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意大利女演员玛吉丽塔·贝的表演并非以惊艳取胜,她的柔美气质,不温不火的表情,则是她的取胜之道。想起她主演过的《流放岁月》(2005年),她出演一位生活在都灵的年轻译者奥尔加,正当接手一部文学译著时,老公马里奥却突然跟她提出分手,与自己辅导的女学生相爱了。
倾心爱夫的奥尔加被这突然一击搞懵了,面对一双幼小的儿女,一切变得不知所措。原本平静的她动辄歇斯底里。抓狂并不能让她放松,只能是越来越糟糕。不能接受事实就无法亲近生活,结果只会让自己的现实被捆绑得越来越紧,以至于无法喘息。译著完成,却出现译文渗入了自己故事这样的大笑话,真是不可救药。
好在还有一位默默瞩视她的男人。楼下邻居吉普赛男人达米安,每晚背着大提琴回来,都会在楼下遇到牵着狗狗奥托的奥尔加。正因为奥托,他开始走进她的生活。以前是老公遛,自老公走后,奥尔加接手它。之前,达米安曾投诉过楼上渗水,还对奥托的狂吠心生不满。但这位音乐家早已喜欢上了这个楼上的女人,喜欢她的风韵和神秘。
那夜,奥托误吃了杀虫剂已奄奄一息,小儿子又患感冒,生活已一团乱麻的奥尔加偏偏家门被锁住了,只得求助达米安,幸而来得及时,患感冒的小儿子得以急诊而安,奥托却不幸夭亡。没有了译著,奥尔加索性写下自己亲历的林林种种。她醉心于“一个遇溺的女人”是怎样被自己的顿悟而走向新生的。她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当然,她仍对老公的背叛耿耿于怀而迁怒,她一想到他与小情人欢悦的场景,就会心痛不已。接着就发生与达米安的一夜情,这也只是她企图挽救已死婚姻的幻觉。别人的身体竟成了她生命的时钟。这当然让达米安无法忍受。他搬家了。人去楼空,让奥尔加有了一丝丝不舍。而对老公铁了心与小情人过活的彻底无望,更促使她反省这段时间被自己流放岁月的可怖和面目全非。
恰在此时,好友邀请她观看一场音乐会,台上一位大提琴手的演奏赢得了满堂喝彩。只有奥尔加知道,他就是她真正需要的男人,她这才发现他是多么的率真、可爱和诚实。奥尔加与达米安终于走到一起,也许二人世界的分享远比自我的放逐要滋润得多。
2013、11、6
適合婦女節觀看,有助於女性進行自我確認,從得到全世界再到失去全世界不過是男人的一轉臉,被流放的不止是歲月,還有自我。這種價值觀重塑無論什麼時候到來都不晚,只是不同階段不同體悟。最後的結局刻意了一些,大約是太苦了不忍心。影片本身來講質感一般,節奏也比較差,得虧內容撐起來了。
大提琴音乐很好听~某一天的时候爱着,另一天不爱了,很无奈,却也没有为什么。能怎么办呢?放逐自己也挽回不了丁点。let go,也许真正该放开的是自己。
在女性打破/逃离/重塑/寻回自己的框架下,Olga因不被母亲允许模仿自己而迷失、逃离,将自己塑造成优雅稳定的妻子和母亲形象;又因这个形象被丈夫厌弃而走向理想自我的反面,依然迷失,在镜像自我如影随形的折磨下走向混乱;被迫重塑稳态之后,她依然只能成为母亲那一面的自己,直到音乐家的提醒,她才重新找回自己的视角。影视重在描述失婚,但也对原著里女性谱系的部分有所着墨:对母亲的不认同导致自己的迷失,惊而发现女儿也走向迷失,只有当母亲找回自己的时候,她的女儿才不会重复这个悲剧。
原声还是不错的,前面有一种阿莫多瓦的影子,看评论说导演少碰点这种靠文笔取胜的片子,确实,好的小说,比如内心戏很多的不一定都能改成好电影,就连天才女友也有大段旁白,巨大的披萨出来后第一反应是模型,女主声音好听像lenu,女主演的好,但是这部就给人一种结尾来点高潮,落入俗套的感觉,想起了《岛上书店》这本书,还有之前看过的凯特肖邦的小说,看了没什么感觉,有点像是在很丧的生活里怎么振作的外壳,女人如何改变的故事...女主长得不错,otto这个狗名字也不错,给公狗用
四星是给打动到我的两个片段:女主和孩子们被“反锁”在家里亦真亦假的窒息感;女主沉浸在音乐家的演奏里,开始正视眼前这个男人有多迷人。尽管是意大利电影,但是故事偏美式了,结局梦幻又虚假,图一乐吧。
因为先入的是《那不勒斯四部曲》,所以后看这部费兰特早期作品《被抛弃的日子》就觉得这个故事只是中年时期的莱农的一个生活片段,故事内容上还是很明显的费兰特风格,但这部电影的风格定位有点问题,因为拍的像荒诞喜剧…影视化的费兰特作品都喜欢用各种意象和蒙太奇来体现她独特的文字,这些都挺好的;但这部电影总体上不算多么成功…因为费兰特的作品本身就不是很适合被影像化,如果电影的风格和情感表达的不怎么到位,那就只能是平平无奇的生活影像记录了…
#62nd Venice#主竞赛
还可以 女主角演的还行
这个结局太圆满了,圆满到不像是费兰特干的事。没有看过原小说,但感觉到了一些情节的重叠。人物虽然有转变,但还是比较单一。在被抛弃这件事上,没有更特别的角度,也许是我对费兰特期待太高了。也是看了这部,能知道为什么有人猜测《鞋带》的作者也是她本人,但,应该不是。
原本平静的她动辄歇斯底里。抓狂并不能让她放松,只能是越来越糟糕。不能接受事实就无法亲近生活,结果只会让自己的现实被捆绑得越来越紧,以至于无法喘息。译著完成,却出现译文渗入了自己故事这样的大笑话,真是不可救药。
女人没有爱情就会死去 女人战胜了爱情就会成为勇士破碎之后必将迎来重组重生之后的女人无所畏惧
罗贝托·费恩察
4.5 到讲完海里的女人的故事那里我都非常喜欢
中文名“被抛弃的日子”检索不出来,反而发现美国也在翻拍,还是娜塔丽主演。原著看到女主半夜去找音乐家做爱结果音乐家硬不起来她又羞耻又怨恨自己就停下了,电影里倒是改成做到一半对着丈夫的幻像喊话,那种尖锐的情感减弱了不少。之前看《碎片》谈到故事可以追溯到美狄亚——费兰特本身应该是个古典文学学者,这种极度真实的脆弱和嫉妒和歇斯底里(或者说对此剖白、承认的无畏)本身就坚持着女性主体性,所以也无所谓批判从另一段爱情里获得救赎的戏码。大量心理描写遗失在镜头语言的转换中。(她都那么绝望了不还是熬过来了,我现在的小事算得上什么
恐怖片
等原著小说和新版电影再看看,这个感觉有些仓促。
崩溃边缘的女人~看了真是扎心!结局一点都不喜欢,坚强独立的女性,最后又是依附于另一个男人啊
很努力去理解女主心理了,比如她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她就是对一个男人死磕不放…电影看着倒是蛮舒服的。女主是我想象中中年Lenu的长相。
费兰特的第一人称代入感蛮窒息的,开场没多久就压倒性袭来,但是和第三人的感情我有点理解不动,所以又逐渐出戏了
这种老套的故事,肯定是书写的方式更迷人。陈英什么时候翻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