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为全人类 第三季

第10集

主演:乔尔·金纳曼,珊特尔·范圣滕,索尼亚·瓦格尔,杰西卡·塔克,艾迪·盖瑟吉,瑞安·施密特,乔迪·巴尔弗,Vera,Cherny,卡洛儿·佩尼亚,吴辛惠,克莉丝·马绍尔,彼得·亚当奇克,诺亚·哈普斯特,玛德琳·贝塔尼,Mariel,Taren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剧照

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2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3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4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5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6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3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4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5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6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7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8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19为全人类 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第三季片头的架空历史总结(1984-1992)

-加里·哈特(Gary Hart)在198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提名。

开场为总统候选人、科罗拉多州联邦参议员加里·哈特在198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现实中获得1984年民主党提名的为卡特政府的副总统、前明尼苏达州联邦参议员沃尔特·蒙代尔(Walter Mondale),他的竞选副手、纽约州联邦众议员婕拉丁·费拉罗(Geraldine Ferraro)是第一位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副总统候选人。蒙代尔在大选中输给了罗纳德·里根,但本时间线中哈特赢得了大选。

*《为全人类》总统时间线:理查德·尼克松(1969-1973),爱德华·肯尼迪(1973-1977),罗纳德·里根(1977-1981, 1981-1985),加里·哈特(1985-1989, 1989-1993)。

第三集更新:艾伦·威尔逊在1992年大选中击败比尔·克林顿。

-NASA扩大地球轨道的建设规模。
-罗纳德·里根和尤里·安德罗波夫于1984年签署了月球和平条约,将月面一分为二。
-罗杰斯委员会(Rogers Commission)就第二季中的詹姆斯敦月面基地险些发生熔毁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发表报告。

现实中的罗杰斯委员会负责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并于 1986 年 6 月 9 日向里根总统提交了调查报告,确定了挑战者号升空后 73 秒发生爆炸解体的原因。 这一事故在本时间线并未发生。

-民主党人加里·哈特赢得1984年总统大选。

在现实中,里根的经济自由化政策对以蒙代尔为代表的新政民主党人造成了毁灭性冲击。加里·哈特则是师从罗伯特·肯尼迪并在1972年大选中为反建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George McGovern)担任竞选总监的新生代民主党人。

哈特在经济问题上比起党内传统的福利社会主张,更倾向于在提供最低保障的同时着力于促进就业并发展新兴经济模式。哈特极富远见地提出了信息技术革命、后冷战时代外交与全球化等概念,某种意义上奠定了克林顿民主党的基本方针。

-第二季中宇航员们青睐的前哨酒吧(The Outpost) 成为连锁快餐企业并将门店拓展到全球范围。

鉴于第二季结尾中克利夫兰买下了前哨酒吧,这一太空主题的餐厅很可能是北极星太空旅游公司旗下的品牌。

-由亚历克斯·崔贝克(Alex Trebek)主持的著名问答游戏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在革新后首次播出。

现实中《危险边缘》最初的日间版本于 1964 年 3 月 30 日在NBC首播,一直播出到 1975 年 1 月 3 日。深夜档版本则从 1974 年 9 月开始播送了一年。全新版本的《危险边缘》于七十年代末试播,确定了大众所熟知的现代问答游戏模式的《危险边缘》最终于 1984 年 9 月 10 日开始放送。《危险边缘》至今仍是美国最为热门的问答游戏节目之一。

-保守党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英格兰的布莱顿被爱尔兰共和军(IRA)成功刺杀。

现实中的布莱顿酒店爆炸案(Brighton hotel bombing)是爱尔兰共和军于 1984 年 10 月 12 日在布莱顿大酒店策划执行的暗杀行动。在撒切尔和内阁成员抵达酒店参加保守党会议之前,帕特里克·马吉(Patrick Magee)设置了一枚定时炸弹。撒切尔最终侥幸逃脱,包括一名保守党议员在内的5人死亡,31人受伤。

