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拉克洛的《危险关系》是放荡主义的代表著作,笔下人物无视社会道德束缚,放浪不羁。《危险关系》曾被改编成诸多版本(magasa大人说数了下有13个版本),大概是因为其戏剧性和挑逗色彩,好评不少。而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韩国导演许秦豪,他的作品一向以节制和冷静著称,主人公是那种连偷情出轨都要反省上大半部片子的人。显然,当许秦豪和《危险关系》发生关系,于我而言,这个碰撞的吸引力远远要大于几位实力大咖。
不幸的是,《危险关系》既没有我想象的危险,更没有亮点或意外。它终于变成一出彻头彻尾的melodrama,陈腔滥调、矫揉造作。片子不怎么放荡,也没有导演一贯的隐忍克制,它没怎么动原著,结果两头不靠。基本上,整部影片就是一段无聊的男女关系,拖沓漫长,缺乏真正的时代感,毫无现实指导意义,对民国上流社会的理解也停留于影视基地的想象。
演员们把人物性格写在了脸上,导演频繁用特写镜头来告诉观众:张东健是个花花公子,张柏芝是蛇蝎美人,章子怡是贞洁女子……面对完全不在同一时空的上海滩背景,你可以说许秦豪意有所指,比如揭示这种奢靡生活和情欲游戏的必然毁灭,然而,《危险关系》的处理手法实在匪夷所思,难以叫人信服。不说罔顾逻辑的认干妈和画裸体,像张东健和章子怡你进我退的对手戏,实在狗血,停留于肤浅表象(画圈圈?换灯泡?)。
在其他几个改编版本的《危险关系》里头,大篇幅的情欲戏都是重点,导演和演员都会放开手脚来表现,因为小说本身就是围绕着性来说事,没啥可遮掩的。结果碍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版本的《危险关系》是相当干净,自然也少了尺度看点。当然,我也不信未删减就会好看许多,这么几个文绉绉的大牌,怎么可能放得下身段。况且,两个小时的缓慢节奏摆那,想变身谈何容易。说到底,对于这类跨国制作,许秦豪依然表现得水土不服,难以掌控。【南方都市报 & 新京报】
老实说,看片花那会激动了好久,电影的质感那样好,两个女人都是那样美,张东健欧巴是那样的帅,然后心心念念到了今天,果断买了电影票第一时间入场,第一时间跑到豆瓣想表达一下我现在的心情,可是,看到满屏的一星,满屏的那些个不入流的话语,满屏的带着个人偏见的劣评,或者说满屏的黑子与五毛,我的心就开始拔凉拔凉了,豆瓣让人失望了。
《危险关系》讲的是高智商男女设陷阱算计情欲,这是只有根正苗红的贵族才会乐在其中的游戏,远不是《阿尔菲》或《恋爱刺客》那种业余选手所能染指的。贵族,说好听点是上流社会的显贵阶层,有钱有地位又有闲情逸致,说白了就是一群吃饱了没事干,整天变着法子寻找人生乐趣的空虚鬼们。贵族有了高智商,谁也挡不住,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游乐场,芸芸众生都是他们的靶子小人。
两百多年前,小说《危险游戏》中诞生了两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贵族形象。瓦尔蒙子爵是个深怀“纯洁破坏癖”的顶尖猎艳高手,对于目标,他不但能在情欲上擒获,更能在心灵上征服,比一般把妹玩家高了不知多少档次。他的对手是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一位滔滔情海中独孤求败一般的存在,她是极度理性、冷酷的化身,游刃有余的掌控着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的幻化出千万张面孔,能从只字片言中探知任何人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这两位亦情人亦敌手的邪恶男女双手不沾血腥,但与他们相比,《沉默的羔羊》中食人魔汉尼拔就像守卫天使一样给人安全感。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他们的游戏不断升级,最终,高处不胜寒的凛冽将他们吞噬。
