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男与女
男与女, 钟楚红配万梓良,印象中没看过两人合作过的片子,可能两人风格不同吧,一个
太硬,一个太柔。感觉万梓良很少能演第一主角,基本上是周润发的配角,比如 等待黎明
江湖情系列 等,感觉他有些像卡尔 马龙,而周润发便是乔丹,压着他无法出头。万梓良
李修贤等演技都不错,却一直不会红。
2 )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但不同地方的生活都一样残酷
细细回味一下,《男与女》是一部对我极其重要的电影。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部电影是在广东卫视一个叫《电影大排档》的节目,一个姐姐用片段和描述来展现一部电影的方式,让那会儿仅仅是没有多少耐心的小孩子的我非常喜欢。节目一般都介绍香港的老电影,八十年代那种,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我大学寝室也有一位酷爱那个年代的室友,我也很喜欢那个年代,所以我和他总有话说。
我现在回忆起那个时候还是有点心头痒痒的,一个以为亲个嘴就会怀孕的男孩子看到《男与女》里贵叔和思辰缠绵的画面是怎样样的震撼么?这算啥我第一次对性的了解,在很久之后我才从网站的弹窗里找到了我人生第一部岛国电影。
《男与女》在节目里放过好几次,我刚好每次都看到了。要知道忽然在电视台看到一部自己想看的电影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越难得到就越珍贵,我们现代人就是丢了这个。每一次我都像做小偷似的看,一边吃饭一边看。那会儿的我有做不完的功课,有满脑子的幻想,有自己暗恋的女孩,我无法理解电影里那些人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笑,为什么打赢了比赛要激动地对着镜头哭喊着“我带你去美国啊!”后来我看了很多电影,后来我也爱上了电影,后来我自己也拍了一部自己的微电影。然后忽然有一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这部我偷偷摸摸看了好几次的电影,我发现很多网站甚至没有这部电影的资料。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下载了。
我看了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这部电影对于已经从学校走进社会的我,实在太残酷了。一脸天真的思辰逃到香港投奔亲戚,人人自保的社会她被当成丧家犬一样冷嘲,思辰骨气硬,走了,亲戚装模作样得塞了一张钱,她越是说些虚假的客套话就越是刺伤着思辰的自尊心,思辰推开那只施舍的手,伪善者愤怒得露出真容“各个都来香港!我能收得了几个?”粉红色的钞票落地,希望落地。
找工作,不容易,总得给人泼冷水,摆脸色。回去吧,又能回哪儿去?破败的废区,到处都是铁棚,破砖,烂泥路,思辰一身白色连衣裙那么眨眼,一双白鞋沾满污泥。寄人篱下,只得低头。一桌子饮食男女,同是天涯沦落逃港人,那就轮着玩玩吧?“来玩玩吧?”满桌子吃饭的人好像没一个长耳朵似的,好在姐妹出面挡了,衣服一脱,干吧。这种场景从小看动物世界的我看得太多,人原来可以活得这么没尊严?生活不回答,只是默默地继续残酷。当最基础的生存成了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除了肉体一无所有,人一旦没有了精神目标就容易堕落,每天像老鼠一样过街,十几个人挤在木头鸽子笼里偷活,够贱了啊,给个偷偷摸摸过来的陌生男人糟蹋了又怎样?还能下贱到哪儿去?大不了找个老头子嫁了给他生个儿子居民身份证就到手了啊,肉体,唯一的资本,不卖又能怎么样?恰好又遇上另外一个出卖肉体的人了,他救过她,她也救过他,在香港,无依无靠的香港,那个他才自己的真正的港湾啊。