-《异形2》于1986年7月16日上映。

赞美詹姆斯·卡梅隆!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大获成功,并开始在拉丁美洲拓展苏联势力范围。墨共赢得大选。
-迈克尔·乔丹在NBA选秀中获得第一顺位,并加入波特兰开拓者队。

现实中1984年乔丹效力于芝加哥公牛队。

-80年代艾滋病大流行仍然在这一时间线发生了。
-虚构角色戴夫·阿耶萨(Dev Ayesa)和理查德·希拉德(Richard Hilliard) 合作开发了一种更加小型化的聚变反应堆,核聚变进一步普及。
-第二季中的NASA总监艾伦·威尔逊于1986年代表共和党当选德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看起来她依然在公众面前隐藏了自己的性取向。
-阿根廷队在 1986 年墨西哥世界杯八强赛上输给了英格兰。

现实中阿根廷对英格兰比赛的第51分钟,马拉多纳用左手打进了日后被称作“上帝之手”的著名进球。4分钟后,马拉多纳连续带球过人五次,随后假动作晃过英格兰队门将彼得·希尔顿,踢进了世纪最佳进球。凭借这两个进球,阿根廷2-1淘汰英格兰晋级四强,并最终在对西德的决赛中胜出,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凯伦·鲍德温和第二季中崔西·史蒂文斯的第二任丈夫山姆·克利夫兰联合创办的北极星太空旅游公司(Polaris Space Tours)成立。
-中国决定于1987年7月建造第一座月面基地并在90年代之前赶超美苏。
-披头士自1966年在美国公演后首次重聚,巡回演出的第一场在芝加哥开始。
-美国情报分析员乔纳森·波拉德(Jonathan Pollard)因泄密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是本时间线与现实最接近的事件。现实中波拉德由于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并向以色列提供绝密信息而在1987年被捕,因违反间谍法被判处终身监禁,他是唯一一个因向美国盟友泄密而被判无期徒刑的人。2020年波拉德被提前释放,和家人移居耶路撒冷。

-戴夫·阿耶萨成立的私人航天公司Helios 赢得了 NASA 的月球氦-3开采合同。
-意外落入井中的婴儿杰西卡成功获救。

这一事件与现实完全一致。18个月大的杰西卡·莫拉雷斯(Jessica Morales)于 1987年 10 月 14 日在德克萨斯州米德兰县的亲戚家后院中跌入水井。56 小时后,救援人员成功地将她从 仅20厘米宽的井中救出。大难不死的婴儿杰西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朝鲜放弃弹道导弹计划,专注于太空计划。

现实中朝鲜于1998年通过原型为飞毛腿中程弹道导弹的大浦洞1号初次发射了光明星1号卫星,但未能成功入轨。直到2012年底,光明星3号才成功发射,成为朝鲜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道琼斯指数飙升 1200 点,太空经济使股市一片繁荣。
-由于核聚变正在全面取代化石燃料,全球变暖得到极大的缓解。
-加里·哈特在1988年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帕特·罗伯逊(Pat Robertson)获得连任。

现实中帕特·罗伯逊也是一名媒体大亨与保守派金主,在美南浸信会中拥有极高声望。罗伯逊谋求198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最终失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则为马萨诸塞州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他在大选中输给老布什。

-NASA树立了一座新雕像以纪念第二季结尾戈多·史蒂文斯和崔西·史蒂文斯夫妇的牺牲,根据他们的经历改编的电影《天空之恋》(Love In The Skies)首映。
-美方在驻莫斯科大使馆内发现数个苏联安插的窃听设备,时任总统哈特召回了美国大使作为回应。
-戈尔巴乔夫和访问苏联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一道在莫斯科红场庆祝十月革命73周年。
-随着苏联的经济改革,美国的地产交易行业走向全球,俄国投资者也开始在海外寻找机会。特朗普与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面并希望在苏联境内建造豪华公寓。
-为纪念在第二季中被苏联击落客机而意外去世的前NASA局长托马斯·佩恩(Thomas Paine),全新的太空望远镜被命名为佩恩望远镜,并由探路者号核动力航天飞机发射入轨。