《危险关系》角色稀少,全靠相互间支脉纵横的复杂关系支撑,对影视改编是个极大的挑战。越艰难的事竟越有人做,该小说的影视版本之多,连笔者认识的最资深影迷也不敢说全部看过。但不论如何再创作,总是拂不去这故事里浓浓的贵族气。较出名的几部改编:包括1988年的英国版,1989年的美国版,2003年的韩国版,要么保留了原著的时代背景,要么选择了另一组贵族活跃的地点和年代,2003年的法国版将背景搬到了现代,但谁敢说凯瑟琳•德纳芙不够像贵妇呢,至于1999年的美国青春版,没错,故事发生在一个当代的“贵族”学校。似乎只有1959年的最初版是个例外。
终于等到《危险关系》拍中国版,要上哪里找贵族呢?最起码眼下是没有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有这句话在,那些开宝马的富二代,商务圈里的金领,经常换手表戴的高官,即使从物质条件上看怎么都像跨进了贵族的门槛,他们也是绝不敢承认的,更不可能被拍出来。
那么,学老外上溯到封建社会去找呢?也不行。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八旗子弟中出不了唐璜、卡萨诺瓦、巴里•林登那种人,更勿论瓦尔蒙子爵和梅尔特伊夫人了。再往前唐宋元明更不可能。好在封建社会和新中国之间,还有三十多年腐朽的资本主义,还有那金碧辉煌、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十里洋场,这是孕育和滋养贵族的肥沃土壤。当然,此处的贵族,不是指政治的上层建筑,更多是享受经济特权的那一群资本家们。套用个时髦词汇,叫“新贵”。
本片中谢易樊和莫婕妤两位新贵的生活作风,很容易叫人联想起一类近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华语新片种——时尚爱情片。和《杜拉拉升职记》《非常完美》等“时尚大片”一比,相似点真是数之不尽,你看主角都是不愁吃喝的俊男美女,虽然身为企业精英、商界大亨等,但从不见他们为工作操心,整天有的是空闲时间,用来谈情说爱、追逐时髦、出席剧演、点缀酒会,整个生活就是一出不担心掉命的角色扮演游戏。甚至说话时不时夹带几句英文的习惯,也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新贵和二十一世纪的北京小资间找到了贯通。
“时尚大片”基本是被观众痛骂的,原因很简单,时尚不是流行,甚至是流行的反面,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而非草根阶级伸伸脖子就能享有的。有人说华语时尚片挨骂是因为不“接地气”,不尽然对。其实片里主角们身价最起码上千万,打场高尔夫就跟我们玩趟神采飞扬一样稀松平常,是占据了财富金字塔顶端的那么一小撮,你指望他们怎么接地气?就算真接上了初级阶段的地气,作为主要观众群的我等屌丝们能分辨出来吗?最起码笔者是没法想象有钱一族的生活方式,更没法判断电影里演的孰真孰假。
营造时尚味要靠距离感,地理上和时间上的。我们看《穿普拉达的魔鬼》和《欲望都市》欣羡不已,一旦它们被改头换面翻拍成国产货,就觉得哪儿都不舒服,就是因为地理上的距离感消失了。在观众眼里,片中的楼是熟悉的楼,街是熟悉的街,那群锦衣玉食的时尚男女们,当然透着炫耀物质、浮华肤浅、崇洋媚外的过度包装,看着他们装腔作势,脑中想的尽是现实中穿着拖鞋汗衫提着一袋子钱去买宝马的土大款们。缺少了现实根基,怎么时尚的起来?
