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韶华》这部传记片,讲述的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哲学家贾科莫·莱帕尔德的故事,扮演莱帕尔德的则是戛纳影帝、意大利男星埃里奥·杰曼诺。莱帕尔德1798年出生在一个小镇,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地位仅次于但丁。尽管他出身贫寒,但即使是他早期的作品,也提出了对他的时代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们显示了启蒙主义的影响,并且在很多方面预示了尼采的虚无主义。 莱帕尔德是个神童,很早就掌握了多门古老和现代的语言,20岁写就《诗歌》,但38岁时,他就因病早逝。叔本华称莱帕尔德为其“精神上的兄长”,意大利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智者之一,他的思想被盛赞为“超越从歌德到瓦莱里的每一位欧洲文学家”。但是,尽管身负众多赞誉,这位19世纪的诗人和哲学家在主流英语世界仍然鲜为人知。影片在媒体评论处获得了不坏的评价。《好莱坞报道者》称:“随着影片的进展,故事愈发地引人入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摄影,绝对是顶尖水准的。”英国的《卫报》则评论称:“虽然说,这并不是本届威尼斯上最激进的影片,但它绝对值得人们的关注。”
3.5,画面,光线,音乐,演技以上都不错。说说我觉得不好的地方,1,字幕翻译问题,诗的美感并不能在劣质中文字幕中体现出来,大败笔。2,可能是没有意大利人的思想底蕴,我真没看懂是什么原因导致老伯爵非要限制他交友和出行?3,镜头一转就十年后了,既然已经跑出去了为啥还不快乐?拍的无病呻吟的矫情,完全没有诗人对某件事或者某种现象绝望的高度,就像个得病自卑者的逼逼赖赖。就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无还能谈得上主义的启蒙?纯粹低级抑郁症患者的矫情而已啊。我不是说诗人哈,能那么高地位肯定不这么简单,只是说电影表达给我的。然后怎么就有大家从期待到否定他作品,又怎么就有忠实粉丝朋友一路照顾他?看到他跟戏班走我还以为他沦落到写歌词还讨钱不到呢。我承认我对诗人和这段意大利社会背景不太了解,可是一个传记式电影的使命不就是给我机会深入了解吗?总之构架叙事都有问题,就是按时间轴去堆砌诗人生平,所有引发的思考都让我在剧情为什么要这么顺下来的层面。一脸懵的感受。最多3星0.5奖励主演佝偻着的优秀演技
整個電影的基調很平緩畢竟傳記類,但是出我意料之外的是賈科莫在第一次出逃被抓回家之後內心咆哮卻外表平靜地對父親說出的那一席話,可以說是他心理掙扎的第一次外露吧。
我好喜歡男主演他真的演得好神雖然我以前不怎麼看義大利原產電影對他們了解也不多,但是他把賈科莫詩人的那種雖然身體病弱但靈魂倔強的氣質出演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很大一部分是詩人的獨白,我聽不懂義大利語但是感謝翻譯!!!真的是句句精彩句句戳人心。對白佔比不大但也同樣精彩,而在衝突中更能完美地展現詩人受困於病弱身體裡的內心的掙扎!