现实中托马斯·佩恩于1969 年 3 月 21 日至 1970 年 9 月 15 日担任NASA第三任局长,并于1992年去世。因1983年大韩航空007号客机被击坠事件而逝世的美国政治人物为佐治亚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拉里·麦克唐纳(Larry McDonald)。从外观判断,潘恩望远镜显然就是本时间线里提前问世的韦伯太空望远镜。

-戈多和崔西的大儿子丹尼抵达詹姆斯敦基地。这一时间线的福克斯新闻台被易名为Eagles News。
-哈特总统再次拒绝向科威特派兵以阻止伊拉克的入侵。

现实中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的最后通牒期结束后,伊拉克依然没有从科威特撤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于1991年1月17日发动沙漠盾牌/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本时间线中聚变能源的普及意味着传统化石能源产业的衰落,美国介入中东事务的动机中缺少了原油价格这一重要因素。

-NASA宣布了其首次火星登陆任务和航天器旅居者1号(Sojourner-1)的计划,苏联也宣布试图于1996年登陆火星。
-涅槃与垃圾摇滚的崛起,1991
-1992年总统大选,共和党提名为德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艾伦·威尔逊,民主党提名为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

克林顿在演说中展望了一副太空经济的诱人图景,这是对本时间线哈特政府目标的延续,也对应了现实中克林顿政府的自由贸易政策与削减赤字规模带来的经济繁荣。

克林顿的演说化用了《哥林多前书》2:9的典故,这也是本时间线的最佳注脚:

As the Scripture says, our eyes have not yet seen, nor our ears heard, nor our minds imagined what we can do.
如经上所记,这是眼不曾见、耳不曾闻,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能耐。

 2 ) 味道完全变了。苹果出品的政治正确虽迟但到。人类如果继续被锁死在政治正确的温柔谎言当中,开拓者精神和真正的进步将永远不会回归

前两季都是5星。这季必须只能给3星。苹果的政治正确虽迟但到,一定可以恶心到你。

总统是女性,NASA总指挥官是女性,火星任务的commander也得是女性。確實是玩得有点过了。

尤其是这个commander的角色,黑人女性Daniel Poole(被Ed提携然后强行机械降神),几个航天人中最不喜欢的一个。当然女总统Ellen,和NASA总指挥Margo(被Von Braun赏识,然后背刺Von Braun,最后也是踩着Von Braun的研究成果上位),也不太容易喜欢起来,但也勉强可以接受。

这个Poole就很过分了。编剧必须要强行送她挂。她第一次当月球任务的commander,就是9年没执行过任务,Ed想给她次机会。9年没有飞过的她,也好意思直接走进办公室打种族牌,强行要当Commander。任何merit-based的决策系统都会觉得你他妈逗我。但Ed还是愿意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当了Commander。

这一季中,她被Margo用奇葩的理由送上commander的位置,还好意思认为自己是earned it。到了NASA要强行提前登陆火星任务时间线的时候,奇迹般地一切顺利。飞在太空中又机械降神来了个太阳翼。反正就是能帮到黑人女commander,之前铺垫的所有NASA体系的臃肿什么的都不重要呗?

最后,Helios的飞船提前数日到达火星上方,又强行开挂送来一场沙尘暴。而最后一秒,又强行开挂让沙尘暴正好在Poole来到的时候停止。苹果出品的政治正确,真的过分恶心。即使是这么出彩的一部剧。

可能是编剧也想戏虐一下人生无常吧。这也是Ed职业生涯的最后一飞。旧时的噩梦,阿波罗10号没有第一个登月的遗憾,还要伴随他终生。为了捧这个黑人女commander,这个遗憾对于从第一季开始陪伴我们的这个开拓者的角色而言,确实太残忍了。

Von Braun,Deke,Gordo,Ed,Molly,所有的开拓者们都不能算是功德圆满。而这个Daniel Poole,女总统和NASA的女负责人,一路开挂,反而喜提功与名。一路以来所面对的,所战胜的,以及所没有战胜的,都远不及真正的开拓者们。却是在开拓者们的保护和牺牲下,才成长起来,最后功德圆满的却是这些温室里的公主?

