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次看《异度空间》的时候终于可以忽略掉很多东西。最好看粤语原声无字幕的版本,专注于张国荣几近疯魔的表演。如果你能从头到尾都注视着他的眼睛,你能看到他的目光从最开始的炯炯有神慢慢随剧情暗淡。他的声音,他说话的方式,亦从坚定自信转而颤抖。另一边,是章昕从一个从不笑、头发遮住半边脸的自闭女孩走出抑郁阴影。这是两个孤独人相互扶助走出黑暗的故事。我想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许是个鼓励孤独的人们的励志片。
前半部分可以视为一个小小的“孤独者众生相”。章昕,想当作家的女孩,现在在做剧本翻译;以前有过几次失败恋爱的经历,每次都以自杀告终。章昕的孤独不是天生的。“十二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又各自结婚,以为自己很漂亮很能干,结果被男朋友甩,于是整天闹见鬼”,这些话从她表姐夫嘴里跳出来,带着残酷的戏谑,连罗本良都要抗议:“喂,你还算不算她的家人?”后来她再次自杀,她的表姐只是说:“她就是这样……”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的感受。她的自闭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而“见鬼”,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求助信号?她完全拒绝了她自己之外的世界,就连去看心理医生也是为了敷衍表姐。在“看到”房东已死去的妻子和儿子之后她甚至用报纸封住家里所有能反射影像的物体。罗本良给了她一丝希望,但罗拒绝了她,导致她又一次自杀。罗本良最后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把她的父母叫回来和她见面;又教训了搞怪的房东和楼上的男子。“鬼”没了;心结解开,章昕的问题这才解决掉。
没有了医患关系的束缚,罗本良可以光明正大地约会章昕了。罗本良最开始是以一个事业有成的精神科医生出现的。他在讲坛上谈笑风生,用流利的粤语、中文和英文回答听众的问题。在那时看来,他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他的孤独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孤独:独居,疯狂工作。他记忆深处的记忆只有在给章昕作治疗的时候偶尔会流露出来。上小学第一天看到学校的大门。殡仪馆里死者的遗容。后来我们知道,棺材里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小鱼,她的独占欲反而使他远离她,于是她为他自杀。他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将这段记忆“删除”掉了。就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他甚至不认得小鱼的父母。但是这段记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终于再度出现:带着死时的伤疤的小鱼出现在他眼前;他在梦游中翻出了当年小鱼自杀后留下的各种资料。小鱼半逼半引地把他带到自己跳下去的那个天台,两人的心结解开,她不要他死。小鱼这回是真的“走”了,真正站在他眼前的是章昕。他们拥抱着等待黎明到来,结局俗套却温暖。
其实还有两个孤独的人常会被忽略掉,一个是章昕的房东,还有就是在章昕楼上的男子。他们又代表了另外两种孤独者的状态。房东的妻子和儿子死于山泥崩塌,他每天都在等他们回来。他完全相信章昕看到的是他的妻儿,并懊恼自己为何没能和他们见面。这番理论在罗本良那里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你曾经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就会明白,要接受自己再也见不到某个亲人这个事实是极困难的。那个男人,只不过是太爱他的妻儿了。还有章昕楼上那个经常弄出怪声吓章昕的男子,他在这样的恶作剧中找到乐趣,似乎是这些孤独的人当中最不痛苦的一个;是否是孤独如果没有伤害到你便会驱使你去伤害别人?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有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能找到心灵的伴侣的人是幸福的。找不到呢?那就自己学着找快乐吧。
