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听名字“教师日记”,我能想象到的就是在一个还没有落下金黄树叶的秋天,午后的阳光有点儿耀眼,校园里两个老师的点点滴滴。后来,电影证明了我匮乏的想象,是在泰国,有船,有海,有小孩子的童真,有忘记时间的情愫。
不知道是冥冥中缘分的号召,还是说所有过往的感情都可以归结为缘起缘灭。有情人相逢时是难得的命中注定,如果有一天月老不小心发现了之前系错的红线,把它们重新解开,好好整理。那一切又重归现实。还是说从一开始就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一场错误的缘分。
就像船屋学校的Ann和Song, 不同时空里,同样的境遇,我体会过的生活你也体会过。靠着一本Ann在船屋记录的生活日记,Song感受着Ann的滴滴点点,船屋的生活不再是被囚禁的孤岛,反而成为了对自己最真实的剖析。
一年前Ann在船屋经历的一切,一年后的Song也似曾相识的经历了一遍。Ann因对船屋附近的海水过敏,胳膊上起了皮疹,回陆地看医生,和同去的男友吵架分手。Song因独自驾驶小船,发电机伤到了胳膊,回陆地医院包扎,目睹了女友的背叛分手。Ann失恋了体会跳海的感觉,Song带着回忆的摩托跳海。直到Ann在日记里记录的故事Song都有意无意的体会过后,Song才发现对Ann的了解日益加深。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哪怕靠着你的笔记,你曾经教过的孩子,你曾经在船屋角角落落留下的印记,我也能慢慢了解你,发现你对教育的赤诚以及彼时你善良而又美好的品格。直到Song被Ann留下的一切治愈,或者说在这个不同时空中Song懂得了Ann, 也懂得了自己。现实和魔幻的交点,就是爱情。
船屋,学生,海,日记,Ann和Song所处的不同时空是现实的,可是发生在他们身上似曾相识的故事是魔幻的,怎么会有这么像的两个人。后来,兜兜转转,见面了却又错过,以为只是一场空留遗憾的缘分时,怀着男友孩子的女人找上了即将结婚的Ann,才给了Ann和Song的相遇带来了一点儿时机。再到后来,原谅男友差点儿就要和男友复合的Ann。在看到这些片段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替他们紧张,怀孕事件已经够狗血和不真实了,我真的不担心编剧的脑洞总会让Ann和Song相遇的。果然,最后带着失落心情的Ann以为没有等来Song时,身后船屋周围的小灯亮了起来,在傍晚船屋小灯的映衬下,微光打在小船上Ann的脸上,她的面容也变得温柔起来。
如果以前,我看到这一段,会觉得狗血,为了相遇而硬生生的加上不真实的桥段。但如果是真正合适的人,是真正的爱情的话,那兜兜转转还是会相遇的。上天会真的为了给这不可思议的缘分加上很多魔幻的剧情,直到你们相遇的那一刻。
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我们为何孜孜地渴望爱情呢?因为爱情是真实和魔幻的交汇点。”
那为了不辜负最好的相遇,我们是否又能足够幸运的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中呢。
电影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台词:“有时候,对一个人的思念,也会让我们得到不可思议的幸福。”
PS:教师日记让我对老师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任何一名老师都可以教书,然而育人就不一定了。也许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当一名老师才能完全做到教书育人。
在从成都回重庆的火车上,和一路同行的好朋友die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很喜欢这个场景,在水上的学校,不论是黎明还是黄昏,都特别美。很喜欢女主角,很朴素的漂亮,也挺喜欢她的衣服,T恤加牛仔裤,简单朴素,故事情节很简单,最后发展成了爱情故事。 人呀,还是需要一些立场的吧。两个人呢,还是要三观一致呀。另外就是,经历了伤痛之后,人就会成长一些,成熟一些,所以伤痛也不见得是坏事呀。就像是在文殊院看到的那句话:境无好坏,损益在人。 还有其中一句话,我记下了:chon,无论任何情况下,一定不能放弃学习。要发誓呀。 我也是觉得人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不断的学习的,这样人生才有希望,不至于浑浑噩噩 另外就是关于其中女主角的前男友出轨,因为寂寞,让别人怀孕的事情,突然一瞬间让我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一个男人,都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身体与感情的关系,那么一定不要把终身托付给他,一定。
女主角有些个性,这样没有什么不好。有坚持的东西,有追寻的东西。不同的是刚开始有些坚硬,后来因为受了感情的伤,变得柔和一些了。人可能都是需要在伤痛之中成长的吧,所以还要感谢那些伤痛的经历呀,让我们变得更好。
《教师日记》是一部关于“遇见”的电影,全片所有的插肩而过都是为了辅助最后偶遇时的相逢一笑。当然这里面加入了师生情这一伟爱的命题,让剧情更充实紧凑,不至于像单纯情爱片那样被限制住手脚无处发挥。它触及了观众内心的一个点,观众给予的往往是两行泪。不涉及结构、主旨、教育意义,不讲大道理,只谈小爱情,就这么轻易的攻破观众内心柔弱的部分。