同为女性的Molly,也可以算是不得善终。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她也是开拓者阵营。

不知道苹果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可以说是完全偏离了第一二季的那种来自人性底层的自我实现和超越的精神。

仿佛变成了建制派的赞歌,也有可能是对现状的一种唏嘘。可是在戏外,政治正确和建制派在做成事情这件事上,就是被吊打的存在。SpaceX把NASA打得落花流水。然后民主党疯狂拿马斯克调戏女下属,致很多女下属怀孕做文章。马斯克直接表示fuxk off。

本以为难得看见一部不再脑残、不再宣扬襁褓中的绵羊精神的闹剧(政治正确的本质,就是抓小放大,将温室里的人强行送上台前。因为政治正确是the easy way。看看拜登和他的副总统吧)。没想到你苹果还是你苹果。文艺作品如果继续被锁死在政治正确的精神封印中,开拓者精神永远不会回归。以上。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dark night.

 3 ) 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并非主旋律~

《为全人类/太空使命》是一部前无古人的架空历史剧。所谓架空历史,就是依据一些真实历史材料,虚构出一个新的历史世界,就像与现实从某一时刻分道扬镳的平行时空。

《为全人类》的修改历史的转折点被定为1969年苏联先于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第一个把人类送上月球。美国,以及整个世界,因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苏联没有解体,冷战没能结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在选举中击败了克林顿;布什家族没能当上总统;越战提前结束;《平等权利修正案》获得通过…

虽然喜忧参半,但编剧想要由此证明,历史决定论是荒谬的。历史是许多微小的选择累积而成,是由现实中的人的抉择导致的。也因此,我们应该更负责任感,更理智地推动社会朝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我知道很多人都把这部剧当作🇺🇸主旋律剧~但其实它一点也算不上😏

这部剧的确对人性表现出更乐观的态度,相信即便我们不可能真正改变历史,即便不能完全阻止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但微小的善举的积累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反英雄”的主人物设定,对正面的“英雄形象”有着本能的抵触或反感。因为它们往往伴随“主旋律”的说教和盲目乐观。但《为全人类》肯定不是主旋律剧。它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也没有故意歌颂“美国精神”。它表达的最明显的两个态度就是:过去,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而如果我们现在更加明智,未来就会变得更好。这也是我个人所相信的。

👇下面是我原创影评的链接:

【[为全人类/太空使命]豆瓣高分8.8!1995年人类登上火星|假如一切可以重来 我们可以改变历史 [For All Mankind]-哔哩哔哩】

[为全人类/太空使命]豆瓣高分8.8!1995年人类登上火星|假如历史可以重来 我们会做得更好 [For All Mankind]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本期主要内容:

00:00 Introduction

01:11 What if history, but slightly different 架空历史

04:51 “We are Baldwins” 我们是鲍德温家族

07:04 Tracy and Gordo

10:37 Feminism 女性主义

10:54 (Ellen)

12:19 (Danielle)

14:27 For all mankind 为了全人类

 4 ) 面向未来的美帝,你们面向的是黑暗的未来。

面向未来的美帝,你们面向的是黑暗的未来。难以想象本季的结尾是恐袭,都来到2022,在经济泥潭中苦苦挣扎的美帝竟然用空袭的桥段预示着准备收割世界的歹毒用心。都上火星了,都和苏联和平共处了,都暗喻朝鲜和平了,竟然还把剧情拨回到恐袭。本季可以说是目前脑洞最大的一季,脑洞大到可以用火箭直接把人肉射入环火星轨道,可以盲降火星表面。本季也可以说是目前最精彩的一季,冷战在延续,间谍还在出没。不知道下一季是不是要把天朝当对手了。

