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2019.7.26看的一部剧
李东辉的长相虽然一般,但是演技是真的很好,后妈演员柳善是我之前很喜欢的电视剧里面的女一号,看她演反派我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她演的真的很好。
这部电影真的太沉重了,可是更让人觉得沉痛和难过的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真的太无力,太让人难过了。
小女主演的真好,从开朗变绝望再变麻木,那个过程处理的很好。
这个电影是在朋友家和她一起看的,我看电影的过程中虽然很沉重,但对我来说这到底也是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只是在感慨怎么会有如此的父母。可是我的朋友看完电影后却哭了很久,我想她也许是想起了什么难过的回忆了吧。电影对于没经历过的人来说就仅仅是观众,但对经历过的人来说那种情绪也许只有本人知道。
只是希望世间不要有这样的父母,当然这是不现实的。看了很多新闻,亲生的父母都会打骂孩子,何况是这样的重组家庭,真的真的可怕。
感谢一直没放弃的律师,真的真的很感人。
首先,我对电影的理解:
电影源于现实,加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因此高于现实,但反映了现实,被大众观看 传播,对现实具有改进作用。
接下来聊下观影感受~
五星原因很简单:
因为电影的题材,以及现实意义。和我对电影的理解比较match。
期望能像寄生虫一样改进现实。虽然和后者相比电影专业程度和艺术手法相差甚远,但Who cares~ 我只是觉着高分可能是引起重视程度得一种可能性。
若无关题材,一星我都觉得多呢。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有对比(寄生虫 熔炉各种佳作),简直太强烈。
其次,电影剧情邋遢没有形成闭环。我最关心的是小女孩的归宿以及成长,是否也应成为法律 社会 和相关机构考虑和完善的一部分?毕竟很多现实事件远没有小女孩的那种幸运。我的疑虑在电影里并没有继续延伸交代,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类似那种蛋炒饭里没鸡蛋的感觉一样 很闹心。另外 电影对人物性格刻画过于表面,剖析不够深入。一个好题材输出的却是一部很一般的电影。边看边哭边抱怨着导演的艺术输出能力。
emm 上面说得有点太刻薄啦,好像是导演处女作,要加油哦!毕竟你是一个有温柔的心的人呢。其中有一个细节:小女孩下车后男主姐姐温柔拥抱小女孩的一瞬,我泪腺崩盘,被深深感动 到灵魂深处,极度治愈。内心柔软,才能输出细腻温柔吧~
儿童 因为在成长,有着成为任意的可能性,一张白纸,被家庭 学校 社会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涂抹上各种颜色。最后,希望我们的法律越来越完善;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大家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都能好好被爱。希望 小时候有人为我们的护航,成为阳光的孩子,我们长大了将温柔灌溉,成为太阳🌞。
感谢我的爸妈,能耐心教我长大。
感恩 至少你们不是 我们不会成为 那样的父母。
BTW,娃娃鱼的睡相肯定是本色演出吧!哈哈哈哈哈哈
又是韩国,又是推动社会进程,又是根据真实情况改编的电影——《小委托人》。
故事主题围绕“虐童”展开,讲不得志的律师郑烨(李东辉饰)被姐姐嫌弃没工作,先暂时去儿童福利机构干几天,在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金多杉(崔明彬饰)和金珉钧(李柱原饰)姐弟俩遭受到家暴的事情。姐弟俩出生在不幸福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也不愿照顾这个家庭,尽管如此,姐姐担负起了母亲的职责,将弟弟照顾的很好,两个人虽然家庭贫苦,但生活的依旧很幸福。但这份宁静在后妈出现的那一刻便发生了崩塌,从因为不会用筷子开始,到睡觉吵闹,但凡不符合后妈的心,都要遭受暴打。但这一切虽然邻居、警察、班主任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人肯说出来,就连姐弟俩都非常信任的郑烨叔叔也只是为了能保住这个工作敷衍对待。最后,是弟弟的死唤醒了郑烨的良知,唤醒了班主任的惊醒,众人联合找证据起诉,最终扳倒后妈,为孩子赢得幸福的未来的故事。
本片主题找的特别好,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电影一公映就受到一片好评,什么“第二个《熔炉》”“改变韩国的电影”“中国拍不出来的故事”等等观点蜂拥而至。但实话来讲,在看电影之前我是抱着非常大的期待来看的,但看来之后除了反思目前虐童案的危害及社会现状之外,对电影本身印象真的不深刻,唯一深刻的可能是姐姐的演技,小姑娘年纪不大就这么会演戏真不错。但剧情本身较为拖沓,很多地方都没讲明白,如果不是这个主题加分,我估计这部电影都不可能上7分。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可能很多人为了这个主题就打五星,各人喜欢电影的角度不一样,这不置可否,但自己的态度还是要亮出来的:这是部好电影,但达不到我心中五星的要求。
