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剧没有给我太多三观上颠覆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虽然每集弹幕都说有泪点,但我是一滴泪没流。不过说句公道话,家国情怀都是让人动容的。和以往的电视剧不同之处在于,二叔虽然是个游手好闲之徒,但不是败家玩意,不是让人咬牙切齿的坏人。整部剧没有刻意让谁黑化以推动剧情,而是人物性格鲜明,所说之话、所做之事叫人看来合情合理。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有些细节交代的不是很清楚,比如:1.大冠老婆儿女问题,移民从第一集说到最后一集,历时三十年,却始终没走过,最后还说不走了,叫老婆孩子回来……2.开头宋曼琴改嫁,一走就是十年,令人费解的操作,竟然一回来就说她心里牵挂儿女?尽管整件事她并没有真的错。
另外,这部剧有一个伦理问题一直引人深思,尤其在快结局的时候让我也换了一个角度重新看问题。就是面临生死抉择时,苏家以高价从宋曼琴手中收走梁家大院的事。一开始我觉得苏林说的没有错,他们买下大屋其实是帮了梁家。这里面有几个地方容易扰乱人们的判断:1、梁老爷是被苏林他爸气病的。这一点会让大家觉得苏家有错。但梁家栋的病还有梁鼎武借高利贷的事又不是因为苏家的缘故,让人觉得苏家收购大屋并非处心积虑。2、苏林从头到尾没说要买梁家大屋,反而劝过他爸归还大屋。并且回国后也多次说过归还大屋的事,只不过梁鼎文拒绝。这一点容易让大家觉得苏家没错,买大屋只是正当商业手段,而且人家后辈一直表现宽容大度,反而是梁鼎文看起来固执己见,不近人情。3、苏林对宋曼琴的爱让人对他格外有好感,反观梁鼎文赶走妻子的行为,大家一直觉得宋曼琴是受害者,她不过是救人而已。
但事实上,结尾苏林站在梁家大屋面前对自己女儿说的那番话,改变了我看这个问题的视角,就是苏家确实错了,或者说他们家确实不仁义。他们买梁家大屋固然救了人,可真正的仁义之举是出钱救人,或者至少不要落井下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困难,急需几万块钱救急,一个一直对我身体觊觎的人在我走投无路时说只要我给他,他就会给我三倍的钱,我是否该觉得他卑鄙?难道我该感谢他的大度吗?他的善良的家人又该如何补偿我呢?归还我的清白或者钱财吗?
梁记饼铺的一家人是善良的一家人,就在庆祝小女儿考上岭南中学的时候突遭横祸,祖宅大屋被富人苏姥爷看中,要变买了它。全家人一老一小的性命悬之一线,突然间全家面临风雨,这时候才觉得钱真是好东西,嫂子善心隐瞒偷偷变卖家当救命,可一家人就这样被拆散。
有时候过了25岁,才发现原来生活这么残酷,原来钱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候永远不够用,想要照顾好家人在世间立命真难,善良的好人也会遇到天灾人祸,澳门人家,希望他们用信心和信念度过灾祸!
