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witter上看到有人推荐了这部电影《kai po che》,改编自奇坦·巴哈特的《The 3 Mistakes of life》。作者的另外一部经典之作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大师的作品,只有怀着敬畏的心观赏。
这部电影的主角同样是三个要好的哥们,一个是脾气暴躁、不顾他人感受但板球水平超一流、热衷培养板球天才的Ishaan,一个是沉着冷静、精于计算的数学小王子Govind,一个是政治家的侄子Omi。三人无所事事如孤魂野鬼一般游荡了两三年,决定创建一项事业以安身立命充实生活,这项事业就是三人都热爱的板球运动:体育商品运营与培训店。经过苦心经营,小店逐渐生意兴隆,在培训板球期间,Ishaan发现了板球天才Ali。Ishaan对Ali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全心全力投入到对Ali的培养中,对店里的生意不管不顾,兄弟三就出现了矛盾。好在是铁哥们,最后相互理解宽容了。电影讲述这段故事用了很大的篇幅,为了突出三人同甘共苦的奋斗和兄弟之情。Omi帮助叔叔竞选,团队却落败了。他叔叔心有不甘,决定卷土重来,到某个地方去动员人们。Omi把父母送上火车,希望他们也在现场。回到党务办公室的Omi接到电话,那个火车被政敌纵火了,车厢里的乘客全部遇难,包括他的父母。Omi悲痛欲绝,在叔叔的教唆下,决定以牙还牙用砍刀报血仇。不幸的是,Ali的父亲也在内。当Omi闯入Ali的家中欲屠杀父子俩,Ishaan死命保护。Omi把枪口对准Ali,子弹飞出,打在Ishaan的胸口,Ishaan倒下,Omi清醒了。十年以后,Omi刑满释放,走出监狱,Govind在等候。在Govind家里,看到他的儿子,叫Ishaan。Omi和Govind一家去板球比赛现场为Ali加油,Omi泣不成声。。。
电影前段,对于板球的东西我一概不懂也毫无兴趣,看到后面却逐渐热泪盈眶,Ishaan的心里是有多痛苦。
爱
兄弟情。三个好朋友,各自都有缺点,但兄弟情深,只能忍让,对于矛盾,只能宽容。小嫌隙不掩大情义,此为真情。
爱情。Govind辅导Isshan的妹妹数学课,两人日久生情,并日久生孕。Govind本是一个用数学丈量一切的纯理性人,他的冷淡却被女孩的款款柔情融化。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亲情。Omi的父亲表面上对他一直看不太起,但火车发动前主动和Omi微笑拥抱,他心里实际上很疼爱这个儿子。父母乘着火车离开人世,Omi悲痛欲绝,仇恨把他变成了猛兽,亲情夺取了他的人性。
爱才。Isshan自己是个板球高手,遇到Ali这个百年不遇的奇才,爱才之心深切。为了把他培养成最伟大的板球手,恩威并施,不惜把老爸留下的四万元给Ali家修缮房屋,甚至最后搭上了性命。
恨
这里主要是Omi的复仇。父母不幸罹难,你杀一千一万个人也换不回他们的微笑是不是?Omi不是为了让死者复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正义和公平的标杆,当它倾斜,我们心里也就变得不和谐。Omi在仇恨之下的复仇,可以理解为寻求公正。最简单的公正,自然就是血债血还。最后他也得到了自己的公正。除此之外,更加高尚一点的公正呢?我想不到。对于暴徒暴行,除了惩治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审判方法。然而Omi不小心杀死了最好的哥们Isshan。他这十年或许也是在仇恨中度过的。他恨自己,他制造了不公正,他杀了朋友。这十年的牢狱和反省,也许会减小天平的倾角,让他的内心和谐一点。最后他的痛苦,可以看出,他仍然没有原谅自己。
其他感想
生命是脆弱的。一块小小的石头,一次地震,一场疾病,都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这实在让人很无奈。所谓生命无常,这是客观的,我们唯有尽人事而已。
电影中的情节安排并不需要完全遵循真实性原则,只要能服务于影片的表现力,可以虚构。比如有的场景,在现实中我们会唧唧歪歪,在影片中可能故意制造沉默。
很喜欢这种平静、纯净、不可以热闹的电影。
配乐真的很重要,画面和视觉也真的很重要。
现在好多电影都喜欢倒序。开头给个镜头展示结果,然后镜头巧妙地转会N年以前,然后开始叙事。
故事,哪里应该详尽,哪里应该简略,这是寸劲,是技巧,是能耐。
Ishaan的妹妹实在太漂亮太可爱了,大爱!