 5 ) ed是真的有点惨…

防止暴雷剧透,这部剧真的不太适合剧透

——

——

——

——

——

两次差点圆梦都和第一擦肩,一次因为他是军人一次因为他是“父亲”

“父亲”的角色换来的是想弄死他的挚友儿子(鉴于也救了他的命这条扯平了)对这货酗酒约那啥一无所知,连danielle都知道 就是不告诉ed

被前妻坑去私企打工以为可以大展宏图结果碰上无良老板

因为特殊原因被最好的朋友抢了发射位而不是能力不行,最惨的还是定了之后被换掉 别说麻瓜不讲情面 就是zzzq问题

眼睁睁看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单位工资低补贴少就是算了 居然还没有容身之地,上司犯叛国罪(这在ed的眼中绝对是不可容忍的)

最好的朋友戈登走了,导师走了,上司也走了

被最好的朋友儿子绿了,口上说要把那男的变成地毯上的油漆 但还不知道这个想按在地上摩擦的人就在身边

去酒吧约那啥还有心理负担………ed真好男人啊

收养的女儿养大了懂事聪明但还要从事“高危行业” s2e3…ed也把我吓坏了

出个任务被困在月球大半年,儿子走了还只能一个人承受 还被隔壁老铁放了窃听器坑了一顿

但是ed还是很乐观 对他游刃有余时候咧嘴一笑迷住了

 6 ) 对Margo的一点评价

我没有看过第一季第二季,但是从这一季对Margo的塑造来看,我真的很钦佩这个女人。她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呢?可能是对宇宙的热爱,可能是与大家共同攻克前所未有难题的经历,可能是最纯粹的天体,最纯净的旋律;为了这个,她放弃了家庭,恋爱中的爱,这些对她来说不是不重要,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哪一个都无所谓好坏,哪一个丢弃都是莫大的痛苦。大多数人在选择其一之后,会消耗极大精力缅怀所失,为懊恼的情绪裹挟,但Margo她身上有一股迷人的定力,专注力,她对自己选择的东西能毫不犹豫,毫无声色的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她并非对所失冷漠无情,她把对失去的痛紧紧藏在心底,那种隐忍是她做的事情孤勇而悲壮;她太隐忍了,太冷静了,越是这样的隐忍与冷静,越让我觉得她身上的孤勇与悲壮。

 短评

Way to go,Ed

6分钟前
  • 白木
  • 力荐

同始于2019年的《为全人类》与《星际探索》其实算同根同源。尽管擅于索人物内心(《迷失Z城》)的格雷,与热衷大舰巨炮(《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摩尔有着截然不同创作风格,但他们都在同制作顾问——先后效力NASA、SpaceX的宇航员Garrett Reisman协助下,展示了足够逼真、细致入微的近未来人类太空工业体系及其影响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它们接力史诗《太空漫游2001/2010》,重现太空工业本质非激光剑影+河外奇旅+恐怖异形,而是人类文明借助可能的技术与熵增进行对抗的这一伟大创作命题。《为》像是太空版的《广告狂人》,但它不仅有复古时装和置景,更把60s、80s、90s等奋进时代的精神带到了跑偏、堕落的20s。如果说太空影视是无休止的梦,那《为》是离梦醒最近的,朦胧的睡眼已能看到晨曦。

7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2022.10.23 ~ 2022.11.01本以为第二季已经狗血到登峰造极了,没想到第三季轻轻松松地更上一层楼……虽然已经狗血到会忍不住吐槽的程度,但不得不说,洒狗血就是可看性强啊!