这部剧真的是无意中发现的。先是有看某个公众号写女主比演自己姑姑的演员还显老,但是当时没有记住剧名,翻了下照片就是,法令纹真的是很令人显老。对剧情没啥印象。
后面看到APP有推荐澳门人家,我就点进去看了。演员演技都是在线的,讲述的剧情合着年代来的,对于人物的把控,真的是演的还挺好的。就是女主的法令纹有点让我出戏。当年去澳门的时候,那个导游真的是很热情,话里话外都是感谢中央政府,感谢内地的朋友。看了这个剧,更能感受到澳门,真的就是那么那么想回家。
被种草了梁记杏仁饼,有信有心有信心。两户人家两代恩怨,大结局皆大欢喜,做人做事真的是要宽大心胸,要学会放下。向前看。
文/陈帅
11月29日,32集电视剧《澳门人家》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每晚黄金时段倾情播出。这部剧由中央电视台策划,编剧梁振华执笔的献礼剧,是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而制作的。《澳门人家》由刘逢声执导,任达华、董洁、柯蓝、江珊、李立群等知名演员担任主演,讲述了在澳门一条名为三弯斜街的小街上,以梁家三代人为代表的澳门百姓如何在时代激荡和命运浮沉中,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相濡以沫的深情,共同沐雨栉风、追求幸福的感奋人心的故事。
《澳门人家》紧扣“小人物”和“小家庭”的概念,用生活在澳门的一众普通人家的日常故事,记录了澳门回归前后几十年来的时代风云和历史巨变。故事从一家制作杏仁饼的老字号饼铺切入,以主人公梁鼎文和大奥集团董事苏林两家的恩怨纠葛为故事主轴,在这样的故事框架下,将澳门回归、亚洲金融风暴、抗击非典、澳门建设以及澳门和大陆的友好通联往来等历史事件都串联起来,在这些奔腾起伏的历史洪流中,以梁鼎文为代表的三弯斜街上的澳门人民,坚守着“有信有心”的价值传统,秉持着同舟共济的人伦观念,用温情和陪伴将整个家族,整个街坊友邻凝聚在一起,共同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与生活巨变。《澳门人家》以小见大,以点喻面,无论是剧中梁家大屋的失而复得,还是邻居间的友善互助,亦或是家庭经历悲欢离合之后的和睦共处,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实则全都暗和着澳门和大陆一百年来所经受的风雨凄苦和温暖“回归”,让观众在为整个故事有所感动和回味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历史能够有所启发和思索。
《澳门人家》除了讲好一个故事之外,还充分展现并挖掘了澳门本土的地域风情和传统文化。故事里面无论是三弯斜街的牌楼,热闹喜庆的狮子舞,还是梁家大宅、杏仁饼等,都展现了澳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也凝聚了澳门人民多年来的生活记忆和人文情感。澳门是一方城,更是一方举世无双的人文渊薮,剧中的众多人物以诚挚深沉的情感和戮力同心的行动践行着对家园和澳门的守望和爱护,也时刻践行着对澳门本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营养资源坚定不移的传承和依恋。这种传承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愿意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共荣共生,大到澳门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接受,小到梁鼎文饼店经营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无不彰显着澳门本土文化的传统魅力,也无不反映着澳门新文化的丰富活力。而这些便是《澳门人家》在表层故事之下又具有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
展现澳门人民庸常生活的故事,反映澳门文化闪光的传统特色并不是《澳门人家》的全部,这部剧更值得被肯定的地方,是它深邃的人文历史蕴含中,所包裹下的那颗对祖国之心和文明之根的回溯和亲近。澳门的发展不只是澳门一座城市的发展,它更是澳门和大陆两地携手共济,友好往来的历史发展。澳门从回归前的积弊颇深、漂泊无依到回归后的栉风沐雨而迅猛发展,深层原因无非是这座城市终于回归了文化的母体,找到了心灵的依靠。无论是抗击非典和台风“天鸽”,还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与正式通车,澳门都在祖国强有力的支持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正如梁鼎文的饼铺最后的故事,他通过去福建寻祖,找到了文化的根脉,因为将福建的招牌美食引入梁记食铺,才给了这个食铺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的机会。整个故事没有主旋律的口号式呐喊,处处是这种撷取自澳门民众最本真的生活片段,来展现澳门回归以来的巨大飞跃和迅猛发展。《澳门人家》以最真诚的故事、最贴近人心的细节去感动人心,以最朴实的角度和最真挚的表演展现着澳门和祖国大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两地民众之间同心同源的血脉相连。
《澳门人家》从筹备到最终上映,故事历经多次打磨,场景选取和安排经过主创人员精心设计和挑选,它用一个最能展现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一个体现澳门人民“有信,有心,有信心”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它用深邃的历史人文蕴涵和情感蕴涵对主流价值进行了深化,探索出了一条主旋律剧作的创新之路,是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剧作中难得的精品力作。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澳门回归,我们可以在整部剧歌颂平凡人不凡历程的故事脉络中体味到脉脉的人伦温情,也可以在整部剧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中感受两岸人民一家亲的历史温暖。
澳门人家追完了,从回归前夕,梁家饼店在三湾斜街风雨飘摇开始,一直到梁家饼店变成了一块老招牌,其实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梁家一家人,想要好好把日子过好,好好和家人在一起的一点小心愿,这期间经历了社会和历史的涤荡,经济萧条,到回归后的情况改善,到非典的艰难时期,到蒋鼎文癌症手术,无论是社会的,还是人生的风波,梁家一家人都磕磕绊绊却也有信心地走过来,虽然看起在讲梁家一家的家事,其实家事就是国事!以小见大罢了
虽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总体上还是一部不错的正剧。
背靠祖国了,有信有心有信心!
