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年人的爱情,有些克制、沉重,死亡的真相永远停留在离开的那刻,海浪冲刷着记忆,悲伤的沙土从指尖流逝
让在波涛的海浪中消失,而自杀还是溺水车成了一个谜。妻子玛丽是英国文学的教授,她回到城市生活依旧如续,教书、购物、健身、约会,平静的外表下似乎一切从未发生,回到家,她的丈夫还在(然而这仅仅是幻想)。当死亡的消息还未降临,让的尸体还未打捞起,悲伤也被按了暂停键。
情绪慢慢的才显现出来,她对学生说从未去过那片海滩,告诉丈夫正在发生的一切,购物时也会为丈夫买领带,她的生活在真实与幻想中交织,她的愧疚不露声色,穿着红色衬裙的欲望太过美好,苍老褶皱的手指抚摸着她的脸庞,所有岁月的痕迹都消失殆尽。婚姻平静如水般的生活随着让的消失慢慢退去,那些压抑的、克制的、平淡的日子像断了的弦般开始松弛。
关于丈夫的一切都停留在了度假前,她去辨识未支付的账单日期,去翻阅丈夫的书桌,查询药物的信息,死亡的真相在慢慢逼近,而对于丈夫的痛苦她一无所知。即使她重新开始生活,曾经的习惯还在,闹钟铃响、黄油吐司,平淡的生活依旧是记忆。
当玛丽从幻梦中苏醒过来,无法抑制的悲伤显露在她苍老的脸庞,哪怕她试着去逃避,哪怕真的只是失踪也比死亡好一些。海边的另一端,站着和让相似的男人,她向他跑过去,是他不是他,玛丽都应该开始正视这段婚姻,去理解丈夫的痛苦,去释放内心的压抑,而掩埋在沙土之下的真相也变得不重要了。
《沙之下》拍摄于2000年,女主角Charlotte Rampling是一名英国演员,当时已经55岁。从电影海报上看,她的容颜怎么都不符合《世界报》的评论——“Charlotte Rampling的面容令François Ozon的电影熠熠生辉。”但当我看到那个镜头时,我完全信服了:
Marie仰面躺倒在床上,幻想之中,两个男人一左一右替她脱了鞋子,轻轻抚摩她的腿,接着是身体,然后是她的脸。四只饱经风霜的男人的手,抚摸着她的脸庞。她闭上眼睛,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满足,此时此刻,她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消失不见。那是一张服丧的微笑的面容,看不到任何痛苦的面容。她的双手无比珍惜地抚摸着那四只手,仿佛要确认有两倍的Jean在她的身边。一张脸,六只手,整个镜头变得惊人的拥挤!
François Ozon对英国女作家的一些极端行为颇为关注,在他的唯一一部英语片《游泳池》有了更充分的体现。《沙之下》里,Marie是一位大学老师,教授英国文学,极度迷恋着Virginia Woolf(1882年—1941年,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的小说。她两次喃喃读到Woolf在《海浪》中写的句子:“我失去了青春……我有一种感觉,我要发疯了,我听到了声音,我无法集中思想工作。我尝试着与之斗争,但我无法再继续斗争下去。你给了我所有的幸福。你是如此完美,但我不能再打扰你的生活了。”这一段其实是Woolf本人的真实感受,和她最后留给丈夫的遗书如出一辙。1941年3月28日,Woolf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在她家附近投河自尽。
影片中,观众和玛丽似乎一度放弃了寻求Jean真实死因的使命。Marie回到巴黎,照常和朋友聚会聊天,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她继续给Jean买领带,回到家和他聊天,向他显摆自己新买的红裙子……直到她发现一个事实,Jean在失踪前患有忧郁症,难道是他蓄意安排的?海边警署打来电话,说找到了一具腐烂严重的男尸,手表和游泳裤和她描述的特征相符。她鼓起勇气去认尸,当她看到手表时,失声笑了出来,说那完全不是她丈夫的手表。观众本来以为真相揭晓的时刻到了,但是真相永远都被埋葬在沙之下,再也触摸不到了……
最后一幕,Marie重新来到那片空空荡荡的海滩,突然望见一个身形和她丈夫相似的男人矗立在遥远的地方。她踉跄地向那个模糊的男人奔去……观众似乎也和玛丽一起奔跑起来,在沙滩上,弯弯曲曲地朝向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终点奔跑而去……
