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红色的对生命的欲望与诉求
Mina,在红色的画面里安静的死去。
今晚就算有几许美景,几许良辰,也不能掩盖伴随我们出生而来的孤寂与辛酸。
一直对法国人有一种误读,认为他们是浪漫的,有无边的热情可以把它们推上云端。其实就好象这部《米娜的故事》,在翩翩起舞的生命律动里仍然保持着冷静的视听,时间匆匆荏苒,交织在生命里的种种印象,不能消磨人世的凉薄。
想起Mina与Ethel,这两个女孩子从出生到33岁的那年携手走过的旅程,仿佛天使又从镜头的上方浮现出来,悄悄说一声:生命是云烟过眼。如此美妙的剧本,女人对伤害的敏感,对时光的敏感;笔触间更有一种自由洒脱的心性,结构如同河流一样自然流淌,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不追随,不挽留,想起来法国这个民族该是这样的吧。曾经两次在影片里出现的烟丝燃烧的特写,伴随一声划过空气的嘶哑,炽热过后,生命允许美好的延续,或者冷清的幻灭。
2 ) Mina Tannenbaum.the special one.
故事的简介简直像狗屎。米娜与她的性格在片中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本想写短评,可是竟写了有些字数,发短评还被删了一半·····
喜欢这部电影,音乐棒,前半部分有趣又性格,后半部分引人思考。有些片段拍的很特别。米娜为什么那么独特,因为她的孤独与才华无可共享,能陪伴她的只有一起上课欣赏她才华的男同学,女性朋友减缓了她的孤独的同时,必然要伤害她,无同等精神上的交流和生活合拍。
画中的一切被画一般的人儿画出来了。她单纯的相信别人就同等于单纯的接受他们给的伤害罢了,她回报生活的不就只能用柔软的画笔画下了外加回报一个微笑罢了。米娜孤独与才华共存的痛苦就像灵与肉共叫嚣时的一样,可爱又可怕,只是可爱的时刻无人欣赏,就只有结束那另一半可怕的存在了。一直在寻求爱的米娜,从来没有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或先爱自己,死在了孤独上面,也算是好多艺术家都过不去的一个坎。
米娜和艾瑟尔,你是其中哪一个?
3 ) 荏苒的时光,你好。
往少了说,也是十年前看的,在最自恋最文艺对别处的生活最有想象力的年纪。于是以为,这个Mina就是自己嘛。几次想回顾,不得,等真的找到,又没有勇气重新温习。
首先是孤独。没妈,爹住精神病院,那首儿歌?什么小脑袋大屁股……父亲失常的神经和语调,米娜捂着嘴巴哭着跑出来的灰色画面,至今清晰,令人心酸。那时候还不知道,这种孤独将伴随一生。
然后是恋情。那个叫弗朗索瓦的明媚少年,在艺术之前率先抵达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寻找一个伙伴,为自己在这个世界打开一扇窗子,透透气。那个夜晚,楼下,少年的告别,恍然让我明白,这种失落也是一种注定。
生命也会有起色,黑色连衣裙,大红的外套,吊起的头发,穿梭在自己的画展里,香槟丽影,异彩纷呈。可是我并不开心,这种辛苦努力奔波而来的成绩,总像是上天的安慰,不是赐予。
接踵而至的是不停的灾难。那个女朋友,小小的年纪,面孔里就透出一种野心,一种争夺世间宠幸的尖锐。长大了,变漂亮了,却渐渐理解了她,生出了喜欢。说到底,这个世界这样冷,所有的温暖又那样短暂,仅有这份疏离、刺痛自己的友情,才是陪伴生命的唯一深刻。
人情稀薄。那个跳出故事的解说员,希望将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时,记者们忽作鸟兽散,是导演对这社会的最后讽刺。
关于曾经的热望,沉寂,抒情,低回,隐忍,欲说还休。
4 ) 完美和不完美...
