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朋友说:
“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
是她有点道理的经验之谈吧,有些单纯的人好像会令人不喜欢。
有些则很招人喜欢,比如波特小姐:)
市面上有无数的职场畅销书,但本质上:
“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还是人品与实力。”
并不歧视那些教习办公室政治的书,
毕竟即便是个火星人,本着科学求知多看看世界的精神,
也要研究下地球人的政治风貌才能更好生存。
同时也清楚如果没有那种天份不如就做自己,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何况那些书大多教的还不是智,而是小聪明。
一向觉得若真有人真照书中做了,其实会违心难受或遭遇不顺吧。
市面上还有无数教大家如何做女人的,
美女,才女,富女云云,以及教大家如何找到好的另一半。
但似乎我所遭遇的一切是体验,是缘分,
今天的我们如果觉得很幸福,这幸福是我们过去的自己走到今天遇见的,
是在我们看过那些畅销书之前就遇见的。
所以后来看畅销故事的时候,也无从验证,看着有趣高兴就好了。
人生,是靠自己体验的,用自己的方式才有意义吧。
我肯定是无法给人讲什么大道理了。
只能散布我信仰的歪理邪说,比如:
我们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所思所做的结果。
有朋友觉得我大智若愚,有朋友叫我傻孩子。
我不知道自己是聪明还是傻,也许有些方面聪明有些方面傻。
我知道的是其实所有人都差不多。
在没天份做聪明的方面,不如就做傻的比较轻松自在。
非常喜欢这部片,真的超过了预期。
很美好很美好。突然觉得词汇太贫乏了,只能反复用美好来形容。
波特小姐是大龄文艺女青年里面超级可爱的一类,
她很单纯,很阳光,很浪漫,
她心里有很多很多爱,
或许有人说因为她很幸运,她出身富贵,她足够有才华,
那么好吧,也许这就是命运,虽然无法一句两句阐述清楚,
但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是应得的,所有人都从自身找原因或许反而会获得宁静,
她所得到的一切一定是因为她值得。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道路都不同,
别人的感悟,别人的书,别人的人生始终是别人的,
看有益的书肯定是有好处的,
只是觉得有时候成功这个词被妖魔化了统一化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不一样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成功,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成功的知识。
如果你的答案是美丽,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美丽的知识。
我的答案是快乐,所以我也有我的道路。
总之独立的思考,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体验经历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吧。
彼此不同,世界多有意思。
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但无可否认,是种力量。
而如果用的好,用在好的方面,就成为美好的力量。
而美好是万能的。
再重复一遍,我好喜欢这部片子啊,嘿嘿。
推荐大家都看看:)
一、 动物们的寓言
《伊索寓言》在希腊文学中一直有着独特的地位。那个又矮又丑的男人凭着过人的才智与出众的口才,征服了权贵,从奴隶变成了自由人。平日里的所见所闻与感悟都成了他寓言的最佳题材。为了让听者更容易接受他的故事,人和神在伊索的故事中不再是主人公,反而是动物担负起了传道授业的重任。披着羊皮的狼,骗走乌鸦嘴中肥肉的狐狸,被狐狸痛骂的狮子,受到宴请却吃不到任何东西的仙鹤……伊索三两句话就把它们的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那些或贪婪狡猾或笨拙忠诚的动物正如现实中社会的映射,足够隐晦也足够直接。只可惜这还是触怒了贵族阶级,在教廷上一致通过他犯了“亵渎神明”之罪,判处死刑。那些包裹在锦衣玉食中的人,披着人皮的狼,在普通人眼中的讽刺小故事,到了他们那里就成了刺痛软肋的反抗与亵渎。