不知道是俺幻聽還是什麼我總覺得整部電影的背景音除了正常的音樂以外還有一種奇怪的嗡嗡共鳴聲。無論是在空曠的大廳中鞋跟和手杖敲擊地面還是暴風席捲過狹窄的街道還是海浪拍擊沙灘,這樣的迴響在遙遠宏大的配樂中既是詩人內心的呼喊也可以是那個時代義大利暗流湧動的政治或是霍亂恐慌的縮影。(我不知道那個聲音是否是有意為之但我很喜歡)
整部電影從義大利人拍東西慣有的畫一般的光影,到詩一樣的語言(感謝翻譯!),再到共鳴力極強的音樂,看下來實在是享受。
看完电影我内心的感受是,无比的平静,而又躁动。 天才的生活是这样无趣,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光彩四射。 忧郁,痛苦,不幸 伴随着整部电影的配乐特别好听,画面非常静,很美,很自然。 我心里知道我对某一种东西非常痴迷,我很难形容,但当我找寻到,当它出现在我面前,我立刻就能感受到被吸引,感受到我自己。 这部电影,就带给我这种感受。 生命的真质。 文学,艺术,哲学,音乐。 “你们或许很幸福,但我是极度的不幸福的。” “我被一种残忍的,顽固的,黑暗的,可怕的忧郁,慢慢吞噬。” “我的悲哀来自于我的才智。” “束缚,愚蠢,无聊,没有消遣,唯一的消遣就是学习” “直面我们平凡的命运, 并且坦承从真理中也一无所获, 承认,痛苦是我们的命运。” 原来忧郁可以没有实际的来由,人可以在外在一切如常的情况下,如此痛苦,悲哀,绝望。原来,可以不来自外在的,感到痛苦。 这才是日常生活是吗? 痛苦才是人生的宿命。 我之前对孙老师说“我感到很痛苦,没有原因,我不知道原因。” 我本来以为一定要有一个外在的原因的。 诗人在电影末尾的独白,以及他与西奥尔多与妹妹的信,我非常喜欢,那种言语,流淌着生命本质的那种质感,我向你谈我的近况,我的忧郁和痛苦,我不合时宜的悲哀与绝望。我向你谈火山,谈金雀花,人类,星空,命运。 “当我念及所有未能与你共度的时光 我几乎要忧郁得死去了” “当你再次见到我的时候 我有不尽的神话与故事 来让你快乐”。 上次看姚勇写的知乎回答,他说,王小波走上了追寻美的道路。 纯粹的追求精神,为热爱活着,原来是这样的。
所谓神童的迹象是真的从小体现还是成名后反过来加剧的印象?
在欧洲待久了之后,真是愈发觉得欧洲电影似乎与欧洲多数民众的生活状态似乎严重脱节,又或许有很多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在中美观念中十分脱节的民众群体也未可知,不过这个角度可以反映欧洲导演确实是相对幸福的,以及美好主要在历史,这么多代人选育下来,外贸基因库也真是优秀
小且优雅。一个非常自然的固执的莱奥帕尔迪。我很喜欢他反驳父亲摔椅子的那一段,还有用下巴蹭铁栅栏尖角的样子
冷门佳片
诗人,哲学家,痛苦,今晚相遇
今年的【透纳先生】,导演根据人物的特质,用他们作品的风格来拍传记片,用现实主义手法拍古典范主义的历史剧,时而还有当代民谣歌曲乱入,这片子彻底将这位仅次于但丁的意大利诗人拉下神坛,通过他的诗歌和故事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忧郁痛苦孩子气,简直就是19世纪的科特·柯本。★★★★
男主的表现非常不错,本子也过硬。与其说是今年的《透纳先生》,不如说是今年的《黄金时代》/《圣罗兰传》。风格与人物相融,传记片的历史诗情。
意大利诗人贾科莫·莱帕尔德据说是可以比肩但丁的伟大诗人,但我对他一无所知,而影片又以大量的书信往来作为叙事线索,略显沉闷,让我一直难以入戏。不过,影片的摄影确实亮点不少。
这世上有两种存在是公平的,便是爱和死亡。借助贾科莫·莱帕尔德短暂的一生,再现了十九世纪意大利的风情。霍乱的肆虐、维苏威火山的喷发,以及一颗艺术之星陨落。这一生爱而不得,伏倒在白云倒影的湖边,佝偻着病躯思考庞贝消亡和生命本相。古典主义大气摄影精妙配乐打造出贾科莫波折一生的传奇故事。
拍得好平庸的莱奥帕尔迪
无法消化
He who doubts knows the most of all.
诗意的,丰盈的,脆弱的,卑微的,意境很美,古城太美,海报是近期最喜欢的,对了,原声
三星半。“在你们乐观的世界里请容许我悲观地活着”,以及,最后那首诗真是深得我心。
8.0。本片故事框架是如此简单,但效果又异常喜人。爱这种用艺术本身串起人物生平的形式。每次情感的挥发,都在诗里。意大利景色也美
倾听一个天才、触摸一段时光
Marina推荐的片子,Biblioteca di Bollate调来的DVD,意语音频字幕,附赠backstage--Viaggio con il giovane favoloso di Edoardo Natoli的extra material
古城太美了
可以说是无瑕疵只有美感的文艺片了
执着地认为人生凄凉,便是我的疯癫之处拍得太美太忧伤了吧。最后维苏威火山爆发真的美