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美。漂亮的别墅,美丽的景色,完美的造型和服饰,当然还有加里.格兰特和格蕾丝.凯利的唯美组合。
两人表演默契,画面优美。加里.格兰特虽然老了,依然身手敏捷,魅力十足,即使是一个珠宝大盗也是那么绅士、有内涵,感觉他这种风格似乎可以套用在多种角色上而不显得突兀,反而是角色被赋予了格兰特式的特点。格蕾丝.凯利很美,服装也配得不错,演得也很好,优雅、迷人,口音很好听。这里演她妈妈的人,在《西北偏北》里是加里.格兰特演的角色的母亲。
本部希区柯克的电影也许没有那么扣人心悬的情节,但有更精雕细琢的浪漫元素和异域风情,精致的服装和妆容,风趣调侃的会话,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室内还是室外的优美奢华景致,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影片不多见。
可惜,加里.格兰特拒绝了演007,他完全可以驾驭这角色。当然,正是由于他对自己荧幕形象的努力维护,给影迷们留下了那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优雅风趣的儒雅绅士格兰特。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格兰特当时虽然已经不年轻,但依然身材保持得很好,皮肤由于经常晒日光浴而变深且显得健康。
格蕾丝.凯利据说拍此片时和摩纳哥王储见面,后来成了王妃。但据报导,她的王妃生活并不那么幸福。一个经历了多彩自由生活的美国女演员,远嫁摩纳哥成为王妃,听起来是件非常浪漫美好的事,但实际上要面对不同的语言文化,王室的清规戒律,远离自己热爱的演艺娱乐事业,从此被封装在象牙塔里做好一个王妃该做的事,隐忍一个王妃该忍耐的一切,这样的生活常人或许无法完全想象,但依然从一些报导可以瞥见一二。
想起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的《钓金龟》,如果也能在服饰和场景上下点功夫,对话再精雕细琢一下的话也许效果好些。
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Get 情头
一位35+的男人,做过贼,坐过牢,以英雄的身份退休,住在法国嘎纳山顶的别墅里,与一只通体通灵的黑猫一起,过着品酒赏画、养野花遛豪车的日子。
突然,无聊了。
甚至,想上班,996也行,程序员也干。
但是,命运的石头,滚下了山。
尼斯海边豪宅,有人偷了大量的珠宝,作案手法跟他当年一模一样。
警察怀疑他贼心不死,已经来抓他了。
大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剧本《To Catch a Thief》也写完了。
他,约翰,只能按剧本,从一个抓贼的贼,变成一个坠入爱河走向婚姻的幸福男人。
幸福指数,120。
所以,日本海报的片名是《泥棒成金》
《西北偏北》的加里·格兰特和“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谈恋爱。
法国美女,布丽吉特·奥贝尔,是第三者。
两女都是倒追男。
赢家,住山顶别墅。
输家,坐牢。
三个人虽然分工不同,目标都是刺激消费。
格兰特负责城市旅游,以绅士风度,秀尼斯风光,推旅游度假。
奥贝尔负责现金流,专偷买了保险的珠宝,一人承包三份GDP,珠宝炫富、贼赃消费、保险交易。
王妃负责时装秀,106分钟的电影,平均5分钟换一套衣服。
其他演员也没闲着,高级家政服务、特色餐饮、奢华酒店、香槟、红酒、游艇、汽车,甚至户外野餐专用篮,都拍了美美的画面,配上精心设计的剧情。
众人拾柴火焰高,核心就是一广告。
35+退休,买房置业,最好的,是我们家这款,风流倜傥好邻居、自住出租两相宜,的旅游别墅。
它,不仅对你的财产保值。
还能保持你有一颗不熄的“贼”心。
至于这“贼”,偷的是人之常情呢?还是创业激情?