这是典型的法国式结尾,也是典型的Ozon式结尾,Ozon解释说,最后一幕中的那个男人可能是Jean,也可能是别的男人,可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也可能是另一场生活的开始。在结尾利用人物的模糊回归,展现给观众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手法在《游泳池》里也可窥见一斑。
说弗朗索瓦·欧容是一个很懂女人的导演,从《失魂家族》《沙之下》到《八美图》,欧容的女主角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栩栩如生。《沙之下》,讲一个丈夫失踪后女人开始自我欺骗的故事。
一对中年男女,交替着驾车,来到一座乡间小屋度假。清扫房间、壁炉生火、吃晚饭睡觉。影片开始的前十分钟,平淡的对白,记录式的画面,勾勒出一个乏味的家庭。如果说欧容的电影总是“充满了戏剧性”,那么这就是其中最平淡的一部。只是对“丈夫失踪”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从影片里仔细寻找蛛丝马迹,直到女人一觉从沙滩上醒来,发现丈夫失了踪迹。从乡间小屋转换到朋友聚会,原来是朋友给她介绍新的男人认识。那个失去丈夫的女人此刻与朋友相谈甚欢,你惊讶于她的美丽,一时间也忘记了寻找失踪丈夫的事。
导演谨慎地给出故事背景信息。
这个丈夫失了踪的美丽女人,在大学里教授英国文学,关心自己的容颜,业余时间会去健身游泳锻炼身体。每晚回到家里,都与丈夫谈论今天的际遇。你会怀疑这是回忆。饰演她的英国演员夏洛特·兰普林,凭藉此片获得凯撒、伦敦影评人协会、欧洲等各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这名传说中风华绝代的女人,绝对是“第二眼美女”。单凭海报上,她那下垂的双眼和缩进的下唇,会让你怀疑媒体的诚意。她与朋友聚会,穿着黑色礼服,头发盘起来,高挑的身材细长的脖子,第一次让人惊艳。第二次,她穿着新买的红色裙子,倒卧在白色床单上,开始幻想两个男人同时爱抚她。倒置的镜头,对比的色彩,四只男人的粗燥的手抚摸着她那光滑白皙的脸。再次的惊艳。
直到她睁开双眼,停止自慰,两双男人的手慢慢褪去。她回到了真实,但并不快乐。打破她自我欺骗的,是从海里捞上来的一具男尸。官方认定这就是她的丈夫,她否定。然后坐在丈夫失踪的那片沙滩上,第一次哭泣。手掌紧紧捏着一把一把的沙子,想要得到些依靠。突然,她看到远方一个体型极似丈夫的男人,她朝他跑去。镜头固定在她先前坐下的位置,一串歪斜的脚印,一个影子朝着另一个影子奔去。我们只能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样,凭藉大小来判断它们之间的距离。
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高潮。
丈夫为什么离开了她?是生是死?最后她有没有见到沙滩上那个男人?真实就像她手掌里紧紧捏住的沙子。
你优雅迷人,你风韵犹存,你有高尚的职业,你有深爱的丈夫,你去健身,你去度假,生活总是对你微笑,一天天你以为永远会如此,,,忽然一天,就是平常的一天,轰的一声,这一切就像肥皂泡般逝去,即使你不承认、即使你用幻觉维持,但终掩不住残酷的事实,,,是时候了,是时候了,该走的必的走,该散的已经散,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你的结局,也是每一个人的结局,,,,
夏阿姨风韵犹存,那件酒红色的小礼裙一穿,还有守门人时期的姿色。。。她的眼睛传达了所有欧容的思想,神秘,复杂,充满遐想。。
没有人不会爱上这个女人!!!海滩归来女主绪起头发时,我以为她回到了青春时代20几岁的样子!!!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打破了我对法片的偏见。
海浪拍打沙滩,暗涌卷走身体,真相仿佛黄色的细软沙粒,越是攥的紧,刨的深,越留不住。这个世界就像海,它的翻滚浪涌你我抓不住,尽管奋力奔跑,留下的只有浅浅脚印,到不了终点,或许本身没有终点。“我听到了声音,但我无法集中思想,我尝试与之斗争,但我无法再继续斗争下去。”欧容借伍尔芙的的小说去诠释婚姻的本质,那种在陪伴之中的抽象感与疏离感是婚姻最隐秘的毛细血管,你想挣脱,但它连接着你的动脉与静脉。《45周年》前传版,不过《沙之下 》的欧容处理的更加具有他标签的文学性。果然,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兰普林奶奶更适合这样的角色。
到底是不是呢,人有时候很擅长欺骗自己。忧伤气息,为自己,也为他人。(有两个夏洛特我永远分不清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一个是甘斯布,一个就是兰普林,夏阿姨身材气质没话说了)原声
