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难得以检察官视角拍摄律政剧,但看完第一集,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烂。槽点如下:
1.案情呈现形式:即使违背常识违反物理规律,导演也还是执着的以十多年前的「被告人回忆自述+还原小短片」的形式草草而过。被告人突如其来的愤怒、腿被撞后可以立即口吐鲜血等,侮辱观众没有生活常识;
2.庭审呈现:公诉机关连被告人都没弄清就提起公诉,还在法庭上申请延期取证,律师和公诉人打情骂俏似的普法宣传,也只能在电视上一见。对于其中的法律错误,不再一一细数,毕竟不是电视剧的核心。2020年了,现实庭审的艺术化呈现好歹学学13年的韩国,侮辱观众没有法律常识;
3.演员、台词、配音与剪辑:看个几分钟,就知道这是标准的大陆肥皂剧,还是十年前一般。演员的标准式呈现,偶尔还带有莫名其妙的表情,一听就知道是在配音的「台词」以及极其熟悉的剪辑手法(庭审上稍微出现一两句关键话语,不知道哪请来的这么多的旁听的群众演员便开始吵吵)十年如一日的风格,侮辱观众审美水平。
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上新这种剧来催吐。
上为原评论
因为看了很多人反驳我,说这部戏故事结构不错,专业术语很多很有普法意义等,特更新详细聊聊这部戏的法律专业问题(个人视角,恐有不足,请理性评论)。
4.法律名词滥用、法律原则解释错误:想必看了第一集的观众,对下面这幅图(来源知乎,侵删)记忆尤深。“一个人犯重罪还是轻罪,认定具体罪名不清楚时,认定轻罪,是刑疑惟轻原则,是疑罪从无的上位原则。”
法律专业术语的使用,似乎显得更为专业、更为高大上,但实则假大空,滥用法律名词,是对观众的不负责。
要判断这段话的正确与否,首先便要了解,何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刑法原则的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刑法(含刑法解释、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明文规定”。而在我国,按照通说,刑法有三大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三条)
(2)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刑法第四条)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第五条)
(4)刑法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第十二条,常用条款,特列出)
所以,通过以上列举,为刑法所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并不包括“疑罪从无原则”与“刑疑惟轻原则”,那这两个原则是从何而来的?
“疑罪从无”最早是由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与我国“未经判决不得确定他人有罪”类似)其实“疑罪从无”可以说是英美法系中“无罪推定原则”(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有罪,就推定其无罪)的派生,而我国隶属于大陆法系,并不存在严格的“无罪推定”,但同为大陆法系的德国派生了“罪疑惟轻”原则。
我国法律中与“疑罪从无”有关联的,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在学术和实践中,我国较为普遍的叫法是“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原则”或者“疑点有利于被告人原则”。所以严格来讲,我国并无所谓的“疑罪从无”原则(尚存争议)和“刑疑惟轻”原则,只有“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原则”。而该剧堂而皇之说出“‘刑疑惟轻’原则是‘疑罪从无’原则的上位原则,更是毫无依据。
另外,还需要向各位说明的是,按照我国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教授的观点,“疑点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也仅适用于法律事实的证据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问题都有利于被告人。(再次印证不存在刑疑惟轻原则)
综上,将这部剧作为普法学习剧仍是不合格的,若真心想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最权威的还是法学大家们编写的书籍,若想了解真实的庭审,建议大家上“庭审公开网”,里面有庭审录制和直播,可能比较枯燥,但绝对真实。所以我很能理解编剧和导演期望在剧中庭审加入一些更有观赏性的对抗,但如前所言,艺术化呈现过于落后,侮辱观众审美。
补充说明:真是怕了某些没有逻辑的杠精,我第四点的归因是法律名词滥用、法律原则解释错误,我从来没有说过他们的论证逻辑和方向有问题,只是论证的时候非要用上一些不符合的法律名词,还毫无根据说出谁是谁的上位原则这种话是对观众的不负责。
最后的说明:所有的评论,均为个人观点,期待理性探讨(持方+观点+论证)而非水军似的无脑喷。
赛车,倒了,也没堵路啊,怎么就非说堵他路了,跟他一点没关系,要给三万块钱平事?啥逻辑有钱没地方花么?
检察院拿重要证据不派车的?骑个摩托车不怕路上被抢被偷,或者丢了?
银行抢劫案更是一头雾水。钱偷了不跑路,做个假视频?再杀俩人混淆视听?