“我不会去看你打,我不能忍受你出卖肉体”“跟我去美国吧”“我又不认识英文”“学”出卖肉体的她没接受他出卖肉体,心疼,对自己狠一点就算了。但终于还是忍不住打开了电视,看到一脸熊猫的他兴奋得对这摄像机喊道“我赢了!我带你去美国啊!”“好啊!”她紧张兴奋,涂个口红会更漂亮吧?涂吧。到此这个残酷的故事似乎要变成童话了,可是生活发狠了。思辰从楼梯跌落孩子没了,远生被老板兄弟坑了冠军没了,思辰躺在楼道里无助得呻吟,远生倒在更衣室愤怒得呐喊,两个出卖肉体相依为命的人刚看到一点希望的火苗就立刻被风吹灭。白裙子被血染成了红色,为了活着,只能去医院。
“他们会押你回大陆的⋯⋯”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不说句承诺呢?因为没用,大家都清楚得很,这就是现实,太现实的现实,现实到你一句话都没法说只能抱在一起痛,哭⋯⋯
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分了好几次才看完,中间陆陆续续看了十几部电影。当那些商业片遵循规律,讨好观众给电影主角各种光环的同时,这部赤裸裸的电影给我的震撼太大,尤其是对于如今识得愁滋味的我,实在不能忍受钟楚红那么美的姑娘被那么糟践,但这是一种态度,这样直面生活的悲剧,现在也就不能在看到。从拍床戏最能看出一个导演的心声。片子有不少床戏,远生和思辰的性是爱性,自然而然。贵叔和思辰的性是性爱,但虾叔演的贵叔完全没有同年代香港电影里演床戏演员的那种猥琐感,剩下的却是干干的生活气息,而那些个烂人糟蹋思辰的戏是直接跳过去的。性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商业片的一个卖点。这是导演的态度,这是艺术。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那个时代的问题全都还在,我们不再逃港,我们开始去美国,我相信在美国还有许许多多个《男与女》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们没地方倾诉,倾诉了也没人听,听了也没人会帮他们,他们只有抱在一起,痛,哭⋯⋯
3 ) 她引领我们带来了那个年代的特殊气息 方汉君
1
即便现在,人们对于港片也有诸多误解。他们留存的要么是八十年代录像带中鬼马打斗的嬉闹和许冠文等港式喜剧的记忆,要么是飞来飞去的侠客和无所不能的警察追击,对于藏身其中的香港文艺片,知之甚少,或者从未重视。
1983年,从旧金山回香港的导演蔡继光,在邵氏拍摄的《男与女》,即是一部难得的遗珠。她既有老港片的气味,又有欧美文艺片写实的品质,可谓一个杂糅妙合的优质良品。影片获得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也算是对这部电影的肯定。
2
26岁的万梓良和23岁的钟楚红联袂演绎了这两个角色。这两人并非人们说的金童玉女,却个性鲜明。在我看来,曾红极一时的万梓良,可能是港男星中跌落指数最大的一个,至今弄不清个中缘由。记得1992年初,他与恬妞的大婚盛宴通过翡翠台直播,邵逸夫夫妇亲自到场压阵,被传为美谈,可好景不长,二人即分道扬镳,后传他与洛阳一空姐结婚,并育有了一子,这么多年,他似乎销声匿迹了。
与周润发齐名的万仔竟就这样无故地告别大屏幕,真的令人唏嘘。是他演技不好,显然不是,是他厌倦于香港娱乐圈,回归平常,还是香港影业抛弃了他,都不得而知,几成一个谜。但无论如何,万仔在那些年留下的银幕形象,尚能清晰可见,常为人所称道。遥想当年,万仔是何等的豪气盖天。
3
钟楚红,从长相到气质,都属于那种典型的粤地美女,其自然又张驰有度的演绎,在港女星中独树一帜,说是稀有也不为过。她性情直率,又留有余地,嫁给香江广告业巨子,情深意笃,奈何天意弄人,丈夫罹患直肠癌去世后,她仍孑然一身。她的演技不事雕琢,自然、朴拙,惹人喜爱。她不是那种风声嚯嚯的那种,好像一直游离于明星之外,看似一个极易被人忽视又很难被遗忘的女星,这正是她最大的魅力。她不是最性感的,也不妖冶,却活力四射,棱角分明,让人过目难忘。她在《男与女》一片中的大胆出镜,足见她对于电影的真诚姿态,现实中的她却从无花边绯闻。