《Kai po che》这部电影制作很精良,但故事类型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给四星。
本人原文地址:
http://zipperary.com/2013/07/14/kai-po-che/#more我们不仅活在历史的延续当中,并且是活在现实当中。看过本片才发现,其意义或内涵并不是为了谋求某种共鸣性,在这一点来说,和“三傻”完全不同——这部电影最令笔者感慨的是,它描述的故事掺杂了一个发生还不到10年的历史,而这里面却已经是一般人一生都不会经验的事情了——爱、友情、事业的起伏、毁灭的天灾、宗教冲突、以及在报复与混乱中丧失生命的人。我还没有看过任何一部片能够在涉及这么多问题的历史背景中,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复原了该故事背景,用一个富有爱的故事去启示他人;当然这也说明了,平庸生活在世间的人们,实际上确实是具有非同寻常的经验的,只是可能被埋没、被占用了表达的时间或空间,而使得一些事情无法被人们知晓。
在Isshan、Omi、Govind这三个人中,因为个性的不同以及人生际遇,交织出了一个看似普通但又不凡的人生经历;这里面,三人的友情遭受了考验,并在最终不得不面对选择……
对于世间和对人的喜爱,最终会开花结果;但同时也说明,电影确实有反映现实的功能,但或许只有像印度这样,即便拍一部片子的同时也要承担着被谋杀风险的国度,人们依然勇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电影的方式表达,并使之成形;同时也感谢那么多在印度电影幕后的赞助人,如果没有他们,事实也许永远无法被人知晓。
古吉拉特邦的历史与现实,而本片仅仅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祝福世界。
P.S.除此外,拍摄上完美无缺,而最后Omi被现实击溃后的表演,真的是太厉害了。
2002年,一辆满载着印度教朝圣者的火车从阿约迪亚出发,返回古吉拉特。在一个小站上(也是穆斯林社区所在地),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小贩发生了冲突,在冲突中穆斯林烧毁了一节车厢,几十位没有来得及逃出来的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这件事演变成了一场种族冲突,在古吉拉特以及周围的省份,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爆发了战争。那些曾经比邻而居的邻居突然间丧失了理性,将社区里的少数派砍杀殆尽。 古吉拉特邦政府由于是印度教徒执政,在种族冲突期间甚至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以不作为和暗示鼓励印度教徒对穆斯林进行屠杀。 种族冲突的人间悲剧再次上演。
..............
屠杀过后,人们在反思中醒悟过来:自己是如何突然失去了理智?他们为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于是,印度的宗教冲突突然进入了一个缓和时期。这很像1984年冲突爆发过后,锡克教与印度社会的缓和。恰好此时,也是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于是人们乐观地估计,印度社会最混乱的时期过去了。
--摘自 郭建龙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昨晚跑步归来,将白天所下载的《断线人生》播放观看。最开始也没有看过三傻的电影,看着电影确实有种渴望体验印度电影的意味。全片下来,却发现,已深深被如此之电影所征服。
电影的最开始是Omi从狱中出来(当然,当时确不知道他就是Omi),Govind在监狱外等候Omi,一起坐上Govind的白色本田,来到休息店,随着一场板球的比赛,瞬间整个界面带回到10前的情景。三者鲜活年轻人的有些羞涩的脸庞走入观影人的摄影。
Omi,一个印度教牧师之子,他还有一个当地政治人物的叔叔;Govind,一个有些木讷,却些带有葛朗台般守财的特点;Ishaan,一个在家乡颇具影响力的棒球手,但性格暴躁,在家耗着N多年,父亲也是富裕之人。三个人性格迥异确相互照应,他们在现实的面前苦苦探寻。Govind希望富有,Jahaan则沉迷于板球运动,希望将板球运动发扬广大;Omi则是一个性情随和同样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有一天,他们终于走出那个曾经无数次阻碍他们人生前行的现实的束缚。他们开启了板球学校和运动店,并在当地的小学校当中实现推广,一切对这些年轻人来说,都这么的可触摸。