但尽管有着种种相似,上述所有时尚大片的软肋,在《危险关系》中却成了释放时尚气味的催化剂,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感发挥了功效。那俯瞰镜头下车水马龙的街景和港口,那典雅奢华的住所,那精致考究的服饰,那男女主角在璀璨阳光下抽烟调情的画面,都像视觉海洛因一样叫人上瘾。银幕上的时尚不同于现实概念,是一种幻觉,一种虚拟心理体验,类似武侠片和超级英雄片,不能太实,也不能虚的只剩下轻飘飘的影子。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曾经存在,但我们已无法确知细节,只对其盛世烟云略有所闻,带有某种先入为主的想象印记,这就为架空式美化提供了空间。同样的思路在西方一样通用,好莱坞将三四十年代成为黄金时期,使其笼罩上神秘莫测的魅力,时至今日,每当有黄金时期明星的传记大片上映,总会掀起一阵时尚潮。
《危险关系》的时尚,还来自于其情欲主题。别误会,我可不是说滥交和玩弄异性是时尚。时尚的精神内核中,包含了一种强调挣脱束缚、自由追求的态度,鄙视人云亦云的跟风和丢失主见。当代背景的华语电影在处理情欲题材时束手束脚,力不从心,一旦搬到三十年代顿时雄风大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轻盈技巧,越危险越刺激的冒险心态,是许多年轻人都在追求却无胆尝试或不得要领的私生活境界,而年轻一辈正是向往和追逐时尚品味的主力军。
民国年代俨然已成为华语电影新宠,继土匪、骗徒、色情、武打、谍战等题材在这一避风港下大放异彩后,《危险关系》标志着它又化作展示时尚元素的新舞台。民国就像一团橡皮泥,可以随着电影主创的意图被捏成各种形状,好比那列画在纸上驶向山洞的火车,是《西北偏北》结尾性暗示的传神再现,而一旦画到黑板上,就成了又纯又美女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具了。
文/方聿南
《危险关系》在TIFF上的首映,安排有走红毯一项。我们坐在Roy Thomson Hall戏园子里,银幕上有外面走红毯的实况投影进来。章子怡穿着奶油色的低胸长裙甫一亮相,场内外一片尖叫。两个八婆节目的女主持人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嚷嚷道看呀喔耶耶她穿这裙子太漂亮啦太高贵啦要载入史册啦啦啦。等到张东健出来时外面的粉丝更是吼得排山倒海,几乎要把围栏挤倒了,保安拼死抵住,拼得一张张肉脸通红。围栏后最靠前的一个小姑娘当场哭了出来,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给人踩的。戏园子里看投影的人们一阵善意的笑声。
在棒子明星里,花样美男一抓一大把,其实张东健也是上品姿色。他的片子我看的不太多,但前两年一部脍炙人口的《无极》,从此给我造成了过敏反应。以后一见到这张俊美的脸,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
可惜许秦豪似乎根本无意在片子里突出他的美,很有暴畛天物的感觉。明明演的是师奶杀手,扮相却不知怎么给他弄得犹犹豫豫得得瑟瑟的,一副在大世界里拆白党的瘪三相。演技便是好的,可是西装整的太大,三七开的云鬓整的太蓬松(而不是用发蜡紧贴在额上),再加上一撇稀溜溜的鸦片烟鬼似的一字胡,很难想象女人见了这等货色就会心甘情愿地解袜吊带。同样是棒子戏,《赵氏丑闻录》里的裴勇俊的扮相就迷人得多,一个高耸入云的屁股,一脸小眼八叉的坏笑,一下子把张东健给比下去了。
张柏芝演的也是用心而刻苦。但同样因为导演调度的问题,很多地方显得用力过猛,或许是导演和演员之间的翻译水平不够而造成词不达意?她的对白不知是配音还是原声,声音温暖而略带沙哑,本来是极有诱惑力的。可是口音怪怪的,听着像上海白俄说中文。考虑到她的角色可以是苏小姐鲍小姐之流的归国女留学生,或是南洋橡胶种植园里来的大家闺秀,这口音是原本可以忽视。关键是给她的台词出了问题: 穿越时空的台词比比皆是。看英文字幕的观众不打紧,这在我们听得懂中文的观众来说是一种精神折磨。在某处张柏芝一个狮子回头爆出一句英文:“Are you kidding me?!”拜托,三十年代上海滩上再洋泾浜的英文也不是这样的,这话总得再过个几十年才有人学会说 -- Are you @#$% kidding me?!
