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了,阿佳妮美极了,在这部电影她演的是一位叫艾丽的女孩,她奔放狂野,她表面展露风骚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这是电影的旁白,而这个自己就是她想要回到过去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她想要回到孩童时代。 她都二十岁了,却依然喜欢咬手指,还有吸允母亲的乳头,但她母亲并没有阻止她的行为,因为母亲对她极度溺爱,但她还是不快乐,她把原因归结于那三个男人,那三个强暴了她母亲的男人,其中一个就是她的生父,当初她的父亲得知母亲被强暴后,也是气愤不已,发誓要杀了他们,但他父亲天生胆小懦弱,所以只是打嘴炮而已,这是母亲对他的评价,所以艾丽也对父亲的无能感到愤怒,在一次她爬树的时候,父亲亲了她屁股一下,这时候她意识到父亲也是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因为父亲当初也是反对生下她的,毕竟那不是他的种,于是他用铁秋狠狠打向父亲。 当她长到二十岁,她就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那三个男人,其中一个已经死了,他有个儿子,于是艾丽就去勾引他,也就是电影的男主,她的计划是让这个仇人的儿子去杀死另外两个仇人,凭借她的美色,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她男女通吃,在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她的女老师,而且她已经用她的美色换取了她的信任。 她同样用美色找到了关于另外两个仇人的线索,是木材厂的老板和他的妹夫,地址她记在了纸上,这是为了给男主用的,当男主发现她的妻子被这两个人欺负的时候,他就会找到他们,并杀了他们,这就需要女老师打电话告诉她,事实也是这么发生的,但她并没有侵犯,因为她疯了!不对!是她早就已经疯了! 她有精神障碍,当受到刺激后就会发作,而这个刺激就是:那三个强暴她母亲的男人早就死了,这是他父亲做的,只是父亲没有把事情告诉她们,其实她一直很爱她的父亲,但就是不快乐,于是她把原因归为父亲没有替她母亲报仇,现在好了,仇父亲早就报了,但她应该感到快乐才对,可并没有,因为她依然没有回到过去,回到童年。 她发现她什么也没改变,她崩溃了,她发现她回不去了,她不能吸允母亲的乳房了,她已经二十岁了,但她内心还是个孩子,她稚气未消,这是电影一开始就埋下的伏笔,所以当男主在精神病院看见她的时候,她自称自己是九岁,这下她真的回到童年了!那个作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的防御机制彻底崩塌了! 但悲剧性的一幕还没结束,因为我们的男主的也发疯了,男主是在镇子上看见过艾丽的,朋友都说上过她,而且还和许多人都上过了,就连说葡萄牙语的工人都能和她做爱!所以男主就心怀不轨的和她接触上了,艾丽对他欲擒故纵,很快就勾住了她的魂,但她也意识到了她精神的不正常,就在他们第一次约会的时候,艾丽对数学算法很有天赋,她父亲也以此为傲,于是她就让男主一直出算数题给她,而她也能很快算出来,但男主有些不耐烦了,艾丽就大哭起来,完全就像一个孩子一般,但男主故意装作看不到这些,毕竟她只想得到她的身体而已。还有就是他要和很多人一样上了她,因为这样他才能满足男性共同体的期待, 艾丽说她怀孕了,男主相信了,于是他们结婚了,婚礼当天艾丽就失踪了,她去找到了她的父亲,她爬在父亲的腿上哭泣,在那儿!她又回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当她回到家后男主已经对她不满,但还是没有说些什么,直到十天后艾丽再次失踪,因为她是去城里安排她的复仇计划的,当她回来的时候男主爆发了出来,他疯狂的打了她。 第二天,艾丽对他表示了忠诚,于是他们就和好如初了,其实是男主继续选择活在谎言之中,她知道艾丽接近她的目的不一般,而且有事瞒住她,但男主还是退缩了,他不敢直面真相,他选择继续装睡,他是爱艾丽的,但也可以说他是爱上了所有人的欲望对象,因为镇子上的男人都欲望着艾丽的肉体,也就是这个原因支撑着他继续装睡的! 