片中,还有两位大活宝,一个是粤剧名角关海山,一个是曾叱咤香港影坛的罗烈,惜憾两人都已去世。《男与女》,其中凛冽的部分,带有那个年代深深印记。钟楚红出演的大陆偷渡女孟思晨,与泰籍华人小伙江远生(万梓良饰)的交集,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4
影片有很多刻骨的场景,比如那些偷渡男女混居一室,女性即成为男人们觊觎的对象,有的成为他们性发泄的工具。她们在香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上街还怕被警察查,但为了逃避老家极度贫困的生活,只得忍气吞声地躲避于此。从五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末,东莞、宝安、直至潮汕等地,当地村民及知青以各种方式偷渡到港,从未中断,直至八十年代中期后才有所缓解。
偷渡客们视性如儿戏,这可能在以前的影片很少涉及。片中有一让人咋舌的情节,偷渡客们在用餐,一个男的便拉着女的迫不及待当众做爱,一帘之隔,只有喘息声。孟思晨当然也难以幸免,只是她及早逃出被关海山出演的老木匠收留,老头只想她接续香火生个仔。但她爱的却是因一场意外相识的江远生。白天做高楼清洁工的江远生,晚上去地下拳场打拳,结果还真的打出了名堂,最终在关键一役,被黑道经纪所害,明明他战胜了泰国的拳师,却以饮用了“兴奋剂“为借故,被生生地剥夺了冠军身份,还被肆意地侮辱了一顿。
5
本来,小伙与姑娘相约,如若打胜了这场比赛,他就带着已有身孕的她远走高飞,前往美国。影片犀利又冷酷的是,孟思晨看到电视直播她心爱的他勇夺冠军,便转身兴奋地跑出门。她所不知的是,转瞬,小伙便吞下人生竞技场的苦果,同时,她跑下楼时不慎摔倒,造成了流产并大出血,还被回来的老木匠极尽地羞辱,幸而小伙赶到。他背着已晕厥的她逃之夭夭,却不知往哪儿跑。
四顾茫然之地,竟形如一艘船,也算是一种凄凉的寓意。老木匠看到香火延续的美梦破碎后,破罐破摔这场戏,也极为动人,这是终其一生的希望,瞬间演变为绝望。而罗烈饰演的那个帮助江远生打拳的哥们,则是另一个可悲角色。
6
片中拳击几场戏,尤其是最后那场,业已成为华语电影中最酣畅也最惨烈的拳场戏,万仔真是豁出命,惟妙惟肖。显然,这受到了《愤怒的公牛》《洛奇》这两部片的影响。回想,当孟思晨看到电视新闻说“怀孕妇女不能赦免,照样会遣返”的新闻,无疑给了她重重的一击,而小伙带着伤痕累累搏命打来的冠军,也无情地被坏人剥夺。相爱的一对,可谓祸不单行。对于这两个外来的男与女来说,结局好像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世道人心的使然。
心平气和地说,在那个年代,在无处不商业又快餐式速成片的香港,邵氏能拍出这样一部深具悲悯情怀的影片,实属难得,说是港片经典也是名至实归。那个年代港片所弥漫的香江纯正味道早已远去,如《男与女》这样的电影,便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她引领我们带来了那个年代的特殊气息,慢慢融入其中,打开我们尚存记忆的一息微光,照彻我们曾有过的青春微波。
2018.11.3
请关注公众微信号:经典光影手册 Bwwgfhj798
4 ) 从前的痕迹总是歌颂身份的重要,泪撒得够热但爱情不值得
看到这部电影的解说时我没想过它的主题被如此针脚密布的方式藏了进去,没有人会怀疑这不是一部青春狗血都市电影。从古至今没有例外,身份与团队,缺一不可,这也不能怪罪贫民窟里的小姐姐都一个面孔,个人特色即使鲜明又怎么抵得过一个响当当的身份呢?
电影最后是典型的悲剧,很有时代感受,让每个色动容。这是因为导演演绎得太伟大了,架空了爱情:不问出身不问灵魂。架空了理想:身怀绝技就有往上发展阶层横跨的门票。架空了现实:都市是钢筋水泥,盘亘复杂,机会遍地都有。所以还是男男女女的苟h真切自然,做了就不是烈女了。这一事实任何人都无计可施。
香港不会是任何偷渡者实现爱情的地方。多少青春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我不清楚,我想如果有光就会有希望,这部电影里我只看到人在奔着居留证蜷缩地爬,却既没看见光,又看见他们被打得失望与浪费了时间。这是什么理想愿望呀?要用一袭电影情怀注解人生。要用大把时间来下注一个伪命题呢?