你看完电影,自定。
非常认同新浪微博@SendersChen :
男人活到这年纪(35+),离开舒适圈是不可能了,扩大可以。
翻译成鸡汤:
舒适圈扩大的方法之一,是调高退休的浪漫目标,逼自己发挥更大的贼心贼胆。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
看了一篇【三节课】的软广,《互联网人的崩溃,是从年中总结开始的》
有图片版://www.toutiao.com/i6492969824220627470/ 在和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合作最后一部作品《风流夜合花》(Under Capricorn,1949,又译《历劫佳人)五年之后,希区柯克通过一卷1950年的废弃广告试镜发现了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主角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 凯利传奇的一生是影迷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除容貌、身高都符合希区柯克的硬标准外,凯利整个人散发出的从容优雅更是让希区柯克无心雕琢。为希区柯克服务过多部电影的知名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曾说:“即使银幕上看起来完美无缺的明星也有需要掩饰的地方,所有人都是,除了格蕾丝。” 希区柯克对她的评价则是:温文尔雅,却充满了巨大的爆发力,犹如尚无人触及的奥林匹亚冰山,山底下蕴藏着无穷的火和热。 凯利出演的第一部希区柯克影片是《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1954),当时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片酬只有1.4万美元。整部电影是个节约成本的精良之作,布局巧妙,逻辑严密,希区柯克却不大喜欢,他曾对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表示,这部电影可以略过,因为没什么可说的。 也许《电话谋杀案》对希区柯克最大的意义,就是找到了自己梦幻中的女主角。 希区柯克一生偏爱外表冷艳内心火热的女性形象,英格丽·褒曼和格蕾丝·凯利都是这一类型。希区柯克说凯利“是一个外表冷若冰霜的金发女郎,内心里却欲火熊熊”。 观众很难将高贵优雅的凯利和“欲火熊熊”联系在一起,但形容生活中的凯利,却再恰当不过,据说凯利同时和好几位男性交往,和演对手戏的男演员几乎都睡过觉,除了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和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 希区柯克得知凯利的“风流史”后大为兴奋:“了不起的格蕾丝!她跟每个人睡觉!” 刚接触凯利时的一件事,一直令希区柯克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在片场对拜访者自我介绍:“叫我希区,不用柯克。”——希区柯克(Hitchcock)对自己的名字略有嫌恶,多次说过最好把名字中的“柯克”(Cock,男性生殖器)去掉,一生都自称也喜欢别人称他为“希区”(Hitch)。 片场中好多人都大笑起来,希区柯克这才留意到凯利也在旁边,于是准备道歉,没想到凯利阻止了他:“别担心,我上的是天主教女校,13岁时就已经什么都听过了。”多年后希区柯克回想起凯利,他说:“格蕾丝·凯利有着出众的幽默感,只是稍微有点儿黄。” 希区柯克对凯利的宠爱投射到作品中,使得“凯利时期”的影片有反常规,不像《蝴蝶梦》(Rebecca,1940)中被幻想折磨的琼·方登(Joan Fontaine),《美人计》(Notorious,1946)里被男性支配的英格丽·鲍曼,或是《群鸟》(The Birds,1963)中饱受惊吓与折磨的蒂比·海德莉(Tippi Hedren),希区柯克镜头下的格蕾丝是那么从容优雅,机智果断,勇于追求男性并总能得其所望。 合作了《电话谋杀案》之后,希区柯克开始想尽办法为凯利量身打造角色,用菲林无限放大对她的着迷。 《后窗》(Rear Window,1954)的主人公虽然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但凯利才是事件的推动者和解决者。观看《后窗》,你能感受到希区柯克对凯利的宠爱。在凯利出场的那一幕,镜头下凯利的特写占据银幕中央,美得令人屏息,她俯下身靠近镜头,给了轮椅上的男主角一个深深的吻。 银幕中两人的脸各占一半,通过镜头语言强调了凯利的重要地位与个性——她是强势的,有侵略性的,主动追求这个不愿和她结婚的男人。