<米娜的故事>是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她不是大制作,没有大明星,故事也相对平淡,但是这么多年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托这次活动的福,写一篇关于法国电影的文章,于是便把这部电影从脑海里翻了出来。
记忆中的米娜喜欢红色,很有灵气。她最后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对她的自杀却出乎意料的产生了认同感,如果是我是她,可能也会这么做吧。
故事围绕米娜和阿黛尔的友情展开,从她们出生到米娜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们曾经如此的卑微,于是两颗受伤的心走到了一起。她们相依为命,共同成长,她们互相保护,又互相伤害。她们选择了彼此不再见面。若干年后,再见面的时候,米娜已然是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画家,阿黛尔这时表现的有些絮絮叨叨,但是她们彼此依然爱着对方,米娜兴奋着。阿黛尔会耍一些小手段,她利用了米娜,又抢走了米娜喜欢的男人。于是,她们再次选择了不再见面。又过了若干年,阿黛尔已是幸福的贵妇,而米娜在经历了一场车祸后毁容,并且失去了作画的灵感孤身一人,当她们在路上再次相遇的时候,米娜依然兴奋,她期待阿黛尔能重新给她带来快乐。但是此时米娜很受伤,而阿黛尔很完满,她们境遇不同,她们也不再是小时候了,不可能再互相疗伤了…
我想她们的友情是重伤。寂寞的时候可以互相慰藉,但她们有迥异的性格和追求,再在一起,只会带来伤痛。显然,阿黛尔更强悍果断一些,而米娜则敏感善良,于是受伤的只能是她。
会不会米娜后来没有再遇见阿黛尔,她的人生会很美好?偶尔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米娜爱阿黛尔,不管对方有多伤害她。她只是失望,她并没有责怪任何人。
最后出现的画面,是米娜把一纸红色抹成了黑色,她的世界也变成了黑色。于是她便蜷缩成了一团。
想想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好好思考一下米娜为什么要死?现在想来,没了爱情,没了美丽,没了灵感,最后连友情也没有了…而这一切她曾经都深深的拥有过,有什么比得而复失更难受呢?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是米娜不能接受这种不完美。很残酷,却很真实。
5 ) 孤独
女主角Mina是个敏感,情感丰富却拥有艺术天赋的女孩儿,这样的人大多都是容易悲伤的。结尾处,她认为她失去了一切,没人肯定她的作品,最好的朋友离她而去,爱人不再,亲情缺失。服下药片一个人蜷缩着躺在地板上,最终放弃了一切,结束了生命。画面定格于水红色,也许她的内心是炽热的。Mina是孤独的,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一样,敏感的人也许会有更多一点的感受,有些人偶尔才有体会就好像电影里Ethele。孤独,从来不曾消失,越想逃离却越容易深陷其中,因为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所以人与人的交往很难将所有的维度都呈现给对方。
我很欣赏我的朋友老王,她很敏感却还是乐观的,懂得自寻乐趣。关注社会,也热爱八卦,有理想也爱不走常规。最大的梦想是学做小提琴,开一家卖小提琴的小店。我觉得她这样就挺好。《浮生六记》里有一节很有意思,一只蚊子飞进了蚊帐,女主人别有情趣将蚊子想象成了仙鹤,整整观察了它半个时辰,平淡的生活却过的充满风味。学会和自己玩儿,和自己沟通有时还能拯救那颗孤独脆弱的小心脏。
刘瑜说过一句话特棒: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独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独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独不是一件事。我没达到刘瑜这样的境界,至少现在还处于长大以后这一阶段,但仍希望有一天,对于我来说它不再是件事儿。
6 ) 米娜的故事
Mina 和Ethel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于同一家医院。7岁那年她们在舞蹈学校重遇,一个四眼妹,一个胖女孩,性格与天资迥异,却或许出于同样的自卑和寂寞,结成了一生的朋友。然而这不是《流金岁月》里朱锁锁和蒋南孙之间福祸相依不离不弃的友谊,Mina和Ethel是朋友,更是潜意识中的假想敌。