但刨除影片本身的水平,这个主题就够我们讲好久的。本片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结局,假妈妈被判16年,生父被判5年,姐姐终于能够幸福的生活。但正如影片开始所讲“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真实事件比电影中呈现的更为骇人,这便是著名的“漆谷虐童案”:
2013年8月,在韩国庆北漆谷郡,一名8岁的小女孩腹痛难忍,死在了去往医院的路上。她的身上有多处伤痕,手臂还不自然的弯曲,种种迹象表面,她生前常被虐打。医护人员还证实了她的死因是“外伤性腹膜炎”,也就是说,她是被人暴打狠踢腹部,直接被打死的。
而就在警察调查死因时,女孩12岁的姐姐却出来自首,说是因为与妹妹抢玩具,才动手打死了妹妹。
这震惊众人的“自首”,自然是被怀疑的。且不说案情逻辑上的漏洞,一个12岁的女孩真的有足够大的力气可以踢死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吗?
警察调查后,发现了事实真相,8岁女孩是被继母家暴致死的,且邻居也可以证明,两姐妹挨打是家常便饭。除了打骂,继母还做出了一系列毫无人性的虐童行为:逼迫两姐妹吃辣椒;逼她们吃下沾有自己排泄物的卫生纸;逼她们脱光拍裸照;还会把她们的头硬压在装满水的浴缸里……而12岁的姐姐会自首,也是因为恐惧,担心继母也会杀了自己,不得不这样做。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纪伯伦写过一首诗,叫“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部分抄录如下: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识,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不能只生不养,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也不能对孩子实行暴力。只生不养,何以为家,暴力抚养,何以为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惹祸等行为打骂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不打不长教训,我们不能让孩子在蜜罐中娇生惯养,但同样也不能让他们在暴力中成长。面对“家暴”,尤其是对孩子家暴的问题,很多人表示“我们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出息”等等,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适当的批评教育是可以的,但暴力施虐你还配作为父母,你还配作为一个人?
在批评虐童行为的同时,我们还应思考,发生虐待儿童的行为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挽救?目前,我国在保护儿童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反家庭暴力法》。但是前者是指导性、原则性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后者是立法方面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缺乏制度配套,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有虐待行为的父母,要追究其责任,剥夺其监护人资格,门槛还比较高。如果受虐儿童经法医验伤没有达到轻伤或轻微伤的话,一般对其父母仅仅是批评教育。就像本片中,如果弟弟不死,如果没有金刚里面的视频证据还原,凭假妈妈在法庭上的惺惺之态就可以规避处罚,回去时候孩子面临的将会是更严重的虐待。
我们总说韩国电影是能够推动社会进程的,这话一点不假,当这部电影出来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肯定会持续关注虐童问题,如果好一点,还会出台相关文件或者法律法规来维护权利,就像“熔炉法”一样。所以我们在关注这部电影,关注这个话题的同时,自己国家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我们不求能放开对电影的审核,也不求我们自己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只求我们能加强对虐童问题的关注,让孩子生活在一片幸福的蓝天之下。
我们需要的是改变!