演员方面值得一提的倒是章子仪。自国际章去好莱坞当了打女后,我实在看腻了她在各类打片中那Twilight chick似的便秘脸,几乎忘了她原会演戏、而且还演得很好,更忘了她不但会笑、而且笑起来迷人而灿烂。这次国际章贴演死纯情死纯情的小寡妇,朴纳中甚至带着一丝傻气,被坏孩子扑倒在餐桌上时可怜见地教人心疼。是全片不太多的亮点之一。章子仪这一次的演技,算是她走向世界后的职业生涯里一次小小的回归。
卢燕女士在片中出演谢易梵的姑母,气度不凡,典雅而高贵,是唯一一个有30年代上海滩上流仕女气势的角色。可笑的是多伦多电影节主席有眼无珠,介绍演员的时候根本就没提到场的卢燕,若不是国际章上去和他耳语并亲自去搀卢燕女士上台,可怜我们真正的上海仕女就要被TIFF直接忽视了。亏得卢燕做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几年前还来过TIFF,怎么说也算是混了个脸熟的。可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上得打多少的折扣。
若说文化交流,这张电影最大的问题出在本子和导演上。许秦豪别的片子我没看过,但若不是这几个大牌明星拼着命在片子里给他撑着,这片子至多也就是70年代琼瑶片的水平。除了流于浮面的几个做出来的外景外,导演并没有捕捉到30年代上海滩特有的气质,部分服装和对白(尤其是张柏芝的)给人感觉干脆完全是现代的。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把背景放在殖民时代的上海?片中有一节学生运动作的背景,放在这么一个吃肉打猫架的故事里显得突兀而多余,对于主线叙事没有任何的辅助。那个处女的小画家,不论发型或言行甚至服装,更是直接从流星花园里走出来的F4。
***********************
又:
《危险关系》一书,二百五十余年前在法国成书以来,直到现在也被世界各地的八婆们津津乐道,是谓永恒的三角是永恒的话题,为了权术或权利的内媚、宫心或是解裤带,永远都是朦胧地幻想着上层生活的下层广大劳动人民乐此不疲的话题。不少人据说从书里读出了对上流社会荒淫腐朽的生活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将它上升到了阶级斗争的层面。这在我看来纯属过度解读。
这故事红了几百年,一方面它满足了劳动人民窥隐和调侃的欲望,另一方面它代表了人们普遍的情感:追求 -- 占有 -- 满足 -- 背叛。这一路的爱情公式几千年来屡试不爽。书不过是写得细腻些再加上很大的意淫空间,是18世纪的琼瑶阿姨加上当代的卫慧和木子美小姐。
好像从70年代或更早开始,每隔几年总有人把这故事从坟里面刨出来鞭尸,改编成一部又一部电影。自80年代以来到现在我看过的就有四五张,这里面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六七年前棒子版的《赵氏丑闻录》。因为同样是炒冷饭,但那张电影最香艳、哀婉、热烈而精致,不像这张写上海但画虎反类猫的。北美这边,最受推崇的好像永远是88年的好莱坞版,因为是自家养的。但我一看到克洛丝和马尔科维奇那两张老脸,登时丧失一切食欲和性欲。
题外话:
前不久这边出了一辑书,打头的一本叫50 Shades of Grey,号称一夜之间红透全世界,好莱坞也吵吵着要拍电影。这书我还没看,看了也不会承认,因为它主打的市场是“mommy's porn”,意思是给家庭妇女看的香艳的浪漫小说,琼瑶+卫慧+木子美之类的,只不过这辑书更火爆热辣,带有很多赤果果的文笔很差的性描写,而且是SM的。
据说故事说的是一芳名唤作格雷(Grey)先生的中年高富帅,长得迷人性感而且巨有钱,小他20多岁的女主骚娘儿们瞄上他后互相引诱,得手后花样百出地玩起了占有和被占有的SM游戏,所以称《灰先生之五十色》。如有下作一些的中文译者,鉴于两个主人公的年龄差距,甚至可以翻译成“扒灰五十色”。