《米娜的故事》也是两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故事。Mina才华横溢,但是如大多数的天才一样生性孤独、敏感脆弱,年轻时还有美貌爱情和可以憧憬的未来,当这些随着时光流逝,剩下的便只有孤独和绝望。这个让人心痛的女子,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终于没有什么再值得留恋,Ethel的失约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死亡才是解脱。而Ethel,从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要出名,要成功,要爱情,她资质平庸却凭借后天的努力拥有了事业爱情和家庭,在世俗意义上完胜了她儿时的偶像Mina。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故事。Ethel在她从小就想摆脱的母亲患重病时,试图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犹太人只为满足母亲的心愿以使她获得康复。Mina在探望精神病院的父亲时却选择了逃避,她终生也没能去尝试理解母亲的悲惨童年。Mina只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所谓的天才都是如此吧,没有爱也不懂得去爱,就如旁观者Ethel指出的,她只是出于self-interest才与男友在一起。那个她自以为爱上的,不惜与Ethel和男友决裂的画廊经纪人,她愤怒只是因为别人选择了Ethel而不是她,她最后一点自信也被击败。讽刺的是Ethel后来并没有与这个能给她带来财富助她成功的犹太人结婚,而是嫁给了她多年的爱人。再一次证明了Ethel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不择手段,但她有自己的底线。
第一次看《米娜的故事》,触动我的是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年少时的笨拙,第一次心动,亲人间的隔阂,不纯粹不完美的友情。十多年后重温此片,再次泪流满面是看着青春的消逝而无能为力,是心底某处的孤独无以言表。我想钟爱此片的人都会更喜欢Mina。Ethel是必须与俗世抗争的我们,Mina则是内心的坚持与绝不妥协。
扮演Mina的是我喜欢的一个法国女演员Romane Bohringer,当年才21岁。浓眉,皓目,眼帘下一颗泪痣,在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多是本色演出,敏感有点自我却惹人怜爱的才情女子。岁月是残忍的,偶然看到一张她的近照,有点幻灭。很快又释然,我们爱的其实只是她们在银幕上的形象,只是那雕刻时光。
Mina is Aries
终于找到这片子了!!!
Mina的衣服都好漂亮啊!Ethel可美!
十多年后重温,还是哭得一塌糊涂,但不再为了那有缺陷的友情,而是心痛这个孤独又有点偏执的女子,如何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黑。年轻时还有美貌爱情和未来可以期望,当这些都随着时间逝去,留下的便只有绝望。
不行,没静下心看!
小时候中央六台看的。
跳舞的米娜,画画的米娜,十年前看的吧
少年时的所有天真美梦,兜兜转转一切竟都没有改变,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在面对成长和变迁,面对肉体和精神双重崩塌时,天真已经不堪重负。米娜就是这个孩子,一个自我的孩子。
求翻译啊 英语还能凑合 这法语。。。。。。
才貌亲友和爱情全都弃我而去的一天 想想还是恐怖的
罗曼娜·波琳热 Romane Bohringer真灵!孤独而死的天才女性 可悲的世人只认识她曾经的清秀美丽,死后才追捧她的才华(抑或只是对死亡的敬畏吧) Ethel 并无过错 她是最了解米娜天才的那一个知己 也许她的路才是世俗的幸福吧 PS 几个小屁孩儿尤其是小胖妞太出彩了!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以闺蜜之名互踩与互捧,与世无争内向敏感美丽自成一格又不轻易流俗的Bohringer难免被模仿,被伤害,被吸走光和热,那些利用她的投机取巧之徒怀念她身上那一个部分?咖啡馆的撕逼内心戏难以忘怀【OST and PDTV Rip】magnet:?xt=urn:btih:3b3359b7eaba509c032dbe579c820615051611ea&dn=Mina%20Tannenbaum%2C%201994%20OST%20and%20PDTV%20Rip%20(English%20Subs)
看不懂
我们的宿命啊
我們都是孤獨的,無人能懂。
女性
超级好看,收录在我的最爱收藏中
遇见另一个自己。
高中时在cctv看的,一直念念不忘,拍摄手法和故事讲的都太好了,娓娓道来又充满戏剧性,每一个巧合和台词都给观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