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篇关于山崎贤人和又吉直树的对谈?关于永田的这个角色。记忆中又吉说小说发表后大家都很讨厌永田这个角色,这和他心中的永田似乎有偏差,他觉得永田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人。而通过电影,我似乎看到了那个有魅力到沙希一直爱着的男人。他会强词夺理用尖锐的语言伤害沙希来掩饰自己的受伤与生气,同时在心中又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他会嫉妒沙希在别的男生面前说话笑闹,骑走摩托后却还是会一圈一圈转回来。他会生气到把摩托打的破破烂烂后却假装摔倒,不肯亲口告诉沙希我只是想你只看我一个。他所有的温柔都笨拙的藏在一句他希望永远都能看到沙希的笑容背后。他喜欢沙希却又好像永远隔着一层厚厚的自我保护。或许正是因为永田这种不够彻底的“失格”沙希才喜欢上这个有些稚气、有些脆弱、永远任性却永远会逗她笑的永田吧。渐渐的永田发现再也逗不开心烂醉的沙希时,其实也暗示了结局,影片最后,沙希说: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永田不会变,可是她却更不希望永田改变自己,反观这个改变了的自己却越来越讨厌。或许,当年那个上京少女也希望自己能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吧!又或许,永田正是这份坚持下去的原因与动力吧。梦想是什么,到底能坚持多久了?可能爱情和生活的碰撞是每个人都无法治愈的顽疾。电影最后一段感动到哭,可到底是为永田最终还是失去了沙希哭了,还是因为沙希单纯的付出哭了,又或是透过永田看到那个没用的自己哭了呢?
再来说说电影本身,时间线稍微有点不是很明确,如果不是看片之前知道,单单从当年还在上学到最后沙希说自己已经27岁一事无成的时候,7年时间的流逝可能显得稍微模糊,前半段节奏稍慢外,觉得都挺好的。少给一星是希望以后会更好!
看5ch说因为这个电影选择了网络通贩而可能失去评奖资格,如若是这样替主演们稍微有点可惜,看之前没有说实话没有很抱期望,可演的真的还不错,永田的旁白越到后期越不错,沙希的演技一直在线。
刚在一起不久的时候,沙希曾对永田说过,家乡像她这样年龄的人都结婚了,而她在永田身上看不到未来,她想离开东京。
永田是给不了沙希未来的,他连自己的未来都不能确定,这一对籍籍无名的人,不过是在东京这个大都市里苟活着,未来是件奢侈品。
沙希也喜欢戏剧,第一次出演由永田编剧导演的小剧场话剧就非常成功,永田却禁止她继续表演下去,因为,那时的永田戏剧生涯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没有人看好他,他也再也写不出像样的剧本,他的自卑也进一步强化了他回避社会的人格。沙希的闪光让他感到恐怖,他曾说过,我不喜欢走的比我快的人,我也更讨厌走的比较慢的人,我只喜欢和我用相同速度走路的人。
他想留住沙希,他需要扼杀沙希的才华。
虽自知平庸,却又无法坦然接受。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想出人头地的人千千万,但想法归想法,这千千万万的人中,其实大部分人都像永田沙希这一对、或一家三口、或一大家七八口一样苟且生活,都不过是大城市里的边缘人,勤勤恳恳与投机倒把的结局相差无几。
也许是在外界刷不到存在感的永田,将矛盾转移到了沙希身上,他压抑沙希的快乐、摧毁她的才华,沙希的幸福很简单,只是想去迪士尼玩一玩,永田却认为沙希的幸福只能由他来给,沙希自己都不可以,但他却连让沙希去迪士尼这样的小事都实现不了,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自卑和自闭。
第七年的时候,彼此的消耗让沙希变成了一个酗酒的人,也搞垮了身体,她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东京了。她对永田说,这七年你一直没有变,还像当初的样子,而我一直在成长,但是我还是喜欢你一直没有变化的样子的,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以下为发到朋友圈后的补充:
1. 虽自知平庸,却又无法坦然接受,总想要证明一下自己的不凡,不要像咸鱼一样生活,其实,即便是有了梦想也不过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改变不了什么,翻不了身的,这就是都市里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大城市里苟且挣扎的“边缘人”。