后面有一场戏,凯利坐在斯图尔特身上,二人拥吻,凯利问他:“一个女孩怎样做才能让你动心?”“注意一下我吧……我还要你的心,我要你的全部。”他们断断续续吻了一分半钟。后面还有一场,也是边接吻边说话,镜头持续了46秒。 40年代,希区柯克用加里·格兰特替代自己,与心爱的褒曼在银幕上亲密接触。现在希区柯克已经步入50岁,心态已由幻想完美转化成了破碎颓废,于是他银幕上的替身变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残腿男。 《后窗》还在拍摄之中,希区柯克就已经在为凯利打造《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了。这是一部天真幽默的影片,机智的凯利再次在破解谜案的同时赢得了爱情,成了影片中的最大赢家。其中的“服装秀”也不输《后窗》,那套粉色无袖套装把凯利的优雅甜美烘托得无与伦比。 影片中的凯利比《后窗》中更趋于完美,美丽,富有,高贵,大胆奔放。《捉贼记》上映时,希区柯克不无骄傲地说:“走廊里的吻就像是她拉开了他的裤子拉链,焰火就是性高潮,而格蕾斯扮演的角色就是燃烧着的冰。” 然而,带凯利去摩纳哥拍片却成了希区柯克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凯利和摩纳哥王子坠入爱河,很快便嫁入王室。 1963年拍摄《群鸟》时,女主角首选本来也是凯利,但遭到摩纳哥人民一直反对,因此作罢,不得已启用了当时还在拍广告的蒂比·海德莉。 次年筹拍《艳贼》(Marnie,1964),希区柯克再次力邀凯利,然而让王妃去扮演一个小偷是摩纳哥人民更不能允许的,希区柯克此前拍摄的电影也被瑞尼王子禁放。 对失去完美缪斯的失落与不甘,在希区柯克的后几部作品中多多少少都有反应。拍摄《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时,凯利仍在好莱坞。之后的三部作品——《迷魂记》(Vertigo,1958)、《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1959)、《惊魂记》(Psycho,1960)——的女主角,都和凯利式角色大相径庭。她们虽都是美艳的金发女郎,聪明,有心计,计谋却都以失败告终,或被男人征服,或命丧黄泉。 拍摄《群鸟》时,希区柯克有意将蒂比·海德莉打造成下一个格蕾丝,可他对这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明星的占有欲太过强烈,海蒂对希区柯克的感情也从感激变成了痛恨。这段互相折磨的关系最终一拍两散。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希区柯克总喜欢在电影里埋彩蛋。
群鸟和导演本人。
神秘海域4的场景设计灵感一部分一定来源于《捉贼记》,不然有太多巧合无法解释。
光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欧式古典建筑的房顶上追逐的剧情已让观众惊心动魄,大开眼界。更不要说那个在海岸边依山而建的建筑、城市,以及精心复原的欧洲古典服装舞会,感觉希区柯克才是rpg游戏设计师的鼻祖启蒙老师。
希区柯克一定还是一个骨灰级的侧颜控。
加里格兰特主演的很多希区柯克电影 总让人觉得如果最终他才是坏人 该会多有趣 可惜真如希区柯克所说 片厂不允许呢....或许也是这些绝世明星的悲哀吧 如果格蕾丝凯莉来演Danielle 纵使没有华服加身 但会是多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啊!
盡是Hitchcock 的技巧,對他來說何嘗不是遊戲之作?如何不說而說,沒拍出來的更好看,導演一定很喜歡Grace Kelly了,連續三部也找上她(Ingrid Bergman也是這樣),這麼美的女人站在任何地方都明亮動人,她什麼不做,單純看她就已經是一種娛樂,話說最尾一句話一個眼神是什麼回事,向觀眾來一下回馬槍?
格蕾斯凯利 .......
还能有比GraceKelly长得更端庄的美女吗?她的命运也是一样,别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财富、地位、美貌和爱情在她都唾手可得,一生都扮演童话角色,银幕公主到现实王妃。
给★★★☆,显然不是一部hitch的masterpiece,但有Grace Kelly和Cary Grant这对组合,感情线还颇值得回味。奇怪绿色fitler夜戏的运用只因为希希讨厌蓝天,interesting...印象深刻的游泳戏,Cary Grant不止脸黑,全身都很黑。