广大家庭妇女们受了近几百年来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熏陶,何以还会集体性幻想去当英俊百万富翁的玩物,这是当代妇女思想和个人主义的进步或者倒退,我们大约无法考证。值得观察的倒是,几十年后《危险关系》大约还有被新一代的导演刨坟鞭尸的希望,格雷先生的50色是否还有人有兴趣,就不得而知了。
张柏芝真的很美……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章子怡,但是她曾两次触及我心底的柔软,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母亲》,第二次是这部《危险关系》。这两次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我在等你,饺子也在等你。
即使是改编片这背景也确实不合适
其实还成。。。。。
花花公子张东健怀揣跟放荡女子上床的梦想,爱上了端庄女子。张柏芝最贱的一次,也是她这几年表现最好的一次。章子怡气场弱了,但对细节的拿捏够了,无论是被强吻时滑下的一行泪,还是挂上电话后吃吃地一声笑。三星半。我喜欢这个故事。
不黄不露,放荡主义也出不来。张柏芝咸鱼翻身,蛇蝎女入木三分!“火车“和”洞”的性暗示画的还是很直白滴 。o 0
1、张东健把王奕瑾搞了;2、张东健千方百计搞了章子怡;3、就当张东健与章子怡搞的时候,张柏芝与窦骁搞上了;4、张东健发现对寡妇动了真情;5、张柏芝让窦骁去对那个男人说,是张东健把王奕瑾搞了;6、那个男人对窦骁说,你把张东健杀了,王奕瑾就是你的;7、张东健死了;8、张柏芝哭了。
特写?不够,得大特写。还不够?要大大特写。还是不够劲儿啊,得要大大大……要大嘴巴嘛,您?
那个柔光啊柔光啊柔光……打的!
刚刚看了一下短评,夸章子怡漂亮演技好的,基本都是水军。对这部电影还是蛮期待的。剧本,导演,演员都是上上之作。张柏芝纵然拍过烂片,也只是因为剧本和导演烂,而不是演技的问题。我倒觉得这部片子是张柏芝的翻身之作。两星给张柏芝,一星给张东健,一星给剧本
好无聊的关系……张东健在演魔都风云,章子怡装纯装得身体战栗,张柏芝最后像公鸭一样嚎哭(大笑?),窦骁分明是个棒子……
学了个王家卫的壳,画面很美好,剧情各种匪夷所思
动了真情,你就输了。被情场老手看上,你就在劫难逃。影片在努力模仿王家卫,摇晃的镜头,脸部特写,纸醉金迷的音乐,但唯独灵魂和意境缺席。国际章是全片最大败笔,顶着一张大妈脸扮纯情。
闲着无聊,看了这部国产片!下载的哦!呵呵!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啦!剧情还算过得去!张柏芝在这部片子里不错了,相对河东狮吼2来说,简直就是咸鱼翻身啊,估计是和东北的小沈阳不来电,难怪,长得太磕碜了!!张东健那叫一个风流倜傥,美女+帅哥。那叫一个淫荡啊!所以来劲了!你懂得!
怎么国际章没有跟着一起去?
故事很苍白,看不出比台湾小言高明到哪里去,看在帅哥美女的份上给个及格吧
最大的遗憾还是不够黄。这片摄影很不错,华丽的美术以及泛着金色的主色调带出了些纸醉金迷的味道。还有非常刻意的特写镜头,在角色之间制造了很强的暧昧。唯一的遗憾是,三位主演都承不起如此密集的特写。相比之下反而是张柏芝最亮眼,更符合这种蛇蝎妖妇的形象。
子怡,你又装纯了。(作为悉尼国际华语电影节开幕电影,本片成功地为这一乱糟糟的活动奠定了「烂」的基调。)
烂片 作为悉尼国际电影节开幕片 笑场真不少 吐糟点太多 但张柏芝还是那么美
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画面、服装。场景很细腻华丽,纸醉金迷奢侈的大上海感觉出来了。演员演技也都可圈可点。张柏芝最让人惊喜,蛇蝎妖妇的形象十分到位。章子怡太装纯。弱点还是在剧情和性爱戏份上,剧情太simple。性爱戏不够黄只能看到群演的屁股和章子怡很装纯的颤抖+呻吟。但片子真心不烂。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