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评论里那么多批国家局限性的忍不住来打字…虽然拍的都是美丽国案例但是稍加思考和变通就能和现实生活有所对照,比如没有普遍助学贷款但存在针对大学生的各种套路贷。过高的债务压力(我们这可能主要是房价)导致年轻人结婚和生育意图断崖下降,养老金的三支柱和延迟退休也属于通用的模型了。总之很有用的科普,讲解深入浅出。
一、金融诈骗(被科普到一个点,旁氏骗局和传销不是一个东西)人们都想快速致富而金融杠杆无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信用卡(陷阱,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吧,消费主义裹挟的今天,真正利用到它的好处。做银行不喜欢的便利交易者吧,不要成为循环借贷者。
三、助学贷款(其实房贷也…,你将来的收入真的能轻松偿还这些利滚利的贷款么?诶我就是因为穷没去留学,应该不会有机会了吧,那么还是好好努力为自己的下一代免于助学贷款的担忧吧。
四、赌博,人们对uncertainty的兴奋和期待。想起在澳门的时候亏的钱了。
五、退休金,401k条款,自己存退休金吗,对穷人来说好难。个人与雇主共同承担算是比较有进步的举措吧。我们老年所有的保障是我们一生奋斗下来的特权与艰辛的积累,学生贷款,一连串负债,失业,低廉薪水,医疗,这些可能累计在一起,把你压垮。
金钱通解?无解。
快速致富:
不同诈骗的类型
从最原始的邮件诈骗,到中奖诈骗,一个不存在的国家,暴富的教育培训(满足暴富心态),传销(人头带人头并没有实际产品产出)新币种,将毫无价值的事物推高价值然后离场
大多数骗子都出现在战争或者疾病流行时期,或新鲜事物爆发的时期
信用卡:
奢侈和便捷的象征
包装成通往精彩世界的门票
信用卡公司每年做好几万实验“就是为了知道我怎么从每个人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银行将用信用卡的人分为两类人,便利交易者和循环信贷者
消费者很多时候是短视的,最低还款额度让你还起来没完没了,像“原地长跑”
最好每次还足每月还款额度或化整为零还款,每月还多少,每周还多少
助学贷款:
瞄准低收入人群
退休金:
退休到死亡期间到费用
社会保障信不过,想体面退休,存钱,存钱,存钱
EP1.金融诈骗
主要分为①庞氏骗局:利用人们对美好声誉的期望与信任进行投资,本质是基于信任链,为此应该积极杜绝“做会”一类的金融借贷行为。②传销骗局:洗脑、卖货、狼性教育、诉诸权威(信仰、领袖、目标)。③拉高出货:远离 比特币,杀猪盘,炒鞋,洗钱(美术品拍卖一类)。
EP2.信用卡
这点要感谢我父母从小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评估是否值得购买再做决定,从来不使用京东白条/花呗/借呗/信用卡等,也从来不开通信用卡,因为没必要。在力所能及的支配范围内,做银行不喜欢的便利交易者,不要成为循环借贷者。
EP3.助学贷款
这点上实打实感受到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USA的 7% interest rate太高辣!我们国家很多还是处于免息贷款,这点上真的还是做的很好的。但是也感受到了对于文化理解差异太大了,美国虽然贫富差距很大明面也暴露了资本制度的很多问题,我们有提倡储蓄的优良传统,但是太not open,甚至有“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话,以及房地产还有就业方面的泡沫导致卷上加卷,期待未来辩证可见吧。
EP4.赌博
大致就是博彩业通过对科研人员的投资/资助,协助他们研发让人们更加沉迷的博彩系统跟业务逻辑,而不是去研究危害与行业现况。让他们感受到“先大赚后小亏”或者是“平和、温柔、渐进式亏损”
EP5.退休金
看到片中的数据测算多少有点震惊啊...要攒够100w dollar退休。那在国内更难了,润真的是有必要考虑的一个命题。体制内外的退休难度真的不是一个level,主要是还是靠社保、养老基金/401k计划、个人储蓄、家庭/朋友四大支柱构成吧。未来只会越来越困难。
培训骗局
免费入手,承诺无法兑现的承诺。再要求购买昂贵的课程。
1.美好的承诺
2.精彩的白手起家故事
3.满意顾客的推荐
4.制造紧迫感
历史上很多骗子出现于战争和疾病流行期间,或者出现令人兴奋或者恐惧的新事物时。投其所好,讲述你想要相信的,想要看见的。
电视购物
坚称你的骗局,不是骗局。
赚钱不易,投资需谨慎。