这个案子乱七八糟实在理解不了。
再说同卵双胞胎的dna检测,我去基因突变,是x战警要来么?
演员还是挺喜欢的。可是剧情能不能别这么弱啊。
三,四两集看的我是如坐针毡啊,剧情主线案件剧情没有进展,新案件也没有。
俩生日会,第一个上说一个案子上见队长,律师不合适。
转眼第二个就不避讳了,还主动便装去找人家。
要铺垫剧情不反对,要不要用两集?
哎
开篇第一个案例在普通观众看来就非常不合逻辑:谁不知道那个血是药店老板的啊还要你去鉴定,因为很明显鉴定了老板的血也不能分清那双胞胎谁是罪犯,多此一举!两个双胞胎兄弟都说自己是罪犯,扯什么DNA不能比对,就不能指纹鉴定一下么,当然指纹鉴定也不能说明谁是谁不是,因为剧中很多事没有交代清楚。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该剧还是国产剧一贯的作风:歌颂某些职位上的人。什么疑罪从无,邢疑惟轻,这些专业名词也就是主人公为了装逼而已。
中间穿插的那个什么鬼越野车英雄救美的戏,剪辑师你是真的蠢么?噢嚯还富二代噢分分钟撒钱教你做人,比王思聪还大方啊,这是9012+1了啊大哥。编剧你特么脑子里有米田共吧。
那个什么🐴悦悦杀人案,那么高级的办公楼停车场没个监控么,20万律师出场就来个上层社会对底层社会的碾压,到监狱里看嫌疑人的时候自我介绍那个对话真的是小学生写出来的台词吗?
银行抢劫案那么容易是自己人做的吗?临走时还要杀个人玩玩?给自己制造更多麻烦666。张佳宁演的检察官你是古装剧看多了吧!会飞檐走壁吗?
第一集的案子本来应该是有相当高水准才让人有兴趣看你怎么说故事,特么出来就讲了几个案子有头无尾让人怀疑剪辑有着强烈的剪辑混乱综合征,你是在给我搞《小蝌蚪找妈妈》吗。
更别说剧中扯的什么为国争光、领导很高兴、省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这些无关紧要无关法庭严谨、剧情,纯属拖延进度条的屁话。
纵观国产当代剧,全是一片都市悬浮剧,接不了地气,又成不了仙。背景基本放在一线二线城市,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纸醉金迷的错觉。而那些底层的面孔,只有一部《乡村爱情》。太可悲了!导演们可醒醒吧,城里人被你们拍得浮夸成这幅模样,都想掐死你。
编剧把观众当傻子一样,就别怪观众不买账!哈哈哈,太讽刺了。现实是还有那么一部分观众买账才能让这种垃圾制作剧有生存的空间。要是有更多的《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出现,这种屎一样的剧就会坠入十八层地狱,当然对于看过很多国外剧的观众来说长安和庆余年也是蟹特。
哦豁,吃个饭还要保姆陪伴左右,非要搞得像地主一样才能彰显金钱地位?有钱人都快要被气死了。
国产剧何时才能走出这样的漩涡?
在家都快憋疯了,微博没眼看,朋友圈不敢翻,终于等来了一部可以全家老少一起磕的剧,看了2天我真的觉得这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追的好剧,虽然剧情部分还没有展开太多,美术也有些朴素,但作为一部法治剧来讲目前有在认真科普法律知识,踏实分析案情细节,真实还原庭审现场,已属难得,随手查了下百科还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忍不住大胆预测后面的案件可能会很劲爆。
剧情细节多看几集再来探讨,但“江东政法boys”、“萝莉助理”、“追兄师妹”什么的我现在就想疯狂安利,毕竟人无聊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最初是为了“万物皆可于和伟”的于老师而来,现在又多了诸位公检法的才子佳人来膜拜。
高剑表面上铁面无私、江湖人称“鬼见愁”,但实则面冷心暖,身为公诉人,办案善于究查细节捕捉动机,庭审现场逻辑在线有理有据,行使检察官的权利也充分考量特别案件中嫌疑人的出发点,人性执法,善良却不喧哗。做为傅小柔的师傅,正颜厉色,但是处处给予她成长学习的机会,所谓严师才能出高徒,期待后面傅小柔也可以独当一面,并顺便站一下这对“愁傅CP”,暗戳戳等他俩发糖,检察官大人和他的萝莉助理,听起来就很小言。
看完邓凯文邀请叶律加盟他的律所那段我实名制酸了,五十岁前实现财务自由,不知道我现在去学法律当律师还来不来得及。前4集还没看出邓律最后到底是正派还是反派,但是王耀庆演精英是真的令人信服,贵族气质稳稳的。开口闭口都是赞赏师妹,给师妹当红娘,从隔壁《下一站是幸福》追过来的我劝你还是多担心下自己的情感问题吧。
马队长虽然颜值上稍显逊色了些,但是真的很像刑警队长,和我当刑警的舅舅简直一模一样,出警不分昼夜,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往现场的路上,看见什么都能联想到案子上,而且马队的扮演者连奕名还是这剧的导演,身兼多职有点厉害。
韩栋和他们仨演同龄人真的有些差辈儿的感觉哈哈哈。小铁总现在除了帅和花钱不眨眼以外,暂时没发现闪光点,等等后面的剧情之后再来夸。但是张小波是什么宝藏男孩啊!日常负责帮小柔解围、时不时担忧叶律吃醋,高剑的感情线全靠他一人推动,办公室必备暖男一枚,穿上检察官制服又帅得有些禁欲,这个男人我锁定了!
