中,对尸体的处理方式,是用作资源回收。这是对未来伦理观的合理展望。
只要没有特殊的“宗教丧葬要求”,尸体统统作为资源回收。
进入太空时代,会是人类历史上史诗般的一大步。许多科幻片也试图描绘这样的未来。比方说,相对偏“硬”的《火星救援》,全片都试图可信地讲述人类在火星上的奋斗。
整个“马特·达蒙在火星种土豆”的故事因真实而出彩。
但许多时候,哪怕是一些硬科幻的作品,也会跳过甚至修改一些科学事实,以便增强故事的戏剧感。这一点在《火星救援》中,就是故事开头,让主角一个人流落火星的由头——大风暴。实际上,火星上的气压很低,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不会产生那么大的风暴。
令《苍穹浩瀚》脱颖而出的,就是它严格刻画科学事实,并按照已有事实推导未来的那股硬核科幻范。
别说科幻迷,即使是普通观众,也会被《苍穹浩瀚》中呈现的太阳系殖民时代深深吸引。
这样硬核的太空剧,不体验一下吗?
以前刚开始看第一季的时候,弃过一次剧……
是我有眼不识泰山!!!!
这部剧太特么好看了!
我特么哭了好几次呜呜呜呜呜
一言难尽呜呜呜呜呜呜,我真的太平凡太庸俗了呜呜呜
夫人气场一千米呜呜呜呜呜
米勒呜呜呜呜呜我以为他至少有个副主角(对就不是配角!!!)光环呜呜呜呜
探索金星的时候看到病毒堆外景,还想他有没有可能在里面和朱莉一起呜呜呜呜呜
其实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亚马逊贝大佬宣布给第四季续命了谢谢呜呜呜呜我要继续看第三季了还没更完但实在是没办法等了……
(请别打我是个呜呜怪)
唯一的遗憾就是,核心主角团队成员都长着一张路人脸,人物魅力还欠缺。Naomi救52人出木卫三那段剧情很有意思,这种事做成了就是choose the right thing,要是被难民蜂拥扑上来杀了,铁定被观众嘲讽笑骂为圣母活该。以结果论对错,并没有谁管你的初衷。而剧中人不是观众那样的马后炮与事后诸葛亮,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预测不到结果,他们只能从本性而发,去选择自己认定的对与善,压力越大,这种选择越艰巨。普通人如观众在生活中很少会面临这类严峻的选择,所以观众说起风凉话骂人圣母贼溜贼轻易。不管结果如何,我尊敬这些在严峻关头去担当、并且依循善的根本指导做出行动的人。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其卑鄙足以令人以身为人感到羞耻,其光荣也能令人热泪盈眶。
上正道了,Syfy出个精品不容易。
本季终。这片子前5集超级经典,史诗感十足,围绕爱神星的起起伏伏让人叹为观止。但后半段突然就泄气了,智商一下子就仿佛掉线了,无论是火星还是地球都愚蠢得让人无法理解。这片子真的高开低走的典型呢。不过么,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只是变得平庸了而已。个人评价:B+
4月7日 The Expanse第二季制作全部完工……昨晚翻开豆瓣,真是一个大惊喜,谢谢大家对The Expanse的认可。我们后期制作全部工作人员9个月的辛苦工作,值了!6月开拍第三季,希望能够被大家继续喜爱。
怎样才能成为神作?当那位得罪发型师的ZZZQ黑妹跑出去选52人时,被人打死,才叫神作。
故事比太空堡垒之流要强很多,至少不弱智,制作精良,场景用心,值得一看。貌似第二季开始风格较之第一季有所变化,不希望走向太空堡垒那样的简单的太空大战模式。
第一季首播,每集先看两遍,播完重头又看一遍。。。等来了第二季首播,每集看完,内心哭一次,激动的。。。还是每集看两遍。。。过去二十年最佳科幻剧,没有之一,细节海量到爆,故事野心够大。。。第二季看到第六集,到这儿,已全面超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目前这剧的目标是超越《基地》。。。
第二季有点疲软啊,解密变成探索之后扯出来连汤带水的一大串,不过这种国家对抗的戏码刚好合一些人胃口吧。
格局还是太小
节奏比第一季快一些了,加入更多的视角和角色来进一步展开剧情,期待后续发展。这剧,稳!
这一季比上一季还好!
截止到第四集应该是今年最好看的剧,别崩。
第一季第二季都相当精彩,一部优秀太空歌剧。可惜看的人这么少,这个世界要逼死科幻迷了
感觉片子里女性角色更出彩,整体上是巾帼更胜须眉。大爱Bobbie,一出手就所向披靡,干净利落撂倒一大片;还有副秘书长,骂起人来毫不犹豫 fucking,非常有气势。期待第三季。
我想给10星。这么好的片子没有人看,合理么。:’)
整个罗西南多号上只有艾莫斯一个人是正常人,其他都是得迫害妄想症中二病的船员,尤其船长还是个白莲圣母婊,关键时刻想放飞一下自我还他妈玩脱了……我……就靠这种船来追击原分子病毒保卫太阳系?你们还能活着真幸运,和平真脆弱
第二季渐入佳境
我擦 刚看完第四集,节奏比第一季快多了……很多细节也很到位,越来越他妈精彩了,syfy终于找回当年的手感了么,就怕收视率低 被砍啊
就是喜欢这样节奏慢慢带起,最后扣人心弦高潮迭起。
持续展现“我人物不行但我奇观很赞啊”的思路……所以就算引入新角色,也就只有奇观能看啊。有点北爪宏幸只能看脸不能看剧情的既视,只不过是反过来的。太空异鬼登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主角Holden是捏他Hodor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