2. 永田是不是渣男,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他在和沙希的感情里更像个孩子。成年人是不能跟孩子谈恋爱的,成人的感情要承担责任,而孩子是不需要有责任感的,一切看心情。
和年龄无关,和性别无关,有人出走一生归来依然还是个孩子。
3. 不谈未来的感情,要么大家也都不是走心的,要么就不是成熟的感情,不谈未来就没有未来。
4. 如果没有永田,沙希其实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怀揣着表演梦来到东京,但很快发现其实很难有所成就,便决定离开东京,只不过遇到了永田,用七年的时间彼此消耗,搞垮了精神和身体。
第七年的时候,沙希离开了东京回到了老家,晚上收拾完东西要赶夜班火车回家,永田劝她说反正来了要不就在东京住一晚,沙希说,上班族啊,身不由己的。离开东京和永田的沙希,又变回了那个有智慧的女生。
5. 永田是很难持续的成功的,虽然电影的结尾是永田把他和沙希的故事改编成了舞台剧,似乎成功了一下。归根结底永田在创作上很难用有才华来形容,比平庸强一些,有一些才华,但没有天赋,其实这没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这样。
但人很难只靠熬或者勤奋成功的,还要借助要么就是运气,包括正义的运气和邪恶的运气,要么就要靠差异化优势,人最终能赢的,都是借助了差异化优势,就像乌龟不要和兔子比长跑,但是可以和它比活得久,200年后能赢它好几代。
好看,感觉可能会偏个人口味,不是大众意义上的所有人都会喜欢的作品,但是我真的很喜欢。 可能觉得自己和永田有些像吧。很多情绪不需要疑惑,思考,就能瞬间明白。 那种追求理想,但面对现实打击时的自我怀疑。那种厌弃自己的行径唾弃自己的状态。 那种尝试着改变但还是割舍不下的不舍迷茫。 中间哭了很多次。 剧里那个夜,朝,昼(没记错的话)的戏剧插曲太灵魂了。不止永田哭了,我看到的时候,就凭那一小段片段瞬间落泪。夜晚的自我挣扎向往理想,白日的自我为生计俗世沉沦。恃才傲物者被现实打击到弯腰低头,无限的情绪在我脑中爆炸。 再简单谈下人。 永田想要保护沙希,结果伤害沙希最深的也是他。沙希不停地迁就,一再退让。但结果却是两人都格外受伤,就像拥抱刺猬一样。 忍不住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曾经有一段恋情是和一个玩音乐的。感觉这个故事有点类似,像是把松子那段恋情展开讲了似的。 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对有相似经历的人来说他情绪的感染力太强了,但也太抑郁了,短期内不会刷第二遍。
最后说一下,人的价值不是只由物质财富决定的,希望大家都远离自负自卑的情绪,关爱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些吧。
啊再补充一下,个人觉得是如果是为了看爱情,没必要专门过来看这个,因为你看完只会说男主渣男。倒是影评区有人提到的太宰治笔下的边缘化人格我很认同,和《斜阳》给我的感觉太像了。
抱歉,男主真的太垃圾了,实在无法共情。
实在不能理解这种人自负又自卑到极致,还想拉着女主一起。开头相遇男主尾随女主那段真就把我看害怕了😅可能电影拍的可以,但是关于男主这种人我真的不能苟同😅全程都在希望他们赶紧分手,女主快逃..............................................
我真的好气啊!!我真的get不到啊!!
我没有想到豆瓣上那么多的评论能够在永田身上找到共鸣。是的,如果这是一部丧剧,如果这是一部讲述人的故事,我想我大约也能理解。极度的自负与自卑叠加,用攻击来掩饰内心的脆弱,每一句说出口的刀子都最终刺进了自己的心里……
可是,不是啊,这难道不是一部爱情剧吗??我看到的介绍难道不都是说这是一部日本纯爱剧吗??爱在哪里?我没有看到。
因为沉浸在创作中不愿意去做兼职,女友辍学打工养他。不仅要承担所有的房租开销,甚至连食材都要父母从老家寄过来。但是当沙希承担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问他,能不能由你来承担电费时,他说:好奇怪啊,我不理解为什么我要替别人来交电费。???!!!所以,女友为什么要养“别人”?让“别人”住在自己家里?why?
