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差不多是十年前看的,当年看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经历了足够多的人生能够体会导演想表达的本意。当时看的时候差不多是云里雾里,完全不知所云。
现在因为想看年轻的宫崎葵 想看稚嫩的苍井优,所以又细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原来里面有这么多演员大牌在跑龙套。也终于明白了片里的意思。
看了前几名的影评感觉都有些过度解读。
它只是在描述导演想表达的晦涩又无法融入世界的孤僻青春。而00年代恰好是日本该类电影的火爆期。代表就是莉莉周和蓝色青春了。
这部片拍的相当内向,内向的如同日本人本身的民族性格一样。压抑又含蓄。
早年丧父加上敏感脆弱的母亲这样配置的家庭,让宫崎葵厌烦了学校里的流言蜚语。
也是因为她有别于同龄人更冷静,早熟。从她冷静的看着母亲醉酒崩溃,被陌生大叔跟踪时虽然内心恐惧但却没有慌张,能和对她表白的男生轻松接吻,以及对阿哲看她裙底风光的淡定就能看出来,她对这些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她应该是嫌弃学校环境的,那不停骚扰询问她生理期的男生,幼稚的男生们和学校老师的对比。导致她最开始就将自己的兴趣放在了老师身上。老师是她前进探索世界,获得同类的同谋者,对年长者的依赖。她闭眼寻书的习惯就是从老师家开始的吧,也代表着她不追求有目的的探寻,只喜欢随性的偶然巧合。
但是老师的缺席让她彻底丧失了留在学校的理由。开始了她在学校之外游荡的日子。
同她一样在校外游荡的小混混阿哲是在片里让她笑的最灿烂的人,因为她由心里开心自己在校外获得了第二个同类者。校园之外,世界规则之外除她以外的第二个同龄游荡者。
只是在她发现碰瓷撞车的风险,以及阿哲房间里的尸体出现时,
她才意识到阿哲这个世界的风险,这也不是她该踏足的领域。即使冷静,理性,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失控。
这是她开始决定重回校园的原因。回到她本应该在的地方。
写到这里就该谈一谈小优了,她是关心宫崎葵的。带着一种对边缘人的怜惜,她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她拉回来的。但是造成她内心失衡的第一处便是校园祭的当日,本来处在校外不受欢迎的边缘人宫崎葵,一个晚上连收到2个男生的告白,并轻松和校草牵手。连把她叫走的男生也只是把她当成给宫崎葵传达告白的工具人。她以为自己是那个把宫崎葵拉回学校的人,结果她却成了宫崎葵的陪衬。
而宫崎葵在受到母亲男朋友的性侵时,她又重新获得了这种同情弱者的身份地位。
对比宫崎葵当时的冷漠表情,苍井优对宫母的责问反而衬托的比受害人本人更符合受害场景下的具有该有的反应的人。也能看出,宫崎葵对这种环境下的冷漠已经到了一个什么地步。
就放佛她自己 ,她自身的感情不在那里一样。这也是表现她与世界之间的隔阂时最精彩的一幕。
只是在她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差点被男朋友侵害坐在地上崩溃时,才在麻木与冷漠中表现出了一丝对母亲的心疼,对自己的委屈,对处境的无奈并夹杂着愤怒的动容。这份感情之复杂,从16岁的宫崎葵的眼睛里嘴巴轻轻瘪起的微表情上演出来,非常让我惊叹。
她才13岁(片中设定)她对一个这样脆弱不堪的母亲又能怎么办呢?该有的大人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呢,这样不幸悲惨的家庭环境下她比她的母亲更加理性,而理性和早熟造成的就是她与自己本身世界的割离,排斥环境与被环境排斥。而她的美貌铺垫上她的性格,给她带来的是更多麻烦。
和与阿哲在一起的时候相比,校园生活对于宫崎葵来说是怎样都无所谓的,这种安全但又无聊,对她毫不友善的环境,她表现的相当冷漠。和一个傻子大叔在一起玩都比和同龄人更快乐。更显现出她是边缘化的。当她穿上那件军绿色外套开始,也代表着她已彻底边缘同质化。
点题的那一句 人之初 性本恶,善是在非恶的状态下才存在
代表着她心里紧绷着的天秤已彻底放松,失去平衡,她已彻底向世界恶的一边倾斜。
因为善在她的世界里不曾存在,苍井优对她表现的善也不曾存在。
她开始炸青蛙。
(烧房子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里最为震撼。)
而在她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放纵,自己作恶的后果时,她开始感到恐惧开始不停后退,
只剩下逃跑这一条路可走。(我也曾在年少时在马路上拦下一辆长途大卡车逃跑)
她在片中大部分时候表情时木讷的。也是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代表着少女被世界推着滑下深渊。宫崎葵是在黑暗中接下这个苹果的。
影片结束前她上了一辆成熟女性的车,一个安全的,母性的容器。她放松的熟睡着,此时有光照在她的脸上。
影片最后,老师所处的地方下雪,而宫崎葵所处的地方是晴天,老师拿着一张纸焦急的打不通电话,宫崎葵找的地方不对,是老师一时半会去不了的地方。
也注定了宫崎葵会被小混混带走,也是宫崎葵摸索书架上时那份随机的偶然。也是她接受了被带走的命运的原因。
文笔不好,为当年看不懂的自己而写。记录下随想。
很不错```日本社会问题
好复杂……
青春啊,那麼好又那麼沒用。不如“無後為大”
节奏慢毙了!太不适合现在的状态看了= =
不知所云
......
15岁的小葵和小优嫩得可以挤出水来。挺压抑的一部,最后幸子和老师擦肩而过的时候,有种现实被狠狠粉碎的感觉。
看这片子我死了不少脑细胞...固定镜头,缓慢的节奏,特意放大的环境音,还好后半段比较戏剧化,突然出现的配乐,奇妙的魅力。结尾很离奇。“恶毒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想着为人类美好而战斗,不在邪恶的一方,那也许就是最不真实的世界了。” / 宫崎葵 获得了2001年国南特电影节影后
サチコ 嗯 孤獨女孩上路了
看这类片子已经没感觉了。
甜蜜。忧愁。悲伤。
越走越远
看过但没印象了
除了那段激扬的鼓声,剩下孤独,残酷……
日本电影基本上太跳跃,不看简介真的分不清啥是啥...初二看的,Mark一下
初见宫崎葵。不够好,但我还是忍不住的偏爱它。青春是一场不计后果与伤痛义无返顾的逃离,一场纠缠而蔓延的残酷和绝望,请别遮住我的阳光。
没看明白,连不成串。。。
酷
好吧,我看不懂
固定镜头,缓慢的节奏,特意放大的环境音,还好后半段比较戏剧化,突然出现的配乐,奇妙的魅力,真TM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