我想我们过得又何尝更好。回答好这个伪命题鬼话连篇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份证。
5 ) 現實,夢想和慾望的交織
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當時香港的狀況.即使以現今尺寸來看,內容亦極為大膽.
女主角鐘楚紅從國內偷渡來港,投靠親戚卻給親戚拒絕.
"個個都黎我度,我收得幾多個?"
深感受辱的她拒絕了親戚的幾百元再憤而離開,
及後找到一群同樣是從國內偷渡來港的朋友,並在該處聚居......
男主角萬梓良為年少氣盛之輩,正職乃清潔工人,好賭且衝動.
一次在紅居住的貧民區賭錢被黑幫追殺而偶遇紅.
後來機緣巧合下接觸拳賽,被老闆推薦成為職業拳手.
而另一男主角關海山本為木匠,有一亡妻但尚無子女,
在一女配角的穿針引線下,基於紅想要一張身分證,關想要兒子.
於是紅和關開始同居,雖說是一場交易.但關對紅也是呵護有加.
另一邊紅和萬也在發展另一段戀情.
二段錯綜複雜的感情夾上現實的殘酷.
最尾結局為香港修訂入境條例,即使在香港產子後,
母親亦必須被驅逐回國,
紅在萬分失落的情況下在電視上看見萬在拳賽中勝出,
急忙出門時在樓梯失足發生意外,嬰兒流產,
而萬在拳賽被老闆及拳師因利益而出賣,輸掉了比賽.
最後關回到家中看見流產的紅,驚覺兒子已保不住,
而萬被老闆教訓後到紅的家找紅,三人相遇......
結局是萬抱住染血的紅在街邊叫救護車.
---------------------------------
這部電影是和妹子在深夜喝酒聊天時看的,
本來看見片頭覺得太老了,誰知邊聊邊看發覺挺好看.
和妹子聊起內裡大膽的情節,也覺得實是不俗.
當中紅在和她一樣的偷渡者聚居時,男的去工作,
女的沒找到工作而留在那處,需在閒時給男的提供性服務.
紅和萬有一幕在深的的路邊樹下,野外作戰.
有一幕紅和萬正在偷情,驚覺關下班了在開門.
萬及時的跳下陽台逃走,而關沒發現什麼,還急不及待的和紅攪了起來.
6 ) 我们都是那类人
因为微信某个公众号的推荐,我翻出这部电影。看了一部分,才发现这是以前看过的电影。回到电影,1983年的片子,时代感很强,大陆还没发展,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我也是一个广东人,知道很多人都想过去香港捞金,去那边做清洁工都比大陆的工资翻几番,导致香港的限制,大陆的偷渡。而女主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偷渡到香港的,一开始镜头就是土里土气的红姑,过马路都不怎么会,跑到亲戚家。本以为好不容易过来了,到亲戚家就找到归宿了,谁知道香港对没有身份证查的紧,不敢收留,她只能自己想办法了。看到红姑的这段表演,把一个硬气,任性,不妥协,但有透露出幼稚的女孩子呈现出来,实在是厉害。到找工作因为没身份证,没人要,看到大都市的金碧辉煌,更加坚定她待下去的决定。回到住的地方,寄人篱下的棚屋,在这里有个镜头很不错。吃饭的时候,一个男的和她说,玩一下,旁边的好姐妹说她刚来,自己上了,拉个帘子就在房间里鱼水之欢了。这也交代了后面女主对这块放开的原因。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己仅有的资源,只有自己的身体了,这一切都是交换。直到遇到了男主,刚开始的一个赌徒,无意中成了拳击选手,最终拿了冠军,以为自己要实现目标的时候,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棋子。在获奖感言的时候,说要和女主去美国,相信他们是有梦想,对新生活是有向往的。最终的结局是悲剧的,救护车声音响起,不知道是否出事。
看完这部片子有几个感触,一,前段时间看《锵锵三人行》的时候,文涛说过一件事,他说,在一次坐的士的时候,司机和他说,你应该不怎么回去了吧,你和你以前的朋友都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了。文涛是河北人,一直在香港工作,而现在大陆的发展比香港好很多,以前在大陆的朋友身家到了金字塔的中上部分。这个是关联到这部电影,那时候为了到香港,甚至偷渡到连命都不要了,过了几十年,发现哪里都一样了。有时候苦苦追求的事,真的看不懂。二是关于性的一种概念,身体应该是女孩子最宝贵的,但在这里,我更加地感觉到,这只是一种资源,在新环境下生活的一种资源。女主的好姐妹去完小舞厅之后,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妈妈桑。这何尝不是一个身体资源交换成功的例子。
看了很多影评,说这部电影伟大的是他的剧本,确实,通过一部电影,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城市是怎样的,生活是怎样的,引起人的思考。老片,却能在今天引起共鸣,而不是特技,效果,看的时候感觉很炫,看完不知道自己看过的是什么。现在缺的,真的是看完能让自己有点思考的电影吧。
这部老片没什么人看了,影评基本也没人看,自己写着吐槽。
新移民深深又淡淡的悲伤~PS:音乐非常衬!