小柔学霸加持心存远志,励志成为优秀的检察官,勤劳好学不傻白甜不拖高剑后腿。叶紫琪人美独立三观正,为了和心爱的人并肩作战,努力实现一个好律师的价值。几位主演的人设闪着金光也接着地气儿,期待之后这些公检法的这些精英们,能带来更精彩的故事。
决胜法庭最后三集就是来催泪的…大结局借助霜霜的作文道出了本剧希望打造的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形象:是维护正义的超级英雄,也是普通人。 不好演。 高剑做到了。 法庭上,他是法在肩头、责无旁贷的国家公诉人,唇枪舌剑只为守护每位公民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字字铿锵,胸前的国徽闪亮,心无杂念的眼睛更亮。 工作中,他是一丝不苟、事无巨细的“鬼见愁”,不论多晚睡觉,第二天6点准时起床,审查案卷、复核真相,像充满电的机器人。坚持不做内心裁决,要拿证据说话。 生活里,他是对女儿心存愧疚、不善表达的父亲,甚至对前妻依旧心软的一塌糊涂。有洁癖,喜欢电影,喜欢七宗罪,也喜欢蜘蛛侠,一撩就害羞。 另外通过叶紫琪的叙述,依稀可见二十年前江东政法大学高材生的形象:在老师面前激烈抗辩的理直气壮,和兄弟们喝酒撒欢的意气风发,把对师妹的爱护藏进录音笔里的细腻心思…只不过经手的第一个案件就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以及岁月的沉淀,把神采风扬打磨成了老成持重,只在小柔复职以及对战丁宏时,偶然可以窥见那个年轻的身影。 循环往复,生命不休,抗辩不止。 所有的所有在鱼尾的演绎下变得更加丰满、生动,最重要的是——可信。真实、可信也是补剧过程中鱼尾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 再说回剧本身吧。开始是看cut,有点渐入佳境后转到完整版。深刻体会到多线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个人认为后期剪辑最拉胯,经常是进入一个情境,情绪也到位了,给切到另一个画面🆘并且重复回忆过多,好几次默默吐槽这是在剪官方mv么??显得节奏拖沓。 其次可能是为了过审,后期台词变动很大,口型对不上的时候看得很难受,演对手戏的两人一个像同步收音,另一个像后期配的,听起来也很难受😅 不过BGM配得不错,特别Get了《迷雾》。
用整个假期陆陆续续看完了,是追在巡回检查组后面看的,令人惊喜的是,同样是饰演检察官,但于和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不会让人串戏,算是让我懂了“万物皆可于和伟”这句话吧。个人认为这部里面于和伟比巡回检查组里面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更细腻也更丰富立体一些。
这部剧我的观感和大部分网友一样,也明白了为啥这部剧分那么低:一是配音差劲,剪辑混乱,往往两三个镜头来回跳转,处理得很糟糕。二是剧情注水严重,比如铁力和紫瑶之间大量的戏份,比如高剑和小柔之间暧昧的情节,这些并没有推动剧情发展,让人难免感觉食之无味。虽然我本人是大叔控,但2020年前后大量涌现的大叔配少女的电视剧还是让人觉得在情感、三观上不太妥。三是好演员也带不动的弱智剧情,好多逻辑不通看着心累,剧中一系列案子,孟可卿被杀、叶萍被杀、丁宏被杀、丁天杀人案等等这些,居然都找不到实证,而是仅依靠推断等。而且这部剧不是决胜法庭吗,为什么能拍成检察官破案剧,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刑警在破案方面居然不如一个刚毕业的检察官助理?四是人物演绎,之前看张佳宁的电视剧觉得还可以的,这部剧里也太生硬了,感觉整个人很飘很不真切,高霜演得也不太生动。还有,接受不了马队和叶紫琪的大舌头说话方式,可太难受了。
吐槽了很多,但是还是打了四星吧,为了于和伟,还有经侦那个警官感觉也很奈斯。部分剧情还是可以的。
看刷一分两分的我就不乐意了。哪有为了一句台词“胜利就是正义”就打一分的?每个角色不能有自己的特点么?一定要每个人都伟光正么?第一集里的法律知识都很硬核,第二集里面又科普了同卵双生双胞胎如何区分dna。我妈都听懂了。怎么就打一分了呢………明明比什么小言网剧好看多了。
高剑仿佛我妈,非要说泡面是垃圾食品。不过道理我都懂,我就只有一个疑问,高剑不让女儿吃方便面,然后那三桶合味道就这么扔了吗?了吗??吗???那不是钱吗!不吃可以给我啊!