How to get rich骗局,两百多年了还是那些东西。利用人类的焦虑,贪欲和信息不对称。比如声称远方有个岛可以入股,以及现在的各种加密货币,里面就给了ONE COIN的例子,骗子只会坚称自己不是骗子。写防骗指南的专家也一样会被骗。 信用卡。信用卡每年都要进行上万次的测试,我们每一个信用卡使用者都在跟公司玩游戏,40%的人会全款,40%的人会分期,20%的人不使用。信用卡分期的年利率平均是16%,建议还是全款。 学生贷款。契机是当年苏联发射了卫星,美国政府决定要提高大学教育普及率,最早只是支持工科背景的,1965年开始普及到全部。背着助学贷款的人有4500万,经济危机,国家提供的奖金和补助减少,预期收入下降,助学贷款成为大学生的沉重负担。College is business, 有一种盈利性大学,大量的经费都花在广告和招生上,瞄准的就是非常弱势的群体,单亲的父母,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诱导他们贷款入学,对未来毫无帮助,这些人毕业以后,贷款的违约率也是最高的。全美平均十分之一的人会违约,有色人群中三分之一的人会违约。越是经济危机的时期,那些盈利性大学钱赚的最多。 赌博。玩游戏,多巴胺分泌最高峰的时候是按下按钮的那一刻,接下来什么结果都不重要。游戏的设计真是穷尽了人类的各种弱点。研究赌博对人类影响的机构,经费都来自于博彩业,这真是industry capture。最喜欢的就是参与者无止境非常顺滑的连续玩几十个小时,等下了桌子后悔不迭。即使在短时期内你看似打败了概率赢钱,但只要时间足够长,赢钱的一定是庄家,因为大数概率才是真理。网络时代,Robinhood这种软件就是在鼓励赌博,连第一次的登录页面做的都非常像slot机器。 退休,1933年Townsend的想法是国家给每一个退休人员发钱,这就是pension,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有。1980年的401计划,本来只是退休计划的一部分,并不能够代替退休金,而且还要承受股市波动的风险。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个人的储蓄,但是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成本上升,活着已经是入不敷出,又何来储蓄?到这里感觉跟前面真是连上了,人生没有多少选择。上学要贷款,工作收入低,就容易相信那些骗局,想着赌博发财,钱不够用了,就去信用卡借,最后发现退休没有保障。人生真是处处艰难。
最后一集,人在退休年龄后有更长时间保持工作能力。很明显退休年龄会推后。而且这篇说是几代同堂作为解决方案。说白了还是利用老年人的劳动力。美国 sst 已经是 6.2% 比中国还多。如果不延长退休年龄,或者降低标准,就只能继续增加强制储蓄方案。这也太不美国了。
讲得太浅,除了国内本就没有的助学贷款,作为一个理财小白,几乎没学到什么新知识。信息量和他们YouTube频道区别不大。
通俗易懂,简单有趣。准确的说是美国金钱解密,像助学贷款,退休这两集就很典型的美国问题。而快速致富,信用卡,赌博这三集讨论的问题则比较普遍,放在非美国的国家看也有参考价值。
要存钱 别赌博 别分期 别想着一夜暴富
短小,精炼,但也就浅尝辄止
五集反映的问题分别是1:金融骗局;2:透支信用卡消费;3:助学贷款;4:赌博成瘾;5:退休金。值得一看的经济常识
推荐
金融诈骗、信用卡、助学贷款、赌博、退休金,常识科普,有点意思
之前看到冥想的短评有人说想打有用,这个vox和netflix合作的记录短片我也想打有用哈哈。不要相信一夜暴富;不要办信用卡,如果一定要办,要自动还款;不要赌博;为了体面的退休生活,好好存钱。
Pyramid scheme, credit card, student loan, gambling, pension and security
适合大学生看的常识,虽然是常识,不知道的人还是多到超出想象。
简单介绍了一些美国的理财相关话题,看完就一个感觉:很多看起来像常识的事情很多人根本没有自由/awareness 去选择,整体趋势上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真是个死循环。
值得反复看,遗憾没有早看。
聪明人动动小脑子就有很多羊毛耗,而那些羊毛就是笨人提供的。
人类天生倾向于信任人、喜欢未知。越穷越嗜赌 住得离赌场越近越容易上瘾。如何优雅退休 是个问题
前两年在教育出版社 去年在一个SaaS搞发卡 看了关于大学贷款和信用卡的两集 只能说纪录片还是保守了
不错,看到第三第五集,感觉这代人好难。
还行吧 5集内容还不如看印度人那一本书 学到个新词儿credit card hacker #恢复Netflix!
E1“快速致富”诈骗,E2信用卡,E3学贷(这东西原来是1950年代产生的),E4赌博,E5退休金。
非常实用的讲解,不过简而言之一句话:百分之九十的理财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