2019年儿童节1刷。二刷还是三星。欧容所有的片老差那么一点,现在知道了,他有种摆脱不掉的匠气,洗不掉的油污,一出脚就大概率被观众抢断,不像梅西那样浑身实用假动作,也不像伊布那样冷不丁给你来一下子世界波,剧作和单场戏上,欧容有他的才气和能力,接近米哈利洛维奇的一招鲜,但整体攻击能力上,也就是个影坛阿扎尔,哎。
文学的欧容。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太阳大海的浮沉涨落,将看似美满的婚姻于沙中埋葬。——人和人永远都是一座座孤岛,不知道对方也许最好。
失踪取代死亡,让悼亡的工作(遗忘)无法进行。记忆-身体的魂梦缠绕,基因检测、泳裤的证据被手表(时间)所颠覆。
B+/ 像是《时光驻留》与《45周年》的融合,且某种程度上比后者更为绝望。欧容没有仅仅站在婚姻的框架内还原人类粉饰而成的情感,而是更为赤裸地质疑爱情本身就可能只是作为孤独本质的虚妄遮罩。兰普林的表演完美诠释了这两重难以戳破的幻境,举手投足都像是指节与针尖在碰撞,迟到15年的影后。
[自译中字]20130918+20150622+20161203+2020.6.7蓝光重温及翻译中字。故事源自欧容十一岁时在沙滩目睹一个男人消失于海中之后,他的妻子焦急地寻找他,兰普林告诉我们她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要的更多,假作真时真亦假,唯恐相逢是梦中,当所有假如终于破碎,我将给你一个缄默,一个最深的凝望,而当你又踽踽地离去,我将哭泣,是因为幸福,不是悲伤,伯格曼看了很多遍,女主本中意德纳芙,却因发胖不想穿泳衣拒绝,
欧容的电影一如既往地带有一丝悬疑味道。当一段习以为常的生活戛然而止,爱的线索才慢慢浮现,等待与寻找的过程里总会无意中碰到并不想知道的答案,而自我的轮廓也逐渐清晰。沙之下仍旧是无尽的流沙,真相淹没于其中,越是攥紧越是徒劳。片尾的长镜头或许也堪称经典了
有沉浸感,导演和演员都不过分用力。最绝的三场戏,在海边发现丈夫失踪的环境音,回家与两个男人性幻想的特写,在太平间看丈夫泡胀的尸体时虚焦的脸。【剧本】90分钟前是平淡如水的几十年夫妻生活,90分钟后是痛苦剧烈无法忍受的自责余生。一切尽在不言中。
导演很聪明、老练,非常清楚有限条件下,只有通过丰富角色塑造质感。与一些常规的心理探索不一样的是,欧容能很自然地纳入对性的探讨。全片只有与丈夫母亲交谈的情节过于直白。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所有人物年轻十来岁,故事会变成怎样呢?
剧本简洁却又能击中要害,利用丈夫失踪,妻子臆想,真相大白的三幕剧结构,欧容将婚姻的本质归结为了虚妄,在维持自尊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涌动的危机,最精彩的还要算妻子否认手表是丈夫的那一瞬,谎言除了欺瞒他人更是安慰自己,兰普林捉住了拒绝承认爱情失败的女性特质,她的优雅甚至都带着些疏离和残忍。
海边寻夫那段真好呀,就欧容的几部作品来看,他也是相当会用自然环境声音的导演之一
所有流动的,穿梭的,不能停止的,无法抑制的,都让人感觉到冰冷。
又一个让我无比震撼的结尾,女人迷恋的总是幻影
兰普林的表演细流暗涌,令人信服。我一直相信,电影和文学一样,最大魅力来源于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这一点《沙之下》做到了,可是不够。结尾,女主向浪边的人影跑过去,海风凛冽,围巾翻飞,然而我们看不见她的到达。没有到达。
这不就是《45周年》的前奏吗,原来10多年前兰普林阿姨就演了这种戏啊,真卖力。依旧是聚焦老年人的内心生活与情感状态,以及欧容最拿手的欲望母题,整体还是枯燥了点,后半部分稍显潦草。
究竟还有多少导演对于爱人突然死亡的死因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可以拿来跟《幻之光》做一个比较了。更丰富地多了伍尔夫一层,六只手的性场面是情绪转变的诡魅。
如水,冰冷,未知,伍尔芙。Charlotte Rampling 跟阿姨不同,阿姨的心无论多受伤依然是一个整体,阿姨是会收缩然后又恢复;Rampling 从不收缩,但她的心早已碎成渣渣。欧容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善于把真相隐藏,又善于偷偷地露出一点点、一点点,教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