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动物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不再只是讽刺的载体,在人性化的同时还保留了很多动物可爱的本性。颂扬美德和鞭笞丑恶的时候,不仅限于是千篇一律、充满说教意味地明确指出,而是让坏人自食恶果,好人自得其乐。于是就有贪吃的灰狼冻掉了尾巴,不懂礼貌的兔子丢掉了胡子这样的结局。
法国的狐狸列那就以不胜枚举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它不仅仅巧言令色、诡计多端,还很幽默、豁达、不屈不挠,从不把什么王爷、公爵放在眼里,常常指桑骂槐的让人忍俊不禁。列那活得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不过有时候也会为了一根香肠就跟别人争吵不休、大动肝火,千般算计的计谋也偶尔会失策落得差点呛水淹死的地步,列那同志还有过因为馋嘴吃得太饱无法逃跑的“光辉时刻”,只得急中生智的咬住吊杆假装狐狸皮,才躲过一劫。
文学作品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其实也多为人们平时接触的家畜和小巧的动物,比如《夏洛的网》中那只忧心忡忡的小猪威尔伯和善良聪慧的蜘蛛夏洛。人们对这些无害的小动物们有着如同对待孩童一样的宽容与喜爱。因为它们具有婴儿初临世界时那种单纯的依恋,也有孩子喜爱糖果般简单执着的小欲望,它们大多无害、柔弱,虽然爱闯祸却也易受惊吓。
英国作家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在众多以动物作为主人公的作家中十分出众。她用画笔将动物可爱、稚嫩、淘气的天性挖掘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是以彼得兔、平小猪、傻鸭子杰米玛等为代表的插图故事,讲述了这些小朋友发生在农庄周围的趣事。那些动物的外形并未经过任何夸张,除了穿着讲究的衣服,两条腿走路外,其他的和普通的动物别无二致。吸引万千读者的恐怕是波特小姐赋予那些动物的性格,她放大了它们个性中可爱、笨拙、机敏的一面。波特小姐描绘的世界中没有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哪怕是坏人汤米獾和狐狸托得也只是互相算计,干不得什么真正的坏事。这里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迹,大多是琐碎平常的家庭生活,比如城镇鼠约翰尼到乡下探亲的经历,汤姆猫被老鼠裹进面团的糗事,又或者是母猫瑞比和小狗达奇斯的一次聚餐,俨然是一幅悠闲恬静的田园风光。
你会看到水面的色彩斑斓,树叶伴随音乐的舞蹈,花朵怀抱中的蜜汁,晨光中交汇的曙光。夏风的香气,荷叶间的私语,坚果碰撞的清脆声,掩藏在篱笆下的城堡。
“啊,三个小坏蛋!别吵别闹,
这世界正如梦一般美妙。”
二、 波特小姐和她的彼得兔
“当乌云在天空翻滚,六月的骤雨落下,
潮沥的东风行经草间,到竹间吹奏它的风笛。”——泰戈尔《新月集》
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满意怎么办?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卡拉玛佐夫兄弟》时选择让人物们自己去交谈,去辩论,他的主人公自然会带着读者走向令人满意的结局。没有人会在一开始便会知道故事讲把自己带向何处。
波特小姐说:“美丽值得珍藏。看到美好的东西,我并不满足于只是看着,而是想要捕捉它。我想用画笔记录这次美妙的体验。”
波特小姐的童年是隐秘而孤独的,她几乎都不认识任何邻居的孩子,更谈不上和别的孩子跑出去玩。波特小姐喜欢看的书基本上都是严肃的评论家嗤之以鼻的“垃圾”,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礼节反而让她变得有些“离经叛道”。她每天面对的是院子里那个神秘的花园,在篱笆的底下有她日思夜想的神秘仙境。
对她来说最愉快的时刻无疑是繁花盛开日光斜照的夏日时光。从七月末到十月,波特先生都会领着家眷到英国西北部的湖区度假。波特小姐在那里第一次爱上了乡村生活,见到了半人高的灌木篱墙,布满青苔的石阶和无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平常富家小姐的矜持,她比男孩子还淘气,就像她笔下的彼得兔穿着新衣服跑出去追兔子,蹦来跳去的摔进了泥坑里。她知道怎么让平凡的生活变得妙趣横生,和画笔下的小动物们交谈也能快活得让人难以理解。
