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混沌理论
更新:正片
导演:Nic Stacey
主演:Jim Al-Khalil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简介: 混沌理论,一直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一个迷。这种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解释和预测的神秘理论,在科学界只有初步的了解。在本部纪录片中,吉姆·奥卡利里教授将带领我们探索这神秘的混沌理论,试图揭开这层归因于神奇或者上帝力量的神秘面纱。 吉姆教授带着宇宙是如何由从尘埃中诞生,又是如何孕育出智慧生命的难题,开始..详细 >
长篇影评
1 ) 表象下有序性的生成与进化
从简单到复杂性,通过进化,有序性生成。没什么新的观点,但有序性的生成真不需要什么上帝之类的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也解释我为什么不喜欢宗教和超验的事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世界是现在的规模,为什么比Planck量级高34个量级,今天上课倒是让我想到或许是物质波的波长造成了现行的规模,眼睛归根结底是光频段的窄带器件,因为光频的波长而决定了它进化出现在的规模大小,或许物质波的波长才是我们之所以是一米多高的根源,但是有那么多的机械波,它们在进化中起什么作用,这不得而知,简单事物自组织形成现行的规模这是很有意思的课题。
世界是复杂的,认为世界简洁的观点是很不靠谱的,它的复杂性源自于各种简单性的耦合,而各种简单性又不断地反馈和耦合,形成相互制衡的平均化世界,科学一直在做的事就是从耦合中剥离出简单性,得到更一般的规则,但我们始终在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中,得到的理论只是队简单性的近似,这也解释了我们现行的科学理论需要不断的进化。当我们得到了简单性,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简单性利用不同的规则耦合出新兴事物,在现行进化体制下Metamaterial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就是因为耦合是事物平均化了,而人工的超材料却能以另一种形态产生各种电磁响应。
片中提到了一个算法进化的实验,里面的小人开始有了各种反应和进化,似乎里面的小人学会了思考,这让我突然觉得我们人类会不会就是这样的小人,自以为会思考,只不过是自然算法进化的必然,也就是说我们被设定着,我们认识的一切规律只是经验性的表象规律,并非自然算法的本质,与之类似的有霍金在《大设计》里提到的一个生命游戏,游戏里只有几个简单的规则,但是从游戏中生命体的行为可以推导出动量守恒等等的物理规律,说不定动量守恒这样被当成定律的规律,只是简单规则的表象,这让人诧异。
我又不禁想起尼采和叔本华所说的世界意志,难不成这些简单规则就是世界意志?我从不唯心,从这儿说的话,压根没有心,可是谁知道巴西的蝴蝶会怎样煽动翅膀…
2 ) 我喜欢混沌理论的美
了解混沌理论有一段时间了,对其中表现的美丽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触。
这个纪录片跟随者时间的脚步回头看了看那些先驱者的脚步。
印象深刻的是图灵后面的一个 苏联的科学家的化学方面的混沌。
我在想这能不能结合现在的计算机的仿真精确的描述一下。
尤其是圆形容器的周围的点或者圆周收到的冲击相当于一维空间对于混沌的理解。
平面上的相互影响的波纹扁平化之后,在平面上的图案是混沌在二维平面的显示。
加上三维的波纹的交错,模拟出立体的混沌的现象,是三维的空间的表现。
一维的数字可能是完全随机的甚至是无法描述的,二维的图案可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几乎无法复现的,但是三维的立体是有规律可循的,简单到很小的很小的每个个体收到相同的原因去支配的复杂。如果三维的混沌难以理解,可不可以看成是四维规律运动的一个角度的显现?