因为要呵护自己脆弱的玻璃心,所以沙希任何一句话都会成为激怒他的导火索。冷言冷语说出对人家父母的不满,路上看到沙希的朋友就没礼貌地走到一旁呆着,知道有人追求沙希只会继续尖酸刻薄讽刺女友……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能看到他所有的心酸纠结矛盾。但如果我现在看的是一段爱情,我真的什么都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一个自私自利到极致,丝毫不顾及女友的任何心情,自以为有才华的平庸loser。我更不能理解沙希对他的爱。天哪,这种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的错误就带来狂风暴雨的吵架,细心呵护着对方的自尊心只能24/7捧在掌心的心情,我真的太了解了。
虽然结尾又那么一点画龙点睛的感觉,但我不知道沙希在哭什么。今时今日的我想到当初的自己只会恨自己眼瞎。一个榨干了沙希所有的精气神,一个依附于她又讽刺打击她甚至言语侮辱她的混蛋,我不知道她在爱什么。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钱老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觉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值得写的日本电影了。 放眼望去,想找到一部豆瓣过7分的都难。 本来我都没抱什么指望了,没想到被光速打了脸。 来,掌声有请,今年日本第一部8分片——
这是一个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 导演拍得很平淡,很纯洁,也很感人,但或许有些人并不会这么想。 因为,男主永田实在是太渣了。 我是说渣到掉渣的那种。
三个例子—— 女友沙希每天白天晚上打两份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却宁愿拿着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吃自己喜欢的美食。 然后找各种借口不替沙希分担房租。 有次,沙希实在觉得有些力不从心,问他是否能分担电费。 结果他的回答令人三观炸裂:可这是你家啊?
另外,因为自身敏感脆弱的关系,永田还常常发些无名邪火。 有次,沙希的妈妈从乡下给她寄来一箱土特产。 开箱时,沙希顺嘴调侃道: 我妈妈听说送给女儿的东西要分给另外一个人吃,还有些不情愿呢。 永田立即生出了某种被羞辱的感觉,于是转过头,认真地以言语反击: 我讨厌你妈妈。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无语的。 谈恋爱的时候觉得被束缚住了,永田就撒了个谎,自顾自地搬出去住。 等到喝醉了、难受了、想沙希的时候,又不由分说跑过来睡觉。 来去如风,快乐得就像一位来自青铜五的疾风剑豪。 沙希就像是他的玩偶一样。 甚至可能还不如。 毕竟,很少有人会想方设法地要躲着玩偶吧。
听起来,永田好像就是个吃软饭的终极渣男? 也算是啦。 不过,我更愿意把他称之为"渣人"。 人大抵有三种活法,靠过去的回忆活着、靠当下的刹那活着、靠未来的希望活着。 可永田似乎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有本小说叫《山月记》,里面有段话讲得很恰如其分: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因为极度自卑而极度自恋,因为极度自恋而极度自卑。 囿于两种情绪中反反复复,裹足不前。 永田就是这样的人。
对待职业,他是这样。 高中时自觉在戏剧上颇有天赋,便兴冲冲走上了戏剧编导的职业道路。 日日梦想着写出骇世惊俗的剧本,奈何并没有那个才华。 写出来的剧本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被批评成狗。 剧团的经济状况岌岌可危,可他依然不愿意去学习,不愿意去改变。 结果呢,后来去看了一次别人的热门演出。 情不自禁地哭成了傻逼,却还是不肯鼓掌。 他在内心里知道了自己的平庸,但在行动上拒绝承认。