当年轻人乘着梦想的翅膀向未来发起冲刺,现实却横刀阻碍。一场百年不遇的地址将学校崩塌,年轻人的梦想中途折断,此时的Iahaan却因为拿了大家一起的三万元去救助他认为是国际水准的板球手而矛盾,冲突。他们暂时的分开,但,一场印度与澳洲的板球国际大赛让三者重合。
或许您以为现实就将如此,大家能够乘着梦想继续向未来发起冲刺,可是一场地震以后的选举让事情变得迷离起来。Omi的叔叔政党输给了具有国际派的板球手的父亲的政党,这让Iahaan或许很难做,但他还是选择板球的未来,选择自己的梦想,就算自己最亲爱的兄弟反对他,他也这样做。
现实,还是逃不过政治与宗教的藩篱,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让所有人的吃惊,并且丧失理智,在冲突当中Omi误杀Iahaan。。。
这部电影的迷人之处不是在于简单的励志、自然灾难或者政治冲突,或许这场电影没有让恒久的友情成为终结,理想还并未实现,但他却揭露出一个更古不变的事实:人,总是渺小的,人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奋力一搏,而且始终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成为断线人生。
比较少见的宝莱坞非歌舞片、印度版合伙人、体育励志,穿插了许多印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前半段唯美后半段微虐心,摄影和配乐简直美到哭,那么浪漫的镜头语言导演竟然是用来展现友情的!当然美颜指数爆棚的三哥也是让人沉迷的关键因素!★★★★
挺好的一部片,《三傻》姊妹篇,也有种“印度合伙人”的感觉。剧情混搭三兄弟情、艰辛创业、人生转折、政治冲突、板球栽培、教育改革,内容杂了些。相比大众印度片,少了些幽默励志,多了些深沉感慨。PS:难得的短小精干少歌舞印度片。
这片真的太好了,情节起伏,波澜壮阔,真是反应生活酸铁苦辣,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片了。
这部电影绝对不止这点分,无论摄影,剪辑,节奏和音乐,各方面都是顶级水平。剧情更是没的说了,虽然印度人的脸对我来说认起来比较困难,电影看的也满幸苦,不过不能阻止我打五星!
印度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语言大乱炖,英语印地语反复切换也不嫌累。妹妹谈个对象还不能让哥哥知道。来来回回玩狗咬狗的游戏都不知道为啥。导演(或小说作者)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反感的角色,伊什死了是吃饱了撑的活该!为什么奥米没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混乱动荡的政治时局,中国合伙人的角色标配,经三傻作者奇坦·巴哈特的描绘,充满了吴式“纵横四海”的荡气回肠。没有基情、说教和过多的爱情,用对宗教信仰的反思,捋平了布满印度人民沉重历史的羊皮卷。片尾十年磨一剑的阿里击出印澳比赛的第一球,神似陈可辛的甜蜜蜜,梦回原点
比《三傻》多了严肃的人生内涵与哲理,但格局过大,剧情过于凌乱,是它输的地方。但很多地方依然处理的出色,的确是能走向世界的佳作。
阿三少年很有梦!- -!
脱线
形式大于内容
开破车
梦想是个狗屁吧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 它的名字· ·真的是·· 拼音的 ·· 开破车· kai po che
剧本蛮好~就是太凌乱!
好基友 一辈子 想讲的东西太多 显得凌乱
《3 Idiots》姊妹片,均改編自Chetan Bhagat的暢銷小說,一如既往劇情出彩、人物豐滿,只是相對於前作的幽默與勵志,本片少了青春的不羈,多了政治衝突與奮鬥艱辛,因此讓影片更顯得飽經人事的深沉。比之前作更少了一些俗套,也沒有生硬地加入歌舞場面,只是對於板球的表現略有不足。
印度合伙人,体育和创业小格局下的个人励志、青春、爱情和友谊已经可以完成一部常规类型片的叙事任务,而片中政治局势、宗教分歧和大地震等天灾人祸就让原本的主题更加凝重,还凸显了普世价值观,一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被左右的青春,生活就像开一辆破车,加点油再推推还能一路往前走。★★★☆
脱去歌舞升平的华服,纯粹而细腻的印度电影,让人感动。
我更喜欢快乐一点的印度电影。。哪怕这个很有说服力。。
印度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