但幻想终会破裂,女老师打电话给男主,之前艾丽骗女老师他被那两个假想仇人侵犯,一旦她要出事了,就让她把地址给男主,老师也是这么做的,但她没来得及告诉老师真相前她就发疯了,于是悲剧就产生了,男主拿着枪就找上了那两个无辜的人,一枪一个,杀死了他们,但其实是男主不想醒来而已,因为,他知道艾丽并没有任何被侵犯的痕迹,但他还是去杀死了他们,因为是艾丽给他留了那两个人地址与名片,他选择痴迷的忠诚于艾丽,走火入魔般的彻底丧失了理智。他永远活在了幻想之中,就和艾丽一样! 这不是部复仇电影,而是一部童年与成年相互斗争的电影,女主不想长大,想回到过去,于是她就想也许复完仇就能回去了,但事实并不是,而是一个残酷的成人世界在等待着她,她的幻想世界一下就崩塌了,她退形到孩童时代,但这个依然是她的幻想,而且这个幻想还比之前的更加坚固,这让她相信自己真的是个九岁的孩子!就像男主的做法一样,他的发狂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幻想! 在我看来,电影并不是特殊的反映某一类人,而是在反映所有人,没错,就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是活在幻想之中,比如有着童年幻想的人不想长大,怀念过去,他们表现幼稚,说话叠词词,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当你指出他低幼的行为之后,他们就会说这只是一个流行梗而已,是个气氛词,但在我看来,这就是维持幻想的一个基本操作,给自己幼稚的行为合理化,从而给幻想合理化,继续让自己活的像个孩子,而且创造出一个低幼的环境,制造出一个整个社会网络,让幼稚的气息充满整个社会话语当中,让整个社会走向癫狂的状态 。不得不说这类人得逞了,他们的童年幻想都被巩固了!他们可以和孩子一样叠词词,而且还不会显得有任何不妥,但他们不可能像孩子一样得到宽容,社会依然对他们很残酷!但好在他们的状态就像是没进精神病院的艾丽!所以都还没发疯 ,也很难发疯 ,因为人数太多了 ,疯了也没人看见! 除了当下很多人有童年幻想之外,还有很多人有着对自己的幻想,(没有自己的人没有这个幻想) 而这个对自己的幻想也是人们甘愿被骗的原因,没错,所有人的被骗都甘愿被骗的,都是他为了维持幻想自我的坚持。(接下来讲述的部分将会颠覆你的认知,甚至有些惊悚,所以谨慎阅读。) 人们对自我的幻想都是通过他人构建的,如果他要怀疑所有人,那么他就永远没有自我,这个根源基于:因为我们永远不能看到自己的真身,镜子里的是镜像,录影里的是录像,我们不能像他人看见自己一样看到自己的脸,对!就是脸,脸是区分人与人的主要依据,而诡异的是人类会把别人的脸当成自己的,这本质和把镜子里的那个镜像的脸当成自己的没有任何区别,因为都是外在于他的事物,而且他看到的别人的脸比镜像里的要真实多了,所以当一张他喜欢的脸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肯定会爱上的,并把那张脸当成是自己脸的幻想,于是那个人要他做什么,他都会顺从他,就像被鬼迷心窍了一般,其实他就是把真正的自己去中心化了,并以他人为中心(追星) 因为他是真心的觉得那个人才是自己。(这些都是人类在无意识层面的操作。) 当然,人类在意识层面并不会如此愚蠢,但也依然挣脱不了对自我的幻想,我们都知道他人是他人,自己是自己,但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想象他人眼中的自己来确定自己,也就是要满足我们的自我幻想,也就是不避免的要幻想他人的目光,如果你信任一个人,那就是因为他能给你带来好的自我幻想,这也是怕马屁可以增温感情的原因,而你一旦真正信任一个人,即使你知道他在骗你,你也会甘愿被骗的,因为你不像让你自我幻想破灭,这时候你就会像一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每个人理论上都可以被骗到,哦!还有所谓的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就是把美人当做是自我的幻想罢了,而关于自己脸的幻想又大于了那些其他的特质幻想,所以美人计就是天下第一大骗术!