这部电影我只能给到两星,给两星的原因是题材不错。
我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孩子被虐待了,坏人被惩罚了,观众可以哭了,好了就这样啥也没了。打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我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吃了一碗什么浇头都没有的白皮面。
说白了,选题是不错,但是导演和编剧并没有深挖这个题材,电影的立意不够深刻。
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一、情节漏洞太大
男主去找了医生,医生说“男孩的伤,不像是小女孩能做到的”(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吧)我想请问,警察就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查证不明白么?黑“公检法”部门能力低下也不是这么个黑法吧?
二、人物形象刻画单薄,对白苍白无力
男主得知女孩正被后妈殴打的消息后,持工具强闯民宅。这点我可以理解。毕竟情况紧急,咱还可以适用紧急避险么。但是你作为一个律师到了现场第一反应不是报警取证而是抱起女孩儿就跑,让我十分费解!(不要跟我说“报警有啥用,反正警察不管”,在这种场合下,报警是一般人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何况男主还是个律师)
女孩儿的爸爸找上门以后,身为一个律师你哪怕多说点法律条文吓唬吓唬对方展现一下咱的职业素养呗?你被女孩儿她爸三言两语激怒了就要跟人家比划两拳?这像话么?!男主给我的形象就是一个热心莽撞的邻家大叔,没有展现出任何律师的职业素养。
男主的律师身份有存在感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他某个姐是个律师,而他姐又认识个负责任的女检察官 二是他为了追求正义,辞掉了大律所的工作
总之,你会发现即使本片的男主不是律师好像对电影情节的发展也没啥影响,这也正说明人物形象刻画得太过单薄。
还有其他人——亲妈的照片为什么被扣?后妈为什么这么恶毒?亲爸在庭审反应这么大,他到底知不知道男孩儿的真实死因?为什么女孩儿看到了玩偶突然就愿意开口说话了?诸如此类,就不一一赘述。
全片末尾的庭审,本该是丰富人物形象,拔高电影立意的最重要环节,男主本身就没啥演技,你还不给人家整几句让人振聋发聩的台词?庭审环节拍的是个啥?我本以为男主作为一个律师且亲身经历了如此可怕的虐童事件必有高论,没想到一个律师看待问题就停留在“你是个人么?”、“你配做妈么?”这种意气用事,单纯情绪宣泄的层次……本来应该作为高潮的庭审看起来像是大爷大妈在菜市场吵闹。
三、高冷/废柴/腹黑/认钱不认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XX感化⥤浪子回头
这种公式化的电影太多了,看乏了,拿出点新意来吧!
个人感觉为了煽情而煽情,人物刻画极其不饱满。电影中的人物:
1、亲生母亲:为什么要把亲生母亲的头全部剪掉,为什么恶毒后妈要骂孩子的亲妈,亲生父亲也嫌弃亲生母亲,完全没有说啊。。。亲生母亲到底怎么了?
2、亲生父亲:他跟后妈在一起是为了什么,为了让那个恶毒女人分钱吗???!!!他们怎么认识的,他父亲到底是干嘛的???
3、恶毒后妈:恶毒后妈的恶毒的原因是什么?虽说不该关心杀人犯为什么杀人,但是就像最后恶毒后妈说的一段,为了突出主题,也可以描写一下恶毒后妈成为大反派的原因啊。。。
4、小女孩:真是很纯真了。被打成那样了,还要跟律师说对不起,没有保护好金刚;跟弟弟说对不起,姐姐太累了不能陪弟弟玩;恶毒后妈把弟弟打死了,把自己打成那个样子了,还想跟恶毒后妈生活,难道不应该更想去天上找自己的亲妈吗?