12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这一季虽然整体依旧保质保量,但各条线索已经出现了非常抓马的情节和bug了,最不能忍的是个别地区率先登火这种匪夷所思的情节(因为不管是从经济、科技实力,还是剧中的国际关系的角度,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难道单纯就是为了戏剧色彩吗?还是为下一季埋更深的伏笔,暂且按下不表……而本季越来越浓厚的ZZZQ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只能让人感慨不愧是apple,每季结尾的预告性彩蛋也预示着下一季的时间线已经进入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再有两季的时间就要追上现实世界的时间线了,不知道编剧会如何回应这个全球载人航天由低潮转向复苏的二十年。(当然,出于某些原因,这个平行宇宙中大概永远不会出现某些地区进展神速的载人探索了)

13分钟前
  • 安短
  • 推荐

目前高质量太空剧唯一的独苗了,Apple请续订。

17分钟前
  • centuries
  • 力荐

虽然给苏联人黑的体无完肤,但是谁让它是个爽片呢,不重要了。

18分钟前
  • -G
  • 推荐

折腾半天被三胖抢了先

19分钟前
  • Jevin
  • 推荐

0.0

24分钟前
  • 暗黑
  • 推荐

丹尼的无脑傻逼黑化 以及结尾的莫名爆炸 值得扣一分

26分钟前
  • Raistlin
  • 推荐

不可多得的优秀剧集,其中所诠释的对于爱、理想、人之真善,令人动容。

27分钟前
  • 早安小秋
  • 力荐

第一集就很精彩!现在它是我在 2022 年唯一没有失望的科幻剧集了!一直到第五集都很精彩!看完第九集后,WTF!这都行!!!最后一集确实激动人心!

29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第三季可以总结为:戈登之子干翻NASA。

30分钟前
  • 鹿村村民
  • 力荐

2022.8.开始看,8.12看过。

34分钟前
  • 学而时习之
  • 推荐

第一位美国女(同)总统,亚裔非裔白人一起上火星。Buff已叠满,多元化的美利坚,梦里什么都有!

38分钟前
  • RedYin
  • 力荐

这第一集就顶 apple tv 最近剧集质量都不错.

40分钟前
  • Qomet
  • 力荐

导演的野心有点大,想要输出的内容太多了

44分钟前
  • 影娱盘点君
  • 推荐

第一集就很震撼!无垠的太空之后最佳硬科幻剧!

49分钟前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力荐

第一集就上演太空灾难很是炸裂 完全可以看出苹果大手笔一点也不差钱投资 结果剧情还是回到日常黑苏联 编剧也是强行制造戏剧冲突 让一对父女各为其主 美苏再加上私人公司(是的剧版SpaceX只是ceo换成了黑人) 各方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就要拼谁先到火星呢人类啊!兄弟两一个在火星捅娄子一个在地球捅娄子也是简直了 然后导致本剧我最喜欢的两个女主角死于非命 但一口气看完一整季还是比较过瘾

50分钟前
  • Dublin苍穹下
  • 推荐

看到第二集,熟悉的一切都回来了。太空竞赛的宏大视角,以及在半架空背景下带来的“另一条路径”的遐想仅是这部剧精彩的一半。另一半应该是宏大叙事下,每个角色执着追求自我价值带来的那份真实感。既有星辰大海,也有柴米油盐。以家庭平衡为例,鲍德温夫妇之前为什么分开?因为英雄身后的家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永远是陪衬。但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独立的自我,在第二集,诸多细节再次重申了这点。清洁工的女儿终于踏上了月球,当她兴奋地跟家人视频时却失望的发现,爸爸的焦点在找手表、儿子的兴趣在动画片。丹尼尔开始没得到第一次火星任务的指挥权,失望的她与得知消息后反而松了口气的丈夫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诉求,没人有义务单方面付出,即使你是人类骄子,也要做好平衡,而最后,鲍德温夫妇第一次共事,期待后续的发展。

54分钟前
  • 非优即良
  • 力荐

所以这果然是一个没有全球化但某种意义上变更美好的世界线……Reagan Revolution半途折戟,聚变能源普及缓解全球变暖,轨道飞行平民化和“a new space economy”,what a heaven on earth(

56分钟前
  • Blazk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