新浪潮导演Becker的成名作,缓慢推进地刻画了一场报复,却仍然是一部属于阿佳妮的影片。故事描述了一位19岁的翩翩少女跟随母亲和身有残疾的父亲来到法国南部小镇,迷倒了包括意大利机械工PINPON在内的多数镇上的青年,之后女孩ELLE欺骗PINPON说自己已有身孕并因此和他结婚。但这只是ELLE报仇的开始,ELLE母亲19年前被三名搬运钢琴的意大利人强暴,而ELLE所找到的线索显示这和PINPON周围的意大利移民们有关,正当ELLE准备伺机报仇的时候,PINPON的聋哑姨妈发现了动机,唯一的线索,当时购买钢琴的屋主也就因此解释了自己对于那场暴行的不知情和ELLE的误解,ELLE发现自己存心已久的计划完全是一场误会,精神受到严重的创伤,没有了正常人的意识状态,被送进精神病院,而闻讯赶来的PINPON却误以为是屋主所讲述的暴行刺激了ELLE,因而开枪将他射杀。
影片女主角阿佳妮一改之前的歇斯底里的狂燥演出风格,把一个叛逆,傲慢又不失活泼风骚的花季少女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在得知真相后主角心态和精神上的转变,也被阿佳妮得以纯熟的演绎,从而为自己赢得第二座恺撒奖杯。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是色彩比,主题被定在法国南部的夏天,人物沐浴在让人庸懒的充足阳光下,却处心积虑地酝酿着报仇计划,而另一环境被设定在漆黑的夜里,暴行肆虐在染血的白色睡衣上。明媚的阳光、阴暗的内心、漆黑的夜、白色睡衣,烘托主题又不拘泥于主题的色彩诠释着导演和作者的惊悚故事。
而影片在情节上的展开和描述的力度上相对弛缓,让观众无法拾起对受害者的同情之心,但正是因为缓和漫长的铺垫,才让PINPON那最后一枪惊人心肺。这也是新浪潮电影的普遍特征,毫不掩饰却也毫不夸张,就好像你在喝一杯白开水,真实而无味,喝着喝着,你手突然一抖,水洒了一地。
复仇女神的寻父之旅。1.阿佳妮2获凯撒影后,倾城美貌也遮不住教科书级演技,将神秘莫测,火辣风骚,徘徊于狂野愤恨与忧郁脆弱中的Elle演活了;全裸出镜,几段哭戏,结尾的纯真无邪太惊艳。2.多视角独白切换叙事,前半程热气弥漫,后半段一波三折。3.吊灯,匹配转场,服饰叙事。4.定格于霰弹出膛。(9.5/10)
就看个阿佳泥吧 总是神经质的角色
一个发生在夏天的关于复仇的故事。以一把手摇风琴为暗线,通过多人分段式独白来逐步展现故事的全景,把一个本来很平淡的故事讲的别有一番情调。片子的另外一个译名是《杀人的夏天》,但直到女主角说出复仇的事实之前怎么看都像是个爱情喜剧,但其实之前已经埋下了伏笔。本片是伊莎贝尔阿佳妮的成名作,她也自然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有着火爆脾气的她把一个20岁少女的叛逆和活力演绎地淋漓尽致。影片泛黄的画质和略显慵懒的配乐仿佛也让人能感受到这个法国南部小镇的夏日气息。
女人若想自我放逐,侵略性就会成倍增长,不再需要理解也无需再小心翼翼。哪怕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一个不带欲望的拥抱
阿佳妮也拉不起来分的一部片子,没有悬念的剧情片绝逼是耍流氓。当年的阿佳妮好年轻,尽管演的也是神经质角色,但实在是稚嫩多过震撼。PS:原来90年代港片里的土鳖情节,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大家都土鳖!