不明白为何当初Ann老师要和校长怄气,以至于被发配到这么个地方——水电不同,没有网络,还有各种蛇虫鼠蚁,甚至,浮尸……
有水的地方总是很神奇,当夕阳映射在水面时,一切都显得无比浪漫,当漫天繁星袭来时,很多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孩子们都很可爱,会写日记的老师隔空套了一个帅小伙,这提醒了我们文艺的重要性。
生活总是继续的,如果要男朋友,houseboat是不能留下来的,就当是来度个小假,体验一下生活。没想到现实生活能够这么狗血,工作中被老女人指手画脚,男朋友一时寂寞出轨了,还顺便让小三怀了个孕,我不知道她男朋友是有什么样的底气还敢来求原谅,还说自己的孩子就会负责,至于小三就不联系了,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好吗。
恋爱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啊,那时网络也没那么普及,手机也没那么好玩,不然男主那还会那么着紧日记,果然,贫瘠出爱情呀~~不过,现实生活的贫瘠,是一种想象力的贫瘠。
世界上最好的事,无非就是,你暗生情愫的人,恰好是一个美女,而你,也恰好是一个帅哥。
特别简单、清新、自然、甜美、流畅、舒适的泰国爱情片,一直是微抿着嘴看完,整个人都酥了。“有时候,对一个人的思念,也会让我们得到不可思议的幸福。”
【B-】小清新这件事,玩的不好是人工味道的心灵鸡汤,玩得好就是抚慰人心的成人童话。就是整体节奏把控的太轻佻了,没有轻重之分,唯美的同时也显得太MV广告之感。中间点和第三幕如果能加强我觉得会好看些。
没有想象中好。前半段用日记本营造出两个老师的蒙太奇 其实这里看得特别甜 且不说女主的未婚夫是不是渣男 但男女主网恋一样的云恋爱太缥缈了。导演还想说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 就算是水上民族也不只有捕鱼 但讲得那么隔靴搔痒我觉得倒不如别讲。另外 讲浮力就把一群学生去泳池 这个自以为有创意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脱离实际也危险再想想在给六年级那个学生讲解X解法那种太快太敷衍的讲法 我猜导演根本不太懂怎么讲述好老师这个职业吧。不过胜在小孩子都很可爱 数手指脚趾那里笑死 Ann老师某些角度也很好看 给个三星还是可以的。
很小清新的一部泰片,一定有人喜欢的
男主笑起来也太可爱了吧。
故事简单,拍得有些笨拙,有泰国电影一贯的简单、清新的本色,讲水上小学的老师,其实更像是一个暗恋日记,以为是楚缇玛·提潘娜特主演,原来不是,只是客串的“渣女”。
就像是触不到的恋人、向左走向右走的合体,剧情虽然略微狗血但却毫不矫情做作,主题立意很高,不管你有没有当过老师,那些与人相处温暖的情愫以及心有灵犀的遥远思念同样能触动心灵,剪辑配乐略赞,爱情片果然还是俊男靓女才能赏心悦目。★★★☆
有醉人风景、有俊男美女、有俗套中升华的剧情 你值得欣赏
当过老师……当过泰国学生的老师……当过孤独一人的老师……触动很深!
结尾还是感人的,情侣之间需要一种共鸣,你想做的也是我正想做的,不过一本感兴趣的日记一天不就应该看完了嘛
浪漫,清新,不矫情,不狗血,还带点动人,优秀的文艺爱情片。
从教育、人生的角度看比较有意义,如果不是个爱情片就好了。另。央视国语质量不错,泰语版不好入戏。
浪漫又搞笑,最后那声“萨瓦底卡”真是甜晕了,这才是“你好,陌生人”嘛。Weir和Tai客串前度!
三观不合确实不宜在一起。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这个段子在这部电影里达到了登峰造极,哈哈哈。
大家熟悉的那种泰国爱情小清新,你可以想象送一部【触不到的恋人】去申奥吗?泰国今年就是这么一部,偏远地区的儿童教育和教师的育人使命之类的只是充当点缀的故事背景,片子的重点是那段用日记串起来的隔空爱情,有着“你懂我”的感情内核、现代都市人的孤独寂寞和各种泰式青春片的笑料。★★★☆
始终不明白,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这样美好温暖简单的故事,可为什么就是没有这样的电影呢?中国电影人请低下你们高贵的头好吗?在强调所谓艺术在展现所谓个性的时候能不能先把导演必修课学好?先把蒙太奇用熟练了,用画面讲个囫囵故事吧~
泰国的青春电影有台湾的形和日本的魂,但他们没有主旋律的压力,大爱小爱都有,调侃煽情要来就来点到为止,俗得恰到好处。Soloist的员工总会提醒你咖啡在75度的时候口感最好,这部电影可能就是今年我的那杯75度咖啡,也没用什么名贵的豆子,温着温着连糖也忘了放,但注定是你会记住的味道。
爱情包裹下的暖心故事,当然内核里也呈现了边远教育的缺失以及教育方式等,叙事上有点像“触不到的恋人”,巧妙运用了时空错位造成的喜剧以及戏剧效果。其实,在开始大概就已经猜到了结局,最后也没让人失望,虽然俗套了点,但真的会让人咯噔一下的感动到以及为他们两人能在一起而开心快乐。
原来是《小情人》导演拍的。艺术作品可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反过来说,内心善良美好的人才能拍出这类轻松有爱的喜剧吧。
这么细皮嫩肉的俊男美女下乡去支教也太没说服力了。泰式小清新果然只能发生在花季少男少女身上啊,一移植到成人世界就各种狗血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