5、弟弟:作为爹不管,妈不在的孩子,弟弟可能有姐姐疼吧,同样很纯真,甚至在看到后妈因为自己不听话打了姐姐,还想拉着姐姐玩。。。以及没的过于突然,除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好像没有其他作用。
6、律师:律师与姐弟两个人之间的羁绊描写地不深。姐弟对律师莫名其妙的信任(就因为那一句话在我看来有点牵强),律师对姐弟两人莫名其妙的责任感(可能是因为钱的导火索?),总之有那么一些些牵强。
另外,“姐姐打死弟弟”这件事情,都上了新闻了,虽然大家都是“社会冷漠者“,不都是“网上热心观众”吗?难道网友没有讨论的吗?难道就没有人质疑一个小女孩如果靠力量把小男孩打死的事情吗?
题材是很好的题材,关注家庭儿童暴力,如果不是这个题材,我觉得这个电影完全不及格。
作为一个敏感脆弱的人 实不相瞒我一个男生抹了很多次眼泪。观影过程中 故事发展情节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会被孩子恐惧无助的神情所带入,想要孩子早日逃离,正义得到声张。不知道导演是有意无意 那个带有视屏录制功能的猩猩 我觉得是电影大巧若拙的一个点 它长驱直入的让我陷入了思考 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没有那么多的英雄,更多的是大家的冷漠忽视,怕惹麻烦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类。如果没有那个熊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证据 后妈会被关押吗?在现有的法律下小女孩该怎么办?现实中如果没有弟弟的死亡引起的关注,如果没有内心愧疚的尹政烨律师,会不会是在父母强权压制下的长期受虐,最终才导致毁灭,亦或小女孩成为下一个后妈等,这个情节逻辑传承没有那么严密的 玩具猩猩反而让我陷入了思考 这是 素媛 熔炉所没有给我的更直观的思考。看完这个我甚至有过转行律师的一丝冲动,去保护那些可怜的孩子,这个心理是和 看到”疫情下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 凯旋归来 人们夹道欢迎“所带来的的感动是一样的。去查了 中国儿童在被暴力伤害,性虐待,精神虐待下的法律判定 ,看到大家的回答也是法律没有明确界定,不健全之类的词眼。国内也有关注过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影 嘉年华 狗十三之类 我们需要更多更直观的控诉,更大胆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来激发讨论,引起观影人甚至社会的重视,减少那些虐童悲剧的发生。熔炉之类的电影没有必要禁播,国内未成年关爱需要大大加强。
戲拍得簡單,遠不像《熔爐》那樣drama和煽情,但相比《熔爐》,我更喜歡這部戲。戲中不直接呈現那些能製造效果的殘忍虐打場面,處理上很小心,避免藉此煽情;亦有一份成年人角度非常誠懇的自省態度。我看到創作人的善意,縱然戲劇上未必滿足到很多人,結局也偏理想化,但我認為這是一部有良知有溫度的好戲。
估计韩国的虐待儿童法案又要改写了 (姜智淑女士成功让我对女性扎头发的动作产生了恐惧。。)
短评里那位“虐待孩子和正常打孩子不同,孩子不听话打几下是正常的”???exo me what's your problem???
什么叫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关怀。希望有关部门能放宽对社会题材的把控,让更多的有社会正面效应的影片出现在我们的大银幕上。
如果说《熔炉》《辩护人》是隔壁的故事,那么本片和《素媛》则是身边的事情。如果说《素媛》是突如其来人神共愤的悲剧,那么本片则是束手无策的悲剧。故事深度上,本片不及前者,但是受众更广。韩国总是能拍出直面社会现象,法律无法管控的那一面。本片对家暴的呈现堪比恐怖片,而故事走向却令人心痛。这并不是人心和正义的胜利,仅仅是一个能录制视频娃娃的胜利。整个影片除了题材不错,叙事平铺直叙,全靠继母和小女孩在对手戏里的演技来撑,故事的戏剧化拓展太多,案件本身包括庭审戏剧化程度低,对社会现象仅仅只表现出周围人的置若罔闻,没有什么更深度的探讨,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是一个娃娃,如果没有那个娃娃也就没有这个结局和故事,让人绝望。虽然很可惜,但依然是部有话题且优质的影片。
楼下的邻居和爸爸都是有罪的!