虽然作为一个三十多岁还没有嫁人的女人来说,她承受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但是你很难看到她在作品中宣泄这种不满,这就是她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不计较悲伤,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她总会自我解嘲,这样的精神让她的画作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听她和母亲的争吵都能让人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如果你看到波特小姐和诺曼•沃恩的初次相见,你会自然而然的明白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儿。他们的生命像两滴水迫不及待地慢慢融合,不可分开。你会听到两颗心,快活得跳跃,像小兔子彼得般一蹦一跳的奔向对方。沃恩先生轻而易举的进入了波特小姐的梦境,他能听见本杰明的吵闹声,鸭子的抱怨声,他能听见波特小姐的心声。那些令人目眩的爱情片断,让波特小姐更加明媚动人。她是午后的阳光,不夺目,却能温暖人心。
当更多人喜欢上了本杰明兔子,知道了松鼠提米脚尖儿,看到了提姬闪闪太太那点事儿之后,沃恩先生却因为疾病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波特小姐。那是一种狂喜过后怅然若失的悲恸,黑色旋风吹过了波特小姐的世界,差点席卷走一切。至今,我们仍能看到《杰里米钓鱼记》中那些不安、惊恐的元素:青蛙杰里米•费舍先生费尽心思想要钓条鲶鱼做晚餐,却遇上了大雨,还钓到了满身是刺的棘鱼被它咬伤了手指,最惊险的还算最后那条巨大的鳟鱼差点就把杰里米吞进了肚子!费舍先生狼狈的游上了岸,下定决心再不钓鱼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稍稍窥知波特小姐当时悲伤的心情。一桩本是美事的婚姻从一开始就遭到阻挠,父母的干预更是让波特小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大受伤害,最后沃恩先生的病逝是对她沉痛地一击。也许,她也像发誓不再钓鱼的费舍先生一样,决心再不触碰爱情。
当我们迷失自我时,该回到我们开始的地方。于是,波特小姐投身于平静的田园生活,从繁忙的农场生活中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就像故事永远不会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它会在一瞬间夺走你所希冀的幸福,也会让你在经受悲痛后收获意外的惊喜。哦,别说这些都太戏剧化,这便是生活,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三、 叹息掩不住欢愉
当动物具有了人的性格,便会让故事变得与众不同,哪怕是平淡无奇的故事也会立马凭添几分生动的色彩。而当人的外貌中具有动物的外形特质,那就是一种讽刺,让人欲罢不能的恶作剧游戏。电影“波特小姐”就是将这两种方式混合。
画作中的动物们仿佛是有灵性一般,泄露了波特小姐的情绪起伏。约见出版商的不安,遇见心上人的欣喜与羞涩都被那些小动物用小动作表达出来。而波特小姐眼中那些讨厌的人,也具有动物的特质,不过这就算不上可爱了,而是滑稽可笑。就像那个伯爵的侄子莱纳•史托克力,说话像山羊一般颤抖;陆军学校世家出身的哈利•海登贝尔吃得像猪一样,肥得满脸油光。发挥你的想象力吧,讨厌的人也能带来乐趣。这就是波特小姐教给大家的欢乐秘诀。
饰演波特小姐的蕾妮•茨威格是这样的演员:平时见到她,你总会撇撇嘴,一带而过,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容貌的女人也可以是明星。但是,只要是在电影中见到她,你总会情不自禁的爱上她。这便是她作为一名出色演员的魅力。无论是面对男人们趾高气昂的无端指责显示出的超乎常人的冷静(也许这和波特小姐的祖先都是这样顽固不屈的农民有关),还是深信魔法和女巫这些小孩子喜爱的玩意儿那种童稚之心(所以到了暮年她面对照相机镜头仍然童心不减,大做鬼脸),都被蕾妮演绎的栩栩如生。她总有办法让你相信,她就是那个波特小姐,不要那么惊讶。