对待爱情,他还是这样。 他和沙希相识于一场偶遇。 在街上闲逛时,两人都被路边店里的同一幅画给吸引。 这大概让永田第一次感觉到了被人理解的快感。 他不愿意放弃这次相遇的机会,于是一路尾随沙希,险些被当成变态。
后来在交谈中才得知,沙希以前初中时也曾是学校话剧团成员。 她的梦想是当一名演员,只身从乡下来到东京打拼。 这大概也是她为什么会喜欢上永田的原因之一。 两人也就这么渐渐熟悉并恋爱了。
起初,两人的恋情进展还算顺利。 你学着听我爱的摇滚,我学着听你爱的爵士。 一起以同样的步调散步,一起通宵忙工作,一起玩游戏...... 永田还邀请沙希出演了自己编排的戏剧,演出很成功。 但,前文所述的那些事情也在发生着。 矛盾在一点点累积。
两人天差地别的性格,其实早已注定了这场爱情的悲惨结局。 永田不必多说了,丧人一个。 沙希却是个乐天派。 笑点极低,很容易满足,凡事也都爱往好处想。 正是因为这一点永田才会喜欢上她。 逗她笑,让她开心很简单嘛。 有次永田在她生日时送了一个钱包给她,她竟然感动到痛哭流涕。 但永田只知享受她的这份开朗,并不想去追随。
片中有个例子可以大致说清楚两人的这种矛盾。 还记得前面说的,永田不付房租但会买自己的东西吧。 有次他买了本关于戏剧的新书。 回家却发现,沙希也替他买了同样一本,当做礼物端端正正摆在桌子上。 沙希的第一反应是开心,因为这算是心有灵犀。 永田却大发雷霆,指责她铺张浪费。
沙希平时并不看书。 之所以买,纯粹是希望永田开心。 在沙希心里,永田永远是那个心怀远大梦想的有才青年。 但永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 尽管他做的都是些极尽卑劣的可耻之事,沙希还是待他温柔如初。 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份温柔,却又拒绝承认自己的无能与平庸。 更没办法鼓起勇气对沙希坦诚相告。 所以这种温柔对永田来说,美好得太过残忍。 正如片中他的独白所说: 我可能是憎恨她的单纯与天真,每当触碰到她的温柔,就更加凸显我的丑陋。 如果永田对沙希不那么在乎倒还好。 可偏偏他确实深爱着沙希,于是越爱越痛苦,越痛苦越怨恨。 最后就演变成了难以自控的,无意识的伤害。
但站在沙希的角度上来看,她可能感受到的只有恨,没有爱。 而她只是开朗活泼,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微笑机器人。 每次产生的伤心情绪,只是被她压住了。 而每当吵架后,永田要不就含糊其辞,要不就一言不发地打游戏。 绝不想着解决问题,只是一味逃避。
可是你懂的。 伤痕这玩意它不会消失,它只会越叠越深。 等到裂口越来越大,大到难以承受的时候,那痛也就撕心裂肺地涌上来了。 于是沙希开始酗酒,甚至开始夜不归宿。
有天夜里,永田想叫沙希一起出去看樱花,到家却发现她不在。 去店里找,店员说她和店长一起下班了。 联想到沙希最近说有件重要事要跟自己说,但自己却好几个星期没理她,永田慌了。 从店员那儿套出了地址后匆匆赶往店长家。 果不其然,沙希的自行车停在那里。 永田不知道店长家具体门牌号,只好不停拨动车铃。
沙希很快就下了楼。 永田主动提出要载她回家。 路上,永田终于说出了他早就该说出的话。 承认了自己的平庸,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到沙希的情景。 说她像天使,拯救了当时颓废到快要自杀的自己。 说他开始理解她了。
这个设计还蛮有意思的,因为此时他俩是没有面对面的。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永田才有了开口的勇气,而并非只是出于对失去沙希的恐慌。 沙希在后面坐着,听着,眼泪很快就掉下来了。 那天夜里的樱花很美,路也很长。 不知他们骑了多久。
这之后没多久,沙希就离开东京,回到老家去工作了。 一段时间后,沙希回来拿留在东京的行李。 两人整理房间时又发现了当初永田编剧,沙希主演的那个剧本。 上面写满了沙希的阅读笔记,还写着"永田太厉害了"。 两人兴起,开始现场重演起这个故事。
只是这次,永田即兴将剧本上的台词改掉了,给了男女主一个美好结局。 也借机向沙希说出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表白。 说要带她去吃大餐,说要带她去旅游,说要和她重新开始......