看的是粤语原声无字幕吧版本(看完竟然有种自己粤语十级的傲娇感,哈哈哈渣渣)
这部影片之所以出名很大部分是因为这是张国荣最后一部作品吧。张国荣的演技确实是很好。
但这部片子还挺一般的,虽然是恐怖片但是真的说不上恐怖,还挺平淡的,但是背景音乐还行(是戴着耳机看的,又关了灯,音乐突然来那么一下确实是会吓到,为了睡个好觉还是不要晚上看的好,虽然不是很恐怖,)但是整部影片的基调我觉得还是蛮沉的。结局还是好的。
影片女主章父母离异,章昕得知房东的妻儿死于泥石流后,总会看见她们的鬼魂,令男友无法忍受折磨离她而去,为了敷衍表姐才去看的医生,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心理问题吧(所以觉得其实真的一个家庭环境挺重要的,一个温馨好的家庭的话就不会这样了,跑题了!)心理咨询师阿占占清楚知道章昕所见不过是因长久孤闭所生幻觉,开始竭尽全能帮助她,两人在这一过程中渐生情愫。
一直不信有鬼的占最终也遇到了鬼。他中学时的女友小鱼因不想和他分手而自杀(这个场面还挺吓人)在将她的遗物都找出来之后,他又陷入与脑中前女友小鱼的鬼魂的无尽纠缠。片尾前女友小鱼要杀他,他在房顶把他对那女鬼的愧疚以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我不喜欢你了,我不要你了”阿占也终于从自己的心魔里解脱,阿茵跟阿占在楼顶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两个孤独的人彼此依靠真的很好,起码遇到了,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些孤独的日子,觉得难以撑下去的时候,但是都会过去的,能遇到那个陪你一起撑下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香港惊悚恐怖片,讲述了章昕因经常看到灵异幻象,求助心理医师阿占,在这一过程中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但是一直不信有鬼的阿占最终也遇到了鬼。
多年之后再看这部影片,更多人的视线全部放在张国荣的身上,哥哥让简单的剧情更加立体画,一个眼神,一个细节都让人物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恐怖片的名头,治愈系的效果,让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会有内心的压抑,重要的学会自愈!
片子有强调关爱的力量,人人都会出现嫉妒,多疑等不良情绪,这时不应该回避,应该开导关爱,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些害怕,毕竟哥哥是在这部片子之后没有的。影片中他最终没有跳下去,但却在生活中真的跳下去了。看到后来,我一点都不怕了,换为如龙头爆裂般的泪水。打动我的是那么多的儿时真情,和真爱无穷的力量。真爱可以拯救的,到底有多少?
我是最害怕受伤的,也没什么勇气去拯救别人。我的那一点点勇气,用来拯救自己,用来克制自我。当我变得温暖的时候,对他人也会有一定的辐射吧。
影片中的特技镜头的运用被哥哥的演技比下去了,我喜欢这样的效果。好演员是可以做到不输给电脑特技的,因为他传达给观众的情感是活的,直接贯穿心灵的。
是为了破那句“张国荣的轻生是受《异度空间》的影响而无法走出角色”而看的,关联度有点儿低,真不至于因此才轻生。剧情很无聊啊,不就是心魔难除吗。电影主题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硬是要造那么大个局来说,有点氛围大于情节。靠音效吓人真是太没技术了。我只想说仿佛哥哥也有点逆生长趋势。
鬼是自己的心魔。
一年后的愚人节,哥哥还是跳了。他尽力去演绎一个愧疚的人,赢得了原谅,获得了救赎;但电影是另一片空间,当中情绪与现实有丝连,也不能保证现实与剧本一样尽善尽美。人脑中的异度,纠结着现世的人,羁绊着来往的逝者。看到里面最后达成宽容的天台,就不甘心哥哥最后站上的天台那么无情。
小时候跟着家人在电影院里欣赏此片,由此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几十年后再度鼓起勇气回顾此片,却只觉得各种哑然失笑。作为21世纪初的心理恐怖片,本片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话题度,女主角被内心恐惧所具象化为的厉鬼所纠缠,最终在心理医生男友的陪护下得以恢复,然而男友的恐惧又再度浮现,整个过程阐释的是现代人与自我和解的情感纠葛。片中的惊吓元素现在看来已经不足为惧,整个故事结构也无新意,前半段花了太多篇幅描绘女主角的经历而最终的解法就是和父母相认,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理解难免有些敷衍了,而后关于男主角的故事又有种突然加快节奏的仓促感,如果不是有张国荣的演技撑着,这后半段其实是比较平庸的。片子本身属于是那种相对高级的国产鬼片,这得归咎于相当不俗的配乐。同时主演的去世也为本片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单看内容还是显得过时已久