有人会说,波特小姐因为生活条件优越,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功。不过,在那个女人都不工作,依靠男人的社会,波特小姐能坚持自己的梦想,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毅力。这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斗争。她并不知道自己会成功,只是埋头于自己奋斗的事业。也许家庭的经济在一方面排除了她对生活的后顾之忧,但是她从未因此而依赖金钱,她凭着自己的才华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争取自己的幸福,哪怕那些幸福在母亲看来那么“不切实际”、“无法想象能有结果”。她的世界并不像书中的庄园总是波澜不惊,但是她从未因此放弃理想,她的世界也因此才显得愈发美好。那些不是不堪一击的凭空想象,而是叹息过后的欢愉,悲伤过后的欢乐。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715138/撑了一个半小时,不得不吐一下心中不快。Renée Zellweg的奇怪的表情毁了这部原本就没什么情节,基本靠观众对彼得兔的喜爱和对湖区美景的欣赏得以入眼的传记片。看的时候我一直纳闷,Renée Zellweg你就不能表情正常一点?总是一副笑比哭还难看,哭起来更难看的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古怪表情,而且永远只有这一个表情,真不知何时是喜极而泣何时是是悲伤过度。。。害的我严重不能完成对potter小姐真人的想象。还好有美景作为补偿。
另,老天倒是会作弄人的,出版商死得那么不巧。对于一个珍视回忆胜过生命的potter小姐来说,离开老屋是最好的选择。还好,另一扇窗开的也不晚,和小时玩伴重续旧缘,也算是美中不足吧。
被开场的宁静所打动了。温暖的光线中,我们看到洁净的手指,不落灰尘的笔筒,看到她挑选粗粗细细的画笔,利落地削,用一滴清水搅动蓝色的层次,饱满笔尖的蓝色在水中在白纸上反复划出线条……同一种蓝色的那么多层次,深深浅浅,便有如她单纯的情感。
在画画的这个英国女人一点儿也不算漂亮,名字是Beatrix Potter。在富裕的家中有一间自己的房,每天都要守规矩地吃早餐、喝下午茶、道晚安,但她是不安分的一个——衣裙上的颜料泄露着所有秘密。从小就喜欢照着小兔子画画,画掉所有时间和想象力,画出所有快乐和满足。这样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子,却有两个伟大的、任性的、不切实际的梦想:1,永不结婚;2,出版自己的图画书。
在那个时代,女人20岁不结婚就糟糕了,更何况年近30。她母亲为她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相亲,从军人到贵族,演够了粗鄙和庸俗,这种相亲只会让Miss Potter对男人更没兴趣。“一个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过得很好。”如此这般,便和家人成了仇敌。
同样,在那个时代,不名一文的小女人画的乡间小动物,想要出版简直比不结婚还难。她有那个胆子,抱着大大画夹去出版社自荐。要不是有个愣头青在,她铁定没机会。愣头青是出版商世家的三公子,不谙世事,但他对她的小动物们一见钟情。他们在印刷厂里一版一版监督彩色的纯正度,一次一次贴近彼此分享面对美好作品的欣喜。当彼得兔成为畅销小书时,他和她早已心心相印。
32岁才有初恋的Miss Potter像少女一样准备了圣诞节礼物:一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的兔子家团聚图。他呢,送给她一只八音盒,准备着两人独享的轻舞。两人原本都是铁杆单身族,但在确凿的爱情面前,没必要固守誓言。就做爱情的俘虏吧,也是任性,也是童真。
可他是商人,她是贵族,家长不认同这等伤风败俗的组合。她做好了和父母翻脸、和家族断绝关系的准备。有趣的是,这时候她去找会计师(那个年头,千金小姐几乎不需要去那种地方),后者看完帐面,惊讶地对她说,“波特小姐,其实你已经非常有钱了,买一栋房子根本不在话下。”区区小书几本,竟有如此大的存在意义,她吓得嘴巴都合不拢——原本只当是爱好、梦想呀,原来竟是财富。