是不是要被打死了,才会被关注?否则会被认为“人家只不过在教小孩”。甚至被打死了,都会选择相信疑点重重的案件结论,而不是质疑控诉家暴,原因是“这类案件通常很难打”。父母没得选,人生该有多绝望,出生在这样残暴的家庭、冷漠的社会,所以当多彬遇到男主的哪怕是一丝丝好意,都抓住不放,那是人生最后的微光。多彬,不是你的错,是大人们的错,是这个世界错了。
最悲伤的一句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真的发生了?! 邻居 老师 警察,真的有那么多人没有出手相助… 为人父母不需要培训考试,真的是最大的bug… 片子一般、但意义重大。如果看见受伤无助的孩子,希望你可以伸出援手!
看过真的很气愤,家庭暴力的危害无法想象,银幕里只展现出了凤毛菱角,太多的孩子被继父继母虐打,这样的事件真的是让人无法忍受,久久无法平静的感觉。两个小演员太给力了,带入感强,感动人心!柳善塑造力也是真强,之前有过被害人的角色,如今强势转换,让人恨之入骨!李东辉也有了真正男子汉的角色!至少可以让我记一辈子!已经入选我今年韩影十佳之一
6.5分。跟素媛差不多的题材,但是评分差很多。案发之前的铺垫太长了,后面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法庭上,对法庭之外大家的努力描写很少,法庭戏也拍得很儿戏。
可悲的是,现实往往更悲惨,施虐者五个里面有四个是父母;可笑的是,电影里的英雄,往往只是活在电影里,多的是邻居那样装睡的人,觉得父母教训子女天经地义的人们。到底是长大让人的心变得冷血,还是冷血的人长大了呢。看电影最痛心的大多是“真实改编”。
意义大于片子本身
这是我不愿意评价的一部电影。人生绝大部分恨意的来处。
真正需要改变的恰恰是东亚儒家文化圈内家丑不可外扬和自扫门前雪的陋习。
真实事件改编 唉 好痛 我赞成好的结局给人希望 但现实远没有这么幸运 剧情设置还是浅尝辄止 社会舆论发酵和庭审戏能细致点会好一些吧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韩国电影这些年来能把社会话题改编的非常好搬上银幕,现实远比电影里更多触目惊心的事情。从2001年到2017年,虐待儿童举报增加了10倍,绝大多数施暴者被判缓刑或者罚款,而施虐者5人中有4人为父母。看《何以为家》让人感叹无人知晓的悲剧,看《坡道上的家》让人反思现代育儿观念,这部电影则让我感叹家庭暴力发酵后周遭人陌生的冷眼旁观,警察、邻居、甚至家人都可以无视。这个社会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一个敢于拍自我检讨法律缺陷的电影总会帮助社会进步。
现实改编,儿童遭遇迫害的韩影我已经看出阴影了。于是这部电影一开始我已经把自己带入到阴影中。揪心、头皮发麻、无力感贯穿始终。即使拍的不及《素媛》《熔炉》等掷地有声,依然让我如鲠在喉。我盼望有朝一日,所有人懂得一个为人最基本的道理。你可以不喜欢、讨厌这个世界上任何生命体,但不要去施加伤害。
第一,儿童虐待与正常家长打孩子是两码事,现在的观念容不得打孩子,但是很多时候打几下孩子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太不听话。第二,本片中关键证据是视频,如果没有视频呢?现实中将会有百分之99的案件没有这个视频。第三,为何不调查邻居获得证据证人口供。
电影从开头就抛出了个问题,受害者在众人面前被活活杀死,无所作为的旁观者到底有没有罪?在没有好撒玛利亚人法的国家,在法律上因为怕惹上麻烦,恐惧被波及而无所作为的旁观者确实是无罪的,但是在人性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