很多人都说张国荣的死和这部片子有关,对此我不置可否~~
为哥哥看的,不过没敢看第二回。
2008-6-7 19:15:31 7/6.3(673) 终究还是没解开心里的结,说句不厚道的,刘德华都未必能这么让人扼腕
始终不敢看,胆小,看下来更怕电影与现实的对应,越是雷同越是可怕,越是不同却越是痛心。人生终章定格在这部电影,似乎,又莫名地合宜,多少年后畅想那时心态或相互的影响,无解,想起前几天采访林嘉欣,谈到要把每部电影都当最后一部来演,蓦然惊心。这场疑神疑鬼的惊魂记,勒伤了每一个人,多想天台变色之前,云过风也清。哥哥的演技与颜值太抗打了,而林嘉欣初闯影坛,继与学友相配后再次惊艳。
不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手段、气氛营造、演员表演上都堪称一流,可谓国产恐怖片中的顶峰之作。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结尾太过于俗套而滥情,没有给人什么惊喜。而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遗作这点,恐怕比情节本身更令人关注。
很早前就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我始终是看不得惊悚恐怖片的,至今还记得一些吓到自己的场景,然后就是最后,张国荣在屋顶的样子。
其实我是当个平常片看到,觉得张哥的演技还是蛮不错的因为看张哥精神错乱分裂兮兮的样子觉得是在本色出演,给了两颗星ps结尾恐怖了,因为后来张哥也是那么死的
我不爱你了,我不要你了。
8分,这个评分和电影关系不大,哥哥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中主人公的痛苦是否就是哥哥自身的痛苦不得而知。而哥哥人生的最终归宿是否在这部之中已经悄悄预言。这部只看过一遍不想再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个人远去了,意味一个时代终结了。
不觉得恐怖。真恐怖。
「我已經不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最後 他說 你要我跳下去 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 一直以來 我都沒有眞正開心過、我都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 因為你。
心理有问题的人给心理有问题的医治心理问题,真的好可怕,这片子比鬼片还要惊悚恐怖,看了一直有阴影,大半夜的都不敢照镜子。
6/10。其实是部启发了[催眠大师]之类‘‘心理师也有心病’’的套路片,行为诡异的房东、阴暗的租房、镜中幽灵以及若隐若现的说话声,这些恐怖元素恰当推进了情节发展而不单纯是故弄玄乎。剪接策略上最有意思的是将男女主角的生活、初恋记忆产生交集,即使观众没有察觉出男主的焦虑来源,也在反转中揭示了情感命运的相似性:女主的抑郁来自被父母抛弃的童年,所以在初恋中过分索取和依赖,女友这种强烈的不安和过激行为也是青春期男主与之分手的原因。惊恐症和梦元素的运用也十分贴合剧情,女主潜在的孤独感将生活中听到的事加上想象呈现给自己,当听房东述说妻儿去公园玩耍被泥石流砸死,晚上就在储物柜看见浑身污泥的鬼怪向她咆哮,男主则是选择性遗忘的往事在梦游状态中重现,这两种念头引起的焦虑都表现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需要陪伴和帮助才能逃避。
实在是。。。结构上太简化了,以致于心理深度上,完全没有说服力,结尾小鱼莫名其妙就说不爱张国荣了,杀了我吧,看在哥哥面子上,给三颗星吧
最后我们都原谅了曾经的爱人,救赎了现在的自己。
一代巨星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传闻这部作品之后哥哥就得了相当严重的忧郁症。现在再看这部作品,除了肯定张国荣精湛的演技,其它是不值得多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