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汶川大地震的许多震撼画面至今都还记得,这是继抗洪救灾之后,又一次体现国人强大凝聚力和无私奉献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光辉形象和动人故事。在那段时期,大家纷纷捐款献血,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不求出名也不求回报。
吴京在战狼大火之前,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他在公益方面的善举,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越黑越扒反而越白的典型。先是捐款100万元,而后赶赴现场与官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的支援灾区,又默默地领养了两个在寺庙出生的孩子。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吴京的好人好事也终于被更多人所熟知。2021年第一季度,南都娱乐发布了一个“社会能量”指数的排行,第一韩红老师,第二位就是吴京,也是对他坚持做公益的肯定。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是一个值得力挺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人忘却的故事。地点就是什邡市,情侣闹矛盾后女主要去打掉孩子,恰逢大地震,医院连忙保护转移孕妇,大家就这样进入了寺庙。在寺院里生孩子,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主持的当机立断真的是大善精神。
医院塌了、房子塌了、学校塌了,时时刻刻面对着生离死别,在这关键的时刻军人出动了。当年的空降兵绝对是勇士,没有人知道那一跳是生是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被复刻,多少有些遗憾。而吴京有限的客串镜头,倒是处理得像极了路人,这点挺好,没有过分突出,免得又招黑。
整个剧情的发展除了男女主的故事相对一般,其他都很有感染力。一百零八个小宝宝一晃就十岁了,他们坐在学校前就是希望,在最后的采访和纪录片里,那个院长原型也很伟大。同样还看到了李连杰、韩红、周迅、谭咏麟等明星的出现,不过还想提一位偶像刘德华,号召百位明星募捐筹款最后跪谢众人的一幕,也值得铭记
真的为了这个题材可惜。明明从院长、护士到主持都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哪怕你讲讲配角孕妇贷款种地的故事,都好过讲男女主的狗屁爱情。
配角都讲四川话,就你男女主普通话,你男女主高贵咋的?这女的是带资进组吗,台词西撇,哭也是面无表情。到女的画面就全是文艺风,再配点儿文艺台词,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看她。
男主我都不想说了,就被埋那段有点儿看头。哦,我只是想看和她一起被埋的孕妇救出来没有。其他镜头统统跳过。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个导演和演员我真的永久拉黑。
吃汶川的人血馒头开心吗?你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吗?那么多人死了,你不写,你要写狗屁爱情故事。
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让我看了小成本爱情片。一星给花絮,一星给寺庙。看的一头雾水,女主去医院造一个假名字,然后难以寻找到爱人,全程寻爱人的故事。希望有能力的导游去接这一故事,多好的故事,拉垮成这把样子。幸好没有去电影院,浪费两小时。无法用言语形容了,爱情片不爱看,讲真的,还不如自己去看纪录片来的震撼人心
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第一次写影评,为了汶川地震,以下内容绝对真实,我们家的亲身经历 我是00后我01年的,今年读大一,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我的童年基本上都生活在都江堰市 ,我的家人亲身经历过512大地震,那天就像影评中的一样鸟雀满天飞,蛇也跑出来了,狗不停的叫,那天下午一切照常,我家里有修佛的人 要开始上课了,我们家是老式社区爬楼梯的,我们家住四楼,地震的时候,我们家的门变形了四楼坠一楼,家里的物件东倒西歪房子塌了,我们那栋楼四楼下面全部埋的都是人,我外婆个子小所以奇迹般的跑出来了,出来的时候世界一片灰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直在电视机面前等待消息,因为信号中断,电话打不出去; 今年是地震的第十三个年头,汶川地震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情,这部影片叫《一百零八》讲得是四川省什邡市罗汉寺108个罗汉娃的感人故事,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塌了,医生护士为了保护孕妇的生命安全,在什邡市罗汉寺接生108个罗汉娃,除了《唐山大地震》以外哭得最厉害的一部影片,从头哭到尾没有停过,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唐山地震时,我家人在帐篷住了一宿; 十三年了,我们说经历过地震的四川人民都是坚不可摧的,08年的地震,2020年的成都郫都区新冠疫情我们都坚持过去了,现实往往比电影更残酷,在这里请允许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都是最棒的!四川雄起!