单从表演来说,去看一个脉络,会更了解演员的技术层面的东西,这其中经验起到一个什么作用,我很喜欢阿佳妮这部电影里的鸡婆演法,这使得这部夏天的电影更显得“炎热”,后段的崩溃癫狂,是她的拿手好戏,她给你N部电影演N次崩溃是可以不重复的,这里对比炎热的气质,她处理的很冰凉,对比《罗丹的情人》,那部冰冷的雕塑氛围的电影里,她崩溃得相当热情,不由得觉得真是当红影星,只是调动氛围和自身气质,就做到一个表演的高度。
女神演的过瘾,我们看的也过瘾
(剧情神展开)整体偏向古典风格的复仇故事,青春逼人的阿佳妮举手投足都是720°无死角的银幕风采,今时看往日,印象深刻的可能更多是灰阶连绵的胶片质感和传统法式情调,景与人都似油画一般,心里竟然还有种爱不释手的怜惜感。
七月女的复仇烈焰和悲剧人生
看着看着看出啦阿佳妮的村土气这是为什么。。。。
前面是轻快的法式爱情片风味,没想到突然话锋一转就变成了一波三折的古典复仇悲剧,阿佳妮演纯·痴·癫的疯女人真是绝赞,结局仓促了点,整体可看性还是很高。电影里还有和Dustin Hoffman长得超像的弗朗索瓦·克鲁塞,年轻的时候很帅也还是和DH很像~三星半
以前一直以为阿佳妮身材一般,看了这部片才知道原来她年轻时候身材这么美,还有那双眼睛真是美得让人揪心,看她哭我也哭死了
1、把自己所受迫害转移在妈妈所受迫害身上 想要通过杀掉迫害妈妈的凶手来将自己解救 到头来发现一场空 凶手早已死掉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反而让一根靠着仇恨活下来的弦断掉了 不止自身沦为悲剧 也因为误会让朋友痛苦 让丈夫成为凶手 太难了 任何悲剧都不是一人所致 都是整个社会环境酿成的 2、法国女人太有风情了 阿佳妮的演技真的登峰造极 往往只有疯子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极端的风情来自于内心的堕落 通过放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
为什么法国电影中的女主角通常都十分冶艳,而男主角却比较猥琐?是否是因为法国导演不允许别人成为剧组中的“男一号”?
演技范本。炎热漫长的夏季,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物关系
有几场戏很妙。一些闪回镜头显示女主精神不稳定以及交代一些前因后果很有效。最后的结尾真点题了……是致命的夏天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夏天啊
7.7 略微沉闷,衔接不自然导致一直嗤之以鼻,直到后面剧情越发的精彩,最后一枪直接打到我内心的纠结。阿佳妮当年真的太美了,裸戏并不算什么,最难忘的是舞会的时候,泉水一般清澈的眼睛,卷发黏在肩膀上,衣服也紧贴着因舞蹈而潮湿的略带古铜色的肌肤,沾着汗水,在灯光下,光泽点点。
被从小当成父亲的人猥亵才是女主艾丽娜疯病以至于誓言复仇的根源吧,女主最终困在九岁前的记忆里,其实是不愿面对九岁后被父亲猥亵的记忆。她与其说是在恨那三个强奸母亲的男人,不如说是用那三个人把她的父亲变成了他们中的一个当借口,因为他们不是血亲的她才会觉得父亲猥亵她,或者说父亲是因为不是父亲才会猥亵她,她不肯相信面前举止猥琐的男人正是从小养育她视她如珠如宝的男人。选择仇恨别人比面对现实容易,所以最后男主皮蓬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加判断的把作为一个无法掌控妻子的丈夫的怨气发泄在了他者身上。
从她第一次坐在车里连带颤栗又焦虑的说“我可以现在就和你做爱”和到餐厅时按着刀叉不停说“脏的很、脏的很”再到情绪崩溃的说“我可以和你在餐桌上做爱”俨然把一个因性暴力所致精神受创的少女脆弱不堪的心灵剥露出来。她生于性暴力,恨是她唯一紧绷的神经,当得知父亲早就杀了那些她恨的人时,刹那间,迷茫、惶恐、追悔、脆弱…五味杂陈,全一时间在她眼睛里随着泪水奔涌而出。恨不在、爱回不去,最终那根坚韧的神经断了。她永远停留在了执念父爱的苍白状态。艾丽娜母亲被那群男人强暴那段戏真是像极了大卫.林奇《象人》里所照应出的人性的畸零。因恨埋下的种子在夏日里发酵腐烂,丈夫最后为她杀了人并葬送了自己,却从未试图走进她的心。让人惊叹的是阿佳妮的成长到底经历了什么,她是如何做到极尽的由内到外渗透并蔓延女性的自由意志。
阿佳妮真是把巨蟹座的神经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