此时,房间四周的围墙却突然倒下。
原来,这是永田编排的一出戏。 旁边的女孩也不是沙希,而是一个长相与她相似的演员。 真正的沙希此时正坐在对面的观众席上,哭成了泪人。
这个戏中戏的设置,把本片直接拉高了一个档次。 导演故意模糊了戏与真实生活的界限。 还让剧场之上的假沙希和观众席上的真沙希还说出了同样的台词。 我的理解是,永田导演的这场戏,可以开始在任何时刻。 我们只是和沙希一样,坐在剧场之内静静看完了这场戏。
但,戏会结束,观众会散场。 电影里是这样,电影外也是这样。 就像影片的片尾—— 戏结束之后,沙希坐在台下一直等到字幕出完,最后看了看舞台,终于离开。 戏如人生,这是戏的魅力。 但人生并不如戏。
文/钱老板
“我没有让别人开心的能力” 认识前卑微如蚁,相处后猖獗如虎,都是你…说什么“她的单纯更让人自卑”,其实都是双标的自私鬼。“没必要万事都微笑应对,但最后笑一笑也无妨”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矫情的人不配爱情。“我要拒绝所有邀约,去见我最想见的人” 当你放下身段时,我会觉得你更爱我。比《你的鸟儿会唱歌》《眼泪之盐》《夜以继日》更像情侣原本的样子,墙壁倒塌的瞬间,我们早已忘了这是演戏还是现实…剧场里上演的,正是手指间流逝和跃动的情分。
“你觉得如果把酒比做杀手的话,哪一个最厉害?” “山崎!”
最后一场戏还是挺厉害的,行定勋还是有水平。虽然会很简单的归为一个软饭男的故事,但其实,它对情感中的男女,那种纠缠的关系,描绘得还是非常真实和准确的。因为,这世界很多事情是不讲道理的,也无法用理性来解释。深陷其中,纠结且痛苦。山崎贤人从头至尾的画外音,其实也成为打破界限的一种方式。而骨子里,还是又吉直树的丧气。
这片要是给池松壮亮或者菅田将晖演,那就是他们一年主演的七八部文艺片里不算特别起眼的一部,但是给了山崎贤人,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他演艺生涯的分水岭了。虽然演得也就那样吧,但造型着实是帅气,一边骂他不要脸一边还是要倒吸一口冷气夸帅气……希望接下来横滨流星也能遇到一部这样的片子啊
高中时还是晴朗男孩,长大成了连听到女朋友赞美伊斯特伍德都会不高兴的脆弱青年,学艺术害人,做艺术伤心。
夜晚,早晨,白天,然后又是夜晚。人生,梦想和爱情都在明暗中来回往复。撑到天亮的时刻,你却早已经离开。沙莉说得对,永田这样自怜又自爱的人绝对不适合天真温柔又脆弱的沙希,闺蜜mayu的幸福一定要由自己来守护ww。永田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对沙希说:牵手会感到害羞的人,只有你。以及,很爱一个人是不是就会想逃离对方,永田搬出去一个人住还有最后沙希离开东京,是对自己还是对方失望,或者发现到头来其实谁都改变不了谁。
和山崎贤人、松冈茉优的表演一样,都出乎意料的好。越来越爱松冈茉优,像一束明亮却脆弱的光,你把她当人偶,直到她真的被你变成了人偶,一边愧疚一边又变本加厉的伤害,爱情是什么。
结尾打破时间空间上的束缚将戏剧与生活完美交融,颇有“初闻不解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之感。情感的交流是相互的,一方肆无忌惮索取,一方无怨无悔付出,走向离散已是必然。正如沙希所说,她希望永田能为她改变,但却又不想他被生活磨平棱角,只好自己默默抗下直至精神不堪重负。剧场上,你满怀欣喜,演绎着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剧场下,我泪流满面,只能不停抱歉割舍这份爱恋。
评价一句渣男很容易,但那也太肤浅了,本来人性和爱情哪有那么简单,我们不是都自私、敏感、脆弱吗?早就听说结尾厉害,可没想到有这么厉害啊