年紀越大越喜歡希治閣,怪不得一幫六七十年代留洋,年輕時崇尚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華人,到老來也要拜倒在雅俗共賞的希治閣之下。
1.一部非典型的希胖,悬疑与惊悚性较低,基本拍成了邦德式侠盗片与风光爱情偶像剧,弱张力与强浪漫的配比也令人想及十年前的[美人计],看来希胖一拍褒曼或凯利就魂不守舍了~ 2.不过格蕾丝确实惊艳动人,本片也成为她的换装秀。戏中的富家千金亦似外表冷艳内心如火的本色出演,飙车甩警察时傲然自得,卧室引诱时极尽挑逗(以钻石项链诱惑&“我不是赝品”),最后主动求爱时又深情款款;戏外则由此结识摩纳哥王子,不过82年车祸倒并非如传言所说发生在本片取景的那条路上。3.喜剧色彩浓厚,一如男主将酒瓶和酒杯抛给朝他冲来的愤怒厨师的场景,一如忙里偷闲踢毽子又因路中母鸡而失控撞车的傻警察。4.焰火绽放与爱火燃烧的交剪。5.片头盗窃珠宝并以屋顶上黑猫来回走过的蒙太奇足够生动。6.飞机追人后启[西北偏北],瘆人绿光在[迷魂记]复现。(8.0/10)
虽然平庸,但放如今也是小悬疑商业片模板,国内不考虑轻飘儿地翻一个吗?黑猫飞贼的设定很有趣,夜戏的布景也十分鬼魅引人入胜,那场化装舞会戏后来不知道被人抄过多少次。角色方面,老希镜头下的女性角色依然那么负面,可怕甚至招人厌的小家子气,哎,王妃的仙气都给剃光了徒留个越看越不中看的模样……老希能把当时的格兰特这一档演员哄上房顶,很神奇,现在的导演真该好好看看,琢磨琢磨,不是苦情斗狠超复杂以至于都不合理的成长线才说服大腕儿为你的戏牺牲自己,拿出格兰特让他们品品。
看电影时你会觉得有错觉吗?格兰特应该配褒曼,格蕾丝应该在斯图尔特身旁,哈哈……虽然男女主角都是big star但是我觉得火花仍然欠缺一点
片尾Grace Kelly的那句“我妈妈肯定会喜欢”让Cary Grant吓得不轻,也算留下个不大不小的悬念。这部里两人差好多,感觉像忘年恋,而后窗里则显得很合适。希区柯克很赞的一点是拍出来的东西不显得过时。
里维埃拉山顶别墅,追车,航拍,游艇飞机,卡尔顿酒店,女主角五分钟换一次的衣服……当年的商业大片就是这个味儿吧。悬疑部分太潦草,一群无聊/暴发户米国人给欧洲捣了多少乱。2013.7.8想看。
#重看#3.5;色彩层次极为丰富,看得赏心悦目,尤其化装舞会段落,华服登场堪称视觉盛宴(希胖甚至亲自为新晋缪斯挑选服装);大量调侃自嘲戏谑以及挑逗暗示(经典的“要腿还是胸”),喜剧元素满满,满足希胖的恶趣味;喜欢窗外烟花映射下泛着绿光的吻,虽两人cp 感不强(cary grant明显敷衍),但grace kelly确乎惊为天人。
第一部因为女主太漂亮以至于忘记自己在看hitch的希式电影 王妃的造型堪称个个经典 美艳不可方物 整部电影都好像南法风光片 也就最后八分钟稍微紧张了一些 但也算是十分经典了
加里.格兰特无论在哪部片子里、出演神马角色、需要表达何种感情,永远都只会一种表情,就是:这傻X片子啥时能拍完啊?老子不耐烦不耐烦啊!…便秘好几天了,老子心情巨不爽啊!看见眼前这女猪脚就特么烦啊!还要打情骂俏还要拍吻戏啊!尴尬得好想死啊!……
一部高估了的希氏作品,俊男美女组合无敌,怎么看都像是美国武侠片。
哎呀,这不是非要我加一星给凯利嘛。打情骂俏的这一整个就是爱情片啊。
希区柯克是二十年代电影遗产的伟大继承者,尽管他所沿用的花哨技巧早已平滑地融入了现代电影中(被无数后来者争相模仿),并不如当时那样引人注目,但在今天,他的电影仍存在着被挖掘、被讨论、被学习的空间——哪怕是像《捉贼记》这样的玩票之作,也能从中感受到希胖对于电影蒙太奇的深入理解和纯熟运用。本片中,希区柯克以其一贯的方式留下大大小小的悬念,例如,当男主角逃至饭店时,所有员工都惊愕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敌意,而并未说明他们之间有何“深仇大恨”。这些悬念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蒙太奇效果,让它不仅仅作为一种剪辑技巧,更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对电影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建造——这是相当超前的。
GRANT和PERK的区别是一谐一庄
为嘛我觉得还挺好看的,隐退侠盗+一正一邪女郎+警察追击的故事感觉很像后来邦德式的间谍动作悬疑片,而且这部是不是很大手笔,航拍镜头,场景服装设计华丽神马的。
这是个漫长、无趣而又一塌糊涂的故事,希区柯克用一个不是悬念的悬念将100分钟拖成了两倍的电影时间,简直令人怀疑这是否是他的作品。大体上讲,这是一部生攒硬凑的爱情电影,它几乎与悬疑惊悚没有任何关系,而支撑观众看下去的,是两位主角的气质和漂亮,以及服饰和画面的华丽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