最后基于进化的混沌的建模,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精确的代码,在自己的反馈的调节下可以实现非常不可思议的结果,所以这是人工智能诞生的一种途径么:简单的事物按照自身反馈不断自组织。
3 ) 对于现代科学的倾佩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看完混沌理论的bbc的视频,产生得只有仅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好久都没有产生这样的情感。整个混沌理论以及进化论的结合实在整个世界universe的全貌。但是不知有人想到了《老子》以及《易》吗,我觉得古代中国哲学的思想和混沌理论完全是一样的,在最后一名科学家总结时说到:人们对于这个自发系统,不自在的原因的之一就是无论如何不需要一个创造者,而真正聪明的设计者,应该会把这个宇宙看作一个巨大的模拟器,只有设定初始条件然后就让他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这会是一个充满着惊奇和美丽的过程。这和老子说的又有什么区别?其实了解这些的不是现代科学家,在几千年前老子与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已经发现了,只是人们将它们当作宗教来看。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太“。太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小时候一直觉得万事万物都在按照既定规律运行着,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也不断印证着这个想法:只要有问题就有标准答案,即使是主观题也可以套用特定的模板,某种因必然导致某种果。虽然得出的结果有细小的差异,也会认为是外部变量的干扰所导致的,而不曾想过存在内部自发的运动。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多年来我一直保有上述的想法,而这部记录片中的某些观点,突然让我醍醐灌顶,让一些一直觉得解释不通的疑问得到了回答。一些现象的产生是必然也是偶然。尤其是罗德布罗特集(Mandelbrot Set),让我联想到了最早接触的GIF图,是一片不断放大不断循环的类似沙滩的图片,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联系,但是他们给我同样的震撼。
在我们所处的这一层级的世界中,有动物,植物,器具,自然风貌,再深入一层,有微生物,有细胞,细菌,虽然他们之前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又以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运行着,从动物皮毛上的花纹,树木的纹理,心脏的脉动,到绵延不绝的沙丘,变幻莫测的气象,他们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背后好像都有一套数学公式在支持着,随机生成奇妙伟大的自然。
科学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拓宽的过程,或许科学就和宇宙一样,不存在边界,新的学科会不断产生。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却无法解释它深入挖掘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人类进化也是如此,人希望得到确定性,却永远在追求着未知。
我不禁想到了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理论,因果论和目的论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难道原生家庭的不幸就必然导致人生的不幸吗?我们的思维究竟是在循着规律麻痹自己还是保护自己呢?
以前觉得人类是地球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产物,因为人类拥有独特的智慧,而现在看来,万物皆有灵,我们都是通过相似的逻辑产生的,动物也拥有思考,自有它的生存之道,也值得尊敬。而人类又伟大在,他们在不断探索新的生活模式,几千年前的蜜蜂的生活方式不会与现在有所不同,而人类社会却日新月异,我们中有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的人选择了不断探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的人选择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时间长河中,或许人类终有一天会灭绝,但这一切的发生就已经足够有意义。
我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我曾踌躇满志,想要开拓自己的理想生活,也曾跌入低谷,对明天不再抱有期待,然而事实就是,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同一种状态,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齿轮转动,一只蝴蝶的振翅,可能就使原本相似两人的人生轨迹从此截然不同,或许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走向,但我们心里有个大概的导图,就像不断分叉的树枝,我们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停留在何处,但我们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这里的,常常回头,常常反省,在未知中找到一份对自己的确定。
轻松解开了我一个思考很久的问题
看懂三分之一吧,依然很震撼,一个简单的规则可以创造无限复杂的现象和可能性。最后计算机模拟的进化程序太科幻了,依稀奏响了邪恶AI诞生的前奏:)很羡慕能完全搞懂这些的理科生,宇宙在他们面前一定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美。
self-organized的机器人,太可怕了
电脑小人那个实验太可怕了…额地神~
猜想:混沌系统中涌现出模式的本质原因,是少数精锐的自由意志在群体中获得优势地位,并参与系统自反馈的结果。
神奇!!
骇客帝国科普版。你好程序员!8.8分
目前为止这是我看过的对混沌理论最深入浅出的介绍,恨不得推荐给每一个仍渴望以科学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人。
啊看完这个治好了我的各种强迫症卧槽如果没有BBC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看到曼徳勃罗集,真惊叹
闻道
似乎可以讲得再深入一点
与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概念似可相互佐证。
原来世界就是Z≒Z²+C
混沌理论是开盲盒一样的不确定惊喜;每个人进化到现在都有充分又随机的理由;“无论如何都不需要一个创造者”;珍惜生命中的bug,它们可能让混沌在有序中发生,从而逆转/翻天覆地;宇宙给出的惊喜太多了——既没有宿命论,也没有严格的、可预知的因果论。
打通左右脑
深入浅出,BBC科普妙品。阿兰图灵真是杯具旷世之才,乔布斯的苹果典故。再一次欣赏上帝的指纹,震撼依旧。PS:BBC和CCAV10的差距深刻的反映了某些问题,娱乐至死,愚民致死。
很大程度上是个反神创论的片子
光頭佬好型物理學家好帥
把宇宙看做是一个巨大的模拟器,只需设定初始条件,然后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这会是一个充满神奇和美丽的过程。宇宙的所有复杂性极其无尽魅力,都来源于毋庸思索的简单规则的不断重复,尽管这个过程十分强大,却依然是不可预知的,未来是令人惊叹的,它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