极品渣男,看完都要PTSD了,不过其实也是愿打愿挨没道理可讲。男主演技好像不太行。
自负与自卑是如何伤人一万自毁八千的,太理解永田了。
简直渣男pua史,放着mayu这样一个田螺姑娘在家还不珍惜,但越描述细节越明白两人的快乐和纠缠都那么真实,只是艺术家可能人格都有缺陷吧,燃烧他人奉献自己的典型
看到结尾周围的墙倒下来感觉灵魂出窍,剧场是从哪一刻开始的。以女生的角度看是很糟糕的男朋友,只是站在同样为人的角度又有很多共鸣。永田一个人出门买新书下馆子那段,虽然在感叹哇他可真过分,但又觉得我可能也会做出这样的事。什么时候成长了这么多啊山崎贤人,在店长楼下带着急切又痛苦的表情拨自行车铃,沙希走下来之后笑着要车钥匙带她回家的永田,接下来一路上的笑都好像在哭啊。为世界上最可爱的kento桑感到开心,演员这条路已经走了很久,又好像才刚刚开始。
我一直在想mayu说的打破他们平衡的那个瞬间在哪里呢?是想去迪士尼乐园却被批评时百依百顺的尴尬,还是被无视摩托车绕圈到第四次时呆在原地的空洞,又或是只有次次醉酒后才归家时床边的人偶拥抱。爱情的消磨总是悄无声息的多年后,他们再仔细回味那个有樱花掉落二人依偎骑车前行的清晨,也还是找不到答案吧只有一声"对不起",送给当时拼命逗我笑的你
爆哭的两场戏:骑着单车的那段长长的告白,最后的演出。永田的敏感和自尊、沙希的温柔和脆弱,所有看似糟糕的行为我都非常能理解。或许这就是现实吧,梦想带来的失意、生存的压力、恋人间的束缚与纠缠,不知不觉将所有的美好都消磨殆尽。也许人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后悔和珍惜,但希望有一天你再听到ザ·ディランⅡ的专辑时,会想起我们曾经在公寓里喝着酒唱着歌的那些日子。
沙希:你能不能出点电费?永田:但是这是你家,我想不出帮别人家付电费的理由。吃女友的、住女友的、用女友的,居然还说这样的话,试问哪位观众不想爆锤男主一顿!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jpg
男主的类型是我的讨厌第一名,一个自卑又自傲、溺爱自己、逃避现实、伤害善良人的庸才。女主太可爱了吧这谁受得了。我再也不想看文艺青年过日子了。
又吉直树不愧是太宰一生推。这部略带自传性质的作品(所谓私小说),简直如同又吉版的《维庸之妻》。从电影起始己见端倪。男主是典型的能量黑洞型人格,在街头逡巡,下意识物色着下一任宿主。他们太善于从人群中迅速分辨、拣选出最容易抓来吸血的那位,作为自己的长期血库。天真单纯、心软、热心肠、爱操劳、有服务精神、不善Say no…这些特质,总能引导他们循着血味顺利找到供体。自恋的男作家,往往有一个他们所沉迷的、虚矫架空的“我”。为了勾勒这个我,剖析这个我,他们穷尽笔墨、喋喋不休,正如片中没完没了的旁白。在他们的叙事里,这份剖白与忏悔越真诚,越掏心掏肺,越对照出现实中所作所为的不堪与残忍。自意识过剩之下,他们似乎永难明白:女人为你放弃梦想,不是羡慕你的梦想含金量更高,不是妄图在你的梦想里分一杯羹,仅仅因为她爱
演的挺好的,为什么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呢?可能是当时未成熟的我比起爱你更爱我自己吧……
又吉应该很想他前女友吧。//又吉在谈话节目里提到过交往时间最长的女孩子,是他22岁的时候,在神社前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在一棵大树前,两个人发现了谁都不会注意的掉落的青涩果实,这让又吉产生"她应该能理解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