还不错吧,草根阶民偷渡香港,泰国华侨客居异乡,两人都怀有梦想,又都被现实击成残渣,说到底还是底层百姓的潦困与无力。那时的邵氏真挺会制作这类片子,很多细节寓意不凡,但整体还是没跳出套路的条框,故事末尾依旧是套路式的为惨而惨,因而也给影片大大减分。几个演员倒很惊艳:红姑又漂亮又青涩,片中几段戏尺度也挺大的,肉肉的实在太诱人了。而那时万梓良还在邵氏,也是经常卖肉的
阿虎与代孕北姑的奸情故事,真正的床戏是红姑和海叔的,小万只是摆了几个床姿,还无奈露臀(咦,罗烈老小子这时摸着下巴乱入了);红姑是差点露点,憨纯可人,一如几年后的李丽珍
就如每场戏的第一个镜头一样,都是从高楼大厦降到底层的平房屋棚,这就注定了男女主角的命运的终结依然是底层的。爱情作为两条线的联系在影片设置的背景下显得奢侈而且苍白无力。优势在于影片的角度选择,而剧情以及表演上的过于戏剧则影响了现实题材的真实性。
结局之高明,可谓卓尔不群,那边万梓良浑身是伤的赢又输,这边钟楚红兴高采烈化好了妆去找他,不小心摔下了楼,满身是血。烂泥中的男与女,最后要这样舍身才得相配,这是意外,是发生在电影中最后的意外,但是却是命运冥冥之中的注定,电影以空镜开篇,又以香港全景收尾,城市万古流芳,苦命鸳鸯却躺在污秽,可悲可叹。
勉强及格。开场不久,钟楚红有场极短暂的洗澡泼顽童水的上半身正面全裸戏。前半段整体的调子较现实主义,尺度也比较开,对底层男女的描写有细密刺痛掩埋,蔡继光要么苦熬过要么经世已老,不然没这个体会。58岁关海山肉搏23岁钟楚红还是令人心惊肉跳,后半段的表演整体执行不好。一种贯彻到底的失败主义
1997的牌照在片中被视为不吉利改为1967;身穿香港白T的拳击教练说弄清楚又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们都是输了;钟楚红觉得内地不能随心所欲,被逼迫做的事情比按自己意愿的还多,到了香港发现情况并没好转,什么都做不成还要出卖身体,被问到究竟想做什么时钟楚红面露迷茫,说我想去台湾。结尾女主宁愿死也不冒着被遣返的风险去医院,男主也支持她,这是那一代港人的写照吧。(男主问女主,你是跳船还是跳车,跳船是来时偷渡,跳车是遣返时香港居民因为同逃港者有关系而趟马路拦车。香港新浪潮连97隐喻都比以后的电影早了不少年)《拆弹专家2》里刘德华说这个社会病了,用完即弃。三十多年前新浪潮就聚焦港人的身份认同问题,香港这个有钱的老木匠对内地红姑言听计从,要什么买什么,也只是被其当做拥有港人身份的工具说弃就弃。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超级不错啊!英文名叫HongKongHongKong还真是贴切啊。。一是外来人口偷渡问题,二是人在残酷社会中生存靠的还是原始本能,男的靠打女的靠生孩子,只不过他们都失败了。。残酷啊。。最后开放式结尾,最后一个镜头跟第一个镜头形成对照有没有。。哎呀,太渺小了,伤感。。。
那個年代移民香港的人究竟有多慘?猜不到。但我看到的是,第一代移民總是異常艱辛,別談理想,先解決生存問題。如果拿影片中1984年香港的貧富懸殊跟現在的香港比,相信二十多年都無甚改善,反而變本加厲。只是,當我們把參照物放在內地時,心裡又稍稍覺得好過點。