题材不错,开局也还挺好,越往下看越有点倒胃口,董洁居然演个少女,咋想的?没人了吗?!
题材不错,开局也还挺好,越往下看越有点倒胃口,董洁居然演个少女,咋想的?没人了吗?!
题材不错,开局也还挺好,越往下看越有点倒胃口,董洁居然演个少女,咋想的?没人了吗?!
题材不错,开局也还挺好,越往下看越有点倒胃口,董洁居然演个少女,咋想的?没人了吗?!
在这个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有这么一部主旋律的剧来牵引我们的目光,了解澳门,熟悉澳门,真真是极好的
韩雅琪抱怨店里生意不好,大冠等人觉得澳门的经济不景气,梁恒听完他们的抱怨后说澳门会回归祖国,经济会慢慢复苏,看到这我有两种触动,一从“国”来说,深深感受到他们期盼着澳门回归祖国,把希望寄托到祖国,二从“家”来看,他们保护着家里最珍贵的东西!有国才有家啊!
老宅因为梁家的危机易主,几经转折还会回到梁家人的手中,也是在暗指我们的澳门,哪怕历经风雨几百年,最终还是会回家。
梁家的家训“有信,有心,有信心”,也正是我国的坚守!
用澳门一个家族的故事记录回归的历史!强烈安利
大屋被夺走,大嫂离开,感觉梁家前几集处于“触底反弹”的弱势… …接下来应该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我觉得
澳门的梁舒与内地的文扬,两个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的主题,所以两人之间虽有困难曲折,但一定会美满相守。
看见任达华所以瞅了几眼,二十多年前就觉得华哥真帅啊,如今还是帅,演技也是戏骨级别的了。只是这剧情真没法接受,败家子怂恿大嫂卖房子,结果公公和儿子都救回来了反而被指责丢了祖屋只好去跳海,败家子的责任就没人追究了?树挪死人挪活,人都死了,留着房子就住的开心了?恕我不敢苟同。
没有归回的澳门真是够乱的了,警察包庇黑社会,纵容小混混收保护费,看着都气愤。
什么鬼都2020年了怎么还演这种电视剧这种三观?你让人家滚还怪人家,有本事你自己拿钱治病啊。还有非得爷爷吃了才能吃?又不是让爷爷吃剩的,真有意思
这剧看完了,就是感觉挺鸡肋的,有种终于播完了的感觉。
阵容很好,剧情生硬,配音也出戏,第一集其实很棒,岭南文化风情,第二集剧情走向就开始迷之琼瑶迷之tvb…
这阵容可以啊。。。
朋友参与的剧,支持
在澳门短暂的住过一段时间,这次特别来看看这个剧,梁恒给考上好高中的小女儿梁舒说让她长大一定要回内地祭祖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中央一的剧里非常好看的了
假,尴尬
应景的戏拍得如此敷衍,可惜了这演员阵容。剧情的逻辑所有人都选择失明。
这部剧里面有很多老戏骨,我尤其喜欢宋曼琴,她无论是动作还是形态都演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宋曼琴去见家栋和舒儿的时候,她所流露出的真实的表情,很打动人,让人忍不住泪水直流。
陪外婆看 忍不住一直在吃杏仁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