单身女有了钱、有了爱,简直太好了!然而命运是喜欢捉弄人的。就在婚期将近、眼看着家里人也被他们的诚恳和执着打动时,准新郎却暴病而亡。刹那间,爱情占据了一切,确切地说,是爱情的骤亡断送了一切。她不能画画,不能笑,看到小动物们就好像看到了爱人。这时候,你不得不恐慌——爱太强势,而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这时候,还好,有钱。Miss Potter决定要有新生活,既然已是单身,不如索性独身生活。她买下了儿时度夏的乡间小屋,面对宁静的湖,有足够小动物作伴,天然而宁静。她甚至因为有钱,可以买下整片地,避免工厂主破坏环境。金钱买不到爱情,至少能买来一片天地,供养独自的安乐。
在湖区风景中穿着布裙、坐在绿草山坡上安然作画,Miss Potter就宛如在天堂里。天堂里还有她笔下的小动物们,穿蓝色外套的彼得兔,戴柔灰色小帽的鸭妈妈……它们只在画中和她窃窃私语、或可爱地淘气。因为画画,她没有孤单。哪怕,在独自一人的家里,对着画中的小鸭子说,不要哭。
女人要么有心爱的事业、要么有心爱的男人、要么就得有点钱。但孤单时,女人最好还是改变环境。Miss Potter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美事,也不可能趋炎附势地盘上高枝,虽有一点被动,但她只愿意听从命运,只有爱上她的画的男人,才能爱上她,也才能被她爱上。一切之根源都在她从小到大的梦和爱。
在湖区的生活里,渐渐有了沉稳的律师男子相伴,曾是儿时的玩儿伴,曾一起编织童话,现在一起慢慢散步。世间的纷杂各自经历,两条交叉线在此汇到交点。20岁发誓单身,32岁初恋,47岁结婚。这电影正如她说的,“写下故事的第一句话是非常美好的,你永远无法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把我带到了这里。”
故事讲到这里便完了。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温婉,波澜不惊。这是本年度我所看的最赏心悦目、最温柔的人物传记故事片,而且,很离奇的是,这样的故事竟会让人觉得安心——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
波特小姐的情路有点坎坷。
Renée Zellweger hold住整场戏!
喜欢那种淡淡暖暖的力量
无比温暖的调调。就算是一万死了那一段也没有显得太激烈。虽然剧情什么的真的是用屁股都想得到了,但真的很美好。
用童话的方式拍传记,很对应人物的特征和心理,让我想到同样幻想与现实交融的《美丽心灵》。与真正欣赏你的人共同实现梦想是多辛福的事。缺憾是收尾唐突。
为什么死,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说死就死了,一点挣扎都没有
英国真美。伊万先生就是来打酱油的。⋯⋯写书写到可以随便买地的地步!!!买了四千亩!!
touched...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如此温暖而难忘
Renee那两团高原红,真是很乡土呢
第一感觉是亲切,色彩很漂亮,湖区很美,两位主角都很可爱。|“I'm proud of you!”和“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因为看之前就知道这段感情的结果,所以看到圣诞节他向她求婚那里泣不成声,Norman离开的太匆忙了
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let me lead you to the floor/simply place your hand in mine/and then think of nothing moreLet the music cast its spell/give the atmosphere a chance/simply follow where I lead/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
剩女的骄傲啊
這真是世界上最憂傷的童話,從來沒有一次這麼討厭悲劇。
哈哈 插画家的过去
内心有童话,人生有故事。
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
假、土、空,但感人。
只有这样温暖而善良的心才能创造出这样多彩多姿的童话世界
比较励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