几乎是中英刚就香港问题谈完,97焦虑就开始爆发,片中的熊猫摆件、车牌等等元素看得出蔡继光的心态。移民、身份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主题之一,没有身份的移民还不如本地的一颗蛋,政策的改变、当地的人情对于移民来说都是天大的影响。结尾遍体鳞伤的两个人将命运的残酷表现至顶点,说到底还是一个身份的问题。镜头处理颇有想法,扫过八十年代香港的城市风貌阶级差距,床戏算是同梯中拍得不错的(所以为什么要拍白鸽飞到万梓良的臀部),但也未免太多了一点,关海山银幕形象是慈祥长辈,真是不想看他的亲热戏。万梓良同钟楚红都年轻青涩,尤其是22岁的红姑丽质天生,实属脂粉污颜色。
青涩得一塌糊涂的钟楚红
片头和片尾的长镜头炫技又贴合故事内容。有一幕镜头印象特别深刻。一圈人在打牌,一个男青年过来对红姑说,玩玩吧。红姑有些不愿意,好姐妹过来说,人家刚上来,不要难为人家。然后躺到床上,帘子一拉就行那鱼水之欢,与打牌的人隔了一道帘子
有美国往事那范了,艺术就该为时代发声,虽然是商业片,也保存了很多时代声音。钟楚红演技青涩,故事也如颠倒的1967和1997.那时的香港踩大陆,看台湾。历史节点醒目。“1980年代,英国为处理香港问题,与中国开始了谈判,历时两年,共22轮。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秘密磋商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几轮会谈,主要是关于香港主权归属和驻军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正式会谈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双方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会谈,主要是关于未来香港实行的制度、香港过渡时期的安排问题等。”
红姑正死了啊啊啊啊啊~~!!好羡慕关海山啊啊啊啊啊啊啊~~拍摄的时候肯定看到红姑的正面了啊啊啊有木有~~!!!话说,看完以后对性工作者和敬业的女演员肃然起敬啊,刘德凯内个级别还可以忍耐。。关海山。。~>_<~+~>_<~+~>_<~+用想的就一身鸡皮疙瘩啊。。咳咳~~
钟楚红露点(11分22秒处)/钟楚红和关海山有床戏/钟楚红和万梓良有凹造型床照摆拍...
有些地方擺明在賣弄(包括那些親熱戲)。但記錄城市的那份勇氣也一樣明顯,長鏡頭掃下80年代的香港風貌,又愛又恨
偷渡、賭博、暴力、色情活動、同性戀、敲詐、勒索、涉黑、婚外情……太多鮮為人知的社會陰暗面,生活的卑劣盡顯無疑。 爲了生存放棄理想,放棄人格,放棄一切。 二十多年前的的電影 放置在現在 依舊犀利
當年好像只有邵氏能拍出這種水平的好東西,摸索「身份」的人文電影。買車受騙一幕是很直白的諷刺,車尾牌是1967(香港反英抗暴),而車頭則是1997(回歸),盡現其時普羅市民對黨的恐懼。居留權也是一大主題,尤其雞蛋幕最為動人,思晨為那在港出生的雞蛋紀下居留權,卻刺中評斷的兒戲。
第一幕挂墙上的枪最后一定要响,第二幕餐桌上的熊猫瓷器最后一定要碎!对于回归的预期已经不能用焦虑来形容,也就难怪蔡继光90年就移民加拿大了。远生思晨激情过后相拥裸睡,突然从窗外飞进一只白鸽落在男人的臀胯!……蔡继光的奇思怪想瞬时震惊到了日后的“白鸽达人”吴宇森!
关海山*钟楚红那段太好了,比梁*汤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