辩护律师说出来的话让人想笑
怎么样,也比《精英律师》强点。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个垫底的,大家都好过。
作为一个在将来可能成为傅小柔的人,希望能遇到高剑这样的师傅。/叶律师用力过猛,略尬。/剪辑不太行,有时候莫名其妙切画面。/配音口型有时对不上。/案子还可,不懂法的爸妈也能看懂且被普法。/虽然看了四集就能猜到后续发展但仍然期待。
编剧野心太大,一集几个案件搞得稀碎,如果削去四分之一,评分应该会上去不少。政法大学高材生直接闯入案发现场,接送重要证人穿高跟鞋,无论如何男女主看着你都像腐女,叶子琪和高剑,傅小柔和张小波看起来才像一对。好在后面男女主的爱情并没有升温。最感人的部分是铁家的亲情戏。结局有点仓促,但非用父爱也解释得通:为了顾及女儿的声誉,BOSS叶龙恩直接选择了就范。培养了这样的女儿和这样的学生,至少教育上他还不算失败。
王耀庆终于不是全剧最有钱的人了
这种律政剧,建议剧组全部人员组织观看庭审录像
想看杨幂诉网友名誉侵权案。
每天陪我外婆看后良心发现铁力我🉑
我是不信女主这个水平省考第一的。。。
作为一个法学生,虽然觉得有些台词比较生硬,但一些法律知识普及以及诉讼程序的细节都是正确的。我倒是发现那些打一分的好像都给那个精英律师打5分,不知道是怎么个想法。
剧情扯淡。
为于和伟而来,意外发现张佳宁,一直喜欢张佳宁,自然美,可爱又低调,这剧里角色虽是初出茅庐,但不傻白甜,甩精英律师二笔女主几条街,可以继续看,4星先
奔着积累一下国内庭审相关的专有词汇而来。检察官公诉人、检察官助理、律师辩护人、罪疑惟轻>疑罪从无、质证。刚看完2集。剧作上,几个主要人物带案出场、案件互为独立,各自发展,即“检察官同时担任几个案件的公诉人”,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每个案件都比较简单、不出彩、割裂。国内电视剧什么时候才能青睐上单元剧的处理方式呢?
案情线一如既往快准狠,感情线感觉也隐隐有点意思,本以为是霸道检察官和萝莉小助理的故事,现在觉得是霸道学长和女神师妹的故事,又觉得可能还穿插着温柔妻子冷面丈夫的故事,看专业检察剧还能有意外收获,可以可以
3.5星。编剧选择刑事法庭为切入点,通过律师与检察官的博弈,阐述情与法,金钱与正义,胜利与真相之间的辩证关系,立意比较深刻。但是,多案件并行的剧情安排,虽然快速揭示了角色性格立场,却在案件本身的讲述上蜻蜓点水,前两集涉及了双胞胎杀人案,夫妻家暴纠纷,银行抢劫案,正副总撞人案四个案件并完结其中三个,剪辑较为凌乱。
起码不像《精英律师》 全剧下来主角都没上庭辩护过
还行。全冲着好演员。4集前,故事旁支太多。4集后,基本就关注一个大案,很不错。
国产剧主角不是寡妇鳏夫 不死父母 就没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