浪费五块钱的电影票和俩小时女主长得好像小时候欺负过我的那个臭矮子尖嘴猴腮
跟108有什么关系……
丝路电影节福州首映,导演水平太差,本来这么好的真实故事,结果用男女主角的狗血爱情故事线彻底破坏故事的本身。小成本小制作,这个导演之前也没拍过电影,所里能力真的很弱。吴京确实是唯一的亮点,演的就是自己很真实,泪奔!但出场时间就一分钟。整体给2颗星,全部都给京哥。至于影片,费尽心机也难掩各方面的不足!
堆砌滥用的配乐与主次不分的情感线抹杀掉影片的真实底色,也让其观感无可避免的电视剧化。有些段落之生硬刻意甚至像极了家里老人钟情的CCTV8,沉浸其中只能获得徒有其表的感动。那些弹幕刷“泪崩”的,你们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廉价了。
真實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電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预告片花和花絮里的原型人物访谈,基本把本片所有值得看的点都包含了。作为主线的地震爱情故事充满了导演的自我感动,看着叫人膈应。妇幼保健院院长表演令人印象颇深,本该作为主角的罗汉寺僧众完全沦为了点缀的背景板,实在可惜。
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影展""独家放映"单元的《一百零八》好不容易抢到票,看完后。嗯。。。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人物特别标签化、情感没有个铺垫直接煽情、没什么镜头语言而还过度的使用配乐渲染还把低频调的那么高。在说说细节化的东西,例如一个孕妇差点难产,而说话状态比播音员还有气质?最重要的叙事也没有在108个孩子主题上,特别散还有很多没必要的情节。剪辑节奏上也毫无时间感、空间感。我不能说这部电影因为以汶川地震为题材就委婉的评价,更是因为想要拍这种题材,要比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需要更大的责任感。所以我打分的话肯定更低,一颗星。希望导演能重视导演责任这一点!
改编不是乱编,怀旧不是陈旧,动情不是煽情
三星鼓励,故事是好故事,但是拍的不太好。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真实故事满分!
每一个娃娃落地,就串上一颗佛珠。一百零八个娃娃,恰好就是一串圆满。故事值3颗星
有些人物的出现让人觉得是为了让他们出现而出现,部分人的台词真的很刻意。和老陈聊天,觉得如果让《我和我的祖国》某一个导演来拍都绝对更宏大深刻吧。ps影片开始女主的丧让我以为男主已经死了,但????我以为结尾还会补充说明……结果?突如其来的结尾
这个故事要拍好,得平衡好人定胜天的精神和佛教元素,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显然导演没这个水平,拍成了灾难煽情的大路货,还不如片尾几分钟的纪录片花絮更有震撼力
北影节在线影展。冲这题材和灾难记忆勉强给7分。切题失败,重点是罗汉寺僧众、妇产医务人员以及各方努力,才有汶川地震时期这108个新生儿的平安降生。而导演把焦点,设置到一对不具备引起普适共情的男女身上,很多时候直接撕裂电影的完整性。这个题材就是有一种普渡众生的意味在,才显得可贵,如果从小沙弥、小护士的视角出发,去叙述这样一段故事,我认为都比既有设定好得多。叙事也失败,散且乱,失去详略得当的节奏,就是把吴京搬出来都不好使。唯二泪点,一是戏台上老夫妻表演时得知儿子还活着(尽管这段表演也不懂见好就收),一是片尾。
真实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电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北京电影节线上展映。看得出来是用心的,值得肯定。但拍摄手法和剧本都显得苍白老套,节奏和配乐比较粗糙,有种零几年的既视感。看到一个小时提前退出了。Ps:其实这个题材是很不错的,但影片的叙事却显得多而杂,并且为了煽情强加上了爱情线,这样反而无法烘托生命的宏大性,使得格局小了。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抛开男女主感情线地震相关的画面还是很触动结尾的彩蛋很感动
本来如实拍就足够震撼的故事,偏要加个作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女主占据大半剧情
为什么一定要拍成爱情片呢?… 好好拍罗汉寺的故事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